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颌窦含牙囊肿误诊1例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02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年1月第7卷第2期ChinJMisdiagn,Jan2007Vol7No.2
图l第二次手术时鼻窦平扫CT黑色箭头提示右侧
上颌窦囊肿,箭头提示上颌结节处含牙影。
【参考文献】
i-i]黄选兆,汪吉宝.实用耳鼻咽喉科学E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27—228.
图2第一次手术时鼻窦平扫CT:黑色箭头提示右侧上颌窦囊肿,箭头提示囊肿后下壁含牙影。此牙第1次手术时已取出。
[z]樊忠,王天铎.实用耳鼻咽喉科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329—330.
收稿日期:2006—10—02;修阐日期:2006一11一06责任编辑:刘继烈
毡希也希也希也乔出尔出乖出尔出尔也希毡钚起锯趟铝R场带场潜蟛脊蟛带幻萍场辩幼辞幼带易带场带幻辞场辞场带场带场萍场潜幻带场辞翰融%襻幻萍幻辞幻带蜘弹场萍场带场带均带幼带幻辞场带幼带蟛辞如社嫩尔出乖出乖出界
【信稿】
静脉输液体会
《中国误诊学杂志》编辑部:
静脉输液是门诊输液中心最常见的诊疗方式,护理操作是输液成功的关键,体会如下。
1配制液体
配制液体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和“三查七对”制度,避免使用不合格药液防止发生输液反应。
2排气
排气时把滴壶下段输液管在手中盘好顺提上举,使滴壶倒转向上打开输液管调节器,当液体流入滴壶1/3时关紧调节器放下手中输液管,待滴壶下少量空气自动逸上滴壶里的液面后,打开调节器使液体成滴状流下而不能成线状,因成线状压力大,可将滴壶上部气体压人下段管而形成较多气泡;当药液从针头流出时,可将调节器向上推至滴壶下关紧,排气成功。
3选血管,
3.1老年人手足背静脉输液法年老体弱及患多种慢性病患者手足静脉较细小表浅、皮下脂肪少弹性差、血管缺少组织支持活动度较大,穿刺困难。因此穿刺前要仔细了解血管特点或生理异常,必须使其充分暴露,看清走行摸清深浅和粗细。根据手足末梢神经对疼痛刺激较敏感特点,进针应采用快稳准及宁浅勿深法,避免因疼痛引起血管收缩而降低穿刺成功率。进针前比一下针体与血管长度以决定迸针长短;穿刺时患者不用握拳,采用自然放松法,自然放松法明显优于握拳法,具有进针快、回血快、一针见血率高的优点,明显减轻进针疼痛感。操作者用左手握患者手或足,以拇指绷紧皮肤固定血管下端以减少血管滑动;如血管有分叉应在血管下0.5cm处进针,以35。角快速刺入皮下后稍放平针头,当针尖已压住血管时针体角度再稍抬高25。快稳刺入血管,见回血后放平针体再徐徐进入少许,用4条胶布固定。
3。2&Jh头皮静脉逆行输液法通常小儿头皮静脉输液多采用向心端穿刺,但长期输液患儿因血管破坏较多短时间不能恢复,如再用穿刺过的血管输液,因局部血容量增加血管内压力增大,液体可通过原针眼向组织问隙渗透造成局部肿胀,有些药物如渗到皮下可导致组织坏死,给患儿带来不应有的痛苦。因d,JL头皮静脉呈网状分流且无静脉瓣,逆行输液速度不会减慢。笔者在临床上经过上千例逆行输液观察,未见局部肿胀及其他不良反应。
4控制滴速
输液过程中的滴速可由不同原因自行发生变化,根据临床实践发现有以下原因:(1)由于开始穿刺时针头斜面与血管壁相贴,当时滴速不快,输液中因患者体位变化使针头斜面离开血管壁,结果自行变快;(2)目前使用一次性输液器,常出现滴速调节器失控。一般根据药物理化性质和治疗要求调节滴速,输入对血管刺激较强药物应适当减慢滴速,以保持滴速既适合治疗要求又尽量减少药物刺激对血管的损害,使患者在不影响治疗的情况下和相对舒适感受中输液。绝大多数患者输液时希望尽快滴完,特别是临近吃饭或需大小便时其心情更迫切,此时患者常自行或请求护士将滴速调快,为避免发生意外,护士必须勤巡视勤观察,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滴速加快会使循环血容量在短时间内急剧增加,心肺负担加重,易导致心衰和肺水肿。
谨此!
鲁素芹,蒋霞
新疆喀什叶城18医院门诊部844900
上颌窦含牙囊肿误诊1例分析
作者:李玉环
作者单位:河北唐山职业技术学院临床系耳鼻喉教研室,063000
刊名:
中国误诊学杂志
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MISDIAGNOSIS
年,卷(期):2007,7(2)
被引用次数:1次
参考文献(2条)
1.黄选兆;汪吉宝实用耳鼻咽喉科学 2004
2.樊忠;王天铎实用耳鼻咽喉科学 1996
引证文献(1条)
1.刘现云双侧上颌窦巨大含牙囊肿1例[期刊论文]-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1(10)
引用本文格式:李玉环上颌窦含牙囊肿误诊1例分析[期刊论文]-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