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心理学第七篇2人际知觉
人际关系心理学笔记
人际关系心理学笔记第一章绪论1、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是比行为更为深层的东西,是个体在交往活动中所表现的行为的关联性和必然性规律。
2、人际关系心理学研究的理论任务:就是要全面揭示与阐明人际关系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机制,分析人际关系的理论基础,弄清楚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的交互作用的方式,以及人在人际关系体系中的运作,探讨人际态度、社会知觉、自我知觉、心理控制、人际影响、人际吸引、人际冲突和群体行为等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建立人际关系心理学所独有的概念、术语、范畴体系,为进一步完善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科学理论体系提供依据,为丰富和发展心理学理论和方法积累素材,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
同时,也要使人际关系心理学尽快中国化,即适合中国国情,经过"选择-摄取-中国化"的途径,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适合改革开放实际的人际关系心理学体系。
3、人际关系心理学研究的实践任务:(1)正确地处理人际关系。
(2)有效地调整人际关系。
(3)不断地改善人际关系。
(4)发展新型人际关系。
(5)纠正畸形的人际关系。
4、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关系:(1)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混为一谈。
人际关系作为角色间的一种社会关系和其他任何一种社会关系一样,必然受生产关系的制约,还要受其他社会关系的影响,因而应该把人际关系置于社会关系中加以考察。
同时,也应看到,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真正的实在现象。
(2)人际关系和客观社会关系是同时产生的,人际关系一开始就受到社会关系的制约影响,社会关系存在于人际关系之中。
当然,社会关系同人际关系是两个级别的概念,具有不同的理论概括力。
社会关系强调现实关系的整体方面,非个性方面,而人际关系则更多地从个体、个性方面来表现现实方面。
人际关系是在社会关系的基础上形成的,但并不是一回事。
社会关系是社会学研究的对象,它一方面研究人与物的关系;另一方面,社会关系还包括意识形态的关系,主要有法律的关系、道德的关系等等。
6社会知觉:人际知觉与自我知觉
“自我表演”也叫“自我展示”,是指人们在别人对 自我表演”也叫“自我展示” 自我表演 自己形成印象时所做的显露。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总是想 自己形成印象时所做的显露。在日常生活中, 让他人对自己有一个良好的印象, 让他人对自己有一个良好的印象,所以自我表演的方式也 是多种多样。社会心理学家琼斯总结出了6种自我表演的 是多种多样。社会心理学家琼斯总结出了 种自我表演的 策略: 策略:
“自我障碍策略”是指人们提前准 自我障碍策略” 备的用来解释自己预期失败的一系列行 使用这种策略,如果失败了, 为。使用这种策略,如果失败了,就可 以使得他人不把我们的失败归结于我们 缺乏能力;而如果成功了, 缺乏能力;而如果成功了,就更可能做 出能力的归因。 出能力的归因。
“自我监控”是指人们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 自我监控” 中,通过观察他人自我表演的线索来对自己的自 我表演加以控制, 我表演加以控制,也就是说根据别人的表现来决 定自己的行为。森德、 定自己的行为。森德、菲斯克等人对自我监控进 行了全面的研究, 行了全面的研究,指出高自我监控的人善于自我 表演, 表演,能根据情境和他人的需要来塑造自己的行 而低自我监控的人不善于在别人面前作表演, 为;而低自我监控的人不善于在别人面前作表演, 不看重情境与他人的影响, 不看重情境与他人的影响,表达的是自己真实的 态度与感受。中国人的自我监控能力较强, 态度与感受。中国人的自我监控能力较强,比较 在乎他人的要求与期望, 在乎他人的要求与期望,所以中国人在社会中的 适应能力较强。 适应能力较强。
心理学家们对印象形成的过程进行研究, 心理学家们对印象形成的过程进行研究,并 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这个过程的特性做了总结。 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这个过程的特性做了总结。
• 第一印象
在与陌生人交往的过程中, 在与陌生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所得到的有关对方的最初印象叫做第一 印象。第一印象往往最为深刻, 印象。第一印象往往最为深刻,在以后的人际知觉或人际交往时不断在头脑 中出现,并制约着新的印象。第一印象中最重要、最有力的是评价。 中出现,并制约着新的印象。第一印象中最重要、最有力的是评价。
《人际关系心理学》名词解
《人际关系心理学》名词解释第一章绪论1.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关系。
2.人际关系心理学:是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的客观事实和规范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知识探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客观规律的心理学分支。
本质上,人际关系心理学是一门正在形成的社会心理学分支或应用心理学分支学科。
3. 社会关系:是人们在共同的物质和精神活动过程中所结成1的相互关系的总称。
第二章人际关系的研究、理论和方法1.人际反应特质:心理学家认为在个体心理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在个体的人格体系形成过程中,形成了其特有的人际关系的基本倾向,称之为人际反应特质。
2.归因理论:是关于知觉者推断他人与自己行为的一组理论。
它侧重于对人的活动因果关系进行分析。
人们通过这种理论来理解、预测和控制他们的环境,以及随这些环境而出现的行动,从而达到有效地控制人际关系的目的。
3.通俗心理学:是海德提出来的,海德认为每一个正常人都是心理学家,都有一些关于人类行为因果解释的基本理论,这些理论是由生活经验积累形成的,就叫作通俗心理学。
4、社会测量法:又称社交测量法。
这是美国心理学家莫雷诺创立的一种用来测量群体成员之间人际关系的一种方法。
其目的是从群体的角度,定量地揭示整个群体以及各成员在该群体内的好感、反感、冷漠等情感关系。
第三章态度及其转变1、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特定的人、观念、情境或事件等)所持有的稳定的心理倾向。
2、参与活动法:参与活动要求人们通过活动来改变自己的态度。
人们的态度往往在交往中体现出来,并在交往中得到别人的启发和教育,从而改变。
3、登门拜访:是一种态度转变的方法。
这种方法认为态度转变必须逐步提出要求,从一个小请求开始,然后向大请求过渡,从而达到彻底改变态度的目的。
4、团体规定论:是一种态度转变的方法。
它认为群体所具有的公约、规章、准则等可以有效改变人们的态度。
这样,我们可以利用群体的纪律来要求各个成员,使他们改变态度,与群体保持一致。
《人际关系心理学》判断题
《人际关系心理学》判断题8与听众类似的沟通者比与听众不类似的沟通者传递的信息更有说服力。
第一章绪论9、听众的态度越极端,越容易接受不同的观点。
(×)1、在人际关系三个相互联系的心理成分中,情感因素是最重要的成分(√ )10、私下保留的态度比公开表达过的态度更容易改变。
(√)2、夫妻关系不属于人际关系的范畴。
(×)第四章行动与态度3、梅奥对人际关系结构方面做了重要研究。
( ×) 1、个体认知之间的大部分关系是认知无关。
(√ )4、期望理论是亚当斯提出来的。
( ×) 2、认知失调程度随着认知之间的差异程度的加大而减少。
(× ) 5、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一门综合性、边缘性学科。
(√ )3、一个人的认知失调程度与协调性认知数成正比,与不一致的认知数成反比。
6、人际关系受生产关系的制约。
(√ )( ×) 7、生产关系是社会关系研究的对象,而意识形态的关系不是社会关系研究的范畴。
4、行为可以改变态度。
(√ )(× ) 5、为完成行为而提供的诱因与将要发生的态度改变的程度之间存在着一个相反8、要研究人际关系,应该把人际关系放到社会关系中加以考察。
(√ )的关系。
(√ ) 9、人际关系心理学的根本任务是发展新型的人际关系。
(√ ) 6、在从事与自己态度相矛盾的行为时,自愿选择比强迫服从更会产生认知失调。
10、人际关系研究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 )第二章人际关系的研究、理论和方法7、人们会对经过努力达到的目标更喜欢、评价更高,这是基于决策后失调的研1、霍桑实验发现,组织中既有正式组织,也有非正式组织。
(√)究,(× )2、要发挥个体的创造性,提高积极性,可以采取的最好的人际沟通模式是圆式交8、人在决策后会有一个明显的特点,那就是,决策者会试图扩大两个项目之间往模式。
(√)评价的差距。
(√)3、在口头交际和书面交际中,书面交际的效果最好。
第二讲 人际知觉
动作——人的心理的钥匙
知面知心而知人
一、人际知觉的含义与特征
(一)人际知觉的含义
1、知觉:
2、人际知觉:是个体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
观察、了解他人并形成判断的一种心理活动。 人际知觉又称为社会认知或社会知觉。
(二)人际知觉的特征
1、选择性
2、认知反应的显著性
3、防御性
4、认知的完型特性
相面术
中国相面术
“相”字在汉语中意思颇多,其 中“相貌”一词用得较多。《荀子· 非 相》中有“形相虽恶而心术善,无害 为君子也”。旧时迷信通常观察某人 的容貌来测定其贵贱安危,吉凶祸福, 这一技术被称作“相术”,而做这一 行当的人通常被称作“相士”。中国 有久远的相术历史,《汉书· 艺文志》 就有《相人》二十四卷,流传民间的 相术书有《麻衣相法》和《水镜神相 》等。
练习
当你想到下面几种人时,他们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 (1) 加油站的人 (2) 走路拄拐杖,住在疗养院的人 (3) 摇滚音乐家 (4) 理发师 (5) 挨家挨户推销吸尘器的人 (6) 有五个孩子,吃救济粮的人 (7) 强奸犯 (8) 大企业中的业务经理 (9) 护士 (10) 服役的军人 你认为这些人分别是什么性别? 什么年龄? 什么政治追求? 什么种族 背景? 哪些属于你能意识到的定型化概念? 被你的定型化概念简单化 的是哪些东西? 它又使什么复杂化了?
体型说
• 美国心理学家谢尔顿也是体型说的代表之一。他从胚胎学 角度把人分为三类: • 内胚叶型:丰满、肥胖。特点是图舒服,好美食,好睡觉, 会找轻松的事干,好交际,行为随和。 • 中胚叶型:肌肉发达,结实,体型呈长方形。特点是武断, 过分自信,体格健壮,主动积极,咄咄逼人。 • 外胚叶型:高大细致,体质虚弱。特点是善于自制,对艺 术有特殊爱好,并倾向于智力活动,敏感,反应迅速。工 作热心负责,睡眠差,易疲劳。 • 体型说虽然揭示了体型与气质的某些一致性,但并未说明 体型与气质问关系的机制,体型对气质是直接影响或是间 接的影响,二者之间是连带关系还是因果关系。另外,研 究结果主要是从病人而不是从常态人得来的,因此,缺乏 一定的科学性。
台大人际知觉讲义
台大人际知觉讲义人际知觉是指个体对他人言行、态度和感受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在社交交往中,人际知觉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意图和情感,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台大作为国内顶尖的大学之一,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人际知觉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
下面是我为台大学生编写的人际知觉讲义。
一、人际知觉的重要性1.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人际知觉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他人的需求和情感,能够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和相处,从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2. 提高人际沟通的效果:人际知觉能帮助我们更准确地理解他人的意图和情感,从而能够更有针对性地回应他人,提高人际沟通的效果。
3. 增强职业竞争力:在职场中,人际关系的良好与否直接影响着个人的职业发展。
人际知觉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人的需求和期望,从而能够更好地与同事、上司和下属相处,增加自己的职业竞争力。
二、人际知觉的要素1. 外在标志:外在标志是通过观察他人的言行举止、面部表情、声音语调等来获取他人的信息。
我们可以通过注意他人的肢体语言、表情和言语,从而推测他们的情感和态度。
2. 内在标志:内在标志是通过观察他人的心理状态、需求和动机来获取他人的信息。
我们可以通过倾听他人的故事、关心他人的生活和需要,从而更好地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
3. 处境标志:处境标志是通过观察他人所处的环境、角色和身份来获取他人的信息。
我们可以通过了解他人的个人和职业背景,从而更好地理解他们的观点和行为。
三、提高人际知觉的方法1. 倾听他人:倾听是提高人际知觉的关键。
在与他人交流时,我们应当保持注意力集中,不打断对方,积极倾听他们的言语和情感,从而更好地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
2. 观察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往往能够更准确地传达他人的情感和期望。
我们应当注意观察他人的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从而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们的意图。
3. 保持同理心:同理心是理解他人内心世界的重要工具。
《人际关系心理学》填空题――新教师考试无忧解读
《人际关系心理学》填空题第一章绪论1、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心理关系。
2、“人际关系”作这专用名词是在20世纪初由(美国人事管理协会最先提出来的。
3、人际关系作为早期行为科学理论之一,也称(人群关系论,1933年由哈佛大学教授(梅奥创立。
4、从心理学角度考察,人际关系包含三种成分,即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
5、在人际关系心理学各理论流派中,提出群体动力学的心理学家是(勒温,提出人际特质理论的心理学家是(修茨。
6、弗罗姆提出的理论流派是(期望理论,海德和凯利提出的理论是(归因理论。
7、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就测量法而言,目前应用最普遍的是莫雷诺的(社会测量法。
8、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人际关系心理学是一门(综合性、(边缘性学科。
9、在心理学的各分支学科中,(社会心理学与人际关系心理学联系尤其密切。
10、社会关系是人们在共同的(物质和(精神活动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的总称。
11、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产物。
12、良好人际关系建立的三个阶段是:(注意阶段、接触阶段和(融合阶段。
13、人际关系恶化的过程包括:冷漠阶段、(疏远阶段和终止阶段。
第二章人际关系的研究、理论和方法1、人际关系的心理学实验研究, 始于20世纪(20年代。
2、(莱维特为了探索正式群体中个体的相互作用的交往模式, 提出了四种有代表性的人际关系沟通模式。
3、人际沟通四种模式包括:圆形传递、(轮式传递链式传递和(Y式传递。
4、对非正式群体的人际关系交往进行研究的心理学家是(戴维斯。
5、在非正式群体中存在的四种人际关系交往模式分别是:(单线型、集中型、偶然型和(流言型。
6、对人际关系的结构进行系统研究的心理学家是(纽科姆。
7、人际关系从其结构组成来说可以分为五类:生活型、(劳动型、休息型、(学习型和活动型。
8、人际关系中交往积极性的经典实验——霍桑实验是心理学家(梅奥和他的学生一起进行的。
9、霍桑实验包括四个分实验:(照明实验、福利实验、群体实验和(态度调查。
第二章 人际知觉与个人决策
❖ 选择性比较(selective comparison)是把新 获得的信息与过去已有的信心进行比较。
❖ 三、领导洞察力 ❖ 有学者认为应将洞察力列为领导者的重要素质。在
组织目标的确立、激励下属以及处理突发事件的过 程中,领导的洞察力均起着关键的作用。 ❖ 四、谈判者的洞察力 ❖ 商务谈判中,谈判者的洞察力主要表现在就对手往 往掩盖的真实意图,能够迅速地根据掌握的信息和 对手的言谈举止进行综合分析,做出合理的判断。 一个优秀的谈判者必须具备敏锐的洞察力,能在较 短的时间内推断出对方各方面的态特点,然后在谈 判中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策略和手段,对对方的 性格、能力、精力、经验及待人接物方式等因素的 洞察,据此来决定谈判策略、报价及合作方式,那 么,谈判成功的机会就大得多。
如“一俊遮百丑”。
❖
近因效应
❖
近因效应(Recency Effect)是指最后给人留下的印象有强烈的影
响。它一般产生于熟悉者之间。
❖
定型效应
❖
定型效应(Stereo Type Effect)是指对某个群体形成的一种概括
而固定的看法,又称刻板印象。
❖
投射
❖
投射(Projection)是指由于自己具有某种特性,因而判断他人也一
(二)基本假设2——有限理性人
❖ 2.前景理论的主要假设 ❖ (1)回避损失(LossAversion) ❖ (2)参照依赖(Reference Dependence) ❖ (3)捐赠效应(Endowment Effect)
三、个人决策风格
❖ 1.均衡型决策 ❖ 2.冲动型决策 ❖ 3.怠惰型决策 ❖ 4.风险型决策 ❖ 5.谨慎型决策
或一组目标的问题的最佳值。 ❖ 4.所有决策者在做出抉择时,能以相同的态度来运用
人际知觉社会知觉
認知論:強調在學習歷程中的頓悟(Insight) 學習是個體認知到環境中事物間的關係 掌握全局的情形,如利用旅行看地圖、下棋
➢ 第一印象的形成主要是根據人的表面特徵 ➢ 一見鍾情
刻板印象
➢ 例如我們對美國人、客家人、四川人的看法
月暈效果
➢ 將一個人某部分的正向(或負向)特質推演到其他部分 ➢ 人緣好的員工,經常會被認為其他工作效能也不錯
人處理訊息容量的限制,加上個體主觀因素 及選擇性的接受訊息,容易造成誤差—客 觀證據的重要
一致性:人對同一刺激在不同時候,不同情境的一致性反應 (經常遲到者與突然遲到者的歸因不同)
同意性:不同的人對相同刺激是否有相同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相同路線者是否同時遲到)
19
偏差歸因
成功或失敗的不同歸因
面對成功與失敗時的不同歸因 成功易歸因於自己(保護自己,因成功為自己所希望見到
的)、失敗易歸因於他人(成敗之訊息處理過程不同)
2
連續法則示意圖(組織完形法則之一)
3
知覺受學習經驗的影響
4
知覺受學習經驗的影響(採自Fisher, 1967)
5
知覺受學習經驗的影響(採自Fisher, 1967)
6
閉合法則示意圖
7
影響知覺的因素
知覺者因素(觀察者因素、個體因素)
買了一個新背包,後來發現街上很多,是因為自己特別注意, 而非購買的人增多。受知覺者人格特質影響: ➢ 價值觀與態度:權威行主管喜歡順從部屬 ➢ 過去經驗:因為經驗的不同,對事物的看法不同 ➢ 動機與興趣:沒有信心的老師會怕學生的反應; 飢餓時,會特別注意食物或將圖形看成食物。(家樂福) ➢ 期望:同樣是加分,有人覺得加五分很多,有人覺得沒什麼, 因為每個人的期望不同。
人际知觉PPT课件
7
(三) 社会认知的特殊性
8
(三) 社会认知的特殊性
1、从介质来看 2、从构造过程来看 3、从大脑的加工来看
9
(四) 社会认知中的图式及其作用
(1)分类与图式
在认知他人的时候,人们并不是把某个 人当成独立的个体,而总是立即并自动地将 之归到某一类当中,这个过程就是分类,它 是自发的、立即的。
第三讲人际知觉( 社会认知)
1
主要阐明以下几个问题: 1.掌握社会认知的概念及基本对象 2.熟悉印象形成的因素 3.了解社会认知的归因理论及社会认
知偏差
2
看到这张图片你会想到什么呢?
3
第一节 社会认知概述
一.社会认知的定义及其分析
(一)社会认知的定义 社会认知是个人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
动机和意向作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12.56 9.44
11.94 10.11
19
(二) 未能充分利用基本信息
20
(三) 框架的作用
21
关于疫苗接种的两种情境:
第一种情境: 如果用疫苗A,200人会被获救; 如果用疫苗B,有三分之一共600人可能被获救,三 分之二共1200人可能无法获救。
第二种情境: 如果用疫苗C,400人会死亡; 如果用疫苗D,有三分之一的可能性无人死亡,三 分之二共600人可能死亡。
A:不会 B:会
31
问题4b:
假设你在抽奖中输掉了750元,并有机 会参加第二轮抽奖。第二轮抽奖结果抛硬币 决定。是正面,你将赢得225元;是反面则输 掉225元。在第一次抽奖中输了的你是否参加 第二次抽奖呢?
22
测测你有没有认知偏差:
问题1a:假如你是一位将军,一次战斗中,你的军队
人际知觉
第一节人际知觉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叫人际知觉。
2、掌握社会知觉中几种常见的效应。
教学重点:几种常见的效应教学难点:掌握社会知觉中几种常见的效应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绎法教学时间:两节课教学过程:一、复习上次课我们学习了知觉,知觉的四个特性是哪四个?影响知觉的因素有哪些?什么是知觉的防卫机制?二、人际知觉的概念社会知觉分为人际知觉和自我知觉。
社会知觉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对人的知觉(包括对他人和自我的知觉)。
(2)对社会事件因果关系的知觉。
(3)对人际关系的知觉。
因此社会知觉有时又叫人际知觉,但这本书中把社会知觉简单地归结为人际知觉是不合理的。
社会知觉和自我知觉的概念(P21)一、五种人际效应(一)首因效应首因效应,是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的效应。
首因效应也叫首次效应、优先效应或第一印象效应。
它是指当人们第一次与某物或某人相接触时会留下深刻印象,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通过“第一印象”最先输入的信息对客体以后的认知产生的影响作用。
第一印象作用最强,持续的时间也长,比以后得到的信息对于事物整个印象产生的作用更强。
心理学研究发现,与一个人初次会面,45秒钟内就能产生第一印象。
这一最先的印象对他人的社会知觉产生较强的影响,并且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
烽火猎聘资深顾问就曾经指出:“保持和复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有关的心理活动第一次出现时注意和兴趣的强度。
”并且这种先入为主的第一印象是人的普遍的主观性倾向,会直接影响到以后的一系列行为。
既然第一印象会有这么大的影响,我们这里就不得不说到“印象整饰”常用的印象整饰策略有以下几点:1.按社会常模管理自己比如人们认为外表能反映一个人的精神状态,而外表是最容易为他人所察觉和感觉到的,所以我们往往留意修饰外表,第一印象主要是根据对方的表情、姿态、身体、仪表和服装等形成的印象。
那么我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应该首先注意自己的仪表和服装,衣服要整洁平净,仪表大方,面带微笑,微笑是最好的语言。
2、人 际 知 觉
人际知觉第一节外貌与性格第二节表情语言第三节认知与归因第四节知觉效应知觉错误不可避免?!第一节外貌与性格你相信外貌与性格之间有联系吗?“面如桃花,心如蛇蝎”“知人知面不知心”一、“流行”的认识1、外貌的易察性:首先见到的是外貌,体型、容貌、毛发、皮肤、乃至服饰。
尽管可能很多特征是天生的,但由于某些观念意识的存在,使得外貌成为认识一个人的最早的入口;并且很多人相信,特别是在无其他参照信息的情况下,从一个人外貌能够看出人的性格特征。
2、例子:苏联心理学家鲍达列夫的调查再比如:皮肤白净、纤细,就是较为文静懦弱,如古代戏曲中的白面书生;皮肤黝黑、粗糙的人是粗鲁而豪爽的。
美国某心理学家的试验:刮了胡子的一个人的对比,迥然不同。
衣服着装的体现:二、似是而非的理论历史上不少人曾将外貌与性格联系总结成形形色色的理论,最大特点表明:人的性格特点的是有先天的生理结构决定的,许多看来似乎还很荒谬。
1、相面术“天庭饱满”,“尖嘴猴腮”,刘备“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视其耳”“蜂目而豺声,忍人也”。
“吉人自有天相”与中医上“望诊”的不同;封建社会自唐代以下,选吏必以五官端正,体态丰满为表征。
《唐书李揆传》中载“獐头鼠目子,能求官耶?”古代亦有反驳者,荀子列举大量形相与人格不符的事实指出:“形相虽恶而心术善,无害为君子也。
形象虽善而心术恶,无害为小人也。
”2、颅相学十九世纪欧洲,盛行颅相学,代表人物德国解剖学家加尔,认为脸型与头型与其人格和智力有内在联系。
他将人的头骨分为三十七个区域,分管不同心理机能:好斗性,自尊,良心,善行,耐心,等等。
人的某种官能发达会在头骨的相应隆起部位中显示出来,因而通过触摸颅骨的隆起部位就能判断人的性情及道德品质。
当时无法得知人脑与心理之间的关系,无法解释人的性格形成的规律及其生理机制。
后遭到驳斥。
3、体型说20世纪20年代,德国精神病学家克雷奇梅尔根据对精神病人的临床观察,提出按体型划分气质类型的理论。
2020年自考《人际关系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卷二)
2020年自考《人际关系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卷二)一、填空题1、(人际知觉)是个体试图了解周围人们的认知过程。
2、人际的非言语沟通包括三种:脸部表情、(目光接触)和(身体语言)。
3、人们对于辨认表示(危险)的表情应该特别容易。
4、归因的理论化是从(海德)开始的,他提出了(通俗心理学)的理论来解释归因。
5、相应推论理论主要是由心理学家琼斯和(戴维斯)提出的。
6、相应推论理论认为,人们的归因是通过(非共同效果)和社会赞许这两个因素来完成的。
7、(凯利)提出的归因理论称为因果归因模型。
8、韦纳提出了(成功和失败)的归因模型。
9、成功和失败的归因理论认为归因包括两个步骤的过程,一是决定(控制源),二是决定(稳定性)。
10、控制源理论是由(罗特)提出来的,他把人分为(内控者)和(外控者)。
11、控制源理论认为,(内控者—外控者)是因果归因的一个基本维度。
12、对人的归因偏见主要有三种:行为中心偏见、(显著性偏见)和(一致性反应信息利用不足偏见)。
13、我们对他人的知觉常常根据他的行为,而忽略行为发生的环境的前后关系,这种现象称为(行为中心)偏见。
14、从归因理论来看,在冲突中,对冲突行为的(归因)可能要比引起冲突的行动本身更为重要。
二、选择题1、人的脸部表情所表达的有六种基本的情绪,包括( A )。
A、快乐、悲哀、惊奇、恐惧、愤怒和厌恶B、快乐、悲哀、恐惧、厌恶和鄙视C、不满、悲哀、快乐、惊奇、恐惧、厌恶D、不满、悲哀、恐惧、厌恶和鄙视2、在脸部表情中,人们对于辨认表示( C )的脸部表情应该特别容易。
A、快乐B、悲哀C、危险D、安全3、当我们持续地注视着某人,无论他干什么都保持这种目光接触时,这个人通常会感到(D )A、高兴B、沉默C、平静D、紧张4、有些人一说谎经常会频繁地搓手或摸着身体的其他部位,我们这是通过他的()来辨别其内在心理状态。
( C )A、脸部表情B、目光接触C、身体语言D、语调5、一般来说,与一个角色相反的行为同与角色一致的行为相比,前者可以为我们提供更多的有关内在心理倾向性的信息。
人际知觉
第四个是定势效应。心理学家向被试出示同一人 的照片,出示之前,对第一组说,这个人是个十 足的罪犯;对第二组说这是一位大科学家。然后 让被试用文字描述照片上的人的相貌。结果第一 组的评价是:深陷的双眼证明内心的仇恨,突出 的下巴证明沿着犯罪的道路走到底的决心;第二 组的评价是:深陷的双眼表明思想的深度,突出 的下巴表明在科学的道路上克服困难的意志。这 就是在看照片之前的介绍所产生的定势所起的作 用。
第二个是近因效应。在人际交往中新近 接收的关于他人的信息也起很大的作用, 影响到对他人的评价。这是因为刚刚发 生的事,在人们心目中的印象也是鲜明 而强烈的。前后信息间隔时间越长,近 因效应越明显。原因在于前面的信息在 记忆中逐渐模糊,从而使近期信息在短 时记忆中更为突出。
第三个是光环效应。心理学家让被试看பைடு நூலகம்些照片, 照片上的人有的漂亮,有的不漂亮。让被试评价 照片上的人的与漂亮无关的一些品质。结果漂亮 的比不漂亮的在各方面的得分都高。事情就是这 样,一个人的某一品质被认为是好的,他就被一 种积极的光环所笼罩,从而也就把其它好的品质 赋予他;如果一个人的某一品质被认为是坏的, 他就被一种消极的光环所笼罩,也就被赋予其它 不好的品质。这就是光环效应。
第一个是首因效应。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 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 这种效应即为首因效应。 在人们的相互认识的过程中,最先接收的关于他人 的信息起的作用最大,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先入 为主”。因为,一是最先接收的信息形成最初的记 忆图式,后来的其他信息被整合到这个记忆图式中 去,也就是最初的记忆图式影响了对后来获得的信 息的解释;二是最先接收的信息受到更多的注意, 在大脑中有更多的加工。
爱慕、猜疑、鄙 视、憎恶、反感、 信赖、敬仰……
人际关系心理学
调节情绪:学会在适当的时候调节自己的情绪,避免情绪波动过大对人际关系造成负面影响。
表达情绪:学会以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让对方了解自己的感受,促进双方的理解和沟通。
人际关系心理学在实践中的应用
PART SIX
人际关系心理学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促进团队协作:运用人际关系心理学原理,增强团队成员之间的信任与合作,提高工作效率。
保持冷静:在冲突发生时,保持冷静和理智,不要让情绪控制行为。
沟通清晰: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和需求,同时倾听对方的观点和需求。
灵活变通:在处理冲突时,要灵活变通,寻找最佳的解决方案,以满足双方的需求。
人际关系中的情绪管理技巧
觉察自己的情绪:及时意识到自己的情绪变化,是情绪管理的基础。
接纳自己的情绪:接受并理解自己的情绪,不要抑制或否认它们。
பைடு நூலகம்
自我概念理论:强调个体如何认识和评价自己,以及这种认识如何影响其与他人的关系。
社会认知理论:研究个体如何理解和解释他人的行为,以及这种理解如何影响个体的人际关系。
互动理论:关注个体在交往过程中的行为和互动方式,以及这些行为和互动如何影响人际关系。
情感依附理论:探讨个体如何形成和维持与他人的情感联系,以及这种联系如何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
人际关系中的表达技巧
尊重:尊重对方的意见和观点,避免攻击和贬低
倾听:认真倾听对方说话,给予反馈和回应
沟通: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需求,避免模糊和含糊的措辞
理解: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理解对方的情感和需求
人际关系中的冲突解决技巧
寻求共识:在冲突解决过程中,寻求双方的共同点和共识,以达成妥协或解决方案。
社会刻板印象:指个体对某一群体或社会阶层形成的固定印象,这种印象往往会影响个体的行为和态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际知觉第一节人际的非言语沟通一、脸部表情二、目光接触三、身体语言非言语线索在人际交往中起着重要作用。
人们总是通过自我表现来提高在他人心目中的印象。
通过控制自己的非言语行为,来引起其他人的有利反应。
非言语线索在人际交往中另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可以辨别说谎话的人。
第二节对人的归因理论一、海德的通俗心理学二、相应推论理论三、凯利的因果归因模型四、韦纳的成功和失败归因理论五、控制源理论一、海德的通俗心理学归因的理论化是从海德 (F.Heider.l958)开始的。
海德的兴趣在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是怎样发现什么是原因,什么是结果的。
他认为,人们有两种强烈的需要:一种是形成对周围环境一贯性理解的需要;另一种是控制环境的需要。
为了满足这两种需要,就要预测人们将怎样行动。
就一般的人而言,都或多或少能够做到这一点。
所以海德认为每一个常人都是心理学家,都有一些关于人类行为因果解释的基本理论。
这个理论就叫通俗心理学。
通俗心理学的关键是:确定其他人的稳定的、基本的心理倾向的能力。
为了判断人们会怎样行动,我们需要形成对他们个性、动机、情绪、态度等的判断。
同样,为了预见和控制我们的环境,我们也需要对其他人这些心理倾向作出判断。
我们怎样作出因果关系的归因呢?海德认为我们使用一条叫“不变原则” 。
我们都假定,任何一种行为都是由许多原因结合造成的,于是,我们在寻找在不同的条件下,一个特定的原因和一个特定的结果之间的关系。
如果一个特定的原因和一个特定的结果在许多不同的情景下都互相联系在一起,如果在那个原因不存在的情况下,结果也没有产生,我们就会把这个结果归因于这个原因,这就叫作“不变原则”。
用这种方法,我们可以找到关键原因对因果关系的大部分认知中,核心问题在于某一特定的行为或事件归因于内在状态还是归因于外在力量。
归因于内在状态,称为内在归因。
内在状态指行动者的人格、品质、动机、情绪、心境、态度、能力等。
归因于外在力量的,称为外在归因。
外在力量指对于行动者来说是外在的东西,例如周围环境、其他人的行为、提供的奖励或惩罚、运气、任务难度等。
对此,海德认为,行动是由人的力和环境的力相互作用而成,如果个人的因素强于环境的因素,会作出内在归因,如果环境因素强于个人的因素,会作出外在归因。
二、相应推论理论该理论由琼斯(E·E.Jones)和戴维斯(K·E·Davis)于1956年提出。
一般说来,我们根据行为等特殊信息来推论出相应的个人心理倾向性同这个人的外在行为相符合相一致的程度。
很明显,为了有把握地把一些稳定的心理倾向归于其他人,一个观察者总是力图作出相应的推论。
两者相一致、相适应的程度越大,我们作出归因的信心就越大。
所以相应的程度和我们作出归因的信心密切相关。
也许有人以为从一个人的外在行为推知他的内在动机、特性等是一个简单的事,不幸的是,由于下述两个因素,事情就变得复杂起来了。
第一,生活在社会上的人是复杂的,其他人常常使我们产生误解,有时甚至故意隐瞒我们,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根本不知道他们的真正特征或真实动机,如果我们不谨慎仔细的话,仅根据外在行为,我们还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第二,更为重要的是,其他人的行为常常受到不受他们自己控制的外在因素所制约,而不只受到他们的内在状态或心理倾向性所制约,这样,用他们的外在行为来推论自然要使我们误人歧途。
在许多场合下,我们还是能成功地归因的。
我们怎么样完成这一过程呢?(一)非共同效果按照相应推论理论,根据人们的外在行为进行精确的归因,之所以成功,部分是因为我们注重于某些行动,这些行动能为我们提供丰富的信息,特别是那些独特的、非共同的效果 ----- 这种效果不能由其他因素产生。
这样做的优点是我们能对这些独特行为后面的动机形成一个明确的思想。
人们常常根据非共同性的效果,来进行相应的推论。
(二)社会赞许性决定相应推论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是一个行动的社会赞许性,或叫符合社会要求的程度。
我们常常注意那些与通常行为方式相反的、尤其那种不是社会所希望的行为。
琼斯等人在1961年比较了与一个人的角色相一致的行为和不一致的行为的效果。
他们说,一般来讲,与一个角色相反的行为同与角色一致的行为相比,前者可以为我们提供更多的有关内在心理倾向性的信息。
社会希望性和非共同效果这两个概念可综合为一个一般的归因原则,称为“折扣原则” 。
该原则是说,“特定的原因产生特定的结果的作用将会由于其他可能的原因而削弱。
”不仅是社会希望性,如角色期望,而且由于非共同效果的数目增多,使一个特定原因在解释内在心理倾向的作用上打了折扣。
三、凯利的因果归因模型凯利(K·Kelly,1967,1971)提出了对人们行为进行归因的体系。
他提出了三个基本维度。
这三个维度是我们要对一个行为的意义作出推论时必须考虑的。
第一个维度称为实体的特异性,是指某个人对不同的刺激或不同的事件作出相同反应的程度。
如果某个人对范围广泛的刺激都作同样的反应,那么,实体的特异性就是低的。
相反,如果只对某个刺激作出特定的反应,而对于其他许多刺激都没有作出类似的反应,那么,实体的特异性就是高的。
第二个维度是一致性反应,是指其他人对这个实体者都这样反应的程度,即反应是否是一个一致性的反应。
如果只有这个人对这个实体作出了这样的反应,而其他人没有这样做,那么一致性程度是低的。
相反,如果该人对这个实体作出了这样的反应,而其他人也这么做,那么,一致性程度就是高的。
第三个维度是一贯性,是指个体对于这种刺激在其他的时间和其他的场合下以同样方式反应的程度。
如果该个体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下都作出这样的反应,那么一贯性程度就是高的。
相反,在不同的时间内,或有不同的场合下对同一刺激作出了不同的反应,那么,一贯性就是低的。
在凯利的因果归因模型中,提出了协变原则。
他认为人们在归因中三个维度在协同变化。
因此他的模型叫作归因的三维学说,也称立方论。
凯利的模型认为,在实体的特异性和一致性低,而一贯性高这种条件下,我们更可能把一个人的行为归于内在原因。
相反,在实体的特异性、一致性、一贯性都高的情况下,我们更可能把一个人的行为归于外在原因。
而在一致性高,实体的特异性低,一贯性低的情况下,我们往往把行为的原因归于偶然的环境或情景因素。
四、韦纳的成功和失败归因理论归因类别中,有一种特殊形式的归因就是在成功或失败体验中的归因。
如,数学考试中一位同学的成绩较好,有人说:他运气好,恰巧准备到那些考试题“。
另有人说:”你说什么?他是他们组里最好的学生。
“第三个人解释说,”这一次成功既不能归于运气好,也不能归于他的能力,而是他为了对付这次考试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第四个人说:”唉,毕竟这次考试是容易的嘛。
“这四种可能的归因,就是韦纳(B·Weiner)、弗里兹(I·Frieze,)等人在1971年提出的理论中所叙述的成功和失败之后的归因类型。
韦纳等人提出了一个包括两个步骤的过程。
第一,观察者必须决定归因是内在的还是外在的,即决定控制源 (locus of control)。
在这方面,他把凯利的理论作为判断的基础。
第二,进行了那种归因之后,观察者还必须决定成功或失败是稳定地发生的还是不稳定地发生的。
那位同学还能考得这样好吗?或者,他经常考得这么好吗?只有当内在一外在的归因以及稳定一不稳定的归因作出之后,关于成功或失败的归因才能最后作出。
可见,韦纳等人在同意海德所提出的把原因划分为内在的和外‘在的这一维度的同时,还提出了另一个重要维度,这就是有关稳定和不稳定的稳定性维度。
也就是说,我们需要知道,原因是不是行动者的内在心理倾向或外在客体比较持久的特征。
有些外在原因相当稳定。
表6-1所知觉的成就行为的决定因素分类表控制源内在的外在的稳定的能力任务难度不稳定的努力运气我们能够判断那位同学考得好:因为他确实好,能力强 (稳定的内在归因);因为考试容易 (稳定,外在归因) --- 他能够在考试中一次再次地成功;因为他作出了努力 (一种不稳定的内在归因) ----- 他不能一次再次地成功,成绩好是由于他这次极为努力的结果;因为运气 (一种不稳定的,外在归因) ----- 他不能无数次地成功,他所准备得好的内容,恰巧考到了,这是运气。
韦纳和弗里兹(1973)对这个归因理论进行了检验。
他们告诉被试一个假想的人在工作任务中体验到的成功或失败。
还告诉被试这个人在类似的任务中成功或失败的情况以及其他人在这个任务上的成功或失败的百分比。
这样,韦纳和弗里兹就建立了使被试能进行内在归因和外在归因的条件 (回忆一下凯利的理论)。
然后让被试知道,行动者不止一次做了这个工作。
一半被试被告知他已成功过了,另一半被试则被告知他已失败过了。
被试把这个假想的人最近的成功或失败归因于什么呢?答案肯定了韦纳理论的预见。
现在的成绩与以前的成绩不一致 (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和与其他人成绩不同,则归因于努力 (成功了,是由于他工作格外努力;失败了,他没有作很大的努力)。
现在的成绩与这个人的过去所取得的成绩相一致并且与其他人的成绩也相同,则归因于任务困难程度 (成功归于任务容易;失败归于任务困难)。
现在的成绩与这个人过去所取得的成绩相一致但与其他人的成绩不一致,则归因于能力 (成功归于能力强;失败归于能力弱)。
按照上述这种分类进行归因,我们可以看出归因的后果,即作出了什么样的归因会影响到对未来的预测,也会影响到归因者的未来行为。
五、控制源理论控制源理论是由罗特 (J.B.Rotter,1966)对心理控制源进行研究并发展起来的归因理论。
心理控制源被认为是有关个人性格或行为与事件结局之间关系的泛化性期待。
罗特认为,对于行为的积极的和消极的强化来源,人们所抱的期望是不同的。
某些人把他们自己看成是有能力控制强化的事件是否产生,这些人被称为“内控者”(internal) ;还有一些人认为强化的事件不是由自己控制的,而是由运气、机遇,以及其他人等等这些外在因素所控制,这些人被称为“外控者”(external) 。
对控制源概念,人们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研究表明,控制源既影响了人们对发生在他们周围的事件是如何知觉的,又影响了人们对其他人的经验如何作出解释。
研究指出,控制源影响了对经验的知觉,如政治信仰、成就行为、对疾病和住院的反应、学习以及侵犯行为等等。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内控性一外控性是因果归因的一个基本维度。
第三节对人的归因偏见一、行为中心偏见一一“行为” 吞没“场”海德曾指出,对他人的知觉常常太多地根据行为,而不大根据行为发生的环境的前后关系来作出。
他把这种现象称作“行为”吞没“场”,也有人把这种偏见称作“基本的归因错误”。
一位学生迟到了,进教室时,他把笔记和书本都掉在地上,当他要捡起时,又滑倒了,并打破了眼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