蒂奇诺等与“知识沟假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蒂奇诺等与“知识沟假说”

一、“知识沟”理论的出现

20世纪60年代,美国政府为回应社会上要求教育机会平等的呼声,拍摄了一部电视教育节目《芝麻街》,该节目作为政府学前启蒙项目的一个尝试于1969年播出,目的是为那些家庭贫困儿童提供学前启蒙教育的机会,缩小贫富儿童学前教育的差距,以缓解儿童由家庭经济状况而造成的受教育机会不平等。但结果却事与愿违,《芝麻街》播出后,对贫富儿童所产生的教育效果都非常良好,但是经过调查后却发现,富裕儿童对节目的收视率要远高于贫困儿童,而其教育效果也要好于贫困儿童。

1970年,蒂奇诺等人在大量实证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知识沟”理论:“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因此,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Tichenor,P. J.,1973)

二、“知沟理论”的主要内容

蒂奇纳的“知沟理论”假说认为,“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因此,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二者这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

除了接触媒介和学习知识的经济条件外,蒂奇纳认为,还有五个因素是造成“知沟”扩大的原因:

第一,传播技能上的差异。受教育程度高的人具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和较大的阅读量,这有助于他们对公共事务或科学知识的获取。

第二,知识信息储备上的差异。从先前的大众传媒和正规教育渠道得来的知识越多,这些见多识广的人,对新事物、新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也就越快。

第三,社会交往方面的差异。“教育通常意味着日常行动圈子较大,参与更多的社会团体,人际交往更多,由此扩大了与他人讨论公共事务话题的机会。”社交活动越活跃,交往的范围越广,获得知识信息就越快、越多。(中国有句老话:“家有浪荡子,知晓天下事。”)

第四,对信息的选择性接触、接受、理解和记忆方面的差异。对信息的选择性接受和记忆,可能是态度与受教育程度综合作用的结果。大众媒介的研究始终发现,人们往往以符号(既有信仰又有价值观)的方式解释记忆信息。也就是说,个人生活的水准、层次与大众传媒的内容越接近,对媒介的接触和利用程度就越高。

第五,发布信息的大众媒介系统性质上的差异。迄今为止,传播有一定深度的关于公共事务和科学知识的媒介主要是印刷媒介,其受众主要集中于高学历阶层。这与当今的广告不同,科学知识、公共事务和新闻一般重复较少,而重复有利于社会地位低的人群对话题的学

习与熟悉。

“知沟理论”(Knowledge Gap Theory)是关于大众传播与信息社会中的阶层分化理论

“知沟理论”认为,在操作上,“知沟”假设至少可以用以下两种方式表达:

第一,经过一段时间,文化程度高的人,对媒介大量报道的话题知识的获取速度,比文化程度低的人快。

第二,在特定的时间里,经媒介大量报道的话题知识获取与教育程度的相关性,比未经大量报道的话题高。

“知沟理论”认为,当上述五大因素中的一个或多个因素起作用时,社会经济地位高的阶层都处在有利的地位,这是造成“知沟”不断扩大的根本原因,“知沟”也就尤为明显。因此,当大众媒介2媒介流量继续增加时,传播技能、知识储备、社会交往、态度性选择都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作用,“知沟”也随之加深。

三、“知沟理论”产生的背景

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的学校中,贫富儿童在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上的明显差距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也就是说,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儿童常常是在进入小学之前就接受了良好的学前教育,而那些家庭贫困的儿童在学前没有钱请家庭教师,没有钱购买启蒙读物,进入小学后,二者在学习能力和成绩上自然会产生明显的差距。有关研究证明,这种差距随着年级的上升而不断扩大,从而导致升学率、学历甚至将来的职业和社会地位上的两极分化。

面对上述情况,一股要求实现教育机会平等的社会呼声不断高涨。在当时这种强大的社会压力下,美国政府出台了一项“补充教育计划”,试图通过大众传播和其他手段来改善贫困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条件。通过制作儿童启蒙教育的电视系列片,利用电视媒介来缓解贫富儿童接受教育机会不平等的问题就成为“补充教育计划”的一个重要项目。于是,针对这一目的制作的《塞萨米大街》(又名《芝麻街》)电视系列片应运而生。

然而,在对该系列片播放后的实际效果的研究中发现,在贯彻这个意图方面的目的并没有达到,这一举措失败了。《塞萨米大街》播出后虽然对贫富儿童都产生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但总的实际效果却是扩大了贫富儿童之间在学习能力和成绩方面的差距。因为对节目接触和利用最多的还是那些富裕儿童。

这部以缓解受教育条件不平等为目的的电视系列片,播出后的实际效果表明,在现代社会,大众传媒将同样的知识或信息传送到每一个家庭和每一个角落,人们在接触和利用传媒的机会上并不存在平等与否的问题,然而它所带来的社会结果并不是如此简单。对此,美国传播学者蒂奇纳为主的“明尼苏达小组”在一系列实证研究的基础上,于1970

年在《舆论季刊》上提出了“知沟理论”。

四、“知沟理论”的发展

对“知沟理论”的进一步研究一个是“知沟”的反命题——“上限效果”假说;另一个是“信息沟”理论。

上限效果”假说

1977年,J?S?艾蒂玛和F?G?克莱因提出了与“知沟理论”假设相反的观点,即“上限效果”假设。其基本观点是:

个人对特定知识的追求并不是无止境的,在达到某一“上限”(饱和点)后,知识量的增加就会增速乃至停下来。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获得知识的速度快,其“上限”到来得就早;而那些经济地位低者虽然知识增加的速度慢,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也能在“上限”上赶上前者。

通俗地说,艾蒂玛的观点表明,由于大众传媒的信息传播活动的作用,社会的“知沟”一开始呈现出扩大的趋势,但最终还是会缩小,其理由是由于三个“上限”的制约:

第一,信息源的性质所决定的“上限”。大众传媒传播的知识只是某一范围、领域,某种程度上的“一般”知识,并非是“高、精、尖”的知识。无论处于什么经济地位的受众,都不可能从大众传媒中获得超过这个范围、领域、程度的知识。

第二,受众本身具有的“上限”。在大众传媒的受众中,那些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在感觉到自己的某种知识已经充足的时候,就会自动减慢或停止对这方面知识的追求。

第三,现有的知识已经达到“上限”。如果受众个人的知识程度已经高于大众传媒所传播的内容,他们便不会再通过大众传播去寻求知识。

“上限效果”假说提出后,学界对此也提出了不同意见。学界认为,“上限效果”假说所说的“上限效果”,虽然在大众传媒受众个人对特定知识的追求获取过程中是存在的,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这个假设也还存在以下不足:

第一,从大众传媒受众个人在整个一生追求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这个“上限”是否一定存在,还需要进一步考察。这是因为,受众个人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领域追求获取某一特定知识会出现“饱和”,这些知识的增加会出现停顿。这时,他们就会开始对下一个新领域的知识的追求与获取,这就必然会增加他们的知识总量。

第二,知识是会不断更新,逐渐老化的,那些社会经济地位低的人,在追求获取知识方面即使在后来某个时候到达了社会经济基础位高的人的“上限”,而这时因为时境的变化,他们获取的知识的实际价值就会大打折扣。因此,那种认为通过大众传播的“知识平均化”效果可以消除社会“知沟”,实现普遍社会平等的观点是不成熟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