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课件
合集下载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 课件
南宋纸币“会子” 铜版拓片
1、纸币的名称?产生的时间? 地点? 北宋前期
四川地区出现
2、纸币与金属货币相比有哪些
优点?
方便携带,成本低
3、今天的商品交易除人民币外 还有哪些新的支付方式?
交子
知识拓展 世界上最早的商标广告
宋朝的商业空前发达。由于商业竞争激烈,有的商 铺为招揽生意,开始以广告的方式宣传自己的商品。这 件“济南刘家功夫针铺”铜版,不仅表明铺号,而且以 白兔为商品标识,注明“认门前白兔儿为记”,还特别 说明是“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如果要批发购 买,还可以优惠。这件文物,是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早的
休。
①南方战乱少,社会相对安定
材料二:从西汉到北宋时期的人口变化图
②北方人南迁,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主要原因)
材料三:南宋政府帮助解决耕牛、种子、农具等,将生产发展作为
考核官吏的重要依据。
③南方政府重视生产
材料四:宋代时南北气温普遍变冷,南方相对适宜农作物生长。北方
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而南方受到的破坏较小,南方农业发展较快。
材料二:潘楼东区十字街,谓之土市子,又谓之竹竿市。 又东十字大街,曰从行裹角,茶坊为五更点灯,博易、 买卖衣物、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 “鬼市子”。 ——《东京梦华录》
根据以上材料,说一说宋朝大都市商业繁荣特点。
打破了唐以来的市坊制度,商业活动经营突破了“市” 的空间限制,而广布于街道坊巷中。 开始出现夜市和早市,打破了时间的限制。
宋代瓷器
钧 窑
窑
哥
窑
哥窑冰裂纹碗
孩儿枕
景德镇瓷器
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为北宋风俗画,北宋 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属国宝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 宫博物院。 清明上河图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绢本设色。 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生动记录了中国十 二世纪北宋都城东京(又称汴京,今河南开封)的城市面貌 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是北宋时期都城汴京当 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第9课 秦统一中国课件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配人教
26
材料三 历史学家翦伯赞认为:在我看来,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 个杰出人物,我说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人物,不是因为他是一 个王朝的创立者,而是因为他不自觉地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充当了中国新 兴地主阶级开辟道路的先锋,在中国历史上,消灭了封建领主制,开创了一个中央 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新的历史时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配人教
22
3.图示法可以使分散的知识系统化,直观地呈现整个知识骨架。下列一组秦 始皇推行的措施图示体现的中心主题是( D )
A.加强文化控制 B.加强经济管理 C.加速国家统一进程 D.巩固国家统一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配人教
9
新知识记
知识点一 秦灭六国 1.背景:人民希望过上安定的生活;秦国经过①___商__鞅__变_法____,实力超过东 方六国;秦王②__嬴__政____准备充分,重用人才。 2.过程:秦军先后攻灭韩、③__赵____、魏、楚、燕、齐六国。 3.建立: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定都④__咸__阳____。 4.意义: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 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⑤__封__建____国家。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配人教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配人教
26
材料三 历史学家翦伯赞认为:在我看来,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 个杰出人物,我说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人物,不是因为他是一 个王朝的创立者,而是因为他不自觉地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充当了中国新 兴地主阶级开辟道路的先锋,在中国历史上,消灭了封建领主制,开创了一个中央 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新的历史时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配人教
22
3.图示法可以使分散的知识系统化,直观地呈现整个知识骨架。下列一组秦 始皇推行的措施图示体现的中心主题是( D )
A.加强文化控制 B.加强经济管理 C.加速国家统一进程 D.巩固国家统一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配人教
9
新知识记
知识点一 秦灭六国 1.背景:人民希望过上安定的生活;秦国经过①___商__鞅__变_法____,实力超过东 方六国;秦王②__嬴__政____准备充分,重用人才。 2.过程:秦军先后攻灭韩、③__赵____、魏、楚、燕、齐六国。 3.建立: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定都④__咸__阳____。 4.意义: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 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⑤__封__建____国家。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配人教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教学PPT课件带内容
的
措
施
课后活动
课
1.试比较周朝和秦朝的有关制度,填写下表的空白处。
后
项目
周朝
秦朝
最高统治者的称呼 最高统治者的权力 统治地方的方式
王 周天子在名义上是天下共主
分封制
皇帝
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总揽一切军政大权
建立郡县制
课
2.我国幅员辽阔,各地都有自己的方言。那么,文字上的统一对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施
秦统一后,秦始皇派兵开凿灵渠,统一岭南及东
南沿海地区。他又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并修筑长城。
灵渠
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万里 长城”。
灵渠在今广西桂林兴安境内, 全长30余千米,是世界上现存最 古老的人工运河之一,至今仍具 有运输和灌溉功能。
三 巩
相关史事
固 统
越族是我国南方古老的民族,分布在东南沿海和珠江流
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有利于全国各地交通的顺畅,秦始皇实
行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有利于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交流,
其进步作用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三
巩
固
统
为加强各地的交通往来,秦始皇下令统一车辆和
一
道路的宽窄,并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使秦朝的陆路
的
措
交通四通八达。
此处“地图”,涉及敏感元素,请用户自行找
临洮……在今甘肃岷县
南海郡……郡治在今广东广州
秦
朝
形
势
图
二 确立中央集
权制度
二
确
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立 中
秦实现统一后,原来各自为政的政治形态已不能适
历史七年级下册第09课
宋夏议和
宋金议和 临安
作业布置
课堂作业
• 谈谈你对岳飞的了解。
课外作业
• 完成《填充图册》相关题目。
谢谢合作
பைடு நூலகம்再见
二、辽、宋、夏的和战
讨论活动
• 1、宋辽“澶渊之盟”是在什么背景下订立的? 你如何评价“澶渊之盟”? • 2、西夏是什么时候由哪个民族的首领建立的? 都城在哪?宋夏“庆历和议”后出现了什么 局面?
辽、宋、西夏形势
上京
辽(契丹) 西 夏
兴庆
东京
北
宋
澶渊之盟
澶(chá n)渊之盟是北宋与辽经过多次战争后所缔结 的一次盟约。1004年,辽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 深入宋境。宋真宗想迁都南逃,因宰相寇准的劝阻,才勉 强至澶州督战。宋军坚守辽军背后的城镇,又在澶州城下 射杀辽将萧挞览。辽担心腹背受敌,提出与宋议和。宋真 宗畏敌,历来主张议和,派人前往辽营谈判,于1005年1 月与辽订立和约,规定宋每年送给辽银10万两、绢20万匹。 因澶州在宋朝亦称澶渊郡,故史称“澶渊之盟”。 此后,宋、辽之间百余年不再有大规模的战事,双方 礼尚往来,通使殷勤,一直保持着和平的局面。双方在边 境地区开展贸易,宋用丝织品、稻米、茶叶等,换取辽的 羊、马、骆驼等。
岳 飞
明代岳飞像 杭州岳王庙
课时小结
民族 建立时间 民族 政权 10世纪初 辽 (916年) 契丹 北宋 960年 汉 建立者 耶律 阿保机 赵匡胤 都城 与宋的关系
上京
东京 (汴梁) 兴庆 中都
檀渊之盟
西夏 11世纪初 党项 元昊 (1038年) 12世纪初 女真 完颜 金 阿骨打 (1115年) 南宋 1127年 汉 赵构
金和南宋的对峙 1127年,北宋被金人灭亡, 宋钦宗的弟弟赵构于同年登 基,定都临安,史称南宋。
初一历史下册第9课PPT
介绍了明朝的科技发展,如印刷术、 造船业和火器制造等方面的进步。
讲述了明朝与周边民族的关系,包括 与蒙古、女真等民族的战争与和平关 系。
讲述了明朝中后期的社会矛盾和农民 起义,以及明朝的灭亡和清朝的兴起。
重点与难点
重点
明太祖朱元璋的政治改革、明朝 的经济和文化发展、明朝与周边 民族的战争与和平关系。
事件三
XXXX年,法国大革命爆 发,革命浪潮席卷整个欧 洲,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
知识点三:影响和意义
影响一
第9课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些事件标志着资本主义的崛起和封建主义的衰落,推动 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意义一
第9课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些事件 所蕴含的价值观、思想观念等对当今社会的发展仍具有重 要的指导意义。
影响二
这些事件对后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产生了 重要的影响,成为后世发展的重要基础。
意义二
通过对这些历史事件的学习,可以深入了解人类社会发展 的历程和规律,为当今社会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04 课堂互动与讨论
问题一:你如何理解这一课的内容?
回答一
这一课讲述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些重要事件和人物,如秦始皇统一六 国、汉武帝的扩张等,这些事件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
学习目标
掌握明朝的建立和发展历程, 了解明朝在政治、经济、文化 等方面的主要成就和特点。
分析明朝时期的历史事件和人 物,理解历史发展的规律和趋 势。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思维能 力,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和综 合素质。
02 第9课概述
课程内容概述
介绍了明朝的建立和发展,包括明太 祖朱元璋的崛起、明朝的政治制度、 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讲述了明朝与周边民族的关系,包括 与蒙古、女真等民族的战争与和平关 系。
讲述了明朝中后期的社会矛盾和农民 起义,以及明朝的灭亡和清朝的兴起。
重点与难点
重点
明太祖朱元璋的政治改革、明朝 的经济和文化发展、明朝与周边 民族的战争与和平关系。
事件三
XXXX年,法国大革命爆 发,革命浪潮席卷整个欧 洲,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
知识点三:影响和意义
影响一
第9课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些事件标志着资本主义的崛起和封建主义的衰落,推动 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意义一
第9课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些事件 所蕴含的价值观、思想观念等对当今社会的发展仍具有重 要的指导意义。
影响二
这些事件对后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产生了 重要的影响,成为后世发展的重要基础。
意义二
通过对这些历史事件的学习,可以深入了解人类社会发展 的历程和规律,为当今社会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04 课堂互动与讨论
问题一:你如何理解这一课的内容?
回答一
这一课讲述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些重要事件和人物,如秦始皇统一六 国、汉武帝的扩张等,这些事件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
学习目标
掌握明朝的建立和发展历程, 了解明朝在政治、经济、文化 等方面的主要成就和特点。
分析明朝时期的历史事件和人 物,理解历史发展的规律和趋 势。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思维能 力,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和综 合素质。
02 第9课概述
课程内容概述
介绍了明朝的建立和发展,包括明太 祖朱元璋的崛起、明朝的政治制度、 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课件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共24张PPT)
手工业 的兴盛
制瓷业
造船业
商业篇——都市繁荣贸易旺
商业都市的发展
都市繁荣贸易旺——商业篇
商业都市:
开封和杭州 宋代最大的商业城市是_________
经商时间不再 受限 早市 制,出现_________ 夜市 和_________ 都市的商贸活动也辐 射到乡镇,形成新的 商业区叫作__ 草市
探 唐都长安与南宋临安相比有什么不同? 究 南宋临安则是人口达百万, 唐都长安住宅区(坊) 一 和商业区(市)严格分开, 大街小巷店铺林立,早市、 店铺营业时间有统一限制, 夜市 “买卖昼夜不绝” 日出后击鼓三百下才能开 市场上来自全国各地以及 门营业,日落前击钲三百 国外的商品琳琅满目,呈 现一派繁忙景象。 下统一关门歇业。 唐都长安住宅区(坊)、商业区(市)是分开的 ,店铺营业时间有限制。南宋临安大街小巷店 铺林立,早市、夜市“买卖昼夜不绝” 。
商朝的贝币
秦朝半两钱
古 代 银 子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第 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农业篇——千里沃野宜耕作
仔细观 察右图, 看看图中 的农民都 在从事哪 些劳动?
入仓
牛耕 灌溉 收获
扬场
插秧
《耕获图》
千里沃野宜耕作——农业篇
类 别 表 现
占城稻 粮食 ①越南引进________ 苏州和湖州 作物 ②______ 成为粮仓(苏湖 熟,天下足); 农 业 水稻 产量居粮食首位 ③___ 的发展 经济 ①_____ 棉花 的种植,由两广、福 作物 建推广到长江流域 茶树 ②_______ 的栽培也有很大发 展,江南丘陵新辟了许多茶 园
对外 ①港口多:广州、泉州是大商港; 商 业 贸易 ②范围广:近至朝鲜、日本,远至阿拉 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的繁荣 ③政府重视:鼓励海外贸易,设市舶司
七年级历史第9课_中华文化的勃兴(二)_0课件2人教版
儒家学派创始人
生平: 孔子(公元前551~
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 春秋晚期鲁国人。儒家学派 的创始人。是我国伟大的思 想家和教育家。
1.提出“仁”的学说。
思 想 方 面
2.主张“爱人”,“为政以 德”。 3.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1、 创办私学,广收门徒,有教 无类。
教 育 主 张
2、因“的学说 反对战争,主张“仁政” 主张按自然规律办事 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 对立双方能够相互转化
著作
备注
《春秋》 “至圣 先师” 《孟子》 “亚圣” 《荀子》 《道德 “道圣” 经》
道 家
老子 庄子
《庄子》 战国 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墨子》
墨家 墨子 战国 主张“兼爱”、“非 法家 韩非 兵家 孙武
• 检测题 • 一、单项选择题 • 1.伴随中国的和平崛起,全球兴起了一股中国文化热, 如全球祭孔。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其思想核心是 • A.“仁”的思想 • B.“兼爱”的思想 • C.“非攻”的思想 D.“无为”的思想 • 2.“孔子很了解自己的学生,他知道高柴愚钝,曾参 性子慢,子张好偏激,子路爱冲动,就有针对性地对他 们进行教育,发挥他们的长处,帮助他们克服不足。” 这体现出孔子的教育方法是 • A.以“德”教化人 • B.有教无类 • C.因材施教 • D.当仁不让
• 8.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根本因 素是: • A.频繁的争霸战争 • B.学术繁荣 • C.社会大变革 • D.新兴地主阶级产生 • 9.在人和自然的关系上,持相反看法的是: • A.孔子和老子 B.孟子和庄子 • C.荀子和庄子 D.荀子和韩非
• • • • • •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斧斤以时入山,材木不可胜用也。” 请回答: (1)上述材料是什么意思? (2)上述材料出自何人之口?他是哪家学派的代 表人物? • (3)他的观点对我们今天有何启示? • 12.在我们的校园有时会看到这样一些不良的现 象:洁白的墙壁上留下了脚印、球印,崭新的课 桌上刻下了一些乱糟糟的东西。请分别采用儒家、 道家、法家的观点,就校风建设问题提出解决的 办法。
初中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9课宋代的经济发展》课件
【合作探究】你认为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对我们今天的经济 建设有何启示?
(1)政局的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2)统治者对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是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3)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4)要重视引进劳动力、先进工具和技术。 (5)坚持对外开放,重视对外贸易。
东汉末年—东晋初年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经济重心”概念
是指经济,技术最发达,对国家 提供主要财政支持的地区。
农业的发展 手工业的兴盛 商业贸易的繁荣
的 南 移
经 济 重 心
终南 完宋 成最
有哪些证据表明经济重心在南方?
宋初南方人 口是北方人 口的两倍。
太湖流域已 成为全国重 要的粮仓。 所谓“苏湖 熟,天下 足”。
经济重心在 唐朝开始南移最终在 南宋完成,中央财政收入主要来自 南方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宋代的经济发展
教学课件
一、农业的发展
• 1、宋代南方农业发展的原因: • ①自东汉后期开始,江南社会经济逐步得到发展。 • ②从唐朝中晚期至两宋时期,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带去了
先进的生产技术,使南方农业发展速度加快,逐渐超过北 方。(主要原因) • 2、宋代经济区域的开拓: • 自宋代开始,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向湘江以西拓展,同时, 江西、福建和两广地区也得到很大开发。
相同之处 : 人口达百万;商业繁荣。 不同之处 :长安规划整齐,城内分为坊、市。临安大街小巷店铺林立,有早市、夜市。
《清明上河图》
三、商业贸易的繁荣
2.纸币的出现
(1)原因 商贸的繁荣促进了货币交易量
的增长, 属货币携带不方便
(2)时间、地点、地位
北宋四川地区出现的“交子”是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复习课件
项目 史学
宋词 文
知
学
识
梳
元曲
理
绘画
书法
人物 司马光 苏轼 李清照 辛弃疾 关汉卿
张择端 赵孟頫 苏轼 蔡襄 米芾 黄庭坚
著作及作品 《资治通鉴》 《念奴娇·赤壁怀古》
《窦娥冤》 《《清秋明郊上饮河马图图》》
拓展提升:
1、粮食作物:宋朝时南方农业的发展,从越南引进优良品种
在江南地区推广;太湖流域的
演出
瓦子 勾栏
第12课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一、元朝的建立和统一 1.统一蒙古及蒙古国建立:1206年 铁木真(成吉思汗) 2.元朝的建立:1271年 忽必烈(元世祖)定都:大都 3.灭南宋(1276年)及统一全国 二、元朝的统治 1.经济 (1)重视农业 (2)发展交通 (3)商业繁荣 (4)外贸频繁 2.政治:设行省制度 (1)目的 (2)内容 (3)作用 3.民族融合 (1)表现 (2)意义
元朝关汉卿 《窦娥冤》 三、风格多样的绘画和书法 两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及其“宋四家”(苏黄米蔡)
元朝赵孟頫,其画被称为“神品”
比较: 人物
时代 著作 著作内容
著作体裁 著作特点
司马迁
司马光
西汉
北宋
《史记》
《资治通鉴》
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 战国到五代 帝
纪传体通史 文笔简洁、语言生动
编年体通史
取材广泛,叙事明晰, 文笔生动
条件: ﹙原因﹚
一、南方农业发展的条件和表现
• 南方战乱较少,社会稳定 • 北方人民的南迁,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 • 自然条件的优越
表现:
1.品种增多,引进占城稻。 2.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 3.水稻跃居粮食产量首位 4.棉花种植推广到长江流域、 5.茶树的栽培有很大发展
部编人教版 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课件(共23张PPT)
探究新知
二、手工业的兴盛
探究新知
南宋《耕织图》中的提花罗机
苏州丝绸博物馆复原的罗织机
提花罗机的主要用途是什么?它的 出现反映什么历史信息?
提花罗机专织绞经织物 , 在普通织机上使用特 殊的起绞装置就成了罗机。如果罗需要提花,除用 挑花织制之外,也可在罗机上装上提花装置,它的 出现反映了宋代南方的丝织业生产发达。
1974年在福建泉州市后渚港海泥中挖出 一艘宋代海船,船体甲板以上荡然无存,仅 残留底部,残长24.2米,残宽9.15米,复原 后长度为35米,宽约11米。船底尖,船身扁 阔,与文献记载“下侧如刃,贵其可以破浪 而行”相吻合。船侧板以上三层木板叠合, 底板以木板两层叠合。分13个隔舱。舱与舱 之间的木板,厚10—12厘米,隔板与船壳用 扁铁和钩钉紧紧相连,形成一道不透水的隔 壁,水密隔舱增加了抗沉性和横向强度,是 唐宋以来我国木造海船的特点之一,也是中 国劳动人民的一项伟大发明。
江南农业迅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探究新知
自然因素:宋代南北气温普遍变低,南 方相对适宜于农作物的生长,自然条件较好。 经济因素:自唐朝晚期以来,大量中原 地区人口南迁,既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生产 经验,也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为南方经济 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政治因素:自唐末以来,南方相对安定。 政策倾向:宋朝统治者非常重视经济的 发展。
探究新知
材料一 六街鼓歇行人绝,九衢茫茫空有月。 ——长安中鬼 材料二 ……高头街北去,从纱行至东华门街、晨晖门、宝 箓宫,直至旧酸枣门,最是铺席要闹……南通一巷……并是金 银彩帛交易之所。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 动即千万,骇人闻见。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东角楼街巷》 材料三 唐制……日暮鼓八百声而门闭。五更二点鼓自内发, 诸街鼓承振,坊市门皆启。 ——《新唐书·百官志》 材料四 二纪以来,不闻钟鼓之声。 ——(北宋)宋敏求《春明退朝录》
人教版(部编) 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课件(23张)
这实质上就意味着我国古代经济的重心已从北方移到了南方。
南宋时期,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完成
北方
南方 北方
南方 究: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材料一:唐后期,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混战 使关中地区经济受到严重破坏。其后,北方 历经靖康之难、宋金对峙、蒙古灭金,战乱
A.景德镇 B.泉州 C.广州 D.成都
4.宋朝时期,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东到朝鲜、日本,西至 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那时阿拉伯等十几个国家的 商人经常来华从事贸易。当时政府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 是( A )
A.市舶司 B.中书省 C.节度使 D.通判
5.北宋时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C )
发
展 手工业兴盛
开始 完成 南宋: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
④南方政府重视生产
……
随堂训练
1.从五代起,南方的农业超过北方的原因是( A) A.南方战祸少,许多中原人流落到江南, 增加了那里的劳动力 B.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得到推广 C.南方重视兴修水利 D.麦田面积扩大
2.占据宋代粮食作物产量首位的是( D )
A.小麦 B.玉米 C.大豆 D.水稻
3.被誉为瓷都的是( A )
打破了“坊”与“市”的界限, 出现了早市和夜市。
新的商业市区——草市出现;市镇成为重要的商业贸易区。
(2)海外贸易的发展
宋有财发现可以通过海外贸易可以赚取更多的财富。请问他
可以从哪些大商港出发?商船可能到达哪些地方?商船进出港口,
会接受哪个机构的检查? 市舶司
(3)纸币的出现
这是世界上最早
1、纸币的名称?产的纸生币的。时间?地点?
(2)经济作物 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
棉花种植的推广
南宋时期,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完成
北方
南方 北方
南方 究: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材料一:唐后期,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混战 使关中地区经济受到严重破坏。其后,北方 历经靖康之难、宋金对峙、蒙古灭金,战乱
A.景德镇 B.泉州 C.广州 D.成都
4.宋朝时期,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东到朝鲜、日本,西至 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那时阿拉伯等十几个国家的 商人经常来华从事贸易。当时政府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 是( A )
A.市舶司 B.中书省 C.节度使 D.通判
5.北宋时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C )
发
展 手工业兴盛
开始 完成 南宋: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
④南方政府重视生产
……
随堂训练
1.从五代起,南方的农业超过北方的原因是( A) A.南方战祸少,许多中原人流落到江南, 增加了那里的劳动力 B.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得到推广 C.南方重视兴修水利 D.麦田面积扩大
2.占据宋代粮食作物产量首位的是( D )
A.小麦 B.玉米 C.大豆 D.水稻
3.被誉为瓷都的是( A )
打破了“坊”与“市”的界限, 出现了早市和夜市。
新的商业市区——草市出现;市镇成为重要的商业贸易区。
(2)海外贸易的发展
宋有财发现可以通过海外贸易可以赚取更多的财富。请问他
可以从哪些大商港出发?商船可能到达哪些地方?商船进出港口,
会接受哪个机构的检查? 市舶司
(3)纸币的出现
这是世界上最早
1、纸币的名称?产的纸生币的。时间?地点?
(2)经济作物 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
棉花种植的推广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课件)七年级历史下册(部编版)
①宋代经济繁荣
②江浙一带的粮食产量高
③宋代出现了早市、夜市 ④商帮出现
A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2022年江苏泰州)宋代经济较前代发达,农业发展,手工业兴盛,
商业繁荣。下列描述不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城市经商时间不再受到限制 B.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城成为丰饶粮仓
D
C.广州、泉州造船业世界领先
手工业的兴盛---制瓷业
结合形势图说出宋代著名的五大名窑?瓷都和制 瓷业中心分别是哪里?指出宋代瓷器的特点。
五大名窑
①工艺精美; ②种类丰富; ③分布广泛。
北宋兴起的
,发展成为瓷都南宋时,江南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
瓷器文化是在特定的文化区域内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宋代的汝窑、景德镇 窑等之间有着各式各样的影响与传播。宋代瓷器文化也深深影响着少数民 族的瓷器设计与生产,辽瓷中的白瓷源于定窑。宋代瓷器通过泉州等港口 销往世界各地,并影响各国瓷器的设计与生产。
D.河北定窑发展成为我国著名的瓷都
4.(2022年江苏常州)《宋史》记载:“蜀用铁钱,民苦转贸重,故
设法书纸代钱,以便市易。”据此推断,宋代纸币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宋辽盟约的订立 B.商贸流通的需要
B
C.海外贸易的繁荣D.造纸技术的改进
是丝织生产发达。南宋后期,棉织业兴起
婺州(今浙江金华)已发展成一个新的丝织业中心,那里“万室鸣机杼,千艘隘舳舻”,号称“衣被天 下”。 ——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南京云锦
“号为冠天下”的蜀地丝织品
夫木棉,产自海南,诸种植制作之法,骎骎[qīn] 北来,江、
(宋·王居正《纺车图》局部)
淮、川、蜀既获其利,至南北混一之后,商贩于北,被服渐 广,名曰吉布,又曰棉布。——元 王祯《农书·木棉序》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课件(共26张PPT)
史料研读
材料一:《梦梁录》卷十三记载南宋首都临安“万物所聚, 诸行百市”,“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 即无虚空之屋”。 材料二:潘楼东区十字街,谓之土市子,又谓之竹竿市。 又东十字大街,曰从行裹角,茶坊为五更点灯,博易、买 卖衣物、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 子”。 ——《东京梦华录》
• 烦恼四:我们怎样帮助钱多多解决金属货币携 带不方便的烦恼呢? • 使用纸币 北宋前 期,四 川地区 出现的 “交子” 是世界 上最早 的纸币
北 宋 · 交 子
南 宋 · 会 子
三、商业贸易的繁荣 知识梳理
(1)都市贸易 ①开封和杭州市成为商业大都市; ②出现了街市、早市、夜市、草市和市镇。 (2)海外贸易 ①广州、泉州成为大商港; ②中国商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 洲东海岸; ③朝廷设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 (3)货币 北宋时,四川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南宋时,纸币发展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
南方
北方
南宋 赋税 6000万 1431万
南北 比例 81:19
宋朝时期,南方经济得到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一:唐后期,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混战使关中地区经济受 到严重破坏。其后,北方历经靖康之难、宋金对峙、蒙古灭金, ①南方战乱少,社会相对安定 战乱不休。 材料二:从西汉到北宋时期的人口变化图
②北方人南迁,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主要原因)
A.定窑
B.钧窑
C
)
C.景德镇
D.哥窑
当堂达标
【3】北宋时,为了适应大宗买卖的需要,方 便商人交易,四川地区使用了纸币( ) A、圆形方孔钱 B、五铢钱 C、开元通宝 D、交子
D
退 出
当堂达标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作业课件 第二单元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是( ) ·江西景德镇瓷窑逐渐成为瓷业中心 ·交子、会子等纸币与铜钱等并行使用
·经济重心的南移已成定局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问题1】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探究:我国经济重心以秦岭—淮河为界,其 南移过程可分为三个时期:(1)东汉后期, 江南地区经济开始得到发展。(2)南朝时, 北方人口大量南迁,江南经济得到进一步发 展。(3)从唐朝中晚期至两宋时期,南方的 战乱较少,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 生产技术,使南方农业发展速度加快,逐渐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一、农业的发展
1.原因:北两方宋人口时期,__________生_产_大技术批南迁, 带去了先进___湘__江_______。江西
两2广.区域拓展:宋代开始,经济发展进一步向
________以西占城拓稻展,_______东_南、福建和________
3.造船业:________、泉州、________的造船
三、商业贸易的繁荣 1.商业
(1)城市:黄河、长江及运河沿岸出现很开多封 商业 杭州城市,最大的城市是草_市__夜_市____和__市_镇_____,人口
多达百万。出现了早市和________。 (2)乡镇:形成了新的交商子业区,叫作________; 南城宋乡之间的________发展成为重要的商业贸易区。
北方向南方转移。
1.南宋时,A 南方人的主食是(
)
A.米饭 B.面食 C.肉类 D.鱼类
2.两宋时期,某一行业在南方兴起并成为我国 古代B手工业中的一个重要行业。这一行业是
()
A.丝织业B B.棉纺织业 C.造船业 D.制瓷
业
3.两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已从黄河流域转移
·经济重心的南移已成定局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问题1】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探究:我国经济重心以秦岭—淮河为界,其 南移过程可分为三个时期:(1)东汉后期, 江南地区经济开始得到发展。(2)南朝时, 北方人口大量南迁,江南经济得到进一步发 展。(3)从唐朝中晚期至两宋时期,南方的 战乱较少,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 生产技术,使南方农业发展速度加快,逐渐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一、农业的发展
1.原因:北两方宋人口时期,__________生_产_大技术批南迁, 带去了先进___湘__江_______。江西
两2广.区域拓展:宋代开始,经济发展进一步向
________以西占城拓稻展,_______东_南、福建和________
3.造船业:________、泉州、________的造船
三、商业贸易的繁荣 1.商业
(1)城市:黄河、长江及运河沿岸出现很开多封 商业 杭州城市,最大的城市是草_市__夜_市____和__市_镇_____,人口
多达百万。出现了早市和________。 (2)乡镇:形成了新的交商子业区,叫作________; 南城宋乡之间的________发展成为重要的商业贸易区。
北方向南方转移。
1.南宋时,A 南方人的主食是(
)
A.米饭 B.面食 C.肉类 D.鱼类
2.两宋时期,某一行业在南方兴起并成为我国 古代B手工业中的一个重要行业。这一行业是
()
A.丝织业B B.棉纺织业 C.造船业 D.制瓷
业
3.两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已从黄河流域转移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九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共24张PPT)
丰收
“苏湖熟,天下足”
苏州
湖州
富足
重要粮仓
作物名称
发展成就
集中区域
水稻
①产量跃居粮食 作物首位; ②引 进品种:越南占 城稻; ③“苏湖 熟,天
茶树
产茶州县比以 往有所增加 种植范围扩大
南方各地 从广东和福建 到江淮和川蜀 一带
棉花
1 .纺织业
丝织业 北宋时,南方的 胜过北方。四川、 棉织业 海南岛 江浙地区是丝织生产发达。南宋后期 兴起, 已有比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 棉纺织品种类较多。
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 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蚕桑也。
——王应奎《柳南续笔》
蜀锦
(2)棉纺织业: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海南 岛已有比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棉纺织品种较多。
发展成就
1、越南引进占城稻; 2、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粮仓(苏湖熟天下足); 3、水稻居粮食产量首位;
棉花、茶树的种植和栽培得到推广 1、四川、江浙丝织业发达 2、棉织业:海南岛 制瓷业中心:江南地区 瓷都:江西景德镇 广州、泉州、明州 1、都市:开封、杭州(早市、夜市、草市); 2、货币:北宋交子,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四川) 1、世界大商港:广州、泉州; 2、贸易范围: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3、在港口设立“市舶司”
商 业 中 心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朝代 项目 南方诸路 北方诸路 南北比例 北宋 赋税 35811000 45095000
1045年
44:56
南宋 赋税 60000000 14319000
1196年
81:19
类别
农 业 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 手 工 业 纺织业 制瓷业 造船业 商业 商业 海外贸易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九课ppt课件
人教版历史7年级下册
如何评价澶渊之盟?
对辽来说——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澶渊之盟不仅使辽兵安然脱险,还得到了“岁币”。
对于北宋来讲——
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 “岁币”成为它的沉重负担。
从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来看——
主流
它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使此后的 辽宋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状态,有利于 双方边境地区经济的发展。
.
想 一 想
从女画真像族中杰,出你的能首看领出是他谁们?的他 生对活女有真何族特有点哪吗些?贡献?
1、国名: 金 2、建立者:阿骨打 3、时间: 12世纪初 4、定都: 会宁
1、国名:南宋 2、建立者:宋高宗 3、时间:1127年 4、定都:临安
想 一 想
金与金辽先之后间灭的掉关辽系和如北何宋?,金对 辽的战争和对北宋的战争性质一 样吗?为什么?
史书记载,澶渊之盟以
后,双方在边境地区开展贸易, 澶渊之盟规定宋要给
宋朝用丝织品、稻米、茶叶等 辽岁币,每年银10万两,
换取辽的羊、马、骆驼
绢20万匹,这些都要由宋朝
等,我认为宋辽达成澶渊 的百姓负担,我认为这是宋
之盟是好事。
朝的屈辱,对百姓
也不利
请你分别从辽、北宋及其中华民族的发展三个 方面对澶渊之盟进行评价!
如何评价岳飞?
岳飞为什么会受到后人的尊敬?
• 岳飞是南宋著名的抗金英雄。他领导的岳 家军纪律严明、作战英勇,多次打退了金 军的进攻,保护了广大人民的生命和财产, 他将永远受到人民的尊敬和怀念。
姓名:岳飞 别名:字鹏举,谥武穆 民族:汉族 职业:抗金名将 国家:南宋 信仰:精忠报国 著作:《岳忠武王集》
你能介绍南宋 与金关系的发展情 况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代统治,合称 五代 。 2.960年,后周大将 赵匡胤 在 陈桥驿 发动兵变 ,夺取 政权,建立北宋,史称 “ 陈桥兵变 ” 。 3.北宋建立:建立时间: 960年
建 立 者: 赵匡胤 (即宋太祖) 建立民族: 汉族 都 城: 东京 (4)北宋建立后,陆续消灭了割据政权,结束了 分裂 局面。
五 代 十 国
元昊向宋宋、称辽臣之间,宋、夏之间,宋、金之间“议和”的
D 不宋同给点西是夏(岁币 )
A宋.金结议束和了: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 B①.南客宋观向上金有称利臣于双方和平相处 宋金南北对峙 C②.给宋金王岁朝币都要交纳岁币
D③.双导方致以南淮北水对至峙大局散面关的为形界成
我的收获
A 1.10世纪初,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政权的是(
辽
10世纪初 契丹族 阿保机 上京
北宋
960年
汉族 赵匡胤 东京
西 夏 11世纪前期 党项族 元昊 兴庆
签订《澶渊之盟》; 签订《宋夏和议》;
金
12世纪初 女真族 阿骨打 会宁
南宋
1127年
汉族
赵构 临安
签订《宋金和议》;
辨识:你能指出下列四幅两宋与辽、西夏、金并 立示意图中,哪一幅是错误的吗?请说出理由?
墓前,想到杀害岳飞父子的秦桧,羞愧难言,写了一副七
言联祭祀岳飞,得到人们的赞赏与同情。
人从宋后羞名桧;
我到坟前愧姓秦。
小刚同学在暑期旅游的时候,岳 飞参观在著了杭名岳州的飞美岳墓丽坟。的,在西抗岳湖金飞边英的,雄墓有岳门座飞上
有幅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暮无辜就铸葬佞在臣这”里。,但岳是坟小前刚还同跪学着
室、外戚、官员3000多人,还 有艺人、工匠、医卜等共10余万 人,撤离开封,北返金朝。这年 是宋钦宗靖康二年,故时人称为 “靖康之变”。
宋徽宗
靖 康
北 宋 亡
之 变
国 之
宋钦宗
君
定南 都宋 “开 临国 安之 ” 君 宋高宗
南宋、金、西夏并立形势图
三
西 夏 金国
宋
角
金
鼎
对
立
南宋
峙
南宋、金、西夏并立形势图
D 下列统一政权不一样的是( )
A.秦朝 B.西汉 C.唐朝 D.北宋
专题三:辽宋和战
1.北宋建立后,对辽用后失败,只好采取 防御 政策;
2. 宋真宗 时,辽军大举攻宋,一直打到黄河岸边的 澶州 城 下,威胁东京。北宋朝廷一片恐慌。宰相 寇准 力劝皇帝 亲征。宋真宗 勉强来到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
金
对
峙
局
面
南宋
正 式
形
成
南宋、金、西夏并立形势图
民族政权的并立(辽、宋、夏、金)
政权名称 建立时间 建立民族 建立者
都城
辽
10世纪初 契丹族
Hale Waihona Puke 阿保机上京北宋战960年
汉族
和赵匡胤
东京
西夏 金
11世纪前 期
争 12世纪初
党项族 女真族
平元昊 阿骨打
兴庆 会宁
南宋
1127年
汉族
赵构
临安
民族政权的并立
政权名称 建立时间 建立民族 建立者 都城
B.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相处
C.宋王朝都要交纳岁币
D.导致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
8.下列4幅两宋与辽、西夏、金并立示意图中,哪一幅是错误
D 的(
)
B 9.以下哪个内容与岳飞无关?( )
A.郾城大捷
B.澶州之战
C.收复建康
D.尽忠报国
D 10.以下哪项不属于宋金议和的内容?(
)
A.宋向金称臣
B.宋给金岁币
③战术灵活 ⑤人民的支持
②作战勇敢 ④属于正义之战
南 宋 抗 金 名 将 岳 飞
岳飞诗曰:“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在这里,
A “匈奴”是指( ) A.女真贵族 B.契丹贵族 C.党项贵族 D.匈奴贵族
“莫须有”
精忠报国
宋 高 宗 、 秦 桧 杀 害 岳 飞
《满江红》
岳飞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
内容: ②给金岁币;
5.宋金和议
③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
作用: 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6.后来,金迁都 燕京 ,改名为 中都 。
大散关
淮水
“对峙”就是并存相对而立的意思,双方敌对状态 并未解除,只是没有大的战争,反映了宋金双方政治、
军事力量基本处于金均、衡南状宋态对。峙形势图
宋
西 夏 金国
郾城大捷
抗金名将 岳飞 从金军手中收复建康。后来,金军又大举
进攻南宋,岳飞在 郾城 大败金军,收复许多失地。宋高宗 和 权臣 秦桧 害怕抗金力量壮大,威胁他们的统治,就向金求和,
并令岳飞等人班师回朝,解除他们的兵权。 秦桧 还以所谓
“谋反”罪名危害了岳飞。
4.岳家军连连取胜的原因? ①纪律严明
岳飞 “岳家军”
)
A.阿保机 B.阿骨打 C.元昊 D.赵匡胤
A 2.澶渊之盟是下列那两个政权之间的盟约(
)
A.北宋与辽 B.北宋与西夏 C.南宋与金 D.南宋与西夏
C 3.你认为澶渊之盟的积极影响应该是(
)
A.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B.使辽兵安然脱险,还得到了“岁币”
C.维持了宋辽长期的和平关系,有利于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
2. 辽太宗 时,占领 幽云十六州 ,从此,辽与中 原政权的冲突加剧。
契丹建国以后,势力不断向 南发展。辽太宗时,占领了幽云 十六州。从此,与中原政权的冲 突加剧,也为以后宋辽之间的战 争埋下了伏笔。
那么,这时中原地区的北宋是 怎样建立起来的呢?
专题二:陈桥兵变(北宋)
1.唐朝灭亡后,出现了割据混战的局面。黄河流域相继由五个朝
契丹人与汉族人接触,逐 步学会种庄稼、冶铁、建 房屋,有了农耕生活。
契丹
契丹的兴起
契丹族原为鲜卑族的一支,居住在辽水 上游的潢水(今西拉木伦河)流域,以游牧 为主。
辽代契丹女贵族复原头像
契丹文字
专题一:契丹建国(辽)
1.辽国建立:建国时间: 10世纪初 建 立 者: 阿保机 (即辽太祖) 建立民族: 契丹族 都 城: 上京
D.扭转了北宋初年与辽国斗争的不利局面
4.在杭州美丽的西湖边,有座著名的岳坟,葬在这里的人“流
B 芳百世”的主要原因是( )
A.抗辽英雄
B.抗金英雄
C.抗元英雄
D.抗倭英雄
5.岳飞诗曰:“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在这里,
A “匈奴”是指( ) A.女真贵族 B.契丹贵族 C.党项贵族 D.匈奴贵族
3.“澶渊之盟”
内容:
①辽宋议和 ②辽朝撤兵 ③宋朝给辽岁币
(影响)作用: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
面;
西 夏
澶 州 之 战
辽 宋和 战
云州
辽 蔚州
幽州(南京)
太X原
X
北宋
防御政策
澶州 东京
宋
真
宗
澶
渊 之
寇
盟准
澶州之战
辽军围北宋澶州,宰相 寇准力劝宋真宗亲征, 结果宋军士气大振,打 退辽军。辽宋议和,签 订“澶渊之盟”。
6.小刚同学在暑期旅游的时候,参观了岳飞墓。在岳飞的墓门
上有幅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但是小刚
D 同学不知道“忠骨”、“佞臣”分别指的是谁,你能帮他解释吗?
()
A.岳 飞、赵 高
B.郑成功、和珅
7.宋、辽之间,宋、夏之间,宋、金之间“议和”的不同点
D 是( ) A.结束了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
“他英是雄英”指雄的,就但是他大是仁民、族大义英、雄大吗智?、大勇的人物;
女真族是中华民族的一员,属于民族内部纷争。只
有抗所击以中,华岳民飞族以只外能的被外称国为侵“略抗者的金英名雄将人”物或才者能被 “ 称为抗“金民英族雄英”雄,”而。 不能称为“民族英雄”。
专题五:(南)宋金对峙
①南宋向金称臣;
成
语
黄故
袍 加
事
身
加成
强 中
语
央 集
故
权事
杯酒释兵权
北 宋 陈桥驿 东京
北
宋
的
建
立
北
宋
辽太宗时,占领了幽云十六州,
结
从此,与中原政权的冲突加剧。
束
五
代 十 国 局
北 宋 陈桥驿 东京 陈桥驿 北 宋 东京
北 宋
面
的
建
立
我们只能说是北宋 结束了五代十国的 分裂局面,而不能 说是统一了全国。 因为这时期与北宋 并立的还有强大的 辽等少数民族政权。
宋 1127年赵构登上皇位,后来
定都临安,史称“南宋”
1127年初,金军包围东京, 宋钦宗不仅亲自赴金营请降,还 收缴了全城公私武器交给金军, 并下令河北军民停止抗金。金军 在搜刮了大量金银、丝帛、马匹
靖 后,又洗劫了宋朝皇帝一个半世 康 纪以来收藏的珍宝、文物、图书、 之 礼品、仪仗,押解着徽宗、钦宗 变 父子及其后妃和亲王、公主、宗
D 不(知道)“忠骨”、“佞臣”分别指前 的 秦 桧 夫的是四他岳谁个们飞,反就的你缚是罪能双以人帮手秦。他的桧结解铁为合释铸首课吗人的文?像陷,,害你
A.岳 飞、赵 高
B.妇 跪郑能成说功说、对和“珅流芳百世,遗臭
像 万年”的理解吗?
如 何 评价 岳 飞?
岳飞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抗金英雄,他巩 固了南宋的统治,保卫了汉族人民生命财产安 全,他为国为民的优秀品质至今为人们所传颂。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建 立 者: 赵匡胤 (即宋太祖) 建立民族: 汉族 都 城: 东京 (4)北宋建立后,陆续消灭了割据政权,结束了 分裂 局面。
五 代 十 国
元昊向宋宋、称辽臣之间,宋、夏之间,宋、金之间“议和”的
D 不宋同给点西是夏(岁币 )
A宋.金结议束和了: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 B①.南客宋观向上金有称利臣于双方和平相处 宋金南北对峙 C②.给宋金王岁朝币都要交纳岁币
D③.双导方致以南淮北水对至峙大局散面关的为形界成
我的收获
A 1.10世纪初,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政权的是(
辽
10世纪初 契丹族 阿保机 上京
北宋
960年
汉族 赵匡胤 东京
西 夏 11世纪前期 党项族 元昊 兴庆
签订《澶渊之盟》; 签订《宋夏和议》;
金
12世纪初 女真族 阿骨打 会宁
南宋
1127年
汉族
赵构 临安
签订《宋金和议》;
辨识:你能指出下列四幅两宋与辽、西夏、金并 立示意图中,哪一幅是错误的吗?请说出理由?
墓前,想到杀害岳飞父子的秦桧,羞愧难言,写了一副七
言联祭祀岳飞,得到人们的赞赏与同情。
人从宋后羞名桧;
我到坟前愧姓秦。
小刚同学在暑期旅游的时候,岳 飞参观在著了杭名岳州的飞美岳墓丽坟。的,在西抗岳湖金飞边英的,雄墓有岳门座飞上
有幅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暮无辜就铸葬佞在臣这”里。,但岳是坟小前刚还同跪学着
室、外戚、官员3000多人,还 有艺人、工匠、医卜等共10余万 人,撤离开封,北返金朝。这年 是宋钦宗靖康二年,故时人称为 “靖康之变”。
宋徽宗
靖 康
北 宋 亡
之 变
国 之
宋钦宗
君
定南 都宋 “开 临国 安之 ” 君 宋高宗
南宋、金、西夏并立形势图
三
西 夏 金国
宋
角
金
鼎
对
立
南宋
峙
南宋、金、西夏并立形势图
D 下列统一政权不一样的是( )
A.秦朝 B.西汉 C.唐朝 D.北宋
专题三:辽宋和战
1.北宋建立后,对辽用后失败,只好采取 防御 政策;
2. 宋真宗 时,辽军大举攻宋,一直打到黄河岸边的 澶州 城 下,威胁东京。北宋朝廷一片恐慌。宰相 寇准 力劝皇帝 亲征。宋真宗 勉强来到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
金
对
峙
局
面
南宋
正 式
形
成
南宋、金、西夏并立形势图
民族政权的并立(辽、宋、夏、金)
政权名称 建立时间 建立民族 建立者
都城
辽
10世纪初 契丹族
Hale Waihona Puke 阿保机上京北宋战960年
汉族
和赵匡胤
东京
西夏 金
11世纪前 期
争 12世纪初
党项族 女真族
平元昊 阿骨打
兴庆 会宁
南宋
1127年
汉族
赵构
临安
民族政权的并立
政权名称 建立时间 建立民族 建立者 都城
B.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相处
C.宋王朝都要交纳岁币
D.导致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
8.下列4幅两宋与辽、西夏、金并立示意图中,哪一幅是错误
D 的(
)
B 9.以下哪个内容与岳飞无关?( )
A.郾城大捷
B.澶州之战
C.收复建康
D.尽忠报国
D 10.以下哪项不属于宋金议和的内容?(
)
A.宋向金称臣
B.宋给金岁币
③战术灵活 ⑤人民的支持
②作战勇敢 ④属于正义之战
南 宋 抗 金 名 将 岳 飞
岳飞诗曰:“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在这里,
A “匈奴”是指( ) A.女真贵族 B.契丹贵族 C.党项贵族 D.匈奴贵族
“莫须有”
精忠报国
宋 高 宗 、 秦 桧 杀 害 岳 飞
《满江红》
岳飞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
内容: ②给金岁币;
5.宋金和议
③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
作用: 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6.后来,金迁都 燕京 ,改名为 中都 。
大散关
淮水
“对峙”就是并存相对而立的意思,双方敌对状态 并未解除,只是没有大的战争,反映了宋金双方政治、
军事力量基本处于金均、衡南状宋态对。峙形势图
宋
西 夏 金国
郾城大捷
抗金名将 岳飞 从金军手中收复建康。后来,金军又大举
进攻南宋,岳飞在 郾城 大败金军,收复许多失地。宋高宗 和 权臣 秦桧 害怕抗金力量壮大,威胁他们的统治,就向金求和,
并令岳飞等人班师回朝,解除他们的兵权。 秦桧 还以所谓
“谋反”罪名危害了岳飞。
4.岳家军连连取胜的原因? ①纪律严明
岳飞 “岳家军”
)
A.阿保机 B.阿骨打 C.元昊 D.赵匡胤
A 2.澶渊之盟是下列那两个政权之间的盟约(
)
A.北宋与辽 B.北宋与西夏 C.南宋与金 D.南宋与西夏
C 3.你认为澶渊之盟的积极影响应该是(
)
A.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B.使辽兵安然脱险,还得到了“岁币”
C.维持了宋辽长期的和平关系,有利于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
2. 辽太宗 时,占领 幽云十六州 ,从此,辽与中 原政权的冲突加剧。
契丹建国以后,势力不断向 南发展。辽太宗时,占领了幽云 十六州。从此,与中原政权的冲 突加剧,也为以后宋辽之间的战 争埋下了伏笔。
那么,这时中原地区的北宋是 怎样建立起来的呢?
专题二:陈桥兵变(北宋)
1.唐朝灭亡后,出现了割据混战的局面。黄河流域相继由五个朝
契丹人与汉族人接触,逐 步学会种庄稼、冶铁、建 房屋,有了农耕生活。
契丹
契丹的兴起
契丹族原为鲜卑族的一支,居住在辽水 上游的潢水(今西拉木伦河)流域,以游牧 为主。
辽代契丹女贵族复原头像
契丹文字
专题一:契丹建国(辽)
1.辽国建立:建国时间: 10世纪初 建 立 者: 阿保机 (即辽太祖) 建立民族: 契丹族 都 城: 上京
D.扭转了北宋初年与辽国斗争的不利局面
4.在杭州美丽的西湖边,有座著名的岳坟,葬在这里的人“流
B 芳百世”的主要原因是( )
A.抗辽英雄
B.抗金英雄
C.抗元英雄
D.抗倭英雄
5.岳飞诗曰:“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在这里,
A “匈奴”是指( ) A.女真贵族 B.契丹贵族 C.党项贵族 D.匈奴贵族
3.“澶渊之盟”
内容:
①辽宋议和 ②辽朝撤兵 ③宋朝给辽岁币
(影响)作用: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
面;
西 夏
澶 州 之 战
辽 宋和 战
云州
辽 蔚州
幽州(南京)
太X原
X
北宋
防御政策
澶州 东京
宋
真
宗
澶
渊 之
寇
盟准
澶州之战
辽军围北宋澶州,宰相 寇准力劝宋真宗亲征, 结果宋军士气大振,打 退辽军。辽宋议和,签 订“澶渊之盟”。
6.小刚同学在暑期旅游的时候,参观了岳飞墓。在岳飞的墓门
上有幅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但是小刚
D 同学不知道“忠骨”、“佞臣”分别指的是谁,你能帮他解释吗?
()
A.岳 飞、赵 高
B.郑成功、和珅
7.宋、辽之间,宋、夏之间,宋、金之间“议和”的不同点
D 是( ) A.结束了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
“他英是雄英”指雄的,就但是他大是仁民、族大义英、雄大吗智?、大勇的人物;
女真族是中华民族的一员,属于民族内部纷争。只
有抗所击以中,华岳民飞族以只外能的被外称国为侵“略抗者的金英名雄将人”物或才者能被 “ 称为抗“金民英族雄英”雄,”而。 不能称为“民族英雄”。
专题五:(南)宋金对峙
①南宋向金称臣;
成
语
黄故
袍 加
事
身
加成
强 中
语
央 集
故
权事
杯酒释兵权
北 宋 陈桥驿 东京
北
宋
的
建
立
北
宋
辽太宗时,占领了幽云十六州,
结
从此,与中原政权的冲突加剧。
束
五
代 十 国 局
北 宋 陈桥驿 东京 陈桥驿 北 宋 东京
北 宋
面
的
建
立
我们只能说是北宋 结束了五代十国的 分裂局面,而不能 说是统一了全国。 因为这时期与北宋 并立的还有强大的 辽等少数民族政权。
宋 1127年赵构登上皇位,后来
定都临安,史称“南宋”
1127年初,金军包围东京, 宋钦宗不仅亲自赴金营请降,还 收缴了全城公私武器交给金军, 并下令河北军民停止抗金。金军 在搜刮了大量金银、丝帛、马匹
靖 后,又洗劫了宋朝皇帝一个半世 康 纪以来收藏的珍宝、文物、图书、 之 礼品、仪仗,押解着徽宗、钦宗 变 父子及其后妃和亲王、公主、宗
D 不(知道)“忠骨”、“佞臣”分别指前 的 秦 桧 夫的是四他岳谁个们飞,反就的你缚是罪能双以人帮手秦。他的桧结解铁为合释铸首课吗人的文?像陷,,害你
A.岳 飞、赵 高
B.妇 跪郑能成说功说、对和“珅流芳百世,遗臭
像 万年”的理解吗?
如 何 评价 岳 飞?
岳飞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抗金英雄,他巩 固了南宋的统治,保卫了汉族人民生命财产安 全,他为国为民的优秀品质至今为人们所传颂。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