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历史观
七年级历史第七课知识点
七年级历史第七课知识点
历史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它让我们了解到人类发展的历程,也让我们更加清楚自己的文化传承和国家历史。
在七年级历史课
程中,第七课是比较重要的一课,它讲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繁荣
与发展。
本文将会分别介绍关于此课的三个知识点。
一、中国古代文化
中国古代文化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独特风格的大主题。
在历
史的长河中,中国的各个王朝都产生了不同风格的文化,如商朝
时期的甲骨文、唐朝时期的诗词、元朝时期的戏曲等。
这些文化
遗产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古代的繁华,也让我们更深层次地理解了
中国人民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
二、中国古代科学技术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七年级历
史第七课中,我们会学习到许多中国古代科技的发明和创新,如
指南针、火药、造纸术等。
这些发明不仅在当时产生了重大的影
响,也对人类的历史发展做出了贡献。
现在,这些科技成果仍被广泛利用在人类的生活和生产中。
三、大历史观
大历史观是指将人类整体历史看作一个系统,并且强调了人文主义的观点。
在中国古代,很多思想家和历史学家都曾探索过这种大历史观,如司马迁、朱子、王阳明等。
这种观点强调了人类共同体的文化传承和精神交流,让人们在历史的长河中领悟到了更多深刻的道理。
综上所述,七年级历史第七课所涵盖的知识点十分重要,它们不仅仅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化和科技的发展,更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创新、包容、开放和进步的中国。
学习这些知识点,能够提高我们的历史文化素养和综合思考能力,也能够使我们更加了解自己和自己的文化传统。
历史七种史观详解(超全)
一、全球史观(整体史观)1.基本概念:全球史观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又称为整体史观。
它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方面考查历史,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
2.主要线索:①人类历史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
这一转变开始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新航路的开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标志着其基本完成,当今经济全球化趋势迅猛发展则是整体世界发展的深入阶段。
②生产力的发展和世界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两条主线,建立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发展走向整体发展的决定因素。
简单地讲,整体史观就是要把握人类社会横向发展的历史进程,在这一进程中重视交往、强调交往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走向整体发展的决定因素。
【例1】全球史观下的历史知识整合——世界市场:①1500年前后,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②19世纪中期,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已初步形成。
③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世界殖民地的基本被瓜分完毕,世界市场体系最终形成。
④二战后,美苏冷战,两极对峙格局下,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⑤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迅猛发展。
二、文明史观1.基本内涵:文明史观,通常被称为文明史研究范式,是研究历史的一种理论模式。
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
人类创造、积累文明的过程及其所获得的成果是历史的基本内容。
人类文明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构成,三者在相互作用、协调互补中交替促进、共同发展。
2.主要线索:①从横向看,人类文明史的内涵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从范围上可以分为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中华古代文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等若干文明。
②从纵向看,人类文明经历了渔猎采集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包括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工业文明时代(包括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
第七讲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大成就,不仅在于它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结合,而且还在于它把这种结合贯彻到了包括社会历史在内的一切领域之中。
历史唯物主义就是在社会历史领域中运用唯物主义和辩证方法探讨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恩格斯认为,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一生中的两项最重大的发现。
很久以来,人们就试图探讨和说明社会生活的本质,其中不乏一些有识之士,但是始终没有系统提出过唯物主义的社会历史理论。
直到马克思主义创立后,情况发生了根本变化。
第一节: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中它表现为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关系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一)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是第一性的东西,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相对于社会存在它是派生的、是第二性的。
唯心史观的观点则与此相反。
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的社会历史理论有两个主要缺陷:“第一,以往的历史理论至多只是考察了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研究产生这些动机的原因,没有探索社会关系体系发展的客观规律性,没有把物质生产的发展程度看作这些关系的根源;第二,以往的理论从来忽视居民群众的活动,只有历史唯物主义才第一次使我们能以自然科学的精确性去研究群众生活的社会条件以及这些条件的变更。
”第一点缺陷是,只停留在思想动机上,并把思想动机看作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否认思想动机背后物质原因的决定作用;第二点缺陷是,把历史看作是由少数英雄人物创造的,否认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
这两点归结为一点,都是主张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这种唯心主义的历史观在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数千年一直占据统治地位,其中包括一切旧唯物主义的历史现在内。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一切旧唯物主义者,虽然在社会历史观上也提出过一些有价值的观点和推测,但在总体上,他们的社会历史现仍然是唯心的。
第七讲唯物史观
生产关系
生产方式的作用和意义 首先: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产生和存 在的基础,是一切其他社会活动的首要前提。 其次: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性质、结构和 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 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 最后:生产方式的变化决定整个社会历史 的变化,决定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的更替和 发展。
根据社会存在和社会意
识之间辩证关系的原理,马 克思主义从社会生活领域中 划分出经济领域,从一切社 会关系中划分出经济关系,
这就是著名的两个划分。
同时,将一切社会关系 归结为生产关系;将生产关
系归结于生产力发展的高度,
这就是两个归结。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 现实意义:这一原理对于社会发展特别是 社会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 社会意识是人们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 社会存在的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革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2)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具有相对 独立性。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 性和不平衡性。 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及 各自具有历史继承性。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关系问题是解决其他一切 社会历史问题的前提和基础,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 历史唯心主义的分水岭,又是人们社会实践中的根本 问题,所以它构成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决定 唯心 史观
社会存在
决定
社会意识
唯物 史观
一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一)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 这是基于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的看法而划分出来的。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第七讲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国际歌》曾经被列宁称赞为“时代的歌中之歌”。
歌词中提出了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是谁创造了人类历史?而且给出了斩钉截铁的答案:是我们劳动群众。
自从有文字的历史产生以来,对于这个问题的争论就一直存在着。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把几千年来英雄创造历史的旧案翻了过来,还了历史本来的真面目。
但是,对于是谁创造了历史这个问题至今仍然争论不休。
在当代,各种各样的“精英”说不绝于耳。
所以,究竟是谁创造了历史,仍然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
这一讲,就是要回答这个问题。
(播放《国际歌》片段)、(歌词曲谱版面图片)这一讲的主要内容是:(上字幕)一、在对待人民群众作用问题上两种对立的历史观二、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三、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四、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五、科学认识“以人为本”一、在对待人民群众作用问题上两种对立的历史观对于谁是历史创造者问题的不同回答,是两种历史观对立和斗争的一个焦点,如何看待人民群众作用问题上的对立同如何解决历史观基本问题是密切相关的。
(一)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英雄史观历史唯心主义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前提出发,否认人民群众对于历史发展的决定作用,宣扬少数英雄人物创造历史的观点。
(字幕)这种唯心主义的历史观,主要表现为两种基本形态:(示意图:唯心史观的两种基本形态)(1)表现为唯意志论这种观点,把个别人物的作用夸大到了极端,认为历史是由少数“天才人物”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的,少数英雄人物可以随心所欲地决定历史的面貌,左右历史的进程。
而人民群众不过是盲目追随少数“天才人物”的愚昧无知的“群氓”,这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主要观点字幕)例如,中国的资产阶级思想家梁启超说: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说“舍英雄几无历史”,“舍豪杰则无世界”,说什么“中国今日之问题在于没有英雄”,“只要有二、三个豪杰”出来“整顿乾坤”,中国便可以得救了,这是彻头彻尾的英雄史观。
第七讲 中国近代史前期
第七讲中国近代史前期(公元1840—1895年)①近代前期列强侵华和民族危机;②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①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②洋务运动;③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初步发展;①新思潮的萌发;第一节西方的入侵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1.战争原因1).根本原因:工业革命的进行,西方国家要求打开中国大门,倾销商品,掠夺原料;2).导火索:虎门硝烟;(一)、鸦片战争(1840—1842年)一、西方的入侵2.主要经过攻广州→到达天津;强占香港岛→进入南京下关江面;3.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
4.1842年《南京条约》和1843年《南京条约》附件的内容及其危害1842年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双方商定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便利西方列强经济侵略,东南沿海门户大开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完整中国丧失关税自主权,便利西方国家的经济掠夺增加人民负担,激化社会矛盾《南京条约》附件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严重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居留等特权把各种特权无偿地让给了列强,列强竞相侵略中国;为以后外国侵略者在中国建立租界提供了借口;5.影响1).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鸦片战争后人民肩负的任务:反帝反封建;3).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1.根本原因2.主要过程1)1856年英法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一、西方的入侵2)1858年清政府分别与俄、美、英、法四国签订《天津条约》;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开牛庄、淡水、汉口、南京等10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外国人可以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传教《天津条约》的内容及危害逐渐影响和操纵清政府的内政、外交成为外国人到内地进行种种不法活动的护身符外国侵略势力扩展到沿海各省,并深入到内地列强不仅取得了中国内河航运权,而且便于外国商品向长江内地倾销1.根本原因2.主要过程3).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一、西方的入侵4).1860年清政府与英法两国签订了《北京条约》;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对英法两国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北京条约》的内容及危害进一步加重中国人民负担天津成为外国经济势力在北方的活动基地,威胁北京的安全;使英国在香港地区的侵略势力扩大;1.根本原因2.主要经过3.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二)、第二次鸦片(1856—1860年)一、西方的入侵1)兴起(1851—1853):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初建政权)→定都天京(正式建立政权)2)发展(1853—1856):定都天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进行北伐、西征、东征,达到军事上的全盛;3)失败(1856—1864):天京变乱后由盛而衰,重建领导核心,组织防御战,颁布《资政新篇》,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历史八大史观(紧密复杂版)
历史中的“八大史观”史观是学生的一个盲点,也是历史研究、学习、教学等方面的一个重要方法。
一、全球史观(整体史观)1.基本概念:全球史观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又称为整体史观。
它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方面考查历史,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
2.主要线索:①人类历史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
这一转变开始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新航路的开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标志着其基本完成,当今经济全球化趋势迅猛发展则是整体世界发展的深入阶段。
②生产力的发展和世界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两条主线,建立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发展走向整体发展的决定因素。
简单地讲,整体史观就是要把握人类社会横向发展的历史进程,在这一进程中重视交往、强调交往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走向整体发展的决定因素。
★【例1】全球史观下的历史知识整合——世界市场:①1500年前后,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②19世纪中期,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已初步形成。
③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世界殖民地的基本被瓜分完毕,世界市场体系最终形成。
④二战后,美苏冷战,两极对峙格局下,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⑤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迅猛发展。
二、文明史观1.基本内涵:文明史观,通常被称为文明史研究范式,是研究历史的一种理论模式。
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
人类创造、积累文明的过程及其所获得的成果是历史的基本内容。
人类文明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构成,三者在相互作用、协调互补中交替促进、共同发展。
2.主要线索:①从横向看,人类文明史的内涵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从范围上可以分为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中华古代文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等若干文明。
历史七种史观详解(超全)
一、全球史观(整体史观)1.基本概念:全球史观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又称为整体史观。
它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方面考查历史,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
2.主要线索:①人类历史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
这一转变开始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新航路的开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标志着其基本完成,当今经济全球化趋势迅猛发展则是整体世界发展的深入阶段。
②生产力的发展和世界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两条主线,建立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发展走向整体发展的决定因素。
简单地讲,整体史观就是要把握人类社会横向发展的历史进程,在这一进程中重视交往、强调交往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走向整体发展的决定因素。
【例1】全球史观下的历史知识整合——世界市场:①1500年前后,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②19世纪中期,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已初步形成。
③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世界殖民地的基本被瓜分完毕,世界市场体系最终形成。
④二战后,美苏冷战,两极对峙格局下,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⑤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迅猛发展。
二、文明史观1.基本内涵:文明史观,通常被称为文明史研究范式,是研究历史的一种理论模式。
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
人类创造、积累文明的过程及其所获得的成果是历史的基本内容。
人类文明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构成,三者在相互作用、协调互补中交替促进、共同发展。
2.主要线索:①从横向看,人类文明史的内涵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从范围上可以分为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中华古代文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等若干文明。
②从纵向看,人类文明经历了渔猎采集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包括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工业文明时代(包括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
七大史观
五、革命史观
1.基本含义:
所谓革命史观,就是从现实革命斗争的需要出发,
从革命者的立场与视野来研究和品评以往革命斗 争史中的事件与人物的一种历史观。
六、唯物史观
1.主要含义: 历史唯物主义,亦称唯物史观,是人类社会发展
一般规律的科学。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改 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普遍 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历史观。历史唯物主 义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观规 律,具有辩证的观点。
2.主要线索:
①从横向看,人类文明史的内涵包括物质文明、 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从范围上可以分为古希腊 与古罗马文明、中华古代文明、西方资本主义文 明、社会主义文明等若干文明。 ②从纵向看,人类文明经历了渔猎采集时代、 农业文明时代(包括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 时代)、工业文明时代(包括手工工场时代、蒸汽 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
二、文明史观
1.基本内涵: 文明史观,通常被称为文明史研究范式,是研究
历史的一种理论模式。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 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 史。人类创造、积累文明的过程及其所获得的成 果是历史的基本内容。人类文明由物质文明、精 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构成,三者在相互作用、协调 互补中交替促进、共同发展。
3.现代化模式的类型
现代化模式是指各国现代化的发展道路或发展类型,具有 多样性的特点,按照不同标准,可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①从现代化的动因和起步时间看,可分为:内源型现代化模 式,即现代化起步的原因主要是该国或该地区社会内部经济、 政治和文化自然发展的结果。如:英、法等国的现代化。外 源型现代化模式,即指现代化起步是在外部因素的刺激下开 始的。如:美国、日本和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的现代化。 ②从经济体制的特点看,可分为:市场经济模式,如英、法 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计划经济模式,如苏联的现 代化;混合经济模式,其特点是国家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在 现代化过程中都起重要作用,如印度等国的现代化。 ③从社会经济的性质看,可分为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和社 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又可分为苏联模 式(即斯大林模式)和中国模式(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 代化模式)。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第7课《不甘屈辱奋勇抗争》第2课时说课稿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第 7 课《不甘屈辱奋勇抗争》第2课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统编版道德与法治第7课《不甘屈辱奋勇抗争》第2课时,主要讲述了中国人民在近代史上不甘屈辱,勇敢抗争的历史。
本节课通过分析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如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辛亥等,让学生了解中国人民为了民族独立、自由所付出的巨大牺牲和努力。
教材内容丰富,深入浅出,既有历史事实的陈述,也有对人物事迹的描绘,更有对历史规律的总结,旨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和平的情感,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对中国近代史有了初步的了解,对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等事件有所耳闻。
但学生对于这些事件背后的原因、过程和影响可能了解不深。
此外,学生对于“不甘屈辱、奋勇抗争”的精神内涵可能理解不够,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进一步感悟。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辛亥等历史事件的发生原因、过程和影响,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和平的情感,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学生树立“不甘屈辱、奋勇抗争”的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辛亥等历史事件的掌握。
2.难点:事件背后的原因、过程和影响的深入理解,以及“不甘屈辱、奋勇抗争”的精神内涵的感悟。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讲授法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文献资料等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历史事件,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等历史事件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辛亥等历史事件的发生原因、过程和影响。
第七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目标
第七专题
第二,从“九· 一八”事变到华北事变, 日本加紧实施其既定的侵华政策。
1、1931年,九一八事变,仅4 个月,东北全境沦陷。
1931年9月18日晚,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北效柳条湖村 附近的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突然向中国东北军北大营发 动进攻,9月19日占领沈阳城,制造了“九一八”事变。
3、当前日本当局在侵华问题上的言行
满纸荒唐言: 小泉参拜靖国神社时说:“日本的和平与繁荣是 在战争牺牲者的基础上实现的。我参拜是为了祈求 日本的和平与繁荣”。 “每个国家都要尊重自己国 家的历史、传统和习惯,对此我不想再说三道四。 我认为(这种行动)会渐渐得到邻国的理解。”
•日本极右势力美化、否认侵略的言行
第二,所有罪行铁证如山,不容抵赖,日本 第一,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犯下滔天罪 第五,作为中国人,更应勿忘国耻, 第四,军国主义分子不但给中国人民 第三,日本当局应用正确的历史 当局应该深刻反省,向受害国人民真诚道歉, 行,负下累累血债,罄竹难书,令人发指, 牢记历史,深刻铭记落后就要挨打的经验 带来灾难,也使日本人民蒙受痛苦。军国 观教育其后代,铭记历史,走和平发 停止一切伤害受害国人民民族感情的言行。 日本当局应主动承担应尽的历史责任。 教训,发奋图强,壮我中华。 主义分子应该是人类的共同敌人。 展之路。 日本政府 必须对这 场战争负 责!
2、侵华日军的严重罪行
目 的 : 把 沦 陷 区 的 经 济 变 为 它 的 附 庸 经 济 。
经济上:从农业、工矿运输业、金融业等方面,
大肆榨取中国的资产和掠夺劳动力。
1936年11月,关东军确定了《满洲产业开发五 年计划现地案》,计划有重点地在东北开发与战 争有密切关系的铁、煤、石油、电力等重工业和 能源工业。到1942年,东北的钢产量占日本总产 量的1/3,铝产量占日本总产量的40%,日本所需 的38种军需物资有14种由东北供给.八年期间,318万
高考历史七大史观专题01 唯物史观(解析版)
唯物史观【概念内涵】唯物史观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改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
亦称历史唯物主义。
唯物史观认为一切重要历史事件的终极原因和伟大动力是社会的经济发展,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改变,是由此产生的社会之划分为不同的阶级,是这些阶级彼此之间的斗争。
【主要内容】(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推动一切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3)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表现为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进行社会革命,夺取国家政权;(4)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关键词】无相对固定的关键词【真题回顾】1.(2019全国I卷,26)唐代之前,荆楚民间存在一种祈求丰收的“牵钩之戏”,至唐代称作“拔河”,广为流传。
唐玄宗《观拔河俗戏》诗云:“壮徒恒贾勇,拔拒抵长河。
欲练英雄志,须明胜负多……预期年岁稔,先此乐时和。
”据此可知,在唐代( )A.江南文化成为主流 B.耕战结合观念深入人心C.阳刚与力量受到推崇 D.诗歌以描写宫廷生活为主【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壮徒恒贾勇,拔拒抵长河。
欲练英雄志,须明胜负多……”可知唐代推崇阳刚与力量的社会风尚,故选 C项;材料仅涉及拔河渊源于荆楚民间,无法得出江南文化成为主流的结论,排除 A项;材料主要讲拔河活动不是战争,排除B项;材料“荆楚民间”说明不是以宫廷生活为主,排除 D项。
2.(2019全国I卷,27)明中后期,大运河流经的东昌府是山东最重要的棉花产区,所产棉花多由江淮商人坐地收揽,沿运河运至江南,而后返销棉布。
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A.交通方式的变革 B.土地制度的调整C.货币制度的改变 D.地区经济的差异【答案】D【解析】据材料“大运河流经的东昌府是山东最重要的棉花产区,所产棉花多由江淮商人坐地收揽,沿运河运至江南,而后返销棉布”说明山东是江南的原料产地和棉布市场,而江南是棉布的生产地,棉织业发达,这体现了地区经济的差异,故选 D项;大运河是其共同的交通方式,交通方式没有变革或差异,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商业和手工业,与土地制度调整无关,且明朝仍旧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排除B项;国家货币制度的变化不会带来国内地区差异,排除 C项。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七大史观 2 革命史观(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革命史观【概念内涵】所谓革命史观,又称阶级斗争史观,就是从现实革命斗争的需要出发,从革命者的立场与视野来研究和品评以往革命斗争史中的事件与人物的一种历史观。
【主要内容】(1)理论基础源于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
在阶级社会里,两大对立阶级之间的矛盾,最集中地反映了该社会发展阶段的基本矛盾,考察和研究阶级矛盾、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发展,便能把握住历史发展中最本质的内涵,揭示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性。
(2)在近代中国和近代世界,从反对列强侵略反对帝国主义压迫的角度看待历史事件也属于革命史观。
【关键词】矛盾、阶级、斗争、运动、侵略、压迫、【真题回顾】1.(2019.4·某某高考·9)在近代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中,中华儿女同仇敌忾,前仆后继,可歌可泣。
甲午战争后,大陆和某某军民反割台斗争的重要人物是( )①邱逢甲②徐骧③X永福④丁日昌A.①② 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答案】C【解析】丘逢甲,1895年任义勇军统领,与日军展开抗战,故①正确;徐骧,清末某某抗日义军将领,在抗击日本侵略的新竹保卫战中壮烈殉国,故②正确;X永福,在某某割让后,继续领导某某民众抗日,故③正确;丁日昌,是中国近代洋务运动的风云人物,甲午战争前去世,故④错误,选择C项符合题意。
2.(2019·某某高考·7)《纽约时报》驻汉口记者报导,某某革命军发布公告宣称:任何对外国人或商业经营进行干扰的士兵都将被立即处死;这是一支人民的军队,将推翻残暴的满洲王朝,恢复真正的中国人的权利。
从报导中可以看出这场革命( )A.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B.具有鲜明的革命目标C.获得国际舆论的支持 D.体现反帝反封建性质【答案】B【解析】通过题干中“这是一支人民的军队,将推翻残暴的满洲王朝,恢复真正的中国人的权利”,可知某某革命军的革命目标非常明确,故选B项;通过题干可知,该公告的针对对象是士兵,并且,辛亥革命并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其依靠对象仅是军队,排除A项;题干中并没有提及其他国家对辛亥革命的态度,排除C项;根据题干中“任何对外国人或商业经营进行干扰的士兵都将被立即处死”,可知辛亥革命并没有反帝,排除D项。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伟大的历史转折》是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7课的内容。
本课主要讲述了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我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本课内容包括:三中全会前的探索与困境,三中全会的召开,三中全会后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和伟大转折还缺乏深入理解。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和意义,掌握我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重要标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和意义。
2.教学难点: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如何实现历史转折的,我国是如何走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的。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讲解与提问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文献资料等,生动展示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背景和意义,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形象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我国改革开放的起点是什么?进而导入本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历史背景。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分析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如何实现历史转折的。
4.讲解与提问:教师针对学生讨论的情况,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优秀教学案例
(三)学生小组讨论
1.设计小组讨论任务,让学生围绕隋唐时期制度变化与创新的主题进行讨论。
2.提供相关史料和资料,供学生分析、探讨,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展示,让学生分享讨论成果,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3.小组合作:教师组织了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中思考、交流,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小组合作任务的设计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
4.总结归纳: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巩固所学内容,提高历史解释能力。通过概括和归纳,学生能够掌握隋唐时期制度变化与创新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这种总结归纳的方式有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历史知识体系。
4.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四)总结归纳
1.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巩固所学内容,提高历史解释能力。
2.通过概括和归纳,让学生掌握隋唐时期制度变化与创新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
3.强调隋唐时期制度变化与创新对我国历史发展的影响和贡献。
4.引导学生思考隋唐时期制度变化与当今社会制度的联系和差异,提高学生的历史责任感。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为高中历史必修课程,教材为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七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本节课主要内容涵盖了隋唐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制度变化与创新,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隋唐时期我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历程及其制度特点。
此外,我们还结合时事,将隋唐时期的历史制度与当今社会进行对比,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在教学评价方面,我们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7课《抗击八国联军》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7课《抗击八国联军》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抗击八国联军》是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七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讲述了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的背景、过程以及结果,重点介绍了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清政府的抵抗。
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可以了解到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大历史事件,理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以及中国人民在抵御外侵过程中的英勇斗争。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了解可能较为片面。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时,可能对战争的具体细节和背景较为感兴趣,但对于战争背后的历史意义和影响可能理解不够深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战争,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背景、过程和结果,掌握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清政府的抵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和平的情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背景、过程和结果,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清政府的抵抗。
2.难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以及战争中涌现出的英勇斗争精神。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教师讲解等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历史事件。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地图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背景、过程和结果。
3.合作讨论:分组讨论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清政府的抵抗,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战争。
4.教师讲解:针对学生讨论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详细讲解,阐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七大史观
全球史观(整体史观)1.基本概念:全球史观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又称为整体史观。
它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方面考查历史,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
2.主要线索:①人类历史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
这一转变开始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新航路的开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标志着其基本完成,当今经济全球化趋势迅猛发展则是整体世界发展的深入阶段。
②生产力的发展和世界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两条主线,建立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发展走向整体发展的决定因素。
简单地讲,整体史观就是要把握人类社会横向发展的历史进程,在这一进程中重视交往、强调交往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走向整体发展的决定因素。
【例1】全球史观下的历史知识整合——世界市场:①1500年前后,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②19世纪中期,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已初步形成。
③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世界殖民地的基本被瓜分完毕,世界市场体系最终形成。
④二战后,美苏冷战,两极对峙格局下,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⑤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迅猛发展。
二、文明史观1.基本内涵:文明史观,通常被称为文明史研究范式,是研究历史的一种理论模式。
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
人类创造、积累文明的过程及其所获得的成果是历史的基本内容。
人类文明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构成,三者在相互作用、协调互补中交替促进、共同发展。
2.主要线索:①从横向看,人类文明史的内涵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从范围上可以分为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中华古代文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等若干文明。
②从纵向看,人类文明经历了渔猎采集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包括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工业文明时代(包括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
部编八下历史第三单元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
部编八下历史第三单元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八下历史第三单元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本课主要内容是讲述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取得的伟大历史转折。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取得的伟大成就,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对我国的基本国情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对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各个领域取得的伟大历史转折的具体内容了解不多,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进一步拓展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取得的伟大历史转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取得的伟大历史转折。
2.难点: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各个领域取得伟大历史转折的原因和意义。
五. 教学方法本课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习兴趣和效果。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认真研读教材,了解学生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各个领域取得的历史转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简要介绍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取得的伟大历史转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了解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取得的伟大历史转折的具体内容。
3.操练(1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分析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各个领域取得伟大历史转折的原因和意义。
4.巩固(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检查学生对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各个领域取得伟大历史转折的掌握情况。
三,7,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江泽民
面坚 的、持 科协以 学调人 发、为 展可本 观持,
续全
的人的所 价的意谓 值尊义以 。严上人
和说为 权,本 利就, 、是从 尊要最 重维一 人护般
文艺复兴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 本思想它在中国数千年的 宗法社会中源远流长,一 直是统治阶级治人之术和
的中 以国 人传 为统
作 外响史速史不力历群在总 用 貌历进或人能量史众承之 。 的史程延物排时的是认,
重具、缓对斥,决创人我 大体影历加历决定造民们
(4)历史人物的社会制约性
第一,杰出人物的产生及其活动,体现了 历史发展中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
这坏拿个那假当军恰 样些破角就如时事巧 一,仑色会没法独拿 个但更,有有国裁破 恩 人迟好这别拿需者仑 格 的早些个人破要,做 斯 。总,人来仑这这了
……
来所要有最来明数
主组职经有领国场
• 同时,领袖必须代表和服从人民群众的意 志和利益,必须服从党的组织,保持与无 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
2.无产阶级领袖的优秀品质和作用。
• 无产阶级领袖不同于以往历史上的杰出人 物,因为他们所代表的是历史上最革命、 最先进的阶级,他们在革命和建设中发挥 了巨大作用。
孔子
• 决定历史的是绝 宿命论 对观念,世界精 主要言论 神,而伟大人物 则是世界精神的 代表者。
黑格尔
孔 子
黑格尔
唯意志论、宿命论的共同点
• 第一,都否认历史有自己的客观规律。 • 第二,都把人民群众的作用排除在历史
之外,否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 二者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都是英雄史
观。
(3)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一切 旧的历史观基本上都属于英雄史观。 当然,这也不排斥某些思想家具有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讲 历史观
主要内容
一、历史哲学概说 二、历史哲学的主要问题 三、张先生的历史观
一、历史哲学概说
(一)历史、历史学、历史哲学 (二)历史哲学的源起 (三)思辨的历史哲学 (四)分析和批判的历史哲学
(一)历史、历史学、历史哲学
1、历史:广义历史:客观世界运动发展的过程,可分为自 然史和人类社会史两方面。狭义历史:人类社会发生、发展 的过程。
一般认为,18世纪初,维柯(Gi-ambattista Vico)《关于各民族共同性的新科学原理》问世,标 志着近代历史哲学的诞生。
最早使用“历史哲学”一词的是法国哲学家伏尔泰,1765年出版了他的《历史哲学》一书。 在伏尔泰看来,“历史哲学”就是寻求在其整体上理解历史、理解支配历史的那些原则及它 可能隐含着的意义。伏尔泰认为,历史研究不应该只是堆积历史事实,它应该达到一种哲学 的或理论的理解高度。
汤因比
汤因比的历史哲学是到神学阶段的复归。在汤因比看来,上帝不仅是一个历史事 实,而且是最高的历史事实,宗教是唯一值得历史学家注意的题材。历史转变成为 神学确实是理解全部汤因比历史哲学的钥匙。上世纪中叶,汤因比的十二卷巨著 《历史研究》先后问世。汤因比在他的《我的历史观》一文中是这样说明他的主 要论点的:(1)历史研究中无可再小的,可理解的基本单位是“文明”,或者称为“社 会”,而不是一般人所称的“民族”或“国家”;(2)人类历史从哲学的意义上讲是 “平行的”和“同时代的”。汤因比为人类历史描绘了一幅总的图式: 人类六千 年的文明史可分为二十一个文明,或者说二十六个文明(其中包括五个发展停滞的 文明);每个文明都经历五个阶段:即,起源、生长、衰退、解体和灭亡;文明起源和 生长的原因是:挑战和应战,对挑战进行成功的应战;富有创造性的个人或少数人发 挥创造性,没有创造性的多数人则只有“模仿”少数人……文明衰退的原因是少 数人失去了创造性,因此不再是创造性的少数,而退化成为统治的少数,多数人不再 模仿,于是就产生了“离心离德”;在这种情况下,少数人不能继续统治,就采取了 镇压的手段,多数人起来反抗,于是文明的没落时期就到来了;文明衰落的标志是 “统一国家”的诞生,无产者则创办教会对抗之。
从中世纪到近代初期,占统治地位的应该说是神学的历史观。人类的历史被看成 是一幕天意的体现。由于西哥特人夺取罗马刺激了圣奥古斯丁的哲学心灵,使得 奥古斯丁对世俗文明进行了沉思,他寻求用超自然的天命来拯救人类。而这沉思 的结果就是关于历史哲学的第一部伟大的著作——《上帝之城》。他认为,人类 的历史就是上帝之城战胜尘世之城的历史。
(三)思辨的历史哲学
关于历史本身的哲学,重点在于解释历史事实,讨 论的根本问题是历史的规律性问题,如历史的意义、 模式、动力等。
康德、黑格尔、马克思、孔德等的历史进化论,斯 宾格勒和汤因比的历史循环论。
康德
在康德看来,人类的行为同自然事件一样是由普遍规律决定的。历史就是 叙述这一表现的。康德把历史看成是一个发展进化的过程。他提出:“人 类历史整个说来,可以视为一幕自然的隐蔽的计划的实现”。因此人类的 历史就同时具有合目的性(朝着一个目标前进)和合规律性(按照一定的计 划而展开) 的两重性。随着人类之由自然状态进入社会政治状态,人性也 就逐步地得到其完美的实现。这一实现过程就是历史。康德深信人性完 美终究会在历史中充分实现的,但是这种实现不可能是在每个个人身上,而 只是在人类的集体之中,在全部的历史过程之中。而人性中的恶或自私之 表现于每个人的身上,就恰好成就了人类全体的美好。康德把历史视为一 个理性观念的发展过程。
2、历史学:研究历史的学问,简称史学。与历史的概念相 对应,历史学也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历史学:世界上一 切科学都可以称为历史学。狭义历史学:研究人类社会以往 运动发展过程的学问。
3、历史哲学:是研究关于史学研究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 法论等问题的一门交叉学科。
(二)历史哲学的源起(1)
严格说来,希腊人没有创造出一种历史哲学,尽管他们有像希罗多德、修昔底德、 波里比阿和普鲁塔克这样伟大的历史学家以及像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这样伟大的 哲学家。
黑格尔
黑格尔与以往的启蒙思想家轻视历史的态度不同,他重视过去、重视历史。在黑格尔看来, 历史本身不仅是合理的而且它就是理性自身(精神或世界精神)的发展过程。黑格尔力图通 过对历史内在辩证法的考察而揭示出其中所隐藏着的意义。
黑格尔把历史分为三类:第一种是原始的历史。这种历史大部分是历史学家所亲身经历过或 亲眼所见,这种历史的特点就是“无反省”;第二种是反省的历史。在这里,历史学家必须运 用抽象的观念,用思想来概括一切;第三种是哲学的历史。黑格尔认为“历史哲学”不过是 “历史的思想考察”罢了。对黑格尔来说,历史哲学并不是对历史的一种哲学的反思,而是 把历史本身上升为一种更高的势力并使之变成为哲学的而有别于单纯经验的,也就是说,历 史不仅仅是作为如此这样的事实而加以肯定,并且还由于领会那些事实何以是那样地发生的 原因而加以了解。这种哲学性的历史将是一部人类的普遍的历史,而且将显示出从原始时代 直到今天的文明的进步。黑格尔坚持自然和历史是不同的东西,因此他拒绝通过自然来研究 历史。他区别了自然的非历史过程和人类生活的历史过程,这是正确的;但是用否定进化的 学说来强调这种区别,就是错误的了。柯林伍德在评价黑格尔时,曾说过,在黑格尔看来,历史 学家的任务是,不仅要知道人们都做了些什么,而且要了解他们都想了些什么。历史是精神 的自我实现,是自由的扩大或自由之体现于各个不同时代的历史之中。黑格尔这个基本观点 对后世历史哲学的影响是巨大的。
(二)历史哲学的源起(2)
18世纪历史哲学进入了它的近代时期。由于自然科学的进步,自然规律的观念在人们的思想 里逐步占了上风。人们注重自然科学,而此时哲学把人类的心灵和它周围的自然界之间的关 系作为自己的主题。哲学家们从 “人”的方面,而不是从“神”的方面去看历史。历史学 家们也不再把“上帝”作为历史的中心,而是以人类作为历史研究的对象。
希罗多德
在古罗马时代,希罗多德就被誉为“历史之 父”。所著《历史》一书按内容基本上分为 两大部分。前半部分叙述了黑海北岸的色雷 斯人、希腊城邦及波斯帝国的历史、地理、 民族和风俗习惯等,并记述了希波战争爆发 的原因。第二部分,主要记述希波战争的经 过和结果等。
《上帝之城》
奥古斯丁(公元354-430),古罗马帝国时期基督教思想家,欧洲中世纪基 督教神学、教父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
伏尔泰
伏尔泰第一个使用了“历史哲学”这个术语。1765年他以《历史哲学》 的标题出版了他的著作。他认为全部的历史的解释都服从于一种定向的 价值一种理想的手段。在伏尔泰看来,不是历史上发生的一切都值得写,只 有那种能够描写人们的天资和习惯的东西,那些能够充当教训和劝告人们 爱美德、爱艺术和爱祖国的东西才值得写。因此伏尔泰是写文明的历史 而不是写国王的历史,这在写历史和解释历史方面引起了一场革命。他打 破了希伯莱—基督教的伦理垄断,坚持异教徒在文明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伏尔泰试图把历史的和自然的一切事件当作普遍规律的必然产物来解释。 虽然有时他也借助于上帝,然而在伏尔泰那里,上帝失掉了它的神学的特点, 而变成了一个形而上学的力量,这也就意味着,由于伏尔泰,历史哲学从神 学阶段进入了形而上学的阶段。
维柯
维科力图把历史改造成一门“新科学”,他唤醒了人们的历史意识,他要在 神意之外寻求历史发展的规律。维科于1725年出版了他的伟大著作) 《关于各民族共同性的新科学原理》,从中得出关于各民族自然法的一 些新原则,简称为《新科学》。这本书构成了历史哲学世俗化的开端,它涉 及到各个民族共性的新科学的原则。是维科第一个在理论上划分了上古 中古和近代的区别。与基督教思想家们相反,意大利思想家们真正关心的 是对历史的自然法则的研究,也可以说是对人类本身的自然过程的研究,而 这与超自然的干涉无关。维科的伟大发现是“社会的世界确实是由人类 创造出来的,所以,它的原则必然要从我们自己的人类心灵各种变化中就可 找到” 。维科虽然信仰天主教,但是在维科那里,上帝在历史中的作用只 有通过他所创造的人性间接地起作用,而不再进行直接地干预。
斯宾格勒
斯宾格勒称自己的历史哲学为“文化形态史学”。他提出一套与众不同 的看法,传统的方法把世界历史分为上古、中古与近代,这是欧洲人的骄傲 与近视的产物。他以各个文化各个文明之间的比较研究代替之。在他看 来,历史是由许多文明组成的,每一个文明大体上都经过起源、生长、衰落 和灭亡的周期过程。他在《西方的没落》一书中对实证主义者和德国唯 心主义者提出了挑战,因为这两派都认为欧洲文明是代表历史顶点,而斯宾 格勒则认为西方文明只是许多同样文明中的一个而已,而且这个文明还在 走向没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对于世界的命运如何,人们正在左右彷徨 之时,斯宾格勒的观点无疑在西方世界里引起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震撼,西方 的文明到底没落没有,还有没有希望?成了人们关注的中心。斯宾格勒以 暗淡的笔调预言了所谓西方的文化行将没落。
(四)分析和批判的历史哲学
关于历史认识或者知识的哲学,重点在于解释对历 史理解的性质上,讨论的根本问题是历史的客观性 问题,如事实确定的客观性、历史解释与撰述的客 观性、历史认识的客观性。
代表人物有狄尔泰、文德尔班、科林伍德、波普尔 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狄尔泰
狄尔泰于1883年在他的《精神科学导论》中区别了历史科学 与自然科学两种研究方法的不同。在狄尔泰看来,历史所论述 的是具体的、个别的事物,而自然科学论述的则是抽象的、一 般的事物。从而历史哲学研究历史之因素、其发展之法则与 价值之标准,此所谓“实质的历史哲学”。但要决定实质问题, 还要追究其根据,此即历史知识有无可能,界限如何,方法之原 理如何,此所谓“形式的历史哲学”。狄尔泰高唱“历史意 识”,企图树立史学独立的方法逻辑,拒绝科学与哲学对历史 之干涉,以求得人类之自由。他并不研究历史发展之规则,而 注意历史知识本身种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