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3.3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教学目标
1. 能够通过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降水分布特点。

2. 能够运用降水材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说出降水量随时间变化的特点。

3. 通过活动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意识,使学会从不同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多种思路和方法。

教学重点
1. 学会阅读降水量分布图。

深刻理解降水形成的两个基本条件,掌握降水的三种基本类型。

2. 能够依据降水量的数字资料绘制出月降水量柱状图。

3. 通过阅读降水量分布图,能够说出世界年平均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教学难点
1.降水柱状图的阅读和绘制。

2.世界降水量分布图的阅读。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降水的变化。

教学目标
1. 能够运用降水材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说出降水量随时间变化的特点。

2. 通过活动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意识,使学会从不同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多种思路和方法。

教学重点
1. 深刻理解降水形成的两个基本条件,掌握降水的三种基本类型。

2. 能够依据降水量的数字资料绘制出月降水量柱状图。

教学难点
降水量柱状图的阅读和绘制。

教学准备
1. 用雨量器和量杯观测近期的一次降雨或降雪,并记录降水量。

2. 教师搜集:某地多年月平均降水量数据资料、阅读资料“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

3. 童谣《小松树,快长大》磁带与录音机。

4. 教师和学生共同搜集:我国传统的居民房屋建筑形式中的平顶房、尖顶房、大土楼、竹楼、高架屋、窑洞等的照片或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听童谣《小松树,快长大》:“小松树,快长大,绿树叶,发新芽,阳光雨露哺育它,快
快长大,快快长大!”
优美的音乐告诉我们:小松树的长大,必需的自然条件是阳光、雨露(及肥沃的土壤等)。

雨露是从哪里来的,它们是怎样形成的?对人类生活和生产有哪些影响?
二、新课教学
1. 降水的概念
活动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现象,请同学们讨论并解释:在烈日炎炎的夏季,如果我们把洗干净的湿衣服晾在阳台外面,过不了多会儿,衣服就干了,这是怎么回事?
归纳:衣服上的水分不断蒸发成为水汽,进入大气中。

(承转)水分不断蒸发成为水汽,进入大气中,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我们接着讨论另一种现象。

活动2:冬天的清晨,当你的父亲开车送你去上学的路上,车厢内必须开暖风,否则过一会儿,玻璃就模糊而看不清窗外了,请同学们讨论并解释:玻璃为什么会模糊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归纳:车厢内的水汽遇到温度低的玻璃就会凝结成小水滴,附着在玻璃上。

教师:如果水汽升入到高空大气中,会凝结成小水滴吗?那就是雨吗?(学生讨论)活动3:水汽升入到高空大气中,气温降低也会凝结产生降水:请同学们阅读教科书相关资料,找出降水的概念及其降水的各种形式。

学生回答: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

教师归纳:从大气中降落到地面的液态水(如:雨)和固态水(如:雪、冰雹等),除了有雨、雪、冰雹外,还有霰等,一般把近地气层中水汽直接凝于物体上的霜(如:秋末冬初时草叶上有一层白色的物质)、露(如:夏季的清晨植物叶子上的小水滴)也作为降水物统计于降水量中。

(强调加点字的内容)
教师:在一年中,我们通常感觉到降水以哪一种形式为主?
学生: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2. 降雨的等级
教师:在炎热的夏季,我们经常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时间里经历不同的雨,你能根据生活中的实际情况,描述一次你经历过的雨吗?气象部门根据单位时间内降雨量的多少,把降雨划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等不同等级。

降雨等级24小时降
水量
降雨状况
小雨0.1~9.9毫

雨滴下降清晰可辨,地面全湿,但无积水或积水形成很慢。

中雨10.0~24.9
毫米
雨滴下降连续成线,雨滴四溅,可闻雨声,地面积水形成较快。

大雨25.0~49.9
毫米
雨滴下降模糊成片,四溅很高,雨声激烈;
地面积水形成很快。

暴雨50.0以上
毫米
雨如倾盆,雨声猛烈,开窗说话时,声音受雨
声干扰而听不清;积水形成特别快,下水道往
往来不及排泄,常有外溢现象。

3. 降水量的观测
教师:每一次降水的形式不同,降水的多少也不同,人们是怎样进行观测的呢?活动1:阅读教科书提供的资料“降水量的测量”,完成下列表格。

观测的
地点
气象台站
观测的
时间
有降水时观测
观测的仪器
雨量器(盛水器、漏斗、储水筒、储水瓶、筒盖、盛雪口)、量杯
降水量
的单位
毫米(计算日降水量、月降水量、年降水量)活动2:课前(后)进行一次实地观测降雨或降雪,让学生亲身感受降水量的测量。

具体要求:(1)请同学们关注每一天和近期的天气预报,及时作好测量准备;(2)下雨(雪)时,用雨量器和量杯及时记录降水量。

4. 降水的季节变化(年内时间变化)
活动1:与同学讨论后,简单地分析:学校所在地在一年之中哪些月份降水比较多,哪些月份降水比较少?降水的季节分配有什么特点?能简单地说一说为什么吗?
学生: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

教师:我国大部分地区夏季盛行偏南季风,湿润多雨;冬季盛行偏北风,寒冷干燥少雨。

教师:怎样表示降水?通常用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

我们把表示一个地方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的图叫做降水量柱状图(各月降水量柱状图来)
活动2:读图3.22,说一说不同的地方一年内的降水季节分布情况有差异。

师生:A地:降水多,季节变化不大;B地:降水少,季节变化大。

5. 降水量柱状图的绘制和阅读
活动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第59页“活动”,按照要求绘制“北半球某地降水量柱状图”,然后请学生讨论归纳绘制降水量柱状图的主要步骤。

归纳:
(1)绘出横坐标轴,把它平均分成12段,逐月标上月份。

(2)绘出纵坐标轴,按相等的降水量差标上降水量的刻度。

(3)将表中各月的降水量数据用长方形柱状标注出来,再着上相同的颜色或斜线。

(4)在图的适当位置写上图名,完成降水量柱状图。

活动2: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第60页,完成活动2中的问题。

明晰:
(1)7、8、9月份降水较多;
(2)12、1、2月降水较少;
(3)年降水量大概700毫米;
(4)该地降水变化的主要特点是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雨热同期。

三、课堂小结
1. 降水的概念和等级;
2. 降水量的测量;
3. 降水的季节变化;
4. 降水量柱状图的绘制和阅读。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 能够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

2. 简单分析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分布规律。

教学重点
1. 能够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

2. 简单分析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分布规律。

教学难点
世界降水量分布图的阅读。

教学准备
动画《地形雨》、《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结合教科书“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图,找出乞拉朋齐和阿塔卡马沙漠,阅读扩展资料“世界的雨极与干极”,说一说世界降水的分布的特点。

教师:上述资料说明了什么?
学生:乞拉朋齐降水多,阿塔卡马沙漠降水量少,说明了世界降水量的分布是不均衡。

教师:世界降水究竟是怎样分布的,有什么规律呢?学过“降水的分布”,我们就可以知道了!
二、新课教学
1.等降水量线图表示降水量的分布
教师:不同的地区降水量不同,人们为了研究的方便,通常用等降水量线图来表示降水量的分布情况。

等降水量线与等高线、等温线都是等值线,具有相类似的特点,那么什么叫等降水量线呢?
学生:在地图上把年平均降水量相等的点连成的光滑曲线,叫等降水量线。

教师强调:在同一条等降水量线上,各点的降水量相等。

教科书的“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就反映了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状况。

2.影响降水的因素
教师:阅读教科书的“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可以发现:为什么有的地方降水量大,有的地方降水量少?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影响降水的因素主要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洋流等。


活动1:请同学们阅读“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图,说一说世界降水随纬度变化规律是
怎样的?
学生: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少。

教师归纳:赤道附近降水多,由赤道向两极,总的趋势是年降水量越来越少。

活动2:在教科书“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图中找到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和西岸,找到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东部、内部、西部,并结合《七年级地图册》(上册)的“海陆位置对降水的影响”图,说一说它们的降水量有什么差异?
学生:大陆东岸降水较多,西岸较少。

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陆降水较少,沿海多。

教师归纳: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较多,西岸降水较少。

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较少,沿海降水较多。

活动3:请同学们观看动画《地形雨》,说一说地形对降水的影响。

学生:向坡上吹的湿润的风,遇到山脉的阻挡,上升冷却凝结降水;而在另一坡,空气下沉增温,比较干燥。

教师归纳:山地迎着风吹来的一坡叫迎风坡,另一坡叫背风坡。

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人们通常把这种雨叫做地形雨。

教师:乞拉朋齐就是大量地形雨形成的“雨极”。

可参照教科书第61页的“阅读资料”。

实际上,影响降水的因素还有洋流,洋流是怎样影响降水的呢?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下继续探究。

3. 世界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教师:由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洋流等因素的影响,使得世界各地的降水量不同,但是我们可以从“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图找出世界降水的分布。

活动1:阅读“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回答以下问题:
(1)赤道附近各地的年降水量,大多在多少毫米以上?(降水多,大多在2 000毫米以上)
(2)由赤道向两极,年降水量是怎样变化的?(年降水量总的趋势是逐渐减少。


(3)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与大陆西岸降水有什么差别?(大陆东岸降水较多,西岸降水较少。


(4)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与沿海地区的年降水量有什么差别?(大陆内部降水较少,沿海降水较多。


(5)世界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和最贫乏的地区各分布在哪里?
世界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即世界的“雨极”——乞拉朋齐(它位于喜马拉雅山南坡即迎风坡,属于地形雨);世界降水量最贫乏的地区,即世界“干极”——阿塔卡马沙漠。

三、课堂小结
降水与人类息息相关。

我国最早的人工增雨试验是在1958年。

现在我国已有十几个省市开展了人工增雨试验和研究。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活动对降水的影响也会越来越明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