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下册语文《七月的天山》教案

四年级下册语文《七月的天山》教案

四年级下册语文《七月的天山》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七月天山的喜爱之情。

1.3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过程与方法:2.1学会通过观察、想象、体验来描绘自然景观。

2.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分享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激发学生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

3.2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七月天山的喜爱之情。

1.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教学难点:2.1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2学会通过观察、想象、体验来描绘自然景观。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教师出示天山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这就是我国美丽的天山。

1.2教师简要介绍天山的地理位置和特点,引发学生对七月天山的兴趣。

2.朗读课文2.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理解课文内容。

2.2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理解课文内容3.1教师提问:课文描绘了七月天山的哪些景物?它们各有什么特点?4.学习生字词4.1教师出示生字词,学生朗读并认读。

4.2教师解释生字词的意思,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5.分析课文修辞手法5.1教师提问:课文中有哪些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它们起到了什么作用?6.情境体验6.1教师出示天山风景图片,引导学生想象自己身临其境,描绘出自己看到的景物。

6.2学生分享自己的描绘,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7.1教师提问:通过学习课文,你们对七月天山有什么样的感受?8.作业布置8.1请同学们回家后,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七月天山的短文。

8.2家长签字确认,督促孩子完成作业。

四、板书设计1.七月的天山1.1高山、雪峰、森林、草原、牧群1.2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理解、分析、体验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深入了解了七月天山的美景,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好。

七月的天山教案

七月的天山教案

七月的天山教案第一篇:七月的天山教案《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认识 8 个生字,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读懂词句的意思,积累佳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

3.引导学生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重点难点]引导学生了解天山景物的特点,感受天山的美景,体会作者的写法。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一、揭题示标同学们,前两课我们随着作者的介绍,领略了甲天下的桂林山水和奇妙无比的浙江双龙洞。

今天我们将随着作者的介绍,去美丽的北国——新疆的天山尽情地游览一番。

(板书课题,齐读。

)从课题上我们可以知道作者写的是什么季节的天山景色?(夏天)简介天山:(可相机出示地图。

)出示学习目标:1.认识 8 个生字,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读懂词句的意思,积累佳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

3.我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二、研探展评一(一)出示学习指导一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读准字音,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画出文中的生字生词,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字词。

(二)自研共探1.学生自读课文,读准生字,读通课文。

2.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天山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三)学情展示3.文章似乎是个向导,带着你游览,能看出导游线路吗?简单写下作者的游览线路。

(进入天山→天山脚下→原始森林→天山深处)4.教师指导:随着导游线路观看图像,初步感知新疆天山的美丽风光。

三、研探展评二(一)出示学习指导二你欣赏到了哪些美景?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自由阅读课文,用横线画出作者主要描写的景物,用曲线画出他们的主要特点。

(二)自研共探1、组内阅读交流,说出感受。

2、师引导理解。

(三)学情展示A:写“雪水”的部分,着重抓住比喻句,体会雪水的清澈与灵动。

B:写“森林”的部分,着重抓住比喻句,体会树的翠绿、繁密与幽静。

C:写“野花”的部分,着重抓住比喻句,体会野花的多和美。

四年级语文下册《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3篇

四年级语文下册《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3篇

四年级语文下册《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3篇四年级语文下册《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1学习目标①认识本课生字新词。

②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③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感受优美语句并积累。

④感受北国天山的美景,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课前准备挂图;画有导游线路的小黑板;天山景物课件。

a案直接揭题指名读课文前面的过渡语。

学生自学带着过渡语提示问题,初读课文,并读准生字,找出新词。

整体感知,提问:文章似乎是个向导,带着你游览,能看出导游线路吗?(让学生列出作者的游览路线)教师指导:随着导游线路观看图像或网页浏览,初步感知新疆天山的美丽风光。

引导读通结合看画面,指导读好课文各个小节,让学生说说作者分别写了哪些景物。

同时正音、解词,通读句子。

如疑难词有:炎暑、山涧、饮马、索绕等。

“蓝天衬着高耸的巨大的雪峰……”这句,需要结合图片点拨感受。

合作学习你觉得哪些语段、词句写得好?这段话或这一词语好在哪里?在四人小组中阅读交流,说出感受,请同学发表看法,不理解的可以请教老师。

如:写雪峰、雪水时的确切比喻;“密密的塔松像撑开的巨伞,重重叠叠的枝桠,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一句,用了许多叠词,读起来别有韵味,让人感受到原始森林幽静的美;还有描写花海的排比句;“人浮在花海上”中的“浮”字等,都是值得研读的句子。

班级交流各小组派代表在班上汇报讨论情况,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体会不到位的进行点拨,并结合朗读加深体会。

激发兴趣,课外延伸在学生交流后,问他们是否喜欢读这样的游记,并让学生在课外自由选择读些这方面的书,也可以浏览互联网上的资料,鼓励学生多和老师、同学交流,这样,“足不出户,也可以游遍千山万水”。

摘抄优美词句有条件的设计专门的摘录本子,指导摘录的格式,提醒学生在课外阅读中也要进行这样的摘录。

作业:复习词语卡b案朗读──感悟天山之夏的美景①谈话揭示课题后,要求学生自由朗读;②指名分节朗读;③师生同读、引读;④配乐齐读、享受美感。

《七月的天山》优秀教案

《七月的天山》优秀教案

《七月的天山》优秀教案《七月的天山》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1、培育同学喜爱祖国秀丽富裕的大好河山的感情,体会通过记叙巡游天山的见闻所流露出来的喜爱祖国、喜爱新生活的深厚感情。

2、学习抓住景物特点,根据肯定的表达挨次写景状物的方法。

3、体会课文精当、华丽的语言特色,揣摩文中比方、衬托等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1、把握组织材料的挨次和方法,可以比方、衬托等表现手法为讲析重点,学习运用贴切、鲜亮、生动的语言写景状物。

2、培育喜爱祖国边疆的情感。

教学难点1、学习如何根据肯定的挨次把材料组织得井井有条;2、体会并学习使用绚丽多彩的语言风格。

课时支配1课时教学过程一、检查课前预习作业1、通过查字典给本课生字找形近字并组词,用生字词造句。

(检查要点:留意指导书写和排版,如:皑、溅、蹄、鞍字的书写。

区分形近字如:“延”与“廷”、“蹄”与“啼”等。

)2、查阅资料。

(检查要点:以查同学课本上作的相关笔记为准,催促同学为学习新课作充分预备。

)3、说说课文主要描绘了天山哪些美景。

(检查要点:看同学对内容的分解力量,一有天山的雪峰、雪水和雪水汇成的溪流;二有天山密林;三有天山深处的美景—野花。

)二、用设境式教学导语引入新课同学们,江南的山水、溶洞真实奇异无比,引人入胜,每当想到那奔腾咆哮、一泻千里的长江黄河,那千姿百态、气概宏伟的三山五岳,一股民族骄傲感便油然而生。

北国的天山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唐代大诗人李白有诗云:“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清代诗人嘹亮吉也有诗云:“地脉至此断,天山已包天。

日月何处栖,总挂青松巅。

”现代散文家汪曾祺也在《早发乌苏望天山》一诗中赞道:“苍苍浮紫气,天山真宏伟。

陵谷分阴阳,不假皴擦美。

初阳照积雪,色如胭脂水。

”这些名诗人笔下的“天山”令人神往。

有名作家碧野描写天山绵亘数千里,地域广袤,景物丰美。

那就让我们伴同《七月的天山》的碧野一同走进天山里去看一看、游一游吧!三、出示课题,明确学习任务1、读课题,同学利用资料介绍天山,小结:天山:亚洲中部的大山系,横贯新疆中部,西端伸入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全长2500千米,宽250~300千米。

《七月的天山》优秀教学设计(3篇)

《七月的天山》优秀教学设计(3篇)

《七月的天山》优秀教学设计(3篇)《七月的天山》优秀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预备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七月的天山》优秀教学设计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关怀到有需要的伴侣。

《七月的天山》优秀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新词,养成主动积累词语的意识。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课文。

3、学习抓住景物特点,依据确定的表达顺序写景状物的方法。

4、培育学生宠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教学重点学习抓住景物特点,依据确定的表达顺序写景状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抓住景物特点,依据确定的表达顺序写景状物的方法。

激发学生宠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课前预备课件教学过程补记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播放^电。

影《冰山上的来客》主题歌,优美的旋律激起对天山奇异景色的向往与追求,让我们一起走进七月的天山,感受它的独特魅力。

〔揭示课题〕二、自主读书,自主体会。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索:这篇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记叙的?2。

出示生字词,各种形式检查学生自学状况。

白缎山涧俯视白皑皑马蹄溅起绵延马鞍2。

默读课文,思索:每一部分主要描写了哪些景象?这些景象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边读边批注。

3。

沟通阅读感受。

4。

组内不同形式的读文。

三、品味语言,揣摩表达方法,领悟美境。

1。

有感情地朗读自己最宠爱的部分,说说为什么宠爱?2。

商议:是怎样描写七月天山的美景的?有哪些表达方法值得借鉴?四、拓展延长,练习写作。

思索:假如让你记叙一次游览经过,你会写什么?怎样写?欣赏歌曲,激发学生兴趣。

老师重点检查中差生的识字状况。

开火车读文。

课件欣赏朗读和图片,加深印象,说感受,介绍七月的天山美景。

板书设计:4七月的天山进入天山再往里走走进天山深处作业设计〔随堂检测〕:1、认读生字词。

2、指读课文。

教学后记针对教学实际,教学中的某个环节、某个问题、教案的使用等方面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

七月的天山教案教学设计方案

七月的天山教案教学设计方案

七月的天山优秀教案教学设计方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和感知天山的美景。

激发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1.2 教学内容: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向学生展示天山的美景。

引导学生分享他们对天山的认知和感受。

1.3 教学活动:展示天山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兴趣。

让学生发表对天山的看法和感受。

第二章:天山的基本介绍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天山的基本地理信息,如位置、长度、气候等。

培养学生对自然地理知识的兴趣。

2.2 教学内容:天山的地理位置和长度。

天山的气候特点和植被分布。

2.3 教学活动:利用地图和资料,介绍天山的位置和长度。

通过图片和资料,介绍天山的气候特点和植被分布。

第三章:天山的美景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天山的美景,提升他们对自然景观的欣赏能力。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3.2 教学内容:天山的自然景观,如雪山、草原、湖泊等。

天山的民族文化,如蒙古包、骑马、摔跤等。

3.3 教学活动:利用图片和视频,展示天山的美景。

让学生分组讨论,选择他们最喜欢的天山美景,并说明原因。

第四章:天山的美味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和品尝天山地区的特色美食。

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包容。

4.2 教学内容:天山地区的特色美食,如烤全羊、手抓饭、马奶酒等。

美食的制作过程和文化背景。

4.3 教学活动:介绍天山地区的特色美食,并展示图片。

邀请学生尝试制作其中一种美食,并分享制作过程和品尝体验。

第五章:天山的故事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天山地区的历史和文化故事。

培养学生的阅读和思考能力。

5.2 教学内容:天山地区的历史和文化故事,如神话传说、历史事件等。

相关文本的阅读和分析。

5.3 教学活动:介绍天山地区的历史和文化故事,并展示相关文本。

让学生阅读文本,并进行讨论和思考,分享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第六章:天山的环境保护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天山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行动。

2024年统编版春季四年级下册语文《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

2024年统编版春季四年级下册语文《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美好河山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
2.终结性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和单元测试,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
3.学生自我评价:鼓励学生自我反思,评价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和不足。
十、教学延伸
1.组织学生参观天山或类似自然风光的实地考察活动,增强他们的直观体验。
2.邀请专家或导游来校进行天山风光的讲座,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3.开展以“我心中的美丽景色”为主题的绘画或写作比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2)以“我心中的天山”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六、板书设计
课题:七月的天山
1.天山的特点:美丽、神秘、壮观
2.天山的美景:雪山、草原、森林、瀑布
3.作者的情感:喜爱、赞美、向往
七、教学反思
1.教,了解他们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
(2)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生字词的运用能力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2.教学策略反思:
(1)在课堂讨论环节,是否给予了每个学生足够的发言机会,是否鼓励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在读写结合环节,是否有效地引导学生将课文中的修辞手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3.教学改进建议:
(1)对于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增加课堂上的个别辅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
(2)对于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鼓励他们尝试更多的创造性写作,提升他们的写作水平。

《七月的天山》优秀教案

《七月的天山》优秀教案

《七月的天山》优秀教案《七月的天山》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美丽富饶的大好河山的感情,体会作者通过记叙游览天山的见闻所流露出来的热爱祖国、热爱新生活的深厚感情。

2、学习抓住景物特点,按照一定的表达顺序写景状物的方法。

3、体会课文精当、华丽的语言特色,揣摩文中比喻、衬托等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1、掌握组织材料的顺序和方法,可以比喻、映衬等表现手法为讲析重点,学习运用贴切、鲜明、生动的语言写景状物。

2、培养热爱祖国边疆的情感。

教学难点1、学习如何按照一定的顺序把材料组织得井井有条;2、体会并学习使用绚丽多彩的语言风格。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检查课前预习作业1、通过查字典给本课生字找形近字并组词,用生字词造句。

(检查要点:注意指导书写和排版,如:皑、溅、蹄、鞍字的书写。

区别形近字如:“延”与“廷”、“蹄”与“啼”等。

)2、查阅资料。

(检查要点:以查学生课本上作的相关笔记为准,督促学生为学习新课作充分准备。

)3、说说课文主要描绘了天山哪些美景。

(检查要点:看学生对内容的分解能力,一有天山的雪峰、雪水和雪水汇成的溪流;二有天山密林;三有天山深处的美景—野花。

)二、用设境式教学导语引入新课同学们,江南的山水、溶洞真实奇妙无比,引人入胜,每当想到那奔腾咆哮、一泻千里的长江黄河,那千姿百态、气势雄伟的三山五岳,一股民族自豪感便油然而生。

北国的天山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唐代大诗人李白有诗云:“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清代诗人洪亮吉也有诗云:“地脉至此断,天山已包天。

日月何处栖,总挂青松巅。

”现代散文家汪曾祺也在《早发乌苏望天山》一诗中赞道:“苍苍浮紫气,天山真雄伟。

陵谷分阴阳,不假皴擦美。

初阳照积雪,色如胭脂水。

”这些名诗人笔下的“天山”令人神往。

著名作家碧野描写天山绵亘数千里,地域广袤,景物丰美。

那就让我们随同《七月的天山》的作者碧野一同走进天山里去看一看、游一游吧!三、出示课题,明确学习任务1、读课题,学生利用资料介绍天山,小结:天山:亚洲中部的大山系,横贯新疆中部,西端伸入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全长2500千米,宽250~300千米。

七月的天山教案范文

七月的天山教案范文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七月的天山学科领域:语文年级:五年级课时:2课时编写日期:2024年10月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天山的基本地理、气候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源,激发学生对天山的好奇心,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

(2)运用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沟通交流的能力。

(3)学会通过描绘画面,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及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2)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生字词。

难点:描绘天山的美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1)展示天山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景观。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天山的认识和印象。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学习生字词。

(3)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文章情感。

3. 课堂练习(1)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题。

(2)教师点评并讲解练习题,巩固知识点。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1)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2)学生分享他们对天山的认识和印象。

2. 深入学习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把握文章主旨。

(2)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天山的美景特点。

3. 实践活动(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描绘一幅天山的美景图。

(2)各小组展示作品,分享创作过程和心得。

4. 总结与拓展(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2)学生课后收集更多关于天山的资料,进行拓展学习。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写一篇关于天山的美景短文。

3. 收集更多关于天山的资料,进行拓展学习。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流畅地朗读课文,正确理解课文内容。

2.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生字词,并能在实际情景中运用。

四年级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范文(精选4篇)

四年级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范文(精选4篇)

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四年级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范文(精选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1一、导语同学们,每当我们想到那奔腾咆哮、一泻千里的长江黄河,想到那千姿百态、气势雄伟的三山五岳,一股民族自豪感便油然而生。

在我国的西北边疆,还有一道奇特的风景,那就是地域广袤,景物丰美的天山。

天山不但雄奇壮观,而且天山的夏天更是与众不同。

你在夏天见过雪吗?天山的夏天你就能见到雪,虽然有雪但是一点都不冷,就象秋天那样凉爽,而且有着春天一样的美丽。

你们想不想去看看?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著名作家碧野一同走进《七月的天山》。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感知整体让我们带着对天山的向往,读一读课文,看看七月的天山会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三、再读课文,解决字词天山的美丽奇特就蕴涵在课文的字里行间,请大家再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准确,遇到不会的字可以,也可以问同学问老师。

检测生字掌握情况,用大屏幕出示易错的字词,指名领读。

四、精读课文,理解感悟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你是从哪看出来的?时间的先后顺序、游览的先后顺序、地点变换(进入天山再往里走走进天山深处)五、汇报交流,升华情感作者用移步换景的写法,抒情的笔调,写出了独具风韵的天山之夏!下面就让我们仔细地阅读课文,看文中都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哪些特点?雪峰溪流原始森野花1、天山的雪峰是什么样的?学生汇报雪峰和溪流的特点。

2、洁白高耸的雪峰,欢快跳跃的鱼儿,使得夏季的天山有如秋天般凉爽而又富有生机和活力。

随着作者脚步的移动,我们又将见到另外一副天山美景图。

学生汇报森林特征。

3、茂密的森林,细碎的日影和马蹄溅起的水声相映成趣,作者用精致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天山密林幽静的美景。

天山的野花在作者笔下更是美不胜收,别有风韵!学生汇报野花的特点:例: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锦缎那么绵延,像天边的霞光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绚烂。

《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 3篇

《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 3篇

《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篇1学习目标:1.认识8个生字。

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读懂词句的意思,积累佳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

3.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预习要求:1.标注自然段,识记注音词语。

2.朗读课文,由慢到快,至少三遍。

3.画出自己喜欢的词句,在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记号,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检查预习师:(出示地图)在中国的西北有一个很大很大的地方,叫新疆;在新疆的中部有一条很大很大的山脉,叫天山。

那里终年积雪,是个天然的避暑胜地。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生:《七月的天山》师:让我们通过文字跟随作者“骑马上天山”,去感受一下七月天山的美丽景象。

课前我们都已经预习了课文。

分享你们预习的收获,分别出示:白缎山涧俯视马蹄溅起绵延离鞍白皑皑饮马重重叠叠无限生机五彩斑斓细碎日影锦缎绵延五彩缤纷峭壁断崖师:“细碎日影”特别有画面感,读读这个句子就明白意思了。

出示:沿着白皑皑群峰的雪线以下,是蜿蜒无尽的翠绿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松像撑天的巨伞,重重叠叠的枝桠,只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生:太阳照在森林里,光线透在地上有斑斑点点的光,就是细碎日影。

师:(出示与语境相关的画面)师:(这一组词语里)请找到一组近义词。

生:“五彩缤纷”“五彩班斓”师:也有不一样的地方出示:当这个时候,饮马溪边,你坐在马鞍上,就可以俯视那阳光透射到的清澈的水底,在(五彩斑斓)的水石间,鱼群闪闪的磷光映着雪水清流,给寂静的天山添上了无限的生机。

满山都是高过马头的野花,红、黄、蓝、白、紫,(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织锦那么绵延,像天边的彩霞那么耀眼,像高空的长虹那么绚烂。

生填空后:五彩缤纷就是色彩很多,很耀眼,很绚烂的。

师:你联系上下文很好理解了词语,这“缤纷”还有一种动态的感觉,(指“绵延”)很多的色彩耀眼、绚烂,而且一直绵延。

那么“五彩斑斓”又是什么意思呢?生:阳光照在水里,石头很多的颜色交织在一起。

七月的天山教案教学设计方案

七月的天山教案教学设计方案

七月的天山优秀教案教学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七月的天山》。

(2)理解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象征意义。

(3)分析诗歌的韵律和节奏,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和讨论,提高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

(2)通过诗歌朗诵和创作,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2)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诗歌背景介绍:介绍《七月的天山》的作者、时代背景和诗歌的创作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义。

2. 诗歌内容分析:分析诗歌的结构、韵律和节奏,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音乐美。

解读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象征意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以图片或视频形式展示天山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诗歌朗读与背诵:指导学生正确地朗读诗歌,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的把握。

组织学生进行诗歌背诵,提高学生的记忆力。

3. 诗歌内容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感受,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四、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和背诵的评估:观察学生在朗读和背诵过程中的语音语调、节奏和表达,评价学生的掌握程度。

2. 学生讨论和创作的评估: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深度,以及对创作的创意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资源1. 诗歌文本:《七月的天山》。

2. 图片或视频:天山的美景图片或视频。

3. 朗读和背诵的材料:诗歌的朗读和背诵指导材料。

4. 讨论和创作的材料:讨论问题和创作要求的指导材料。

六、教学步骤1. 诗歌分析: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形象描写,如天山的雄伟、溪水的清澈等,帮助学生建立起诗歌中的自然景观画面。

2. 情感体验: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人对天山景色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自然美的感悟。

七月的天山教案

七月的天山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七月的天山精品教案学科领域:语文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了解天山的夏季景色,增长见识。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自然、描绘景色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欣赏天山的夏季景色,体会文章的意境。

教学难点:学会用优美的语言描绘自然景色。

二、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

2. 互动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3. 欣赏教学法:引导学生欣赏文本的语言美,体会作者的情感。

三、教学准备1. 图片:准备天山夏季景色的图片,用于展示和创设情境。

2. 音乐:选择一首优美的乐曲,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3. 课文:提前让学生预习课文,了解文章内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天山夏季景色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美景。

2. 初读课文: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文章的语言美。

3. 细读课文: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理解作者描绘的天山景色。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课文中的优美语句,学会欣赏和借鉴。

5. 分享感受: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本课内容的看法和感受。

6. 小结: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强调观察自然、描绘景色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写一篇关于自己家乡夏季景色的作文。

2. 观察周围的自然景色,用相机或画笔记录下最美的瞬间。

3. 家长参与评价:请家长关注孩子的作业完成情况,鼓励孩子分享自己的作品。

六、教学延伸1. 开展“我眼中的大自然”摄影比赛,让学生用镜头捕捉身边的美好景色。

2. 组织一次户外写生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大自然的魅力。

3. 邀请当地环保专家进行讲座,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七、评价方式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鼓励创意表达。

3. 小组合作: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注重团队精神。

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7篇)

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7篇)

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7篇)《七月的天山》优秀教学设计篇一内容简介:《七月的天山》是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组的一篇略读课文。

本组课文描写祖国的大好河山,多姿多彩。

本课教学宜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自读自悟。

通过自读、品读、美读、想象,体会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同时感悟文章优美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联系上下文读懂词句、积累语言。

3、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夏天独特的美景,受到美的熏陶和情的感染。

课前准备制作介绍天山美景的多幅图片及相应文字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一、课前感悟1、师:在上课之前,老师先送你们一份礼物,希望你们在欣赏这份礼物的时候仔细观察,用心感受。

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2、欣赏天山美景(图片配音乐:新疆好)二、悟中体味师:课前,我们一起欣赏了美丽的天山风景图,你有什么感受?生1:美!师:一个简单的“美”字却概括出了天山的特点。

生2:我仿佛置身于天山之中。

师:用流畅的语言说出了自己的感受。

生3:真是美不胜收!师:你的词汇真丰富,不但理解了这个词语的意思,还学会了恰如其分地运用它,不简单。

……三、回顾单元训练重点1、寻找本单元课文的共同特点:师:同学们,时间过得可真快!我们第一单元的课文马上就要学完了,请同学们想一想,本单元的文章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什么?生:本单元的课文都是写景的'(以写景为主)师:这节课,就让我们一块儿来学习本单元的最后一篇写景的文章,它就是——七月的天山(板书,齐读课题)师: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我们中、高年级的语文教材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每个单元都有一个训练的重点,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什么?生:阅读下面的课文,与作者做一次愉快的旅行,去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去体会作者对山山水水的热爱之情,并体会作者是怎样用优美词句表达情意的。

师:请同学们一起来看大屏幕(齐读单元训练重点),大家尤其要注意老师用红色标出的这句话。

四年级语文下册《七月的天山》教案(通用5篇)

四年级语文下册《七月的天山》教案(通用5篇)

•••••••••••••••••四年级语文下册《七月的天山》教案四年级语文下册《七月的天山》教案(通用5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四年级语文下册《七月的天山》教案(通用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四年级语文下册《七月的天山》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

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读懂词句的意思,积累好词佳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

3、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到天山的美景,从中受到熏陶。

教学重点:识字、学词、读文理文教学难点:读文理文教学创新点:以读为线,积累好词好句,抓取主要内容知大意,搭建知识迁移的平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略读课文的一般教学步骤是:读提示,明要求,独立阅读、思考、交流,初步体会内容;然后抓住一两个问题,可以是内容的,也可以是表达方法的,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教学准备:制作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1、教师导入:学生齐读课题。

2、教师检查预习情况:全文一共多少个自然段?朗读1、2,要求学生仔细倾听,注意生字的读音,教师用“似的盛开饮马”三词反馈倾听的情况。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3、4、5,要求读正确、读流畅。

3、请1—2位中上生学生根据拼音读生字。

缎duàn 涧jiàn 俯f蹄tí 溅jiàn 延yán鞍n4、组织小组开火车赛读重要词语,检查识字状况,在反馈中纠错并反复纠读。

锦缎山涧俯视马蹄溅起绵延马鞍高耸透射寂静增添细碎柔嫩绚烂白皑皑重重叠叠斑斑点点5、要求学生标画含生字的词语之后,组织学生接龙朗读课文,看是否能把课文读正确、读顺畅。

教师注意板书学生读错的字,反馈预习情况,组织学生查字典标注:高悬峭壁断崖银链鳞光绚烂无边繁花6、教师过渡:学习一篇略读课文,仅仅满足于借助字典认识一些生字,是远远不够的。

四年级语文下册:《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优秀5篇)

四年级语文下册:《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优秀5篇)

四年级语文下册:《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优秀5篇)四年级下册语文《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篇一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美丽富饶的大好河山的感情,体会作者通过记叙游览天山的见闻所流露出来的热爱祖国、热爱新生活的深厚感情。

2、学习抓住景物特点,按照一定的表达顺序写景状物的方法。

3、体会课文精当、华丽的语言特色,揣摩文中比喻、衬托等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

二、教学重点1、掌握组织材料的顺序和方法,可以比喻、映衬等表现手法为讲析重点,学习运用贴切、鲜明、生动的语言写景状物。

2、培养热爱祖国边疆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1、学习如何按照一定的顺序把材料组织得井井有条;2、体会并学习使用绚丽多彩的语言风格。

四、课前准备学生借助课前“阅读提示”充分预习,借助工具书正字正音和解词,收集相关资料,初步了解课文的写景状物顺序和特点。

教师制作演示课件,附配乐课文朗诵。

五、课时安排:1——2课时六、学习过程:(一)用设境式教学导语引入新课同学们,江南的山水、溶洞真实奇妙无比,引人入胜,每当想到那奔腾咆哮、一泻千里的长江黄河,那千姿百态、气势雄伟的三山五岳,一股民族自豪感便油然而生。

北国的天山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唐代大诗人李白有诗云:“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清代诗人洪亮吉也有诗云:“地脉至此断,天山已包天。

日月何处栖,总挂青松巅。

”现代散文家汪曾祺也在《早发乌苏望天山》一诗中赞道:“苍苍浮紫气,天山真雄伟。

陵谷分阴阳,不假皴擦美。

初阳照积雪,色如胭脂水。

”这些名诗人笔下的“天山”令人神往。

著名作家碧野描写天山绵亘数千里,地域广袤,景物丰美。

那就让我们随同《七月的天山》的作者碧野一同走进天山里去看一看、游一游吧!(二)出示课题,明确学习任务1、读课题,学生利用资料介绍天山,教师演示课件,小结:(演示)天山:亚洲中部的大山系,横贯篇以描写山川景物为主要内容的游记散文,选自于《天山景物记》,作者碧野。

(简介作者)“阅读课文,想想文中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它们有什么特点。

四年级下册《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精选3篇

四年级下册《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精选3篇

四年级下册《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9教学设想:本篇课文是第一组“走遍千山万水,欣赏大好河山,激发爱国之情”的专题课文的最后一篇,是选读课文。

虽说选读,但是文字非常优美,还有许多地方值得学习。

本篇课文按照总分总的结构,通过移步换景的方法,记叙了作者七月骑马上天山所看到的奇异的自然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天山的喜爱之情。

设计时,在整体把握文章的结构的基础之上,抓住作者描写的天山的主要景物,自读自悟,掌握特点,说出感受,指导有感情朗读等几个环节。

然后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最喜欢的一处景物进行细读、赏读,在书旁做好批注。

在自主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品读文章的句子,交流学习成果,学习运用比喻、排比、衬托、对偶、设问等修辞方法把观察到的景物描写的具体、生动、形象,让读者“身临其境”。

从而达到积累优美的语句,模仿修辞手法和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提高鉴赏和写作能力。

在设计过程中,注重六个“三”:结构三段式,方法三个词,主要景物有三处,主要特点有三方面,主要方法有三种,作业有三项(抄写、创造、模仿)。

由于是略读课文,所以,强调了阅读提示中的相关要求,忽略了其他部分。

本篇是略读课文,如何引导学生从“学会”提高到“会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我以“读”为抓手,分成五个层次的读:第一层次是“初读通字词”;第二层次是“快读抓主线”;第三层次是“美读找美景”;第四层次是“赏读寻方法”;第五层次是“诵读增积累”。

通过有目的的读,逐步提高要求,提升能力。

教学中,力求摆好自己与学生的角色。

自己努力做好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激励者和服务者;突出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是品读文本的主体,是对话交流的主体。

让学生、文本、教师在品读和对话中,产生思维的碰撞,受到情感的熏陶,享受审美的乐趣。

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掌握文章描写的主要景物及其特点,学习运用比喻、排比、修辞等方法把观察到的景物描写的具体、生动、形象。

四年级语文下册《七月的天山》教案、教学设计

四年级语文下册《七月的天山》教案、教学设计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角度(如:天山的美景、作者的情感、修辞手法等)进行讨论。
2.各小组在讨论过程中,要求每个成员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观点,共同完成讨论任务。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补充和评价,老师适时给予指导和点评。
(四)课堂练习
1.根据课文内容,设计填空、选择、简答等形式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课文知识的掌握。
3.鼓励学生在课后走进大自然,观察自然,体验生活,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感悟。
4.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与课文相关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五、作业布置
1.课后阅读:要求学生课后再次阅读《七月的天山》,深入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感受课文中优美的语言和修辞手法。
提交一份阅读感悟,内容可以包括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喜欢的句子、从课文中得到的启示等。
4.课后实践:鼓励学生利用周末或课后时间,走进大自然,观察身边的自然风光,体验生活的美好。
完成一份实践报告,内容包括:观察到的自然现象、自己的感受、与课文内容的联系等。
5.家长参与:请家长协助学生完成课后实践作业,鼓励家长与孩子共同观察大自然,分享彼此的感悟。
家长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些指导和建议,帮助孩子更好地完成作业。
(2)通过课文学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会关爱他人、珍惜友谊。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激发学生为家乡、为祖国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四年级学生,经过前三年的学习,他们在语文知识、阅读理解能力、表达能力等方面已具备一定的基础。在此基础上,针对本节课《七月的天山》进行学情分析:
2.让学生运用课文中学到的修辞手法,仿写一段描绘自然风光的句子,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感受优美词句并积累。

过程与方法:搜集资料、思考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北国天山的美景,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能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感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唐代大诗人李白有诗云:“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诗人笔下的“天山”令人神往。

那就让我们随同《七月的天山》的作者碧野一同走进天山里去看一看、游一游吧!
(二)出示课题,明确学习任务
1、读课题,学生利用资料介绍天山
2、解题,了解作者:《七月的天山》是一篇以描写山川景物为主要内容的游记散文,选自于《山景物记》,作者碧野。

(简介作者)
“阅读课文,想想文中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它们有什么特
点。

如果有兴趣,还可以把自己喜欢的优美语句摘抄下来。


(三)根据“阅读提示”速读全文,理清全文所记叙的游览顺序,引导理解内容
1、学生根据提示自读课文;
2、引导阅读:
(1)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让学生找出地点变换的句子。

这些句子表示空间的转换,
顺序从山的外围写到山的深处。

(2)学生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课文描写了哪些景物?主要采用什么方法写的?(让学生议论,然后交流)
(明确:写了雪峰、云影、雪水、溪流、森林、野花等美景。

描绘方法:a、衬托,如:以蓝天和云影衬托雪峰之高大、静美;以溪流、游鱼的活跃衬托天山的寂静。

b、比喻,如:说白云在雪峰上留下一朵朵“暗花”;溪流的浪花似盛开的“白莲”。

)(3)第三段集中写天山的原始森林。

引导学生思考交流:这段抓住森林的哪些特点来写的?
(4)朗读四自然段(或放配乐朗诵)
自读交流:作者抓住野花的哪些特点进行描绘的?(学生用笔在书本上做出标记)
(四)细品语言文字,小结学习内容
1、课文主要是由外到里,由高到低。

表现方法主要运用衬托和比喻。

2、引导学生从描写景物形态、描绘声音、描绘动态、描绘色
彩、描绘感觉上去找比喻句、体会精妙之处。

3、积累自己喜欢的字词和句子
4、课外阅读《天山景物记》
(五)拓展训练
小练笔:练习写景状物作文,要求写一段特定环境下的景色,如校园的早晨、公园的景物、节日的夜晚等,能抓住景物的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