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25《王戎不取道旁李》翻译、道理及类文拓展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文字解读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文字解读

戎róng【部首】戈【结构】独体字【文字源流】宇由“戈”、“甲”(近似“十”字,实为“甲”字)构成。

“戈”是古代的武器,“甲”是防护衣,所以“戎”是兵器的总称。

《诗经》:“以修我戎”。

引申为“军队”、“战争”等义。

【常用词组】戎亭、戎储、戎事【课文原句】王戎不取道旁李25.王戎不取道旁李·生字详解尝cháng【部首】小【结构】上下【文字源流】形声字。

旨表意,其形像用匕(汤匙)把食物送入口中;尚(shang)表声,尚有添加义,表示食物加在舌上才能辨别滋味。

简体字从云,云指说,表示说用口尝也用口,并用口说出品尝的感觉,尚省声。

本义是辨别滋味。

【常用词组】尝尝、尝药、尝受【课文原句】尝与诸小儿游。

诸zhū【部首】讠【结构】左右【文字源流】会意字。

从言(讠),其形像张口说话,表示用语言辩说;从者,者为代词,指人,表示众人在一起辩说。

諸简化为诸。

本义是辩说。

常用义是众。

【常用词组】诸书、诸下、诸亲六眷【课文原句】尝与诸小儿游。

竞jìng【部首】立【结构】独体字【文字源流】本义是“争逐”。

古代责族常强迫奴隶们角斗,以此取乐。

甲骨文“竞”字像两个头上有“辛”(刑刀,参见“辛”字条)标志的奴隶在搏斗的情景。

【常用词组】竞争、竞技、竞买【课文原句】诸儿竞走取之。

唯wéi,wěi【部首】口【结构】左右【文字源流】形声字。

口表意,像张开的口形,表示应答声从口中发出;佳(zhui)表声。

本义是答应的声音。

假借指单单、只有。

【常用词组】唯一、唯喏、唯利是图【课文原句】唯戎不动。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第25课《王戎不取道旁李》课文原文预习及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第25课《王戎不取道旁李》课文原文预习及知识点梳理

第25课《王戎不取道旁李》课文原文预习+知识点梳理目录课文朗诵下载 (2)课文写字表 (2)课文词语表 (2)课文原文文字版 (2)课文原文电子版 (5)课文知识点梳理 (8)同步练习及答案 (17)课后习题答案 (21)优秀教案 (21)课文朗诵下载下载地址: https:///s/18Dmw_hWwYYlbaQmKBaxw-g 提取码: 2tex课文25.《王戎不取道旁李》写字表从戎品尝诸位竞赛唯一第25课《王戎不取道旁李》生字组词戎:戎马戎装兵戎戎狄投笔从戎尝:未尝尝试何尝品尝尝鲜浅尝诸:诸子诸位诸侯诸多付诸实施竞:竞选竞争竞技竞赛竞相开放唯:唯一唯独唯恐唯利是图唯唯诺诺课文原文文字版王戎不取道旁李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

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知识点生字组词:戎:戎马戎装兵戎戎狄投笔从戎尝:未尝尝试何尝品尝尝鲜浅尝诸:诸子诸位诸侯诸多付诸实施竞:竞选竞争竞技竞赛竞相开放唯:唯一唯独唯恐唯利是图唯唯诺诺课文主题:本文写的是年仅七岁的王戎能够根据情况分析出道旁李是苦李的事,表现了王戎的聪慧过人,也启发我们:遇事要仔细观察,动脑思考,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不能盲目跟风。

[注解]①王戎:“竹林七贤”之一,自由聪慧。

②尝:曾经。

③折枝:压弯树枝。

④竞走:争着跑过去。

竞,争着,争相。

走,跑,疾行。

⑤唯:只有。

⑥信然:的确如此。

译文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耍。

(他们)看见路边有株李树,结了很多李子,枝条都被压弯了,那些小朋友都争着跑过去摘,只有王戎没有动。

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这树长在大路边上却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

(那人)摘来一尝,的确如此。

”课内问题:1、文中哪句话解释了王戎“不动”的原因?答: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2、说说为什么“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答:如果李子甜,早被路人摘光了。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王戎不取道旁李》课文预习和知识总结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王戎不取道旁李》课文预习和知识总结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王戎不取道旁李》知识点总结中小学金牌教师第25课《王戎不取道旁李》知识点01生字组词戎:róng(戎机、戎装、戎马)尝:cháng(未尝、何尝、尝试)诸:zhū(诸位、诸君、诸侯)竞:jìng(竞争、竞赛、竞技)唯:wéi(唯一、唯恐、唯独)02多音字看:kàn(看见)kān(看护)折:zhē(折腾)zhé(打折)shé(折本)03理解诗意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意思:王戎七岁的时候,和一些小朋友们一道玩耍。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意思:看见路边有株李树,结了很多李子,压得树枝都弯下去了。

那些小朋友都争先恐后地跑去摘,只有王戎没有动。

先恐后地跑去摘,只有王戎没有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意思:王戎告诉小朋友如果李树长在路边而且长满树的话,那肯定是很苦的李子。

取之信然。

摘来一尝,果然是这样。

04问题归纳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本文讲了王戎和小朋友看到路边树上有很多李子,其他孩子争相摘李子,王戎却认为李子必然是苦的。

2.王戎那天和诸小儿玩了什么呢?请大家展开想象的翅膀,尝试着用小古文说一说!捉迷藏、爬山、打陀螺、玩老鹰捉小鸡、捉蝴蝶、跳绳、抓蛐蛐儿、爬树……3.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这篇文言文告诉我们要仔细观察,善于思考,凡事都要多动脑筋,能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

不犯不必要的错误,少走弯路。

4.王戎事先就知道李子是苦的。

这给我们什么启示?因为王戎根据“道边”“多子折枝”事先判断出李子是苦的。

启示:首先要善于观察,对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且有丰富的想象力;其次观察事物时要善于动脑筋,能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05课文主题本文讲了王戎和其他孩子在路边看到李树上有很多李子,其他孩子争着跑过去摘李子,王戎却认为这必是苦李,结果不出王戎所料的故事。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第25课王戎不取道旁李配套类文阅读理解2篇附答案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第25课王戎不取道旁李配套类文阅读理解2篇附答案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课文配套类文阅读理解第八单元第25课王戎不取道旁李班级:姓名:座位号:类文阅读25-1宋濂嗜学宋濂嗜学宋濂余幼时即嗜.(shì)学。

家贫,无从致..笔录,...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选自《小学生小古文200课第3册》)1.古今异义。

(1)“走送之”中的“走”古义为,今义为。

(2)“余幼时即嗜学”中的“余”古义为,今义为。

2.“余幼时即嗜学”的意思是。

3.找出能概括故事主要内容的句子,用“”画出来。

4.这个故事是怎样描述宋濂小时候特别喜欢读书的?类文阅读25-2卧薪尝胆卧薪尝胆司马迁吴既赦.(shè)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日:“女.(rǔ)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chóng)采。

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选自《小学生小古文200课第3册》)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赦:反:女:振:2.“卧薪尝胆”的意思是:。

3.“女(rǔ)忘会稽之耻邪?”的意思是:。

4.越王勾践是如何对待失败的?类文阅读25-1宋濂嗜学参考答案1.(1)跑行走,走路(2)我剩下,余下2.我小时候就特别喜欢读书3.余幼时即嗜学。

4.没钱买书,借书抄书也要读书学习。

天冷时,手指冻得不能弯曲、伸直,也不停止抄书。

类文阅读25-2卧薪尝胆参考答案1.赦免返回你救济2.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前都要尝一尝苦胆。

形容人刻苦自励,奋发图强3.“你已经忘记在会稽蒙受的耻辱了吗?”4.越王卧薪尝胆,时刻提醒自己勿忘会稽之耻,休养生息,发展经济,积极备战,等待时机,发愤图强。

四年级课文王戎不取道旁李课文

四年级课文王戎不取道旁李课文

四年级课文《王戎不取道旁李》
《王戎不取道旁李》是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材第25课的课文,是一则启迪孩子智慧的文言文。

下边整理分享这篇课文的原文、译文和主题思想。

王戎不取道旁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

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
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译文】
王戎七岁的时候,和一些小朋友们一道玩耍。

看见路边有株李树,结了很多李子,压得树枝都弯下去了。

那些小朋友都争先恐后地跑去摘,只有王戎没有动。

有人看见了,就问他为什么不和伙伴们一起去去摘果子?王戎回答说:“如果李树长在路边而且长满树的话,那肯定是很苦的李子。

”别人不以为然,摘来一尝,果然是很酸涩的。

【课文主题】
文章通过少年王戎与其他孩子在对路边李树果实的两种行为与
观点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王戎观察仔细、善于推理、准确判断的能力的肯定与赞赏。

第1页(共1页)。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第25课《王戎不取道旁李》知识归类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第25课《王戎不取道旁李》知识归类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第25课《王戎不取道旁李》知识归类【出处】课文选自《世说新语·雅量》。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时期出版的图书,由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

其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魏晋间一些名士的言谈与逸事,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

王戎,三国至西晋时期名士、官员,自幼聪明过人,为“竹林七贤”之一【会认字】戎竞诸【会写字】戎诸尝唯竞【重点词】理解词语: [竞走]争着跑过去。

[尝]曾经。

[信然]的确如此。

[唯]只有。

【重点句】1.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解析:这句话解释了王戎不动的原因,分析了李子为什么必定苦。

通过描述能够看出王戎是一个聪明、心细、善于思考的人。

2. 取之,信然。

解析:摘来一尝,果然是这样。

3.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解析:这句话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强调王戎的年龄,更能体现他有别于常人的成熟和聪明。

4.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解析:这句话描写了李树的繁茂,增加画面感,更能让读者感受到李树果实对路人的诱惑,同时也说明王戎与别的孩子不一样,不跟风,不从众,做事善于观察思考。

【主题】这则故事讲述了王戎通过仔细观察和分析,判断出路边的李树结的果子是苦的,告诉我们要仔细观察,善于思考,善于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不要盲从,避免不必要的错误。

【课文结构】尝与诸小儿游王戎不取道旁李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要多观察、勤思考,不要盲从此必苦李【写法】1.语言精练,蕴含哲理。

2.故事情节深刻,人物形象鲜明。

【背诵】背诵课文。

【拓展积累】参考译文: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许多小孩一起玩耍。

他们看见路边李树上果实累累,压得树枝都弯下去了,许多孩子都争先恐后地奔过去摘李子,只有王戎没有动。

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李树在路边竟然还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

”摘来一尝,的确如此。

部编四上语文25《王戎不取道旁李》朗读+知识点

部编四上语文25《王戎不取道旁李》朗读+知识点

课文朗读音频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

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知识点一、我会写组词戎:róng(戎机、戎装、戎马)尝:cháng(未尝、何尝、尝试)诸:zhū(诸位、诸君、诸侯)竞:jìng(竞争、竞赛、竞技)唯:wéi(唯一、唯恐、唯独)二、多音字看:kàn(看见)kān(看护)折:zhē(折腾)zhé(打折)shé(折本)三、注释1〔王戎〕西晋琅琊(今属山东)人,自幼聪明过人,为"竹林七贤"之一,官至尚书令,司徒。

2〔尝〕曾经。

3(诸)众多4(游)嬉戏玩耍5〔子〕李子。

6(折枝)压弯树枝7〔竞〕争相地跑过去。

竞:争逐。

8〔走〕跑。

9〔唯〕:只有。

10〔信然〕确实这样。

四、译文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许多小孩一起玩耍。

他们看见路边李树上果实累累,压得树枝都弯下去了,许多孩子都争先恐后地奔过去摘李子,只有王戎没有动。

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李树在路边竟然还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

"摘来一尝,的确如此。

五、启示告诉我们要仔细观察,善于思考,善于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避免不必要的错误,少走歪路,明白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六、理解诗意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意思:王戎七岁的时候,和一些小朋友们一道玩耍。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意思:看见路边有株李树,结了很多李子,压得树枝都弯下去了。

那些小朋友都争先恐后地跑去摘,只有王戎没有动。

先恐后地跑去摘,只有王戎没有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意思:王戎告诉小朋友如果李树长在路边而且长满树的话,那肯定是很苦的李子。

取之信然。

摘来一尝,果然是这样。

七、问题归纳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本文讲了王戎和小朋友看到路边树上有很多李子,其他孩子争相摘李子,王戎却认为李子必然是苦的。

【精选】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25课《王戎不取道旁李》基础知识+课文讲解

【精选】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25课《王戎不取道旁李》基础知识+课文讲解

【精选】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25课《王戎不取道旁李》基础知识+课文讲解一、我会写组词戎:róng(戎机、戎装、戎马)尝:cháng(未尝、何尝、尝试)诸:zhū(诸位、诸君、诸侯)竞:jìng(竞争、竞赛、竞技)唯:wéi(唯一、唯恐、唯独)二、多音字看:kàn(看见)kān(看护)折:zhē(折腾)zhé(打折)shé(折本)三、理解诗意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意思:王戎七岁的时候,和一些小朋友们一道玩耍。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意思:看见路边有株李树,结了很多李子,压得树枝都弯下去了。

那些小朋友都争先恐后地跑去摘,只有王戎没有动。

先恐后地跑去摘,只有王戎没有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意思:王戎告诉小朋友如果李树长在路边而且长满树的话,那肯定是很苦的李子。

取之信然。

摘来一尝,果然是这样。

四、问题归纳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本文讲了王戎和小朋友看到路边树上有很多李子,其他孩子争相摘李子,王戎却认为李子必然是苦的。

2.王戎那天和诸小儿玩了什么呢?请大家展开想象的翅膀,尝试着用小古文说一说!捉迷藏、爬山、打陀螺、玩老鹰捉小鸡、捉蝴蝶、跳绳、抓蛐蛐儿、爬树……3.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这篇文言文告诉我们要仔细观察,善于思考,凡事都要多动脑筋,能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

不犯不必要的错误,少走弯路。

4.王戎事先就知道李子是苦的。

这给我们什么启示?因为王戎根据“道边”“多子折枝”事先判断出李子是苦的。

启示:首先要善于观察,对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且有丰富的想象力;其次观察事物时要善于动脑筋,能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五、课文主题本文讲了王戎和其他孩子在路边看到李树上有很多李子,其他孩子争着跑过去摘李子,王戎却认为这必是苦李,结果不出王戎所料的故事。

本文表达了作者对王戎观察仔细,准确推理判断的赞赏之情。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王戎不取道旁李》说课电子课件教学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王戎不取道旁李》说课电子课件教学

朗读课文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 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 多子,此必苦李。"取之, 信然。
问题提出
1.你认为王戎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从文中哪里可以 看出来? 答:王戎是一个聪慧自信,善于思考的人。文中“诸 儿竞走”与“唯戎不动”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王 戎的聪慧、与众不同。
25王戎不取道旁李
我爱学字词
róng
戎马
z
诸君
竞争
帮你学课文
快速阅读课文,边读边想一想: 1.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为什么王戎不取道旁李?
注释及译文
注释:
〔王戎〕西晋琅琊(今属山东)人,自幼聪明过人,为"竹林七贤"之一。
〔尝〕曾经。
〔诸〕众多。
〔游〕嬉戏玩耍。
〔子〕李子。
〔折枝〕压弯树枝。
1.我看到了 倦鸟归巢 , 驮着斜阳 凌江飞渡, 江边的 芦苇 在夕阳的映衬下格外美丽。
2.读完了这首诗歌,我们知道这是一只 淘气可爱的花牛。
第三步:查资料
查资料,填一填 诗是___文__学___基本__体__裁__之__一___它源于____宗__教___。
还有一种形式,起源于劳动。诗最本质的特征是 ____抒__情__美_____。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 ,现代诗人、散文家。新月派代表诗 人,新月诗社成员。1921年赴英国剑 桥留学。1923年成立新月社。1931年 因飞机失事去世。主要作品有《再别 康桥》《翡冷翠的一夜》等。
读了上面的资料,你对现代诗已经有了初 步的了解,那么我们将要学习的两首现代诗又 是怎样的呢?让我们开启今天的预习之旅!
诗歌的艺术概括力很强,鉴赏时要从诗歌凝练含蓄的语言入 手,把握关键语句的深层含义,品味诗歌抒发的情感,感受诗 歌的优美意境等。

2024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5王戎不取道旁李-优课件

2024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5王戎不取道旁李-优课件
下面我们先来复习一下课文,回忆一下,你还能背下来课文 内容吗?
1.让我们先来看第一句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小儿:小伙伴) (诸:多 )
(尝:常常。)
有一点想要提醒小朋友,尝可不是常常的常,这儿有三种意思,你觉
得是哪一种? 为什么?
(1)品尝(2)曾经(3)尝试
曾经
现在你能连起来说一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了吗?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 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四、总结提升
从这篇文章中我们学到了什么呢?你认为王戎聪明在哪里?
我们要仔细观察,善于思考,能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避免不 必要的错误,少走弯路。
➢ Pure of heart, life is full of sweet and joy!
连起来的意思是王戎不去摘道旁树上的李子
自学字词
rónɡ zhū
jìnɡ
戎诸竞
“戎”(róng)不能读成(yóng)“诸”(zhū)不能读 成(zhǔ)。
戎尝诸竞唯
戎:左下部是“十”, 不是“廾”; 诸:中 间没有“亻”
“竞”下半部是“口” 加“儿”不能写成“日” 加“儿”
(3)理解实词和虚词
【实词】实词是有实在意义且能够单独充当句子 成分的词语,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
小结: 距今900年以前的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早
已是家喻户晓,而司马光也最终成为北宋一 代名相,还写有著名的史学巨著《资治通 鉴》。由此可见,从小勤于观察、善于思考 对于将来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啊!
25.王戎不取道旁李
第二课时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读了《王戎不取道旁李》这篇文言文, 你还记得讲的是一件什么事吗?(学生回答)

《王戎不取道旁李》类文阅读+同步练习(附答案)四年级上册部编语文

《王戎不取道旁李》类文阅读+同步练习(附答案)四年级上册部编语文

(统编)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类文阅读+同步练习(附答案)类文阅读-25 王戎不取道旁李宋濂嗜学宋濂余幼时即嗜.(shì)学。

家贫,无从致..笔录,计日以还。

...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选自《小学生小古文200课第3册》)1.古今异义。

(1)“走送之”中的“走”古义为,今义为。

(2)“余幼时即嗜学”中的“余”古义为,今义为。

2.“余幼时即嗜学”的意思是。

3.找出能概括故事主要内容的句子,用“”画出来。

4.这个故事是怎样描述宋濂小时候特别喜欢读书的?【参考答案】1.(1)跑行走,走路(2)我剩下,余下2.我小时候就特别喜欢读书3.余幼时即嗜学。

4.没钱买书,借书抄书也要读书学习。

天冷时,手指冻得不能弯曲、伸直,也不停止抄书。

卧薪尝胆司马迁吴既赦.(shè)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日:“女.(rǔ)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chóng)采。

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选自《小学生小古文200课第3册》)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赦:反:女:振:2.“卧薪尝胆”的意思是:。

3.“女(rǔ)忘会稽之耻邪?”的意思是:。

4.越王勾践是如何对待失败的?【参考答案】1.赦免返回你救济2.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前都要尝一尝苦胆。

形容人刻苦自励,奋发图强3.“你已经忘记在会稽蒙受的耻辱了吗?”4.越王卧薪尝胆,时刻提醒自己勿忘会稽之耻,休养生息,发展经济,积极备战,等待时机,发愤图强。

(统编)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同步练习(附答案)25 王戎不取道旁李第一课时一、看拼音,写词语。

róng zhū jìng wéi()马()位()赛()有二、比一比,再组词。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王戎不取道旁李》精品教学课件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王戎不取道旁李》精品教学课件
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 句子是否通顺。
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本文讲了王戎和小朋友看到路边树上有很 多李子,其他孩子争相摘李子,王戎却认为李 子必然是苦的。
我会写
提示:点击生字进入详细讲解。
课堂小结 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
读完这篇课文,我们真切地感受到王戎善 于观察和思考的形象。
25 王戎不取道旁李
第 一 课时
助读资料
初读感知
当堂检测
如果我们大家在 郊外的时候,看到路 旁有水果树,上面结 着水果,比如枣子、 桃子、李子等,我们 会不会摘呢?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位古代的孩子,他在路旁看到李 子树上挂满了李子,却没有摘,这是为什么呢?
资料介绍
王戎,字浚冲,晋初任荆州刺史。因平吴有 功,封为安丰侯。王戎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竹 林七贤”之一。“竹林七贤”包括嵇康、阮籍、 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魏氏春秋》 说,此七人“相与友善,游于竹林,号为七贤。” 他们常在竹林之中肆意酣畅,大都崇尚老庄之学, 不拘礼法,生性放达。透过“七贤”的文章创作, 可窥到他们各自的志向意趣。
25 王戎不取道旁李
第 二 课时
品读释疑
结构主旨
课堂拓展 当堂检测
学习目标
1.理解重点句子“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意思。 懂得遇事要仔细观察,善于思考,根据有关现象进行 推理判断,避免不必要的错误,少走歪路。(重点)
2.学习作者运用对比的写作手法来表现人物特点。 (难点)
《王戎不取道旁李》这篇文言文,讲的是什么事?
翻译:他们看见路边李树上果实累累,压得 树枝都弯下去了,大家都争先恐后地奔过去摘李 子,只有王戎没有动。
人问之,答曰: “树在道边而多子, 此必苦李。”

2024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与反思第【1】篇〗《王戎不取道旁李》选自南朝文学家刘义庆等人写的《世说新语》,讲述的是一个善于观察并冷静分析的机智少年的故事。

全文仅用四句话,就表现了王戎观察仔细,善于动脑筋,能根据有关现象进行理智的推理判断。

让学生在读中得到做什么事情都要善于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结论。

针对本课的教学,我进行了以下反思:本课是一篇文言文,学生之前对文言文的体裁已经有所了解,因此也不会有太大的难度。

根据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1. 掌握本课要求会认、会写的生字,做到正确识音、辨字、释义。

2. 能正确流利背诵《王戎不取道旁李》。

3.结合注释,理解课文的意思,明白“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原因。

4.能够抓住关键词,用自己的话复述这篇课文。

本课设计了一个课时,在备课的时候就在思考如何在一个课时的时间带给学生更多的收获,哪些是学生明显知道的信息,哪些是需要老师课堂上引导提升的方面,以何种方式来引导,突破重难点是我在设计教学时考虑最多的方面。

一般文言文的学习,我认为大概过程是:1、初读课文,疏通文字,2、再读注释,理解词义,3、联系上下文,逐句翻译,4、再读课文,复述故事,5、背诵全文,体悟内涵。

一、整堂课下来,觉得呈现比较好的方面:1、首先我用“司马光砸缸”、“曹冲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齐读课题“王戎不取道旁李。

”从课题入手,抓住一个“戎”字,理解“戎”的字义,联系上下文解读课题。

2、在读熟、读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借助手头资料和课文中的批注试着去理解每句话的意思。

创设自读自悟的氛围,让学生自主探究小古文,最后全班一起学习理解每句话的意思。

体会王戎的聪明机智、善于观察。

让学生在读中学,读中理解意思,读中领悟道理。

3、小古文故事性很强,适合表演,于是我组织学生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进行表演,让学生在阅读、表演的过程中,真正将书本语言化为自己的语言。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王戎不取道旁李》第2课时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王戎不取道旁李》第2课时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王戎不取道旁李》第2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王戎不取道旁李》是一篇文言文故事,讲述了王戎小时候聪明过人,善于观察、思考的故事。

本文通过讲述王戎与小朋友们在树下玩耍时,其他小朋友都去摘李子,只有王戎不去,因为他观察到树旁的李子是苦的。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不能只看表面,要善于观察、思考。

本节课为第2课时,将重点学习课文内容,理解故事道理,并进行相关拓展。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基础,能够理解简单的文言文句子。

但在理解文言文中的实词、虚词以及句式上仍有一定的难度。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图片、情景、动作等直观手段,帮助理解课文内容。

同时,学生对故事的兴趣较浓,通过讲述故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学会从故事中提炼道理,培养观察、思考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主人公王戎的聪明才智,学习他善于观察、思考的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做事不能只看表面,要善于发现事物的本质。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

2.教学难点:理解文言文中的实词、虚词以及句式;学会从故事中提炼道理,培养观察、思考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通过图片、动作等直观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3.合作学习法:小组讨论,共同提炼故事中的道理。

4.讲述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讲述故事,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报。

2.文言文翻译资料。

3.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提问学生:“你们觉得王戎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为学习新课做好铺垫。

人教部编四年级语文上册第8单元25 王戎不取道旁李拓展积累课件

人教部编四年级语文上册第8单元25 王戎不取道旁李拓展积累课件
的生活才像现在这样绚丽与充实。所以我说:生活因思考而精彩。 4.在学习中要多思考,业精于勤,行成于思。只有现在多思多想,才
可能成就将来的精彩。
美文拓展阅读
朗读链接 文彦博洞中取球
文彦博是北宋有名的宰相,他小时候爱踢球。 一天,文彦博与村里的小朋友在打谷场上踢球。大家你争我夺,正 踢得兴高采烈时,那只球被不歪不斜地踢进了一棵古树的树洞里。洞里 黑的,什么也看不见。 一个小朋友自告奋勇地捋起衣袖,身子趴在洞口,将手臂伸进深深 的洞里。摸呀,摸呀,够不到底。 怎么办呢?
又一位小朋友赶回家去,拿了一根长长的竹竿跑来,伸到洞里去探呀, 探呀。哎,不行,那洞道弯弯曲曲,怎么也探不到洞底。
第三个小朋友跑去向大人们求援。叔叔伯伯们来了好几个,朝又深又黑 的树洞里望着。大人们微微苦笑,也想不出办法。
久不作声的文彦博这时叫道:“别急,别急。我想出了一观虎
魏明帝于宣武场①上断虎爪牙,纵②百姓观之。王戎七岁, 亦往看。虎承间③攀栏而吼,其声震地,观者无不辟易颠仆④。 戎湛然⑤不动,了无惧色。
注释 ①宣武场:场地名,在洛阳城北。 ②纵:听凭。 ③承间:同“乘间”,趁着空子。 ④颠仆:跌倒。 ⑤湛然:形容镇静。
思考:王戎是怎样观虎的?试着用自己的话 讲一讲这个故事。
咕嘟嘟,咕嘟嘟……一桶桶水,一盆盆水,直往树洞里灌。 很快,树洞里灌满了水,球浮到洞口上来了。
思考:从这个故事中你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1.文彦博知道水可以产生浮力,这说明他学识
渊博,并且知道学以致用。因此我们平时要多学习 知识,遇事要多动脑筋,把所学的知识灵活地运用 到实际中去。
2.树洞比较深,如果文彦博一个人用桶运水倒 入树洞的话,肯定需要好多次才能把水灌满。而他 发动玩伴一起干,人多力量大,很快就能把水灌满。 这说明团队合作很重要。

最新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类文阅读-25 王戎不取道旁李

最新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类文阅读-25 王戎不取道旁李

类文阅读-25 王戎不取道旁李宋濂嗜学宋濂余幼时即嗜.(shì)学。

家贫,无从致..笔录,计日以...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选自《小学生小古文200课第3册》)1.古今异义。

(1)“走送之”中的“走”古义为,今义为。

(2)“余幼时即嗜学”中的“余”古义为,今义为。

2.“余幼时即嗜学”的意思是。

3.找出能概括故事主要内容的句子,用“”画出来。

4.这个故事是怎样描述宋濂小时候特别喜欢读书的?【参考答案】1.(1)跑行走,走路(2)我剩下,余下2.我小时候就特别喜欢读书3.余幼时即嗜学。

4.没钱买书,借书抄书也要读书学习。

天冷时,手指冻得不能弯曲、伸直,也不停止抄书。

卧薪尝胆司马迁吴既赦.(shè)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日:“女.(rǔ)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chóng)采。

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选自《小学生小古文200课第3册》)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赦:反:女:振:2.“卧薪尝胆”的意思是:。

3.“女(rǔ)忘会稽之耻邪?”的意思是:。

4.越王勾践是如何对待失败的?【参考答案】1.赦免返回你救济2.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前都要尝一尝苦胆。

形容人刻苦自励,奋发图强3.“你已经忘记在会稽蒙受的耻辱了吗?”4.越王卧薪尝胆,时刻提醒自己勿忘会稽之耻,休养生息,发展经济,积极备战,等待时机,发愤图强。

部编版四上语文《25 王戎不取道旁李》拓展阅读题及答案

部编版四上语文《25 王戎不取道旁李》拓展阅读题及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5.王戎不取道旁李》拓展阅读题及答案一、阅读短文《卧薪尝胆》,并回答问题。

卧薪尝胆司马迁吴既赦.(shè)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日:“女.(rǔ)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chóng)采。

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选自《小学生小古文 200 课第 3 册》)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赦:反:女:振:2.“卧薪尝胆”的意思是:。

3.“女(rǔ)忘会稽之耻邪?”的意思是:。

4.越王勾践是如何对待失败的?【参考答案】1.赦免返回你救济2.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前都要尝一尝苦胆。

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3.“你已经忘记在会稽蒙受的耻辱了吗?”4.越王卧薪尝胆,时刻提醒自己勿忘会稽之耻,休养生息,发展经济,积极备战,等待时机,愤发图强。

二、阅读短文《宋濂嗜学》,并回答问题。

宋濂嗜学宋濂余幼时即嗜.(shì)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选自《小学生小古文 200 课第 3 册》)1.古今异义。

(1)“走送之”中的“走”古义为,今义为。

(2)“余幼时即嗜学”中的“余”古义为,今义为。

2.“余幼时即嗜学”的意思是。

3.找出能概括故事主要内容的句子,用“”画出来。

4.这个故事是怎样描述宋濂小时候特别喜欢读书的?【参考答案】1.(1)跑行走,走路。

(2)我剩下,余下。

2.我小时候就特别喜欢读书。

3.余幼时即嗜学。

4.没钱买书,借书抄书也要读书学习。

天冷时,手指冻得不能弯曲、伸直,也不停止抄书。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第25课《王戎不取道旁李》练笔指导及范文展示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第25课《王戎不取道旁李》练笔指导及范文展示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第25课《王戎不取道旁李》练笔指导及范文展示一、练笔要求《王戎不取道旁李》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遇事不要盲目行动,要多思考,注意观察。

我们应该学习王戎仔细观察,善于动脑,能根据有关现象进行判断。

同学们,你的身边也一定会有这样的小朋友吧!请你拿起笔来写一写。

二、练笔指导1.说说你要夸奖的人是谁。

2.把这个人的神态、动作、语言写具体。

3.说说通过哪件事情你觉得他是善于观察、善于动脑的人。

三、范文展示让我来夸夸他我的好朋友叫王龙,今年十一岁了,是个小男子汉,个子高高的,眉毛弯弯的,又细又长的眼睛很精神。

在同学和老师眼里,他是一个遇事爱动脑筋的人。

记得有一次,上数学课,老师给我们出一道数学题,这道题很难,大家仔细读题后有些人认为这道题已知条件不全,只见这些人的神情如同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

正在大家不知所措的时候,只见我的好朋友王龙脸上露出了笑容。

随后,他举起右手,大声说道:“老师,我能给大家讲出答案。

”这句话让所有的人都惊呆了,霎时间教室里鸦雀无声,大家心里想:明明这道题出错了,他为什么说还能做出来呢?真让人不敢相信!于是,王龙开始一步一步地给大家讲解,讲得井井有条,大家全都全神贯注地听着,当他讲完之后,大家不由得为他鼓起了掌。

还有一次,他和我下棋。

开始时,我用爸爸教我的完美战术很快杀死了他许多主力兵将,之后我又使用了我的另一个杀手锏,杀死了他的一个车和一个象。

这时,他只剩下4个小兵,一个车,2个马,还有一个老将了。

而此时的我,才损失了2个象,一个兵。

他现在的局面很显然是处于劣势的,而我正处于优势,要不了几步,王龙就会成为我的手下败将,我沾沾自喜起来。

这时候,王龙不慌不忙地陷入了沉思,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着,他终于想出一套最佳方案,用“调虎离山”之计,居然把我打败了,反败为胜。

我懊恼不已,后悔自己太轻敌了。

这就是我的一个好朋友,爱动脑筋的王龙。

他是我学习的榜样,我要学习他多动脑,多思考的好习惯。

王戎不取道旁李积累拓展课件观摩课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王戎不取道旁李积累拓展课件观摩课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咕嘟嘟,咕嘟嘟……一桶桶水,一盆盆水,直往树洞里灌。 很快,树洞里灌满了水,球浮到洞口上来了。
统编教科书四语上
思考:从这个故事中你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1.文彦博知道水可以产生浮力,这说明他学识渊博,并且知 道学以致用。因此我们平时要多学习知识,遇事要多动脑筋, 把所学的知识灵活地运用到实际中去。 2.树洞比较深,如果文彦博一个人用桶运水倒入树洞的话, 肯定需要好多次才能把水灌满。而他发动玩伴一起干,人多 力量大,很快就能把水灌满。这说明团队合作很重要。
1.能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并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2.能解释“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原因。
统编教科书四语上
形容思考的四字词语: 深思熟虑 冥思苦想 绞尽脑汁 搜肠刮肚 思前想后
统编教科书四语上
描写王戎勤于思考,与众不同的句子: 1.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2.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1)了解故事情节,感受人物形象。简要复述课文,注意顺序的 详略。这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本单元的三篇课文都是精典故事,体会 人物形象,只有反复朗读,才能感受到人物身上的精神。王戎从小就聪 明过人,善于观察,动脑思考;西门豹的才智过人,将计就计,破除迷信; 蔡恒公自我中心,刚愎自用,扁鹊,乐于助人;纪昌的学习是得其精髓, 又不失创新的,飞卫让徒弟去真正地得到摸索的机会,都要通过反复朗 读才能感受到。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时一定要分配充裕的时 间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每篇课文中作者在描写人物形象,运用不同的 表现手法,写出了独特感受。教学中要抓住课文重点,注意课文中提示 顺序的词语的运用,复述主要情节。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真实的 体验和感受,还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育资源,用声音和光影把学生带入 到课文描述的情境中,让学生去感受和体会,并学会在今后的习作中尝 试运用对比的手法,写出独特的感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25《王戎不取道旁李》翻译、道理及类文拓展
王戎不取道旁李
1、原文: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2、翻译:
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许多小孩一起嬉戏玩耍。

他们看见
路边李子树上果实累累,把树枝都压弯了。

许多孩子都争相跑过去摘李子,只有王戎没有动。

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李树在路边竟然还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

”摘来一尝,的确如此。

3、道理:
生活中无论做什么事情,我们都要勤于思考,善于分析判断,不盲目跟从,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错误。

课外拓展
一、古文《司马光砸缸》
1、原文:
光/七岁,凛然/如/成人。

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群儿/戏于庭,一
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2、翻译: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

父亲名字叫司马池,任天章阁待制(宋代官名)司马光7岁时,已经像成年一样(古代成年指弱冠,并非如今的18岁)特别喜欢听人讲《左氏春秋》,了解其大意后回来讲给家人听。

从此对《左氏春秋》爱不释手,甚至忘记饥渴和冷热。

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面玩,一个小孩站在大缸(瓮指大缸)上面,失足跌落缸中被水淹没,其他的小孩子都跑掉了,司马光拿石头砸开了缸,水从而流出,小孩子得以活命。

3、告诉我们的道理: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表现出了司马光沉着冷静、果断、勇敢的品格。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遇到什么突发情况,都应该沉着冷静,镇定自若,善于变换角度,智慧自救或救人。

二、孔融让梨
1、原文:
续汉书/曰:“孔融,字/文举,鲁国人,孔子/二十世孙也。

高祖父/尚,钜鹿太守。

父宙,泰山都尉。

”融/别传曰:融四岁,与兄食梨,辄引小者。

人/问其故。

答曰:“小儿,法当/取小者。


2、翻译:
孔融,字文举,东汉时期山东曲阜人,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孙,高
祖父孔尚当过钜鹿太守,父亲是泰山都尉孔宙。

孔融别传记载:孔融四岁的时候,和哥哥吃梨,总是拿小的吃。

有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做。

他回答说:"小孩子食量小,按道理应该拿小的。

3、道理: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凡事应该遵守公序良俗,懂得谦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