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理想的风筝教案

合集下载

《22、理想的风筝》教案(精选3篇)

《22、理想的风筝》教案(精选3篇)

《22、理想的风筝》教案(精选3篇)《22、理想的风筝》教案(精选3篇)《22、理想的风筝》教案篇1教学目标:1 抓住人物的言行及作者的感受,体会到刘老师是一个对工作﹑对生活有着强烈的爱与追求的好老师。

感受作者对刘老师的深厚感情。

初步懂得一个人对生活要有追求,要热爱生活。

2 体会课文中描写“我”的心情,想法与表现刘老师的精神品质之间的关系。

3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目标1教学难点:理解“理想的风筝”的含义。

教学过程:一、老师配乐朗诵课文第一段。

每逢这时候,我的眼前就会浮现出刘老师的身影,我印象中的刘老师什么样呢?1 同学说一说,然后找同学把文中描写刘老师的语句读一读。

2 刘老师的腿如何残疾的我不知道,只是清楚地记得他曾笑着说过(读书中的语句)(1) 笑声和酸涩矛盾吗?(笑是因为觉得新鲜没有一个残疾人这样说,酸涩因为刘老师太不幸了,同情刘老师)(2) 尊敬刘老师什么?(尊敬刘老师乐观的生活态度)(板书:生活)二、就是这位靠圆木拐杖支撑身体的刘老师,在晴朗的日子,课余时,在操场上带我们放风筝,那情景使我至今难忘。

1 找同学读这件事。

2 默读并批注,刘老师的言行等,从中你体会到刘老师是怎样一个人?(课件)他笑着,叫着,拄着拐杖,蹦跳着去追赶线拐,喊着:“你们不要管,我自己来。

”他终于气喘咻咻地抓住线拐,脸上飘起得意和满足的稚气。

(同学发言,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说一说自己体会到内容,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他不但亲手放飞,享受劳动的欢乐,而且还在不断克服困难,享受战胜困难后成功的喜悦,他感到他生命的力量。

(板书:生命)3 看课件(这部分内容写的是什么?)作者感受最深的是什么?这情景使我深深感动。

一个年过五十深有残疾的老师,对生活有着那样纯朴﹑强烈的爱与追求,一个活泼泼的少年又该怎么样呢?同学说一说后,课件变色字出现(强烈的爱与追求)并(板书:强烈的爱追求)同学有感情朗读,齐读。

老师总结学法:抓人物言行品味,抓作者的感受品味,这是学习写人文章的方法。

《22理想的风筝》教学设计

《22理想的风筝》教学设计

《22理想的风筝》教学设计一、引言风筝,作为一种古老而美丽的玩具,一直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在教学中,通过制作和飞扬风筝,可以不仅增加孩子们的趣味和体验,也能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本次教学设计将围绕“22理想的风筝”展开,旨在引导学生了解风筝的发展历程和分类,激发学生设计自己理想风筝的灵感。

二、目标1. 了解风筝的历史渊源和不同种类;2. 掌握风筝的制作方法和飞行技巧;3. 能够设计并制作一枚理想的风筝,并实现飞行。

三、教学内容1. 风筝的历史、种类及原理介绍;2. 风筝的制作材料和步骤;3. 风筝的飞行技巧和注意事项;4. 设计理想的风筝,进行制作和飞行实践。

四、教学过程1. 风筝的历史、种类及原理介绍风筝最早源于中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风筝的雏形。

随着历史的发展,风筝传入亚洲其他国家,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风筝文化。

风筝主要分为传统风筝、现代风筝和专业风筝等多种类型,每种风筝都有其特定的风筝线和设计原理。

2. 风筝的制作材料和步骤风筝的制作材料主要包括竹篾、纸张、布料、塑料片等。

制作风筝的步骤一般包括制作骨架、覆盖表面和装饰图案三个部分。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创意选择不同的材料和风格来设计自己独特的风筝。

3. 风筝的飞行技巧和注意事项风筝的飞行有一定的技巧,主要包括选择合适的风力和场地、掌握风筝线的长度和张力、以及控制风筝的姿态和高度等。

在飞行过程中,学生需要注意安全,避免在狭窄或人群密集的地方进行飞行,以免发生意外。

4. 设计理想的风筝,进行制作和飞行实践在掌握了基本的风筝制作和飞行技巧后,学生将分组进行设计理想的风筝。

每组学生根据自己的创意和想法,设计并制作一款独特的风筝。

随后,学生们可以前往指定的风筝飞行区域,进行风筝飞行实践,体验自己设计的风筝飞翔的乐趣。

五、教学评价通过本次教学设计,学生可以了解风筝的历史渊源和分类,掌握风筝的制作方法和飞行技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2024年关于理想的风筝教案4篇_1

2024年关于理想的风筝教案4篇_1

关于理想的风筝教案4篇理想的风筝教案篇1教学目标:一、知识教学点:认识本课5个生字及文中出现的生词,理解课文内容。

二、能力训练点:1.培养学生通过感情朗读理解课文的能力。

2.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通过理解课文,体会刘老师顽强的意志和对生活的爱与追求。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题目理想的风筝的含义。

2.体会刘老师身残志坚、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学难点:理解两方面事例之间的关系,明白一个人的生活态度与工作态度是紧密联系的,选取了两方面的事例来写人,才能更全面地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教学方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教学准备:学生课前放一次风筝 (实物)风筝一只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手拿风筝,问:这是什么?(板书:风筝),同学们,课前我们已经放飞过风筝,那么你在放风筝时的心里感受是怎样的?请说一说。

2、师小结:听了大家的感受,似乎你们都觉得风筝挺好玩,然而作者对风筝却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在他的心中,风筝就是理想的象征(板书:14__ 理想的风筝)。

为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轻声朗读课文,读准生字的字音,读通句子。

不懂的地方做个记号。

2、默读课文,体会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你读懂了什么?有哪些问题?3、交流所得。

三、品读、探究。

1.围绕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再读揣摩预习提示中提出的问题和自己提出的问题。

2.组内交流,如意见不一致,展开讨论,教师深入某些小组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

3.班上汇报。

(同学之间互作补充、评价,师作适当点拨)(1)为什么我一看到春天的一些景物,就不由自主地想到刘老师?(因为刘老师爱放风筝,春天里的风筝勾起了作者对刘老师的回忆。

)(2)刘老师在课上讲课和在课下放风筝的情景之间有什么关系?刘老师在课堂上,只靠着健壮的右腿和一支圆木棍,一天站上好几个小时,不知道要跳跃旋转多少次。

这是靠顽强的毅力给学生上课。

关于理想的风筝教案汇编6篇

关于理想的风筝教案汇编6篇

关于理想的风筝教案汇编6篇理想的风筝教案篇1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认识本课5个生字及文中出现的生词,理解课文内容。

(二)能力训练点1.培养学生通过感情朗读理解课文的能力。

2.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通过理解课文,体会刘老师顽强的意志和对生活的爱与追求。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二、学法引导(一)教师教法启发谈话、引导、点拨。

(二)学生学法自读感悟,讨论。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一)重点、难点1.题目“理想的风筝”的含义。

2.体会刘老师身残志坚、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疑点结尾句的理解。

(三)解决办法通过阅读、质疑、解疑来解决重、难点;教师点拨疑点。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一)教师活动设计导入新课,组织学生自读及讨论,在学生交流中点拨、评价、布置作业。

(二)学生活动设计1.课前预习课文。

2.课上自读、提问、讨论、交流。

3.课下阅读相关篇目。

五、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我们身边常常会看见一些身体有残疾的人。

有些残疾人身残志不残,走出了一条灿烂的人生之路。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理想的风筝”讲述的就是一个残疾人的故事。

板书:14理想的风筝(二)整体感知1.轻声朗读课文,读准生字的字音,读通句子。

2.默读课文,体会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读懂了什么?有哪些问题?3.交流所得。

(三)再读探究1.围绕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再读揣摩预习提示中提出的问题和自己提出的问题。

2.组内交流,如意见不一致,展开讨论,教师深入某些小组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

3.班上汇报。

(1)为什么“我”一看到春天的一些景物,就不由自主地想到刘老师?(因为刘老师爱放风筝,春天里的风筝勾起了作者对刘老师的回忆。

)(2)刘老师在课上讲课和在课下放风筝的情景之间有什么关系?刘老师在课堂上,“只靠着健壮的右腿和一支圆木棍,一天站上好几个小时”,“不知道要跳跃旋转多少次”。

这是靠顽强的毅力给学生上课。

理想的风筝教案(精选14篇)

理想的风筝教案(精选14篇)

理想的风筝教案理想的风筝教案(精选14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理想的风筝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理想的风筝教案篇1这篇课描写了一位残疾教师的形象。

这篇课文通过作者回忆刘老师上历史课和放风筝的情景,体现出刘老师乐观开朗,爱学生,爱工作,爱祖国,对生活充满了强烈的爱与执着的追求。

整篇文用结构严谨,典采用倒叙的方法,来逐步展开作者对老师的回忆。

通过对工作态度与生活态度的描写来表现人物态度。

这篇这篇文章也是写人文章典型的范文。

学情分析:这篇课文是略读课文,教学时不宜过细。

教学前应先让学生把课文读熟,通过预习,解决文中生字词。

课上根据“阅读提示”自学,小组交流。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帮助学生了解课文的整体结构,从感性上对刘老师是个什么样的人有个初步的印象。

设计理念:一、教法:自主学习。

二、学法:合作交流。

教学目标:1、体会刘老师对生活顽强执着的追求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

2、学习本文写人的方法。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学习生字新词。

教学重难点:了解课文通过作者回忆刘老师上历史课和放风筝两件事表现人物的品质的写法。

体会刘老师对生活的热爱及其对生活顽强执着的追求。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20xx年8月8日,是什么重要的日子吗?(奥运会开幕)那你们知道20xx年9月6日是什么重要的日子吗?(可能有许多同学不知道)20xx年9月6日,是北京残疾人奥运会开幕日。

这其实也是一个多么重要的日子。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中,有许许多多的残疾人,而这当中又许多人身残志坚,在与自己的命运搏斗,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张海迪5岁时高位截瘫,可她凭着自己坚强的意志在病床上自学完成了大学学业;霍金年轻时就身患绝症,可他身残志不残,凭着顽强的精神与命运挑战,最终成了一位伟大的科学家。

《理想的风筝》教学设计(精选18篇)

《理想的风筝》教学设计(精选18篇)

《理想的风筝》教学设计《理想的风筝》教学设计(精选18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

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理想的风筝》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理想的风筝》教学设计篇1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内容,认识刘老师是一个对工作、对生活有着强烈的爱与追求的好老师,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深厚感情。

2、了解课文通过几件具体事例,细致描述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及作者感受等表达中心思想的写作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学生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点: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等,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冬去春又来,又是一年春柳绿。

看,蓝天上那一架架风筝在同白云嬉戏,引动许多的人仰望天空。

每逢这个时候,我常常不由自主地想起我的刘老师,想到他放入空中的风筝。

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近刘老师,继续学习22课《理想的风筝》。

二、交待学习任务:复习:上节课,我们了解到刘老师是个怎样的人?身残志坚;乐观幽默。

这节课进一步体会刘老师究竟是个怎样的人?这理想的风筝又是什么?三、学习第三件事(表现刘老师热爱、关心学生,与学生心心相印)出示:轻声朗读5—6,抓住刘老师言行神态去体会他是个怎样的人?“极好”(讲课的老师,听课的学生)(男、女、分读)关心学生:(1)他便静静……微仰着头……细细的听。

(学生读句子,然后抓住重点词谈体会或句子,说说为什么这样做)(2)他就吃了一惊的瞪大眼睛,关切……细声“想想,想想,再好好想想”补助点头。

(3)课文从两个角度写了刘老师对同学的提问。

如果你就是其中的一位同学,面对老师的鼓励与关爱,内心会有什么感受,能不能通过你的读使我们更深切的看见这可敬的刘老师。

(4)喜欢哪种情况就读哪种情况。

(5)投影:(老师边说边投影)①这情景,已经过了将近三十年,今天……依旧那么清晰,那么亲切。

理想的风筝教案(精选7篇)

理想的风筝教案(精选7篇)

理想的风筝教案(精选7篇)理想的风筝篇1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6个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体会刘老师顽强的意志和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从中感受浓浓的师生情。

4、学习作者见物思人、列举事例、边叙边议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课文通过哪两方面的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的形象。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两方面事例之间的关系,明白一个人的生活态度与工作态度是紧密联系的。

选取了两方面的事例来写人,才能更全面地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提问导入。

1、(板书:风筝)风筝,同学们见过的,有的也放过的。

(在“风筝”前用彩色粉笔加上“理想的”三字)(1)“理想”和“风筝”是截然不同甚至是不相干的,为什么把它们放在一起,并说是“理想的风筝”呢?(2)请说一说你认为的理想的风筝是什么样的。

2、学生漫谈。

3、小结:大家刚才说的都是理想的风筝的模样、怎样放飞,而本文的作者对风筝却有一种特殊的感情。

在他的笔下,理想的风筝是什么呢?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在学习了课文后,就会明白了。

二、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可以分成几段?怎么分?三、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学生朗读课文,正音、正形;说说文中生词的意思。

2、讨论思考题: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可以分成几段?怎么分?(课文主要写“我”回忆刘老师辛勤从教、春天放风筝的情景,表达了对老师的深深的怀念之情)课文可以分成三段:一(1—-3)每逢春天到来,“我”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刘老师放上天空的风筝。

二(4—-9)回忆刘老师的为人和他放风筝的情景。

三(10-11)写“我”对分别近30年的刘老师的怀念之情。

3、学生再次默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和文章脉络。

4、质疑。

你读懂了什么?有哪些疑问?5、交流学习心得。

四、作业。

1、钢笔描红。

理想的风筝教案

理想的风筝教案

理想的风筝教案关于理想的风筝教案锦集六篇理想的风筝教案篇1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语言加深体悟刘老师的人物形象。

2.进一步体会浓浓的师生情,弄清刘老师对作者的影响。

3.理解“理想的风筝”的深刻含义。

4.学习文章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

教学重点:品味典型事例,感悟刘老师的形象。

教学难点:理解“理想的风筝”的深刻含义。

教学媒体:课件设计理念: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只做学生学习道路上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伙伴。

培养学生搜集课外资料的习惯,运用补充的课外资料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充分培养学生自能读书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复习,设疑,引入。

1.学生齐读课题。

2.师述:上节课同学们提出“理想的风筝”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用它作题目?这节课我们走进文本、走进刘老师的内心世界,问题一定会迎刃而解。

(设计理念:由上节课学生的疑问引入,学生学起来会更专注。

)3.文中,作者深情回忆了刘老师的哪三件事?教师引述:一是(谈腿疾),二是(写板书),三是(放风筝)。

这位刘老师到底是一位怎样的人呢?为什么作者会如此深情地思念他呢?让我们深入研读这三件事,走进刘老师的内心深处。

【设计意图:激发学习兴趣,带着疑问去学习。

】二.感悟刘老师形象,理解“理想的风筝”的一层含义。

1.请自由读这几部分的描写,画出最能表现刘老师特点的句子或圈出相关的词语,把你读到的刘老师的特点写在旁边。

【设计意图:让学生边读边思,学会读书】2.说说你从文中读懂的刘老师。

别人发言时要耐心倾听,倾听也是一种学习方式。

有不同收获可以发表。

【设计意图:按新课标的要求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让学生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只做学生学习道路上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伙伴,充分培养学生自能读书的能力。

】学生交流过程中相机出示句子,引导进一步体会,练习感情朗读。

(1)只是有一次,他在讲女娲造人的传说时,笑着对我们说:“……女娲氏用手捏泥人捏得累了,便用树枝沾起泥巴向地上甩。

理想的风筝教案模板6篇

理想的风筝教案模板6篇

理想的风筝教案理想的风筝教案模板6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理想的风筝教案6篇,欢迎大家分享。

理想的风筝教案篇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随文学习生字“筝”“翩”,了解课文的内容。

2、学习“放飞风筝”这一特写镜头,感悟刘老师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和师生之间的深厚情意。

3、理解重点语句,揣摩文章的表达效果,学习作者是怎样表达文章思想感情的。

教学重点:抓住文本特点,通过放飞风筝这一特写镜头的学习,感悟体会刘老师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和师生之间的深厚情意。

教学难点:揣摩文章的表达效果,学习“体会文章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教学准备:学生:熟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教师:自制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板书课题。

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26课《理想的风筝》,跟着作者走进他的老师。

老师板课题的时候请同学们看课题,因为在题目里面有一个生字。

(师板课题)这个筝字是形声字,竹字头是形,写的时候不要写太大。

争是音,写得工工整整(师范写“筝”字到田字格)。

2、读第六单元的导读——校园创想。

读了单元导语,你发现这个单元的学习重点是什么?这个单元一共有4篇课文,每篇文章都有不同的特点。

26课是我们这个单元中一篇记人的文章。

写人离不开记事。

二、初读文章,理清脉络。

1、请同学自由快速的浏览课文,自己读课文,要求把字音读准,读通。

想想刘老师是怎样的一个人。

(生自由朗读课文)初读课文之后,你觉得刘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生1:风趣幽默,身残志坚的人。

(师板书)生2:坚强生3:爱学生(师板书)2、同学们已经知道了刘老师是这样的人。

这篇文章相对比较长,这篇文章中回忆了刘老师几件事呢?现在请同学们快速的浏览课文,快速找出哪几件事?在读之前请大家先读一读上面的要求出示读前要求(1)小组讨论课文回忆了刘老师的几件事?在文中找出相应的段落;(2)用小标题概括每件事并写在黑板贴上。

理想的风筝教案3篇

理想的风筝教案3篇

理想的风筝教案3篇【精华】理想的风筝教案3篇理想的风筝教案篇1 教学目的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刘老师热爱生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以及他热爱学生、执着追求理想的精神。

3.学习通过几件事写人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刘老师对学生的热爱,对生活乐观积极的态度。

2.学习通过几件事写人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写有自学考虑题的小黑板。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语引题。

残疾人是一个弱势群体,他们需要正常人的帮助;但残疾人也是上个坚变的解体,他们用正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生存、生活着。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样~个人。

(板书课题。

)二、老师范读课文。

考虑:课文讲的是谁的什么事?三、学生自读课文。

1.学生试着自己提出问题。

2.根据学生所提问题,老师大体归纳出以下问题:(出示小黑板。

)(1)课文讲了刘老师的哪几件事?(2)刘老师在课上讲课和在课下放风筝的情景,二者有什么关系?(3)为什么“我”一看到春天的一些景物,就不由自主地想到刘老师?3.学生再读课文,并考虑上面的问题。

4.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

(1)课文主要讲了刘老师的两件事:一是刘老师上课,讲他上谋生动而富有激情,表达他对祖国深深的爱;讲他循循善诱,热爱学生。

二是刘老师课下放风筝,讲他在放风筝时表现出像孩子一样的欢快和稚气,表达了他对生活纯朴、强烈的爱与追求,并通过风筝向上,在蓝天飞翔的特点,含蓄地说明了刘老师对生活、对理想的美妙追求。

(2)课上讲课,课下放风筝都表达了刘老师虽然是个残疾人,但是对生活充满了爱,对理想有不懈的追求。

(3)春天是美妙的,是充满蓬勃活力的,是战胜严寒后到来的。

刘老师恰似春天,不因自己残疾而灰心丧志,时时与年老残疾做着顽强的斗争,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唱出了一支生命之歌。

四、学生读写“我”的感受的句子,读后谈感受。

可通过以下两个问题,引导学生谈咸。

1. 课题为什么叫“理想的风筝”?2. 你从刘老师身上学到了什么?五、课堂小练习。

教育教学:22理想的风筝教案示范

教育教学:22理想的风筝教案示范

教育教学:22理想的风筝教案示范。

教学目标掌握风筝飞行与制作的基本技能,了解风筝的文化背景; 主要发展学生操作能力、创造力、合作精神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教学重点和难点(1)如何设计风筝(2)如何在制作中理解风筝的原理(3)学生之间的合作和沟通技巧备课过程一、导入环节1.教师放映有关风筝飞行的视频,介绍风筝的历史和发展。

2.介绍本节课将要学习的知识。

3.分析学习风筝的意义.二、知识感知与任务阐述环节1.呈现参考模板,让学生通过阅读模板并理解其用途,开发学生的创造力。

2.根据模板,学生开始设计自己的风筝.3.分工合作, 协作操作。

三、分别测试与反馈环节1.学生综合呈现每个小组的作品,并进行评价。

2.学生可以自由评价其他组的作品,分享自己的体验。

3.教师对学生表现进行评价与激励。

四、拓展活动环节1.面向自然。

让学生在公园或者广场上放飞风筝,感受风筝的美妙。

2.面向文化史。

展示一些历史上著名的风筝,了解各地风筝的文化和背景。

3.面向现代科学。

学习和了解一些现代风筝的历史、原理和新技术。

五、作业环节1.学生提交自己设计的风筝的图纸、用料清单和制作工艺。

2.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分与评价。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在创造力、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方面均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和提升。

学生们都能够很好地合作,相互帮助,共同完成制作,达到了很好的校际效应。

我认为,这份教案对于学生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和推动作用。

同时,学生们对不同的文化和历史背景的风筝有了初步的了解,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也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由此可见,教育教学的改革还有很大的空间。

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2022年理想的风筝教案4篇

2022年理想的风筝教案4篇

2022年理想的风筝教案4篇理想的风筝教案篇1教案示例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5个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和主要内容。

3.学习刘老师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4.学习__从不同方面选取典型事例写人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我们身边常常会看见一些身体有残疾的人。

有些残疾人身残志不残,走出了一条灿烂的人生之路。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讲述的就是一个残疾人的故事。

板书:14二、整体感知1.轻声朗读课文,读准生字的字音,读通句子。

2.默读课文,体会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读懂了什么?有哪些问题?3.交流所得。

三、深入思考1.围绕自己感兴趣的部分,思考预习提示中提出的问题和自己的疑问。

2.组内交流,如意见不一致,展开讨论。

3.班上汇报。

(1)为什么“我”一看到春天的一些景物,就不由自主地想到刘老师?(2)刘老师在课上讲课和在课下放风筝的情景之间有什么关系?(3)结尾句“他一定依旧仰仗那功德无量的圆木棍,在地上奔走、跳跃、旋转,永远展示生命的顽强和对生活的爱与追求。

”(4)题目“”有什么含义。

文中刘老师放飞的风筝是他对生活无限热爱的标志,刘老师腿有残疾、行动不便,但他借自由翱翔的风筝来寄托自己要在广阔天地间大有作为的理想。

题目中“”是指刘老师对生活的乐观态度与不懈追求。

四、总结1.听范读录音。

2.谈谈对课文或对刘老师的印象。

五、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

2.阅读《积累·运用四》中的《风筝》一文。

附:板书设计教案点评:本课重难点:1.题目“”的含义。

2.体会刘老师身残志坚、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疑点是对结尾句的理解。

通过阅读、质疑、解疑来解决重、难点;教师点拨疑点。

引导学生课前进行预习。

课上自读、提问、讨论、交流。

课下阅读相关篇目。

理想的风筝教案篇2教材分析这篇略读课文是一篇回忆性的__。

以一个学生的语气,描写了一位残疾教师的形象。

文中的刘老师乐观开朗,爱学生,爱工作,爱祖国,对生活充满了强烈的爱与执着的追求。

《理想的风筝》教案设计

《理想的风筝》教案设计

《理想的风筝》优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1.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发挥想象,进行创意写作。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2)学会珍惜友情,懂得感恩。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2.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深层含义。

(2)如何将课文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三、教学方法:3.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2 互动教学法:教师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3 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准备:4.1 课文原文。

4.2 生字词卡片。

4.3 教学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5.1 导入新课:(1)利用多媒体播放与课文相关的音乐或图片,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教师简要介绍课文作者及其背景。

5.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意境。

(2)学生通过课文注释,自主学习生字词。

5.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内容,解答学生疑问。

(2)教师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内涵。

5.4 互动环节:(1)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2)教师选取学生代表进行发言,总结讨论成果。

5.5 创意写作:(1)教师给出写作话题,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进行创意写作。

(2)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5.6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2)学生反馈学习收获,提出改进意见。

5.7 课后作业:(1)学生回家后,复习课文内容,巩固生字词。

2022理想的风筝教案3篇

2022理想的风筝教案3篇

2022理想的风筝教案3篇理想的风筝教案3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理想的风筝教案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理想的风筝教案篇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随文学习生字“筝”“翩”,了解课文的内容。

2、学习“放飞风筝”这一特写镜头,感悟刘老师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和师生之间的深厚情意。

3、理解重点语句,揣摩文章的表达效果,学习作者是怎样表达文章思想感情的。

教学重点:抓住文本特点,通过放飞风筝这一特写镜头的学习,感悟体会刘老师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和师生之间的深厚情意。

教学难点:揣摩文章的表达效果,学习“体会文章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教学准备:学生:熟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教师:自制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板书课题。

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26课《理想的风筝》,跟着作者走进他的老师。

老师板课题的时候请同学们看课题,因为在题目里面有一个生字。

(师板课题)这个筝字是形声字,竹字头是形,写的时候不要写太大。

争是音,写得工工整整(师范写“筝”字到田字格)。

2、读第六单元的导读——校园创想。

读了单元导语,你发现这个单元的学习重点是什么?这个单元一共有4篇课文,每篇文章都有不同的特点。

26课是我们这个单元中一篇记人的文章。

写人离不开记事。

二、初读文章,理清脉络。

1、请同学自由快速的浏览课文,自己读课文,要求把字音读准,读通。

想想刘老师是怎样的一个人。

(生自由朗读课文)初读课文之后,你觉得刘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生1:风趣幽默,身残志坚的人。

(师板书)生2:坚强生3:爱学生(师板书)2、同学们已经知道了刘老师是这样的人。

这篇文章相对比较长,这篇文章中回忆了刘老师几件事呢?现在请同学们快速的浏览课文,快速找出哪几件事?在读之前请大家先读一读上面的要求出示读前要求(1)小组讨论课文回忆了刘老师的几件事?在文中找出相应的段落;(2)用小标题概括每件事并写在黑板贴上。

《理想的风筝》教案(3篇)

《理想的风筝》教案(3篇)

第1篇课程名称:语文年级:四年级教材:《语文》四年级下册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认识“筝、线”等生字,会写“筝、线”等生字,正确读写“风筝、飘荡、飞翔”等词语。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写作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理想的追求和执着。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追求理想的精神,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2. 学会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教学难点:1. 理解“理想的风筝”这一比喻的含义。

2. 学会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出示风筝图片,引导学生观察风筝的外形和特点。

2. 学生分享自己见过的风筝种类,激发学生对风筝的兴趣。

二、新课导入1. 教师板书课题《理想的风筝》,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理想的风筝?2.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并板书:理想的风筝是指那些能够随风飘荡、自由飞翔的风筝。

三、自主学习1. 学生自读课文,圈画出生字词,查阅字典理解字词意思。

2. 学生交流自读心得,教师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

四、精讲课文1. 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停顿和语气。

2. 学生讨论:作者为什么要放飞风筝?3. 教师总结:作者放飞风筝,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让风筝随风飘荡、自由飞翔。

五、拓展延伸1. 学生分享自己心中的理想,并用比喻的方式表达出来。

2. 教师点评学生的比喻,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

六、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理想的重要性。

2. 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教师给予鼓励。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什么是理想的风筝?2.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二、深入学习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比喻手法有哪些?2. 学生举例说明,教师总结: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三、仿写练习1. 教师出示例句,引导学生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进行仿写。

2. 学生完成仿写,教师点评。

四、总结全文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强调作者对理想的追求和执着。

理想的风筝教案范文锦集五篇

理想的风筝教案范文锦集五篇

理想的风筝教案范文锦集五篇理想的风筝教案篇1教案示例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5个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和主要内容。

3.学习刘老师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4.学习__从不同方面选取典型事例写人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我们身边常常会看见一些身体有残疾的人。

有些残疾人身残志不残,走出了一条灿烂的人生之路。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讲述的就是一个残疾人的故事。

板书:14二、整体感知1.轻声朗读课文,读准生字的字音,读通句子。

2.默读课文,体会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读懂了什么?有哪些问题?3.交流所得。

三、深入思考1.围绕自己感兴趣的部分,思考预习提示中提出的问题和自己的疑问。

2.组内交流,如意见不一致,展开讨论。

3.班上汇报。

(1)为什么“我”一看到春天的一些景物,就不由自主地想到刘老师?(2)刘老师在课上讲课和在课下放风筝的情景之间有什么关系?(3)结尾句“他一定依旧仰仗那功德无量的圆木棍,在地上奔走、跳跃、旋转,永远展示生命的顽强和对生活的爱与追求。

”(4)题目“”有什么含义。

文中刘老师放飞的风筝是他对生活无限热爱的标志,刘老师腿有残疾、行动不便,但他借自由翱翔的风筝来寄托自己要在广阔天地间大有作为的理想。

题目中“”是指刘老师对生活的乐观态度与不懈追求。

四、总结1.听范读录音。

2.谈谈对课文或对刘老师的印象。

五、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

2.阅读《积累·运用四》中的《风筝》一文。

附:板书设计教案点评:本课重难点:1.题目“”的含义。

2.体会刘老师身残志坚、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疑点是对结尾句的理解。

通过阅读、质疑、解疑来解决重、难点;教师点拨疑点。

引导学生课前进行预习。

课上自读、提问、讨论、交流。

课下阅读相关篇目。

理想的风筝教案篇2教学目标:1、抓住人物的言行及作者的感受,体会到刘老师是一个对工作﹑对生活有着强烈的爱与追求的好老师。

感受作者对刘老师的深厚感情。

理想的风筝教案

理想的风筝教案

理想的风筝教案关于理想的风筝教案范文五篇理想的风筝教案篇1教学目标:一、知识教学点:认识本课5个生字及文中出现的生词,理解课文内容。

二、能力训练点:1.培养学生通过感情朗读理解课文的能力。

2.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通过理解课文,体会刘老师顽强的意志和对生活的爱与追求。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题目理想的风筝的含义。

2.体会刘老师身残志坚、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学难点:理解两方面事例之间的关系,明白一个人的生活态度与工作态度是紧密联系的,选取了两方面的事例来写人,才能更全面地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教学方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教学准备:学生课前放一次风筝 (实物)风筝一只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手拿风筝,问:这是什么?(板书:风筝),同学们,课前我们已经放飞过风筝,那么你在放风筝时的心里感受是怎样的?请说一说。

2、师小结:听了大家的感受,似乎你们都觉得风筝挺好玩,然而作者对风筝却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在他的心中,风筝就是理想的象征(板书:14* 理想的风筝)。

为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轻声朗读课文,读准生字的字音,读通句子。

不懂的地方做个记号。

2、默读课文,体会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你读懂了什么?有哪些问题?3、交流所得。

三、品读、探究。

1.围绕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再读揣摩预习提示中提出的问题和自己提出的问题。

2.组内交流,如意见不一致,展开讨论,教师深入某些小组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

3.班上汇报。

(同学之间互作补充、评价,师作适当点拨)(1)为什么我一看到春天的一些景物,就不由自主地想到刘老师?(因为刘老师爱放风筝,春天里的风筝勾起了作者对刘老师的回忆。

)(2)刘老师在课上讲课和在课下放风筝的情景之间有什么关系?刘老师在课堂上,只靠着健壮的右腿和一支圆木棍,一天站上好几个小时,不知道要跳跃旋转多少次。

2023年理想的风筝教案3篇

2023年理想的风筝教案3篇

2023年理想的风筝教案3篇理想的风筝教案篇1教学目标:1、抓住人物的言行及作者的感受,体会到刘老师是一个对工作﹑对生活有着强烈的爱与追求的好老师。

感受作者对刘老师的深厚感情。

初步懂得一个人对生活要有追求,要热爱生活。

2、体会课文中描写“我”的心情,想法与表现刘老师的精神品质之间的关系。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抓住人物的言行及作者的感受,体会到刘老师是一个对工作﹑对生活有着强烈的爱与追求的好老师。

感受作者对刘老师的深厚感情。

初步懂得一个人对生活要有追求,要热爱生活。

教学难点:理解“理想的风筝”的含义。

教学过程:一、老师配乐朗诵课文第一段。

每逢这时候,我的眼前就会浮现出刘老师的身影,我印象中的刘老师什么样呢?1、同学说一说,然后找同学把文中描写刘老师的语句读一读。

2、刘老师的腿如何残疾的我不知道,只是清楚地记得他曾笑着说过。

(1)笑声和酸涩矛盾吗?(2)尊敬刘老师什么?二、就是这位靠圆木拐杖支撑身体的刘老师,在晴朗的日子,课余时,在操场上带我们放风筝,那情景使我至今难忘。

1、找同学读这件事。

2、默读并批注,刘老师的言行等,从中你体会到刘老师是怎样一个人?他笑着,叫着,拄着拐杖,蹦跳着去追赶线拐,喊着:“你们不要管,我自己来。

”他终于气喘咻咻地抓住线拐,脸上飘起得意和满足的稚气。

他不但亲手放飞,享受劳动的欢乐,而且还在不断克服困难,享受战胜困难后成功的喜悦,他感到他生命的力量。

3、看课件作者感受最深的是什么?这情景使我深深感动。

一个年过五十深有残疾的老师,对生活有着那样纯朴﹑强烈的爱与追求,一个活泼泼的少年又该怎么样呢?同学说一说后,课件变色字出现并同学有感情朗读,齐读。

老师总结学法:抓人物言行品味,抓作者的感受品味,这是学习写人__的方法。

用这种方法自学剩下的两件事。

三、刘老师还爱什么?从另外两件事,运用上面的学法,说说刘老师是怎样一个人?爱祖国,爱学生。

分角色朗读第三件事。

四、刘老师的言传身教对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课件:课文每一件事的最后一句话)我考入了历史学系,我知道了应如何面对困难,学会爱别人,关心别人是多么令人难忘和感动,我也不得不思考一个正常人应如何面对生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理想的风筝主备学校:金山小学审核:中华片区课型:阅读授课时间教材分析:这篇课文是一篇回忆性的文章。

以一个学生的语气,描写了一位残疾教师的形象。

文中的刘老师乐观开朗,爱学生,爱工作,爱祖国,对生活充满了强烈的爱与执着的追求。

整篇文章结构严谨,善于用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的精神境界,并充分注意了人物工作态度和生活态度之间的联系,使这两方面的典型事例能相映生辉,互为例证,共同展现人物的精神风貌。

教学目标1.学习刘老师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2.学习本文从不同方面选取典型事例写人的方法。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识记多音字:翘。

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和主要内容。

资料链接:苏叔阳出生于1938年,大学毕业后当了一名教师,曾在多所大学任教。

1978年,40岁的他离开大学讲台,成为北京电影制片厂的专业编剧。

1994年,他因胃癌切除了部分胃,2001年因为肺癌切除了左肺,2004年又切除了脾脏。

抗癌14年,先后多次手术,可苏叔阳在69岁的年龄上仍笔耕不辍,积极乐观地过着每一天。

苏叔阳竟然写出了300万字的作品,出版了7本书。

重点:了解课文通过哪两方面的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的精神境界。

难点:理解两事例之间的关系,明白一个人的生活态度与工作态度是紧密联系的。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本课的了6个生字及一个多音字;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和主要内容。

预习导学1、读课文三遍,要求:读正确流利,不理解的词语自己查字典,阅读参考书帮助理解。

一、划去括号中不正确的读音二、比一比,再组词慨()燥()拄()蜜()概()躁()驻()密()课堂研讨:一、激情导入:1、残疾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但他们身残志坚,实现了生命的价值。

你知道那些残疾人实现了生命的价值?2、今天这节课老师就要带同学们去认识一位身残志坚的老师。

尽管和刘老师分别近30年了,但刘老师那顽强的意志和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始终深深地印在了作者的心中。

刘老师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为什么作者在分别近30年后还对刘老师记忆犹新?这节课,我们就跟随着作者苏叔阳先生一起去认识他的刘老师,一起去放飞那——理想的风筝。

板书课题:理想的风筝二、初读课文。

1、请大家带着问题轻声地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写了哪些事。

2、学生轻读课文,教师巡视并帮助学生。

三、检查自读情况,了解课文主演内容。

1、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认读,正音。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3、请同学们合上书本,然后想一想,课文中哪一件事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教师指导学生概括课文中写刘老师的三件事并板书。

板书:笑谈腿疾(第四段)、旋转板书(第五段)、放飞风筝(六到九)这三件事都是作者的回忆。

四、赏读春景,了解写法。

1、同学们,春天来的时候,你发现大地上有什么变化?2、课文中又是怎样描写春天的呢?大家轻轻地读读。

3、文中描写春天的方法和我们说的有什么不同?哪些词语把春天给写“活”了?4、我们再来读一读,就会感受到春的活力,春的激情,春的美好。

三、当堂训练。

1、用横线划出括号里正确的字。

(哪那)些给了我数不清(幻幼)想的风筝,将(陪赔)(伴拌绊)着我的心,永远在(蓝篮)天上翱翔。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眼睛仰望()()的感情制作()()的笑容追赶()第二课时课时目标:学习刘老师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本文从不同方面选取典型事例写人的方法。

教学过程:温故预习1、听写词语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本文通过回忆刘老师()( )( )时的情景,歌颂了刘老师(),表达了作者对刘老师的()和()。

课堂助学一、导入: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跟随苏步阳去认识这位让作者无比思念,人敬佩的刘老师。

二、品味细节,感受人物形象。

1、和刘老师分别近30年了,作者十分的思念刘老师。

找出文中直接表达作者对恩师思念的句子。

出示最后一段话:六老师啊,您在哪里?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您……2、你从哪些地方读出了对刘老师的思念?有感情地朗读。

(一)、在笑谈腿疾中初感刘老师。

1、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刘老师?2、学生交流。

学生应该能从“刘老师笑着谈到自己的身残”读出他的乐观、幽默。

(板书:乐观)3、失去一条腿是已是人生的一大不幸,而刘老师却笑着谈他内心的痛处,这是多么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啊。

你能把这种感受融进你的朗读中去吗?谁来乐观、幽默地读一读?(指读)4、这是一个有趣的故事,听完刘老师的话,——(齐读)(出示)教室里腾起一片笑声。

但笑过之后,每个学生心里都泛起一股酸涩的感情,同时更增加了对刘老师的尊敬。

引导理解:这一片笑声..是因为,但笑过之后,每个人心里都泛起一股酸涩..的感情,这是因为。

于此同时,我们对刘老师也更加地尊.敬.,这是因为。

4、身体残疾,却那样的乐观幽默,刘老师以他的人格魅力折服了每一位学生。

所以作者那样的思念刘老师——课件出示:刘老师啊,您在哪里?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您……生齐读(二)、在旋转板书中感知刘老师的坚强。

1、这样一个身有残疾的老师又是怎样来给我们上课的呢?从中你又能读到一个怎样的刘老师?2、你关注到了哪些令人感动的关键的词?学生交流。

抓住“站、好几个小时、撑地、离地、急速、转”等词句感悟刘老师坚强不屈的意志和精神。

3、在这一部分内容中作者抓住了动作描写来表现刘老师的坚强。

作者反复用到了同一个字——“转”,转对我们来说是——(轻而易举的一件事,我们甚至能够转得像舞蹈一样优美、轻盈。

),可是对刘老师来说却是——(很艰难的一件事),每一次板书刘老师都要这样转过来,转过去,可他却从不嫌麻烦。

从中你又读到了一个怎样的刘老师?3、指导读好这段话。

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师一天不知要这样跳跃旋转多少次!这是多么令人难忘的旋转呀!4、刘老师的敬业顽强又一次征服了每一位学生。

所以,他每转一次,就——(引读)引起同学们一阵阵激动的心跳。

5、这每一次的旋转都撞击着孩子的心,所以作者永远无法忘记刘老师,深深地思念刘老师——课件出示:刘老师啊,您在哪里?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您……生齐读(三)在放风筝中感受刘老师对生活的热爱。

1、然而,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刘老师每年春天放风筝的情景。

这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2、刘老师春天放风筝的细节给你留下深刻印象?你从中能读出怎样的刘老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第八、九自然段,找出刘老师放风筝时的感人细节,并在旁边写出你的感受和体会。

你关注到了哪些令人感动的细节描写?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刘老师?A 抓住制作风筝,风筝各式各样来感受刘老师是个很有生活情趣,做事认真细致、心灵手巧的老师。

B 从“决不肯”感受热爱生活、喜欢挑战自我的刘老师。

作者站在他的旁边看着他的脸,他的脸上漾出了甜蜜的笑——(引读)从这个“漾”字你感受到了什么?(刘老师那是由衷的笑,就像是水面漾出的波纹,在脸上漾出了的甜甜的微笑,也漾出了刘老师内心的快乐,乐观,慈祥,浓浓的师生情,以及对生活的美好憧憬。

)C如果说放风筝对失去左腿、年过半百的刘老师是一种挑战,那么去追赶风筝就更具挑战性了。

你从中又读到了一个怎样的刘老师?刘老师是怎样追赶风筝的?你关注到了哪些关键词句?请你再读读这句话,你感受到了什么?品味“笑着、叫着、蹦跳着、喊着”包含的乐观与顽强。

感受热爱生活、喜欢挑战自我的刘老师。

3、同学们,刘老师放飞的、他竭尽全力去追赶的仅仅就是那一只只的风筝吗?他还放飞了什么?(放飞的是刘老师对生活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生命的活力……)4、追赶飞跑的风筝线绳,对一个拄着拐杖的老人来说并不容易。

这一切深深感染了他的学生,也感染了作者。

作者的记忆中永远留着刘老师放风筝的样子,作者永远无法忘记刘老师,深深地思念刘老师——课件出示:刘老师啊,您在哪里?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您……生齐读三、品味心声,深化风筝1、可是这一切都成了美好的回忆,因为作者已近30年没有见到刘老师了(配乐朗读“不见刘老师已经近30年了……永远在蓝天上翱翔。

”)2、这段饱含深情的文字中你们听出了作者对刘老师的什么情感?(板书:思念)再读最后一段话。

3、通过学习这篇文章,你知道是什么在支撑着他,使他获得了成功,战胜了病魔,创造了这样的奇迹呢?他遭受病魔的折磨他怎样激励自己?4、同学们说得很对,是刘老师,是刘老师顽强的意志和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在支撑着作者,激励着作者坚强地活了下来,实现了生命的价值。

5、小结本文写作特色:本文有两大写作特色1)边叙边议:作者回忆了刘老师的三件事,同时要织入了我和同学们尊敬、思念之情。

2)借物思人:作者看到风筝,不由自主地想起了自己的老师。

巩固练习一、读一读,体会带点词的表达效果。

1、笑过之后,每个学生心里都泛起一股酸涩的感情、、、、、、2、当春风吹绿了大地的时候,人们的身心一齐苏醒,一种舒展的快意便浮上心头。

3、他脸上漾出的那甜蜜的笑,使我觉得他不是一位老人,而是一个同我一样的少年。

二、学完了《理想的风筝》这课,刘老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板书:理想的风筝写作特色思念笑谈腿疾乐观向上边叙边议旋转板书坚强不屈借物思人放飞风筝热爱生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