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时代的划分及主要的代表生物

合集下载

地质年代的划分及生命的演化历程

地质年代的划分及生命的演化历程

地质年代的划分地质年代开始于前寒武纪。

前寒武纪占地球历史的88%,结束于5.44亿年前。

地质学家又把前寒武纪以后到现在的时间划分为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三个单元。

古生代就是指远古早期有生命的时代,许多生活在古生代的动物都没有脊椎,也就是无脊椎动物。

人们常常称中生代为恐龙时代,其实恐龙只是中生代众多生物中的一种,哺乳动物就是在中生代开始进化的。

地球最近的代是新生代,它开始于6500万年前并持续到现在,新生代也叫哺乳动物时代,我们人类就生活在新生代。

每个代又被划分为几个纪,例如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你可能很好奇这些纪的名字从哪里来的?它们的名字大多来自地质学家第一次发现这个地质年代的岩石和化石的地方。

●地质年代地球从形成、演化发展46亿年来,留下了一部内容丰富的大自然的巨大史册,这就是各时代的地层。

地质年代的划分是研究地球演化、了解各处地层所经历的时间和变化的前提。

1881年,国际地质学会正式通过了至今通用的地层划分表,以后又不断进行修订、完善,形成了一张系统完整的地质年代表。

地质学家常用放射性同位素测定法和古生物学两种方法来划分不同地质年代的地层。

用放射性同位素测定的地层或岩石的年代,是地层或岩石的真实年龄,称为绝对地质年代;用古生物学方法测定的年代,只反映地层的早晚顺序和先后阶段,不说明具体时间,称为相对地质年代。

把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就能更准确地反映地壳的演变历史。

地质学家把地层分为六个阶段:即远太古代、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

其中远太古代、太古代和元古代为地球的发展初期阶段,距今时间最远,经历时间也最长,当时的生物仅处于发生和孕育时期。

进入古生代时,海洋里的生物已经相当多了,无论是植物还是动物都开始由低级向高级阶段进化。

到了中生代和新生代,像恐龙、始祖鸟、鱼龙、古象等大型动物相继出现,地球生物界出现了空前的繁荣。

为了深入揭示各地质年代中地层和生物界的特征,地质学家又在“代”的下面划分出许多次一级的地质时代。

A地球演化史与动植物

A地球演化史与动植物

(!!50年前!!进入原子时代,电脑出现。)
(!!40年前,1969年,互联网出现,进入信息时代。)
一、生物向人类的主脉演化史,分脉分支过程中,一支原态,多支变态,而很多支都慢慢灭绝了。
1、太古代(46--25亿年前。历20亿年。)
海中的无机原子与分子,陆地上到处都是没稳定下来的陆地动荡。 (!!46亿年前!!无机元素与分子。)
海中第一有机分子,即海里的蓝藻与陆地上的细菌出现。 (!!30亿年前!!上类一支变原核生物:蓝藻。)
到31亿年前,地球上开始出现比较原始的藻类和细菌。
而兽孔类的一支,多瘤齿兽类即兽齿类,再后是有袋类和有胎盘哺乳动物的祖先。 (!!1亿年前!!上类一支变兽齿类,但只有12CM长。历4000万年,恐龙与兽齿类共存。)
当时的哺乳动物,只有12CM左右。而且这样的12CM小动物,活了几千万年,一直顶到新生代。
(!!500年前!!文艺复兴开始。)
4、中生代(2.5--0.65亿年前。共2亿年。)
陆地上植物裸子植物已经发展起来。
陆地上出现昆虫。
部分鱼类上岸,先两栖动物。吃昆虫,吃植物。 (!!3.6亿年前!!上类一支鱼类登陆变成两栖动物。)
再两栖动物变爬行动物。 (!!2.5亿年前!!上类一支变爬行动物。)
2、元古代(25--5.7亿年前。历20亿年。)
海中第一种真核生物绿藻出现。 (!!15亿年前!!上类一支变真核生物:绿藻。)
陆地上细菌还是没大变化。
海中出现无脊椎动物,如海里蠕虫、肠腔动物之类。 (!!10亿年前!!上类一支变海内无脊椎动物。)
爬行动物分三支:
一部分爬行生物变恐龙,后1亿年成地球主角。后于完全灭绝。自2.03亿年前始。 (爬行动物分为三支: 上类一支变恐龙;上类一支变鸟类;上类一支变兽孔类。)

地质年代划分及其标志性事件

地质年代划分及其标志性事件

地质年代划分及其标志性事件地球的历史悠久而复杂,经历了亿万年的变迁。

为了研究和理解这些变化,科学家们对地质年代进行了细致的划分。

地质年代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系统化的时空框架,也为我们理解地球演化、生物演替以及环境变化提供了重要依据。

本文将探讨地质年代的划分方法及其标志性事件,以便更好地理解这一领域的基本概念和社会意义。

地质年代的划分地质年代是通过对地球历史的时间进行分段而形成的时序体系。

这个体系可被用于描述岩石层、化石及其环境,以及大规模生物灭绝和大气成分变化等历史事件。

目前,国际上较为公认的地质年代体系是由《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IGC)建立的,该体系将地球历史划分为四个主要的时代:前寒武纪、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

前寒武纪前寒武纪是指地球形成至约五亿年前的一段时期,占据了地球历史的绝大部分。

这个时期虽然没有大量的化石记录,但它是地球及生命发展的基础阶段。

前寒武纪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三个部分:太古宙(Hadean):约从太阳系形成开始(约46亿年前)至约40亿年前。

在这一时期,地球表面经历了剧烈的碰撞和熔融,形成了初步的岩石圈。

原洪宙(Archean):约从40亿年前到25亿年前。

此时,第一批单细胞生物如原核生物出现,海洋开始形成,并且逐渐稳定。

元古宙(Proterozoic):约从25亿年前到5.4亿年前。

在这一阶段,发生了大气和海洋中的氧气积累,包括著名的大氧化事件,生物开始进行光合作用,大量游离氧气进入大气。

古生代古生代持续了约5.4亿年,从寒武纪开始,到二叠纪结束。

这个时期是多细胞生命迅速发展的阶段,包括:寒武纪:以“寒武纪大爆发”闻名,这一时期生命形式急剧增加,各种无脊椎动物快速演化,多样性前所未有。

奥陶纪-志留纪:海洋生物继续繁荣发展,陆地上的植物和早期脊椎动物也逐渐出现。

泥盆纪:被称为“鱼类的时代”,鱼类多样性达到高峰,同时陆生植物开始占据主要位置,昆虫与两栖动物也在陆地上发展。

石炭纪:以发展出大量森林植物著称,也是无翅昆虫及早期爬行动物崛起的重要时期。

地质发展史

地质发展史

始新世 E2
中国
北美
欧洲
非洲 南美
印度
澳洲
南极
澳洲也向东北漂移
中新世 N1
北美
南美
欧洲
中国
非洲
印度
澳洲
南极
喜马拉雅形成
(二)第四纪
1 向现代继续演化的生物界 2 频繁而普遍的新构造运动 3 第四纪沉积物广布 4 第四纪大冰期 5 人类出现
晚更新世Q3
北美 南美
欧洲 非洲
中国 澳洲
南极
晚冰期最盛时
物时代 (二)加里东运动和加里东构造阶段 (三)海洋占优势的时代 (四)气候温暖干燥
早 古 生 代 化 石
晚寒武纪
华北
寒武纪的广泛海侵
华南
华北 华南
奥陶纪开始广泛海退
志留纪末
加里东山脉
加里东运动
华北
华南
从海洋向陆地转化的序幕拉开
四、晚古生代
晚古生代距今4.09—2.5亿年 泥盆纪(Devon,日译泥盆) 石炭纪(含煤层) 二叠纪(Dyas,二层) (一)生物界的飞跃发展
2.5~2.9亿年前
约6500万~2亿年前
2300~6500万年前
晚侏罗纪
中国
北美
欧洲

非洲
特提斯洋

南美
西 洋
印度 澳洲
南极
联合古陆解体
晚白垩纪
北冰洋
中国
北美
欧洲
南美
非洲
特提斯洋
印度 澳洲
南极
大西洋形成
六、新生代
(一)第三纪 1 被子植物时代和哺乳
动物时代 2 喜马拉雅运动 3 海陆轮廓已经和现在
相似。

各地质时代中的主要古生物类群简介

各地质时代中的主要古生物类群简介

腕足动物在奥陶纪演化比较迅速,大部份的类群均有代表。钙质壳的有铰类盛极一时,几丁质壳的无铰类则开始衰退。贝体较小,槽、隆发育,腹壳内具匙形台构造的共凸贝群,如杨子贝(YANGTZELLA)、三房贝(TRITOECHIA)、扭月贝(STROPHOMENA)等,多见于中、晚期:两体变凸,喙部发育,饰褶粗强的小嘴贝群,如孔嘴贝(RHYNCHOTREMA),小褶窗贝(PLECTOTHYRELLA)等,多见于晚期,贝体近于方形,铰合缘长,壳饰或粗或细的正形贝群,如鳞正形贝(LEPIDORTHIS),正形贝(ORTHIS)与德姆贝(DALMANELLA)等,则分别盛产于奥陶纪的早、晚期。
  腕足动物,约占寒武纪全部生物的30%。早、中寒武世的腕足动物,以贝体小、几丁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无铰类为多,如小舌形贝(Lingulella)、滇东贝(Diandongia)等。原始的、具钙质壳的有铰类已出现在早寒武世。
古杯是一种多细胞的底棲生物,体形多变,有杯状圆锥形的单体,有树枝状的群体,更有弯围呈链状的,偶亦聚集形成巨厚的礁体。
所以是内骨骼。脊椎是支持动物的中骨架,作为运动器官的附肢和保护内脏的肋骨均固蓍其上。脊柱和由其前部膨大而形成的头颅,同时又保护着中枢神经——脑和脊髓以及视觉、听觉和嗅觉器官。所以脊椎动物的骨胳起着无脊椎动物外骨胳无可比拟的优越作用。
志留纪动物界进化主要表现在原始脊椎动物的发生和发展。无颌类是迄今所知最古老的原始脊椎动物。这类鱼形动物和鱼类不同,还没有颌的形成,所以称为无颌类。化石无颌类的头部包裹在骨质头甲理,所以又称(甲胄鱼头)。最早的无颌类在距今五亿年前的奥陶纪已经出现,经过志留纪晚期至泥盆纪早期的繁盛时期,泥盆纪以后就灭绝了。盔甲类是东亚特有的无颌类,大量出现在中国志留纪、泥盆纪时期,这裹展出的汉阳鱼、多鳃鱼和三歧鱼都属于盔甲类。

地质年代

地质年代

地质年代地质年代综述为了刻画地质演变的时间性阶段性,人们为地球发生演变确定了年代表。

以年代表为顺序,可以把握各个地质时期地球发生的一些标志性变化。

前寒武纪指生物化石稀少和不存在的地史阶段。

其时间约在25亿年前。

它可划分成太古代和元古代两个时期。

太古代(Archaeozoic Era)是最古老的一个地质年代,开始于地球形成以后,结束于大约24亿年以前。

虽然晚期有细菌,蓝藻等原核生物出现,但那形成时的岩石在漫长的时期内经过了深度的变质,因此保留下来的可靠的化石非常少。

有人把太古代早期岩石还没有形成的时期单划分成冥古代,时间大约是38亿年以前。

元古代(Proterozoic Era)开始于大约24亿年以前,结束于大约5.7亿年以前的“生命大爆炸”,这时细菌和蓝藻开始繁盛,后来又出现了红藻,绿藻等真核藻类。

藻类在生长过程中粘附海水中的沉积物颗粒形成层纹状结构物,称作叠层石,叠层石是地球上最早的生物礁,出现于太古代而在元古代达到全盛。

太古时代地质距今>50亿年。

太古时代是地质发展史中最古老的时期,延续时间长达15亿年,是地球演化史中具有明确地质记录的最初阶段。

太古代是地球演化的关键时期,地球的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命的形成都发生在这一重要而又漫长的时期,大约39亿年前,地球形成最初的永久地壳,至35亿年前大气圈、海水开始形成。

在太古代的最初期,生命元素,如C,H,O,N等在强烈的宇宙射线、雷电轰击下首先形成简单有机分子,后发展为复杂有机分子,再形成准生命的凝聚体,进而由凝聚体进化成原始生命。

在距今约33亿年前,形成了地球上最古老的沉积岩,大气圈中已含有一定的二氧化碳,并出现了最早的、与生物活动相关的叠层石;到 31亿年前,地球上开始出现比较原始的藻类和细菌。

在29亿年前,地球上出现了大量蓝绿藻形成叠层石。

也有把38亿年以前称为冥古代,25-38亿年前称太古代元古代元古代(Proterozoic Era,Proterozoic)紧接在太古代之后的一个地质年代。

第十七章 地质年代

第十七章 地质年代

• 半衰期指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时所需要的时间。
• 如果能测得岩石或矿物中的母同位素(N)及子元素(D)的数值, 又能测得母同位素的衰变常数(λ),即可推导出公式:
t
1

ln(1
D ) N
• 一般而言,较老年龄采用半衰期较长的元素,较新年龄采用半衰期较 短的元素。 • 目前所地球上所获得的最老岩石年龄为41.3±1.7亿年(南美洲圭亚 那角闪岩)。有趣的是,通过对地球上所发现的各种陨石的年龄测定, 无论石陨石还是铁陨石,无论何时落入地球,都具有相同的年龄,大致 在46亿年左右,甚至月球上岩石年龄的最大值也为46亿年,从太阳系天 体形成的同时性推论,地球的形成年龄也约为46亿年。
上下两套不同时代地层之间出现过沉积间断 或地层缺失的地层接触关系。
不 整 合 关 系 示 意 图
生物演化律
• 18-19世纪,古生物学家与 地球科学家通过对不同地质历 史时期的古生物化石的详细研 究,得出了对生物演化的规律 性认识:生物演化切割者新, 即生物演化的总趋势是从简单 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以往 出现过的生物类型,在以后的 演化过程中决不会重复出现。
注:据国际地层委员会,2006,其中新近纪和第四纪按中国的划分方案) 4600
古生物演化
从地球生命的出现到 人类的出现和发展,经 历了约35亿年的地史时 期。生物演化史既是系 统发育的历史,又是不 断适应环境、扩大生存 空间的过程。系统发育 包括从无到有的起源, 从少到多的分支发展和 从低级到高级的阶段发 展。每一新类型的出现, 都是一次重大的飞跃, 在生物演化史上曾经有 过多次重大的飞跃。
原细菌(Eobacterium) 时代:31亿年前 化石产地:南非 该化石发现于瓮福瓦赫特群(见“古球菌”)之上的地层,称无花果群,同位素年龄为31亿 年左右,是最早类似细菌的生命形式之一。在黑色燧石层中被发现的这些化石可视为微生物形 态——可能是一种杆状的菌结构。它们有双层膜结构,可能是最原始的光合器,因此它们已经是 自养生物。与今天的绿色植物不同,它们的光合作用是以硫化氢作为氢源,光合产物有硫而没有 氧。

地质年代详细列表

地质年代详细列表

隐生宙是一个地质时代,从地球形成的45亿年前,到显生宙开始的5.4亿年前。

隐生宙分为元古代和太古代。

太古代是地质发展史中最古老的时期,始于迄今46亿年前(地球出现),结束于迄今24亿到38亿年前。

之所以如此模糊,一是因为有人把迄今38亿年前早期岩石还没有形成的时期单划分成冥古代;二是由于年代久远,太古代的保存下来的地质纪录非常破碎、零散。

地球的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命的形成都发生在这一重要而又漫长的时期。

大约38亿年前,地球形成最初的永久地壳,至35亿年前大气圈、海水开始形成。

太古代晚期出现原核生物。

迄今24亿年前细菌和蓝藻开始繁盛生命,出现“生命大爆炸”,元古代开始。

埃迪卡拉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跳转到:导航, 搜索埃迪卡拉纪,或称新远古纪III(Neoproterozoic),是隐生宙最后的一段时期。

一般指620-542百万年前。

学者曾用这个名字指不同阶段,但是2004年5月13日,国际地质学会(International Union of Geological Sciences,IUGS)宣定日期,这是这个组织在120年第一次加时期定义。

[编辑]名字来源这个期的开始与其他地质时代不同,不按照化石变化。

在这个时期的出现的软体生物很少留下化石。

埃迪卡拉纪是从一个有不同化学成份的岩石层开始。

这个岩石层13C非常少,说明当时全球性的冰河时期结束。

(参见《科学》杂志文章)。

埃迪卡拉的名字来自南澳大利亚得里亚的埃迪卡拉山。

1946年,Reg Sprigg曾在这里发现显生宙以前的化石。

研究这些化石的Martin Glaessner认为这是珊瑚和海虫的先驱。

以下几十年,南澳大利亚还找到很多的隐生宙化石,其他各大洲也找到一些。

这些化石一起叫做埃迪卡拉动物。

埃迪卡拉动物埃迪卡拉动物化石出土越多,反而越没有规律。

有几种化石比较象后来动物的先驱。

埃迪卡拉后期,有一些虫子爬行的痕迹,也找到一些小的硬壳动物。

可是大部分的埃迪卡拉动物是一些不能动的球,盘,叶状体,和以后的动物没有什么关系。

地质年代表及相应动植物出现时代与进化程序表

地质年代表及相应动植物出现时代与进化程序表
—2500—
—2800—
—3200—
—3600—
4600
人类出现
现代植物时代
更新世
新近纪
上新世
N
哺乳动物时代
古猿出现
灵长类出现
被子植物时代
草原面积扩大
被子植物繁殖
中新世
古近纪
渐新世Hale Waihona Puke E始新世古新世



Mz
白垩纪
K
爬行动物时代
鸟类出现
恐龙繁殖
恐龙、哺乳类出现
裸子植物时代
被子植物出现
裸子植物繁殖
侏罗纪
J
地质年代表及相应动植物出现时代与进化程序表




代号
距今大约年代(百万年)
主要生物进化
动物
植物






Kz
第四纪
全新世
Q
—1—
—2.5—
—5—
—24—
—37—
—58—
—65—
—137—
—203—
—251—
—295—
—355—
—408—
—435—
—495—
—540—
—650—
—1000—
—1800—
中元古
古元古



新太古
Ar
原核生物(细菌、蓝藻)出现
(原始生命蛋白质出现)
中太古
古太古
始太古
三叠纪
T



Pz
二叠纪
P
两栖动物时代
爬行类出现
两栖类繁殖

地质年代表(最新)

地质年代表(最新)

第 四 纪 (Q) Quaternary
0.012
人 类 出 现 (
2.48(1.64) 新 喜 阿 马土 生成
新 生 (Kz) Cenozoic (费利普斯于1841年命 名)
T e r t i a r y
第 三 纪 ®
晚 第 三 纪 (N)
上新世(N2) Pliocene
18 13.2 16.5 12
23.3 36.5 53 65
联 合 古 陆 解 体
哺 乳 动 动 繁 盛
被 子 植 物 繁 盛
西部造山运动, 东部低平,湖泊 广布
哺乳类分化 蔬果繁盛,哺乳 类急速发展
显 生 宙 ( P H ) P r e c a m b r i a n
P h a n e r o z o i c
地热低平,海水 广布,无脊椎动 物极繁,末期华 北升起
硬壳动物 繁盛
浅海广布,生物 开始大量发展
元 古 宙 ( P T )
P r o t e r o z o i c
震旦纪(Z/Sn) Sinian
230 800
裸露动物 繁盛
地形不平,冰川 广布,晚期海侵 加广 真核生物 出现 (绿藻)
青白口纪 P t ) 古元古代 (Pt1) 中元古代 (Pt2) 蓟县纪 长城纪
200 400 400 700
1000 1400 1800 2500 地台 形成 吕梁 阶段 普宁 阶段
沉积深厚造山变 质强烈,火成岩 活动矿产生成
早期基性喷发, 继以造山作用, 变质强烈,花岗 岩侵入
地台 形成 A r c h a e a n 太 古 宙 ( A R ) A r c h i a c e o z o 太 古 代 ( A r 古太古代 (Ar1) ) 800 吕梁 阶段

地质年代名称

地质年代名称

地质年代名称
地球历史上,各种生物和地质事件交替出现。

为了记录这些事件,地质学家们用各种年代名称来表示不同时期的地质历史。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地质年代名称:
1. 古生代:是地球历史上最早的一个时代,包括了从距今4.6亿年前到
2.5亿年前的一段时间。

2. 中生代:距今2.5亿年前到6,600万年前的一个时期,这个时期是恐龙的鼎盛时期。

3. 新生代:是距今6,600万年前至今的时期,人类和其他现代生物的出现和演化发生在这个时期内。

4. 寒武纪:是古生代早期的一个时期,大约距今
5.4亿年到4亿年之间,这个时期的化石非常少,主要是海生无脊椎动物。

5. 三叠纪:是中生代的一个时期,大约距今2.5亿年到2亿年之间,这个时期的植被以裸子植物为主。

6. 新元古代:是地球历史上最早的一个时期,大约距今4.6亿年到3.9亿年之间,这个时期的化石非常少,主要是微生物和一些简单的多细胞生物。

7. 白垩纪:是中生代的一个时期,大约距今1.4亿年到6,600万年之间,这个时期是恐龙最后的时期。

8. 古近纪:是新生代的一个时期,大约距今6,600万年到2,580万年之间,这个时期是哺乳类动物的出现和发展时期。

这些年代名称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地球历史上的各种事件和生
物演化历程,也有助于地质学家研究地球的演化历史。

地质年代划分

地质年代划分

地质年代划分一,概念按时代早晚顺序表示地史时期的相对地质年代和同位素年龄值的表格。

计算地质年龄的方法有两种:①根据生物的发展和岩石形成顺序,将地壳历史划分为对应生物发展的一些自然阶段,即相对地质年代。

它可以表示地质事件发生的顺序、地质历史的自然分期和地壳发展的阶段;②根据岩层中放射性同位素蜕变产物的含量,测定出地层形成和地质事件发生的年代,即绝对地质年代。

据此可以编制出地质年代表。

二,中国地质年代表-----------------------------------------------------------------------------------------代纪世代号起始时间(百万年) 生物开始出现类型------------------------------------------------------------------------------------------新生代第四纪全新世Qh 0.01人类出现晚更新世Qp中更新世Qp2早更新世Qp1 1.64新近纪上新世N2 5.00中新世N1 23.3 近代哺乳类出现古近纪渐新世E3 37.5始新世E250古新世E1 65 鱼类出现-------------------------------中生代白垩纪K 135 被子植物,浮游钙藻出现侏罗纪J 208 鸟类哺乳类出现三叠纪T 250 蜥龙鱼龙出现-------------------------------晚古生代二叠纪P 290 兽行型类裸子植物出现石炭纪 C 362坚孔类种子蕨科达类出现泥盆纪 D 410 总鳍鱼类节蕨石松真蕨植物出现早古生代志留纪S 439 裸蕨植物出现奥陶纪O 510 无颌类出现寒武纪-- 570 硬壳动物出现-----------------------------新元古代震旦纪Z 680 不具硬壳动物出现南华纪Nh 800青白口纪Qb 1000 多细胞动物高级藻类出现中元古代蓟县纪JX 1400 真核动物出现(绿藻)长城纪Ch 1800古元古代滹沱纪Hl 2300五台纪Wt 2500-----------------------------新太古代Ar3 2800 原核生物出现(菌类及蓝藻)中太古代Ar2 3200古太古代Ar1 3600 生命现象开始出现始太古代Ar0 45oo----------------------------------------------------------------------------------------------------------------------关于地质年代表的阅读解析:地理教学大纲中的“基本训练要求”指出:“学会阅读地质年代表,记住代、纪的名称和序列。

地质年代是怎样划分的

地质年代是怎样划分的

地质年代是怎样划分的: 我们谈到地球的年龄,一般涉及到相对年龄和绝对年龄。

地球相对年龄的确立主要依据于化石。

自从英国地质学家史密斯提出“化石层序律”后,就把时间与生物演化阶段联系起来。

人们知道,在不同时代的地层中含有不同的化石,同样,我们得到了这些化石后也可以推断产出这些化石的地层年代。

在众多的古生物门类中,有些门类特征显著,演化迅速,在反映地质年代上非常“灵敏”,这种化石被科学家们称作“标准化石”,它们被用作划分时间地层单位时往往起主导作用。

而有些门类则演化非常缓慢,或空间分布的局限性很大,因此在划分和确定地质年代时只能起辅助作用。

前者如三叶虫,它们只生存在古生代,而且演化明显,在古生代不同时代中都有各具特色的属种代表,是著名的标准化石;后者如舌形贝,这是一种腕足动物,从寒武纪就已出现,在现代海洋中仍十分常见,在几亿年的时间跨度内,这种化石从形态、大小到内部结构,几乎没有显著变化,它们的地层意义同三叶虫相比就逊色多了。

假如我们在某个地方采集到三叶虫化石,我们可以肯定地说,这个地区的地层年代是古生代,而且还可以根据三叶虫的属种进一步确定是生活在古生代的某一段具体时间,比如是寒武纪还是奥陶纪,但采集到舌形贝化石我们就感到茫然了,因为它不能帮助我们确定地质年代。

以生物演化为依据,人们建立了能反映地球相对年龄的地质年代表(见下表)。

在这个表上,最大的时间概念是宙,其次是代、纪、世、期。

如古生代包括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六个纪,其中,寒武纪又可进一步分为早寒武世、中寒武世和晚寒武世三个世,每个世还可以分成若干个期。

以地质时代相对应,代表每一地质时期的地层也建立起地层单位。

最大的地层单位是宇,其次是界、系、统、阶,如代表古生代的地层,我们就称作古生界,其中,寒武纪时形成的地层就被称为寒武系,奥陶纪期间形成的地层则被称为奥陶系,以此类推。

我们在讨论地球发展史时,涉及到了地质时代和地球的年龄,地质年代有时还应进一步明确,比如,我们讲寒武纪始于5.7亿年前,这个数据是怎样得来的?结束于5亿年前,这个数据又是怎样得来的?这就必然涉及地球的绝对年龄。

中国地质年代表

中国地质年代表

中国地质年代表新生代中生代白垩纪K 135 被子植物,浮游钙藻出现侏罗纪J 208 鸟类哺乳类出现老阿尔卑斯构造阶段(之燕山构造阶段)三叠纪T 250 蜥龙鱼龙出现老阿尔卑斯构造阶段(之印支构造阶段)-------------------------------古生代元古代太古代新太古代Ar3 2800 (阜平运动结束,五台运动开始)原核生物出现(菌类及蓝藻) 中太古代Ar2 3200 (迁西运动结束,阜平运动开始)古太古代Ar1 3600 (迁西运动开始)生命现象开始出现始太古代Ar0 45oo Ar 4600地球形成----------------------------------------------------------------------------------------------------------------------关于地质年代表的阅读解析:地理教学大纲中的“基本训练要求”指出:“学会阅读地质年代表,记住代、纪的名称和序列。

”同学们感到不好记,特别是感到“纪”的名称不好记。

研究地壳历史时,仿用了人类历史研究中划分社会发展阶段的方法,把地史划分为5个代,代以下再分纪、世等;与地质时代单位相应的地层单位称界、系、统等。

地层单位分国际性地层单位、全国性或大区域性地层单位和地方性地层单位。

国际性地层单位适用于全世界,是根据生物演化阶段划分的。

因为生物门类(纲、目、科)的演化阶段,全世界是一致的。

所以据此划分的地层单位必然适用于世界,称国际性地层单位,包括界、系、统。

界——国际性通用的最大的地层单位,包括一个代的时间内所形成的地层。

系——界的一部分,是国际地层表中的第二级单位,代表一个纪的时间内所形成的地层。

系一般是根据首次研究的典型地区的古地名、古民族名或岩性特征等命名的,如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白垩系等。

统——系的一部分,是国际地层表中的第三级单位,代表一个世的时间内所形成的地层。

地质年代表

地质年代表

地质年代表地质代年表中最大的时间单位是宙,宙下是代,代下分纪,纪下分世。

必须说明,年表虽有时间的概念,也就是说,当获悉该化石是何宙、代、纪或世的遗物,间接可知道它形成的粗略时间(当然是很粗略的估计值)。

事实上,年表的时间单位是完全人为性划分的,和日历中的年月日不同,它不能使人了解每个宙、代、纪或世经历的准确时间。

隐生宙(前寒武时代)冥古宙—隐生代、原生代(盆地群代)、酒神代、早雨海代太古宙—始太古代:是太古宙的第一个代,前一个是早雨海代,后一个是古太古代,时间介于38~36亿年之间。

古太古代:是太古宙的第二个代,前一个是始太古代、后一个是中太古代,时间介于36~32亿年前。

此时出现第一批蓝绿藻,也是最古老的化石年代。

中太古代:是太古宙的第三个代,前一个是古太古代,后一个是新太古代,时间介于32~28亿年之间。

新太古代:是太古宙的最后一个代,前一个是中太古代,后一个是元古宙的古元古代,新太古宙的年代大约在28~25亿年之间。

新太古代早期出现了地球形成以来的第一次冰河期,并延续5亿年,也就是28~23亿年之间。

元古宙—古元古代:古元古代(Paleoproterozoic,符号PP)是地质时代中的一个代,开始于同位素年龄2500百万年(Ma),结1600Ma。

古元古代期间蓝藻、细菌繁盛。

成铁纪—成铁纪(Siderian,符号PP1)是地质时代中的一个纪,开始于同位素年龄2500±0百万年(Ma),结束于2300±0Ma。

成铁纪的名称来自于希腊语sideros“铁”,因这个时期是世界上形成特大型铁矿田,出现硅铁建造的主要时期,故名。

然而在中国大陆,此时却并不发育硅铁建造。

成铁纪期间蓝藻、细菌繁盛。

层侵纪—层侵纪(Rhyacian,符号PP2)是地质时代中的一个纪,开始于同位素年龄2300±0百万年(Ma),结束于2050±0Ma。

层侵纪期间蓝藻、细菌繁盛。

层侵纪的地史具有下述特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渐新世


始新世
70 古新世
代表生物 人类
哺乳动物时代

白垩纪

侏罗纪

三迭纪
二迭纪

石灰纪
泥盆纪 生
志留纪

奥陶纪
寒武纪
元古代
太古代
135 180
225 270 350 400 440 500 600 》1750 》1750
鸟类发展 爬行类全盛时代
恐龙出现,被子植物繁盛 两栖类繁盛 昆虫出现
鱼类时代,裸子植物繁盛 陆地生物出现 淡水鱼类 三叶虫时代 生命起源时代
地质时代的划分及主要的代表生物
地质时 第四纪分期 据今年代

全新世
1 万年
上黄 更
土 新 世期
20 万年

四中 更

周口店期 60 万年


典型动物化石
南方
北方
现生动物
现生动物

河套大角鹿

最后鬣狗

|
肿骨鹿

中国鬣狗
齿
石器时代 分期 现代新石器时代旧 Nhomakorabea器时代晚期
旧石器时代中期


更 泥河
100-300
剑齿虎

旧石器时代初期
新 湾期
万年
长鼻三赤马


人类化石和 文化遗物
山顶洞人 咨阳人 建平人 柳江人 河套人 丁村人 长阳人 马坝人 北京人 蓝田人 元谋人
河泥湾石器
地质时代
地质时代的划分及主要的代表生物
踞今数单位(百万年)











全新世 更新世 上新世 中新世
1---3 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