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霸王〉)
你赫赫戰績/被古曲〈十面埋伏〉彈落/濃縮成幾句成語/失
敗教訓何等深刻(葉慶瑞)
2.項燕:楚將,死於王翦(ㄐㄧㄢˇ)之手。
3.項梁:
(1)項燕之子,繼項燕率領楚軍。
(2)秦末帶八千子弟,渡江向西攻秦。
(3)黥(ㄑㄧㄥˊ)布、蒲將軍帶兵歸順項梁,劉邦領兵到薛地會項梁。
(4)採用范增建議,立楚懷王之孫為懷王,以籠絡楚人之心。
一門,司馬遷因而受宮刑。
(9)蘇武出使匈奴被迫留在匈奴,李陵曾召降蘇武。
(10)蘇武欲南歸時,李陵因家人被殺,房屋沒收而永遠留在匈奴。
〈鴻門宴〉補充講義
2
二、關於〈鴻門宴〉
1.時間:秦二世四年(BC206)
2.地點:鴻門(今陜西臨潼)
3.主要人物:
(1)項羽--26歲,率領四十萬大軍,駐軍鴻門
(2)劉邦--50歲,率領十萬大軍,駐軍霸上(今陝西省西安市東白鹿原
奴,命李陵運送糧食物資。
(4)李陵以五千虎賁之士,自成一隊,分散匈奴兵力。
(5)李陵以寡敵眾,因無後援,兵敗投降。
(6)武帝大怒,群臣皆責備李陵,唯司馬遷獨排眾議,認為李陵的戰功
大於李廣利。
(7)漢武帝認為:司馬遷欲詆毀貳將軍而為李陵脫罪,故定司馬遷之罪。
(8)隔年,李緒替匈奴練兵,消息傳來,武帝誤以為是李陵,誅殺李陵
(3)不肯竟學:學文→學劍習武→學兵法
(4)秦始皇巡行會稽,項梁與項羽觀看出巡行列,項羽說:「吾可以取而
代之!」
(5)鉅鹿之戰:
章邯攻楚軍,項梁戰死,章邯進攻趙國,趙向楚求援,楚懷王以宋
義為上將軍,項羽為魯公,次將軍,范增為末將,出兵救趙。軍行
至安陽,宋義按兵不動以觀變,項羽殺宋義,率軍渡河,破釜沉舟,
(5)秦二世二年(BC208)九月章邯大破楚軍於定陶,項梁戰死。
4.項莊:(1)項羽堂弟,(2)項莊舞劍,志在沛公。
本紀原應楚出頭。
〈鴻門宴〉補充講義
4
他是黑夜中/陡然迸發起來的/一團天火/從江東熊熊燃燒到
阿房宮/最後自火中提煉出/一個霸氣磅礡的/名字(淡瑩
〈楚霸王〉)
錯就錯在那一杯溫酒/沒有把鴻門燃成一冊楚國史(淡瑩〈楚
霸王〉)
他被雷聲風聲雨聲/追趕至垓下/糧絕/兵盡/狂飆折斷纛
(ㄉㄠˋ)旗/烏騅赫然咆哮/時不利兮可奈何?(淡瑩〈楚
〈絕句〉)
八尺將軍千里駒,拔山扛鼎不妨奇;范增力盡無施處,路到烏江
君自知。(陸游〈項羽〉)
戰馬臺前拜魯公,興亡何必定關中;故人子弟多豪傑,弗及封侯
呂馬童。
九垓垂定棄謀臣,一陣無功便殺身。壯士誠知輕性命,不思辜負
八千人。(周曇〈項籍〉)
玉玦三看赤帝愁,鴻門一誤又鴻溝;無心殺季真仁度,並力除秦
是本謀;獨棄關中酬故將,平分天下與諸侯;雌雄劉項分明在,
以示決心,終於在鉅鹿大敗秦軍,章邯投降。這一戰使項羽威震諸
侯,取得宰制天下的權位。
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
2006/3/1
3
(6)坑秦卒20餘萬於新安城南:
項羽的義軍當年都是秦王服徭役屯兵戍守之人,當義軍經過秦中
時,當地之吏平時對他們多半苛刻無禮,今章邯率秦軍投降,項羽
之義軍因勝利,而將章邯的部下當俘虜使喚,隨意侮辱,章邯之部
7.著作:《史記》----藏諸名山,傳之後人
8.後人評論:
龍門有靈秀,鍾毓人中龍,學殖空前富,文章曠代雄;憐才膺斧鉞,吐
氣作霓虹,功業追尼父,千秋太史公。(司馬遷祠楹聯)
9.附:李陵事件
(1)李陵字少卿,「飛將軍」李廣之孫。
(2)漢武帝曾命李陵在酒泉、張掖訓練勇士五千人,以防範匈奴。
(3)天漢二年(BC99),武帝命貳師將軍李廣利率三萬兵馬由酒泉攻打匈
何聊生!」
(c)最後項羽率百餘騎突圍而出,南至長江西岸的烏江,烏江亭長
欲渡項羽過河,項羽自覺無顏見江東父老,將千里馬贈與烏
江亭長,自刎而死。
(d)臨死之前言:「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
(e)王翳得其頭,呂馬童、楊喜、呂勝、楊武各得項羽身體之一部
分,五人平分賞金與封地。
(9)後人評論:
天意欲興劉,到此英雄難用武;人心猶慕項,至今父老尚稱王。
下無法忍受而有異議,項羽與英布、蒲將軍商議,而將秦卒活埋於
新安城南
百度文库(7)鴻門宴:
(8)垓下之危:
(a)楚漢相爭的第五年,項羽被漢軍危困在垓下,夜裡,四面楚歌,
楚軍軍心渙散。項羽歌曰:「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
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b)虞美人和曰:「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
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
未可知。(杜牧〈題烏江亭〉)
帝業方看垂首成,何來四面楚歌聲;興亡瞬息同兒戲,從此英雄
不願生。(盧潤九〈項王墓〉)
百戰疲勞壯士哀,中原一敗勢難回;江東子弟今雖在,肯與君王
捲土來?(王安石〈烏江亭〉)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李清照
北端),此時劉邦已破咸陽城。
(3)范增:項羽之謀臣
(4)張良:劉邦之謀臣
(5)曹無傷:向項羽告密
(6)項伯:向張良告密
4.鴻門宴的座次:
(1)北:范增
(2)西:項羽、項伯
(3)南:劉邦
(4)東:張良
5.經過:
(1)范增以玦示意項羽殺劉邦,不成。
(2)范增召項莊舞劍,伺機殺劉邦,項伯以劍護劉邦。
6.結果:
(1)劉邦以如廁為由,抄小徑回霸上,立刻誅殺曹無傷。
(2)范增怒斥:「豎子!不足與謀!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3)項羽聲勢自此逐漸走下坡,種下日後失敗之因。
三、本課重要人物
1.項羽
(1)下相人,因項梁(項羽的四叔)殺人,為逃避仇人,項梁與項羽渡
江遷居吳地。
(2)身長八尺有餘,力大能舉鐵鼎,才氣過人。
(1)南:至長沙,觀屈原沈江之處;登廬山,考察禹疏導洪水之遺跡。
(2)北:齊魯之都,觀孔子廟堂、車服、禮器,及儒生學習古禮之情形。
(3)隨武帝多次巡祭天地、諸神、名山大川的封禪大典。
(4)奉使西南夷,隨李息將軍襲擊西羌。
6.政治:
(1)漢武帝元封二年(BC109)繼承父親司馬談之職為太史令。
(2)漢武帝天漢三年(BC98),因李陵事件入獄,隔年受宮刑。
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
2006/3/1
1
〈鴻門宴〉補充講義
一、關於司馬遷
1.字:子長
2.籍貫:西漢夏陽人(今陝西韓城縣)
3.生卒年:BC145 ~ BC86
4.學習:
(1)家學淵源:司馬談是飽學之士,為太史令一職,因父親職務之便飽
覽圖籍檔案。
(2)從孔安國學習章句訓詁
(3)從董仲舒請教義理
5.遊歷:
你赫赫戰績/被古曲〈十面埋伏〉彈落/濃縮成幾句成語/失
敗教訓何等深刻(葉慶瑞)
2.項燕:楚將,死於王翦(ㄐㄧㄢˇ)之手。
3.項梁:
(1)項燕之子,繼項燕率領楚軍。
(2)秦末帶八千子弟,渡江向西攻秦。
(3)黥(ㄑㄧㄥˊ)布、蒲將軍帶兵歸順項梁,劉邦領兵到薛地會項梁。
(4)採用范增建議,立楚懷王之孫為懷王,以籠絡楚人之心。
一門,司馬遷因而受宮刑。
(9)蘇武出使匈奴被迫留在匈奴,李陵曾召降蘇武。
(10)蘇武欲南歸時,李陵因家人被殺,房屋沒收而永遠留在匈奴。
〈鴻門宴〉補充講義
2
二、關於〈鴻門宴〉
1.時間:秦二世四年(BC206)
2.地點:鴻門(今陜西臨潼)
3.主要人物:
(1)項羽--26歲,率領四十萬大軍,駐軍鴻門
(2)劉邦--50歲,率領十萬大軍,駐軍霸上(今陝西省西安市東白鹿原
奴,命李陵運送糧食物資。
(4)李陵以五千虎賁之士,自成一隊,分散匈奴兵力。
(5)李陵以寡敵眾,因無後援,兵敗投降。
(6)武帝大怒,群臣皆責備李陵,唯司馬遷獨排眾議,認為李陵的戰功
大於李廣利。
(7)漢武帝認為:司馬遷欲詆毀貳將軍而為李陵脫罪,故定司馬遷之罪。
(8)隔年,李緒替匈奴練兵,消息傳來,武帝誤以為是李陵,誅殺李陵
(3)不肯竟學:學文→學劍習武→學兵法
(4)秦始皇巡行會稽,項梁與項羽觀看出巡行列,項羽說:「吾可以取而
代之!」
(5)鉅鹿之戰:
章邯攻楚軍,項梁戰死,章邯進攻趙國,趙向楚求援,楚懷王以宋
義為上將軍,項羽為魯公,次將軍,范增為末將,出兵救趙。軍行
至安陽,宋義按兵不動以觀變,項羽殺宋義,率軍渡河,破釜沉舟,
(5)秦二世二年(BC208)九月章邯大破楚軍於定陶,項梁戰死。
4.項莊:(1)項羽堂弟,(2)項莊舞劍,志在沛公。
本紀原應楚出頭。
〈鴻門宴〉補充講義
4
他是黑夜中/陡然迸發起來的/一團天火/從江東熊熊燃燒到
阿房宮/最後自火中提煉出/一個霸氣磅礡的/名字(淡瑩
〈楚霸王〉)
錯就錯在那一杯溫酒/沒有把鴻門燃成一冊楚國史(淡瑩〈楚
霸王〉)
他被雷聲風聲雨聲/追趕至垓下/糧絕/兵盡/狂飆折斷纛
(ㄉㄠˋ)旗/烏騅赫然咆哮/時不利兮可奈何?(淡瑩〈楚
〈絕句〉)
八尺將軍千里駒,拔山扛鼎不妨奇;范增力盡無施處,路到烏江
君自知。(陸游〈項羽〉)
戰馬臺前拜魯公,興亡何必定關中;故人子弟多豪傑,弗及封侯
呂馬童。
九垓垂定棄謀臣,一陣無功便殺身。壯士誠知輕性命,不思辜負
八千人。(周曇〈項籍〉)
玉玦三看赤帝愁,鴻門一誤又鴻溝;無心殺季真仁度,並力除秦
是本謀;獨棄關中酬故將,平分天下與諸侯;雌雄劉項分明在,
以示決心,終於在鉅鹿大敗秦軍,章邯投降。這一戰使項羽威震諸
侯,取得宰制天下的權位。
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
2006/3/1
3
(6)坑秦卒20餘萬於新安城南:
項羽的義軍當年都是秦王服徭役屯兵戍守之人,當義軍經過秦中
時,當地之吏平時對他們多半苛刻無禮,今章邯率秦軍投降,項羽
之義軍因勝利,而將章邯的部下當俘虜使喚,隨意侮辱,章邯之部
7.著作:《史記》----藏諸名山,傳之後人
8.後人評論:
龍門有靈秀,鍾毓人中龍,學殖空前富,文章曠代雄;憐才膺斧鉞,吐
氣作霓虹,功業追尼父,千秋太史公。(司馬遷祠楹聯)
9.附:李陵事件
(1)李陵字少卿,「飛將軍」李廣之孫。
(2)漢武帝曾命李陵在酒泉、張掖訓練勇士五千人,以防範匈奴。
(3)天漢二年(BC99),武帝命貳師將軍李廣利率三萬兵馬由酒泉攻打匈
何聊生!」
(c)最後項羽率百餘騎突圍而出,南至長江西岸的烏江,烏江亭長
欲渡項羽過河,項羽自覺無顏見江東父老,將千里馬贈與烏
江亭長,自刎而死。
(d)臨死之前言:「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
(e)王翳得其頭,呂馬童、楊喜、呂勝、楊武各得項羽身體之一部
分,五人平分賞金與封地。
(9)後人評論:
天意欲興劉,到此英雄難用武;人心猶慕項,至今父老尚稱王。
下無法忍受而有異議,項羽與英布、蒲將軍商議,而將秦卒活埋於
新安城南
百度文库(7)鴻門宴:
(8)垓下之危:
(a)楚漢相爭的第五年,項羽被漢軍危困在垓下,夜裡,四面楚歌,
楚軍軍心渙散。項羽歌曰:「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
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b)虞美人和曰:「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
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
未可知。(杜牧〈題烏江亭〉)
帝業方看垂首成,何來四面楚歌聲;興亡瞬息同兒戲,從此英雄
不願生。(盧潤九〈項王墓〉)
百戰疲勞壯士哀,中原一敗勢難回;江東子弟今雖在,肯與君王
捲土來?(王安石〈烏江亭〉)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李清照
北端),此時劉邦已破咸陽城。
(3)范增:項羽之謀臣
(4)張良:劉邦之謀臣
(5)曹無傷:向項羽告密
(6)項伯:向張良告密
4.鴻門宴的座次:
(1)北:范增
(2)西:項羽、項伯
(3)南:劉邦
(4)東:張良
5.經過:
(1)范增以玦示意項羽殺劉邦,不成。
(2)范增召項莊舞劍,伺機殺劉邦,項伯以劍護劉邦。
6.結果:
(1)劉邦以如廁為由,抄小徑回霸上,立刻誅殺曹無傷。
(2)范增怒斥:「豎子!不足與謀!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3)項羽聲勢自此逐漸走下坡,種下日後失敗之因。
三、本課重要人物
1.項羽
(1)下相人,因項梁(項羽的四叔)殺人,為逃避仇人,項梁與項羽渡
江遷居吳地。
(2)身長八尺有餘,力大能舉鐵鼎,才氣過人。
(1)南:至長沙,觀屈原沈江之處;登廬山,考察禹疏導洪水之遺跡。
(2)北:齊魯之都,觀孔子廟堂、車服、禮器,及儒生學習古禮之情形。
(3)隨武帝多次巡祭天地、諸神、名山大川的封禪大典。
(4)奉使西南夷,隨李息將軍襲擊西羌。
6.政治:
(1)漢武帝元封二年(BC109)繼承父親司馬談之職為太史令。
(2)漢武帝天漢三年(BC98),因李陵事件入獄,隔年受宮刑。
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
2006/3/1
1
〈鴻門宴〉補充講義
一、關於司馬遷
1.字:子長
2.籍貫:西漢夏陽人(今陝西韓城縣)
3.生卒年:BC145 ~ BC86
4.學習:
(1)家學淵源:司馬談是飽學之士,為太史令一職,因父親職務之便飽
覽圖籍檔案。
(2)從孔安國學習章句訓詁
(3)從董仲舒請教義理
5.遊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