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沟理论
知沟理论
知识沟理论(Knowledge Gap Theory)∙ 1 什么是知识沟理论∙ 2 “知识沟”理论的主要内容∙ 3 “知识沟”理论的出现∙ 4 “知识沟”理论产生的背景∙ 5 对“知识沟”理论的评价∙ 6 缩小“知识沟”的对策∙7 “知识沟”理论的否定∙8 相关条目什么是知识沟理论“知识沟”理论是1970年美国传播学家蒂奇诺(P.J.Tichenor)等人在一系列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理论假说。
这一理论认为: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经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因此,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
大众传播的信息传达活动无论对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还是社会经济地位低者都会带来知识量的增加,但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获得信息和知识的速度大大快于后者,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结果是两者之间的“知识沟”不断变宽,差距不断扩大。
“知识沟”理论的主要内容蒂奇纳(P.J.Tichenor)的“知识沟”理论认为,“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因此,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二者这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
”除了接触媒介和学习知识的经济条件外,蒂奇纳认为,还有五个因素是造成“知识沟”扩大的原因:第一,传播技能上的差异。
受教育程度高的人具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和较大的阅读量,这有助于他们对公共事务或科学知识的获取。
第二,知识信息储备上的差异。
从先前的大众传媒和正规教育渠道得来的知识越多,这些见多识广的人,对新事物、新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也就越快。
第三,社会交往方面的差异。
“教育通常意味着日常行动圈子较大,参与更多的社会团体,人际交往更多,由此扩大了与他人讨论公共事务话题的机会。
”社交活动越活跃,交往的范围越广,获得知识信息就越快、越多。
第四,对信息的选择性接触、接受、理解和记忆方面的差异。
对信息的选择性接受和记忆,可能是态度与受教育程度综合作用的结果。
大众媒介的研究始终发现,人们往往以符号(既有信仰又有价值观)的方式解释记忆信息。
知沟理论
适度效果论: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 代表性研究和理论成果 (1)创新与扩散理论 ) 理论背景
第二节 知沟理论
一、什么是“知沟理论” “知沟理论”(Knowledge Gap Theory) 是关于大众传播与信息社会中的阶层分化理 1970 论。1970年,美国传播学家蒂奇诺等人在一 系列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这样一种理 论假说:“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 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因此, 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知 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这就是知沟 理论的诞生。
知沟理论
【AllForBC-字幕组】《芝麻街》缺爷数字大挑战_高清 P.215
p.216
依
据
•信息源的性质决定的“上限”。 •受众本身具有的“上限”。 •现有知识已经达到“上限”。
信息沟
1974年,卡茨曼提出“信息沟”理论,主要观点包括: 1.新传播技术的采用将带来整个社会信息流通量和接触量的增 大。 2.新技术的采用所带来利益并非对所有成员均等。 3.与人的能力相比,电脑等机器信息处理和积蓄能力要强大的 多 4.新媒介技术的层出不穷,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其趋势 更可能是“老沟”未填平,“新沟”又出现。
产
生
背
景
20世纪60年代,美国政府力图通过《塞萨米大街》(又名
《芝麻街》)电视片来缓解贫富儿童受教育机会不平等的状况。
然而,后来对实际播放结果的研究却发现,在贯彻这个意图方 面它是失败的。尽管节目播出后对贫富儿童都产生了良好的教 育效果,但对节目接触和利用最多的还是那些富裕儿童,两者 的差距反而更大了。
p.218
A B C D
A=access 人们在互联网接触和使用方面的基础设施,软硬件设 备条件上的差异,经济地位优越者有突出优势。
B=basic skill 使用互联网处理信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差异,而 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与教育有密切联系。
C=content 互联网内容的特点、信息的服务对象、话语体系 取向更适合哪些群体。
D=desire 上网的意愿、动机、目的和信息寻求模式的差异。
“知沟”理论的应用研究领域
1.新媒介的普及过程研究
2.区域开发与社会发展研究
保护主义阶段
3.媒介素养研究
注重辨别能力阶段 能动赋权阶段
p.21层分化
“知沟理论”是什么?丨舆论知识点
“知沟理论”是什么?丨舆论知识点
这里以微博的使用为例,首先微博的使用是有门槛的,有人会使用微博,有人不会使用,获取信息的渠道就产生了差异,这在某种程度上拉开了低知识水平者和中高知识水平者的差距。
然后同样是利用微博,有人利用这个平台追星撕逼消遣娱乐,有人却通过它获取实用的知识提升自己的能力。
时间越长,彼此的差距就越大,知沟的存在就不可避免了。
存在知沟,是因为经济状况的差异带来更多其他方面的差异,影响了大家对信息的接收与处理:
首先是传播技能差异。
社会经济状况好者比差者因文化程度的差异而比后者在信息处理上具有优势。
第二,先赋差异。
社会经济状况好者基于所受的教育而比差者具备更多的知识文化储备,因而对某些问题理解较快、较深刻。
第三,社会关系差异。
社会经济状况好者比差者有更多的社会联系,因而有更多的机会探讨相关问题。
第四,认知差异。
社会经济状况差者可能找不到与他们的价值观相符的信息,因而对公共事务之类的信息感到索然无味。
最后是大众传媒系统一定意义上就是为社会上层服务的,因此社会经济地位较低者往往被边缘化。
论述知沟理论在新媒体时代的发展
论述知沟理论在新媒体时代的发展我认为数字媒介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两者的两极分化,“知沟”扩大,以下从传播技能上的差异、已有知识储存量的差异、社交范围的差异、信息的选择性差异、大众传播媒介的性质,这五个因素在新媒体时代的变化与发展来论述:一、传播技能上的差异传统的"知沟"假说中的传播技能主要指的是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而新媒体时代的"传播技能"的概念内涵已经大大泛化了。
因为传统媒体的传播形式往往较为单一的文字、图片、视频或相互之间的简单组合。
而新媒体时代下传播样态已经变得空前丰富,除了最为基础的图文、音视频之外,还出现了VR、AR等新兴传播形式,从而对受众的媒介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导致了更多"数字弃民"的出现,为媒介的使用造成了更大的壁垒。
李·雷恩尼和巴瑞威曼提出了"新媒介素养"的概念,并认为"新媒介素养"主要包括图像处理能力、导航能力、信息的组织和联通能力、专注能力、多任务处理的能力、怀疑精神以及道德素养。
因此,总的来说新媒体时代下的"传播技能"概念已大大泛化,随之也对受众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受众"传播技能"的差异也随之扩大。
二、已有知识储存量的差异传统的"知沟"假说认为,受众已有知识储存越多,对于新知识理解越快,这一点在新媒体时代仍然成立。
移动互联的发展打破了基础设施为人们的设限,降低了信息获取与传播的门槛,但"知识付费"模式的兴起为知识的扩散设置了新的壁垒。
例如,《纽约时报》的"付费墙"以及国内"分答""得到"等媒体,都开启了"付费时代",阻挡了高质量内容向经济地位低的人流动,导致精英与其他社会阶层脱节,数字鸿沟也逐步扩大。
知沟理论
三、“知沟”存在的原因
(一)传播技能上的差异——获得关于公共事物和科学的 知识,需要一定程度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二)已有知识储存量的差异——知识储存越多,对新事 物、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越快。 (三)社交范围的差异——社交范围越广,人际交流越活 跃,获得知识的过程越能加速。 (四)信息的选择性接触、理解和记忆的因素——生活的 水准、层次与媒介的内容越接近,对媒介的接触和利用程 度越高。 (五)大众传播媒介的性质——传播有一定深度的关于公 共事务和科学知识的媒介主要是印刷媒体,其受众主要集 中于高学历阶层。
“知沟”理论的反命题
一、“上限效果”假说
与“知沟”假说持相反观点的是J•S•艾蒂玛和F•G• 克莱因于1977年提出的“上限效果”假说。 这个假说的观点是:个人对特 定知识的追求并不是无止境的,达 到某一“上限”(饱和点)后,知 识量的增加就会减速乃至停止下来。 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获得知识的速度 快,其“上限”到来得也就早;那 些经济地位低者虽然知识增加的速 度慢,但随着时间推移最终能够在 “上限”上赶上前者。 这个假说意味着,大众传播的 信息传达活动的结果不是带来社会 图2 上限效果假说 “知沟”的扩大,而是它的缩小。
四、“知沟”理论的补充
明尼苏达小组经过重新思考,于1975年 提出了影响“知沟”存在及变化的四种社 会系统变量,即议题性质、冲突程度、社 区结构和媒介报道模式。他们对原先的假 设作了如下的补充: (一)凡是能引起整个社区普遍关注的议题, 该议题的知识就更可能得到均衡分配。 (二)当议题产生于社会冲突条件下时,这 种均衡的可能性更大。 (三)这种知识的均衡,在一个小型、单一 的社区内比在一个大型、多元的社区内更 可能出现。 (四)当公众的关注开始减退时,某一议题 曾出现的“知沟”可能趋于缩小。
从知沟到数字鸿沟
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竞争,降低信息技术产品和服务价格,使更多 人能够负担得起。
推广数字化应用
鼓励企业和个人使用数字化工具和服务,提高数字化普及率。
加强信息素养教育
建立信息素养教育
体系
将信息素养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体 系,从小培养公民的信息获取、 鉴别和使用能力。
开展信息素养培训
针对不同年龄段和人群,开展信 息素养培训课程和活动,提高公 民的信息素养水平。
从知沟到数字鸿沟
目录
Contents
• 引言 • 知沟理论 • 数字鸿沟的兴起 • 从知沟到数字鸿沟的演变 • 如何缩小数字鸿沟 • 结论
01
引言
主题简介
知沟理论
知沟理论是关于信息传播和知识获取 的理论,主要探讨社会经济地位对个 体获取信息的影响。
数字鸿沟
两者关系
从知沟到数字鸿沟,反映了信息时代 不同社会经济地位个体在知识获取和 信息传播方面的差距不断扩大。
由于社会经济地位的差异,不同人群在获取和使用信息技术方面 存在明显的差距。
教育水平与数字鸿沟
教育水平较高的人群更有可能掌握信息技术,并从中受益。
地区差异与数字鸿沟
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也会影响数字 鸿沟的存在和程度。
05
如何缩小数字鸿沟
提高信息技术的普及率
扩大网络覆盖范围
政府应加大对偏远地区的网络基础设施投入,提高网络覆盖率, 确保所有人都能接入互联网。
数字鸿沟是指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的个 体在获取和使用数字技术方面的差距。
背景介绍
社会经济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信息传播 技术和数字技术迅速普及,但不 同社会经济地位的个体在获取和 使用这些技术方面存在明显差距。
知沟理论
知沟理论 知沟理论又称知识格差,是关于大众传播活动带来的社会分化后果的一种理论假说,其代表学者是美国的传播学家蒂奇诺等. 该假说的基本观点是:在现代信息社会里,"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低者更快更有效地获得和利用信息,因而,大众传播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信息格差和知识格差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也就是说,现存的贫富分化的经济结构决定了信息社会中必然存在两种人,一种是信息富有阶层,一种是信息贫困阶层.由于经济贫困者在已有知识的存储量上,在获得最新传播技术等方面处于明显劣势,随着时间推移他们与富有者之间的信息格差必然越来越大,而信息格差必然会变成知识格差.知识格差最初表现为学龄前教育程度的差异,进而表现在校学习成绩的差异和高等教育升学率上的差异,最终会表现为职业,收入和社会地位上的差异.信息格差和经济格差理论认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大众传播的内容和形式更有利于经济富有阶层,而不利于贫困阶层.因而大众传播越普及,传达的信息越多,两者之间的信息,知识和社会地位上的差距也就越大,而不是缩小这些差距。
现代信息社会是否存在“知沟”问题?解决得方法: 随着大众媒介向社会传播的信息越多,社会经济状况好得人将比社会经济状况差得人更快速度获取信息,因此这两者之间得知识鸿沟是扩大而非缩小之势。
尽管大众传播的信息传达活动无论对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还是低者都会带来知识量得增加,但在现存的资本经济制度下,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获得信息和知识得速度大大快于后者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导致了现代信息社会中的“知沟”不断变宽,差距不断扩大,它揭示了信息社会的基本矛盾: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的两极分化,这已经成为关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缩小社会的“信息沟”采取具体的对策: 1.增加媒介得接触机会 2.支持贫困地区的硬件建设 3.选择适合贫困者的传播方式 4.采取教育的倾斜政策 5.激发成就动机,坚定成才意志关于“知沟”理论及其反命题”上限”假说“知沟”理论中心内容为:大众传播的信息传达活动无论对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还是低者都会带来知识量的增加,但由于社会地位高的人获得信息和知识的速度大大快于后者,随时间的推移,最终结果是两者之间的“知沟”不断变宽,距离不断扩大。
知 沟
知沟知沟又称知识格差是关于大众传播活动带来的社会分化后果的一种理论假设。
在现代信息社会里,“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低者更快更有效地获得和利用信息,因而,大众传播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信息格差和知识格差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
也就是说,现存的贫富分化的经济结构决定了信息社会中必然存在两种人,一种是信息富有阶层,一种是信息贫困阶层。
由于经济贫困者在已有知识的存储量上,在获得最新传播技术等方面处于明显劣势,随着时间推移他们与富有者之间的信息格差必然越来越大,而信息格差必然会变成知识格差。
知识格差最初表现为学龄前教育程度的差异,进而表现在校学习成绩的差异和高等教育升学率上的差异,最终会表现为职业,收入和社会地位上的差异。
信息格差和经济格差理论认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大众传播的内容和形式更有利于经济富有阶层,而不利于贫困阶层。
因而大众传播越普及,传达的信息越多,两者之间的信息,知识和社会地位上的差距也就越大,而不是缩小这些差距。
知沟理论一经提出,立刻受到了传播学,社会学学者的高度关注,因为这个理论实际上是宣布了“经济发展和传媒业发展,信息量增大会使得不同层次的人们接受信息更平等”的观点的错误性。
经过研究,知沟理论已经成为了传播学的一个基本理论,并形成了完整系统的理论结构。
从结构方面说,知沟被分为宏观(社区,社会,国家层面)和个人(个人的主观意识)两个大的层面。
从宏观角度来说,社会经济状况(social economic status,S.E.S)直接决定了知沟在不同的S.E.S群体中的存在性。
而在相同的S.E.S群体中,个人层面的知沟现象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更具体一点,就是个人接受信息的主观动机(积极性)决定了知沟的存在性。
知沟理论-理论说明“知沟理论”(Knowledge Gap Theory)是关于大众传播与信息社会中的阶层分化理论。
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的学校中,贫富儿童在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上的明显差距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大众传播——知沟理论
知沟理论1.理论简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传播媒体介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人类的传播活动经历了口语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和电子传播时代这样一个依次叠加的进程。
随着传播方式的变化,传播的效果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
同时,传播效果影响着人们对传播的执行。
“知沟”(knowledgegap,也称“知识沟”)理论是传播效果中非常重要的理论。
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的学校中,贫富儿童在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上的明显差距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也就是说,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儿童常常是在进入小学之前就接受了良好的学前教育,而那些家庭贫困的儿童在学前没有钱请家庭教师,没有钱购买启蒙读物,进入小学后,二者在学习能力和成绩上自然会产生明显的差距。
有关研究证明,这种差距随着年级的上升而不断扩大,从而导致升学率、学历甚至将来的职业和社会地位上的两极分化。
面对上述情况,美国学者蒂奇诺在上世纪70年代提出了一个理论假说,中心内容是:大众传播的信息,传达活动无论对社会经济地位低者还是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都会带来知识量的增加,但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获得信息和知识的速度大大快于前者,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两者之间知沟不断变宽,差距不断扩大。
蒂奇诺认为,除了接触媒介和学习知识的经济条件的因素以外,造成“知沟”扩大的原因还有以下几个方面:一,传播技能上的差异——获得关于公共事务和科学的知识,需要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二,已有知识储存量的差异——知识储存较多,对新事物的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较快。
三,社交范围的差异—社交范围较广,人际交流较活跃,获得知识的过程较能加速。
四,信息的选择性接触,理解和记忆因素——生活的水准,层次与媒介的内容越接近,对媒介的接触和利用程度越高。
五,大众传播媒介的性质——传播有一定深度的有关公共事务和科学知识的媒介主要是印刷媒介,其受众主要集中在高学历阶层。
在上述的无论哪一方面,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都处于有利的状况,是造成社会知沟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
知识沟理论
• (3)农村网民商务应用远落后城镇 ,CNNIC《报 告》对城乡网民网络应用进行了对比:对于商务 交易类和交流沟通类的网络应用,城镇网民使用 率远高于农村网民,城乡之间使用差距明显。尤 其在网上购物、网上支付这两种典型的商务应用 中,城镇使用率分别为31.7%、27.7%,而农村使 用率仅为17.6%、15.1%。
• (1)截至2009年底,我国农村网民达到10681万人,年增长 2220万人,年增长率26.3%。其中,农村手机上网用户约为 7189万人,与2008年相比增长3000多万,年增长率79.3%,远 高于农村网民的整体增幅。 • (2)从城乡互联网的普及率来看,互联网在城镇的普及率是 44.6%,在农村仅为15%。CNNIC《报告》对比了2007年以来中 国城乡互联网的发展差距:2007年,城乡互联网普及率的差距 仅为20.2%,2008年,差距扩大为23.5%,2009年,差距拉大为 29.6%,农村互联网发展速度慢于城镇发展速度,互联网在城 乡的差距在拉大,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有扩大趋势。
知识
社会经济 地位低的 人群
时间
(3)主要观点
1、随着大众传播向社会传播信息的增多,经 济状况好的人比坏的人以更快的速度获得知识。 2、一段时间内媒介大量宣传的话题,文化程 度高的人比低的人以更快的速度获得这些知识。 3、在特定的时间内,在媒介大量宣传的话题 上,所获知识与受教育程度有更高的相关性。
•
• (3)富裕阶层与普通大众之间的鸿沟 • 因特网的优越性勿庸置疑,但是昂贵的设施、 价格不菲的上网费、不易理解并掌握的电脑知识, 让大多数人望而却步。它好像一座分水岭把社会 大众一分为二:一方是媒介技术专家以及高学历 队伍,而另一方则是普通大众。虽然网络用户每 年都在增加,但调查结果显示,在中国上网的人 仍然只是少数。 •
知沟假说论文
知沟理论——因特网与知沟我们都知道代沟现象,所谓的代沟,简单地说就是不同年龄层次的人因为思想观念上的差距造成的心理距离。
就象沟一样,隔开了一代一代的人,影响两代人之间的理解和沟通。
这与我们今天所讲的知沟理论有点相似。
那么,我们今天所讲的知沟理论是一个什么样的理论呢?“知沟”理论就是这样一种假说:“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的人更快地获得消息,因此,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
一知沟理论(一)理论的背景这样一种理论的假说是在什么背景下产生的呢?又是在什么时候,由哪个伟大的人物首先提出来的哪?且让我们来看一看20C60S的美国社会。
在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的现象之一是:学校中贫富儿童在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上出现了很大的差距。
也就是说,富裕儿童通常在进入小学前就接受了较好的学前教育,而那些贫困儿童由于家庭困难,既没钱购买启蒙读物,也没钱聘请家庭教师,进入小学后,两者在学习能力和成绩上自然会产生明显的差距。
有关研究表明,这种差距随年级的上升而不断扩大,并导致升学率、学历甚至将来的职业和社会地位上的两级分化。
这种现象本来是由于不平等的社会经济结构造成的,然而却成了种族主义者推行“种族歧视”的借口。
在这样的情况下,社会自然要求实现教育机会的平等,并且这种呼声不断的高涨。
在当时强大的社会压力下,美国政府推出了一个补充教育计划,试图通过大众传播和其他手段来改善贫困儿童的受教育条件,其中一个重要项目是制作了一部儿童启蒙教育系列片,就是著名的《芝麻街》。
利用普及率已经很高的电视媒介来缓解贫富儿童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是制作这部系列片的重要意图。
然而,这一节目播出之后,实际效果如何呢?在后来的对实际传播效果的研究中发现,在贯彻这个意图方面它是失败的。
也就是说,尽管《芝麻街》播出后对贫富儿童都产生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但对节目接触和利用最多的还是那些富裕儿童。
新传理论15“知沟”假说
新传理论15|“知沟”假说一、“知沟”假说1、假说提出在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学校中贫富儿童在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上的差距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于是美国政府播出名为《芝麻街》的儿童启蒙教育电视系列片,利用普及率已经很高的电视来缓解贫富儿童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
然而后来研究发现:该节目对贫富儿童都产生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但对节目接触而利用最多的是富裕儿童,这实际扩大了二者之间的差距。
1970年,美国学者蒂奇诺、多诺霍、奥里恩等人,在《大众传播流动和知识差别的增长》一文中提出了“知沟”假说:大众传播的信息传达活动无论是对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还是低者都会带来知识量的增加,但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获得信息和知识的速度大大快于后者,随着时间的推移,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不断变宽,差距不断扩大。
蒂奇诺等人认为,除了接触媒介和学习知识的经济条件的因素外,造成知沟扩大的原因还有以下几个方面:(1)传播技能上的差异——对于公共事务和科学知识,需要一定程度的阅读和理解能力;(2)已有知识储存量的差异——知识储存量越多,对新事物、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越快;(3)社交范围的差异——社交范围越广,人际交流越活越,获得知识的过程越能加速;(4)信息的选择性接触、理解和记忆的因素——生活水准、层次与媒介的内容越接近,对媒介的利用和接触程度越高。
(5)大众传播媒介的性质——传播有一定深度的关于公共事务和科学知识的媒介主要是印刷媒体,受众主要集中于高学历阶层。
在以上任何因素中,社会经济地位(Socioeconomic Status)的差异都是造成“知沟”产生和不断扩大的根本原因。
2、理论发展(1)蒂奇诺等人补充提出了影响“知沟”存在及变化的四种社会系统变量,即议题性质、冲突程度、社区结构(社区的多元或同质化程度)和媒介报道模式(信息报道频率和重复度)。
对原先的假设作了补充:①凡是能引起整个社区普遍关注的议题,该议题的知识就更可能得到均衡分配。
知沟假说
新传理论15:知沟假说按照人们的一般观念,传播媒介的普及可以改善知识传播和教育的条件,将带来整个社会文化水平的提高,有助于缩小社会各阶层和群体之间的差距,扩大社会平等。
“知沟”假说却对这一观念提出了不同意见。
“知沟”假说1、假说提出在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学校中贫富儿童在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上的差距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于是美国政府播出名为《芝麻街》的儿童启蒙教育电视系列片,利用普及率已经很高的电视来缓解贫富儿童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
然而后来研究发现:该节目对贫富儿童都产生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但对节目接触而利用最多的是富裕儿童,这实际扩大了二者之间的差距。
1970年,美国学者蒂奇诺、多诺霍、奥里恩等人,在《大众传播流动和知识差别的增长》一文中提出了“知沟”假说:大众传播的信息传达活动无论是对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还是低者都会带来知识量的增加,但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获得信息和知识的速度大大快于后者,随着时间的推移,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不断变宽,差距不断扩大。
蒂奇诺等人认为,除了接触媒介和学习知识的经济条件的因素外,造成知沟扩大的原因还有以下几个方面:(1)传播技能上的差异——对于公共事务和科学知识,需要一定程度的阅读和理解能力;(2)已有知识储存量的差异——知识储存量越多,对新事物、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越快;(3)社交范围的差异——社交范围越广,人际交流越活越,获得知识的过程越能加速;(4)信息的选择性接触、理解和记忆的因素——生活水准、层次与媒介的内容越接近,对媒介的利用和接触程度越高。
(5)大众传播媒介的性质——传播有一定深度的关于公共事务和科学知识的媒介主要是印刷媒体,受众主要集中于高学历阶层。
在以上任何因素中,社会经济地位(Socioeconomic Status)的差异都是造成“知沟”产生和不断扩大的根本原因。
2、理论发展(1)蒂奇诺等人补充提出了影响“知沟”存在及变化的四种社会系统变量,即议题性质、冲突程度、社区结构(社区的多元或同质化程度)和媒介报道模式(信息报道频率和重复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沟理论(Knowledge Gap Theory)
• 1 什么是知识沟理论
• 2 “知识沟”理论的主要内容
• 3 “知识沟”理论的出现
• 4 “知识沟”理论产生的背景
• 5 对“知识沟”理论的评价
• 6 缩小“知识沟”的对策
•7 “知识沟”理论的否定
•8 相关条目
什么是知识沟理论
“知识沟”理论是1970年美国传播学家蒂奇诺(P.J.Tichenor)等人在一系列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理论假说。
这一理论认为: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经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因此,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
大众传播的信息传达活动无论对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还是社会经济地位低者都会带来知识量的增加,但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获得信息和知识的速度大大快于后者,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结果是两者之间的“知识沟”不断变宽,差距不断扩大。
“知识沟”理论的主要内容
蒂奇纳(P.J.Tichenor)的“知识沟”理论认为,“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因此,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二者这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
”
除了接触媒介和学习知识的经济条件外,蒂奇纳认为,还有五个因素是造成“知识沟”扩大的原因:第一,传播技能上的差异。
受教育程度高的人具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和较大的阅读量,这有助于他们对公共事务或科学知识的获取。
第二,知识信息储备上的差异。
从先前的大众传媒和正规教育渠道得来的知识越多,这些见多识广的人,对新事物、新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也就越快。
第三,社会交往方面的差异。
“教育通常意味着日常行动圈子较大,参与更多的社会团体,人际交往更多,由此扩大了与他人讨论公共事务话题的机会。
”社交活动越活跃,交往的范围越广,获得知识信息就越快、越多。
第四,对信息的选择性接触、接受、理解和记忆方面的差异。
对信息的选择性接受和记忆,可能是态度与受教育程度综合作用的结果。
大众媒介的研究始终发现,人们往往以符号(既有信仰又有价值观)的方式解释记忆信息。
也就是说,个人生活的水准、层次与大众传媒的内容越接近,对媒介的接触和利用程度就越高。
第五,发布信息的大众媒介系统性质上的差异。
迄今为止,传播有一定深度的关于公共事务和科学知识的媒介主要是印刷媒介,其受众主要集中于高学历阶层。
这与当今的广告不同,科学知识、公共事务和新闻一般重复较少,而重复有利于社会地位低的人群对话题的学习与熟悉。
“知识沟”理论是关于大众传播与信息社会中的阶层分化理论
“知识沟理论”认为,在操作上,“知识沟”假设至少可以用以下两种方式表达:
第一,经过一段时间,文化程度高的人,对媒介大量报道的话题知识的获取速度,比文化程度低的人快。
第二,在特定的时间里,经媒介大量报道的话题知识获取与教育程度的相关性,比未经大量报道的话题高。
“知识沟理论”认为,当上述五大因素中的一个或多个因素起作用时,社会经济地位高的阶层都处在有利的地位,这是造成“知识沟”不断扩大的根本原因,“知沟”也就尤为明显。
因此,当大众媒介2媒
介流量继续增加时,传播技能、知识储备、社会交往、态度性选择都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作用,“知沟”也随之加深。
“知识沟”理论的出现
20世纪60年代,美国政府为回应社会上要求教育机会平等的呼声,拍摄了一部电视教育节目《芝麻街》,该节目作为政府学前启蒙项目的一个尝试于 1969年播出,目的是为那些家庭贫困儿童提供学前启蒙教育的机会,缩小贫富儿童学前教育的差距,以缓解儿童由家庭经济状况而造成的受教育机会不平等。
但结果却事与愿违,《芝麻街》播出后,对贫富儿童所产生的教育效果都非常良好,但是经过调查后却发现,富裕儿童对节目的收视率要远高于贫困儿童,而其教育效果也要好于贫困儿童。
1970年,蒂奇诺等人在大量实证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知识沟”理论:“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因此,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
“知识沟”理论产生的背景
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的学校中,贫富儿童在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上的明显差距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也就是说,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儿童常常是在进入小学之前就接受了良好的学前教育,而那些家庭贫困的儿童在学前没有钱请家庭教师,没有钱购买启蒙读物,进入小学后,二者在学习能力和成绩上自然会产生明显的差距。
有关研究证明,这种差距随着年级的上升而不断扩大,从而导致升学率、学历甚至将来的职业和社会地位上的两极分化。
面对上述情况,一股要求实现教育机会平等的社会呼声不断高涨。
在当时这种强大的社会压力下,美国政府出台了一项“补充教育计划”,试图通过大众传播和其他手段来改善贫困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条件。
通过制作儿童启蒙教育的电视系列片,利用电视媒介来缓解贫富儿童接受教育机会不平等的问题就成为“补充教育计划”的一个重要项目。
于是,针对这一目的制作的《塞萨米大街》(又名《芝麻街》)电视系列片应运而生。
然而,在对该系列片播放后的实际效果的研究中发现,在贯彻这个意图方面的目的并没有达到,这一举措失败了。
《塞萨米大街》播出后虽然对贫富儿童都产生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但总的实际效果却是扩大了贫富儿童之间在学习能力和成绩方面的差距。
因为对节目接触和利用最多的还是那些富裕儿童。
这部以缓解受教育条件不平等为目的的电视系列片,播出后的实际效果表明,在现代社会,大众传媒将同样的知识或信息传送到每一个家庭和每一个角落,人们在接触和利用传媒的机会上并不存在平等与否的问题,然而它所带来的社会结果并不是如此简单。
对此,美国传播学者蒂奇纳为主的“明尼苏达小组”在一系列实证研究的基础上,于1970年在《舆论季刊》上提出了“知沟理论”。
对“知识沟”理论的评价
蒂奇纳提出的“知识沟”理论的积极意义在于,它揭示出造成“知识沟”的根源在于人们的社会经济地位高低不同。
日本学者儿岛和人认为,在社会信息化过程中,“知识沟”的存在是一个事实,它不仅表现在贫富阶层之间,而且会广泛地表现在性别、年龄、职业、行业、群体、地区、民族、国家以及文化之间。
这些或许是蒂奇纳和卡茨曼在分析“知识沟”的原因时所忽略的一个方面。
关于艾蒂玛等人所提出的“上限效果”理论,一些学者认为,个人在一段时间内追求某种特定的知识的过程中,这个“上限”可能是存在的。
但在一个人一生追求知识的整个过程中,这个“上限”是否存在还是一个问题。
如果“认为通过大众传播的‘知识平均化’效果可以消除社会‘知识沟’,实现普遍社会平等的观点是很幼稚的”话,那么,“上限效果”理论正从反面说明了“知识沟”理论的正确性。
缩小“知识沟”的对策
为了缩小“知识沟”,有许多学者提了两个方面的对策。
第一,从硬件方面,必须对不发达地区或低收入者阶层制定特殊的扶持政策,例如对一定收入以下的家庭或地区实行价格优惠,以推进硬件在全社会的普及程度。
第二,在“软件”方面,必须提高社会成员的“媒介使用的能力”。
此外,还有学者提出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要激发他们强烈的欲望,培养他们的勤奋、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质。
如果他们没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没有勤奋、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质,仅仅把电脑、电视等传媒当成娱乐消遣的工具,缩小“知识沟”的目的是难以实现的。
“知识沟”理论的否定
与“知识沟”理论持相反意见的是J.S.艾蒂玛等人提出的“上限效果”理论。
该理论的中心内容是:个人对大众传播的信息传达的需求并不是无止境的,都存在着一定的上限。
虽然由于个体的社会经济地位不同,达到某一上限的速度也有快有慢,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地位高者与地位低者都会先后获得饱和,最终结果是两者之间的“知识沟”不断变窄、变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