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含牙囊肿误诊上颌窦炎1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含牙囊肿误诊上颌窦炎1例
发表时间:2013-02-26T10:42:36.543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35期供稿作者:王祯松[导读] 含牙囊肿多见于青壮年,常发生于牙冠牙釉质形成之后,国内报道约占颌骨囊肿14%至20%。
王祯松(广元市第四人民医院四川广元 628000)
【关键词】含牙囊肿误诊鼻窦疾病
【中图分类号】R78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35-0285-01 病例报告
患儿,女,4岁,因“右面部无名原因肿胀半年”来我院儿科就诊。检查见无发烧,各副窦区无压痛,行鼻窦X光片提示“急性双侧上颌窦及右筛窦炎”。给予头孢丙烯(250mg,每天两次)口服。一个月后,因右耳疼痛,诊断为“中耳炎”。儿科医生给予阿奇霉素等药物好转。但面部肿胀一直未消退,检查发现轻微的右面部肿胀,皮温正常,无压痛,无波动感,体温正常,余无特殊异常。邀我科会诊,专科检查:头颅无畸形,右侧面部稍隆起,深压痛,无兵乓球感,牙无龋坏,鼻腔无异常分泌物,穿刺见黄色粘稠液体,给予鼻窦冠状位CT检查:右侧上颌发现一膨胀性囊性病变区,其内见一牙齿结构,提示“上颌窦含牙囊肿”。完善术前常规检查,行右上颌窦含牙囊肿切除术及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根治手术。术中见上颌窦内一完整囊肿襞,约3.0×3.0厘米,其内见黄色粘稠样液体,内壁上见一白色骨样物,取出后为一完整牙齿结构。彻底清洗窦腔,用碘仿纱条填塞。病理诊断右侧上颌窦含牙囊肿。术后3周,面部肿胀逐渐减小,6个月后全部消失。随访一年无复发,症状消失。
讨论
含牙囊肿多见于青壮年,常发生于牙冠牙釉质形成之后,国内报道约占颌骨囊肿14%至20%。来自巴西的报道,在对14岁以上的2356例口腔活检发现6.5%含牙囊肿是双侧或多个。面部肿胀是病人最初感觉,影像检查及口服消炎药好转是导致本病早期误诊急性鼻窦炎的原因。含牙囊肿临床上常发生在下颌骨,发生于上颌窦者则更少。囊肿的组织学检查是必不可少的,以区别于相对良性病变更具侵略性的病变,如成釉细胞瘤或牙源性角化囊肿,两者都需要积极的手术切除,以防止复发。在普通儿科文献中没有类似的报道。通常成釉细胞瘤罕见于小儿,有报道1036例成釉细胞瘤的平均年龄为38.9岁。成釉细胞瘤很少发生在上颌骨(7%儿科病例),而多数发生下颌骨。目前影像学为含牙囊肿诊断的金标准。在这例病人中,病理检查进一步证实了诊断。囊肿形成是由于牙槽内未萌出牙或多生牙刺激成釉细胞,使其产生增值性变化及分泌物,形成囊肿。增长的囊肿压迫周围骨质,破坏局部结构及功能。该例患儿囊肿位于上颌窦,且发生于4岁幼儿,实属少见,也未见国内有类似报道。其处理首选手术治疗,效果彻底,随访一年无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