有关民本思想的名言和名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关民本思想的名言和名人

民本思想,又称民本主义、百姓至上、本之为民等,是中国古代的政治哲学。中国古代对社会本质的解释。包括:人民立场、社会和谐、国家统一等。民生为本是民本思想,包括政府、民众、社会和国家三个方面:社会和谐;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关于政治。下面我们来看一下相关名言和名人吧

一、民之所欲,天之所助也。

(《孟子·告子上》)【译文】人民所欲,上天所助也。这是孟子的话。老百姓的希望是好的,上天也会帮助他们,是上天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社会环境。【名人】孟子(公元前618年-公元前627年)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代表著作:《孟子正义》等。

1、政之所兴也,在顺民心;

事之所行也,在顺民心;人臣所愿也,在顺民心;政令所行也,在顺民心;兵民所欲也,在顺民心。是故天命不以德而待有行有不举可也:非其所之所欲而动也,不知其所以然也。【注释】顺民心:顺应人民的意愿及要求,改变不合理的法令规定及行为准则。民本思想为孟子对仁政之道作出了全面而深刻的阐述。他认为仁政应该是一种思想、政策及行为准则。

2、上医治下,在顺民心;

下劳苦,在解劳怨;下民志,在济民;下刑罚,在惩恶;下情上暖,在安民心。上医治下,在顺民心;下刑罚,在除祸患;下刑罚,在济百姓;下刑罚,在惩恶端;下刑罚,在解劳怨;下刑罚,在治其心;下刑罚,在救其身;下刑罚,在惩恶端;下刑罚,在和民心;下刑罚,在济民苦;下刑罚,在惩恶端;下刑罚,在济民苦;下刑罚,在救百姓;下刑罚,在罚恶端;下刑罚,在济民痛;下刑罚,在济民苦;下刑罚,在救百姓;下刑罚,在济民意;下刑罚,在减民苦;下刑罚,在救民困;+刑罚,在解怨忧;+刑罚,在济百姓。...说明孟子与统治者关系密切。...

3、民心所向,则百业兴;

民心所向,则民之事成;民心所向,则民之事丰。其政之由以为始,其政之本以为终。(王阳明,号阳明居士)《孟子》第三十篇《王阳明全书》中载:“自心而悟道耳里之事,无他;自求其知者无他,自作事者无他。”意思是自心中萌发出来就可以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自内心产生出来就可以得到什么;自内心产生出来就不能忘记要为什么而努力。

4、民为贵,社稷次之;

社稷次之,君王第三。国君如果地位崇高,那么国家就比社稷还要崇高;国君如果地位低微,那么臣子就比君主还要低微。孟子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他在这里讲得十分清楚。孟子认为一个人地位高低并非取决于他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如何,而在于他对这个国家和社会所做了什么。他还指出了作为一个人必须具备良好思想品德以及有一颗仁爱之心。

5、民为贵,君为轻。

【译文】人民是最尊贵的,君主是最轻贱的。【名家】宋王襄,字子阳。战国时思想家、政治家,宋国(今山东淄博)人,《孟子·离娄上》篇之三。

二、民为贵……君为轻。

轻,就是轻视。(出自《管子·君臣》)这是一句很有名的话,现在人常说民以食为天,但是,我们看到“民为贵”,这个“贵”,并不是指地位,而是它是人民对君主最重要的要求,这句话是说,“民为贵”意思是说,“民”比“君”更重要,地位也更高。“民为贵”是说,人民应该被作为最宝贵、最重要的东西而受到重视。“君为轻”就是指统治者把人民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上,而不是把人民当作一种累赘,甚至变成人民公敌。这句话表明人民对君主就是皇帝这个地位的基础,对统治者来说,没有人民也就没有统治和管理国家的力量。所以,无论

是君王还是统治者,都必须重视人民、爱护人民的力量来源和源泉。

1、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释义】人民是国家的根本,是国家长治久安的保证和源泉。【人物】夏桀,商汤,周武王,汤灭商后,建立夏朝。

2、其身正,不令而行;

——《荀子·王制》【译文】他的家里端正,不命令他做任何事情;他家里不公正,就坚决不去做任何事情;他家里公正,就坚决不允许别人去做任何事情。【解读】老百姓是君主执政的物质基础。只有老百姓支持他才会有执政和管理国家的力量。

3、上以身告天下,下可以行之以身;

上以身教,下以身化。孔子说:官员用自身的行为来教导百姓,也可以做到;官吏用自己的言行来影响百姓,也可以使人民做到。“上以身告天下”说的是孔子说的话。这是儒家学说中最早、最著名的一句,孔子还进一步提出了“民为贵”思想,“老百姓”是老百姓的意思;孔子在论述政治时所说的话与孟子强调的有很大区别:孟子认为“民心是顺之本”,他认为民众会听从君主们的号令进行管理;但在政治上来说没有一个地方像齐国那样如此重视民生而忽略治国理政。这句话虽然用今天看来有些简单易懂,但它却是儒家学说所承认和强调的一条重要政治原则。

4、古之欲治民者,先必抚今;

欲治民者,先固本。治民,是要先使人民富裕,使人民有饭吃;治民,是要使人民强盛,使人民富裕。(西汉)刘向(汉文帝)古之治民者,先应抚今;今之治民者,先固本。人民之安身立命,本在百姓一家。’

三、民为贵。

[唐]韩愈《答李龟年》【译文】民为贵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民的力量;二是人民与政府的关系。【出处】《韩文公九议》

1、民本主义

[清]黄宗羲《文心雕龙·民本主义》【译文】民本思想是从天人合一的哲学的角度探讨国家、社会、人民的关系。

2、君权神授

【译文】君主权神授,就是让人们服从君主。[唐]杜甫《夜宿杜甫草堂记》

3、政令畅通

【大意】君主使政令畅通;百姓就会安居乐业。【名人】郑国大诗人郑玄,唐代诗人。【名言】政令畅通要遵循“三纲”,政令也就是指三纲:一是政府的政治法令;二是政治法令之间要相互联系;三是政府要将政治法令所确定的目标实行好,把政治法令中规定好的目标实现好。【赏析】政治法令关系着国计民生和国家兴亡,国法高于政令。

四、夫政者,正也。

无偏,则其正也;无私,则其公也;无假,则其正也。公正无私,无偏无私,则无邪;才能有用,虽有非私,公信为之。——《大学》【译文】治国者,必须遵守社会道德和法律,使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1、夫义,政之所兴也,故兴于民者,民必敬之义也;

敬于民者,民必敬之义也;敬于民者,民必恭之义也。【译文】道德得以产生和发展,是因为有了道德和法律做保证,所以要兴办道德和法律,并且使人民信服,从而使人民不敢违背道德和法律而从事非正义活动。【释义】政治在发展,道德规范由人民共同遵守;而法律则由人民共同遵守和维护。【人物】子贡:春秋时期楚国人。被孔子评价为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诗人,被誉为“战国四公子之一”。子贡为楚国、主张革新、对齐桓公忠心耿耿、以忠臣之心辅佐君主及辅佐诸侯王为己任、曾多次出使齐国@心耿耿,多次受到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