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复型犯罪的防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在这些场所进行必要的反暴力犯罪的演习工作,提高社会公众在这些场所的安全防范意识 和能力,降低报复社会型犯罪造成的危害程度。
三、报复型犯罪的防控
2.完善纠纷解决机制
社会弱势群体由于自身的劣势地位,不仅其合法权益容易遭受侵犯,而且他们经常不能有效地进行权利救济, 其后果是对社会的积怨越来越深,容易以犯罪的方式释放出来。因此,一方而应充分发挥现有的纠纷解决机制, 另一方而应积极探索新的纠纷解决机制和利益诉求表达渠道。为此,我们小组提出以下建议:
主要是社会下层人群,并且具有极强的报复心理

(一)报复型犯罪预防的主体

(二)报复型犯罪预防的动机
为了发泄心中的不满和愤恨

(三)报复型犯罪预防的对象
一般为针对没有利害关系的无辜者,具有不特定性

(四)报复型犯罪预防的场所
一般为公共场所
三、报复型犯罪的防控5
1.优化社会阶层结构,缩小社会贫富差距,消除阶层歧视。
注。因为此类事件敏感性强,任何偏颇的报道都有可能对此类事件的处理带来麻烦和压力。
3. 突发性、疯狂性。由于个人极端暴力实施者的心理一般都异于常人 ,在一定程度上是扭曲和变态的,
他们情绪极不稳定,焦虑而敏感,因此很容易因为一句口角就能引发血案。事件发生也十分突然而且手段十分 疯狂、残忍。
4. 隐蔽性强,事前无预兆,防不胜防。 报复型个人极端暴力犯罪行为之所以较其他刑事案件更难对
三、报复型犯罪的防控
3.对特殊个体进行心理疏导
报复社会型犯罪通常是因为在社会上遭遇不公或家庭生活不顺而产生怨愤,这种不 良情绪日积月累易产生犯罪动机。因此,应及时对具有不良心理的个体进行心理疏导或 矫正,化解其心中的怨怒情绪。为此,我们小组提出以下建议:
(1)要针对心理偏执者、家庭破碎者、等重点人群,建立相应的心理调适机制,发现 并预防潜在的危险。 (2)基层组织应注意本辖区内居民的工作和生活状况,若发现居民出现不良心理或表 现出不良的行为倾向时,应当主动介入、了解情况、排忧解难、提供帮扶或进行心理疏 导。 (3)单位领导、亲属、朋友等社会个体发现相关人员因特定原因出现不良心理或表现 出不良的行为倾向时,也应尽量主动介入,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化解其不良心理。
(1)积极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提高司法的公正性和透明度,降低司法运行成本,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努力使 司法程序在社会纠纷解决中发挥中流砒柱的作用;
(2)明确行政部门的职能界限和职责内容,减少行政部门在处理社会事务中推诱拖延和敷衍塞责的现象,同 时创新行政执法方式,提高行政执法的公正性、合法性和合理性,积极发挥行政执法和行政复议在社会管理和纠 纷解决中的作用; (3)实现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有机结合和相互衔接,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 和教育、协商、疏导等办法,积极稳妥地调处各类社会矛盾纠纷; (4)在规范现有各种利益表达方式和渠道的同时,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多层次、多渠道的群众利益诉求表 达平台。
①报复社会型犯罪的犯罪动机十分坚定,犯罪人会努力克服困难以实施犯罪。社会控制对这些犯罪人的 作用十分有限。因此,社会控制在抑制报复社会型犯罪的犯罪动机形成方而,存在明显的不足。
②报复社会型犯罪的对象具有不特定性,犯罪的实施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便利性,犯罪人不需要针对特 定的被害人去制造条件或排除障碍。报复社会型犯罪大多发生在公交车、街道、幼儿园等公共场所,这些地 方的警力配置和监控条件必然十分有限。因此,社会控制对这类犯罪的预防显得捉襟见肘。
付就是因为其犯罪动机隐秘性强,事前没有任何预兆,防范难度很大。
5. 危害性大,带有恐怖特征,易引发社会恐慌。 报复型个人极端暴力犯罪行为的实施手段粗暴残
忍,攻击目标泛化,对其难以防范,每一个无辜者都有成为暴力受害者的可能 ,所以常常给社会带来恐怖氛围 , 易引发社会恐慌。
二、报复型犯罪预防的特殊性
缩小贫富差距是防控报复社 会型犯罪中的重要一环,如 何缩小贫富差距: (1)建立合理的社会资源分 配制度,缩小不同社会阶层 在初次分配中的贫富差距。 (2)完善国家收入调节制度, 促进二次分配的合理性、科 学性和有效性。 (3)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为 社会弱势群体提供切实有效 的物质保障。
因此,努力消除社会的 阶层歧视是预防报复社 会型犯罪的重要途径。
报复型犯罪的防控
宫丹妮 王尚卿 曲玉文
目录
一、报复型犯罪的防控思路 二、报复型犯罪预防的特殊性 三、报复型犯罪的防控
一、报复型犯罪的防控思路
报复型犯罪产生的原因
社会原因
社会结构因素 贫富差距因素 文化冲突因素
个体原因
偏执狭隘的缺陷人格
冲动易怒的不良性格
一、报复型犯罪的防控思路
通过对报复型犯罪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可知,报复社会型犯罪多由弱势群体所
一、报复型犯罪的防控思路
社会支持理论
1.假设人既有自私和犯罪的动机,因此需要控制,又有利他及接受和给予 支持的潜力,因此需要帮助发挥其潜力。当这种给予并接受支持的潜力得以实现 时,犯罪的危险性就会降低。 2.社会支持不足是引发报复社会型犯罪的重要原因,通过增加对弱势群体 的社会支持可以有效减少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进而从根本上起到预防和减少报 复社会型犯罪的效果。因此,我们小组认为,在坚持传统的社会控制型刑事政策 的同时,应当确立和发展社会支持型的刑事政策,如此方能建立起防控报复社会 型犯罪的长效机制。
三、报复型犯罪的防控
4.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加强重要场所的安全防范工作
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可以增加报复社会型犯罪的实施难度或降低其危 害程度。为此,我们小组提出以下建议: (1)有毒、有害、爆炸性等危险物质的生产者和销售者应严格遵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 规定,严防这些危险物品落入潜在的犯罪人手中。 (2)通过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方式,对社会公众进行公共安全知识的教育和培训,提高 公众对公共安全的危险源的识别能力,这将有助于人们尽早发现潜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犯罪,从而采取 有效的制比或规避措施。 (3)通过教育、培训和宣传等方式,加强社会公众对公共安全事件的认识,向社会公众 传授报警、求助、逃生和救援方而的知识,普及社会公众应对和处理突发性暴力犯罪的 知识,从而在整体上提高公众抵制报复社会型犯罪的能力。
当前我国多元化的社会阶层结构内部出现重 大断裂,社会上层与社会下层之间的不平等 日益凸显。而弱化和消除不同阶层之间的不 平等性是政府施政的第一要务,这就需要在 下述方而作出努力:
(1)制定并实施有助于形成合理社会阶层结构 的政策或法规。 (2)改革或废比阻碍合理社会阶层结构之形成 的政策或法规。 (3)优化权力配置结构,提高下层社会成员参 政议政的兴趣和能力。 (4)降低下层成员向上层转变的门槛,提高社 会成员在不同阶层之间的流动性,消解社会 阶层固化和继承现象。 社会阶层分化和贫富差 距过大带来的问题是阶 层歧视现象严重。
二、报复型犯罪预防的特殊性
报复型犯罪的特征:
1. 报复心理极强。对社会有极强的报复心理是该犯罪行为的首要特点。从许多案例中可以看到,一些人
因拆迁、司法不公等问题引发矛盾,由于处理不当,导致心理扭曲而仇视整个社会,最终把报复目标转移到无 辜者。
2. 社会关注度高。由于网络、传媒的迅速发展,近年来每发生个人极端暴力事件必然会引发社会广泛关
实施,缺乏必要的社会支持是他们走上犯罪道路的重要原因。我国刑事政策以社
会控制理论为基础,忽略社会支持在犯罪防控中的作用,在预防报复社会型犯罪 方面存在明显缺陷。因此,以 社会控制 和社会支持 两种理论来探索报复社会 型 犯罪的预防策略。
一、报复型犯罪的防控思路
社会控制理论
1.社会控制理论假设人性本恶,每个人心中都有犯罪的欲望,行为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受传 统行为模式约束的强度。如果个人的社会约束比较强,其各种行为的选择都会受制于社会规范 ;如果个人的 社会约束比较薄弱,那么,他的行为就比较随心所欲,不受社会规范的影响。一旦社会约束消失或减弱,欲 望横流的犯罪行为就会增加。 2.社会控制可以分为“正式”的社会控制和“非正式”的社会控制两类。正式的社会控制对于预防报复 社会型犯罪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相对于其他犯罪来说,其在预防报复社会型犯罪中的功效要大打折扣, 原因包括:
三、报复型犯罪的防控
5、做好重点场所的安全防范工作
一般来说,公共场所容易成为犯罪分子实施报复性犯罪的场所,所以应重点 做好这些场所的安全防范工作。
(1)加强对这些公共场所的安全监控、安全检查和警力配置,制定和实施科学、长效的安全管 理机制,尽量不让潜在的犯罪人有机可乘。 (2)这些场所的建筑物在建设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安全通道、紧急避难场所等部位的设计和建造, 以便一旦发生紧急事件,能够及时疏散撤离,保护好低龄学生等重点人群的人身安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