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第2章 第2节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 课件-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高中地理
合集下载
2.2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课件) 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① 过度开垦 ②过度放牧 ③不合理的开矿 ④过度樵采 ⑤道路建设
活动探究
分析非洲萨赫勒地区荒漠化的自然、社会经济因素
荒漠化是土地退化的一种表现形式。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萨赫勒地区遭
受罕亡,千百万人流离失所。这场惨剧引发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从而在全球范围
内引发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世界荒漠化防治运动。萨赫勒地区通常是指撒哈拉沙漠南缘
当堂检测
读“石羊河流域示意图”(下左图)及“该地区为防范某生态问题措施图”, 完成问题。
3.图中的草方格沙障(D)
A.可以增加土壤腐殖质,提高植被成活率 B.主要目的是防治沙尘暴 C.对公路保护作用明显,适宜大规模推广 D.可以削减风力、截留水分
【解析】第3题,草方格沙障是一种防风固沙,涵养水分的治沙方法,用麦草 ,稻草, 芦苇等材料在沙漠中扎成方格形状,主要为了削减风力、截留水分,保护公路不被沙 漠化。故选D。
➢ 农牧交错带:农牧交错带指我国东部农耕区与西部草原牧区相连接的 半干旱生态过渡带称,是农业生产边际地带。也是生态脆弱带。
北方农牧交错带
1. 位置及范围
① 位置:农区与牧区的过渡地带,也是
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过渡地带 (大致在年等降水量400mm线附近)。
②范围:共涉及9个省级行政区,总面
积超过65万平方千米。(东宽西窄)
石漠化是石质荒漠化的简称,指在喀斯特脆弱生态环境下,人类不合理的社会经济
活动造成人地矛盾问题突出,植被破坏,水士流失,土地生产能力衰退或丧失,地表岩
石逐渐裸露,呈现类似荒漠景观的演变过程。
由于长期以来大面积的陡坡开荒,自然植被不断遭到破坏,造成地表裸露,加上喀
斯特石山区士层薄,基岩出露浅,暴雨冲刷力强,大量的水士流失后岩石逐渐裸露,出
活动探究
分析非洲萨赫勒地区荒漠化的自然、社会经济因素
荒漠化是土地退化的一种表现形式。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萨赫勒地区遭
受罕亡,千百万人流离失所。这场惨剧引发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从而在全球范围
内引发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世界荒漠化防治运动。萨赫勒地区通常是指撒哈拉沙漠南缘
当堂检测
读“石羊河流域示意图”(下左图)及“该地区为防范某生态问题措施图”, 完成问题。
3.图中的草方格沙障(D)
A.可以增加土壤腐殖质,提高植被成活率 B.主要目的是防治沙尘暴 C.对公路保护作用明显,适宜大规模推广 D.可以削减风力、截留水分
【解析】第3题,草方格沙障是一种防风固沙,涵养水分的治沙方法,用麦草 ,稻草, 芦苇等材料在沙漠中扎成方格形状,主要为了削减风力、截留水分,保护公路不被沙 漠化。故选D。
➢ 农牧交错带:农牧交错带指我国东部农耕区与西部草原牧区相连接的 半干旱生态过渡带称,是农业生产边际地带。也是生态脆弱带。
北方农牧交错带
1. 位置及范围
① 位置:农区与牧区的过渡地带,也是
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过渡地带 (大致在年等降水量400mm线附近)。
②范围:共涉及9个省级行政区,总面
积超过65万平方千米。(东宽西窄)
石漠化是石质荒漠化的简称,指在喀斯特脆弱生态环境下,人类不合理的社会经济
活动造成人地矛盾问题突出,植被破坏,水士流失,土地生产能力衰退或丧失,地表岩
石逐渐裸露,呈现类似荒漠景观的演变过程。
由于长期以来大面积的陡坡开荒,自然植被不断遭到破坏,造成地表裸露,加上喀
斯特石山区士层薄,基岩出露浅,暴雨冲刷力强,大量的水士流失后岩石逐渐裸露,出
2.2.2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第2课时)高二地理课件(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活动
问题3. 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口急剧增加,粮食需求迅速增加。这一因 素促使萨赫地区以南的旱作农业不断向北推进,农牧用地之争加剧。人 口过快增长和贫困是萨赫勒地区最为突出的社会问题,请解释图2.16试 提出一种解决非洲贫困问题的可能办法。
①控制人口增长; ②退耕还牧,禁止过度放牧, 合理利用现有耕地,进行集 约化生产,提高单产; ③发展节水农业。
小试牛刀
巴丹吉林沙漠位于内蒙古高原西部,祁连山东北侧,沙漠南部有湖泊群,水位常年保持稳定巴丹 吉林沙漠不断向东南侵袭,是沙尘暴的主要沙源地之一。近年来,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遏制巴丹吉林沙漠与腾格里沙漠两大沙漠“握手”。下图示意巴丹吉林沙漠及周边地理事物分布。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为遏制巴丹吉林沙漠与腾格里沙漠两大沙漠“握手”,
除此之外,不合理的开矿、樵采、道路建设等,也会造成土地退化。
不合理的开矿
过度樵采
道路建设
2.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退化的原因
北方 农牧 交错 带土 地退 化的 原因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降水量具有临界性且变率大 多大风
土质疏松,多沙质沉积物
人口增长
不合理的 人类活动
过度开垦 过度放牧 不合理的开矿 过度樵采 道路建设
本身生态环境脆弱
垦区面积越 来越大,并 向西、向北 扩展。土地 肥力下降农 作物减产, 土地退化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商都县的耕地面积从1949年的9.8万公 顷增加到1980年的21.93万公顷,新开垦的耕地基本上分布 在年降水量300毫米左右的地区,而这里曾是水草条件优良 的草场。
②过度放牧
过度放牧为求得短期的经济利益,牧民尽可能多地放牧牲畜。超载放牧导 致牧草生长能力和土壤结构被破坏,土地沙化,草场载畜量降低,从而形 成新一轮的超载放牧,加速了草原退化和沙化的进程。
高中地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第二节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PPT课件

生态脆弱区 1.生态脆弱区主要分布在干湿交替、① 农牧 交错、水陆交界、森林边缘、 ② 沙漠 边缘等地区,在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出现③ 土地退化 的各种表 现。 2.我国生态脆弱区具有④ 面积大、类型多、分布广 的特点。
第1讲 描述第运二动章的基本资概源念、环境与区域发展
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土地退化及原因 1.北方农牧交错带是指农区与牧区的过渡地带,也是⑤ 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 的过渡地带。该生态脆弱区土地退化的根本自然原因是对⑥ 降水变率 极为敏 感,土地极易受⑦ 风蚀和沙化 。 2.北方农牧交错带是农区与牧区的过渡地带,在⑧ 人口增长 的压力下,人类对⑨ 土地资源 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是造成土地退化的主要原因。人类不合理开发 和利用土地资源的主要表现是⑩ 过度开垦 和 过度放牧 ,以及不合理的开矿、 樵采、道路建设等。
第1讲 描述第运二动章的基本资概源念、环境与区域发展
6.在北方农牧交错带,人们过度开垦,向西、向北扩展,扩大耕地面积,使草原面积 减小。 ( ) 7.治理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土地退化,首先应树立以保护、恢复自然环境为第一要 务的观念,其次应运用综合措施解决问题,实现人地和谐发展。 ( ) 8.北方农牧交错带治理土地退化运用的综合措施主要是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 技术措施,不包括经济措施和社会措施。 ( ) 北方农牧交错带治理土地退化运用的综合措施包括生物措施、工程措 施、经济措施、社会措施等。
第1讲 描述第运二动章的基本资概源念、环境与区域发展
高中地理 选择性必修2 人教版
第1讲 描述第运二动章的基本资概源念、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二节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
本节内容以典型案例探究区域环境的治理,主要内容有生态脆弱区、北方农牧交 错带的土地退化及原因和综合治理。在学习时重点关注以下问题: 1.生态脆弱区的分布、土地退化问题和我国生态脆弱区的特点。 2.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退化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3.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退化的生物、工程、经济、社会综合治理措施。
第1讲 描述第运二动章的基本资概源念、环境与区域发展
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土地退化及原因 1.北方农牧交错带是指农区与牧区的过渡地带,也是⑤ 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 的过渡地带。该生态脆弱区土地退化的根本自然原因是对⑥ 降水变率 极为敏 感,土地极易受⑦ 风蚀和沙化 。 2.北方农牧交错带是农区与牧区的过渡地带,在⑧ 人口增长 的压力下,人类对⑨ 土地资源 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是造成土地退化的主要原因。人类不合理开发 和利用土地资源的主要表现是⑩ 过度开垦 和 过度放牧 ,以及不合理的开矿、 樵采、道路建设等。
第1讲 描述第运二动章的基本资概源念、环境与区域发展
6.在北方农牧交错带,人们过度开垦,向西、向北扩展,扩大耕地面积,使草原面积 减小。 ( ) 7.治理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土地退化,首先应树立以保护、恢复自然环境为第一要 务的观念,其次应运用综合措施解决问题,实现人地和谐发展。 ( ) 8.北方农牧交错带治理土地退化运用的综合措施主要是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 技术措施,不包括经济措施和社会措施。 ( ) 北方农牧交错带治理土地退化运用的综合措施包括生物措施、工程措 施、经济措施、社会措施等。
第1讲 描述第运二动章的基本资概源念、环境与区域发展
高中地理 选择性必修2 人教版
第1讲 描述第运二动章的基本资概源念、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二节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
本节内容以典型案例探究区域环境的治理,主要内容有生态脆弱区、北方农牧交 错带的土地退化及原因和综合治理。在学习时重点关注以下问题: 1.生态脆弱区的分布、土地退化问题和我国生态脆弱区的特点。 2.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退化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3.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退化的生物、工程、经济、社会综合治理措施。
【课件】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1.导致土地退化,生产能力下降,粮食减产
二、西南地区石漠化的危害
(二)加剧了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二、西南地区石漠化的危害
3.加剧地区贫困,影响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西南地区石漠化的危害
4.导致植被群落简化,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
二、西南地区石漠化的危害
(五)严重影响长江,珠江流域的生态安全。
三、西南地区石漠化的防治
原生盐碱化
气候
气候(气温与降水) 导致的旱涝频繁,
蒸发强烈;
地形
地势低洼,没有排水 出路。 洼地水份蒸 发后,即留下盐份, 也形成盐碱地
地下水
地下水位高(地下水位埋藏浅)。 地下水都含有一定的盐份,如其 水面接近地面,而该地区又比较 干旱,由于毛细作用上升到地表 的水蒸发后,便留下盐分。日积 月累,土壤含盐量逐渐增加
下游河床、水库、河道,地势趋 平,流速降低,泥沙沉降淤积, 河床不断抬高形成“地上河”。 溃堤泛滥,引起洪涝灾害,威胁 沿岸生命和财产安全。水库淤浅, 容量减小,阻塞河道,严重影响 航运。
➢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 5. 影响水资源合理和有害效利用
黄土高原地区水资源匮 乏,为了减轻泥沙淤积造成 的库容量减小,部分黄河干、 支流水库不得不采取蓄清排 浑的运行方式,每年大约需 要150亿立方米的水资源用于 冲沙入海,影响了水资源的 合理和有效利用。
小 固沟: 流 域 · ①在主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道打坝建库,拦泥蓄水 综 · ②支沟分段营造防护林 合 治 理
建模: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1、植树造林,增加植被覆盖率; 2、调整农业结构,退耕还林还牧,农林牧多种经营 3、缓坡修建水平梯田; 4、陡坡封山育林育草; 5、沟谷打坝淤地; 6、适度控制人口增长; 7、因地制宜,发展立体农业(南方地区) 8、能源短缺地区,营造薪炭林,开发小水电,推广沼气,解 决生活用能问题。(南方地区) 9、实施生态移民(生态脆弱地区) 10、利用农业技术措施:沟垄种植、套种间作、覆盖地膜等
二、西南地区石漠化的危害
(二)加剧了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二、西南地区石漠化的危害
3.加剧地区贫困,影响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西南地区石漠化的危害
4.导致植被群落简化,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
二、西南地区石漠化的危害
(五)严重影响长江,珠江流域的生态安全。
三、西南地区石漠化的防治
原生盐碱化
气候
气候(气温与降水) 导致的旱涝频繁,
蒸发强烈;
地形
地势低洼,没有排水 出路。 洼地水份蒸 发后,即留下盐份, 也形成盐碱地
地下水
地下水位高(地下水位埋藏浅)。 地下水都含有一定的盐份,如其 水面接近地面,而该地区又比较 干旱,由于毛细作用上升到地表 的水蒸发后,便留下盐分。日积 月累,土壤含盐量逐渐增加
下游河床、水库、河道,地势趋 平,流速降低,泥沙沉降淤积, 河床不断抬高形成“地上河”。 溃堤泛滥,引起洪涝灾害,威胁 沿岸生命和财产安全。水库淤浅, 容量减小,阻塞河道,严重影响 航运。
➢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 5. 影响水资源合理和有害效利用
黄土高原地区水资源匮 乏,为了减轻泥沙淤积造成 的库容量减小,部分黄河干、 支流水库不得不采取蓄清排 浑的运行方式,每年大约需 要150亿立方米的水资源用于 冲沙入海,影响了水资源的 合理和有效利用。
小 固沟: 流 域 · ①在主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道打坝建库,拦泥蓄水 综 · ②支沟分段营造防护林 合 治 理
建模: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1、植树造林,增加植被覆盖率; 2、调整农业结构,退耕还林还牧,农林牧多种经营 3、缓坡修建水平梯田; 4、陡坡封山育林育草; 5、沟谷打坝淤地; 6、适度控制人口增长; 7、因地制宜,发展立体农业(南方地区) 8、能源短缺地区,营造薪炭林,开发小水电,推广沼气,解 决生活用能问题。(南方地区) 9、实施生态移民(生态脆弱地区) 10、利用农业技术措施:沟垄种植、套种间作、覆盖地膜等
2.2.1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 课件 -高二年级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我国西南地区石漠化的原因
(1)西南地区降水丰富且强度大,容易发生水土流失。 (2)地形崎岖,植被覆盖不良,遇到暴雨,容易发生水土流失。 (3)石灰岩广泛分布,土层薄,土壤流失后岩层裸露,土壤很难再 次形成。 (4)人类活动破坏植被,加剧水土流失。
生态脆弱区及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退化的原因
4.北方农牧交错带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
第二章 第二节 课时1
课程标准
以某生态脆弱区为例,说明该类地区存在 的环境与发展问题,以及综合治理措施。
学习目标
1.明确我国生态脆弱区的大致分布。 (区域认知) 2.结合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土地退化现状,分析土地退化的原因及综合治 理措施。(综合思维)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典型生态脆弱区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合 理化建议,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人地协调观)
1. 综合治理原则
(1) 树立生态脆弱区要以保护、 恢复自然环境为第一要务的观念。 (2) 应综合运用生物、工程、经 济、社会等措施解决问题,实现 人地和谐发展。
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退化的综合治理
2. 综合治理措施
(1) 优化土地利用结构 从土地适宜性出发,宜农则农,宜 牧则牧。合理利用水资源,发展集 约化、高效、特色农牧土壤侵蚀 草地退化 生物多样性锐减
生态脆弱区及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退化的原因
2.土地退化
(1)含义:指受自然因素 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土 地出现质量下降、生产 力降低的过程。
生态脆弱区及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退化的原因
2.土地退化
(2)表现:土地沙化、石漠化、土壤侵蚀、土壤盐碱化、土壤肥力下降等。
判断
判断题
(1)传统的游牧经济有利于牧草的恢复生长,商品性的定居牧业更有利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课件+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合理利用水资源,发展集约化、高效、特色农牧业及农牧产品加工业。
【案 例】陕西省定边县土层深厚,日照充足,适宜荞麦生长。这里荞麦种植历史悠久,生产的荞麦具有粒大饱满、营养丰富、药用价值较大等优势。2011年,定边荞麦被确定为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农田防护网
防沙林带
封沙育草
草方格沙障
总结: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退化的人为原因
人为因素
典型地区
主要危害
过度樵采
能源缺乏地区
防止风沙前移和抑制地表起沙的植被遭到破坏
过度放牧
半干旱的草原牧区、干旱的绿洲边缘
加速了草原退化和土地沙化的进程
过度开垦
农垦区周围及荒漠绿洲
使土壤风蚀沙化和次生盐渍化
水资源利用不当
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古城遗址
上游用水过多,下游因缺水而使绿洲退化、沙化;不合理灌溉导致的次生盐渍化。
4.调整牲畜结构和数量
5.控制人口过快发展,提高人口素质
学以致用:探索塞罕坝地区土地荒漠化
情境 塞罕坝地处内蒙古高原浑善达克沙地南缘。历史上的塞罕坝曾经水草丰美、森林茂密,是清朝著名的皇家猎苑。后来由于过度采伐、连年战争等,植被遭到破坏,风沙肆虐。1962年塞罕坝设立机械林场,通过人工造林在这里建起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场,其面积为112万亩(1亩≈666.7平方米),塞罕坝森林覆盖率从1962年的 提高到如今的 ,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下图为塞罕坝林场及周边区域图。
案例研究:南方喀斯特地区
地表崎岖不平,多陡坡,土层薄,地表水资源不足。
思考:喀斯特地区生态脆弱性表现在哪些方面?(石漠化的成因)
案例研究:南方喀斯特地区
降水多且分配不均,春夏降水集中,融水侵蚀严重;多陡坡,土层薄;岩石抗风化能力强,成土过程缓慢过度开垦,破坏植被,造成严重水土流失山体滑坡、泥石流灾害频繁发生。
【案 例】陕西省定边县土层深厚,日照充足,适宜荞麦生长。这里荞麦种植历史悠久,生产的荞麦具有粒大饱满、营养丰富、药用价值较大等优势。2011年,定边荞麦被确定为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农田防护网
防沙林带
封沙育草
草方格沙障
总结: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退化的人为原因
人为因素
典型地区
主要危害
过度樵采
能源缺乏地区
防止风沙前移和抑制地表起沙的植被遭到破坏
过度放牧
半干旱的草原牧区、干旱的绿洲边缘
加速了草原退化和土地沙化的进程
过度开垦
农垦区周围及荒漠绿洲
使土壤风蚀沙化和次生盐渍化
水资源利用不当
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古城遗址
上游用水过多,下游因缺水而使绿洲退化、沙化;不合理灌溉导致的次生盐渍化。
4.调整牲畜结构和数量
5.控制人口过快发展,提高人口素质
学以致用:探索塞罕坝地区土地荒漠化
情境 塞罕坝地处内蒙古高原浑善达克沙地南缘。历史上的塞罕坝曾经水草丰美、森林茂密,是清朝著名的皇家猎苑。后来由于过度采伐、连年战争等,植被遭到破坏,风沙肆虐。1962年塞罕坝设立机械林场,通过人工造林在这里建起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场,其面积为112万亩(1亩≈666.7平方米),塞罕坝森林覆盖率从1962年的 提高到如今的 ,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下图为塞罕坝林场及周边区域图。
案例研究:南方喀斯特地区
地表崎岖不平,多陡坡,土层薄,地表水资源不足。
思考:喀斯特地区生态脆弱性表现在哪些方面?(石漠化的成因)
案例研究:南方喀斯特地区
降水多且分配不均,春夏降水集中,融水侵蚀严重;多陡坡,土层薄;岩石抗风化能力强,成土过程缓慢过度开垦,破坏植被,造成严重水土流失山体滑坡、泥石流灾害频繁发生。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高二地理课件(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沛,降水变率大
自然 岩石:石灰岩为可溶性岩石
原因 石漠化 (石质 荒漠化)
地形:喀斯特地貌,地形崎岖 水文:河流众多,水量丰富,流水侵蚀作用强 土壤:土层浅薄,植被覆盖率较低
人为 人口增长过快,生态压力大;不合理土地利用,过度开垦
治理措施
退耕还林还草;人工造林,恢复植被;大力发展 沼气、省柴灶、小水电;控制人口增长,进行适 当的生态移民;落实扶贫工程建设,提高农民收 入,减轻岩溶地区的生态压力
图
施肥少或不施肥
地力下降
加
粗放经营 无农田防护
风蚀水蚀加剧
速
不
乱放牧
自然植被难更新
合
土
理
陡坡开垦
土
地
地 不因地制宜 沙丘开垦
利
退
用
盐碱地不合理灌溉
大风季节开垦
加剧风蚀
化
不因地制宜
少雨年份扩大农田比例
风蚀加剧产量下降
三、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退化的原因
北方农牧交错带是农区与牧区的过渡地带,在人口增长的压力下,人类 对土地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是造成土地退化的主要原因。
一、生态脆弱区 4.案例:我国南方喀斯特山区石漠化
1.什么是喀斯特地貌?它有什么典型特征? 2.贵州喀斯特地区为什么出现大面积的石漠化? 3.为什么有人把石漠化成为“生态癌症”?它是不治之症吗? 4.为什么喀斯特地区与贫困交织在一起?
我国 贫困 县分 布与 生态 脆弱 区关 系图
一、生态脆弱区 4.案例:我国南方喀斯特山区石漠化
石漠化在江南丘陵的表现---红漠化 红漠化是指在受人为干扰,地表原有的生态结构遭到破坏,在各种外动力综合 作用下,土层快速侵蚀,红色基岩或其风化壳裸露,呈现红色荒漠景观,土地 生产力衰竭的土地退化过程。红漠化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南部浙江、福建、广东、 江西、湖南等省的低山丘陵区。
2.2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教学课件)-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

2.2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教学课件)-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
选择性必修二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是针对生态脆弱区问题采取的一种综合长期的治理方式,旨在
以恢复生态平衡为基础,通过对影响生态脆弱区发展的各方面因素加以调整,有效改善生
态系统的恢复能力,并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首先,从生态视角看,政府要充分掌握生态脆弱区的形势,加强人与自然的结合,考
虑到天然资源及其保护,调整和优化土地利用结构,针对重点区域构筑出生态系统的屏障,保护罕有物种及重要生态功能区。
其次,从社会视角看,实行科学发展观,限制由政府政
策引起的破坏;政府颁布管理有关法规,注意政府与社会组织等各方协作,从城乡发展推
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最后,从经济角度看,通过政策扶持,尽可能发挥投资者的活力,并进一步优化当地的营商环境,以解决当地自然资源及自然环境的合理利用问题,保证生
态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
综上所述,政府在实施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时,要重视生态、社会和经济三个角度,运用整体观念与人文关怀的理念,制定科学完善的管理体系,动员社会共同参与,及时调
整政策,精准有效地实施,以实现生态脆弱区的可持续发展。
2.2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课件)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1.请根据图2.14和文字资料,并联系已学知识,分析萨赫勒地区的气候等自然特征,并说明出现荒漠化 的潜在自然因素。
萨赫勒地区处于干旱与半干旱、热带沙漠与热带草原的过渡地带;年降水量不足500毫米,且集中
在夏季。以其有限的而且特别集中的降水状况与其全年的高温、高蒸发量相比,确实是个容易产生
环境问题的敏感地区。
以地养地,自然恢复 调整牲畜结构和数量 控制人口过快发展,提高人口素质
(二)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退化的治理措施
1 优化土地利用结构
(二)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退化的治理措施
2 构筑防护体系
➢ (1)草地退化严重地区
生物措施
三北防护林示意图
沙区农田防护林
三北防护林工程是指在中国三北地区(西北、华北和东北)建设的大型人工林业 生态工程。中国政府为改善生态环境,于1979年决定把这项工程列为国家经济建 设的重要项目。工程规划期限为73年,分八期工程进行,已经启动第六期工程建 设。
活动 分析非洲萨赫勒地区荒漠化的自然、社会经济因素
荒漠化是土地退化的一种表现形式。20 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萨赫勒地区遭受罕 罕见大旱,并引发了严重的荒漠化,致使经 济受到沉重打击,前后有20多万人因饥饿而 死亡,千百万人流离失所。这场惨剧引发了 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从而在全球范围内引 发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世界荒漠化防治运动。 萨赫勒地区通常是指撒哈拉沙漠南缘东西延 伸的干旱与半干旱、热带沙漠与热带草原的 过渡地带,年降水量大多为100- 500毫米。
之一
• 21世纪初,北方农牧交错带80%以上的草场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成为我国北方
重要的沙尘源区
课堂练习
2
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土地退化及原因
(一)北方农牧交错带概况
萨赫勒地区处于干旱与半干旱、热带沙漠与热带草原的过渡地带;年降水量不足500毫米,且集中
在夏季。以其有限的而且特别集中的降水状况与其全年的高温、高蒸发量相比,确实是个容易产生
环境问题的敏感地区。
以地养地,自然恢复 调整牲畜结构和数量 控制人口过快发展,提高人口素质
(二)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退化的治理措施
1 优化土地利用结构
(二)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退化的治理措施
2 构筑防护体系
➢ (1)草地退化严重地区
生物措施
三北防护林示意图
沙区农田防护林
三北防护林工程是指在中国三北地区(西北、华北和东北)建设的大型人工林业 生态工程。中国政府为改善生态环境,于1979年决定把这项工程列为国家经济建 设的重要项目。工程规划期限为73年,分八期工程进行,已经启动第六期工程建 设。
活动 分析非洲萨赫勒地区荒漠化的自然、社会经济因素
荒漠化是土地退化的一种表现形式。20 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萨赫勒地区遭受罕 罕见大旱,并引发了严重的荒漠化,致使经 济受到沉重打击,前后有20多万人因饥饿而 死亡,千百万人流离失所。这场惨剧引发了 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从而在全球范围内引 发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世界荒漠化防治运动。 萨赫勒地区通常是指撒哈拉沙漠南缘东西延 伸的干旱与半干旱、热带沙漠与热带草原的 过渡地带,年降水量大多为100- 500毫米。
之一
• 21世纪初,北方农牧交错带80%以上的草场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成为我国北方
重要的沙尘源区
课堂练习
2
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土地退化及原因
(一)北方农牧交错带概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破坏而导致风蚀、水蚀、沙漠侵吞,从而使土地退化。
时 分
核
层
心
素
作
养
业
深
拓
展
返
首
页
·
11
·
·
自
主
预 习
三、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退化的综合治理
当 堂
探
达
新 知
1.治理原则
·
标 提
合 作
素
(1)树立生态脆弱区要以_保_护__、__恢__复__自然环境为第一要务的观 养
探
究
攻 念。
课
重
时
难 核
(2)综合运用生__物__、工程、经济、社会等措施解决问题,实现 分 层
攻
课
重 难
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的利用加速了土地的退化。其人为因素主
时 分
核 心
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如下图所示:
层
素
作
养
业
深
拓
展
返
首 页
·
29
·
·
自
主
①过度樵采
预
当
习
堂
探
达
新
标
·
知
提
合
素
作
养
探
究
攻
②过度放牧
课
重
时
难
分
核
层
心
素
作
养
业
深
拓
展
返
首
页
·
30
·
·
自
主 预
③过度开垦
当
习
堂
探
达
新
标
·
知
提
合
素
作
养
提
合
素
作
养
探
究 攻
提示:位于我国的西北地区,气候干旱,荒漠广布,属于温带 课
重
时
难 荒漠带。
分
核
层
心
素
作
养
业
深
拓
展
返
首 页
·
21
·
·
自
主
预 习
问题2 (地理实践力)魏光财一家人在此地进行农业生产耕作
当 堂
探
达
新 知
时,面临的主要困难是什么?
·
标 提
合
素
作
养
探 究
提示:主要面临缺水、风沙危害严重的困境。
展
返
首
页
·
23
·
·
自
主 预
[归纳提升]
当
习
堂
探 新
1.正确认识生态脆弱区
达 标
·
知 合
(1)从成因看:生态脆弱区的生态系统抗干扰能力弱、易于退化
提 素
作
养
探 究
且难以恢复,往往是气候变异以及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对其脆弱
攻
课
重 难
的生态产生强烈干扰。造成生态系统的破坏。
时 分
核 心 素
(2)从分布看:生态脆弱区往往具有过渡性特征,主要分布在干
心
素 养
或牧进农退的现象。
作 业
深
拓
展
返
首
页
·
9
·
·
自
主
预 习
2.土地退化的自然原因
当 堂
探 新
达
(1)降水量具有临界性且变率大——年均降水量大多在300~400 标
·
知
提
合 作
毫米之间,夏季暴雨集中。
素 养
探
究 攻
(2)多大风——大风多集中于_冬__春_季节,地表易遭受大风_侵__蚀_。 课
重
时
了这个村庄一天的生活”除了他和妻子张菊花,这里平时基本看不
攻
课
重 难
到第三个人影。自从两年前送走最后一户邻居,东容村六社,这个
时 分
核 心
位于甘肃省民勤县沙漠边缘的小村庄,就只剩下了他这一户人家。
层
素
作
养
业
深
拓
展
返
首 页
·
19
·
·
自 主 预
从民勤县最边缘的西渠镇西行13千米,就是魏光财所在的东容 当
提 素
作
养
探 究
要表现为:土地沙化、石__漠__化、土壤侵蚀,土壤盐__碱__化__、土壤肥力
攻
课
重 难
下__降__等。
时 分
核
层
心
素
作
养
业
深
拓
展
返
首
页
·
6
·
·
自
主
预 习
4.我国的生态脆弱区
当 堂
探
达
新 知
(1)特点:面积大、类型多、分布广。
·
标 提
合
素
作
(2)典型地区
养
探
究
攻
①南方喀斯特分布地区:_石_漠__化__问题突出。
达 标
·
知
提
合 布区。这里虽有自然资源(尤其是能源资源)丰富的优势,但也存在 素
作
养
探 究
着生态环境脆弱的劣势。根据所学内容,回答(1)~(3)题。
攻
课
重 难
(1)目前黄土高原地区最大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时 分
核
心 素
A.土地荒漠化
B.酸雨
层 作
养
业
深
C.水土流失
D.气候变暖
拓
展
返
首 页
·
34
·
层 作
养
深 湿交替、农牧交错、水陆交界,森林边缘、沙漠边缘等地区。
业
拓
展
返
首 页
·
24
自
(3)从表现看:生态脆弱区的土地易退化,呈现出荒漠化景观,
主
预 习
不同的区域呈现出不同的表现。
当 堂
·
探
达
新 知
土地退
土壤肥力 土地沙化 土壤侵蚀 石漠化 土壤盐碱化
·
标 提
合 作
化表现
下降
素 养
探
·
究 攻
黄土高原
课
重
南方喀 西北干旱灌 东北平原 时
难 我国的 “三北地 地区、南
分
核
心 素
分布
养
深 拓
区”
斯特分 溉区、华北 黑土分布 层
方低山丘
作
布地区 半湿润区 区
业
陵地区
·
展
返
首
页
25
·
·
自
主
预
当
习 探
2.正确理解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土地退化及原因
堂 达
新
标
·
知
(1)北方农牧交错带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区
提
合
素
作
养
植被。
作 业
深
拓
展
返
首
页
·
16
·
·
自
主
预
当
习
堂
探
达
新 知
(4)√
农牧民的日常生活用能主要是樵采地表植被,造成地表
·
标 提
合
素
作 植被破坏,因此解决其生活用能可有效保护地表植被。
养
探
究
攻
(5)A [绿洲地处沙漠中,为防止沙漠侵吞绿洲,应在绿洲外围 课
重
时
难
核 的沙漠边缘封沙育草。]
分 层
心
素
作
养
业
深
作 业
深
拓 展
( )返
首
页
·
14
·
·
自
主
预
当
习
堂
探 新
(5)绿洲地区防治土地沙化的正确做法是( )
达 标
·
知
合
A.绿洲外围的沙漠边缘封沙育草
提 素
作
养
探 究
B.绿洲前沿建立农田防护林网
攻
课
重 难
C.绿洲内部营造乔、灌木结合的防沙林带
时 分
核 心
D.水源丰富区设置沙障工程
素
层 作
养
业
深
拓
展
返
首
页
·
15
难
过度_开_垦__
分
核 心 素 养
深
3.土地退化的人为原因过度放牧
层 作
不合理的开__矿__、樵采、道路建设等
业
拓
展
返
首
页
·
10
·
·
自
主
预
当
习
堂
探
达
新
标
·
知 合
[特别提醒]
导致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退化的人为原因有很多,
提 素
作
养
探 究
但不同区域的主导人为原因不同,其结果都是导致了地表植被遭到
攻
课
重 难
攻
课
重
时
难
分
核
层
心
素
作
养
业
深
拓
展
返
首
页
·
22
·
·
自
主
预
当
习 探
问题3
(综合思维)魏光财一家人在此地开荒种田,对此地的生
堂 达
新
标
知 态环境有何影响?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