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走进课程

合集下载

幼儿园科普课程:动物世界

幼儿园科普课程:动物世界

幼儿园科普课程:动物世界幼儿园科普课程:动物世界引言:幼儿园科普课程是培养幼儿对于科学知识的兴趣和认知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动物世界是一个丰富多彩的领域,它能够唤起幼儿对动物的好奇心,并帮助他们了解不同动物的特征、习性和生活环境。

通过动物世界科普课程,幼儿能够培养观察、比较和分类等科学思维方法,同时也能够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课程内容:一、动物分类:在动物世界科普课程中,幼儿将首先学习动物的分类方法。

以鸟类为例,可以通过对比鸟类的特征和习性,让幼儿了解鸟类的分类,并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出他们的观察结果。

幼儿可以观察和比较鸟类的外形、嘴型、足部特征等,从而了解不同鸟类的特点。

二、动物生活环境:通过探讨不同动物的生活环境,幼儿可以了解到不同动物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的特点。

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了解猫的喜欢生活在家中,鸟喜欢在树上筑巢,鱼生活在水中等。

同时,还可以通过展示图片和视频的方式,让幼儿了解一些特殊的生活环境,比如北极熊生活在寒冷的北极地区。

三、动物食物:幼儿还将学习动物的食物来源以及动物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通过观察和比较不同动物的食物来源,幼儿可以了解到植食动物、肉食动物和杂食动物的区别。

例如,教师可以展示一些图画和模型,来帮助幼儿理解食物链的概念。

四、动物特征和适应性:幼儿还将学习动物的特征和适应性。

通过观察和比较不同动物的特征和适应性,幼儿可以了解不同动物的生存方式和习性。

比如,猫善于捕捉猎物的爪子和灵活的身躯、鸟类的轻巧翅膀和高度发达的视觉系统等。

五、保护动物:在动物世界科普课程中,还应该培养幼儿对于动物保护的意识。

通过了解不同动物面临的威胁和危险,幼儿可以了解到保护动物的重要性,并学习到一些简单的保护方法,比如不乱扔垃圾、关注动物的保护活动等。

教学方法和游戏活动:为了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可以利用一些游戏和活动来辅助教学。

一、动物分类游戏:教师可以准备一些拼图或卡片,每个拼图或卡片上有一种动物的图片和名称。

小学生科普课程设计方案

小学生科普课程设计方案

一、课程背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科普教育对于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小学生正处于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阶段,通过开展科普课程,能够激发他们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设计旨在为小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科普知识,引导他们走进科学的奇妙世界,感受科学的魅力与力量。

二、课程目标1. 知识目标(1)让学生了解基本的科学概念,如物质的性质、生命的奥秘、地球与宇宙等。

(2)掌握一些常见的科学现象和原理,如光的折射、摩擦力、简单的机械运动等。

(3)了解科学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信息技术、交通技术、农业技术等。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得出科学结论。

(2)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能够参与简单的科学实验和制作。

(3)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科学设想和创意。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兴趣,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2)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探究精神,培养他们勇于尝试、不怕困难的品质。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学会与他人共享科学成果和经验。

三、课程内容1. 物质的性质(1)课程主题:认识物质的三态变化-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物质的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状态,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

通过观察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物质的三态变化过程。

- 教学内容:- 介绍物质的三态及其特点,如固态物质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液态物质有一定的体积但没有固定的形状,气态物质则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充满整个容器。

- 进行冰的融化和水的蒸发实验,让学生观察冰变成水、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感受热量在其中的作用。

- 组织学生讨论物质三态变化的条件和影响因素。

- 教学方法:实验演示法、小组讨论法、讲授法。

- 教学资源:冰、水、酒精灯、铁架台、蒸发皿等实验器材。

科普进校园活动方案(精选10篇)

科普进校园活动方案(精选10篇)

科普进校园活动方案科普进校园活动方案近年来,社会对于科学知识和科技成果的需求越来越高。

但是,在学校里,学生们反而对科学知识的接触和了解较少,理由可能是教育方式的单一和课堂内学科分割所导致的知识孤岛。

而科普进校园活动作为一种现代科学教育方式,能够有效缩小学生和科学的距离,提高学生们对科学的兴趣,激发创新精神和科学素质。

本文将探讨科普进校园活动的意义和方法,并提出几个活动方案。

一、科普进校园的意义科普进校园活动的最大意义在于,能够让学生从更广泛、更多元化的视角接触科学知识,并了解科学的本质和意义。

通过科普进校园,学生们不仅能够了解科学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技术成果,还能够了解科学家的从业经验、思考方式和科学思维方法。

此外,科普进校园活动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科技和文化变革,提高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

对于社会来说,科普进校园活动也有着积极的作用。

一方面,通过把科学知识传递到学校,科普进校园活动能够让更多的人接触到科学知识,提高公众对科学的认知和理解;另一方面,科普进校园活动还可以培养未来的科技人才,对于推动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有着深远的影响。

二、科普进校园的方法科普进校园活动比较灵活,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兴趣爱好来选择合适的内容和方式。

一般来说,科普进校园活动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1.科普讲座这是最常见也是最基础的科普进校园活动方式。

科普讲座可以由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等组织来举办,内容涵盖科研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科学知识和科技应用等。

讲座采用生动易懂的语言,给学生带来轻松愉快的听课体验。

2.科普实验室科普实验室是一种互动性更强的科普进校园活动形式。

学生们可以通过实验室亲身体验科学研究方法和实验过程。

科普实验室的内容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学科背景进行定制,从而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实验的魅力。

3.科普比赛科普比赛是一种能够培养学生科学素质和创新思维的科普进校园活动形式。

比赛内容可以涵盖科技发明、创意设计、科普作品、科普漫画等多种形式。

幼儿园科普教育课程活动

幼儿园科普教育课程活动

幼儿园科普教育课程活动引言幼儿园科普教育课程活动的目标是通过丰富多样的课程内容和灵活的教学方式,为幼儿提供科学知识的启蒙和培养他们的科学兴趣。

科普教育有助于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思维力、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程内容1. 自然科学•植物科学:通过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了解种子发芽、植物的生命周期等基本概念。

•动物科学:探索动物的不同特征和习性,了解动物的分类和食物链。

•天文科学:引导幼儿观察太阳、月亮和星星,了解宇宙中的基本知识。

2. 地理科学•探索地球:通过观察地球的不同特征和地貌,了解陆地和水域的区别,引导幼儿关注环境保护。

•交通工具:介绍不同种类的交通工具,培养幼儿的地理意识和出行安全意识。

3. 物质科学•物体的性质:引导幼儿观察和感知不同物体的颜色、形状和材质,了解物体的基本性质。

•混合和分离: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教授幼儿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

4. 科学实验•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例如:水的变态、种子的发芽、颜色的混合等,培养幼儿的实验探索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1. 观察和探索通过引导幼儿观察和探索物体、自然现象和实验现象,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教师可以提出问题,鼓励幼儿自己想办法观察和探寻答案。

2. 生动讲解利用图书、图片、模型等教具,生动有趣地讲解科学知识,引发幼儿的兴趣。

教师在讲解时可以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配合肢体语言和声音效果,增加趣味性和易理解性。

3. 活动体验设计各种活动和游戏,让幼儿亲身参与其中,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

例如,制作简易实验器材、制作模型、室内外拓展等。

4. 团体合作鼓励幼儿合作完成一些小组活动,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例如,在小组内进行观察和实验,共同解决问题。

教学评估为了评估幼儿的学习效果和对科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方式进行评估:•通过观察幼儿在课堂活动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幼儿园科普课程活动教案

幼儿园科普课程活动教案

幼儿园科普课程活动教案科目:科普年级:幼儿园(3-5岁)时长:60分钟主题:探索大自然目标:1.掌握基本概念:动物、植物、昆虫、鸟类等等。

2.能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了解大自然。

3.能够认识与大自然相关的东西:天空、阳光、水、土壤等等。

4.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教学准备:1.海报:大自然的图片和涉及的基本概念。

2.实物:植物、昆虫、鸟类等动物模型。

3.活动:胶带、砂土、小花盆等供幼儿培育植物。

4.实验器材:计时器、钟表、沙漏等。

5.游戏材料:彩球、纸条等。

教学过程:Step1:环节导入1.老师引导幼儿观察海报,并介绍与大自然相关的基础概念。

2.老师展示植物、昆虫、鸟类等动物模型,通过操作让幼儿探索认识它们。

Step2:知识讲解1.植物:幼儿看懂大自然中的植物是生长的,也需要光和水,所以老师会为幼儿讲解照顾植物的方法,并教给他们培育植物的方法。

2.昆虫:幼儿看到昆虫,很容易激发好奇心,老师为幼儿讲解昆虫是如何生活的,它们是怎样和其他动物互动的。

3.鸟类:讲解鸟类过去几十年来在环境中的贡献,同时为幼儿介绍如何饲养小鸟的知识。

4.天空、阳光、水、土壤:老师为幼儿介绍大自然的四大要素,与幼儿详细讲解它们的作用。

Step3:实验探究1.测量时间:老师通过实验向幼儿介绍如何测量时间,例如使用计时器、钟表、沙漏等。

2.实验讨论:老师为幼儿准备了一些实验材料,并让幼儿通过实验讨论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Step4:游戏互动1.彩球游戏:幼儿一开始会用手把球传递给小伙伴,接着会用脚、肘子等进行传输。

2.读故事:老师读一本与大自然相关的故事,让幼儿在欣赏故事的同时运用知识。

Step5:课程评估教师会对幼儿进行简单的调查,了解他们对大自然的认知程度、了解程度和探索欲等。

教学反思:幼儿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让他们对自然的认知有了一个很好的开端。

对于科学学科知识的探究、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博物馆科普课程 石器

博物馆科普课程 石器

博物馆科普课程石器博物馆科普课程:石器一、课程简介石器是早期人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它们不仅是人类文明的见证,更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

本课程将带领大家走进石器的世界,探索石器的起源、制作技术、种类以及它们在人类历史上的重要作用。

二、课程内容1.石器起源:介绍石器的起源和早期人类使用石器的历史背景,阐述石器在人类进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2.制作技术:讲解石器的制作技术,包括打制、磨制和钻孔等,展示原始人类如何利用这些技术创造出各种各样的石器。

3.石器种类:介绍各种不同类型的石器,如刮削器、砍砸器、尖状器等,了解它们在原始人类生活中的用途。

4.石器文化:探讨不同地区的石器文化,分析不同文化背景下石器的特点和差异,理解石器在人类文化交流中的价值。

5.现代应用:介绍石器在当今社会的应用,如考古研究、艺术品收藏和观赏等,展示石器的现代价值。

三、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石器的起源、制作技术、种类以及在人类历史上的重要作用,提高对原始人类文明的认识,培养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同时,通过实践操作和观察,学生将培养动手能力和观察力,增强对自然和历史的兴趣。

四、课程安排本课程将通过讲座、演示、实践操作和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进行。

课程时间安排为2小时,包括:1.讲座(40分钟):讲解石器的起源、制作技术和种类等基础知识。

2.演示(20分钟):展示石器的制作过程和技术,让学生了解原始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

3.实践操作(40分钟):学生亲自动手尝试制作简单的石器,体验原始人类的制作过程。

4.小组讨论(30分钟):引导学生探讨石器在人类历史上的重要作用和价值,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5.总结与答疑(10分钟):对本课程进行总结,回答学生的疑问和困惑。

五、结语石器作为人类早期文明的重要标志,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更加深入地了解石器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培养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环保科普课程——星星消失了(教案)

环保科普课程——星星消失了(教案)

环保科普课程——星星消失了(教案)适合年级:1-3年级一、设计意图星空是人人期盼见到的美丽景色,学生们也时常观察到夜晚星空的星星,但是对于星星的认识还是局限在观赏这一简单理解上,对于造成星星数量、明暗的原因了解不深。

此课从学生感兴趣的星星话题切入,学习星星的相关知识,了解星星为何在郊区、无人区满天繁星,而在城市较少的现象。

二、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认知星星的一些基本特征;2.能主动探索城市星空和郊区星空的不同,并了解光污染对星的影响;3.激发学生探索天文学习的兴趣;三、教学重点掌握星星的一些基本特征并了解光污染对星空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2.讨论法3.演示法五、教学内容1.谈话导入师:“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这首你们小时候耳熟能详的歌曲里,歌词呈现了什么样的场景呢?(学生发言)教师引导:引导学生说说他们见过星空的场景,并说出感受,从而导入星星的话题。

教师总结:刚刚你们都提到了见过星星的场景,觉得很美丽很震撼,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和星星有关的知识,一起了解星空的秘密。

2.认识星星①讲解星星的基本知识师:星星是夜空中闪烁发光的天体,夜空中至少有1千五百亿颗星星挂在天上,所以才让我们有了满天繁星的视觉冲击。

星星可以分为恒星、行星、卫星、矮行星、小天体等种类,每一种星星都有它的特性。

②关于星星的问题通过问题讨论的方式激趣,提出三个常见的对星星知识的疑问,引导学生讨论答案,教师再进行解答,从而更深一步的引发学生更多的自主思考。

星星只有晚上才亮吗?晚上我们看见天上的星星亮晶晶的,一闪一闪好像在眨眼睛,但是到了白天我们就再也看不见天上的星星了。

白天星星到哪里去了?实际上白天夜晚星星都挂在天空,大多数的星星像太阳一样能不停地发光发热,夜晚太阳落下去了,地球上漆黑的,所以我们就能清楚地看见闪亮的星星。

到了白天,太阳把地球照得十分明亮,所以就看不出星星来了,这和白天开着电灯,感觉不到亮度是一个道理。

为什么星星看上去只有一点点?每个晴朗的夜晚,天空中都会出现数不清的星星。

科技馆科普课程

科技馆科普课程

科技馆科普课程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科技馆,探索微观世界的奥秘。

在这个课程中,我们将通过一系列有趣的实验和展示,了解微生物、细胞等基础知识,激发你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微生物。

微生物是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生物,它们在自然界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显微镜观察,我们可以看到微生物的形态各异,有的像细长的杆状,有的像球形,还有的像链状的细胞团。

这些微生物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比如在食品工业中用于发酵、制作酸奶和葡萄酒等。

接下来,我们将进行一次有趣的显微镜观察实验。

我们会准备一些透明的培养皿,并在其中放入微生物的培养液。

通过显微镜观察,你们将看到微生物在液体中的活动情况。

在这个过程中,你们需要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并尝试解释其中的科学原理。

除了微生物,细胞也是微观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

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它们通过分裂、增殖和分化等方式不断生长和更新。

通过显微镜观察,我们可以看到细胞的形态和结构,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这个课程中,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细胞结构,如细胞膜、细胞核和线粒体等。

为了更好地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我们还会进行一次有趣的实验。

我们会准备一些染色的植物组织切片,通过显微镜观察它们的结构和功能。

在这个过程中,你们需要观察并记录细胞的形态和结构,并尝试解释它们在生命过程中的作用。

最后,我们将总结今天的课程内容,并鼓励你们回家后继续探索微观世界的奥秘。

让我们一起走进科技馆,感受科学的魅力,激发我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相信在这个过程中,你们会收获很多有趣的发现和深刻的体验。

希望同学们踊跃参与,期待在科技馆与你们相遇!。

幼儿园奇妙科普世界:趣味科普课程精彩介绍

幼儿园奇妙科普世界:趣味科普课程精彩介绍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带领你进入幼儿园奇妙科普世界,探索趣味科普课程的精彩介绍。

在这个主题下,我们将从简单的科普知识开始,逐步深入到更加广泛和深刻的科学领域,让你能够全面、深刻地理解幼儿园科普课程的魅力所在。

1. 幼儿园科普课程的意义在幼儿园阶段,孩子们正处于对世界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阶段。

科普课程在幼儿园教育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通过趣味科普课程,孩子们不仅可以获得丰富的科学知识,还能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能力,为未来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2. 趣味科普课程的内容和特点幼儿园的趣味科普课程内容丰富多彩,涵盖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艺术、健康等多个方面。

课程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注重让孩子们通过观察、实验和动手实践来体验科学的乐趣。

通过课程设计,幼儿们能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3. 体验趣味科普课程的乐趣通过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故事、实验和游戏,幼儿园的趣味科普课程让孩子们可以轻松地了解到诸如生物多样性、物理实验、地理奥秘等等领域的科学知识。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不仅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科学知识,同时也能够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4. 幼儿园科普课程的意义幼儿园的趣味科普课程在帮助孩子们建立科学素养的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他们对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这不仅有利于他们以后更深入地研究科学领域,更有利于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理性、独立和批判性思维,培养出更加全面和坚实的人生素养。

总结:在幼儿园的趣味科普课程中,我们可以看到科学知识是如何以轻松有趣的方式传授给孩子们的。

通过丰富的故事、实验和游戏,幼儿们能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从而在快乐中掌握知识。

这种学习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更能够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对于我个人来说,幼儿园的趣味科普课程是非常有意义的。

它不仅可以帮助孩子们获得科学知识,更能够培养他们对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幼儿园趣味科普课程教案

幼儿园趣味科普课程教案

幼儿园趣味科普课程教案教案名称:探索小天地——幼儿园趣味科普课程教学目标:1. 能够认识一些常见的生物和非生物,了解其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2. 能够观察和描述一些自然现象,如天气变化、季节变化等。

3. 能够使用简单的科学工具和装备,如放大镜、计时器等。

4. 增强对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激发对科学的兴趣。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故事教学法、实验教学法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其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

难点:如何以故事、情境、实验的形式深入浅出地向幼儿讲解科普知识,让幼儿能够轻松易懂地学习并兴趣盎然。

教学内容:一、探究小昆虫1. 课堂情境:老师先向学生询问关于昆虫的知识,如你们发现过哪些昆虫?昆虫有哪些特点?然后引入故事——《小蜜蜂采花》。

通过故事让学生了解蜜蜂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在讲解的过程中,老师可以适当用一些图片来协助幼儿更好的理解和记忆。

2. 实验环节:老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昆虫,可以在课堂上放大不同的昆虫,观察它们的不同部位特征,激发学生对昆虫的好奇心。

二、认识植物1. 课堂情境:老师可以带孩子们走到植物丛生的园中,告诉他们它们是植物,它们生活在这里,我们平时会吃到很多种植物。

如果学校内有厨房大师,也可以邀请厨房大师带领孩子们栽种一些蔬菜、植物,让孩子们亲身体验到植物成长的过程。

2. 实验环节:可以通过让孩子们操作浇水、撒肥料等方式,让孩子们了解植物生长的必要条件。

三、认识环境1. 课堂情境:老师可以带领孩子走到校园外,让学生们用放大镜看看窗户上的飞蛾或树叶上的蚂蚁。

同时,可以让孩子们在课堂中认识不同的天气、季节,从而认识自然环境。

2. 实验环节:通过让学生制作环保袋、废物变艺术品等环保实验来启发学生们对于环保的关注。

教学评估: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通过带孩子们实地考察的方式,近距离观察动植物,了解孩子们掌握的知识和能力,以此来评估教学效果。

教学后记:通过此次教学,在教师的精心设计下,孩子们有机会走出教室去探究,去认识生活中的各种物事,更好地认识到自己所居住的环境,理解自然事物的本质,培养了探究、好奇、发现和学习的意愿和能力。

共享课程:科普进校园

共享课程:科普进校园

共享课程:科普进校园一、科普进校园活动的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科学知识正在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对科学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已经成为社会文明的标志。

在当今社会,尤其是在学校教育中,科学知识的教育往往局限于书本知识,缺乏实践和互动。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科学知识,许多地方开始推动科普进校园的活动,引导学生走出教室,亲自去感受科学、了解科学,引起学生对科学的浓厚兴趣。

二、科普进校园的目的和意义1. 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科普进校园活动可以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在实践中学习科学知识,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知识,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

通过科普活动,学生们还可以了解科学知识的应用、发展以及对社会的重要意义,从而激发他们对于科学的探索与热爱。

2.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科普进校园活动更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通过参与各种科普实践活动,能够锻炼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动手能力等,加强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培养科学家精神通过科普进校园活动,学生更容易从实践中感受到科学的魅力,从而激发对科学的探索欲望,促进学生发展成为有科学家精神的人才。

4. 扩大科普教育的影响力科普进校园活动不仅仅是对学生的教育,更是对科普教育的普及和扩大。

通过这种方式,科普教育可以更加全面地覆盖更多的学生,提高科普教育的影响力。

科普进校园活动的实施需要由学校、科技馆、教育部门等多方合作共同推动。

一方面,学校可以邀请专家学者,科普团队等组织开展科普活动,科技馆等可以主动联系学校,加强与学校的合作,共同推动科普活动的开展。

教育部门也要出台相关政策支持科普教育,鼓励学校开展各类科普活动。

科普进校园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比如:科学实验课、科学讲座、科技展览、科学演示等等。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科学,增加对科学的兴趣。

科技馆、专家学者等也可以为学校提供资源支持,帮助学校更好地开展科普活动。

四、案例分析某市教育局在近期推动了一项科普进校园的活动。

幼儿园趣味科普课程

幼儿园趣味科普课程

幼儿园趣味科普课程1. 课程介绍本科目旨在为幼儿提供一种有趣的学习方式,通过趣味科普活动,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探索科学的奥秘。

2. 课程目标•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科学的热情。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课程内容3.1. 天文奇趣•火箭互动体验:通过让幼儿亲自动手制作小火箭,帮助他们了解火箭的原理,并进行简单的发射实验。

•星空观察:带领幼儿观察夜空中的星星,了解星座和行星,并通过互动游戏巩固知识。

•星际探索:通过图书和视频,带领幼儿了解宇宙、飞船和外星生物,并进行创意绘画和手工制作活动。

3.2. 地球探索•矿石挖掘:在室内设立沙盘,让幼儿挖掘宝石、化石等,并通过观察和简单的实验了解它们的特性。

•水与地球:通过水池、瓶装水等实验,让幼儿了解水的三态变化和地球上的水循环。

•探索岩石:引导幼儿观察不同的石头,并通过触摸和试验了解它们的性质和用途。

3.3. 植物奇妙世界•树木的奥秘:通过观察树木的种类、生长过程和变化,让幼儿了解树木的作用和重要性,并进行植树活动。

•果蔬探寻:通过观察和品尝不同的果蔬,让幼儿了解植物的结构和营养价值,并进行果蔬拼图和制作沙拉的活动。

•花花世界:通过观察不同花朵的颜色、形状和气味,让幼儿了解花的种类和功能,并进行花卉插画和制作花环的活动。

3.4. 动物王国探险•动物谜语:通过动物描述游戏,让幼儿猜出不同的动物,并通过图书和视频进一步了解它们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动物标本展:设置动物标本展览,让幼儿观察不同动物的标本,了解它们的外形特征,并进行简单的分类活动。

•化妆成动物:通过脸部彩绘和道具,让幼儿化妆成自己喜欢的动物,进行小型表演和游戏。

4. 课程安排课时主题内容安排1 天文奇趣火箭互动体验、星空观察、星际探索2 地球探索矿石挖掘、水与地球、探索岩石3 植物奇妙世界树木的奥秘、果蔬探寻、花花世界4 动物王国探险动物谜语、动物标本展、化妆成动物5 综合活动课程回顾、小型科学展览、幼儿自主选择科学实验等活动5. 教学方法•探究式学习法:通过提出问题、观察实验和讨论,引导幼儿主动探索和发现科学知识。

小学生科普课教案课件

小学生科普课教案课件

小学生科普课教案课件一、课程简介课程名称:小学生科普课课时安排:本节课时为40分钟教学对象:小学生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科普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科普知识讲解:介绍一种科学的原理或现象,如光的传播、磁铁的性质等。

2. 科普实验演示:进行一个简单的科学实验,如制作彩虹、火山爆发等。

3. 学生实验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4. 科普知识问答:设置一些与本节课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回答,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科普知识,引导学生思考。

2. 演示法:进行科普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科学现象。

3.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实践能力。

4. 问答法: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制作科普知识的课件,图文并茂,生动有趣。

2. 实验器材:准备实验所需的器材和材料。

3. 学生实验手册:准备实验操作手册,方便学生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或现象,引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2. 科普知识讲解:利用课件,讲解科普知识,引导学生思考和提问。

3. 科普实验演示:进行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科学现象,引发学生的惊奇和兴趣。

4. 学生实验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5. 科普知识问答:设置一些与本节课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回答,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6. 总结:对本节课的科普知识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7.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与本节课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8. 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观点,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六、教学评估1. 学生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观察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 科普知识问答:评估学生对科普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学生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和互动情况。

自然科普课程教案模板范文

自然科普课程教案模板范文

课程类型:自然科普课程年级:五年级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大自然的基本构成,认识常见的动植物,掌握基本的生态环境知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总结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增强环保意识,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1. 认识大自然的基本构成。

2. 了解常见的动植物及其生态环境。

教学难点:1.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培养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总结的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植物标本、动物模型、生态环境图片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观察记录表、画笔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展示生态环境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图片展示的是什么吗?它们有什么特点?”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些图片展示的是大自然,大自然充满了神奇和奥秘。

”二、新课导入1. 教师讲解大自然的基本构成,包括生物、非生物、生态系统等。

2. 学生通过PPT课件和教师讲解,了解大自然的基本构成。

三、实践操作1. 教师分发植物标本、动物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能认识这些动植物吗?它们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2. 学生分组讨论,填写观察记录表,总结动植物及其生态环境。

四、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大自然的基本构成和常见动植物及其生态环境。

2. 学生分享观察记录表,教师点评。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大自然的基本构成和常见动植物及其生态环境。

”二、拓展延伸1. 教师讲解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环保问题。

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保护生态环境的建议。

三、实践活动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观察大自然中的动植物和生态环境。

2. 学生分组进行观察记录,填写观察记录表。

自然科普课程教案模板范文

自然科普课程教案模板范文

课程名称:《大自然的奇妙之旅》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

2. 了解自然界的各种生物及其生活习性,增强环保意识。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课程对象:小学四年级学生课程时间:2课时课程准备:1. 课件或多媒体设备2. 相关科普书籍或资料3. 自然观察工具(如放大镜、记录本等)4. 实物标本或图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利用多媒体展示自然界美丽的图片,激发学生兴趣。

2. 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大自然吗?为什么?二、新课导入1. 介绍自然科普课程的目的和意义。

2. 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认识自然界的植物和动物。

三、新课讲解1. 讲解植物和动物的基本知识,如植物的结构、生长习性;动物的生活习性、分类等。

2. 通过课件或实物展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植物和动物的特点。

四、实践活动1. 分组进行自然观察,让学生用放大镜观察植物和动物。

2. 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并分享给其他同学。

五、总结与反思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环保意识。

2. 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鼓励他们多参与自然科普活动。

第二课时一、复习与巩固1.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提问学生关于植物和动物的知识。

2. 学生回答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二、深入探索1. 讲解自然界中的生物多样性,介绍一些珍稀动植物。

2. 通过多媒体展示珍稀动植物图片,让学生了解它们的生存状况。

三、实践活动1. 让学生分组进行自然观察,寻找校园内的植物和动物。

2. 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并分享给其他同学。

四、环保行动1. 讲解环保知识,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校园环保建议。

五、总结与反思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环保意识。

2. 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鼓励他们多参与自然科普活动。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如参与度、合作精神等。

2. 评估学生的观察记录和环保建议。

3. 家长反馈,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

幼儿园小朋友学习科普知识的主题课程 幼儿园科普

幼儿园小朋友学习科普知识的主题课程 幼儿园科普

幼儿园科普课程是指针对幼儿园小朋友进行的科学知识启蒙教育课程。

通过科普课程,可以帮助小朋友们在游戏和探索中认识和掌握一些基本的科学知识,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为日后更深入的学习打下基础。

1. 科普课程的重要性科学知识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

幼儿园是孩子们初次走入学校教育的地方,所以科普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通过科普课程,小朋友们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触到科学知识,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动手能力。

这些都是培养未来科学家和工程师所必备的素质。

2. 科普课程的内容和教学方法(1)内容幼儿园科普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生活常识、自然常识、社会常识等。

其中,生活常识包括身体健康、饮食营养、卫生习惯等方面的知识;自然常识包括天气变化、季节变化、动植物等知识;社会常识包括生活礼仪、交通规则、安全知识等方面的知识。

(2)教学方法幼儿园科普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是以游戏和体验为主。

针对小朋友们的芳龄特点和认知能力,可以通过游戏、实验、观察等方式进行教学。

可以通过植物的种植、小动物的饲养等活动让小朋友们亲身体验自然界的奥妙;通过简单的实验让他们探索科学规律,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3. 科普课程对小朋友的积极影响幼儿园科普课程对小朋友们有着积极的影响。

科普课程可以激发小朋友们的求知欲,培养他们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索欲;科普课程可以提高小朋友们的认知水平,帮助他们认识和了解周围的世界,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再次,科普课程可以促进小朋友们的身心发展,让他们在游戏和探索中快乐成长;科普课程还可以为小朋友们的未来学习打下基础,为他们更好地接受中小学科学教育做好准备。

4. 科普课程的推广和发展幼儿园科普课程的推广和发展是学校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的方向。

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和手段,设计丰富多彩的科普课程,制定科普教学计划,培养优秀的科普教师,加强家园沟通,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幼儿园科普知识课程

幼儿园科普知识课程

幼儿园科普知识课程幼儿园科普知识课程幼儿园生活是孩子生命中最开始的阶段,也是学习和成长的关键时期。

在幼儿园,孩子不仅学习语言、数学和艺术,同时也应该接受科学与科技文化方面的教育。

科普知识课程对于幼儿的认知和学习能力的发展有着积极的贡献。

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详细阐述幼儿园科普知识课程。

一、科普知识的基本概念科普是指科学普及,科普知识是指科学知识。

科普知识是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公众传递科学知识,以帮助公众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

科普知识通常不涉及专业术语和数学公式,可以通过图片、模型、实物等多种形式呈现。

二、科普知识的重要性科普知识在幼儿园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一方面,科普知识可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他们主动探索自然界和科学知识;另一方面,科普知识可以提高幼儿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思维能力,有助于他们的学习和成长。

1.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幼儿时期是好奇心盛行的时期,他们对周围的一切都非常好奇。

科普知识的引入可以更好地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引导他们主动学习和探索自然界和科学知识。

透过科普知识的视角,幼儿可以了解到周围的世界是如何运作的,从而更好地理解自己所经历的一切。

2.提高幼儿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思维能力在科普课程中,学生们可以接触到富有趣味性和启发性的科学知识,建立科学思维方式和科学方法的基础,并通过实际操作培养科学实验与探究能力。

发展科学思维,让幼儿在实际生活中既能够理解科学现象,又能够适应新的科技变革。

三、科普知识的内容1.自然知识自然乃是幼儿学习科学最原始的材料,自然包括地球、天空、天体、万物和自然现象和自然规律等,是科普知识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这些内容可以让幼儿认识和了解自然、生命、地球和宇宙的起源,进而懂得珍惜、保护和生产。

2.人文知识人文通常指历史、人文地理、语言文字、文化、民族文化、哲学、因果等各个方面,是帮助幼儿掌握传统文化基础以及增长社会知识和对世界多元文化的认识。

幼儿园趣味科普课程

幼儿园趣味科普课程

幼儿园趣味科普课程幼儿园趣味科普课程是一种新型的教育课程,旨在通过有趣、生动的方式,向幼儿们介绍科学知识。

这种课程通常包括多媒体演示、实验、游戏、互动等形式,能够促进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帮助他们了解周围世界的奥秘,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趣味科普课程的开设对幼儿成长的影响甚至超过了正常学科的授课,这种课程旨在引导孩子们发现自然的神奇、可爱和美好之处,鼓励他们在探索、了解中自己动手解决问题,更好地发现和培养自己的潜能。

幼儿园趣味科普课程的开展形式园所开设趣味科普课程的形式多种多样。

它可以是单科的小学科普课、也可以是手工制作、访学等跨学科的活动。

在幼儿园,一般会选择开设一些与孩子相近的问题讨论,如各种宠物、家庭水电知识、厨房餐桌知识等等。

下面列举几种园所开展的趣味科普课程的形式:类别一:儿童趣味科学(科普)课程科普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教育形式。

集合于此的有很多激发孩子们,让他们对自然界的无限好奇。

孩子们透过种种探索科学知识,得到创造、探究、好奇和挑战精神的锻炼。

同时,科普类课程也是开创孩子们积极学习的先导,利用丰富多彩的玩具、实物模型、多媒体教具、幻灯片、图片、宏大场景模型,把那些具有洞察力而更易懂的科学知识传播给孩子们。

类别二:文化跨越课程文化跨越课程是将多个学科领域的课程结合起来,让孩子们在全方位的视角,从多个角度来了解一个主题。

从而彻底深入解剖,提炼主题,让孩子们学习的更加有趣。

比如,某一次的文化跨越课程主题可以是“奥运会”。

类别三:厨房餐桌课程用餐、厨房是衣食父母的日常生活中的常事,同时也可以将它们用来进行丰富多彩的教学——厨房餐桌课程。

教授孩子们厨房和餐桌的知识的目的在于让他们了解食品安全、健康餐与知识。

让孩子们学会如何自我防护、如何制作小点心、如何了解餐桌礼仪等等。

类别四:生活实用科技课程生活实用科技课程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科技制品,可以是无线开关、遥控车,通信、控制、计算机硬件/软件、电子、机器人、家居家电、智能家电等等,甚至可以是各种娱乐工具,如游戏机、电子书。

科普课课程设计

科普课课程设计

科普课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旨在通过科普知识的讲解和学习,让学生了解宇宙的基本概念、天体物理现象以及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程。

具体的教学目标如下:1.了解宇宙的定义、结构和主要成分。

2.掌握常见的天体物理现象,如恒星、行星、黑洞等。

3.了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程,包括地基望远镜、太空望远镜等。

4.学会使用科普书籍和网络资源,搜集和整理宇宙相关知识。

5.培养观察和分析宇宙现象的能力,如通过观测星空,识别主要星座。

6.提高表达和交流能力,能够向他人介绍宇宙的基本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激发探索宇宙的兴趣。

2.培养学生尊重科学、勇于质疑的精神,对待宇宙现象持开放态度。

3.培养学生关注人类发展,认识科学技术在探索宇宙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如下:1.宇宙的基本概念:介绍宇宙的定义、结构和主要成分。

2.天体物理现象:讲解恒星、行星、黑洞等常见的天体物理现象。

3.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介绍地基望远镜、太空望远镜等探索工具,以及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节课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宇宙的基本概念、天体物理现象和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宇宙探索的看法和疑问。

3.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探索案例,如太空望远镜的运作原理。

4.实验法:学生进行户外星空观测,识别主要星座。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节课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择合适的科普书籍作为教材,引导学生自主阅读。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科普文章和研究报告,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

3.多媒体资料:利用PPT、视频等资料,生动形象地展示宇宙现象。

4.实验设备:准备望远镜等观测工具,户外星空观测活动。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节课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情况。

幼儿园科普知识主题课程

幼儿园科普知识主题课程

幼儿园科普知识主题课程幼儿园是儿童接受基础教育的第一站,而科普知识也是儿童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让幼儿更好的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幼儿园需要开设科普知识主题课程。

科普知识主题课程的重要性科普知识主题课程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幼儿的科学素质科普知识主题课程能够提高幼儿的科学素质,让他们了解更多的科学知识。

此外,幼儿通过参与实验、操作玩具等活动,能够增长科学经验,提高科学思维能力。

2.开阔幼儿的眼界科普知识主题课程能够帮助幼儿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面,认识到世界的多样性和奥妙。

3.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科普知识主题课程中的安全知识,如消防知识、交通安全知识等都能够帮助幼儿提高安全意识,避免发生不必要的意外事故。

4.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信心科普知识主题课程中通常会进行一些实验、探究等活动,这些活动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自主探究和自主学习能力,同时还能够增加自信心和独立性。

科普知识主题课程的内容那么,该怎么设计一堂科普知识主题课程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选择科普知识主题幼儿园教师应该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选择与幼儿生活相关的主题,例如植物、动物、物理等,还可以结合当前热点话题设计主题,如环保、科技等。

2.通过情境设置激发幼儿兴趣将科普知识融入到生活情境中,比如参观科技展览、观察动植物、实地考察等,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吸收知识。

3.以游戏为媒介引导幼儿学习以游戏为媒介,可以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比如将魔方、积木等玩具作为教具,让幼儿在玩耍中了解形状、颜色、数字等知识,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会思考和探究。

4.教育儿童健康意识幼儿园科普知识主题课程中包括了一些健康知识,如洗手、咳嗽、感冒、口腔卫生等,这些都是幼儿园教育中必须关注的知识点。

通过让幼儿学会这些基本的健康知识,能够保证幼儿健康成长,同时还能够培养幼儿的个人卫生习惯和家庭卫生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普走进课程创新完美人生长阳鸭子口乡中心学校田云鹏蒋树生鸭子口乡中心学校座落于道教圣地中武当天柱山麓,美丽的清江河畔。

学校现代化设施齐全,为科普活动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校本课程的实施开通了绿色通道。

近几年来,学校秉承“实现自身价值、激扬成功人生”的办学理念,稳步推进新课程,大胆实施新课改,“科普活动”走进校本课程,硕果累累:在市第五届、第七届青少年科技节中被市教育局、科技局、科协、知识产权局、环境保护局联合表彰为“先进单位” ;在连续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和宜昌市举办的四届青少年科技节中学生获奖人数省级 1 人,市级 16 人,县级 89 人,有高中优录资格的10 人,国家学生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14 项。

校园这片朝气蓬勃的热土正孕育着新的希望,一朵山区校本课程的奇葩正在绽放!一、校本课程内容的确定从2004 年秋季开始,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浪潮席卷我校校园。

校本课程开发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而起步。

我校五年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理念的形成过程,展示出一条艰辛探索与努力践行之路。

04-05 学年度,学校通过家长公开信、座谈会、问卷调查等形式,开发出《厚浪沱――鸭子口文化的明珠》、《话说山水明珠鸭子口》、《土家服饰的变迁》、《长阳民族饮食文化》、《饮食的营养与卫生》等五门课程内容,全部选课学习。

05-06 学年度,在总结审视上年度成功与失败的基础上,我校开设了《清江渔业》、《煤炭经济》、《科普与我同行》、《鸭子口地域经济》、《民族传统文化》等五大专题的学习,每个专题分别设置了 1-7 个教学内容。

此年度,我们逐步发现《科普与我同行》深受学生欢迎和家长支持,在创新精神的培养上明显显示出来。

06-07 学年度,我校提出了“凸现学校特色、满足学生需求、实践创新并举、提高专业素质”的校本课程目标;开设出公共课和选修课两类课型,选修课以《科普与我同行》为核心内容。

此外,还开设了《走进鸭子口民俗》、《花卉文化与栽培技术》、《清江渔业》、《煤炭经济》等学习内容。

本年度,《科普与我同行》选修课成果显著,不但培养了学生创新实践能力,而且有不少作品获得国家专利授权。

07-08 学年度,我校成立了《科普活动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课题组,聘请了县科技局姚春兰、覃君晓同志,县教育局研训中心高正绪、李德胜、刘开双同志当顾问,由学校校长方正国同志任组长,以科普为核心、引领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开发,以课程促课题、以课题带课程。

分五大专题组织教学活动:电子制作、科幻画创作、专利申报、花卉栽培和科学普及。

08-09 学年度,学校继续以科普为核心,开发具有课程意识的校本课程。

除保留发明与创造,电子制作专题外,增加科技奥运、学法指导、生活小窍门专题。

另外,将安全教育、国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防艾禁毒教育,反邪教教育、环境保护教育作为科普内容,融会渗透到校本课程大课堂中。

回顾我校本本课程的开发历程,它有鲜明的动态特征:一是地域特色逐渐显现,本土资源充分挖掘;二是科普活动循序渐进地开展,初步显示出课程意识,探索之路曲折而富有理性,获奖情况引人注目;三是课程意识日趋形成,从活动到专题,从专题到课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二、校本课程的实施近五年来,我们以“凸现办学哲学、满足学生需求、围绕科普核心、培养创新精神”为总体目标。

在校本课程实施中,运行“专题教育人人参与,选修内容与任选内容互为补充,开展课余科技活动” 的课程基本模式。

自己觉得成功之处在于:1.根据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不断更新课程内容。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所以校本课程的内容必须从学生需求出发,尊重学生的自主权利,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学生根据自身的需求进行选课学习。

校本课程的本身价值之一就是满足学生“个性化”特长,这是该课程的一项重要使命。

教育的实践告诉我们,学生个体的需求是多样的,也是多变的,随着新课程的稳步推进,校本课程的开发也要与时俱进。

我们认为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是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召唤,课程内容的设置应以培养创新实践能力为宗旨,校本课程也是一样。

我校五年的校本课程教学内容更新了五次,每次更新都删去了不受学生欢迎,不能适应学生创新意识增强、适应时代需求的教学内容。

由此,校本课程的价值逐步得到体现。

2.以凸现学校特色、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利用教师个性特点,满足学生特长为宗旨,开发利用校本课程资源。

学校情境分析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前提。

只有系统地对学校内部、外部的要素进行评估,才能为课程方案的设计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

鸭子口乡中心学校是一所普通农村中学,举出一面科技创新教育的旗帜就是特色立校!另外,“煤炭大乡”、“移民大乡”的乡情也是校本课程开发与利用的指南针。

在我校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一批骨干教师、课改专家、乡级名师,发挥了引领、示范和带头作用。

例如:科普辅导员田云鹏老师、健美教练员熊玉玲老师、县书法协会会员徐欣廷老师等有专业特点的教师,为发展学生特长提供了师资保障。

3.以科普为核心,带动其它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在五年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中,我们既对校本课程产生了浓厚的感情,也萌生了较多的理解。

一是立足点是学校,校本课程是学校为弥补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不足,更好地实现培养目标的课程。

二是理念更新,校本课程的基本使命在于引导更加完备人性的建构与发展。

三是关于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关系的解读,校本课程只会促进国家课程的落实。

基于这种理解,我们通过校本课程评价委员会确定“科普”为核心,成立开发合作组,将课程实施与评价统筹到课题研究中,保证校本课程中的核心课程的连续性和系统性。

从而也带动了其它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例如:《书画欣赏与练习》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4.深入开展课题研究,积极探索校本课程激励评价的新举措。

素质教育实施的瓶颈问题是评价,校本课程实施更是如此。

2007 年 5 月,我校开始实施《科普活动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课题研究。

在校本课程的实施与评价中,我们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全校集中、分年级集中知识讲座;分班组织指导学生训练;作品互评和成果物化等。

我们成功尝试“成功体验汇报”、“精神物质并重”、“记录袋成果集” 等评价方式,让本课程焕发了强大的生命活力。

例如:在李焦同学获全市第六届青少年科技节“十佳科技之星”、刘俊同学获全市第七届青少年科技节科技创新“特等奖”之后,我们都举办了专场报告会,宜昌之行的获奖感言和答辩实况震憾心灵,催人奋进;在每次学生办领专利证书后,学校集会颁发奖金,并授予“小小发明家” 或“校园科技之星” 等荣誉称号,以此浓厚全校“崇尚科技、自主创新”的氛围;在全校科普知识与技能大赛中,组委会设置了“最佳解说奖” 、“最佳制作奖”、“青少年科普特色班”等奖项,精选部分优秀作品,编制“奥运书画精品集” 、“专利申报作品集” 。

这些别具一格的评价方式促进了我校校本课程的纵深发展。

在课题研究中,学校校长、教导主任、研训主任都参与进来,组成课程评价、教师评价团队。

学校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管理与评价纳入了教师年度考核,并计算其工作量,还设置了“新三课”特殊贡献奖奖项,奖励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中的先进个人和优秀研修组。

阅历资深的蒋树生老师专职我校校本课程牵头人至今,给全校教师组织了多次校本课程理论知识培训,牵头推行了校本课程中“全校统一时间上课、分研修组集体备课(上课前须教导处审查)、将学生成果作为校本课程优质课堂的重要评价指标” 等制度,科普辅导员团队(理化生研修组)各组员先后受到学校多次表彰。

这些管理制度的出台与落实,催生了我校校本课程的茁壮成长。

5.举办学校科普知识技能大赛,组队参加县市青少年科技节,搭建和开辟校本课程学习成果的展示平台。

从《科普与我同行》被批准成为我校的一门校本课程以来,我们是成功举办过二届科技体育艺术节,二次“我爱我家”为主题的摄影艺术比赛,“我爱我师”为主题的新闻写作比赛,“我爱我校”为主题的教具创新比赛,“我爱我班”为主题的展板制作比赛和专利知识手抄报评比,连续组队参加了县市近四年的青少年科技节。

2008 年 3 月,学校投资 5000 多元,装备了全县独一无二的科普活动展览室,“金壁辉煌”的作品拒中择优摆放了数理化政生地等学科的自制学具或实物,倍受各级领导、学生家长的广泛关注,成为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

三、主要的收获与思考1.形成了学校一大特色。

从2005 年秋季学期科普活动进入校本课程以来,我们先后举办科普知识讲座15 次(到小学 3 次,教师培训 2 次),组织电子制作培训 5 次,开展“四小”(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小实验)作品征集 3 次,在 2007 年秋季,策划并组织全校“中华奥运情”书画大赛,同时提出并开始实施《科普活动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课题。

在组队参加近四届县市青少年科技节中,学校两次获市级“先进单位”的奖牌,四次获县级“先进集体”称号,《科普与我同行》在 2007 年 11 月被县教育局认定为“优秀校本课程”。

最值得一提的是:曾志强同学的《自动泡菜坛加水器》(小制作),刘珍艳同学的《电脑打字架》(小发明),李焦同学的《智能录音机》(小制作),刘俊同学的《实用鞋刷》(小制作)连续四年代表了当年长阳赛区的最高水平,他们的姓名携带“鸭子口乡中心学校” 多次登上报刊、走进荧屏。

特别是曾志强同学享受“加 5 分”优录政策正取长阳一中,免去了他24000 元择校费,“不值二万四、胜过二万四”的“泡菜坛”故事曾一度传为佳话。

2008 年 12 月 26 日,湖北电视台公共频道以《清江击水厚浪扬帆》为题报道了我校科技创新教育成果。

2.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

我校校本课程的教学活动主旨在于构建实施素质教育的平台,培养青少年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提高青少年的科学文化素质,使青少年朋友从小养成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和爱好,促使早日迈进科学的神奇殿堂。

科普活动、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促进了部分教师的专业成长。

2005 年 10 月,蒋树生老师被聘县校本课程课改专家组成员; 2006 年 3 月,刘学耕老师在我校上了地理“做中学”研讨课; 2007 年 9 月,田云鹏老师被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农村优秀教师”的光荣称号, 2008 年 11 月又被市青少年科技节组委会评为“第七届十佳青少年科普辅导员”。

另外,学校电子制作教练李志雄老师、科幻画辅导员刘晓春、刘宗萍老师、科学实践指导老师吴仲宣、钟少英老师所在的理化生研修组2008 年 8月也被评为校级“优秀研修组” ,他们在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中不但有了一技之长,而且学科课堂教学质量也稳中有升,呈现出芝麻开花节节高的好势头。

3.发展了学生特长。

新课改倡导动脑动手相结合的学习方式,高扬自主、合作、探究的主旋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