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品管圈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护士手卫生依从性中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护士手卫生依从性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方法在提高护士手卫生依从性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通过自愿参与的形式成立由10人组成的QCC小组,确立以提高护士手卫生依从性为主题,并对护士手卫生现状进行调查,查找手卫生依从性差的原因,找出对策进行持续质量改进。
结果:经过为期6个月的QCC活动,护士洗手率从41.5%提升至81.74%,效果显著。
结论:QCC活动有效提高了护士手卫生依从性,同时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品管圈;护士;手卫生;依从性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是由同一工作现场、工作性质相类似的基层人员所组成的小集团,在自我启发、相互启发下,活用各种质量控制手法,对自己的工作现场不断地进行维持和改善等品质管理活动[1]。
手卫生为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2]。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由医护人员传播的各种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医院内感染占所有原因的30%左右[3],其中医务人员的手是医院感染的重要传播途径,卫生部于2009年4月1日颁布的《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中确定手卫生是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最有效、最简单和最基本的方法[4]。
我科自2014年10月-2015年4月开展了为期六个月的QCC活动,对科室护士手卫生依从性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取得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科于2014年10月成立QCC小组,以自愿报名的方式产生圈员10人,选出圈长一名,护士长担任辅导员,确立圈名为“齐心圈”,设定圈徽,10名圈员年龄20-42岁,平均28.4岁,学历:本科学历4人,大专及以下学历6人,工作年限1-22年,平均6.4年,职称:主管护师1名,护师4人,护士5人。
1.2 方法1.2.1 确定活动主题及拟定计划采用头脑风暴法(Brain storming),针对目前急需改进的问题提出6个主题,圈员根据上级政策、可行性、迫切性、圈能力,采用“5、3、1评价法”对这6个主题逐一打分,最终“提高护士手卫生依从性”以总分最高被确立为本期QCC活动的主题。
品管圈在提高感染科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效果分析
品管圈在提高感染科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效果分析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效果,使之掌握手卫生知识,提高手卫生依从性。
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调查医护人员手卫生现状,对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低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并落实质量改进措施,然后开展活动。
结果通过QCC活动,医护人员洗手指征明确,手卫生依从性明显提高,熟练掌握和运用六步洗手法,从而能够正确洗手。
结论通过品管圈干预,增强了医务人员对手卫生重要性的认识,提高了手卫生依从性。
标签:品管圈干预;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就是由相同、相近或互补性质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动自发组成数人一圈的活动团队,通过全体合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活用科学统计工具及品管手法,来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及课题”[1]。
在引起医院感染的许多原因中,手是医院感染传播的重要媒介[2],医院感染不仅影响原发病的治疗与康复,对患者造成新的伤害,而且延长患者住院时间,消耗有限的医疗资源,已成为重要的社会问题[3]。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由卫生部于2009年4月1日颁布,将手卫生作为一项最有效、最基本和最简单的控制与预防医院内感染的措施[4]。
由于感染科的特殊性质,医务人员手卫生则更为重要。
我院于2013年12月开展QCC活动以来,明显的改善了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习惯,依从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质量效果明显。
现总结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成立QCC小组以自愿方式组成QCC小组,科主任为辅导员,科室院感监控医生为圈长,圈员8人。
选定主题是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选题理由:医院感染已经成为制约医学发展,影响病人和医务人员安全的重要因素,而手卫生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最重要、最简单、最有效和最经济的方法。
圈名为守护圈,主题为:用我们医护人员干净的双手守护病人的健康!按QCC活动十大步骤对手卫生依从性进行质量改善。
应用品管圈提高护士手卫生依从性的实践效果
应用品管圈提高护士手卫生依从性的实践效果目的:通过品管圈活动提高护士手卫生依从性,减少因护士手卫生依从性差引起的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
方法:自发组成品管圈小组,采用品管圈的八大步骤对本科室20名护士进行手卫生依从性现状调查,分析导致手卫生依从性低的根本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并组织实施,最后进行效果确定。
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护士的手卫生依从性由58.6%逐步提高至87.4%。
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不但加强了护士手卫生依从性,减少医院性感染,还提升了护士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种有效的员工积极参与管理的方法。
引起医院感染的诸多因素中,手是医院感染传播的重要媒介[1],控制医院感染的主要措施,但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不容乐观,浙江滕小云[2]调查显示护士手卫生依从率为49.4%。
品管圈已被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及护理质量管理[3]。
6月份本院护理部组织学习品管圈,随后本科室组建了品管圈-守护圈,品管圈主题初步选定后随机查检1 d,发现护士的手卫生依从性比病房内科医生低,临床护士执行着大量的治疗、护理操作,他们是通过手与患者接触最多的群体[4]。
2014年7月-2015年1月开展了“提高护士的手卫生的依从性”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通过本次活动,提高了护士手卫生依从性,减少医院性感染,增强了团队的管理能力。
1 一般资料本圈活动所在病区实际开放床位55张,近两年的床位使用率为108%,日均住院患者50人次,护理操作包括静脉输液,日均180瓶,输血治疗日均5人次,另外PICC操作及维护等各项基础护理操作均有。
统计近1年的慢性肾病及白细胞低下的患者占出院总人数68.9%,护士20人,N0级6人,N1级8人,N2级6人。
2 品管圈活动实施方法2.1 品管圈组建由科室护士自愿报名的形式组成,于2014年7月成立,圈员8名,平均工龄8.5年,负责整个活动的策划与组织[5]。
2.2 主题选定和计划拟定本圈为本病区开展品管活动第一圈,对于品管圈的知识还比较陌生。
QCC成果汇报品管圈 提高门诊医护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护理课件
探索引入新的技术手段,如智能感 应洗手设备等,提高手卫生执行效 率和质量。
THANKS
感谢观看
详细描述
在效果确认阶段,我们通过收集数据和信息,对实施对策后门诊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变化进行了定量和定性 的评价。我们对比了目标达成情况,分析了未达成目标的原因,总结了QCC活动的成果和不足之处。
03
提高门诊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的对策
制定手卫生制度
制定严格的手卫生制度和流程, 明确手卫生的指征和操作规范。
手卫生依从性的监测与反馈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
采取改进措施。
对未来活动的展望
推广QCC活动
希望将本次QCC活动的成功经验 推广至其他科室和医院,以提升 整个医疗机构的手卫生依从性。
持续改进
希望通过持续的监测和改进,不断 完善手卫生管理制度和执行流程, 进一步提高医护人员的手卫生意识 和执行能力。
qcc成果汇报品管圈 提高门 诊医护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
护理课件
• 引言 • QCC活动实施过程 • 提高门诊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
对策 • QCC活动成果 • QCC活动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目的
通过品管圈活动,提高门诊医护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降低医院感染率,保障患者安全 。
背景
手卫生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防控具 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各种原因,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往往不高 ,导致医院感染率居高不下。因此,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
活动不足与改进建议
01 02
活动宣传不够
在QCC活动过程中,对活动的宣传力度不够,导致部分医护人员对活动 的意义和目标了解不足。建议加强活动宣传,提高全体医护人员的参与 度和重视度。
提高人员手卫生执行率品管圈护理课件
针对存在的问题和难点,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包括培训、宣传、 监督等方面的措施。
定期监测手卫生执行情况,持续改进
数据收集与监测
定期收集手卫生执行情况的相关数据,如洗手率、手消毒率等。
分析评估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评估,了解执行情况与目标的差距。
持续改进
根据分析评估结果,调整实施计划,优化手卫生执行措施,持续提 高手卫生执行率。
手卫生不仅有利于预防患者感染,也有助于保护医务人员的健康,降低职业暴 露的风险。
04 影响手卫生执行 率的因素
医护人员手卫生意识不足
缺乏手卫生对预防院内感染重要性的认识
医护人员对手卫生的认知不足,认为手卫生与患者疾病无直接关联,从而忽略手 卫生。
手卫生意识教育缺失
医疗机构未定期开展手卫生培训和教育,医护人员对手卫生规范和标准不熟悉。
05 提高手卫生执行 率的措施
加强手卫生宣传教育,提高手卫生意识
定期开展手卫生宣传活动
通过海报、宣传册、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形式,向医护人员宣传手 卫生的重要性和正确方法。
组织手卫生知识培训
邀请专业讲师对医护人员进行手卫生知识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对手 卫生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建立手卫生文化
倡导医护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互相监督和提醒,形成良好的手卫生文 化氛围。
总结
通过品管圈活动,医护人员的手卫生 意识得到了增强,有效降低了医院感 染的风险。
案例二
背景介绍
某科室医护人员在执行手卫生 方面存在依从性差的问题,导
致患者安全受到威胁。
品管圈方法应用
采用品管圈方法,对医护人员 的手卫生依从性进行调查和分 析,找出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改 进措施。
效果评估
品管圈-提高手卫生依从性
手卫生设施不完善,如洗手液、干手纸等供应 不足或放置不便。
管理因素
缺乏有效的手卫生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导致 执行不力。
问题点总结
01 02 03
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意识,加强宣 传教育。
完善手卫生设施,提供充足的洗手 液、干手纸等物资。
建立手卫生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 确保执行到位。
04
品管圈活动计划与实施
改善了医院环境
手卫生依从性的提高意味着减少了交 叉感染的风险,医院的整体环境得到 了改善。
对策效果展望
持续监测与改进
通过持续监测医护人员的手卫生 依从性,不断发现问题并及时改 进,力争将手卫生依从性维持在
较高水平。
推广至其他科室
本次品管圈活动在外科病房取得良 好效果后,计划将成功经验推广至 其他科室,以提高整个医院的手卫 生依从性。
手卫生与患者安全的关系
医护人员的手部卫生状况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 健康。手部细菌可能导致患者术后感染、血液感染等严重后 果,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可以降低患者因医护人员手部细菌而导致 的交叉感染风险,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03
现状调查与分析
手卫生依从性现状
1 2
3
品管圈-提高手卫生依从性
$number {01}
目 录
• 引言 • 手卫生的重要性 • 现状调查与分析 • 品管圈活动计划与实施 • 效果确认与改进建议 • 总医院感染的重要措 施,对于保障患者安全和医疗质 量具有重要意义。
02
当前手卫生依从性不高,存在较 大的改进空间,因此选定该主题 具有迫切性和必要性。
目的和目标
目的
通过品管圈活动,提高医护人员 手卫生依从性,降低医院感染率 ,保障患者安全。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品管圈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品管圈在医疗环境中,手卫生是预防交叉感染、保障患者安全的重要措施。
然而,实际工作中手卫生依从性往往不尽如人意。
为了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我们成立了品管圈,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和改进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品管圈的成立我们的品管圈由来自不同科室的医护人员组成,包括医生、护士和感控专员。
大家因为共同的目标——提高手卫生依从性而聚集在一起。
在成立之初,我们进行了团队成员的分工,明确了每个人的职责,如圈长负责组织和协调活动,秘书负责记录和整理数据,成员们则负责收集资料和实施改进措施。
二、现状把握为了了解手卫生依从性的现状,我们进行了为期两周的观察和调查。
通过在病房、门诊、手术室等区域的随机观察,记录医护人员在不同操作前后的手卫生执行情况。
同时,我们还发放了问卷调查,收集医护人员对手卫生的认知、态度和影响依从性的因素。
经过数据整理和分析,我们发现手卫生依从性较低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工作繁忙,认为洗手浪费时间。
2、对手卫生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3、洗手设施不完善,如洗手液、干手纸供应不及时。
4、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反馈机制。
三、目标设定根据现状调查的结果,我们设定了明确的目标:在三个月内将手卫生依从性提高到 80%以上。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制定了详细的计划,包括每个阶段的任务和时间节点。
四、原因分析针对手卫生依从性低的问题,我们运用头脑风暴法,从人员、设备、环境、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原因分析。
通过绘制鱼骨图,我们找到了影响手卫生依从性的主要因素:1、人员方面:医护人员缺乏手卫生的培训和教育,对正确的洗手方法和时机不熟悉;部分人员存在侥幸心理,认为不洗手也不会导致感染。
2、设备方面:洗手设施配备不足,位置不合理;洗手液和干手纸质量不好,使用不方便。
3、环境方面:工作场所嘈杂、拥挤,影响洗手的便利性;医疗操作频繁,没有足够的时间洗手。
4、管理方面:缺乏明确的手卫生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对不遵守手卫生规范的行为没有及时进行处罚和纠正。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中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中的应用目的提高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手卫生的依从性,减少院内交叉感染,保证病人及工作人员安全,保证医疗安全,提高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信任度。
方法引入品质管理概念,由5人组成品管圈,分析护理人员工作中不洗手的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
结果护理人员在操作前洗手的主动性由活动前59.93%增加至85.78%。
结论品管圈活动提高了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洗手的主动性,提高了避免院内感染的意识,并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出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
标签:品管圈活动;卫生依从性;应用品管圈(QualityControlCircle,简称QCC)是由同一个工作场所的人(6人左右),为了要解决工作问题,突破工作技校,自动自发地组成一个小团体,应用品管的简易统计方法进行分析,解决工作场所发生的问题,达到业绩改善之目的。
在美国,该活动其实于1950年Deming教授的统计方法课程及1954年Juran 教授的质量管理课程。
日本的品管圈活动是由日本石川专馨博士于1962年所长,多称之为质量管理小组(QC小组)。
上世纪70年代前后,美国和日本在企业界广泛推行品管圈活动后,实现了节约费用、缩短公示、提高管理水平等多项成果。
新加波、台湾从上世纪80年代起将全面品质管理及品管圈活动广泛应用在医疗产业界。
近几年,国内也有多家医院引入全方面质量管理理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2010年,我院组织开展品管圈活动,我感染科应用品管圈来提高护理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并取得满意效果。
1一般资料2010年4月19至4月25一周期间,通过护理人员无惩罚式自查,与护士长抽查,本科内护理人员在各项操作前后如基础护理、测生命体征、静脉输液、加药、接待新病人、抽血等,通过数据收集发现,护理人员操作后手卫生的主动率84.60%,而操作前手卫生主动率只有59.92%。
2方法:本次品管圈活动由上海康程医疗咨询公司的老师先进行品管圈的介绍,如何组圈,如何选题,开展品管圈的目的,基本的步骤及品管的十大手法等课程培训,由医院层面进行推广,鼓励,每个工作单元,进行自动自发的组圈,并设立圈长1名,圈辅导员1名(一期由科室主管兼任),圈员4名,并通过头脑风暴法产生圈名和徽。
品管圈-提高手卫生依从性 (2)全
未设立奖惩制度
例数 29 15 18
8 5 2
百分比 37.7% 19.5%
23.4%
10.4% 6.5% 2.5%
累计百分比 37.7% 57.2% 80.6%
91% 97.5% 100%
现状把握
经过数据采集,统计如下:
诊疗前觉得手是干净的可以不洗手 认为戴手套可以代替洗手 接触同一患者污染到清洁部位认为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
手护圈QCC成果汇报 五官科
主题选定
第一次圈会
圈名 成员人数 辅导员
圈员 主要工作 活动时间
基本情况
手护圈
所属科室
五官科
7人
成立日期
罗万娇
圈长
张彦玲
马克玲、徐红,吴岩,吴金梅,张丽娟
解决护理问题,提高护理质量
成员介绍
职务 辅导员 圈长 圈员 圈员 圈员 圈员
姓名 罗万娇 张彦玲 马克玲 徐红 吴岩 吴金梅
35
30
29
25
91% 80.60%
20
18
15
15 57.20%
10
37.70%
8
5
0
97.50% 5
100% 2
120.00% 100.00% 80.00% 60.00% 40.00% 20.00% 0.00%
例数 累计百分比
项目 诊疗前觉得手是干净的可以不洗手
认为戴手套可以代替洗手
接触同一患者污染到清洁部位认为是 同一人没必要洗手
手
在职培训
人 接触同一患 床旁增设洗手设施
者污染到清 洁部位认为 设立奖惩制度
是同一人没
必要洗手
提高手卫生的依从性手卫生品管圈
医院的环境是一个大的贮菌库。外环境 中有各种环境造成微生物污染。医务人 员在这种环境中工作,手部会沾上各种 微生物(致病菌、条件致病菌、病毒、 支原体等)。
10月 15日是“国际洗手日”
保护生命
自己
患者
手在工作和生活中是如何起作用 的?
X X
X X
X
X
X
X
大生的依从性 QCC
品管圈(QCC)
工作性质相近或相关的人组圈,针 对部门内的问题,以自动自发精神,结 合群体智慧,通过团队力量,运用各种 改善手法,解决工作中问题。
品管圈的特点:
1.同一工作场所,工作性质相近或相关的 基层人员(5—10人)组圈。----群众性
2.针对部门内部的问题。 ----目的性
手套在隔绝细菌与病毒上的功能有限
手套带给护理人员一种安全感的假象:
戴手套时间过长,手套内的双手温湿,更有 利于细菌的滋长,且致病菌可能会经由手套缝隙 或在脱手套时污染双手
医务人员洗手的意义
1、能使医疗机构更好地落实与执行国家现 有法规:
2、提高“标准预防”的执行力: 3、对医务人员的安全防护具有重要作用: 益与成本效果:
在一次次感染暴发的反思中 认识手卫生
• 2008年西安发生新生儿 严重医院感染事件,导 致9名新生儿发病,其中 8名死亡。
• 通报:感染控制工作薄弱, 诸多环节存在隐患…… 医务人员没有规范地进 行手卫生……
在一次次感染暴发的反思中认识 手卫生
• 医疗环境中的污染无处无时不在 • 所有的医疗护理服务均离不开手的服务 • 手的污染随时随地发生 • 不卫生的手可能是“罪恶”之手 • 手卫生不良的双重伤害——害人害己
3、科室走廊设置手卫生宣传栏及宣传资料, 促进探视者对患者生命的保护。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品管圈
圈能力:3.75÷5×100%=75.0%
目标设定:柱 形 图
目标值=现况值+﹙现况值×改善重点×圈能力﹚
= 84+ ﹙84×73.91%×75.0%﹚ 提高
≈131
47
要因分析: 鱼 骨 图
环境
人员
手消毒液不是触手可及 未配备干手物品
洗手池少
怕伤手
认为戴手套可以代替洗手
意识不强 未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
标准化:洗手与卫生手消毒
1 洗手与卫生手消毒应遵循以下原则: a)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肥皂(皂液)和
流动水洗手。 b)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 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2 在下列情况下,医务人员应根据 1的原则选择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
0 0 1 0 1 0.25 100%
0 0 0 0 0 0 100%
0
7
0
5
0
5
0
2
0
19
0
4.75
100%
改善后:柏 拉 图
有形成果:改善前后柏拉图对比
改善前柏拉图
改善后柏拉图
无 形 成 果:雷达图
圈内8人共同评分,每项分别为5分、3分、1分,总分40分
编
评价
号
项目
1 QCC手法 2 团队精神 3 参与度 4 沟通协调 5 活动信心 6 思考能力 7 责任心 8 和谐度
妇科手卫生现场考试评分表
时间: 口述 洗手
其他
姓名:
合计:
项目
洗手的指征
手消毒的指征
六步洗手法
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内)
掌心对指背沿指缝揉搓、交互进行(外)
掌心相对两手交叉相互揉搓(夹)
品管圈在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实践
品管圈在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实践目的通过品管圈(QCC)活动,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方法成立QC小组,开展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QCC活动。
结果手卫生依从性由活动前的28.85%上升到活动后的88.35%,洗手正确率由活动前的62.25%上升到活动后的96.66%,差异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
结论QCC活动可发现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重要问题,能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促进质量改进。
标签: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交叉感染;品管圈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就是由相同、相近或互补性质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动自发组成数人一圈的活动团队,通过全体合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活用科学统计工具及品管手法,来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及课题[1]。
卫生部于2009年4月1日颁布《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将手卫生作为一项最基本、最简单、最有效的预防与控制医院内感染的措施。
我科于2015年1月开展QCC活动对医护人员的手卫生的依从性进行了持续质量改进,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成立QCC小组以自愿方式组成QCC小组,1名护理部主任为辅导员,1名护士长担任圈长,圈员5人。
圈名为互信圈,按QCC活动十大步骤即主题确定、拟定活动计划、现状把握、目标设定、解析、对策拟定、对策实施与检讨、效果确认、标准化、检讨与改进对手卫生依从性进行质量改进。
1.2方法1.2.1主题选定通过圈员投票打分,确定以“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为活动主题。
选题理由:手卫生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与流行爆发最重要、最简便的措施之一[2]。
1.2.2现状把握拟定活动计划,整个QCC活动运行5个月。
1.2.2.1调查人员组成由院感质控人员、QC小组成员组成调查小组,对全科各类人员手卫生依从性随机跟踪现场调查。
1.2.2.2调查方法采用直接观察法,现场观察工作人员每个手卫生时机的手卫生情况,计算不同时机手卫生依从率。
品管圈在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应用研究
品管圈在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应用研究引言:医疗卫生领域中,手卫生是防止院内感染和传染病传播的重要手段之一。
然而,很多研究表明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较低,这严重影响了医院的卫生质量和患者安全。
为了提高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 QCC)逐渐应用于医疗领域,通过开展相关研究和提出改进建议,推动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提高。
本文将探讨品管圈在此方面的应用研究。
一、品管圈的基本概念与方法品管圈是一种质量管理方法,起源于日本,旨在通过团队合作和持续改进来提高质量和效率。
基本的品管圈包括问题识别、问题分析、解决方案的制定、方案实施和效果评估等环节。
在医疗领域中引入品管圈,可以有效地推动解决问题和提高医疗质量。
二、品管圈在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应用1. 问题识别:从临床实践中发现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较低,并对此进行调查,了解背后原因。
2. 问题分析:通过对医护人员的观察和访谈,发现手卫生依从性较低的原因主要包括:时间紧张、缺乏正确的操作知识、对手卫生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等。
3. 解决方案的制定:根据问题分析,团队制定了一系列提高手卫生依从性的措施。
包括制定手卫生操作规范、开展培训教育、提供必要的设备和材料等。
4. 方案实施:将制定的措施在临床实践中进行实施,并记录实施过程中的困难和挑战。
5. 效果评估:通过观察和数据记录,评估措施的实施效果。
例如,观察医护人员手卫生操作的正确率、参与培训教育的人数等。
三、品管圈在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优势和挑战1. 优势:a. 强调团队合作和持续改进的理念,可以增强医护人员的主人翁意识和团队凝聚力。
b. 推动问题的深入分析和解决,有利于找到问题的根源,并制定针对性的措施。
c. 培养医护人员主动学习和不断改进的意识。
2. 挑战:a. 医护人员对于改变的抵抗心理较高,需花费一定时间和精力来推动他们的参与和改变行为。
b. 在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一些困难,如操作规范的执行难度、培训教育的效果等。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中的应用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中的应用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手卫生依从性的应用效果。
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选定“提高手卫生依从性”为活动主题,对活动前影响手卫生依从性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
结果品管圈管理后,手卫生依从性为94.50%,比管理前提高36.20%。
结论应用品管圈活动,可以有效提高科室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同时使参加该品管圈的人员在运用品管圈的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上有所提升,医护人员及患者的感染防控意识也得到显著提高。
标签:品管圈;手卫生;依从性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简称QCC小组,是在生产或工作岗位上从事各种劳动的员工,围绕单位的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人的素质和经济效益为目的组织起来,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的小组。
组建QCC小组的目的是通过定期的选题会议和活动,提出、讨论、解决或改善工作中的主要问题。
笔者所在科室针对提高手卫生依从性的问题,于2015年10月开展了以“提高手卫生依从性”为主题的QCC 活动,于2015年11月30日结题。
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实施品管圈前2015年9月21日~9月25日手卫生依从性应执行3480次,实际执行2028次;实施品管圈活动,改进及成果总结期间收集了2015年11月23日~11月27日手卫生依从性应执行3550次,实际执行3354次。
1.2方法1.2.1全科人员通过科室负责人提名的方式圈定品管圈小组成员,设定圈名,选出圈长1名、辅导员1名、圈员6人。
圈名为“洁净圈”,意义为:洁净的双手、洁净的操作、洁净的服务为患者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1.2.2主题选定运用主题评价表,从5个主题评价题目的可行性、迫切性、圈能力、上级政策四方面进行评分。
结果主题评价题目中“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得分最高,为15.5分,由此最终确定本次洁净圈的活动主题。
应用品管圈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应用品管圈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目的探讨品管圈(QCC)在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采用品管圈的方法确立以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为主题,并对医护人员手卫生现状进行调查,查找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低的原因,找出对策进行质量持续改进。
结果经过为期4个月的QCC活动,医护人员洗手指征明确,能熟练运用六步洗手法正确洗手,依从性大大提高。
结论QCC活动能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培养大家团队精神,提高了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标签: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品管圈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已在国内各大医院逐步开展起来,医院内感染已成为影响医疗、护理质量的因素之一。
大量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医务人员手上携带的病原菌是医院内感染的主要致病菌[1]。
美国一项研究证实,1/3的医院内感染能通过手部卫生预防[2]。
有调查显示,我国医务人员手卫生合格率为45.7%[3]。
卫生部于2009年4月1日颁布《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将手卫生作为一项最基本、最简单、最有效的预防与控制医院内感染的措施。
本院于2014年9—12月开展QCC活动,对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进行质量持续改进,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选择16个临床病区的医生、护士、保洁员,每个病区10人,共计160人。
医生52人,护士84人,保洁员24人;副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36人,初级职称(师)50人,初级职称(士)62人,工人24人;中专32人,大专118人,本科10人。
1.2 方法1.2.1 成立QCC小组以自愿报名方式产生3名医生与5名护士共8人,组成一个QCC小组,小组遵循PDCA原则开展活动,感染科、护理部给予大力支持,院感科科长为辅导员,护理部干事为圈长。
选定主题: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选题理由:医院内感染控制在医疗护理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有利于医院内感染的控制。
品管圈-提高手卫生依从性-2022年学习资料
圈名及圈徽-护士的工作离不开手,病人的健康离不-开护士的守护,“手与守”和病人惺惺-相惜,用干净的双手来守护患者的健康-HAND HYGIENE护圈-蓝色代表帮助、救护,用干净的双手来
主题选定品管圈-提高手卫生依从性
主题选定-问题点-重要性-迫切性-圈能力-上级-政策-总分-顺位-减少输液铃声呼叫-39-31-35-42-147-★-提高健康宣教有效率-387-34-提高风险评估正确率-21-41-25-108-分数-上级政策-评价-次重要-次切性-需多部门配合-次相关-说明-需一个部门配合-极重要迫切-自行能解决-极相关-注:圈员共7人,根据重要性、迫切性、圈能力和上级政策四个方面依次-为每个主题打分,总分第一顺位为本次活动主题。
圈内人员职责-圈长:-■熟悉品管圈的精神、意义和做法-率先接受品管圈、品管改善手法等教育课程,提升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活动主题的选定-■对 管圈给予支持,帮助解决圈内问题-■教导正确品管手法的使用时机及技巧-■营造自主自发的活动气氛-■经常关心品管圈活动情况-■公正评价活动过程并促进标 化-■辅导活动推行的持续性
圈内人员职责-圈员:-■了解品管圈的精神、意义和做法-■积极参加圈会,踊跃发言,发挥创意,认真执行分派到的-各项工作-■服从群体意见,从事圈内活动 ■接受培训,提升能力,培养高度的使命感-■重视个人潜力的无限性-■工作时,遵守作业标准书,并督促其他工作人员-发现标准不妥或认为有更好的意见和建议 一定向圈长或-辅导员反映-■与其他圈员情感交流,互相合作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手护圈QCC成果汇报-五官科
1.主题选定-QC①活动的步骤-2.拟定活动计划书-3.现状把握-计划DIan-4.目标设定-万.解-析-6.对策拟定-实施D0-7.对策实施与检 -8.效果确认-无效果-认Check-有效果-9.标准化-处-置Action-10.检讨与改进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品管圈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品管圈在医疗环境中,手卫生是预防感染传播的最基本、最有效且最经济的措施之一。
然而,实际工作中,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往往不尽如人意。
为了有效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我们成立了品管圈小组,旨在通过团队的努力,找出问题所在,制定并实施相应的改进措施,从而达到提高手卫生依从性的目标。
一、品管圈小组的组建我们的品管圈小组由来自不同科室的医护人员组成,包括医生、护士和感染控制专员。
小组成员通过自愿报名和科室推荐的方式产生,确保了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和专业性。
在小组组建初期,我们进行了团队建设活动,让成员之间相互了解、熟悉,明确了团队的目标和任务。
二、现状把握为了准确了解手卫生依从性的现状,我们首先制定了详细的观察方案。
观察对象涵盖了各个科室的医护人员,包括医生、护士、实习医生和实习护士。
观察内容包括接触患者前、接触患者后、进行无菌操作前、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以及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后等五个关键环节的手卫生执行情况。
通过为期两周的观察,我们发现手卫生依从性总体较低,仅为 50%左右。
具体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工作繁忙时,医护人员容易忽视手卫生。
2、部分医护人员对手卫生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侥幸心理。
3、手卫生设施配备不足,如洗手池数量不够、洗手液和擦手纸供应不及时等。
4、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反馈机制,对不执行手卫生的行为未能及时发现和纠正。
三、原因分析针对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运用头脑风暴法,从人员、设备、环境、管理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原因分析。
1、人员方面部分医护人员缺乏手卫生知识和技能培训,对正确的洗手方法和时机掌握不够准确。
工作压力大、时间紧,导致医护人员为了尽快完成工作而忽略手卫生。
个人习惯和意识问题,有些医护人员没有养成良好的手卫生习惯。
2、设备方面洗手池位置设置不合理,不方便医护人员使用。
洗手液和擦手纸质量不佳,使用体验差。
干手设备故障或损坏,影响手卫生的执行。
3、环境方面科室工作量大,患者周转快,医护人员容易在忙碌中忘记手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