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生态瓶的实验报告
生态瓶的制作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通过制作生态瓶,观察和了解生态系统中各组成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如何相互作用以维持生态平衡。
同时,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材料1. 2500毫升可乐瓶1个2. 剪刀1把3. 粗沙、细石适量4. 纱网1个5. 水草适量6. 绿藻适量7. 水蜗牛2只8. 胶皮1卷9. 自来水三、实验步骤1. 清洗可乐瓶:用热茶将可乐瓶清洗干净,然后用剪刀将可乐瓶的上部剪去,保留底部作为生态瓶的容器。
2. 准备底床:将粗沙和细石按照1:1的比例混合,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去除杂质。
3. 铺设底床:将冲洗干净的粗沙和细石均匀铺在可乐瓶底部,厚度约为1-2厘米。
4. 准备水:将自来水放置24小时,使自来水中的氯气挥发,以免对水生生物造成伤害。
5. 种植水草:将水草放入生态瓶中,用沙砾固定。
6. 添加绿藻:将少量绿藻放入生态瓶中,为水蜗牛提供食物。
7. 放入水蜗牛:将两只水蜗牛放入生态瓶中,作为消费者。
8. 密封生态瓶:用胶皮将可乐瓶的开口上端密封起来,确保生态瓶的封闭性。
9. 放置生态瓶:将生态瓶放置在阳光充足且阴凉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四、实验观察1. 初期观察:生态瓶放置一段时间后,观察水草的生长情况,以及水蜗牛的活动情况。
2. 中期观察:观察水草和绿藻的生长速度,以及水蜗牛的摄食情况。
3. 长期观察:定期观察生态瓶中各生物的生长状况,记录数据,分析生态瓶中各组成部分的相互作用。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水草生长:在实验过程中,水草生长良好,表明生态瓶中的光照、温度和水质等条件适宜水草生长。
2. 绿藻生长:绿藻生长速度较快,为水蜗牛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来源。
3. 水蜗牛活动:水蜗牛活动正常,表明生态瓶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完整,生态平衡得到维持。
4. 水质变化:在实验过程中,水质保持稳定,无明显变化。
六、实验结论1. 生态瓶中的生产者(水草、绿藻)、消费者(水蜗牛)和分解者(细菌)之间形成了稳定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共同维持了生态平衡。
做个生态瓶实验报告单
做个生态瓶实验报告单做个生态瓶实验报告单引言:生态瓶实验是一种常见的生态学实验,通过模拟自然环境,观察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生态系统的变化。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搭建生态瓶,观察和记录其中的生物群落变化,以及环境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以下是实验过程和结果的详细报告。
实验材料:1. 透明塑料瓶(容量500毫升)2. 水3. 沙子4. 小石子5. 水草6. 浮游生物7. 水生植物8. 空气实验步骤:1. 准备一个干净的塑料瓶,将其洗净并晾干。
2. 在瓶底倒入一层细沙,约占瓶底的1/5。
3. 在沙子上倒入一层小石子,约占瓶底的1/5。
4. 将清水倒入瓶中,约占瓶的1/2,保证沙子和小石子被充分浸泡。
5. 放入适量的水草和浮游生物,以及适量的水生植物。
6. 将瓶口用塑料薄膜封住,保持湿度,并用针扎数个小孔,以保证氧气的供应。
7. 将生态瓶放置在光照充足的地方,并定期观察和记录。
实验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们发现生态瓶内的生物群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最初,水草和浮游生物开始繁殖,水中的氧气含量逐渐增加。
随着时间的推移,水生植物的生长速度逐渐加快,形成了茂密的水下植被。
这些植被为浮游生物提供了栖息地,并吸收了水中的营养物质。
同时,水草的光合作用也释放出氧气,维持了水中生物的呼吸。
然而,随着水生植物的生长,水中的氧气含量逐渐减少。
这导致了一些浮游生物的死亡,同时也影响了水草的生长。
我们观察到水草的颜色逐渐变黄,并出现了一些腐烂的现象。
这是由于缺氧导致的水中有害物质积累,影响了水草的健康。
我们还注意到,生态瓶中的水温和光照强度也对生物群落产生了影响。
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水生植物的生长速度更快,而在较高的水温下,浮游生物的繁殖速度更快。
这表明环境因素对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有重要影响。
讨论:通过这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环境因素对生物群落的影响。
生态瓶实验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和理解生态系统的运作原理。
生态瓶实验报告
生态瓶实验报告一、实验背景生态瓶实验是一种常见的生态学实验,通过在封闭的玻璃瓶中创造一个生态系统,可以观察和研究生态环境中物质的循环和能量的流动。
本次实验的目的是了解生物、非生物因素在生态系统中的相互作用,并探索环境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实验所需材料包括一个玻璃瓶、土壤、植物、水、石头、沙子、营养液等。
首先,将瓶底均匀铺上一层石头,然后覆盖一层沙子。
接着,在沙子上放置一层土壤,再在土壤上种植适宜的植物。
同时,向瓶中加入适量的水和营养液。
完成这些步骤后,将玻璃瓶口用透明塑料袋封住,形成一个封闭的生态瓶。
三、实验结果在观察了几周后,我们发现植物在生态瓶中生长茂盛,根系逐渐扩展。
同时,水中也出现了微小的浮游生物,如浮游藻和浮游动物。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了生态瓶中的氧气浓度。
而水中的浮游藻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又为水中的浮游动物提供了食物来源。
这种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闭合的生态循环。
四、讨论与思考通过这个实验,我们看到了生物与非生物因素在生态系统中的密切关系。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能够转化光能为化学能,并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了合适的氧气浓度。
水中的浮游藻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作为食物供给浮游动物。
这样,生态瓶中就形成了一个循环,各个成分相互依存、相互作用。
然而,我们也注意到生态瓶实验中存在一些限制。
首先,生态瓶的封闭并非完全真实,与自然环境相比,无法模拟所有的生态要素和环境变化。
其次,生态瓶的容量有限,不同于真实生态系统的广阔空间,难以完全展现生物多样性和复杂性。
此外,生态瓶实验只是对生态环境中某些要素和作用的简化描述,无法全面反映真实的生态过程。
然而,尽管有这些限制,生态瓶实验依然是一个有价值的研究工具。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观察和研究生态系统中的关系,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
同时,生态瓶实验也可以用于教育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生物生态瓶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 探究生物生态瓶内各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能量流动。
3. 通过观察和记录,分析生态瓶内生物的生存状况和生态系统稳定性。
二、实验材料1. 材料:2500毫升可乐瓶、剪刀、粗沙、细石、纱网、水草、绿藻、两只水蜗牛、胶皮。
2. 试剂:自来水、隔夜水。
三、实验步骤1. 准备材料:将可乐瓶用热茶清洗后,用剪刀将其上部剪去。
将粗沙和细石铺在纱网上,用自来水冲洗干净。
2. 制作生态瓶底部:将冲洗好的粗沙和细石均匀铺在可乐瓶底部。
3. 处理水源:将自来水静止放置24小时,以去除含氯化学物质。
4. 填充生态瓶:将隔夜水倒入生态瓶中,待水放好后,再种上水草,用沙砾固定。
5. 引入生物:将少量的绿藻放入瓶中,再将以绿藻为食的两只水蜗牛放入可乐瓶子中。
6. 密封生态瓶:用胶皮将可乐瓶子的开口上端密封起来。
7. 放置生态瓶:将瓶子放置于阳光充足且阴凉处。
四、实验观察与记录1. 生态瓶内生物种类:水草、绿藻、水蜗牛。
2. 生物相互作用:水草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供给瓶内生物;水蜗牛以绿藻为食,维持生态瓶内能量流动。
3. 生态系统稳定性:观察生态瓶内生物的生长状况,记录生物数量和种类变化。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生态瓶内生物种类稳定:在实验过程中,生态瓶内生物种类基本保持稳定,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2. 生物数量和种类变化:随着实验时间的推移,水草和绿藻的数量逐渐增加,而水蜗牛的数量相对稳定。
这表明生态瓶内生物之间存在竞争关系,但生态系统仍能维持平衡。
3. 生态系统稳定性分析:生态瓶内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能量流动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的关键因素。
在本实验中,水草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为水蜗牛提供生存条件;水蜗牛以绿藻为食,维持生态瓶内能量流动。
因此,生态瓶内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助于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
六、实验结论1. 生态瓶是一个封闭的生态系统,生物之间相互依存,共同维持生态平衡。
制作生态瓶实验报告
制作生态瓶实验报告一、引言生态瓶实验是一种常见的实验方法,用于模拟和观察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本实验旨在通过构建一个封闭的生态瓶,观察其中植物和动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物质循环的过程,以便更好地了解生态系统的运行原理。
二、实验材料和方法1. 实验材料:- 透明塑料瓶(500毫升或更大容量)- 水- 植物(如水蕨、水葱等)- 水生动物(如小型无脊椎动物)- 沙子或石子- 光源(如日光灯)2. 实验步骤:1) 准备一个透明塑料瓶,清洗干净并彻底消毒。
2) 在瓶底放入一层沙子或石子,以提供植物生长的支撑和养分吸收。
3) 将适量的水倒入瓶中,使瓶内湿润。
4) 将选取的植物种植在沙子或石子上,使其根部浸泡在水中。
5) 在水中加入适量的水生动物,如小型无脊椎动物,以模拟生态系统中的动物群落。
6) 将瓶口盖紧,确保瓶内形成封闭环境。
7) 将生态瓶置于光源下,以提供光合作用所需的光能。
三、实验观察和结果1. 植物生长观察:在光照和适宜的水质条件下,植物会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
通过观察生态瓶中植物的生长情况,可以判断植物是否正常进行光合作用。
2. 动物生存观察:动物在生态瓶中的生存状况也是观察的重要指标。
通过观察动物是否能够正常活动、觅食和繁殖,可以判断生态瓶中的环境是否适宜。
3. 物质循环观察:在生态瓶中,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动物通过呼吸吸入氧气并释放二氧化碳。
同时,动物的排泄物会成为植物的养分来源,植物的死亡也会为动物提供食物。
通过观察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变化以及植物和动物的生长状况,可以了解物质在生态瓶中的循环过程。
四、实验结论通过观察和分析生态瓶中植物和动物的生长情况以及物质循环过程,得出以下结论:1. 生态瓶中的植物能够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为动物提供氧气。
2. 生态瓶中的动物能够正常活动、觅食和繁殖,说明生态瓶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环境。
生态瓶实验报告
篇一:“生态瓶”实验报告“生态瓶”实验报告一、制作生态瓶材料:2500毫升的可乐瓶、剪刀、粗沙、细石、纱网、水草、绿藻、两只水蜗牛、胶皮1、把2500毫升的可乐瓶子用热茶清洗后,用剪刀将其上部剪去2、把一些粗沙和细石铺在纱网上,用自来水冲洗干净3、把冲洗好的粗沙和细石均匀的铺在可乐瓶的底部4、将自来水静止放置24小时,再放入瓶子中5、待隔夜水放好后,再种上水草,用沙砾固定6、将少量的绿藻放入瓶中7、将以绿藻为食的两只水蜗牛放入可乐瓶子中8、最后,用胶皮将可乐瓶子的开口上端密封起来9、将瓶子放置于阳光充足且阴凉处二、生态瓶制作根据利用隔夜水,是为了保证有足够的时间使自来水中的含氯化学物质分解除去。
大多数水生物都对含氯的物质很敏感,接触到这些物质后容易死亡。
取用一些粗沙或细石来代替淤泥是因为,淤泥中含有大量细菌,会很快的使密封瓶中的水质受到污染,从而减少瓶内生物的生存时间。
这些沙砾的作用是为那些靠吃死烂植物和动物排泄物为生的细菌提供一个寄宿的场所。
而使水草维持生命的有机物可以从水蜗牛的排泄物中获得。
水草和绿藻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供给瓶内生物。
水蜗牛主要以绿藻为食,生态瓶受到阳光的照射量和绿藻的生长速度有着直接的关系。
在一个平衡的生态瓶中,每天绿藻增加的量应该与水蜗牛能吃掉的差不多。
而瓶子内的植物所需要的养分可以从蜗牛的粪便中获得。
三、观察情况第一天:一切正常第二天:一切正常第三天:发现绿藻生长过多,于是减少日照时间,控制其发展第四天:水开始浑浊,发现瓶子内壁部有胶质状的卵第五天:水依旧浑浊,知道胶质状的卵是水蜗牛的卵,知道养不长了,处于人道主义将其放生……四、问题与困惑如何保持生态瓶内的水质清洁?如果生态瓶内的水质可以保持清洁,我的生态瓶可以做很久呢!我上网查了一下,有说可以用过滤器的,我不知道怎么样用。
我爸爸说,过滤器是用来过滤固体的。
植物生长环境的调查报告调查时间:2005年10月调查地点:自家室内调查内容:蒜苗的生长情况调查人:潘放调查记录:调查结论:植物所在的生存环境里,如果水分较多,那么它就会生长得较快,反之,如果土(既养料)较多,那么植物会生长得更为健康。
生态瓶实验报告结果(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平衡性成为研究的热点。
生态瓶作为一种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小型实验装置,可以为研究者提供便捷、可控的实验平台。
本实验旨在探究生态瓶中不同生物种类和数量的组合对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平衡性的影响。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1)可乐瓶:2500毫升,用于制作生态瓶。
(2)剪刀:用于剪裁可乐瓶。
(3)粗沙、细石:用于铺设生态瓶底部。
(4)纱网:用于固定粗沙和细石。
(5)水草、绿藻:用于提供光合作用所需的植物。
(6)水蜗牛:用于提供有机物来源。
(7)胶皮:用于密封生态瓶。
2. 实验方法(1)制作生态瓶:将可乐瓶清洗干净,用剪刀剪去上部,留取2500毫升的容器。
将粗沙和细石均匀铺在纱网上,冲洗干净后,放入可乐瓶底部。
加入自来水,静止放置24小时,使自来水中的含氯物质分解。
待隔夜水放好后,种上水草,用沙砾固定。
将少量绿藻放入瓶中,再以绿藻为食的两只水蜗牛放入可乐瓶中。
最后,用胶皮将可乐瓶的开口上端密封起来。
(2)实验分组:将实验分为四组,分别为A组、B组、C组和D组。
A组:水草、绿藻、水蜗牛;B组:水草、绿藻、水蜗牛、鱼;C组:水草、绿藻、水蜗牛、虾;D组:水草、绿藻、水蜗牛、鱼、虾。
(3)实验观察:观察各组生态瓶中生物的生长状况、水质变化、生物多样性等指标。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A组实验结果A组生态瓶中,水草、绿藻、水蜗牛共同构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
水草和绿藻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为水蜗牛提供食物来源。
水蜗牛的排泄物为水草和绿藻提供养分,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经过一段时间观察,A组生态瓶中的生物生长状况良好,水质清澈,生物多样性较高。
2. B组实验结果B组生态瓶中,除了水草、绿藻、水蜗牛外,还加入了鱼。
鱼的加入使得生态瓶中的食物链更加复杂,但同时也增加了生态系统的压力。
经过一段时间观察,B组生态瓶中的生物生长状况一般,水质略有变差,生物多样性较A组有所下降。
制作生态瓶的实验报告
制作生态瓶的实验报告制作生态瓶的实验报告引言:生态瓶是一种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实验装置,通过在瓶内模拟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使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生态系统的运行原理。
本实验旨在通过制作生态瓶,观察其中的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1. 一个透明的玻璃瓶2. 一些沙土3. 一些小石子4. 一些水苔5. 一些水生植物6. 一些水7. 一些小型水生动物(如小型鱼类或螺旋藻)8. 一些光源(如太阳灯或荧光灯)实验步骤:1. 在玻璃瓶底部放入一层小石子,以增加底部的通气性。
2. 在小石子上加入一层沙土,用于植物的生长。
3. 在沙土上放入一些水苔,以增加瓶内的植物多样性。
4. 在水苔上放入一些水生植物,如水葱或水蕨。
5. 在瓶内加入适量的水,使植物能够生长。
6. 在瓶内加入一些小型水生动物,以模拟生态系统中的动物群落。
7. 将光源放在瓶子旁边,以提供光合作用所需的光能。
结果与讨论: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们发现生态瓶内的生态系统开始形成。
水生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为水中的动物提供氧气。
同时,水生植物通过根系吸收底部的营养物质,维持植物的生长和繁殖。
小型水生动物则以水生植物或其他有机物为食,形成食物链。
这种相互依赖的关系使得生态瓶内的生态系统能够自我维持。
然而,我们也观察到一些问题。
首先,如果水中的营养物质过多,会导致水藻过度繁殖,使水质变浑浊,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
其次,如果光源不足,水生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会导致氧气供应不足,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因此,我们需要控制水中的营养物质浓度,并确保充足的光照。
结论:通过制作生态瓶,我们得以近距离观察和研究生态系统的运行原理。
生态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模拟自然环境的实验平台,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生物和非生物因素在生态系统中的相互作用。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不仅学到了生态学的基本概念,还培养了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希望未来能够进一步研究和应用这种生态瓶技术,为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做出更大的贡献。
生态瓶实验报告
生态瓶实验报告生态瓶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构建生态瓶,模拟自然环境,观察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转化过程,以及不同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加深对生态学原理的理解。
二、实验材料和方法1. 实验材料:- 透明塑料瓶(500毫升):用于构建生态瓶。
- 水:用于填充生态瓶。
- 植物:选择适合生态瓶容积的植物,如小型水生植物。
- 动物:选择适合生态瓶容积的小型水生动物,如螺蛳、小型鱼类等。
- 沙子和石子:用于构建植物和动物的生活环境。
2. 实验方法:- 准备工作:清洗塑料瓶,确保无杂质。
- 构建生态瓶:将适量的沙子和石子放入塑料瓶底部,然后加入水,使其占据瓶的三分之一左右的容积。
- 添加植物和动物:将选好的植物和动物放入生态瓶中,注意不要过度拥挤。
- 观察记录:每天观察生态瓶中的植物和动物,记录它们的生长和行为变化,并注意水的变化。
三、实验结果和讨论在实验开始后的几天里,我们观察到植物逐渐适应了生态瓶中的环境,开始生长,并释放出氧气。
动物也逐渐适应了环境,开始寻找食物和栖息地。
随着实验的进行,我们发现植物和动物之间形成了一种相互依赖的关系。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出氧气,为动物提供呼吸所需的氧气。
动物则通过呼吸产生二氧化碳,为植物提供光合作用所需的二氧化碳。
这种相互依赖的关系被称为氧气-二氧化碳循环。
此外,我们还观察到植物和动物之间存在食物链关系。
植物作为第一级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为动物提供食物。
动物则分为不同的层次,形成食物链。
例如,小型鱼类会吃水生植物,而螺蛳则以浮游生物为食。
这种食物链的存在使得生态系统中能量和物质得以流动,维持着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
然而,在实验的后期阶段,我们也观察到了一些问题。
由于生态瓶的容积有限,水中的营养物质逐渐减少,导致植物和动物的生长放缓甚至停止。
这表明,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一个复杂而脆弱的过程,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四、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转化过程,以及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生态瓶实验报告
生态瓶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通过构建一个封闭的生态瓶系统,观察其中生物与非生物因素的相互作用,了解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以及其稳定性和自我调节能力。
二、实验材料1、一个透明的大玻璃容器(约 5 升容量)2、池塘水3、沙子和小石子4、水草(如金鱼藻)5、小鱼(如孔雀鱼)6、小虾7、螺蛳三、实验步骤1、准备容器首先,彻底清洗玻璃容器,确保其干净无杂质。
2、铺设基底在容器底部铺上一层约 2 厘米厚的沙子,然后再铺上一层小石子,为生物提供栖息和活动的场所。
3、注入池塘水将事先准备好的池塘水缓慢倒入容器中,水的深度约占容器的四分之三。
4、种植水草将水草小心地种植在沙子中,确保其根部稳固。
5、放入生物依次将小鱼、小虾和螺蛳放入生态瓶中。
6、观察记录每天定时观察生态瓶中生物的行为、生存状况以及水质的变化,并做好详细记录。
四、实验过程在实验的初期,生态瓶中的生物们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适应过程。
小鱼和小虾显得较为活跃,不断探索新的环境。
螺蛳则缓慢地移动在瓶底。
水草开始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使得水中的溶氧量逐渐增加。
然而,在实验进行到第三天的时候,我发现水质出现了轻微的浑浊。
经过仔细观察,发现是小鱼和小虾的活动搅动了底部的沙子。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水质又逐渐变得清澈起来,这可能是生态系统中的微生物和水草发挥了净化作用。
在实验的中期,生态瓶中的生物们似乎已经适应了新的环境,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生态关系。
小鱼以水草和水中的微生物为食,小虾则主要吃藻类和碎屑,螺蛳则啃食附着在瓶壁和水草上的藻类。
水草通过光合作用为整个生态系统提供氧气,并吸收水中的营养物质。
但在实验的第十天,我发现有一只小虾死亡了。
经过分析,可能是由于生态瓶中的空间有限,资源竞争较为激烈,导致这只小虾无法获得足够的食物和生存空间。
在实验的后期,生态瓶中的生态系统保持了相对的稳定。
水质清澈,生物们的活动也较为正常。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水草的生长速度开始减缓,可能是由于水中的营养物质逐渐减少。
生态瓶模拟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生态瓶是一种封闭的生态系统,可以模拟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通过构建一个封闭的生态系统,我们可以了解生态系统中生物和非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本实验旨在通过构建一个生态瓶,观察其内部生物和非生物的相互作用,分析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并探讨如何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二、实验目的1. 了解生态瓶的构建方法和原理;2. 观察生态瓶内部生物和非生物的相互作用;3. 分析生态系统的稳定性;4. 探讨如何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材料:透明塑料瓶、水、粗沙、细石、水草、绿藻、水蜗牛、剪刀、胶皮等;2. 仪器:温度计、光照计、显微镜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塑料瓶清洗干净,用剪刀将瓶身剪去上部,以便观察内部情况。
2. 搭建生态系统:(1)在瓶底铺上一层粗沙和细石,用于为微生物提供栖息地,并有利于水循环。
(2)在粗沙和细石上种上水草,用沙砾固定。
(3)将自来水静置24小时,去除其中的氯气等有害物质,然后加入瓶中。
(4)在瓶中加入适量的绿藻,提供光合作用所需的能量。
(5)将两只水蜗牛放入瓶中,作为消费者。
(6)用胶皮将瓶口密封,防止外界物质进入。
3. 观察与记录:(1)观察生态瓶内部生物和非生物的相互作用,如水草的生长、绿藻的光合作用、水蜗牛的摄食等。
(2)定期测量瓶内温度、光照强度等环境因素。
(3)使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的繁殖情况。
4. 分析与讨论:(1)分析生态瓶内部生物和非生物的相互作用,如水草、绿藻、水蜗牛之间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2)探讨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分析外界因素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3)提出维持生态系统平衡的方法,如调整光照强度、温度等。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生态瓶内部生物和非生物的相互作用:(1)水草在光照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和有机物,为水蜗牛提供食物来源。
(2)水蜗牛摄食水草,排泄物为微生物提供营养,促进微生物繁殖。
生态瓶实验报告模板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2. 掌握生态瓶的制作方法。
3. 观察生态瓶中生物的生存状况,分析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二、实验材料1. 可乐瓶(500ml)2. 剪刀3. 粗沙、细石4. 水草(如绿藻、水葫芦等)5. 小鱼、螺蛳等小型生物6. 自来水7. 温度计8. 计时器三、实验步骤1. 清洗可乐瓶,用剪刀将瓶口剪成适合放置生物的大小。
2. 将粗沙和细石按比例混合,铺在可乐瓶底部,厚度约2cm。
3. 将自来水静置24小时,以去除水中氯等有害物质。
4. 将水草洗净,放入可乐瓶中,用细石固定。
5. 将小鱼、螺蛳等小型生物放入可乐瓶中,注意数量不宜过多,以免水质迅速恶化。
6. 用胶带密封可乐瓶口,确保密封性良好。
7. 将生态瓶放置在阳光充足、阴凉通风的地方,保持适宜的温度。
8. 每日观察生态瓶中生物的生存状况,记录数据。
四、实验数据记录1. 观察日期2. 生态瓶中生物数量及状态3. 水质变化(如颜色、透明度等)4. 温度变化5. 生态瓶中的生物种类及生长状况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分析生态瓶中生物的种类及数量,探讨其生态位及食物链关系。
2. 观察水质变化,分析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过程。
3. 分析温度变化对生态瓶中生物的影响,探讨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4. 总结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六、实验结论1. 生态瓶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其中生物种类、数量及水质等因素相互制约,共同维持生态平衡。
2. 生态系统稳定性受多种因素影响,如生物种类、数量、水质、温度等。
3. 通过观察生态瓶中生物的生存状况,可以了解生态系统的基本规律。
七、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注意保持生态瓶的密封性,防止外界污染。
2. 观察数据时,注意记录日期、时间、温度等,以便后续分析。
3. 生态瓶放置位置应保持稳定,避免阳光直射或温度过高。
4. 实验过程中,注意观察生物的生存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
八、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制作生态瓶,让我们直观地了解了生态系统的组成、功能及稳定性。
生态瓶实验报告
⽣态瓶实验报告篇⼀:“⽣态瓶”实验报告“⽣态瓶”实验报告⼀、制作⽣态瓶材料:2500毫升的可乐瓶、剪⼑、粗沙、细⽯、纱⽹、⽔草、绿藻、两只⽔蜗⽜、胶⽪1、把2500毫升的可乐瓶⼦⽤热茶清洗后,⽤剪⼑将其上部剪去2、把⼀些粗沙和细⽯铺在纱⽹上,⽤⾃来⽔冲洗⼲净3、把冲洗好的粗沙和细⽯均匀的铺在可乐瓶的底部4、将⾃来⽔静⽌放置24⼩时,再放⼊瓶⼦中5、待隔夜⽔放好后,再种上⽔草,⽤沙砾固定6、将少量的绿藻放⼊瓶中7、将以绿藻为⾷的两只⽔蜗⽜放⼊可乐瓶⼦中8、最后,⽤胶⽪将可乐瓶⼦的开⼝上端密封起来9、将瓶⼦放置于阳光充⾜且阴凉处⼆、⽣态瓶制作根据利⽤隔夜⽔,是为了保证有⾜够的时间使⾃来⽔中的含氯化学物质分解除去。
⼤多数⽔⽣物都对含氯的物质很敏感,接触到这些物质后容易死亡。
取⽤⼀些粗沙或细⽯来代替淤泥是因为,淤泥中含有⼤量细菌,会很快的使密封瓶中的⽔质受到污染,从⽽减少瓶内⽣物的⽣存时间。
这些沙砾的作⽤是为那些靠吃死烂植物和动物排泄物为⽣的细菌提供⼀个寄宿的场所。
⽽使⽔草维持⽣命的有机物可以从⽔蜗⽜的排泄物中获得。
⽔草和绿藻通过光合作⽤产⽣氧⽓,供给瓶内⽣物。
⽔蜗⽜主要以绿藻为⾷,⽣态瓶受到阳光的照射量和绿藻的⽣长速度有着直接的关系。
在⼀个平衡的⽣态瓶中,每天绿藻增加的量应该与⽔蜗⽜能吃掉的差不多。
⽽瓶⼦内的植物所需要的养分可以从蜗⽜的粪便中获得。
三、观察情况第⼀天:⼀切正常第⼆天:⼀切正常第三天:发现绿藻⽣长过多,于是减少⽇照时间,控制其发展第四天:⽔开始浑浊,发现瓶⼦内壁部有胶质状的卵第五天:⽔依旧浑浊,知道胶质状的卵是⽔蜗⽜的卵,知道养不长了,处于⼈道主义将其放⽣……四、问题与困惑如何保持⽣态瓶内的⽔质清洁?如果⽣态瓶内的⽔质可以保持清洁,我的⽣态瓶可以做很久呢!我上⽹查了⼀下,有说可以⽤过滤器的,我不知道怎么样⽤。
我爸爸说,过滤器是⽤来过滤固体的。
植物⽣长环境的调查报告调查时间:2005年10⽉调查地点:⾃家室内调查内容:蒜苗的⽣长情况调查⼈:潘放调查记录:调查结论:植物所在的⽣存环境⾥,如果⽔分较多,那么它就会⽣长得较快,反之,如果⼟(既养料)较多,那么植物会⽣长得更为健康。
小生态瓶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功能;2. 探究人工构建小生态瓶的可行性;3. 观察生态瓶内生物的生存状况,分析生态平衡的维持条件。
二、实验材料1. 可乐瓶(2500毫升)1个;2. 剪刀1把;3. 粗沙、细石、纱网适量;4. 水草、绿藻、水蜗牛各少许;5. 自来水、隔夜水、胶皮。
三、实验步骤1. 准备材料:将可乐瓶用热茶清洗后晾干,准备好粗沙、细石、纱网、水草、绿藻、水蜗牛等材料。
2. 建立生态瓶:将可乐瓶的上部剪去,用剪刀在底部剪一个小孔。
将粗沙和细石铺在纱网上,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均匀铺在可乐瓶底部。
将自来水静止放置24小时,再放入瓶子中。
3. 种植水草:待隔夜水放好后,将水草种在可乐瓶中,用沙砾固定。
4. 放置绿藻:将少量的绿藻放入瓶中。
5. 放置水蜗牛:将以绿藻为食的两只水蜗牛放入可乐瓶子中。
6. 密封生态瓶:最后,用胶皮将可乐瓶子的开口上端密封起来。
7. 放置生态瓶:将瓶子放置于阳光充足且阴凉处。
四、实验观察1. 观察水草生长状况:水草是否生长良好,有无死亡现象。
2. 观察绿藻生长状况:绿藻数量是否增加,有无死亡现象。
3. 观察水蜗牛生长状况:水蜗牛是否健康,有无死亡现象。
4. 观察水质变化:水质是否清澈,有无污染现象。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水草生长状况:实验过程中,水草生长良好,无明显死亡现象。
说明水草能够在人工构建的生态瓶中生存。
2. 绿藻生长状况:实验过程中,绿藻数量逐渐增加,无明显死亡现象。
说明绿藻能够在人工构建的生态瓶中生存,并依赖水草进行光合作用。
3. 水蜗牛生长状况:实验过程中,水蜗牛健康,无明显死亡现象。
说明水蜗牛能够在人工构建的生态瓶中生存,并以绿藻为食。
4. 水质变化:实验过程中,水质始终保持清澈,无明显污染现象。
说明人工构建的生态瓶能够维持水质稳定,保持生态平衡。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构建了一个小生态瓶,并观察到水草、绿藻、水蜗牛等生物在生态瓶中的生存状况。
制作生态瓶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生态瓶的基本结构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2. 掌握生态瓶的制作方法,熟悉其运行原理。
3. 通过观察生态瓶中生物的生存状况,分析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二、实验材料1. 2500毫升可乐瓶一个2. 剪刀一把3. 粗沙、细石若干4. 纱网一张5. 水草、绿藻适量6. 两只水蜗牛7. 胶皮若干三、实验步骤1. 将可乐瓶用热茶清洗干净,用剪刀将其上部剪去,形成瓶底。
2. 将部分粗沙和细石铺在纱网上,用自来水冲洗干净。
3. 把冲洗好的粗沙和细石均匀铺在可乐瓶底部。
4. 将自来水静止放置24小时,再放入瓶子中。
5. 待隔夜水放好后,再种上水草,用沙砾固定。
6. 将少量的绿藻放入瓶中。
7. 将以绿藻为食的两只水蜗牛放入可乐瓶子中。
8. 最后,用胶皮将可乐瓶子的开口上端密封起来。
9. 将瓶子放置于阳光充足且阴凉处。
四、实验观察与分析1. 观察水草、绿藻的生长状况,记录其生长速度。
2. 观察水蜗牛的活动情况,记录其摄食绿藻的行为。
3. 观察生态瓶中水质的变化,如颜色、透明度等。
4. 分析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生物间相互关系。
五、实验结果1. 在实验过程中,水草和绿藻的生长速度较快,表明生态瓶内具备适宜的光照、温度和营养条件。
2. 水蜗牛在生态瓶中活动频繁,主要以绿藻为食,说明水草和绿藻为水蜗牛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来源。
3. 生态瓶内水质保持清澈,表明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相对稳定。
六、实验结论1. 生态瓶是一种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微型装置,可以有效地展示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生物间相互关系。
2. 通过观察生态瓶中生物的生存状况,可以了解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3. 生态瓶的制作过程简单易行,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生态系统的认识,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4. 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实验条件,确保生态瓶内生物的生存环境稳定。
七、实验拓展1. 尝试改变生态瓶内的生物种类,观察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生态瓶_实验报告_蝌蚪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生态瓶的基本原理和构建方法。
2. 探究蝌蚪在不同生态环境下的生长状况。
3. 分析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二、实验材料1. 透明塑料瓶(500毫升)2. 剪刀3. 蚂蚁、蝌蚪、水草、细沙、清水、营养液、光照设备三、实验步骤1. 生态瓶构建- 使用剪刀将塑料瓶的上部剪去,制成一个开口的容器。
- 在瓶底铺上一层细沙,厚度约1厘米。
- 在沙层上方放置一层水草,作为植物生长的基础。
- 将清水倒入瓶中,水位约至瓶体的一半。
- 将蝌蚪放入瓶中,数量控制在10只左右。
2. 环境设置- 将生态瓶放置在光照设备下,模拟自然光照条件。
- 每日定时添加营养液,以保证水草的生长。
- 观察并记录蝌蚪的生长状况。
3. 实验分组- 将实验分为三组,分别为对照组、实验组A和实验组B。
- 对照组:保持正常光照、营养液添加和水质条件。
- 实验组A:降低光照强度,模拟阴凉环境。
- 实验组B:减少营养液添加,模拟资源匮乏环境。
四、实验观察与记录1. 观察指标- 蝌蚪的生长速度:通过测量蝌蚪的体长和体重来评估。
- 蝌蚪的存活率:观察蝌蚪的死亡情况,计算存活率。
- 水质变化:定期检测水中的溶解氧、pH值等指标。
2. 实验结果- 对照组:蝌蚪生长速度较快,存活率较高。
- 实验组A:蝌蚪生长速度明显减缓,部分蝌蚪死亡。
- 实验组B:蝌蚪生长速度较慢,存活率较低。
五、实验分析1.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蝌蚪的生长速度和存活率受到光照、营养和水质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 光照强度越高,蝌蚪的生长速度越快;光照强度过低,会导致蝌蚪生长缓慢甚至死亡。
- 营养液添加量对蝌蚪的生长和存活也有重要影响,营养不足会导致蝌蚪生长缓慢、存活率降低。
2.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生态瓶中的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
-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环境条件等因素都会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六、实验结论1. 生态瓶是一种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实验装置,可以用于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生态瓶实验报告
生态瓶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通过构建和观察生态瓶中的生态系统,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结构和功能,以及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和非生物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
二、实验材料1、透明的大塑料瓶(容量约为 2 升)2、池塘水3、沙子4、水草5、小鱼(2-3 条)6、小虾(2-3 只)7、螺蛳(2-3 只)三、实验步骤1、准备一个干净的大塑料瓶,用热水冲洗消毒,然后晾干。
2、在瓶底铺上一层约 2 厘米厚的沙子,作为生态瓶的基底。
3、向瓶中加入约 15 升的池塘水,使水的深度约为瓶子高度的三分之二。
4、将水草插入沙子中,让其根部固定在沙子里,叶子部分露出水面。
5、放入小鱼、小虾和螺蛳,注意不要让它们过度拥挤。
6、用盖子密封瓶口,但要留出一些缝隙,以保证空气的流通。
四、实验观察1、第一天生态瓶中的生物看起来都比较活跃。
小鱼在水中快速游动,小虾在水草间穿梭,螺蛳则缓慢地在瓶底爬行。
水草的叶子呈现出鲜绿色,没有明显的变化。
水质看起来比较清澈。
2、第三天小鱼和小虾的活动依然频繁,但螺蛳的活动似乎有所减少。
水草的叶子稍微长大了一些,颜色更加鲜艳。
水质依然清澈,没有明显的浑浊现象。
3、第五天小鱼和小虾的活动正常,但螺蛳几乎没有动静。
水草生长良好,有新的嫩芽长出。
水质开始出现轻微的浑浊,但不影响观察。
4、第七天小鱼和小虾的活动略有减缓。
水草的生长速度加快,占据了更多的空间。
水质变得比较浑浊,水面上有一些微小的气泡。
5、第十天小鱼的活动明显变得迟缓,小虾的活动也减少了。
水草生长茂盛,但有一些叶子开始变黄。
水质非常浑浊,有异味散发出来。
6、第十五天小鱼死亡,小虾和螺蛳的活动几乎停止。
水草大部分变黄枯萎。
水质严重恶化,呈现出深绿色,有大量的沉淀物。
五、实验分析1、生态瓶中的生物因素小鱼、小虾和螺蛳是消费者,它们以水草和水中的微生物为食。
水草是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为生态瓶中的其他生物提供氧气和食物。
2、生态瓶中的非生物因素池塘水提供了生物生存所需的水分和矿物质。
做个生态瓶实验报告单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2. 掌握生态瓶的制作方法和操作步骤。
3. 观察和分析生态瓶内生物的生存状况,探讨生态平衡的维持条件。
二、实验材料1. 2500毫升可乐瓶1个2. 剪刀1把3. 粗沙适量4. 细石适量5. 纱网1张6. 水草适量7. 绿藻适量8. 水蜗牛2只9. 胶皮1张10. 自来水适量三、实验步骤1. 清洗瓶子:将可乐瓶用热茶清洗干净,然后用剪刀将瓶子上部剪去。
2. 铺设底沙:将一些粗沙和细石铺在纱网上,用自来水冲洗干净,然后将冲洗好的粗沙和细石均匀铺在可乐瓶底部。
3. 静置自来水:将自来水静止放置24小时,使自来水中的含氯化学物质分解除去。
4. 种植水草:待隔夜水放好后,再种上水草,用沙砾固定。
5. 放入绿藻:将少量的绿藻放入瓶中。
6. 放入水蜗牛:将以绿藻为食的两只水蜗牛放入可乐瓶子中。
7. 密封瓶子:最后,用胶皮将可乐瓶子的开口上端密封起来。
8. 放置生态瓶:将瓶子放置于阳光充足且阴凉处。
四、实验观察与分析1. 观察生态瓶内的生物生长状况:每天观察水草、绿藻和水蜗牛的生长情况,记录它们的生长变化。
2. 分析生态平衡的维持条件:根据观察结果,分析生态瓶内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生态平衡的维持条件。
五、实验结果与讨论1. 水草生长情况:水草在生态瓶中生长良好,说明水草在光合作用过程中能有效地产生氧气,为瓶内生物提供氧气来源。
2. 绿藻生长情况:绿藻在生态瓶中生长旺盛,说明绿藻能充分利用水草产生的氧气进行光合作用,为瓶内生物提供有机物。
3. 水蜗牛生长情况:水蜗牛在生态瓶中生存良好,说明水蜗牛以绿藻为食,能够维持生态瓶内生物的食物链平衡。
4. 生态平衡的维持条件:通过观察和分析,发现生态瓶内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是维持生态平衡的关键。
水草、绿藻和水蜗牛在生态瓶内形成了相互依存的食物链,使生态瓶内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保持平衡。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生态瓶实验,我们了解到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功能,掌握了生态瓶的制作方法和操作步骤。
制作生态瓶的实践报告
制作生态瓶的实践报告一、背景生态瓶是一种生态环保的装置,它可以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和养分,同时还可以起到装饰的作用。
通过制作生态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增强环保意识,并且美化我们的生活环境。
二、实践目的本次实践的目的是通过制作生态瓶,培养学生对环保的意识,同时让学生参与其中,体验植物生长的乐趣,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三、实践过程1. 确定制作材料为了制作生态瓶,我们需要准备以下材料:- 透明的塑料瓶- 小颗粒的沙子或者鹅卵石- 一些泥土和肥料- 一些小植物,例如多肉植物或者小型绿叶植物- 水- 一些装饰物品,例如小石头或者贝壳2. 制作过程首先,我们需要将塑料瓶切割成两半,然后在一半的底部加入一层小颗粒的沙子或者鹅卵石,以提供排水和通风的作用。
接着,加入一些泥土和肥料,将植物小心地移植到瓶中,并浇适量的水。
最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加入一些装饰物品,这样生态瓶就完成了。
3. 养护和观察制作完成后,我们需要将生态瓶放在光线充足和通风良好的地方,每天适量浇水,定期添加肥料。
同时,我们可以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记录生长的变化,培养我们的耐心和观察力。
四、实践心得通过这次实践,我深刻体会到了制作生态瓶的乐趣和意义。
在制作过程中,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植物的生长过程,还可以从中了解到植物对于光线、水分和养分的需求,这对我们培养环保意识和责任感非常有益。
而且,通过制作生态瓶,我们还可以美化我们的生活环境,增添一份生机和活力。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困难,比如植物的选择和养护方法等。
但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老师的指导,我们克服了这些困难,取得了成功。
通过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我们也激发出了对植物的兴趣,这对我们的综合素质提高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五、实践意义通过这次实践,我不仅了解到了生态瓶的制作过程和养护方法,还增强了环保意识和责任感,培养了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提高了对植物的了解。
我相信,这次实践对我的成长和未来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黑龙江生态瓶实习报告
黑龙江生态瓶实习报告制作一个生态瓶1.找了一个透明易观察的矿泉水瓶,清洗干净。
2.把石子、水草放入生态瓶中,装入纯净水3.把小鱼,螺丝和小虾放入生态瓶中。
4.每日观察生态瓶中的变化。
生态瓶制作完成第一天:水底:鱼水上:无任何生物,杂质,水清澈见底。
结论:目前生态很平衡。
第二天:观察发现小虾少了几条,会不会被小鱼吃掉了?为了生态平衡,我在瓶里放了一片绿萝的叶子。
第三天:生态瓶上面飘了了一层水草,小鱼不停的游,时而游上来吐吐泡泡,小螺丝也爬出了水面,是不是天气太闷的缘故。
结论:生态平衡第四天:生态瓶里看见一只小虾被小鱼活吞了,吓了我一跳。
鱼儿还是在水里游得欢,螺丝重新回到水里。
有一些水草飘上水面,水质还是比较清澈的。
结论:生态很平衡。
螺丝吸盘牢牢地吸在瓶子旁边,时时的还会张张小嘴,小虾已经所剩无几了,鱼儿游得欢。
总结:水很清澈,生态很平衡。
第六天:有几条小鱼游到了水面上,螺丝又爬到了瓶口出来透透气。
生态瓶里的小虾米已经被小鱼吃光了。
水草开始发黄了,水质有点浑浊了。
总结:生态有点不平衡了。
观察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明白了生态平衡的关键:在生态瓶内,小鱼以绿藻为食,吸收绿藻光合作用放出的氧气得以生存。
绿藻则依靠自身的叶绿素,利用阳光、水和小鱼呼出的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合成自身需要的葡萄糖,同时放出氧气。
小鱼排出的粪便由细菌分解,分解后的粪便正好是绿藻的肥料。
两者相辅相存,得以长期生存。
因此,生态瓶内的食物及气体皆可以不断的循环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制作生态瓶的实验报告篇一:生态瓶实验报告“生态瓶”实验报告一、制作生态瓶材料:2500毫升的可乐瓶、剪刀、粗沙、细石、纱网、水草、绿藻、两只水蜗牛、胶皮1、把2500毫升的可乐瓶子用热茶清洗后,用剪刀将其上部剪去2、把一些粗沙和细石铺在纱网上,用自来水冲洗干净3、把冲洗好的粗沙和细石均匀的铺在可乐瓶的底部4、将自来水静止放置24小时,再放入瓶子中5、待隔夜水放好后,再种上水草,用沙砾固定6、将少量的绿藻放入瓶中7、将以绿藻为食的两只水蜗牛放入可乐瓶子中8、最后,用胶皮将可乐瓶子的开口上端密封起来9、将瓶子放置于阳光充足且阴凉处二、生态瓶制作根据利用隔夜水,是为了保证有足够的时间使自来水中的含氯化学物质分解除去。
大多数水生物都对含氯的物质很敏感,接触到这些物质后容易死亡。
取用一些粗沙或细石来代替淤泥是因为,淤泥中含有大量细菌,会很快的使密封瓶中的水质受到污染,从而减少瓶内生物的生存时间。
这些沙砾的作用是为那些靠吃死烂植物和动物排泄物为生的细菌提供一个寄宿的场所。
而使水草维持生命的有机物可以从水蜗牛的排泄物中获得。
水草和绿藻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供给瓶内生物。
水蜗牛主要以绿藻为食,生态瓶受到阳光的照射量和绿藻的生长速度有着直接的关系。
在一个平衡的生态瓶中,每天绿藻增加的量应该与水蜗牛能吃掉的差不多。
而瓶子内的植物所需要的养分可以从蜗牛的粪便中获得。
三、观察情况第一天:一切正常第二天:一切正常第三天:发现绿藻生长过多,于是减少日照时间,控制其发展第四天:水开始浑浊,发现瓶子内壁部有胶质状的卵第五天:水依旧浑浊,知道胶质状的卵是水蜗牛的卵,知道养不长了,处于人道主义将其放生??四、问题与困惑如何保持生态瓶内的水质清洁?如果生态瓶内的水质可以保持清洁,我的生态瓶可以做很久呢!我上网查了一下,有说可以用过滤器的,我不知道怎么样用。
我爸爸说,过滤器是用来过滤固体的。
植物生长环境的调查报告调查时间:20XX年10月调查地点:自家室内调查内容:蒜苗的生长情况调查人:潘放调查记录:调查结论:植物所在的生存环境里,如果水分较多,那么它就会生长得较快,反之,如果土(既养料)较多,那么植物会生长得更为健康。
蒜苗是一种生长的比较快的植物,但很多植物需要3到5年才能长出叶子,如龙血树和银杉。
上表中的土代表土地和沙漠,水则代表沼泽、湖泊及海洋。
植物与环境科学实验报告:前期工作实验人员:王祖祺、高斯洋、王碧琳主题:植物与环境实验日期:20XX年9月26日实验计划:1、清楚植物的名称;2、调查植物的生存环境:①看泥土是干燥的,还是湿润的;②植物是否需要阳光;③植物需要在阴凉的地方,还是在燥热的地方;④要浇灌多少水;(是否需要充足的水分)⑤浇水时,是要往页上浇水,还是往根部浇;⑥植物生存的周边环境的温度大概是多少。
具体实施方案:(与上面相对应)①抓一把在植物附近的泥土,摸一摸。
如果是干燥的,就应该很硬(有时呈球状),捣碎时有声音;如果是湿润的,就应该很软和很粘。
②找两棵同样的植物,一个放在背阴处,一个放在向阳处,看哪一个生长得更好!③(方法同②)④可以看周围的泥土质量,要是湿润的话,就可以知道要多浇水。
⑤可以咨询园丁师傅,问问他怎样浇;或者,我们还可以看一看叶子上有没有水,要是有水的话,就可以知道是往叶子上浇水。
⑥(方法同⑤)科学实验报告:实验成果实验人员:王祖祺、高斯洋、王碧琳主题:植物与环境实验日期:20XX年9月26日实践结果:一、松树1、泥土十分干燥;2、基本上需要阳光。
经过观察,我们发现:如果有阳光的话,松树会长得更好、更大。
而如果没有阳光的话,松树会长得很矮小,大部分松枝会枯黄;3、生长在阴凉、燥热的地方都行;4、不需要充足的水分,因为松树抗旱抗寒,不太需要经常浇灌;5、浇水时要往根上浇;6、温度大概在27~28度左右二、石榴树1、泥土表面干燥,但里面还很湿润;2、他们需要充足的阳光;3、成年的树不太需要浇灌;4、浇水时要往根上浇;5、温度大概在28度左右。
6、小发现:石榴向阳处很红,但背阴处却是青色或黄色的。
总结:在世界上有着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不同的植物需要不同的生长环境。
观察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实验名称:观察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实验材料:一根17厘米长的铅笔、一块橡皮泥(捏成半球形)、一块平滑的木板,一张和木板同样大小的白纸,指南针一个。
准备:把白纸粘在木板上,再把铅笔用橡皮泥垂直地固定在木板上,做一个简易的日影观测仪,在校园里(或家门口)选择一个始终能照到阳光的地方。
预测:早晨和傍晚物体影子长,中午影子短。
实验过程:1.根据已学的方位知识,再利用指南针确定太阳的方向,用简易的日影观察仪放在事先观察好的地方。
2.每隔10分钟观察、记录一次。
(测试时间是上午8点到8点50分)在观察过程中发现,影子逐渐逐渐变短了,在10分钟内相差不是很多。
3.每隔1小时观察一次,记录一天中上午9点到下午5点之间的影长。
4.整理记录:观察时间:20XX年10月12日5.根据一天中铅笔影长变化的数据设置的柱状图。
单位:厘米9时10时11时12时13时14时15时16时17时时间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方向是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太阳位置最高时(正午)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清晨和傍晚)影子最长;同时在实验中也可以发现,影子逐渐变短的是上午,影子最短的是正午(正当头顶时),下午影子逐渐变长。
实验结果:早晨和傍晚物体影子长,中午影子短,和预测一致。
注意点:1.需要找一个平整、空旷的,阳光终日能照射到的地方。
2.利用事先做好的简易日影仪在指定的同一地点仔细观察,认真记录,竖着的铅笔不能倾斜。
3.利用指南针辨别太阳的位置和方向。
4.在量影长时尺与影子要平行(笔与橡皮泥连接处开始量)。
5.清晨初升的太阳和傍晚太阳偏西快落山时位置最低,影子最长,但要注意的当地12点,可能并不是太阳位置最高的时候。
这是因为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各地的经度不一样,昼夜到来的时间也就不一样,正午的时间也会有所不同,我们这里是在12点左右影子最短。
研究水对种子的萌发是否有影响篇二:生态瓶实验报告“生态瓶”实验报告科目生态学实验姓名***系年级20XX级生物基地学号日期同组者【科学原理】生态瓶是一个密封的生态系统,就像地球一样。
生态瓶由透明的玻璃球体组成,内有小鱼、藻类、细菌、经过滤的海水、gorgonia、小石及空气(gorgonia是无生命的树枝状物质)。
生态瓶中的小石代表地球的土地,有约三分二的水及三分一的空气,能量来源同样是阳光,当然还有生命:鱼、藻及细菌。
gorgonia及小石为微生物提供藏身处,免被小鱼所吃,也为细菌提供生长地方,让其能作分解者分解生态系统中之废物。
生态瓶是密封的,因此不能加入任何食物或气体,唯一可进入系统的是光线,整个系统也是靠光线作能量推动的。
生态瓶内进行的生态循环代表着简化了的地球生态循环。
在生态瓶内,小鱼以绿藻为食,吸收绿藻光合作用放出的氧气得以生存。
绿藻则依靠自身的叶绿素,利用阳光、水和小鱼呼出的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合成自身需要的葡萄糖,同时放出氧气。
小鱼排出的粪便由细菌分解,分解后的粪便正好是绿藻的肥料。
两者相辅相存,得以长期生存。
因此,生态瓶内的食物及气体皆可以不断的循环使用。
【材料用具】1.矿泉水瓶(玻璃瓶更好):无色透明;2.水:自然环境中的湖水(或隔夜的自来水);3.沙子和碎石;4.水草;5.水生小动物:鱼虫若干、螺数只(种类未知)、孔雀鱼一只、斑马鱼一只。
【制作方法】1.瓶子的准备准备一个无色塑料瓶,第一次使用时,都要先把它清洗一下。
但不能用肥皂或去污剂来洗涤。
因为用这些化学物品洗涤后,塑料瓶上会有肥皂等残留物,它们将对水生生物的生存会带来危害。
可用热水洗涤,必要时可加一些小苏打。
2.在瓶底装入一层沙子和碎石,并灌入大半瓶自然水域的水取一些沙子和小石子,然后用自来水冲洗,除去其中的尘土和脏物质,然后铺在瓶子底部替代淤泥,作用是为那些靠吃死烂植物和动物排泄物为生的细菌提供一个寄宿的场所。
无法获取自然水域水的,可以把自来水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晒两天以上,里面便会生长一些微生物。
3.在瓶子里‘种’上几棵水草加入生态瓶中的植物一般为藻类,应该先将水加到位,然后再放植物,从而避免加水时把植物冲起来,加满水、种上水草的生态瓶一般要等待几个小时的时间,让水中的一些浑浊物沉淀下来,再开始放进水生动物。
4.放入水生小动物放入一条孔雀鱼和一条斑马鱼。
大多数鱼都对水温的突然变化十分敏感,鱼被突然换到不同水温的水中后,容易死去。
因此,将鱼放进生态瓶也是有讲究的。
可以在原来鱼所在的水缸中放进一个塑料袋,将鱼转移到这个塑料袋中,然后连水连鱼一起转移到生态瓶中。
5.封闭生态瓶将生态瓶的瓶口密封,然后将生态瓶放在阳光充足且阴凉的地方,要避免阳光直射。
【实验记录】【注意事项】1.塑料瓶第一次使用时,要先清洗一下。
但不能用肥皂或去污剂来洗涤。
因为用这些化学物品洗涤后,塑料瓶上会有肥皂等残留物,它们将对水生生物的生存会带来危害。
2.制作生态瓶所用的水最好是自然环境下的湖水,因为自然环境中的水中含有可供小动物捕食的小的浮游动物,还含有多种细菌,可作为分解者分解生态系统中的废物;也可以用自来水,但是要隔夜,这是为了保证有足够的时间使自来水中的含氯化学物质分解除去。
3.切记不可放大型的鱼类,因为会比较消耗氧气,导致生态瓶无法维持较长时间。
4.将生态瓶放在阳光充足且阴凉的地方,要避免阳光直射。
篇三:五年级科学实验单—设计生态瓶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篇四:生态缸实验报告生态缸实验报告目的要求设计一个生态缸,观察这一人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基本原理在有限的空间内,依据生态系统具有的基本成分进行组织,构建一个人工微生态系统是可能的。
要使人工微生态系统正常运转,在设计时还要考虑系统内不同营养级生物之间的合适比例。
应该注意,人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有条件的,也可能是短暂的。
实验材料金鱼4条,金鱼草,圆柱形玻璃缸(内壁直径:),保鲜袋,牙膏,在阳台培养数个星期的水培植物的水,一块小石头方法步骤在生态缸内注入在阳台培养数个星期的水培植物的水,水面高__cm,并放入一些金鱼草,一块小石头,放入四条金鱼。
生态缸内部布置好后在生态缸口均匀涂上牙膏,再用保鲜袋(无需打开)平罩在玻璃钢上,并确保实验装置不漏气。
最后将生态缸放置到阳台(本人家阳台向北,冬季无太阳直射)每天观察生态缸内的生物种类与数量变化或明显变化,并且进行记录。
观察记录第一天(1月30日)鱼非常活跃,鱼嘴频繁地开合并缓缓横向移动鱼身,水较浑浊,水草上浮,水草枝干斜倾。
第二天(1月31日)图为本人在确保装置密闭明显的变化:容器中的水明显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