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年高血压管理指南

合集下载

高血压管理制度文档

高血压管理制度文档

高血压管理制度文档1.引言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

根据全球卫生组织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球有11亿人口患有高血压,其中约三分之二的患者并不知道自己患病。

高血压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等并发症的重要因素。

因此,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高血压管理制度,对于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病的发生和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管理目标根据国际指南和国内相关规范,高血压的管理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有效降低血压:将收缩压(SBP)控制在<140mmHg,舒张压(DBP)控制在<90mmHg;2)延缓并发症进展:降低心脏病、脑卒中、肾脏病等并发症的发生率;3)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高血压对患者健康和生活的影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管理流程高血压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筛查阶段:通过健康体检、血压监测等方式进行高血压的初筛;2)确诊阶段:对初筛出的可能患有高血压的患者进行进一步检查,确诊高血压;3)治疗阶段: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进行干预;4)随访管理: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监测血压情况,调整治疗方案;5)教育宣传:通过宣传普及高血压的知识,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识。

4.管理措施高血压管理制度应该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措施:1)生活方式干预:饮食控制、体育锻炼、戒烟限酒等,通过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习惯,有效控制高血压;2)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进行治疗;3)定期随访: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监测血压情况,评估治疗效果;4)心理支持: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治疗信心和态度;5)教育宣传:通过各种途径宣传高血压的知识,提高患者和公众的高血压意识。

5.管理评估高血压管理制度的效果应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估:1)血压控制率:监测患者血压控制情况,评估治疗效果;2)并发症发生率:监测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肾脏病等并发症的情况;3)生活质量: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4)患者满意度: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患者对高血压管理制度的满意度。

2015高血压防治英文综述

2015高血压防治英文综述

高血压防治的现状及对策思考Hypertension is one of the key risk factors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It already affects one billion people worldwide, leading to heart attacks and strokes.[1]Lim SS, Vos T, Flaxman AD, Danaei G, et al A comparative risk assessment of burden of disease and injuryattributable to 67 risk factors and risk factor clusters in 21 regions, 1990-2010 : 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0. Lancet.2012 ; 380 (9859) : 2224-60[2]Hackam DG,Khan NA,Hemmelgarn BR,et al.The 2010 Canadian Hypertension Education Program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management of hypertension: part 2———therapy[J].Can J Cardiol,2010,26( 5) : 249-58.Researchers have estimated that raised blood pressure currently kills nine million people every year. Over the period 2011-2025, the cumulative lost output in low- and middle-income countries associated with noncommunicable diseases is projected to be US$ 7.28 trillion [3]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and World Economic Forum. From Burden to “Best Buys”: Reducing the Economic Impact of Non-Communicable Diseases in Low- and Middle-Income Countries. Genev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and World Economic Forum, 2011(http ://www.who.int/nmh/publications/best_buys_summary). The annual loss of approximately US$ 500 billion due to major noncommunicable diseases amounts to approximately 4% of gross domestic product for low- and middle-income countries.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cluding hypertension accounts for nearly half of the cost .[5]The Global Economic Burden of Non-communicable Diseases. World Economic Forum and the Harvard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2011.据统计,2012年中国心脑血管病患者出院人次数为1435.29万人次,占同期出院总人次数的12.24%;其中,心血管病752.50万人次,占同期出院总人次数的6.42%;脑血管病682.79万人次,占同期出院总人次数的5.82%。

高血压用药指南

高血压用药指南

高血压合理用药指南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收稿日期:2015—05—31Received: 2015-05—311高血压流行及治疗现状1。

1高血压流行现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病)已成为影响我国乃至全球居民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而高血压是患病率较高的慢性病之一,也是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资料显示,2012年全球心血管病死亡人数为1700万,占慢性病死亡人数的46%,其中高血压并发症死亡940万,已成为影响全球疾病负担的首要危险因素。

2011年世界银行《创建健康和谐生活遏制中国慢病流行》报告指出: 慢性病已经成为中国的头号健康威胁.在每年约1030万例不同原因导致的死亡患者中,慢性病所占比例超过80%,其中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位居慢性病死因首位,50%~75% 的卒中和40% ~50% 的心肌梗死的发生与血压升高有关.2010 ~2040年,每年如果能够使心血管病死亡率降低1%,相当于每年创造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15% 的经济收益(2。

34万亿美元),而如果心血管病死亡率下降3%,每年经济收益将达到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的34%(5.4万亿美元)。

相反,如果不能有效应对慢性病,这些疾病势必将加剧可以预见的人口老龄化以及劳动力人口降低所造成的经济和社会影响。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1959年、1979年、1991年我国分别开展的3次针对15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流行状况的调查,2002年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2004 ~2013年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的4次现场调查和2010 ~2012年的中国居民营养调查等均获得了大量高血压患病及控制数据。

这些资料显示,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不断升高,已由1959年的5。

11% 升至2002年的17.65%,最新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显示,2012年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25.2%,男性高于女性,城市高于农村,估计目前我国成人高血压患者约为2.6亿;与2002年相比,高血压患病率明显上升,农村地区增长更加迅速.但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知晓率仅为46。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题库-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题库-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

2015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题库——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一、单选题1、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的高血压患者管理服务对象是(D )A、18岁及以上的高血压患者B、18岁及以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C、35岁及以上的高血压患者D、35岁及以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中血压值应当为下列哪一项?(D )A、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B、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C、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D、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3、高危人群应该每( B )测量一次血压A、3个月B、半年C、一年D、两年4、体质指数(BMI)是指( B )A、体重(kg)/身高(cm)2B、体重(kg)/身高(m)2C、体重(kg)/身高(cm)D、体重(kg)/身高(m)5、对于紧急转诊的高血压患者,应在(B )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

A、1B、2C、3D、46、非药物治疗高血压有明确的降压效果,如膳食限盐,每日应控制在多少以下?(C )A、4gB、5gC、6gD、7g7、高血压防治指南基层版指南对血压达标时间的推荐:一般情况下,1-2级高血压治疗争取在几周内血压逐渐达标。

( D )A、1-2周B、2-4周C、4-6周D、4-12周8、低危高血压初诊患者随访观察多久后,如血压仍大于140/90需开始药物治疗?(C)A、立即B、1 个月C、3个月D、6个月9、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B )A、血压控制不良或不稳定,仍无不良反应者,一般原药加至靶剂量,或加另一种类药物B、降压速度越快越好C、对夜间及凌晨血压增高的患者,可调整用药时间,或晚间谨慎加服药物D、血压达标稳定者,且无不良反应的,一般予以长期维持治疗,长期达标,不要随意调换药物10、2012年的世界高血压日是(C)A、4月17日B、4月7日C、5月17日D、5月7日11、下列不属于高血压评估的危机情况的是( C )A、意识改变B、收缩压≥180mmHgC、舒张压≥100mmHgD、心悸、胸闷12、下列哪一项是我国高血压的特点( D )A、死亡率高B、知晓率高C、控制率高D、致残率高13、对确诊的高血压患者,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要提供每年至少多少次的面对面随访( C )A、2次B、3次C、4次D、5次14、男性,60岁,血压150/90 mmHg,吸烟,饮酒,规律运动,体检发现总胆固醇:6.9mmol/L。

高血压指南回顾和解读

高血压指南回顾和解读

高血压指南回顾和解读在中国,30%的成年人患有高血压,而50%~75%的脑卒中和40%~50%的心肌梗死发生与血压升高有关。

全国每年由于血压升高而导致的过早死亡人数高达200万,直接医疗费用每年至少达366亿元[1]。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脉耕研究员等[2]在《柳叶刀》杂志在线发表了1990~2013年中国的死因变化。

研究显示,1990年我国年龄校正的心血管病死亡为389.3/10万人,2013年则为307.18,降幅达到21%。

总体上看,我国年龄标化心血管死亡已出现下降拐点,这与我国高血压的防控是密不可分的。

纵观对所有疾病的管理,高血压的管理堪称典范,最早写出了指南,进行规范化管理;最先提出定量的治疗目标(140/90mmHg 或130/80mmHg),定期对降压药物进行评价等。

2015年又有哪些新的高血压指南发表?这些指南对血压目标设定和对各种降压药物地位的评价?已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期待。

本文将按2015年新指南发表时间的顺序,逐一进行简要的回顾和解读,并就2015年最新发表高血压治疗临床证据对即将修改的高血压指南的影响进行展望。

1 2015年新发布的3项高血压指南简要回顾1.1 2015中国台湾地区高血压管理指南2014年12月中国台湾心脏病学会(TSOC)和高血压学会(THS)联合出台2015年高血压管理指南(以下简称新指南),在线发表于JAMA 杂志[3]。

该指南强调家庭血压监测(HBPM)和动态血压监测(ABPM)的重要性,以便更好地检出夜间高血压、晨起高血压、白大衣高血压和隐性高血压;该指南未采纳欧洲与美国降压目标宽松化的观点,认为糖尿病、冠心病、合并蛋白尿的慢性肾脏病以及接受抗栓治疗预防卒中的患者,血压靶目标值<130/80mmHg,其他患者血压目标值<140/90mmHg,80岁以上老年人血压目标值<150/90mmHg;生活方式调整是所有高血压治疗的基础,包括S-ABCDE(限盐、限酒、减轻体重、戒烟、饮食、锻炼)几方面。

2015年高血压合理用药指南

2015年高血压合理用药指南
特点 二氢吡啶类 作用于血管平滑肌L型钙通道
非二氢吡啶类
对窦房结和房室结处的钙通道具有选 择性,扩血管强度弱于二氢吡啶类, 但负性变时、降低交感神经活性是二 氢吡啶类不具备
• 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
种类 特点
倍他受体阻滞 剂
非选择性倍他受体阻滞剂 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 兼具a1和β受体阻滞
降低心输出量、减少肾素释放、减少 中枢交感神经冲动
ARB应用注意事项
• 对CKD4-5期患者,初始剂量减半并严密观 察钾、肌酐及GFR变化,肌酐超过265umol/l 慎用。 • 单侧肾动脉狭窄应注意观察健侧肾功能。 • ACS或合并心力衰竭,小剂量开始应用。 • 高钾或肾损伤者,避免联合ACEI+ARB,或+盐 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 • 极少数者出现咳嗽。
ARB联合选择
• ARB+利尿剂:盐敏感性高血压、老年高血 压、合并糖尿病、心力衰竭、肥胖等。 • ARB+CCB: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冠心 病、CKD、外周血管病。 • 目前不推荐ARB+β阻滞剂,避免ARB+ACEI联 合。
常用ARB单药应用
β阻滞剂用药原则
• 机制:通过拮抗交感神经过度激活、减慢心率、 抑制过度的神经激素和RASS激活发挥作用。降 低交感神经张力、预防儿茶酚胺的心脏毒性作 用,保护心血管系统。 • 适应症:伴快速心律失常、冠心病、慢性心力 衰竭、主动脉夹层、交感神经活性增高以及高 动力状态的高血压病。 • 禁忌症:不适合首选的如老年人、肥胖者、糖 代谢异常、卒中、间歇跛行、严重慢阻肺。禁 用于支气管哮喘、二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严 重心动过缓。
ARB用药原则
• 属剂量依赖性,不良反应也随剂量增加而 增加。

(完整版)高血压病的发展简史

(完整版)高血压病的发展简史

高血压病的发展简史人们对高血压病的认识,经历了3个阶段:血压-高血压-高血压病。

(一)血压的初步认识世界上最早有关动脉压力升高的文献是成书于2000多年前的《黄帝内经》,“按尺寸,观浮观浮沉滑数,而知病所生;以治无过,以诊则不失矣。

审其阴阳,以别柔刚……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是故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

”同时还描述了一个极像高血压性心力衰竭的综合征:“盛而紧曰胀”。

中国晋代医家王叔和在《脉经》中这样描述:“卒中恶,腹大,四肢满,脉大而缓者,生;紧大而浮者,死。

”就是说卒中者的脉象表浅而缓慢,如果脉象坚实、快速和洪大是有危险的。

在罗马医学,Cornelius Celsus写到:“脉搏的频率和压力在人们运动、激动,甚至医生到来时会增加。

”这就是最早对“白大衣高血压”的认识。

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认为肥胖是很危险的,它和猝死相关。

他确信卒中会引起肢体瘫痪,二者都是起因于脑供血过多。

他还建议对卒中的患者进行放血,这种治疗方法一直持续到18世纪。

(二)血压计的发明近代生理学之父威廉哈维(William Harvey1578~1657)在1628年的出版的《心血运动论》,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对循环系统做了比较系统的描述。

从而推翻了“血液潮汐轮”,建议了“血液循环学说”。

他在实验中发现当动脉被割破时,血液会像被压力驱使一样从血管里喷涌而出,这种力在触摸脉搏时也可以感受到。

1733年英国皇家学会斯蒂芬·黑尔斯(Stephen Hales,1677-1761)首次测量了动物的血压。

他用尾端接有小金属管的长9英尺(274厘米)直径六分之一英寸的玻璃管插入一匹马的颈动维持270厘米的柱高。

此时血液立即涌入玻璃管内,高达8.3英尺(270厘米)。

此后,法国医生普赛利(Jean Louis Marie Poiseuille,1797-1869)采用内装水银的玻璃管来测量血压,这不仅使血压测量方法前进一小步,并开始对血压之于人体生理的意义进行了一些初步探索。

赵然尊:高血压管理新概念和新进展2015

赵然尊:高血压管理新概念和新进展2015
2004年患病风险研究显示,高血压对于心脑血管事件的贡献高于
其他任何一个疾病(包括高胆固醇和糖尿病),是最重要的危险 因素。
中国高血压相关的三大临床研究:
血管保护作用及机制: ①
降低血管炎症反应
② 改善内皮功能
③ ④
对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的影响 稳定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4. 降压靶目标上调,强调平稳降压和远期获益并重
降压靶目标:无论低危或高危患者,建议血压控制目标
<140/90mmHg,糖尿病患者血压目标:<140/85mmHg。
平稳降压是远期心脑血管事件降低的降压根本原则;降压
事件发生率低等;2)与血压正常人群比较,WCH还具有:诊室外血压较高、更
易发生无症状左心室肥厚和易致新发糖尿病和持续性高血压等。
发生机制:1)与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性增加有关;2)存在RAAS激活;3)患者应
激反应与警觉反应有关。
心血管风险:与血压正常人群相比,WCH的心血管风险表现为血糖调节异常、增
重视夜间高血压和血压晨峰: ①

③ ④ ① ②

正常血压呈杓型,夜间血压比白天降低约10%~20%;异常血压模式包括:非 杓型(夜间血压下降<10%)、深杓型(夜间下降>20%)和反杓型(夜间血压 无降低反升高)。 非杓型血压机制:可能与其他临床症状相关,如OAS、失眠、慢性肾衰、糖尿 病、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代谢综合征等。 风险:增加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增加神舟和血管等损害程度; 血压晨峰:与晨起(6-10点)交感神经系统和RAAS激活有关;易诱发心脑血管 事件,即“清晨危险”。 关注整体心血管风险: 2010年中国高血压指南指出:高血压是一种“…心血管综合征”; 根据危险分层,决定何时开始药物治疗及靶目标:要求血压逐步达标(至少4 周),概括为“病程长,血管硬,达标时间长;病程短,血管软,达标时间 短”。血压达标是硬指标。 治疗其他合并危险因素同等重要:如调节血脂、控制血糖等。

加拿大发布2015版高血压指南

加拿大发布2015版高血压指南

加拿大发布2015版高血压指南(图表)
表1 标准化的动态血压监测流程(Grade D)
表2 个体化的药物治疗
∗微量蛋白尿定义为蛋白肌酐比(ACR)>2.0 mg/mmol。

†蛋白尿定义为24小时尿蛋白>500 mg或3个标本中有2个ACR>30 mg/mmol。

表3 开始药物治疗的血压阈值
注:TOD =靶器官损害;* 采取更高的血压治疗目标反映了当前的证据和对副作用的担忧,特别是对于身体虚弱的患者;启动和强化药物治疗应基于个体化的风险-效益分析。

表4 推荐的治疗目标(治疗包括健康行为±药物治疗)
注:冠心病患者若舒张压低于60 mmHg应谨慎降压。

表5 健康行为对血压的影响
表6 健康行为管理总结。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
➢ ABPM 还可以评估血压测量读数之间的变异 ,更加准确全面地评估血压风险 。 ➢ ABPM 还可用我于国评人估群大高动血压脉患的病弹率性、功发能病和率盐及敏其流感行性趋等势。
诊室外血压测量----HBPM
➢ HBPM可以显著提升高血压的控制率 ,改善高血压患者的预后 。 ➢ 对正常血压者可以通过HBPM及时发现高血压 ,从而提高高血压的知晓率。
我国人群高血压流行及防控现状
我国人群高血压重要危险因素
➢ 高血压危险因素包括遗传因素、年龄、体重、性别以及多种不良生活方 式等多方面。 ①我国高人钠群高、血低压钾患膳病食率、发病率及其流行趋势 ② 超重和肥胖 ③ 增龄 ④ 吸烟、过量饮酒 ⑤ 空气污染、高海拔 ⑥ 心理社会因素 ⑦ 肿瘤治疗
我国人群高血压流行及防控现状
我国人群高血压流行及防控现状
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发病率及其流行趋势
➢ 2018年我国年龄≥18岁成人高血压加权患病率为 27.5%,1958—2015年进行过的 5次全国范围内的高血压抽样调查相比 ,虽然各次调查总人数、年龄和诊 断 标准不完全一我致国人,但群患高病血率压总患体病率呈、增发高病的率趋及势其。流行趋势
预后密切相关。 ➢ 脑卒中仍是目前我国高血压人群最主要的并发症 ,冠心病事件也有明显上升。 ➢ 高血压导致的其他并发症包括心房颤动、心力衰竭、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 ESRD) 、
痴呆等。
高血压与心血管风险
血压与心血管风险的关系----诊室血压与心血管风险
➢ 诊室血压水平与心脑血管病发病和死亡风险之间存在密切的因果关系。 ➢ 诊室收缩压或舒张压与脑卒中、冠心病事件、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风险呈连续、
➢ 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是反映高血压防治状况的重要评价指 标。

高血压防治指南解读

高血压防治指南解读
③ 12岁以下儿童、妊娠妇女、严重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主动 脉关闭不全及柯氏音不消失者,可以柯氏音第ⅠV时相(变音) 为舒张压。
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
分类 正常血压 正常高值 高血压
1级高血压(轻度) 2级高血压(中度) 3级高血压(重度)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
<120
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
80-89岁 70-79岁 60-69岁 50-59岁
高血压是卒中的首要可控危险因素
1.JNC-7。 2.2010中国高血压指南 3. O'Donnell MJ,et al. Lancet. 2010;376(9735):112-23.
高血压是我国心脑血管疾病 首要危险因素
• 与舒张压相比,收缩压与心血管风险的关系更为 密切。
• 目前,冠心病事件迅速增加,但脑卒中仍是我国 高血压人群最主要的并发症。
脑卒中风险随血压上升迅速升高
收缩压
脑 卒 中 死 亡 率
舒张压
脑 卒 中 死 亡 率
我国脑卒中高 发,发病率为
250/10万,
是冠心病事件
(95%CI) (95%CI)
发病率的5倍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修订版
影响高血压患者心血管预后的重要因素
·高血压(1-3级)
心血管危险因素
·男性55岁;女性65岁
·吸烟
·糖耐量受损(2小时血糖7.8-11.0 mmol/L)和/或空腹血糖异
常(6.1-6.9 mmol/L)
·血脂异常:TC≥5.7mmol/L(220mg/dL)或LDL-C>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 2015 年6期
《2014年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数据 》

高血压病诊治最新指南

高血压病诊治最新指南

2015年对口支援单位培训内容梅河口市新华医院—文振豪(一)高血压病诊治指南1,遵循指南——提高基层高血压防治水平。

(1)我国高血压病的流行和防治现况(2)高血压测量与诊断评估(3)高血压治疗及固定配比复方制剂的应用(4)高血压治疗的常见误区2,我国人群高血压流行的一般规律通常: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女性在更年期前患病率略低于男性,但在更年期后迅速升高,甚至高于男性;高纬度寒冷地区患病率高于低纬度温暖地区;盐和饱和脂肪摄入越高,平均血压水平和患病率也越高我国人群高血压流行有两个比较显著的特点:1、从南方到北方,患病率呈递增趋势;2、不同民族之间患病率有差异,如藏族、蒙古族和朝鲜族等较高,而壮族、苗族和彝族等较低。

3,我国人群高血压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年龄膳食高盐、低钾性别超重、肥胖遗传因素长期超量饮酒长期精神紧张缺乏体力活动4,生活方式:高钠、低钾膳食钠盐摄入量与人群高血压病患病率及血压水平显著正相关;钾盐摄入量与血压水平呈负相关;膳食钠和钾比值与血压的相关性甚至更强盐摄入过高每人每天平均摄入增加2g,SBP、DBP分别增加2.0和1.2mmHg人体对氯化钠的生理需要量:仅0.5g/d中国人食盐摄入量:北方12~18g/d,南方7~8g/d 低钾:我国膳食普遍低钾高钠低钾膳食是中国人群高血压发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我国居民膳食结构不尽合理,盐摄入量比较高,每日每人盐摄入量平均达到12克水平。

每日平均钠和钾摄入量中国与日本或美国中年男性比较中国 K/Na=0.15日本 K/Na=0.23美国 K/Na=0.45生活方式:超重和肥胖血压与平均体重指数(BMI)呈显著的正相关;我国超重率为22.8%,肥胖率为7.1%,估计全国有超重人数2.0亿,肥胖人数6000多万;BMI≥24kg/m2者,患高血压的危险是正常者3~4倍;基线BMI每增加3kg/m2,其4年内发生高血压危险:男性增加50%,女性增加57%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体重(kg)/身高(m)2中国成人正常BMI:19~24 kg/m2超重:体重>理想体重10%;WHO:BMI≥25,中国标准:BMI≥24肥胖:体重>理想体重20%;WHO:BMI≥30,中国标准:BMI≥28我国东北地区33个社区的25196例成人的横断面调查:超重/肥胖人群的高血压发生风险是BMI正常人群的2倍和8倍身体脂肪的分布与高血压的发生有关。

《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要点解读-贾楠

《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要点解读-贾楠

高血压药物治疗 高血压药物治疗的原则
• • • • 小剂量开始(老年,轻型) 合理联合、兼顾合并症 24小时平稳降压,尽量用长效药 个体化治疗
常用降压药的种类
• 钙拮抗剂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 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
• 利尿药 • β受体阻滞剂 • 低剂量复方制剂
高血压治疗
• 长期坚持健康生活方式
• 坚持合理使用降压药治疗
高血压治疗目标
• 高血压治疗主要目标是血压达标,以便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脑血 管病发病率及死亡率;
• 目标血压:

一般高血压患者血压降至140/90 mmHg以下;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降至150/90 mmHg以下,如能耐受,
可降至140/90mmHg以下;
6种降压药对心脑血管事件影响的汇总分析
55 RCT: 195 287人 J Hypertens 2015;33(2): 195-211
利尿剂 B阻滞剂 CCB ACEI ARB 中枢降压剂
病人数 RCT数 SBP 差值 DBP差值 脑卒中 RR 冠心病 RR 心衰 RR
48898 12 -12 -5 0.63 0.84 0.51 0.71 0.82
《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 要点解读
深圳市第四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高血压与血管病诊治中心 贾楠
个人简历
留日博士、上海交通大学硕士生导师 中国高血压联盟理事 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青年常务委员 中国医促会血管疾病高血压分会副秘书长 中国医促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心血管分会常务理事 中国老年医学会血管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血管分会青年委员 广东省医师协会高血压医师分会常务委员 广东省介入性心脏病学会周围血管介入分会委员 广东省康复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委员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协会冠心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2014年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引进到深圳市第四 人民医院工作,现任心内科副主任(主持科室工作),兼任高 血压与血管病诊治中心主任、高血压与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办公 室执行主任。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指南_2015(全文本)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指南_2015(全文本)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指南(2015)一、分类二、诊断三、处理四、预防五、管理附.HELLP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一、分类(一)妊娠期高血压(二)子痫前期—子痫(三)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四)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2012 版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轻度、重度)子痫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一)妊娠期高血压妊娠20周后首次出现高血压,收缩压》140mmH和(或)舒张压》90mmHg, 于产后12周内恢复正常;尿蛋白检测阴性。

收缩压》160 mmHg和(或)舒张压》110 mmH为重度妊娠期高血压。

2012 版妊娠期首次出现高血压,收缩压》140 mmHg( 1 mm Hg=0.133 kPa)和(或)舒张压》90 mm Hg于产后12周恢复正常。

尿蛋白阴性。

产后方可确诊。

少数患者可伴有上腹部不适或血小板减少。

(二)子痫前期—子痫1. 子痫前期妊娠20周后出现收缩压》140 mmH和(或)舒张压》90 mmH g且伴有下列任一项:尿蛋白》0.3 g/24 h,或尿蛋白/肌酐比值》0.3 ,或随机尿蛋白》(+)(无法进行尿蛋白定量时的检查方法);无蛋白尿但伴有以下任何一种器官或系统受累:心、肺、肝、肾等重要器官,或血液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的异常改变,胎盘-胎儿受到累及等。

2012 版轻度子痫前期【2015版已去除该项】:妊娠20周后出现收缩压》140 mm Hg 和(或)舒张压》90 mm Hg伴尿蛋白》0. 3 g /24 h或随机尿蛋白》(+)。

重度子痫前期:血压和尿蛋白持续升高,发生母体脏器功能不全或胎儿并发症。

重度子痫前期子痫前期孕妇出现下述任一表现可诊断为重度子痫前期:(1)血压持续升高:收缩压》160 mmHg^ (或)舒张压》110 mmHg(2)持续性头痛、视觉障碍或其他中枢神经系统异常表现;(3)持续性上腹部疼痛及肝包膜下血肿或肝破裂表现;(4)肝酶异常:血丙氨酸转氨酶(ALT 或天冬氨酸转氨酶(AST 水平升高;5)肾功能受损:尿蛋白>2.0 g/24 h ;少尿(24 h尿量<400 ml、或每小时尿量<17 ml )、或血肌酐>106卩mol/L ;(6)低蛋白血症伴腹水、胸水或心包积液;(7)血液系统异常:血小板计数呈持续性下降并低于100X 109/L ;微血管内溶血(表现有贫血、黄疸或血乳酸脱氢酶(LDH 水平升高);(8)心功能衰竭;(9)肺水肿;(10)胎儿生长受限或羊水过少、胎死宫内、胎盘早剥等。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题库-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题库-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

2015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题库——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一、单选题1、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的高血压患者管理服务对象是( D )A、18岁及以上的高血压患者B、18岁及以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C、35岁及以上的高血压患者D、35岁及以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中血压值应当为下列哪一项?( D )A、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B、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C、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D、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3、高危人群应该每( B )测量一次血压A、3个月B、半年C、一年D、两年4、体质指数(BMI)是指( B )A、体重(kg)/身高(cm)2B、体重(kg)/身高(m)2C、体重(kg)/身高(cm)D、体重(kg)/身高(m)5、对于紧急转诊的高血压患者,应在( B )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

A、1B、2C、3D、46、非药物治疗高血压有明确的降压效果,如膳食限盐,每日应控制在多少以下?( C )A、4gB、5gC、6gD、7g7、高血压防治指南基层版指南对血压达标时间的推荐:一般情况下,1-2级高血压治疗争取在几周内血压逐渐达标。

( D )A、1-2周B、2-4周C、4-6周D、4-12周8、低危高血压初诊患者随访观察多久后,如血压仍大于140/90需开始药物治疗?( C)A、立即B、1 个月C、3个月D、6个月9、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B )A、血压控制不良或不稳定,仍无不良反应者,一般原药加至靶剂量,或加另一种类药物B、降压速度越快越好C、对夜间及凌晨血压增高的患者,可调整用药时间,或晚间谨慎加服药物D、血压达标稳定者,且无不良反应的,一般予以长期维持治疗,长期达标,不要随意调换药物10、2012年的世界高血压日是( C)A、4月17日B、4月7日C、5月17日D、5月7日11、下列不属于高血压评估的危机情况的是( C )A、意识改变B、收缩压≥180mmHgC、舒张压≥100mmHgD、心悸、胸闷12、下列哪一项是我国高血压的特点( D )A、死亡率高B、知晓率高C、控制率高D、致残率高13、对确诊的高血压患者,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要提供每年至少多少次的面对面随访( C )A、2次B、3次C、4次D、5次14、男性,60岁,血压150/90 mmHg,吸烟,饮酒,规律运动,体检发现总胆固醇:6.9mmol/L。

高血压用药指南

高血压用药指南

高血压合理用药指南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收稿日期:2015-05-31Received: 2015-05-311高血压流行及治疗现状1.1高血压流行现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病)已成为影响我国乃至全球居民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而高血压是患病率较高的慢性病之一,也是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资料显示,2012年全球心血管病死亡人数为1700万,占慢性病死亡人数的46%,其中高血压并发症死亡940万,已成为影响全球疾病负担的首要危险因素。

2011年世界银行《创建健康和谐生活遏制中国慢病流行》报告指出: 慢性病已经成为中国的头号健康威胁。

在每年约1030万例不同原因导致的死亡患者中,慢性病所占比例超过80%,其中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位居慢性病死因首位,50% ~ 75% 的卒中和40% ~ 50% 的心肌梗死的发生与血压升高有关。

2010 ~ 2040年,每年如果能够使心血管病死亡率降低1%,相当于每年创造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15% 的经济收益(2.34万亿美元),而如果心血管病死亡率下降3%,每年经济收益将达到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的34%(5.4万亿美元)。

相反,如果不能有效应对慢性病,这些疾病势必将加剧可以预见的人口老龄化以及劳动力人口降低所造成的经济和社会影响。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1959年、1979年、1991年我国分别开展的3次针对15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流行状况的调查,2002年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2004 ~ 2013年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的4次现场调查和2010 ~ 2012年的中国居民营养调查等均获得了大量高血压患病及控制数据。

这些资料显示,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不断升高,已由1959年的5.11% 升至2002年的17.65%,最新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显示,2012年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25.2%,男性高于女性,城市高于农村,估计目前我国成人高血压患者约为2.6亿;与2002年相比,高血压患病率明显上升,农村地区增长更加迅速。

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题库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

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题库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

2015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题库——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一、单选题1、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的高血压患者管理服务对象是 DA、18岁及以上的高血压患者B、18岁及以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C、35岁及以上的高血压患者D、35岁及以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中血压值应当为下列哪一项 DA、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B、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C、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D、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3、高危人群应该每 B 测量一次血压A、3个月B、半年C、一年D、两年4、体质指数BMI是指 BA、体重kg/身高cm2B、体重kg/身高m2C、体重kg/身高cmD、体重kg/身高m5、对于紧急转诊的高血压患者;应在 B 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A、1B、2C、3D、46、非药物治疗高血压有明确的降压效果;如膳食限盐;每日应控制在多少以下 CA、4gB、5gC、6gD、7g7、高血压防治指南基层版指南对血压达标时间的推荐:一般情况下;1-2级高血压治疗争取在几周内血压逐渐达标.. DA、1-2周B、2-4周C、4-6周D、4-12周8、低危高血压初诊患者随访观察多久后;如血压仍大于140/90需开始药物治疗 CA、立即B、1 个月C、3个月D、6个月9、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BA、血压控制不良或不稳定;仍无不良反应者;一般原药加至靶剂量;或加另一种类药物B、降压速度越快越好C、对夜间及凌晨血压增高的患者;可调整用药时间;或晚间谨慎加服药物D、血压达标稳定者;且无不良反应的;一般予以长期维持治疗;长期达标;不要随意调换药物10、2012年的世界高血压日是 CA、4月17日B、4月7日C、5月17日D、5月7日11、下列不属于高血压评估的危机情况的是 CA、意识改变B、收缩压≥180mmHgC、舒张压≥100mmHgD、心悸、胸闷12、下列哪一项是我国高血压的特点 DA、死亡率高B、知晓率高C、控制率高D、致残率高13、对确诊的高血压患者;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要提供每年至少多少次的面对面随访 CA、2次B、3次C、4次D、5次14、男性;60岁;血压150/90 mmHg;吸烟;饮酒;规律运动;体检发现总胆固醇:6.9mmol/L..应诊断为 DA、高血压1级低危B、高血压1级中危C、高血压2级高危D、高血压1级高危15、关于高血压相关危险因素的处理;不正确的是 CA、调脂治疗B、抗血小板治疗C、宣传防治知识D、血糖控制16、下列不属于高血压易患人群的是 BA、父母或兄弟中有一人是高血压病人B、经常进行体育锻炼C、喜吃腌菜等食品D、肥胖17、辖区常住居民指的是 DA、居住一年以上户籍居民B、居住半年以上户籍居民C、居住一年以上户籍及非户籍居民D、居住半年以上户籍及非户籍居民18、体质指数BMI≥ D Kg/m2时;可以诊断为肥胖..A、18B、22C、24D、2819、初诊为高血压病人;哪种情况不需向上一级医院转诊 DA、某孕妇;血压水平160/115mmHgB、30岁的男性青年;血压水平185/110 mmHgC、女性病人;60岁;B超显示肾脏及肾脏周围有肿物或肾脏萎缩D、血压控制稳定20、高血压管理人群血压达标标准是 BA、高血压管理人群年内其中一次随访记录的高血压值小于140/90mmHgB、高血压管理人群年内两次以上随访记录的高血压值小于140/90mmHgC、高血压管理人群年末次随访测量或记录的血压值小于140/90mmHgD、高血压管理人群年内几次随访记录的高血压平均值小于140/90mmHg21、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中规定首诊的定义是 AA、每年因不同疾病第一次到乡镇卫生、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就诊B、每年因不同疾病第一次到中心医院就诊C、确诊高血压后第一次到乡镇卫生、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就诊D、第一次在医院发现高血压22、高血压防治中健康教育的对象是 AA、全人群B、高血压病高危人群C、中老年人群D、学龄期儿童23、防治高血压的非药物措施为 DA、减少膳食脂肪;总脂肪<总热量的30%;饱和脂肪>10%B、膳食限盐;每日平均不大于8gC、减重;增加运动;BMI保持>24kg/m2D、每周运动3-5次;每次持续运动30分钟左右24、测量血压方法不恰当的是 BA、安静5分钟后坐位右上臂B、袖带的大小适合患者的上臂臂围;至少覆盖上臂臂围的1/3C、将袖带紧贴被测者上臂;袖带下缘应在肘弯上2.5cmD、所有读数均应以水银柱凸面的顶端为准25、动态血压监测在临床上的应用不包括下列哪项 CA、诊断白大衣性高血压B、发现顽固难治性高血压C、诊断高血压脑病D、发现隐蔽性高血压26、血压水平≥140/90;危险分层为:高危及很高危的病人的管理级别 CA、一级管理B、二级管理C、三级管理27、高血压非药物治疗目标 BA、增加膳食脂肪;增加总热量B、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平衡心理C、BMI≤24kg/m2;腰围男≤80cm女≤85cmD、白酒<50g啤酒>250g28、某病人初测血压为180/110mmHg;应建议在什么时间内随诊处理 AA、立即处理B、2个月C、半年内D、2周内29、高血压累及靶器官损害表现为 CA、眼底检查:晶状体混浊B、心电图示:肺性P波C、心电图示:左室肥厚D、尿常规示:大量白细胞30、我国高血压病引起的死亡原因最常见的是 AA、脑血管意外B、尿毒症C、高血压危象D、伴发冠心病31、以下哪项不是高血压患者运动疗法的作用 CA、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B、减少总热量的摄入C、治愈并发症D、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32、以下哪项不属于针对高血压患者的饮食疗法 DA、减轻食盐摄入量B、平衡膳食结构C、补充钾和钙D、通过“饥饿”减少脂肪33、关于高血压饮食治疗的说法;正确的是 AA、所有高血压患者都应该坚持健康合理的饮食B、病情轻的可不必饮食治疗C、体重消瘦可以不用注意饮食D、为了保持体重只吃素34、关于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不正确的是 BA、直系亲属患有高血压B、男性>55岁;女性>50岁C、BMI≥24kg/m2D、总胆固醇大于5.2mmol/L35、以下关于高血压患者运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A、高强度高耗能的运动项目B、结伴运动、相互鼓励C、选择自己感兴趣适合的运动方式D、制定科学合理的目标36、关于高血压患者减少钠盐的摄入量;措施不合理的是 BA、使用定量盐勺B、喜吃香肠及各类炒货C、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D、减少味精、酱油等调味品用量37、以下关于高血压流行的一般规律;不正确的是 BA、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B、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C、高海拔地区高于低海拔地区D、发病率与工业化程度呈正相关38、关于测量血压的操作;不正确的是 AA、受试者到达后立即测量血压B、受试者取坐位;最好坐靠背椅;裸露上臂;上臂与心脏处在同一水平C、在测量血压的同时;应测定脉率D、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及出现体位性低血压情况者;应加测站立位血压39、关于高血压治疗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DA、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相结合B、需长期坚持治疗C、定期测量血压;监测血压变化D、偶尔不吃药也没关系40、以下不属于常用降压的药物是 BA、钙拮抗剂B、胰岛素C、利尿剂D、受体阻滞剂41、高血压患者长期应用阿司匹林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A、高血压伴糖尿病心血管高风险者可用阿司匹林进行三级预防B、阿司匹林需在血压控制稳定后开始应用C、服用前应筛查有无发生消化道出血的高危因素D、合并活动性胃溃疡、严重肝病患者需慎用或停用42、对于低危组高血压患者治疗策略;正确的是 CA、监测血压及其他危险因素3个月;收缩压≥150mmHg或舒张压≥90mmHg 开始药物治疗;收缩压<150mmHg或舒张压<90mmHg可继续监测B、监测血压及其他危险因素6个月;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5mmHg 开始药物治疗;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5mmHg可继续监测C、监测血压及其他危险因素3个月;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开始药物治疗;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可继续监测D、监测血压及其他危险因素6个月;收缩压≥155mmHg或舒张压≥95mmHg 开始药物治疗;收缩压<155mmHg或舒张压<95mmHg可继续监测43、对于中危组高血压患者治疗策略;正确的是 DA、监测血压及其他危险因素1个月;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80mmHg 开始药物治疗;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80mmHg可继续监测B、监测血压及其他危险因素2个月;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 开始药物治疗;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可继续监测C、监测血压及其他危险因素1个月;收缩压≥120mmHg或舒张压≥90mmHg 开始药物治疗;收缩压<120mmHg或舒张压<90mmHg可继续监测D、监测血压及其他危险因素1个月;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 开始药物治疗;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可继续监测二、多选题1、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的服务内容有 ABDEA、筛查患者B、随访评估C、对症治疗D、分类干预E、健康体检2、高血压患者的随访评估必须包括哪些内容 ABCEA、询问症状B、测量体重、心率C、询问生活方式D、测量空腹血糖E、询问患者的服药情况3、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的随访方式包括哪些 ABDA、门诊就诊B、电话追踪C、住院诊疗D、家庭访视E、体格检查4、对于下列哪些情况;可直接预约下一次随访时间.. BCDEA、血压值在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B、无药物不良反应C、无新发并发症D、原有并发症无加重E、血压值在收缩压<140mmHg且舒张压<90mmHg5、高血压的高危人群包括 ABCDEA、收缩压介于120-139mmHg之间和/或舒张压介于80-89mmHg之间B、超重或肥胖BMI≥24kg/m2C、长期高盐饮食D、长期过量饮酒每日饮白酒≥100ml;且每周饮酒在4次以上E、高血压家族史双亲或同胞患高血压6、下列哪些情况需要紧急转诊 ABCDEA、收缩压≥180mmHg或舒张压≥110mmHgB、意识改变、恶心呕吐、视物模糊、胸闷C、妊娠期出现高血压D、哺乳期出现高血压E、出现药物不良反应7、对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的指导包括哪些内容 ABCDEA、吸烟情况B、饮酒情况C、运动情况D、摄盐情况E、心理调整8、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1版中;评价基层高血压防治效果的“三率”指标是指 ABEA、控制率B、服药率C、管理率D、治愈率E、知晓率9、我国人群高血压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包括哪些内容 ABCDEA、超重和肥胖B、精神紧张C、血脂异常D、高盐饮食E、酗酒10、下列血压分级中描述正确的是 ABCA、高血压1级140-159/90-99mmHgB、高血压2级160-179/100-109 mmHgC、高血压3级≥180/110 mmHgD、高血压1级140-149/90-99 mmHgE、高血压3级≥170/110 mmHg11、简化危险分层表述正确的是 ABCDEA、低危:高血压1级且无其他危险因素B、中危:高血压2级或高血压1级伴1-2个危险因素C、高危:高血压3级或高血压1-2级伴危险因素≥3个D、很高危:任何级别高血压伴临床并发症或合并糖尿病E、高危:任何级别高血压伴任何一项靶器官损害或并存任何一项临床疾患12、有下述情况之一需要紧急处理后转诊;2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ABCDEA、恶心呕吐B、喘憋不能平卧C、视力模糊、眼痛D、血压高于正常的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E、剧烈头痛或头晕13、关于高血压的随访评估的说法;以下正确的是 ACDEA、测量体重、心率;计算体质指数B、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每年要提供至少2次面对面的随访C、询问患者疾病情况D、了解患者服药情况E、询问患者吸烟、饮酒、运动、摄盐情况等14、高血压发病率的差异是由哪些因素综合影响的.. ABCDA、生活习惯B、社会文化C、经济条件D、饮食习惯E、宗教信仰15、我国高血压的特点包括 ACEA、患病率高B、发病率高C、控制率低D、罹患率高E、死亡率高16、下列不属于我国高血压特点的是 ABCA、患病率低B、知晓率高C、依从性高D、服药率低E、控制率低17、高血压的危害具体表现在 ABCDEA、引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B、形成脑血栓C、导致肾衰竭D、肾脏损害E、视网膜出现出血、渗出、水肿等18、高血压患者膳食预防的原则包括 ABCDEA、如有超重;减少能量摄入及增加能量消耗B、控制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C、总脂肪的摄入占总能量的30%D、控制盐的摄入E、糖类摄入占总能量的10%19、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措施包括 ABDEA、减少热量;膳食平衡B、增加体力活动C、不提倡饮酒;如饮酒男性每日酒精量不超过50克D、保持乐观心态提高应激能力E、不吸烟20、以下属于高血压的非药物措施的是 ABCDEA、增加运动;体质指数保持在20-24 kg/m2B、每人每天食盐量控制在6克以下C、孕妇不饮酒D、蛋类每周3-4个;奶类每周250g;少吃糖类和甜食E、选择各类文化活动21、正确测量血压方式是 A D EA、将袖带紧贴缚在被测者的上臂;袖带的下缘应在肘弯上2.5cmB、使用水银柱血压计测压时;快速充气;使气囊内压力达到桡动脉搏动消失后;立即开始以以恒定的速率缓慢放气C、收缩压读数取柯氏音第Ⅰ时相;舒张压读数取柯氏音第Ⅱ时相D、应相隔1-2分钟重复测量;取2次读数的平均值记录E、使用水银柱血压计测压读取血压数值时;末位数只能为0、2、4、6、8;不能出现1、3、5、7、9;并应注意避免末位数偏好22、高血压发生的影响因素有 ABCDEA、年龄、性别B、职业C、个体遗传D、种族、地区与气候因素E、内分泌因素23、以下关于原发性高血压的描述;正确的是 ABCDEA、起病缓慢;病程可长达10余年B、症状轻微;早期常无症状;少数患者在发生心、脑、肾并发症后才被发现C、高血压患者可有头痛、眩晕、疲劳、耳鸣等症状D、体检时可听到主动脉瓣第二心音亢进、主动脉瓣区收缩期杂音或收缩期早期喀喇音E、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24、关于高血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CDEA、是脑卒中和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B、初期症状典型C、进展缓慢;但少数可表现为急进危重D、早期仅表现为心排出量增加和全身小动脉张力的增加;并无明显的病理学改变E、后期的临床表现常与心、脑、肾功能不全或器官并发症有关25、高血压饮食治疗的原则 ABCEA、减轻食盐摄入量B、增加含钾高含钙高的食物C、控制体重D、膳食脂肪、限制蛋白质摄入E、减少酒精摄入26、老年人预防高血压的说法;正确的是 CDEA、老年人不必严格限盐B、家务活和体力劳动可以替代锻炼C、运动前要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以确定自己的运动种类、强度等D、可选择慢跑、步行、太极拳等E、多吃蔬菜、水果和豆制品27、关于高血压患者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BCDA、以有氧运动为主;配合以力量性运动B、运动次数以每周至少3次为好C、运动强度以中等强度最为适宜D、运动中的心率为最大心率的60%-85%E、以上说法不完全正确28、高血压患者运动疗法的作用是 ABCDEA、降压B、减少降压药的用量C、改善自觉症状D、巩固降压效果E、以上说法都正确29、以下哪些人群容易患高血压 ABCDEA、长期处于焦虑状态B、长期从事高度集中注意力的工作C、长期精神紧张D、长期受环境噪音影响E、长期受不良视觉刺激者30、以下哪些属于有氧运动 ABCDEA、步行、慢跑B、骑自行车、登山C、健美体操、划船D、跳交谊舞、扭秧歌E、游泳、打太极31、下列有益于高血压患者的生活方式是 ABDEA、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B、参加社交活动C、精神长期高度集中D、进行体育锻炼、绘画等E、饮食科学、规律32、高血压的三级预防中;对于已发现的高血压患者的主要预防策略及意义包括 ABCDEA、开展健康教育B、积极治疗高血压C、降低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D、控制血压;控制并发症E、预防靶器官损害33、高血压总体综合防治效果评价标准包括 ACDEA、高血压知晓率B、高血压死亡率C、规范管理率D、高血压控制率E、高血压患者管理率34、关于高血压的三级预防;说法正确的是 ABCDEA、又称临床期预防或康复性预防B、目的是防止病情恶化C、选择多学科综合诊断和治疗D、选择合理诊疗方案;促进康复E、提高生活质量35、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适用于 ABCDEA、临床医护人员B、高血压患者及关注健康的公众C、卫生保健专业人员D、医疗卫生机构E、卫生行政部门36、高血压的危害性与哪些因素有关 A B C DA、患者的血压水平B、靶器官损伤C、同时存在的其他心脑血管危险因素D、合并的其他疾病情况E、以上选项不完全正确37、以下关于我国人群高血压流行的一般规律;正确的是A B C DA、高血压的发病率与工业化程度呈明显正相关B、从南方到北方;高血压患病率呈递增趋势C、不同民族之间患病率有一些差异D、高纬度寒冷地区患病率高于低纬度温暖地区E、以上说法不完全正确38、关于家庭血压监测的意义;正确的是 A B D EA、避免白大衣效应B、评估降压治疗效果C、是评估血压水平的主要方法D、有助于增强患者的参与意识E、改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39、关于动态血压监测的意义;正确的是 A B C D EA、发现隐蔽性高血压B、高血压的诊断评估C、诊断白大衣性高血压D、检查顽固难治性高血压的原因E、评估血压升高程度、短时变异和昼夜节律40、关于高血压降压药物使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B C EA、初始治疗通常采用较小剂量;再根据需要增加剂量B、尽可能使用长效制剂C、低剂量单药治疗不满意时;可采用两种或多种降压药物联合治疗D、血压降低越快越好E、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和耐受性;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41、关于高血压联合用药的说法;正确的是 A B C D EA、低剂量单药治疗疗效不满意时;可以采用两种或多种降压药物联合治疗B、对血压≥160/100mmHg或中危及以上患者;起始即可采用小剂量两种药联合治疗C、2级高血压和或伴有多种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或临床疾患的高危人群;往往初始治疗即需要应用两种小剂量降压药物D、2级以上高血压常需联合用药E、联合用药时;降压作用机制应具有互补性42、高血压治疗随诊的内容包括 A B C D EA、向患者进行保健知识的宣教B、密切监测血压及患者的其他危险因素C、观察治疗效果D、让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E、了解控制血压的重要性三、填空题1、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管理由医生负责;应与门诊服务相结合..2、在进行高血压患者筛查时;对第一次发现收缩压≥140mmHg 和或舒张压≥90 mmHg的居民在去除可能引起血压升高的因素后预约其复查; 非同日 3次血压高于正常;可初步诊断为高血压..3、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每年进行1次较全面的健康检查..4、血压参数是指收缩压、舒张压、平均血压、脉压..5、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率是指年内已管理高血压人数占年内辖区内高血压患者总人数的比重..6、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率是按照规范要求进行高血压患者管理的人数占年内辖区内高血压患者总人数的比重..7、高血压社区控制计划的三个要素是公众教育、专业人员教育、高血压病人教育..8、目前;在临床和人群防治工作中;主要采用诊室血压、动态血压以及家庭血压三种血压测量方法..9、高血压社区防治采用全人群策略和高危人群策略相结合的方法..10、国内外经验表明;目前控制高血压最有效的方法是社区防治..四、判断题1、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的服务对象是辖区内35岁及以上的高血压患者.. ×2、发达国家高血压发病率明显高于发展中国家.. √3、建议高危人群每年至少测量一次血压;并接受医务人员的生活方式指导.. ×4、所有高血压患者都要按期随访.. ×5、高血压与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互为危险因素.. √6、人群摄入食盐量越多;血压水平越高.. √7、高血压就是指原发性高血压.. ×8、高血压患者普遍存在“不长期规律服药、不坚持测量高血压、不重视非药物治疗”的现象.. √9、一般高血压患者降压目标为140/90mmHg以下;高危患者降压目标更宜个性化;一般可为130/80mmHg以下.. √10、对于低危组高血压患者治疗策略;监测血压及其他危险因素3个月;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5mmHg开始药物治疗;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5mmHg可继续监测.. ×五、简答题1、简述高血压降压治疗的原则答: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特征的进行性“心血管综合征”;常伴有其它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或临床疾患;需要进行综合干预..抗高血压治疗包括非药物和药物两种方法;大多数患者需长期、甚至终身坚持治疗..定期测量血压;规范治疗;改善治疗依从性;尽可能实现降压达标;坚持长期平稳有效地控制血压..答出标注要点即给分2、社区高血压的筛查有哪些途径答:健康档案;体检;门诊就诊;其他途径的机会性筛查;如流行病学调查等;家庭自测血压3、高血压的一级预防措施包含哪些内容答:减轻食盐摄入量、控制体重、增加体力活动、减少酒精摄入、补钙和钾、多吃蔬菜和水果、膳食脂肪补充适量蛋白质、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戒烟..4、简述高血压易患人群的防治策略答:①健康体检;包括一般询问、身高、体重、血压测量、尿常规;测定血糖、血脂、心电图等指标;②控制危险因素的水平;与一般人群的策略相同;对体检出的高危个体进行随访管理和生活方式指导..5、简述我国人群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主要有哪些答:高钠、低钾膳食;超重和肥胖;饮酒;精神紧张;缺乏体力活动等..6、简述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中随访评估的内容答:见服务规范六、案例分析题1、患者女性;75岁;干部;高血压近20年;最高220/100mmHg;就诊时正在服用复方罗布麻片2片;一天2次;同时合并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冠脉超影;运动核素心肌显像正常;就诊血压170/96mmHg;心率84次/分;LDL-C3.4mmol/L;血糖正常..诊断:高血压3级、极高危;合并冠心病心绞痛;血脂异常问:对于上述患者的采取哪些防治措施答:治疗目标是防止病情恶化;防止残疾;注重提高生活质量..治疗程度与病情轻重相匹配;高危强化降压;如冠心病等危症;<130/80mmHg;若>160/100mmHg;应该2药或多药小剂量合用;尽快达标;摸索维持方案;提高达标;若无禁忌;尽量合用小剂量利尿剂..治疗高血压的同时全面控制心血管等多重危险因素;进行系统管理..2、王某;男性;年龄68岁;25岁开始吸烟至今;并饮酒..45岁体检时发现高血压;在一家三甲医院诊断合并糖尿病;由于考虑经济问题;没有坚持按时服药..目前检查:身高170cm;体重90Kg;血压170/96mmHg;心率85次/分;空腹血糖190mg/dL10.5mmol/L偏高;换算1mmol/L=18mg/dL;餐后两小时血糖279 mg/dL15.5 mmol/L偏高;胆固醇352 mg/dL19.6 mmol/L偏高;甘油三酯462mg/dL25.7 mmol/L偏高;低密度脂蛋白211 mg/dL11.7mmol/L偏高;谷丙转氨酶87u/dL4.78 mmol/L;尿蛋白定量541 mg/dL30.1mmol/L;尿素氮49 mg/dL2.72mmol/L偏低;肌酐正常..患者平时以工作忙为借口从不锻炼;饮食早餐2两;中餐4两;晚餐3两;中晚餐以肉食为主;性格外向;易急躁..目前用药情况;自感不适时服用1片复方降压片;平时服用消渴丸降糖每次8-10粒;中午及晚上服用针对该病人如何进行健康管理;应进行的健康教育指导有哪些答:确诊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病人;同时年龄在65岁以上;纳入老年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管理..每年要4次随访;测量空腹血糖、身高、体重、心率等;计算体质指数;评估是否存在危机情况;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分类干预;告诉患者出现哪些异常应立即就诊;每年应进行一次较全面健康检查;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脂、心电图;同时进行生活方式指导..结合病人生活习惯;根据吸烟量适当的逐渐减少;每周少2根;最先减少早晨起床的那根;少喝酒;各餐分配调整;少吃主食及肉类、热量低的蔬菜水果适当增加;同时加强体育锻炼;改掉急躁的毛病;让你培养其他的生活方式;比如读报、养花等修身养性的爱好;与慢性子在一起活动等..。

中国肾性高血压管理指南(全文)

中国肾性高血压管理指南(全文)

中国肾性高血压管理指南(全文)肾脏是调节血压的重要器官,肾脏实质性病变和肾动脉病变引起血压升高称为肾性高血压。

高血压加剧肾脏病变引起肾功能减退,形成恶性循环,从而导致肾脏病患者的高致残率和死亡率。

随着人口老龄化、疾病谱改变以及生活方式的变化,我国慢性肾脏病(CKD)患病率达10.8%[1],意味着每10个成年人中就有1人患肾脏病。

肾性高血压的病理生理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与普通高血压人群有所差异,需要特别地关注和专门研究。

然而,国际上广泛应用的指南大多基于普通高血压人群研究。

美国肾脏病基金会分别于2004年和2012年发布了CKD患者高血压诊疗指南,但研究证据来源于西方人群[2,3]。

因此,我们组织相关领域专家撰写本指南,希望以此规范我国肾性高血压诊疗,改善肾性高血压的知晓、诊断和治疗,推动我国肾性高血压研究发展,改善CKD患者的预后。

一、流行病学肾性高血压是最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占成人高血压的5%,占儿童高血压的60%以上。

在CKD患者中,高血压患病率高达58.0%~86.2%[4,5]。

2009年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组织开展了全国CKD患者流行病学调查,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61家三级医院参与,结果显示我国非透析CKD患者高血压患病率为67.3%[6]。

随着肾功能下降,高血压的患病率逐渐升高(表1)[6]。

我国CKD患者高血压知晓率为85.8%,治疗率为81.0%,然而以<140/90 mmHg(1 mmHg=0.133 kPa)为靶目标的血压控制率为33.1%,以<130/80 mmHg为靶目标的血压控制率为14.1%[6]。

钙通道阻滞剂(CCB)是我国CKD患者最常用的降压药物,占78%;其次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占42.2%;第三位为β受体阻滞剂,占27.6%;第四位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占18.0%[7];使用利尿剂的患者仅占16.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 年高血压管理指南(以下简称新指南)
东亚国家(中国、日本、韩国)高血压导致的卒中风险
高于冠心病。

收缩压同样升高15mmHg,亚洲人冠心病和卒中的风险增加高于高加索人,反之,血压降低带来的卒中风险降低也高于西方国家。

提示控制血压是降低亚洲国家心脑血管事件(尤其是卒中)最重要的策略。

新指南建议,白大衣高血压患者应
开始生活方式调整,定期复查ABPM 或行HBPM,以尽早发现进展为持续高血
压的证据。

夜间血压均值较白天血压均值对预后的意义更大。

强调家庭血压监测(HBPM)和动态血压监测(ABPM)的重要性,以
便更好地检出夜间高血压、晨起高血压、白大衣高血压和隐性高血压
生活方式调整是所有高血压治疗的基础,包括S-ABCDE(限盐、限
酒、减轻体重、戒烟、饮食、锻炼)几方面。

药物治疗则采用PROCEED 策略(既往治疗经验、危险因素、器官损害、
禁忌证、专家或医生的判断、费用和治疗依从性)。

对降压药物疗效的判断,遵循“10 和5 原则”,即单药标准剂量可降低收缩压10mmHg,降低舒张压5mmHg。

同一药物剂量加倍,血压仅再降低2/1mmHg,而联合不同机制的降压药物,降压幅度是二者的总和(20/10mmHg);推荐早期联合治疗,特别是单片固定复方制剂;⑤初始治疗血压未达标时推荐“AT GOALs”方法调整治疗(依从性、给药时间、增加剂量、换用其他种类降压药物、联合用药以及实验室检查评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