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商城与偃师商城应同为商代早期都城
郑州商城与偃师商城之比较研究
偃 师 商 城 城墙 的夯 筑 方 法 为 先 下挖 基 槽 , 完 施 底 夯 后 , 层 铺 垫 并 夯 打 , 槽 口部 略 宽 于 墙 体 基 逐 基
特征 , 因此怀 疑 郑 州商 城 是 否 也 像偃 师 商 城 在 大城
一
1城墙 。 过考 古勘 探和 发掘 证 实 , 州商 城是 . 经 郑
一
个 由宫城、 内城和外城组成的“ 城郭” 比较齐备 制
般厚 8 1 厘 米 每 层夯 土 的表 面都分 布 有密集 ~ 0
的古代 都市 。 内城周 长 约 6 6 9 0米 , 中东 、 其 南墙 各 长
约 10 米 , 7 0 西墙 长 约 1 7 8 0米 , 墙 长约 1 9 北 6 0米 , 总
城城 墙 和 1 9 年 发 现 的时代 较早 、 积稍小 的小 城 97 面
城墙 , 城 之 内 还 有 一 座 宫 城 。大 城 平 面 呈 “ 刀 小 厨
形 ” 南 部较 窄形 似“ , 刀柄 ” 。东城 墙全 长约 1 7 , 7 0米 西城 墙 直线距 离 约 1 1 米 , 城 墙全 长约 1 4 70 北 2 0米 , 南 城 墙 直线 距 离 约 7 0米 , 墙 总 长 度 约 5 0 4 城 5 0米 , 面 积 约 为 1 0万 平 方 米 。大 城 已 发 现城 门 5处 , 9 即 东、 西墙 各 2 , 城墙 l处 。 城 的平 面呈 长方形 , 处 北 小
秦 文生
( 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 南 郑 州 400) 河 河 50 0
摘
要: 郑州 商城 与偃 师商城考古发掘研 究 , 2 是 O世纪 中 国考古史 上的重大科研 成果 。但 由此 而来 随着 郑州商城 出土遗物 的不断面世 以及众多人 文科学 和 自然科学专 家学 者的潜心探 索和联合攻关 。 确认 郑州商城是距 今 3 0 6 0年的商代前期都城 。
三代考古考试答案参考资料
名词解释二里头文化:二里头遗址位于河南偃师二里头村,以偃师二里头遗址为代表的文化遗存被命名为二里头文化,其文化年代介于河南龙山文化和郑州二里冈商文化之间,被作为探索夏文化的重要对象,学术界普遍认为二里头文化就是夏文化。
发掘了宫殿遗址等重要遗存,出土了青铜器、玉器、象牙器、绿松石饰等珍品。
郑州商文化:遗址在河南郑州。
有早商文化和晚商文化。
包括二里冈期商文化节和人民公园期商文化,在郑州商场内发现大宫殿建筑基址、手工业作坊遗址。
郑州商城是商代前期的都城遗址,目前尚有争议,有的认为是仲丁的敖都,有的认为其性质为毫都。
郑州商城遗址:郑州商城是商代早中期的都城遗址,遗址在河南郑州。
现在大多数专家认为郑州商城应为商汤所都之亳都。
郑州商城内出土数以万计的文物,出土的遗物以陶器最多,青铜器、石器、骨器次之,并有蚌器、玉器、原始瓷器、印纹硬陶、白陶器、象牙器等。
而杜岭铜器窖藏中出土的一件方鼎,高100厘米,重86.4公斤,已成为郑州市的象征。
不少学者认为它是商代中期“仲丁迁于”敖的敖都,属商代中期;也有人认为是商汤所都的毫,属商代早期。
无论如何,郑州商城的发掘,对于研究商代历史和古代城市发展史都具有重要价值。
郑州小双桥遗址:偃师商城:位于偃师市城区本部,与二里头遗址东西相对。
这座城埋于地下约1-4米,城址内发现宫殿建筑基址、池苑、墓葬等遗迹,出土的遗物有青铜器、玉器、陶器、石器、骨器等。
关于其性质,学术界争论异常活跃,有“西亳说”和“郑亳说”两种意见。
商汤:商朝的创建者、开国君主。
起兵打败夏桀王于鸣条之野,一举灭夏。
灭掉朽败的夏王朝,建立商朝后,对内减轻征敛,鼓励生产,安抚民心。
武丁:商朝国君,商王小乙之子。
继位后,勤于政事,励精图治,使商朝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得到空前发展。
史称“武丁中兴”。
在位59年而卒,被追谥为高宗。
盘庚:商代第20位国王,根据《夏商周年表修正》,在位28年,于在位的第三年迁都于殷,使殷发展成为一个十分繁荣的都市,此后270多年,商的都城一直在这里,商朝也被称为殷朝殷商。
二里头遗址与偃师、郑州的两座商城
二里头遗址与偃师、郑州的两座商城二里头遗址、偃师商城与郑州商城,是商代考古中最重要的新发现。
使商文化的研究从盘庚以来的殷墟提早到商代前期。
其中,二里头晚期宫殿应为商汤灭夏之后所建的宗庙遗迹或为其行宫。
偃师商城应为汤都西毫。
郑州商城应为仲丁所迁之隞〔áo熬〕城。
这三者关系,表明了商代前期历史情况。
二里头遗址二里头遗址是1959年古史学家徐旭生调查时发现的。
它的发掘,可为夏文化探索提供部分资料,为早商文化研究开辟途径。
今在其晚期地层中发现两座大型宫殿基址。
一号宫殿基址,位于遗址中部,北朝南(方向352°)。
东西长108米,南北宽约100米。
平面略作方形,全部夯土筑成。
在基址中部偏北处,有一略高的长方形殿堂基座,东西长36米,南北宽25米。
建在基座上的殿堂,东西长30.4米,南北宽11.4米。
四周有一圈大柱洞或柱础石。
经复原研究,正面是面阔八间、进深三间的“四阿重屋”式殿堂。
殿前庭院的面积约5000平方米。
围绕殿堂和庭院的四周是廊庑〔wǔ午〕建筑。
殿堂正南约70米处,即夯土台基南部边沿中段,是宫殿大门。
这种建筑形式,基本具备我国宫殿建筑的形制和规模。
值得注意的是,在殿堂基座的西北隅台基上面,发现墓葬10座,死者双手被捆绑,有的用陶簋、罐、瓮随葬,有的坑内有人骨架和兽骨。
显然系被迫致死,或与祭祀有关。
二号基址,位于一号基址东北约150米处,形制彼此近似。
同样是包括廊庑、大门、中心殿堂的一组建筑。
但中心殿堂面阔九间,进深仍为三间。
全组呈长方形,东西宽58米,南北长73米。
还发现地下水道,用陶管将庭院内的水排出。
它与一号基址不同的是,中心殿堂后有一座大墓。
墓的中线与南大门南北对应。
大墓为长方竖穴,墓口东西长5.35米,南北宽4.25米,深6.1米。
被盗一空。
此墓年代与二号宫殿同属二里头遗址晚期。
因此,二号宫殿应为宗庙之类建筑(图2)。
二里头遗址还发现数十座大小不等的墓葬。
大型墓一座,位于二号殿址北面,已被盗一空。
两京及崤函古道研究的新创获——《两京与两京之间历史地理研究》读后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SANMENXIA POLYTECHNIC第19卷第3期.古都名城研究一I---------------------------------------------■两京及靖函古道研究的新创获T:两京与两京之间历史地理研究》读后◎薛瑞泽(河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河南洛阳471023)长期以来,由于关注黄河中下游地区经济与社会的变迁,再加上长期在古都洛阳以学术为业,对李久昌教授的研究多有关注,其发表的相关论文大多拜读,深感其术业专攻,建树颇高。
值此李久昌教授《两京与两京之间历史地理研究》出版(科学出版社2020年3月版)出版之际,得蒙不弃见赠新著,倍感荣幸的同时,略就读后侈谈感想,以示向李久昌先生求教之意。
首先,《两京与两京之间历史地理研究》提供了古都研究的新范式。
洛阳作为千年古都,长期以来学术界给予了颇多关注,也留下了相当数量的学术成果,如何在前人的基础之上有新的突破,是摆在每一个学人面前的必然选择。
要有所突破除了新资料的发现外,就必须在理论上有所建树。
选择何处着手研究,需要研究者有敏锐的学术眼光,能够在略无剩意的学术田野选择重要的论题加以开拓。
在书中李久昌教授首先选中周公所定洛阳为“天下之中”的建都理论加以探讨,无疑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洛阳为“天下之中”的学术理念为学术界耳熟能详的理论,但是以往的学者多从“中国”名称入手,即使有学者关注到这一问题,也大多从其源流与实践方面入手。
将洛阳为“天下之中”作为建都理论加以探讨,无疑能够弄清为何从周代开始,多个朝代选择以洛阳为都,及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正是在试图解决这一问题的思想指导下,李久昌教授提出了“天下之中”的都城理念首先是周公都城选址在地理上空间上的构想,并进而延伸到对都城人文与政治构想,而且这是一种被实践的都城理论,为后世选择洛阳为都的朝代所证实。
在书中李久昌教授还探讨了夏商都洛与“天下之中”建都理论的萌芽,周公营洛与“天下之中”建都理论的形成,以及汉唐间列朝都洛的“天下之中”取向等,可以说是将已经形成的理论用历史事实加以印证的典范。
中国考古学的发展
中国考古学的发展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各个领域的学术思想研究也更加广泛,而中国考古学也因此步入稳定持续的发展状态。
下面由店铺为你整理中国考古学的发展的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到你。
中国考古学的发展期的中国考古学公元前4世纪的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已经朦胧地懂得收藏古物的价值,甚至在当时东周京都洛阳建起了一个类似今日博物馆的“守藏室”。
至公元10世纪的宋代,我国金石学研究颇为发达,有志者开始编纂专注出版。
例如:北宋元祐七年吕大临编纂的《考古图》,既绘有器形图,还记录了每器的尺寸、名闻和出土地点。
它比起1842年丹麦青年考古学家沃尔索(worssae)所著的《丹麦早期古物》(The Prime Ual Anfig uifes of Denmark)一书足足早了11个世纪。
此后,又有宋徽宗敕撰的《宣和博古图》(1123)、薛尚功的《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欧阳修的《集古图》、赵明诚的《金石录》等等,不胜枚举。
清代一来,分门别类的著作如雨后春笋,除继北宋以来的金石著作外,又增添了钱币、玉器、陶瓷器、碑刻......等等,其中古文字研究成果尤为突出。
因此,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中国是世界上建立博物馆最早、出版古物研究专著最早、萌发考古思想最早的国家。
不过令人惋惜的是,这一切努力并不能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考古学,至多只能说为近代考古学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近代考古学的传入19世纪末,欧洲的考古学已经日渐兴盛。
1901年梁启超在《中国史叙论》中,讲到19世纪中叶以来欧洲考古学家将史前时期划分为石器时代、铜器时代、铁器时代三期,并将中国古史传说与此比附。
1898年安阳小屯村再次发现有字甲骨文,1900年敦煌石窟发现储存大量古代写本文书和其他文物的藏经洞,这是近代学术史上的两项惊人发现,为中国考古学诞生的前兆。
第一次由中国学者主持的田野考古工作,是1926年从美国学习人类学归来的李济,在山西夏县西阴村遗址进行的发掘。
1927年,西北科学考察团成立,北京大学教授徐炳昶(旭生)被推选为中方团长,黄文弼代表北京大学考古学会参加该团去新疆进行考古工作。
北大考古学试题,带答案,很有用
南京大学小百合站北大1993-2006专业题及答案,耸哥去年提供,今泽被后发信站: 南京大学小百合站(Tue Oct 10 21:44:58 2006)1993年考题名词解释1直立人:直立人化石最早发现于爪洼,1891年荷兰Dubois发现一块头骨化石,后又发现骰骨化石,1894年正式命名为直立猿人,现称人属直立种。
中国境内发现的直立人化石主要包括蓝田人、北京人、巫山人、元谋人等,中国最早直立人脑量为800-1000ml,一般认为直立人存在的时间为距今200-20万年2类型学:也称为形态学或标型学,是研究考古遗存(包括遗迹和遗物)的外部形态顺序的方法论。
在近代科学中,生物学最早使用这种方法。
1903年瑞典考古学家蒙特留斯在《东方和欧洲的古代文化诸时期》一书中专门总结并论述了类型学原理。
二十世纪30年代类型学理论传入中国。
类型学最初是为了解决考古遗存的时代问题,也被应用于各考古学文化的比较研究,是考古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
3铜石并用时代:1877年意大利学者G.基耶里克提出在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之间,增加铜石并用时代作为过渡期,从此确立了这一概念。
铜石并用时代以红铜的使用为开始的标志。
世界各地进入铜石并用时代的时间是不同的。
中国铜石并用时代的上限可以到仰韶文化时期,龙山时代则是晚期铜石并用时代,中国铜石并用时代的金属工具不仅仅是红铜,还有黄铜、青铜,只是后二者较少。
4考古学文化:是指考古发现中可供人们观察到的属于同一时代、分布于共同地区、具有共同特征的一群遗存5北辛文化:北辛文化得名于山东省滕州市北辛遗址的发掘。
主要分布于泰山南北两侧及汶河、泗河流域,年代在公元前5500-4200年之间。
典型的遗址除北辛遗址外,还有泰安大汶口遗址的下文化层、兖州王因遗址的下文化层等。
北辛文化遗存的主要特点如下:房子多为带门道的椭圆形和圆形半地穴式,室内灶面与居住面持平。
墓葬以长方形土坑竖穴墓为主,流行单人仰身直肢葬,晚期有少量二次葬和两个人以上的合葬墓,流行生前拔除侧门齿的风俗。
圈内人士对夏商周工程和李学勤的评价
圈内人士对夏商周断代工程和李学勤的评价(1)到底是李学勤喜欢给人作序,还是别人凑上去求序,这恐怕是不言而喻的事情。
说句不怕得罪人的话,李先生年轻时候是有野心、学术上想往上爬(这些本身是正当的),很多做法按照今天来说有失厚道。
但是“历史标准”原则大家都是知道的,必须看到这是“正常”的普遍行为,包括你我的父辈(只要不是只在家种地做工)几乎无一可以避免都参与进去了,只是程度和效果不同而已。
毕竟李先生还是在学术上有野心不是害人的纯政治,除非有证据表明他有在当时环境下都过头的行为。
以今天的标准,李学勤先生学问是很好的。
当然人无完人,他学术的不足在于系统性研究不是强项、下结论比较随意、还有点过去的老“价值观念”(《古史考》编者则远过之),但是其作品所具有的洞察力合启发性仍然是当代罕见的。
作为一个位居高端的学者,想找个突破口在学术史上留地位,这极端正常,没有什么值得诛意的。
李先生拿疑古开刀,确实很多地方为了立异而有意贬低疑古再行“归谬”,不算很严谨。
我以为李先生的“释古”在学理上是错误的,但是依据新资料很多具体地方说得有道理。
抱歉,扯远了。
至于断代工程,确实长官一时心血来潮,但是靠政府资金进行一项极端有价值的研究(怀疑这点的兄弟我都懒得和你说),这很正常。
对比之下拿五角大楼、CIA项目的美国学者海了去了。
但是在四年(实际上至今未完)时间里,长官早拿这事忘得干干净净,也不存在政府故意压课题组出具体结论的说法,课题领导小组确实有强求一致的地方,但这多半是因为学术观念比较老旧。
花了2000多万(追加),多数用在加速器质谱仪、发掘等费钱的玩意上,一百多号(教授博导居多)人剩下能有多少?结果归纳前人居多、创新居少,不过在眼下的学术水准中“良+”是绝对有的,毕竟极端艰难的课题,以前从来没有人做过此类基础工作,其意义仍然是巨大的,至少值那几十辆进口轿车的钱。
说到底,李学勤仍然是一个纯学者,一个有学问、有想法、有些世故同时也与过去难以割断联系的学者,值得这么刨根问底吗?若他都应该如此追究,估计中国社会上游该有5成人得下狱、处决。
古都郑州的特殊历史地位及其现代发展战略
里 头遗址 是 夏王朝 的都 城 所在 , 此处 发 现 有 官 室建 筑遗存 , 而且 在二 里 头 文化 范 围 内不再 有 可 与 此 遗
收稿 E期 : 0 —0 1 t 2 6 9— 2 0
代中期 , 在郑州市 区发现 的郑 州商城规模大 、 规格
高, 而且延续 时 间 长 。邹衡 先 生提 出的郑 州 商 城 为
郑州 市足一 个 区域 的概 念 , 了包 括郑 州 市 区 除
址相比的城址 。而据科学测定 , 二里头文化第一期 的绝对年代为公 元前 10 90一公元前 15 80年 , 距史 载夏王朝始建年代 尚有百余年的差距 , 即可以说, 二 里头是夏代中晚期 的都城 。如此以来 , 夏代早期 的 都城在何处就成 了问题。除 了上述 禹都阳城 以外 , 近几年在郑州新密新寨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 推动
一
步密切结合起来 的可能性 。 黄帝是 中华 民族共 同的祖先 , 中国英雄时代 是
郑州商城是商王朝早期 的首都 , 而郑州是河南 省的政治经济文化 中心 , 这两者在 区域上的重合在
中国古都发展史上具有特殊地位。 第三, 以新郑郑韩故城为代表 , 郑州市域范围内
郑州 市 的市 中心 , 一 点 特 别 重 要 。2 这 0世 纪 5 0年
战国时此地仍可能叫做“ 阳城” 。同时, 在告成镇西
北不远处 , 考古工作者还发现有一处古城遗址 , 时代 正包含夏禹所处时代 , 多数学者认 为登封王城岗 故
一
带是“ 禹都 阳城 ” 在 地 ¨ 。 所 J 当前 学 术 界基 本 达 成 共识 的是 , 师市 境 的二 偃
4 0 年。这个古城就位于郑州市区范围。 80 文献与考古资料都表 明, 五帝时代最重要的王 国就位于郑州范围 , 具体就在今新密与新郑两市之 间。从各种史料可知 , 黄帝故里、 黄帝所居轩辕墟也 可以说是黄帝故都在新郑 与新密地方 ; 而古城寨龙 山城 的考古确认 , 则使这种文献或传说 资料有 了进
偃师商城为商代早期还是晚期
偃师商城为商代早期还是晚期
偃师商城为商代早期。
偃师商城同样是商代早期的都城遗址,发现于1983年,遗址位于河南偃师县西城关乡大槐树村南。
偃师商城布局:
偃师商城同样是商代早期的都城遗址,发现于1983年,遗址位于河南偃师县西城关乡大槐树村南。
偃师一带,北依邙山,南临洛河,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自古以来这里就是东西交通的孔道,南北交通也颇便利。
汉魏时期由洛阳东去的大道位于商城之北。
从很早的时候起,当地就广泛流传有关“尸乡”和“西毫”的传说,城郊各地至今还保留着多处与传说有关的遗迹。
如城西南塔庄村北有一东西向低凹地带,村民世代相承称之为“尸乡沟”。
偃师商城西距二里头遗址五六公里,两者同在故洛河北岸。
城址的布局偃师商城建于洛河北岸稍稍隆起的高地上,整体略作长方形。
城址南北长1700余米;东西长为,最北部1215米,中部1120米,南部740米。
总面积为2平方公里。
城的四周均有夯筑的土城墙已发现城门7个(东、西各3个,北1个;南城墙近年刚发现,还未找到城门)和城内道路11条。
在城内发现4处大型夯土建筑群或建筑基址。
中国史话之夏商周断代工程(二)
而明末清初的学者顾炎武却说不在太原。
邹衡:“他说太原不是首都,他说在南边,在太原南边,哪一县,哪一县,就是讲现在临汾地区的翼城县、曲沃县、襄汾县,大概就是两三县。这个地方,他讲不在太原,在南边,这一下就相差了八百里。”
山西考古所副所长:“70年代末,北京大学考古系邹先生,邹衡先生,当时就提出来一个观点,就是说天马曲村遗址呢从它的考古文化内涵来说在西周早期一直延续到春秋,这个地方是十分重要的,根据史书记载也好,基本上当时在他思想里确定,这个地方应该是属于封唐的所在地这个范围之内的。”
我们再来看看有关月食的记录。
这是大致在武丁晚期关于月食的五次记录。
古文字学家按着甲骨学的标准排出一个先后次序。南京天文台的张培瑜先生惊奇地发现:在前后的五百年范围之内,只有唯一的一组在几十年内,既符合甲骨文的干支,又符合月食的顺序。张培瑜:“月食我都给出了安阳地区,或者基本上中国可见月食的地区,这个全部可见月食的都列出来了。但是根据这个月食,确实可以利用这个表,如果说文献有记载,或者是甲骨文有记载,或者是新出土的某个资料上有这方面的记载,都通过这个表,可以判断出来,很可能它是哪次月食。尤其干支,我的日食、月食都给出了干支。那个可以判断出,这一次记载的日食月食,发生的年代和时刻。
这是我们第一个精确到年的结果。
回到的出发点,我们甚至要考察司马迁说的对不对。
学者们的严谨近乎残酷。
通过对它上面文字的考证推算,并联系其他青铜器,证实了公元前841年,也就是夏商周断代工程的起点,是非常可靠的。这些青铜器上的拓片,上面有王年,有月,有日的干支,还有月相。可惜,上面都没有写是到底哪一个王。而且,符合这四项条件的,一共只有六十多件。
王世民:“打个比方,这是一种哥德巴赫猜想,很困难。如果说二百年的日历,日历散了,你要随便把他拿出来,你说是哪年呢?这就很困难了。所以这样的话,就需要考古学家和金文学家和天文学家,几方面结合起来。在这个方面,我们就花了很大的功夫。”
商代第一都“亳”在商丘考
唯物史 观告诉 我们 : 一个 事物 的存在及 其性质 ,
决定 于该 事 物 特 有 的 空 间 , 间 和 条 件 。《 记 ・ 时 史
殷 本纪 》 载 契 的身 世 和 商族 谱 系 ( 所 已被 甲骨 卜 辞
徽省毫州之毫。以及 《 尚书 ・ 盘庚 上》 之亳殷 , 等 等 。在 此众多 之毫 地 中 , 曾被 史学 界 视 为 可能 是 汤
都 之毫者 有 四说 , 南 毫 ” “ 毫 ” 西毫 、 “ 兆 即“ 、北 、 和 京 杜 陵亭之 亳 ” ] ) [ ‘ 。此 争论 长 达 两千 年 之 久未 有 嘣
徒” 等八 元 素 。这 三方 面 ( 问 、 问和条件 ) 元 时 空 8个
素相结 合 的统一体 , 是 我 们所 要 探 寻 的商 族起 源 便
地 。它 如 同“ 二 氧 一 ” 学 分 子 式 缺 一不 成 其 为 氢 化 “ ” 水 一样 , 残缺 了 , 说便 不能成 立 。如 “ 其 西方 说 ” ,
毫 , 阳顿 丘卫地 之毫 ( 濮 亦称 内黄 之毫 ) 《 秋 ・ ,春 襄
晋南说 、 东北说 等等 。汤都 亳在何 处 , 所 以成 为千 之 年 未决 的讼案 , 一个 重 要原 因就 是对 商 族 起 源迄 今
未有 定论 。
公 十一年》 地之 毫 , 郑 清魏 源所 说 之商 洛 西毫 , 安 今
第2 期
李广瑞 : 商代第 一都 “ ” 毫 在商 考
商代 第一 都“ 在 商 丘 考 亳"
孥 广 瑞
( 丘 日报 社 , 南 商 丘 4 60 ) 商 河 70 0
摘 要: 商代 第一 都“ 在 何地存 在 学术争议 , 亳” 史料证 明商丘是地 地道道 的 商族起 源 , 而郑 州为 商代 第一都 亳说 难 以成 立。 商代 第一都 “ 应 在 商丘 。 亳”
对_再论郑州商城的年代_性质及相关问题_的商榷
对《再论郑州商城的年代、性质及相关问题》的商榷邹 衡(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北京市 100871)关键词:郑州商城;亳都;都摘 要:本文对《再论郑州商城的年代、性质及相关问题》中的几个问题进行了商榷,认为郑州商城都说是站不住脚的。
Key words:Zhengzhou Shang City,Bo cap ital,Ao cap ital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s s o me questi ons about“rediscussing the date,quality and related issues of the Zhengzhou Shang City”, and argues that the point of view on Ao cap ital untenable1 2004年7月16日我曾在《中国文物报》上写了一篇小文,与杨育彬先生关于《郑州商城“亳都说”商榷》一文进行了再商榷,嗣后,杨先生又在《华夏考古》2004年第3期写了一篇长文,还是一再申述他的观点。
我仔细地又读了此文,觉得他仍未提出什么新论点,只不过把以往别人早已说过的旧话再说一遍,其中大部分我在前文中已同他商榷过,可是他并未予以回复。
为了免于学术界误会,不妨再挑几个问题说一说。
杨先生曾举出:“1959年7月,史学泰斗郭沫若先生来郑州看了郑州商城考古发掘工地和出土文物,还亲笔为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题诗《颂郑州》:‘郑州又是一殷墟,疑本仲丁之所都……’也认为郑州商城可能就是仲丁都。
”最近,许顺湛先生亦曾对此事作了比较详细的叙述。
他说:“1959年郭沫若视察河南文物工作,从安阳到郑州,再到洛阳、三门峡,我是全程陪同的。
当视察郑州商城时,我与安金槐就是按照都说的观点向他介绍的,当时他即席题的诗中,有一句‘疑本仲丁之所都’。
他没有真正相信我们的话,很慎重地加了一个‘疑’字,没有确认郑州商城就是都。
解读夏商周断代工程争议
解读夏商周断代工程争议与龚德才老师聊科技考古(《不发展好科技,连中国自己的历史都只能任西方来解释 | 科技袁人Plus第21期》)增加了袁老师对考古领域的兴趣,其实之前看很多同学的评论里,也已经提到中外学者对于“夏是否存在”的争议。
于是袁老师马上为我们“无中生友”了另一位考古学界大佬——中国国家博物馆考古院院长戴向明老师!这一期袁老师基本直奔主题,提出了“夏商周断代史”这个考古界争议话题。
戴老师的解答也非常涨知识:国外学者针对“夏是否存在”的质疑,关键是围绕“没有文字”这一点上。
其实以前外国学者也普遍质疑商朝的存在,但是后来我们发现了甲骨文,从而完全“实锤”了商朝。
但对于“夏”,由于没有类似的文字证据,就很容易引发争论。
戴老师表示,其实我们已经发掘了许多考古证据,比如二里头遗址,确证了比商朝更早文明的存在,所以“夏文化”的存在是确实的,但具体到对“夏朝”各种年代和事迹的确证,需要更多考古研究。
当然,中国学界大部分学者都始终相信,夏是确凿存在的。
联系到开头,戴老师说他如今会从事考古研究,正是因为当年还在上高中的自己看到关于敦煌的介绍,发现敦煌里面许多精美的文物都被外国的探险者给拿走了,在这种遗憾情绪推动下才选取了考古专业。
其实无论外国学者如何质疑,最重要的还是我们发展好自己的考古技术和人才,然后靠我们自己来确证自己的真实历史,而那些质疑反而可以转化成一种动力,激励我们变得更好。
访谈原文:袁岚峰:请看我们的环境有什么变化呢?以前是有很多同学吐槽,说我们每次录节目都只见几把椅子,都不见桌子。
这次我们一下子你看有了沙发了,而且是一个这么高大上的环境。
为什么?因为我们来到了中国国家博物馆。
我们非常荣幸地请到了中国国家博物馆考古院的戴向明院长。
戴向明:大家好!我叫戴向明,在国家博物馆考古院工作。
我的专业主要是做史前考古的,具体说就是新石器时代考古,当然也涉及到青铜时代的夏商考古。
我们现在来到的是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基本陈列的史前展厅,现在摆在大家面前的这件文物叫陶鹰鼎。
夏商周断代工程论争
夏商周断代工程论争夏商周断代工程论争《前沿学刊》总第36期出版:2003年7月15日学说连线主办夏商周断代工程论争1.“夏商周断代工程”取得阶段成果2.李学勤:夏商周断代工程的新发现与新探索3.揭开夏商周断代的千年历史陈案4.曾军:“夏商周断代工程”远未结题――一个民间学者质疑两百多位专家5.中?古文明研究引?中西??6.我们的文明有没有五千年?7.江晓原:众口纷纭说“断代”8.李勇:武王到底哪年伐纣?――质疑“夏商周断代工程”有关结论更多文章“夏商周断代工程”取得阶段成果编者按"夏商周断代工程"是"九五"期间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这一项目在1995年秋开始筹备,1996年5月16日正式启动。
经过多学科的200位专家五年来的集体努力,目前已经达到计划预定的目标。
今年9月15日,在科技部组织召开的"夏商周断代工程项目验收会"上,断代工程顺利通过了由有关专家学者组成的验收组进行的验收。
《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阶段成果报告》简本和《夏商周年表》日前已由世界图书出版公司正式出版。
为了满足关心这一工程的广大读者的愿望,本刊今天开辟"夏商周断代工程"专版,介绍这一工程所取得的成果。
西周年代学研究西周自武王克商到幽王,共11世12王。
司马迁《史记?十二诸侯年表》给出了自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以下的纪年,是建立西周年代学的可靠的基准点,所以"工程"涉及的西周年代学研究范围为:武王-成王-康王-昭王-穆王-共王-孝王-懿王-夷王-厉王-共和元年。
西周年代学以文献研究为基础,通过考古学文化的分期与测年,建立年代学框架,同时构建金文(青铜器铭文)历谱并对有关天文材料进行计算,排出列王年代。
与西周年代学相关的考古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北京房山琉璃河燕国遗址和山西曲沃天马-曲村晋国遗址。
"工程"通过对琉璃河和天马-曲村遗址的考古分期研究,建立起系统的西周燕文化和晋文化编年序列。
历史早期的都城规划及其对地理环境的选择——以早商郑州商城和偃师商城为例
根据考古发掘资料 , 目前被指为早商都城的遗 址主 要有两 处 , 即郑 州 商 城 和偃 师 商 城 。两 座 商 城 均已有考古发掘资料面世 , 杜金鹏… ; 如, 杜金鹏 、 王学荣 ; 育 彬 ; 杨 河南 省 文物研 究 所 等著 作 。 从考古资料来看 , 郑州商城与偃师商城 的繁盛期基 本相同。但是 , 郑州商城的建设要早于偃师商城 , 其 建筑规模也较大 ; 郑州商城 的行政 职能和经济文化 职能强于偃师商城 , 师商城则较 为注重军事防御 偃 职能。因此 , 两座商城是早商时期同时并存的都城 , 只是政治地位有所不同, 郑州商城是早商主都 , 而偃
P n - a AN Migj n u
( e t f hn lH s yadC iue X nU i rt o rs Si c , i l7 06 ,hn ) C ne o aga io n ul r ,i nv s y f t & c ne X l 10 5 C ia r C l t t a e i A e a
Abta t Ai B nlz gtecpt s pa f h n er aet po eit tepo c o pt lni src : m ya a i ai l o a gS a ys g rb o h r et f a il pa yn h l a n S l t o n j c aS n
城 和偃 师 商城 。在 早 商的社会 环境 之 下 , 已经有 了一 定的城 市规 划意识 , 形成 一套 初 步的都城 设计 思想 并付诸 实践 。早 商的都城 规 划思 想对 以后 的都 邑规 划产 生 了较为 深远 的影响 。 关 键 词 : 商; 早 都城 规 划 ; 州商城 ; 师 商城 郑 偃
收稿 日期 : 0 .20 2 91 - 0 7
中国近代考古五大新发现
中国近代考古五大新发现中国考古概述中国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很早就有学者注意到进行古代遗迹考察和古代遗物研究的重要价值。
产生于的北宋时期(公元960~1127年),具有一定学术系统的"金石学",到清代(公元1644~1911年)更为发达,最终形成了中国考古学的前身。
以田野调查发掘为基础的近代考古学,在中国兴起较迟。
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一些帝国主义国家派遣的探险家、考察队,曾潜入中国边疆地区进行活动。
20世纪20年代后期,中国学术机关开始进行周口店、殷墟等遗址的发掘,标志着中国考古学的诞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调查发掘遍及全国各个地区,逐步建立起完备的中国考古学体系。
近代考古学的传入:19世纪末,欧洲的考古学已经日渐兴盛。
1901年,梁启超在《中国史叙论》中,讲到19世纪中叶以来,欧洲考古学家将史前时期划分为石器时代、铜器时代、铁器时代三期,并将中国古史传说与此相比照。
1898年在河南省安阳小屯村首次发现了有字甲骨文;1900年在甘肃省敦煌石窟发现了储存有大量古代写本文书和其它文物的藏经洞,这是近代学术史上的两项惊人发现,并成为中国考古学诞生的前兆。
1926年由李济主持,在山西夏县西阴村遗址进行的发掘,是第一次由中国学者主持的田野考古工作。
1927年,西北科学考察团成立,该团先后在新疆等地进行了一系列的考古工作。
中国考古学的诞生和初步发展:1928年董作宾前往河南安阳小屯进行调查试掘,准备大规模地展开工作,这是中国考古学诞生的重要标志。
1929年,李济作为当时中国唯一具有近代考古学知识和发掘经验的学者,被聘任为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主任。
同年,中国地质调查所新生代研究室及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会考古组分别成立。
从此,中国有了自己的考古研究学术机构。
1929年由裴文中主持,在周口店遗址发现了第一个北京人的头盖骨化石。
随后出土的大批石制品和人类用火痕迹,使"北京人"文化遗存得以确认。
偃师商城宫城与郑州商城宫殿区的比较研究
偃师商城商文化第一期第 1 段,大约相当于二里头文化第四期偏晚时段。商城城墙夯土中发现 有二里头文化陶片,其中最晚的属于二里头文化第三期。另外,1981 年在Ⅲ区发现的灰坑 H23,其中 出土的陶器明显有二里头和商文化两种因素特征。在二里头文化第四期偏晚阶段之前,还未发现同一 单 位 中 有鲜 明 商 文化 风 格 陶 器 与 典 型 二 里 头 文化陶 器 并 存 的 情 况,并 且 二 里 头 遗 址 出 土 的 商 文化 风 格陶器与偃师商城商文化第一期的陶器没有明显的年代差异。[2] 偃师商城商文化第一期第 2 段,大体 相当于郑州二里岗遗址 C1H9 代表的二里岗文化下层一期。C1H9 中出土的 C1H9:36 陶鬲、C1H9:47 高领瓮、C1H9:20 斝、C1H9:354 敛口盆以及 C1H9:15 折沿盆都见于偃师商城商文化第一期第 2 段。[3]
032 偃师商城宫城与郑州商城宫殿区的比较研究
文
博
学 刊
曾婧
二
中华民族艺术珍品馆,北京,100050
○
一
九
年
第
二 期
内容提要:本文首先叙述了偃师商城和郑州商城的相对年代,然后从建筑基址、祭祀遗迹、池苑遗迹、夯土墙基等方面
分别梳理了两座城址宫城(宫殿区)的布局,简要给出了各个遗迹的使用年代,并据此得出不同时期的遗迹分布。其次,
1.宫殿建筑区 宫 殿 建 筑 区 以 宫 城 南门向 北 延 伸的 直 线 为 界 分 为 东 西 两 部 分。东 部的 宫 殿 建 筑 基 址 包 括 第四、 第 五 及 第 六 号;西 部 的 宫 殿 建 筑 基 址 包 括 第 八、第 十、第 九、第 二、第 三、第 七 以 及 第 一 号。第 一 号 宫殿虽然大部分在界线以东,但根据其形制及大小,可知其为西部主要建筑的附属建筑,故将其归入 西部建筑之列。 第四号宫殿位于宫城东中部偏南,紧靠宫城东墙,平面呈“回”字形,东西全长约 51 米,南北宽 约 32 米。正 殿 东 西长约 36.5 米,南北宽约 11.8 米。东 庑、西庑长约 25 米,南庑总长约 51 米,各 庑宽 5.1~5.7 米。南门门道在南庑中部偏东,宽 2.1~2.4 米。[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郑州商城与偃师商城应同为商代早期都城吴昊【摘要】The Capital Bo, as the first capital of Shang Dynasty , has always been the concern of academia . Based on a generaliz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archaeological and literature data from the previous studies , a new ar-gument is proposed that the Zhengzhou city and Yanshi city are both the early Shang Dynasty ’ s Capital .%成汤是商王朝的缔造者,商汤所居之亳都,因涉及商代第一个都城、夏商分界等问题,一直为学术界所关注。
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考古资料、文献资料进行比较总结,认为郑州商城和偃师商城始建年代虽有早晚,但是在使用时间上有部分重合,根据二城的规模,应同为商汤亳都。
【期刊名称】《陇东学院学报》【年(卷),期】2014(000)002【总页数】3页(P68-70)【关键词】商代;郑州商城;偃师商城;亳都【作者】吴昊【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陕西西安 71006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K85商代是我国历史上第二个王朝。
成汤是商王朝的缔造者,即第一个帝王,商汤所居之亳都,因涉及商代第一个都城、夏商分界等问题,一直为学术界所关注。
然而,商汤亳都,虽史有明载。
但其具体地望众说纷纭,相关的学术讨论和争论较为激烈。
1978年邹衡先生发文提出了郑州商城郑亳说,随着考古学资料的不断丰富,已逐渐成为学术界的主流观点[1]。
偃师商城西亳说是影响较大的传统观点之一,近代以来,由于偃师二里头文化及二里头宫殿遗址、偃师尸乡沟商城的先后发现而使西亳说影响更广,学者们先后将二里头遗址、尸乡沟商城与汤都西亳联系,形成学术史上郑亳说与西亳说长期对峙的局面[2]。
学者们虽然派系有别,各抒己见,但是,均对本课题的研究起到了积极影响和推进作用。
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考古资料、文献资料进行比较总结,认为郑州商城和偃师商城始建年代虽有早晚,但是在使用时间上有部分重合,根据二城的规模,应同为商汤亳都,略有不同的是商城在使用性质上有所区别。
一、郑州商城(一 )考古资料郑州商城发现于1955年,遗址位于郑州市区偏东部的郑县旧城及北关一带。
商城平面近长方形,四面筑有城垣,周长6960米。
城墙为分段版筑而成,夯窝密集,十分坚固。
在四周城墙上发现11处大小不同的缺口。
郑州商城的东北隅发现大面积夯土基址,基址上分布有大型、小型房基数处。
其中大型房基被认为是宫殿建筑。
商城内分布的文化内涵也较为丰富。
在南关外、紫荆山北以及铭功路西侧分布着铸铜作坊遗址2处、制骨、制陶作坊遗址各1处,遗址出土有丰富的青铜工具、陶器、石器、骨器等遗物。
1974、1982、1996年陆续在张寨南街杜岭岗、向阳回民食品厂、南顺城街发现3处窖藏铜器坑[3]。
三处窖藏坑内埋铜器共28件,种类较全,多属郑州商城所出青铜器中之精品,其中的8件大方鼎,在奴隶主贵族墓的随葬青铜器中并没有发现过,仅在窖藏铜器中发现。
因此,这批窖藏铜器被认为是商王朝王室所使用的铜器。
另外,还值得重视的是张寨、向阳回民食品厂这两座铜器坑填土中,都包含有一些人骨和兽骨。
特别是在向阳回民食品厂铜器坑附近的一个长方形坑(H2)内,在距坑口1.5—1.7米处,紧贴东壁发现一具残缺的牛骨架。
在距张寨铜器坑很近的西城墙探沟2(CWT2)内,曾发现一个殉狗坑,坑内四角埋入四只狗,应与商代祭祀活动有关[4]。
祭祀遗址在郑州商城内亦发现多处。
《左传·庄公二十八年》“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无曰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指的是祖先祭祀。
在早期的氏族、部落,以及在此基础上出现的方国,都是由血缘亲属关系组织起来的社会共同体,在这样的背景下,祖先祭祀是国家的象征[5]。
也就是说,有无祭祀遗址是区别都城和普通城址的重要标准。
同时,在商城内还发现了多处储藏粮食的窖穴、墓葬等,并且伴随出土有大量的铜器、石器、骨器、金器和牙器等。
以上资料说明,郑州商城的规模非一般的城镇遗址,应属于都城性质。
(二 )时间及使用年代论证是否为商汤的都城亳,不仅在规模和文化内涵上要符合一座都城的条件,正确判断城址的年代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此构成要素缺一不可。
郑州商城的年代,目前虽没有统一的标准,但是通过对争论点的概括,郑州商城始建年代大致为南关外期或二里冈期下层,废止年代大约为白家庄期[6]。
很明显,郑州商城在时间上属于商代早期。
又通过对郑州商城(不含洛达庙诸单位)分期及常规C—1 4数据14个,年代范围为公元前1580~公元前1315年,即公元前1620年前后,与《夏商周断代工程》的年表所证商王朝的始建年代为公元前1600年相比较[7],时间基本吻合。
因此,可以肯定郑州商城是商代早期都城。
(三 )文献记载关于最早提出郑地有亳的文献记载见于《左传·襄公十一年》:“公会晋侯、宋公、卫侯、曹伯、齐世子光、莒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伐郑。
秋,七月,已未,同盟于亳城北。
”同年《传》:“夏郑子展侵宋,……围郑。
观兵于南门,西济于济遂,郑人惧,乃行成。
秋,七月,同盟与亳。
”专家又根据文献《诗·商颂·长发》记载商汤征夏的作战路线“韦、顾既伐,昆吾、夏桀”,对其中韦、顾、昆吾的位置进行了考证,认为三地均距郑州商城不远[1]。
1956年,在城北部和东北部的金水河、白家庄一带,发现出土东周亳字陶文[8]。
已发表的十一个戳印字中,有十一个是“亳”字。
笔者认为这种现象并非偶然,而是对郑地有亳这一说法的证明。
通过分析以上考古材料,可以看出郑州商城不仅在时间上基本吻合,并且在规模上高于一般城址的规模,同时也有文献资料加以佐证郑地有亳,因此,推断郑州商城应为商汤所居都城——亳。
二、偃师商城(一 )考古资料1983年夏,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在河南偃师县尸乡沟一带发现一座古代城址,西距汉魏洛阳城10千米,西南距二里头遗址约6千米。
《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质文》所载“商汤受命而王,应天变夏作殷号……作宫邑于下洛之阳。
”(古文注释)其中“下洛之阳”指洛水下游的北岸,即今偃师城西一带,如今考古发现的偃师商城遗址,正处于伊洛河即将汇流的北岸。
城址大体呈长方形,城墙残存高度1—2米,厚约18米[9]。
通过发掘,得知城墙的建筑结构系由墙体和墙基构成,墙体下部有附属堆积,应为护城坡。
墙体为夯筑而成,夯筑坚实,夯层平直清晰。
城墙墙基有基槽,口大底小,内填夯土。
在四周的城墙外有壕沟或护城河围绕。
依现有的发掘资料判断,偃师商城的城门应有5座,东、西城墙各2座、北墙1座[10]。
门道不宽,均有木骨夯土墙。
在西城墙南门的门道下发现有石砌的排水道,穿过城门伸入护城河。
东墙南门的门道下亦发现大型的排水涵道,水道通向宫城[11]。
城内还发现有大道、“马道”和小道,为商代都城遗址考古发掘中的首次发现[12]。
发现建筑基址四座,其中,城区南部探出3座,北部探出1座[13]。
南部分布的三座方形小城,居中者为宫城,其余两座分置东西。
在宫城周围还有10余处宫殿式建筑,与东西小城共同拱卫着宫城,城内北半部还发现大面积的路土,同时还发现有制陶作坊。
由此推断,此城的建制与《考工记》所载的“前朝后市”相仿。
宫城内主体宫殿居中居北,左右两侧分列两组宫殿,突出了中心建筑,形成了对称的建筑格局。
整体建筑均置于夯土台基之上,防潮的同时,也是王权至上的表现。
这种宫殿建筑形式显然是继承了二里头宫殿建筑形式发展而来的,是商代宫殿建筑的基本格局,由此奠定了此后几千年来我国宫廷建筑的基本形制。
宫殿区附属建筑的庭院内发现有8个狗坑,每坑埋狗一只。
在大型宫殿建筑群外,发现多处墓葬,以及被认为属于仓廪或府库、池苑之类的建筑遗迹[14]。
城内伴随出土遗物种类丰富,有陶器、石器、骨器,还有少数的青铜器。
通过以上考古材料的罗列和分析,可以看出偃师商城有多处夯土基址,并且分布有大型的宫殿建筑基址。
商城内的排水、道路、防御等设施,说明商城在建造方面进行了一些规划。
城址内包含数量较多、内容丰富的遗物,由此可见偃师商城不同于一般的城址。
(二 )始建及使用年代偃师商城的始建年代,根据城内的底层堆积虽存争议,但是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在偃师商城选择了16个碳十四测年数据,得出的结果是:偃师商城的年代范围为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26年。
显而易见在时间上为商代早期。
(三 )文献记载关于商汤建都西亳,文献资料从先秦始就有记载,这里进行择要介绍:如《诗·商颂·殷武》:“天命多辟,设都于禹之绩。
”“禹之绩”,指夏王朝的活动中心伊洛河流域。
《殷武》是春秋时宋人祭祀先王并追述赞美成汤的乐歌,它充分说明了商汤的都城设在伊洛河的夏都附近。
又如《汉书·地理志》偃师县条下,班固自注:“尸乡,殷所都。
”(在偃师城内恰有一条“尸乡沟”穿过)1984年在今偃师尸乡沟之西北的杏园村南,出土唐李延桢的墓志铭曰:“访旧瘗于北邙,附新茔于西亳”,于“景龙三年(公元709年)十二月藏之于偃师县西十三里武陵塬大茔”。
1984年在杏园村以南出土唐故荥阳郑夫人墓志曰:“夫人终于贞元八年(公元792年),八月八日,十二月廿一日葬于偃师县亳邑乡”[15],说明唐时偃师商城一带尚有“西亳”或“亳邑乡”之称。
从以上偃师商城的时间、规模和大量的文献记载等方面,推断偃师商城应为商汤的都城。
三、郑州商城与偃师商城的关系论证两座城址同为商汤所居亳都,是否存在矛盾?它们之间又是什么关系?笔者认为,二者同时作为商汤的都城使用并无矛盾,两座城址在规模上都不同于一般的城址,时间亦同属于商代早期,如不是都城,又该如何解释呢?三代时期都邑众多,有迁徙而前后衔接的原因,也有数都并存的现象。
如《世本》所载:“夏禹都阳城,避商均也,又都平阳,或在安邑,或在晋阳。
”又据《帝王世纪》载:“禹受封为夏伯,在《禹贡》豫州外方之南,角亢氐之分,寿星止次,于秦汉属荥川,本韩地,今河南翟是也。
受禅都平阳,或在安邑,或在晋阳,于汉平阳、安邑皆属河东,晋阳属太原。
”这些记载虽有错乱,又一时难以理清,但夏初的两都或数都并存,则是昭然若揭[16]。
商初作为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阶段,继承前代某些制度和做法也是合情合理的。
另外,商代早期同时拥有两座都城可能是“出于管理国家的需要,特别是在管理一个大国的需要,在古代社会管理能力较低下的背景下,设立第二个都城来提高管理国家的能力是一个好办法”[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