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诗三首ppt课件15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杜诗认为胜败乃兵家常事,只要不灰心, 重整旗鼓,再争取胜利也是可能的。
王诗却认为项羽已经众叛亲离,丧尽人 心,江东子弟不可能再为他卖力了。
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战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4.两诗末句表达方式有何不同?
杜牧诗用不大肯定的语气来表 述,表示推测,实际上是借题发挥。
答案三:杜诗好。作者批评项羽不能 总结失败的教训,惋惜他的英雄事业 归于覆灭,同时暗寓讽刺之意,在批 评、惋惜、讽刺之余又表明“败不馁” 的道理,颇有积极意义。
答案四:王诗好。第一首只写了项羽 应包羞忍辱卷土重来,只写项羽个人 的悲剧;而第二首则写出了连年战乱 百姓疲弊,渴望安定的生活,在思想 性上高于第一首。
解答时,要从不同的语气中揣摩不同的 观点态度。
Biblioteka Baidu
答案一:杜诗好。杜诗指出胜败乃兵 家常事,好男儿应包羞忍辱,永不言 败。凭着胸怀壮志的江东子弟,是完 全可以东山再起的。全诗格调昂扬乐 观,积极向上。
答案二:王诗好。王诗冷静客观理智 的思考了当时的形势,指出项羽的失 败已无法挽回,是历史的必然,指出 江东子弟是不会跟随他卷土重来的。
D.王诗的第四句中的“势难回”指的是项羽 垓下失败之后,根据当时形势,再也难以回 到江东了。
D(“势难回”是指失败的局势难以挽回)
7.对这两首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诗一开始提出自己的观点,再用江东子弟 卷土重来的设想为前面提供证据,宣扬了百折不 挠的精神,颇有积极意义。
B.王诗充分析项羽面临的形势,再针对杜诗的 说法,说明项羽人心丧尽,不可能卷土重来。
王诗使用反问句式,语气冷峻, 强调了历史之必然。
6.关于这两首诗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杜诗的第一句中“事不期”的意思是胜负 乃兵家常事,不能预料。
B.杜诗的第二句强调只有“包羞忍辱”才能 算是“真男儿”,实际上是批评项羽不应该 灰心丧气,含羞自刎。
C.王诗的第一句中的“壮士”和第四句中的 “君王”都是指乌江自刎的项羽。
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战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1.杜诗中“不期”的语义是_______, 王诗中“势难回”的语义是_______.
2.杜诗以项羽事为题材,实际是宣扬 了________这样颇有积极意义的道理。
【1.不可预料 局势难以挽回】
【2.百折不挠 或 胜不骄,败不馁】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思考: 两首诗都是针对同一历史事件所写
的咏史之作,其议论不落窠臼又各具特 色,但都能言之成理。你认为哪一首更 好,为什么? (请在默写本上写下你的 看法)
解析:
这是一类很常见的题型,2003年全 国春季高考及北京、上海高考都考此类 题型。对比鉴赏,便于考查思维的多样 性。本题主要考查作者的观点态度和思 想感情。多角度思维,必能得出多样性 结论。
C.这两首都是咏史诗,都采用议论方法对项羽乌 江自刎一事发表看法。两人观点针锋相对,但都 能言之成理。
D.杜诗高屋建瓴,一气呵成,颇有气势;王诗 论据坚实,击中要害,末句以设问出之,含蓄而 有理。从艺术性来说,王诗胜过杜诗。
D(两诗的艺术性没有高下之分)
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战势难回。
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
3.杜诗认为项羽还可能卷土重 来的原因是什么?王诗认为项羽不 可能卷土重来的根据是什么?
4 . 两诗末句表达方式有何不同?
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战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3.杜诗认为项羽还可能卷土重来的 原因是什么?王诗认为项羽不可能卷土重 来的根据是什么?
怀古咏史诗是诗人“借他人酒杯,浇 心中块垒”,内容特点是抨击现实,借古 讽今,借题发挥。
首先,要弄清史实。 其次,要体会意图。 还有,要领悟感情。 最后,要分析手法。 在构思上,有以景抒情,有议论引
发的。还要注意的典故。在章法上,或 作正反对比,或是侧面烘托。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三、四两句设想他当日如果能听取乌江亭 长忠告,_重__返__江__东__,__再__整__旗___鼓__,那么历史 _或__许__会__改___写__。
杜诗在为项羽的失败__同__情__、__惋__惜__之余, 又对他的刚愎自用,缺乏自知不无__讽__刺___。 但尤其为人激赏的是,诗人借题发挥,道出一 个颇有积极意义的命题: ___百__折__不__挠____,才 能成功。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战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注:乌江亭在安徽和县乌江浦。项羽垓下战败, 逃至此地,乌江亭长驾船请他渡过江东。项羽说: “我当年与江东八千子弟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 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乃自刎。
王诗开篇以史实扣题,指出项羽的失败 实在是__历__史__的__必__然____。
〖 整体赏析 〗
秦朝末年,楚汉相争,最终 以项羽垓下大败,自刎乌江而降 下帷幕。后人总想透过历史的烟 尘,剖析这位一代枭雄失败的原 因,从中引出某些历史鉴戒。
杜诗直截了当地指出: 胜败乃兵家常事。
因此,出色的战将自当_胜__不__骄__,__败__不__馁, 尤其是在_受__重__创__陷__绝__境__时,更应该“包羞忍 辱”,这才是_真__正__的__男__儿____ 。
杜牧,字牧之 (803年-852年) 京兆万年(今陕 西西安)人。唐 代诗人、书法家。 贤良方正能直言 极谏。善属文, 工诗,是唐代著 名诗人,人号 “小杜”,以别 于杜甫。
怀古咏史诗
对以历史故事、古人事迹为题材的怀 古诗的鉴赏,需要解决的问题是: 诗人所描写的古人、往事是怎样的, 诗人为什么要写这个古人、这段往事, 他在诗中表现出什么态度, 这种态度又是运用什么方法来表达的。
王诗却认为项羽已经众叛亲离,丧尽人 心,江东子弟不可能再为他卖力了。
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战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4.两诗末句表达方式有何不同?
杜牧诗用不大肯定的语气来表 述,表示推测,实际上是借题发挥。
答案三:杜诗好。作者批评项羽不能 总结失败的教训,惋惜他的英雄事业 归于覆灭,同时暗寓讽刺之意,在批 评、惋惜、讽刺之余又表明“败不馁” 的道理,颇有积极意义。
答案四:王诗好。第一首只写了项羽 应包羞忍辱卷土重来,只写项羽个人 的悲剧;而第二首则写出了连年战乱 百姓疲弊,渴望安定的生活,在思想 性上高于第一首。
解答时,要从不同的语气中揣摩不同的 观点态度。
Biblioteka Baidu
答案一:杜诗好。杜诗指出胜败乃兵 家常事,好男儿应包羞忍辱,永不言 败。凭着胸怀壮志的江东子弟,是完 全可以东山再起的。全诗格调昂扬乐 观,积极向上。
答案二:王诗好。王诗冷静客观理智 的思考了当时的形势,指出项羽的失 败已无法挽回,是历史的必然,指出 江东子弟是不会跟随他卷土重来的。
D.王诗的第四句中的“势难回”指的是项羽 垓下失败之后,根据当时形势,再也难以回 到江东了。
D(“势难回”是指失败的局势难以挽回)
7.对这两首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诗一开始提出自己的观点,再用江东子弟 卷土重来的设想为前面提供证据,宣扬了百折不 挠的精神,颇有积极意义。
B.王诗充分析项羽面临的形势,再针对杜诗的 说法,说明项羽人心丧尽,不可能卷土重来。
王诗使用反问句式,语气冷峻, 强调了历史之必然。
6.关于这两首诗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杜诗的第一句中“事不期”的意思是胜负 乃兵家常事,不能预料。
B.杜诗的第二句强调只有“包羞忍辱”才能 算是“真男儿”,实际上是批评项羽不应该 灰心丧气,含羞自刎。
C.王诗的第一句中的“壮士”和第四句中的 “君王”都是指乌江自刎的项羽。
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战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1.杜诗中“不期”的语义是_______, 王诗中“势难回”的语义是_______.
2.杜诗以项羽事为题材,实际是宣扬 了________这样颇有积极意义的道理。
【1.不可预料 局势难以挽回】
【2.百折不挠 或 胜不骄,败不馁】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思考: 两首诗都是针对同一历史事件所写
的咏史之作,其议论不落窠臼又各具特 色,但都能言之成理。你认为哪一首更 好,为什么? (请在默写本上写下你的 看法)
解析:
这是一类很常见的题型,2003年全 国春季高考及北京、上海高考都考此类 题型。对比鉴赏,便于考查思维的多样 性。本题主要考查作者的观点态度和思 想感情。多角度思维,必能得出多样性 结论。
C.这两首都是咏史诗,都采用议论方法对项羽乌 江自刎一事发表看法。两人观点针锋相对,但都 能言之成理。
D.杜诗高屋建瓴,一气呵成,颇有气势;王诗 论据坚实,击中要害,末句以设问出之,含蓄而 有理。从艺术性来说,王诗胜过杜诗。
D(两诗的艺术性没有高下之分)
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战势难回。
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
3.杜诗认为项羽还可能卷土重 来的原因是什么?王诗认为项羽不 可能卷土重来的根据是什么?
4 . 两诗末句表达方式有何不同?
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战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3.杜诗认为项羽还可能卷土重来的 原因是什么?王诗认为项羽不可能卷土重 来的根据是什么?
怀古咏史诗是诗人“借他人酒杯,浇 心中块垒”,内容特点是抨击现实,借古 讽今,借题发挥。
首先,要弄清史实。 其次,要体会意图。 还有,要领悟感情。 最后,要分析手法。 在构思上,有以景抒情,有议论引
发的。还要注意的典故。在章法上,或 作正反对比,或是侧面烘托。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三、四两句设想他当日如果能听取乌江亭 长忠告,_重__返__江__东__,__再__整__旗___鼓__,那么历史 _或__许__会__改___写__。
杜诗在为项羽的失败__同__情__、__惋__惜__之余, 又对他的刚愎自用,缺乏自知不无__讽__刺___。 但尤其为人激赏的是,诗人借题发挥,道出一 个颇有积极意义的命题: ___百__折__不__挠____,才 能成功。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战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注:乌江亭在安徽和县乌江浦。项羽垓下战败, 逃至此地,乌江亭长驾船请他渡过江东。项羽说: “我当年与江东八千子弟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 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乃自刎。
王诗开篇以史实扣题,指出项羽的失败 实在是__历__史__的__必__然____。
〖 整体赏析 〗
秦朝末年,楚汉相争,最终 以项羽垓下大败,自刎乌江而降 下帷幕。后人总想透过历史的烟 尘,剖析这位一代枭雄失败的原 因,从中引出某些历史鉴戒。
杜诗直截了当地指出: 胜败乃兵家常事。
因此,出色的战将自当_胜__不__骄__,__败__不__馁, 尤其是在_受__重__创__陷__绝__境__时,更应该“包羞忍 辱”,这才是_真__正__的__男__儿____ 。
杜牧,字牧之 (803年-852年) 京兆万年(今陕 西西安)人。唐 代诗人、书法家。 贤良方正能直言 极谏。善属文, 工诗,是唐代著 名诗人,人号 “小杜”,以别 于杜甫。
怀古咏史诗
对以历史故事、古人事迹为题材的怀 古诗的鉴赏,需要解决的问题是: 诗人所描写的古人、往事是怎样的, 诗人为什么要写这个古人、这段往事, 他在诗中表现出什么态度, 这种态度又是运用什么方法来表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