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犯罪ppt
合集下载
预防青少年犯罪法制课课件

案例三:青少年盗窃案件
总结词
盗窃是青少年犯罪中较为常见的一种, 它对个人和社会造成极大的危害和影响。
VS
详细描述
青少年盗窃案件通常发生在家庭、学校、 公共场所等地方,表现为偷窃财物、盗用 他人账号等形式。这种犯罪不仅对受害者 造成经济损失,还可能对青少年本人造成 心理上的创伤和影响,甚至可能导致其走 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社会原因
社会环境复杂
社会环境复杂多变,不良文化、网络暴力等可能对青少年的价值观和行为产生负 面影响。
法律制度不完善
法律制度的不完善可能导致青少年钻法律的空子,对法律缺乏敬畏之心,从而走 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03
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措施
加强家庭教育
家长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和行为习惯,培养孩子积极向上 的性格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青少年犯罪的危害
01
02
03
社会危害性
青少年犯罪给社会带来极 大的危害,包括财产损失、 社会治安问题等。
个人成长障碍
青少年犯罪对个人的成长 和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可 能导致心理问题、学业和 就业困难等。
家庭破裂
青少年犯罪往往导致家庭 关系紧张,甚至破裂,给 家庭带来巨大的伤害。
02
青少年犯罪的原因
预防青少年犯罪法制课课件
contents
目录
• 青少年犯罪概述 • 青少年犯罪的原因 • 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措施 • 青少年犯罪案例分析 • 青少年法制意识的培养 • 结语
01
青少年犯罪概述
青少年犯罪的定 义
青少年犯罪
指未满18周岁的青少年违反国家 法律法规,实施具有社会危害性 的行为。
预防青少年犯罪
家长应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和交流,及时了解孩子的想法和需求,帮助孩子解决学习 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青少年犯罪ppt课件

案件”)也越来越多。一些比较具体的宣传报道,虽然有 正面的法制教育的作用,但过于细致的宣扬和描写,使一 些青少年纷纷模仿,讲“哥们义气”,跪拜结盟,打打杀 杀,危害社会。
16
五、司法执行原因
这里主要谈的是刑事法律制度的缺陷及执行方面存在的 问题,以及对犯罪人的改造措施所致犯罪的因素。
1、刑事诉讼制度及其执行方面存在的问题。
青少年犯罪的有效预防
(一)强化家庭教育,营造良好气氛。 (二)社会是保障,政府应给人们创造一个更加宽松的就
业机会,避免待业青少年无序流动。 据调查,很多走上犯罪道路的都是待业的,整日无所
事事,生活无来源,势必去偷、抢等。因而在扩大就业机 会的同时,地区间应加强对就业信息的沟通、协调,政府 有关部门应对务工人员的流动进行调配、管理,对人力资 源进行合理配置,避免务工人员的盲目而无序流动。
17
2、监狱的“交叉感染”。
关于“监狱”的致罪性问题,经过犯罪学家的长期研 究和讨论,其结论应该是肯定的。正如法国当代犯罪学家 所指出的:“可以肯定的是,在包括法国和美国在内的一 些国家执行监禁刑的可悲现状,验证了监狱具有致罪性的 论断。”日本犯罪学家研究后指出:“我国现在的监狱劳 动,是用极少量的奖金来约束服刑人的身体……其实际用 意不过是避免和防止犯人逃跑而已。在这种情况下,要想 使犯罪人得以改善和更生,那是根本不可能的。现在,已 坐过监狱的人中,仍有三分之二的人又成为再犯者,重新 回到监狱。”监狱对青少年犯罪的“交叉感染”作用更是 突出,因为他们的抵抗力更弱,模仿力则更强。对此,应 引起我们的充分注意。(进入监狱受到更多犯罪人的影响,18
广义青少年犯罪的概念,是从犯罪学的角度出发给青少年 犯罪所下的定义。指10至25岁的人实施的具有严重社会 危害性的行为。
16
五、司法执行原因
这里主要谈的是刑事法律制度的缺陷及执行方面存在的 问题,以及对犯罪人的改造措施所致犯罪的因素。
1、刑事诉讼制度及其执行方面存在的问题。
青少年犯罪的有效预防
(一)强化家庭教育,营造良好气氛。 (二)社会是保障,政府应给人们创造一个更加宽松的就
业机会,避免待业青少年无序流动。 据调查,很多走上犯罪道路的都是待业的,整日无所
事事,生活无来源,势必去偷、抢等。因而在扩大就业机 会的同时,地区间应加强对就业信息的沟通、协调,政府 有关部门应对务工人员的流动进行调配、管理,对人力资 源进行合理配置,避免务工人员的盲目而无序流动。
17
2、监狱的“交叉感染”。
关于“监狱”的致罪性问题,经过犯罪学家的长期研 究和讨论,其结论应该是肯定的。正如法国当代犯罪学家 所指出的:“可以肯定的是,在包括法国和美国在内的一 些国家执行监禁刑的可悲现状,验证了监狱具有致罪性的 论断。”日本犯罪学家研究后指出:“我国现在的监狱劳 动,是用极少量的奖金来约束服刑人的身体……其实际用 意不过是避免和防止犯人逃跑而已。在这种情况下,要想 使犯罪人得以改善和更生,那是根本不可能的。现在,已 坐过监狱的人中,仍有三分之二的人又成为再犯者,重新 回到监狱。”监狱对青少年犯罪的“交叉感染”作用更是 突出,因为他们的抵抗力更弱,模仿力则更强。对此,应 引起我们的充分注意。(进入监狱受到更多犯罪人的影响,18
广义青少年犯罪的概念,是从犯罪学的角度出发给青少年 犯罪所下的定义。指10至25岁的人实施的具有严重社会 危害性的行为。
犯罪心理学之青少年犯罪分析PPT课件

一、家庭结构的缺陷
(1)、家庭破裂
2021/7/23
21
(二)行为不端的父母成为子女犯罪的榜样
• 家庭中的社会化很多都是在无形中进行的,有着 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 另外,未成年人好奇心较强,可塑性大,善于模 仿,但其分辨是非、控制自己意志的能力较弱。
2021/7/23
22
(三)家庭气氛不和睦
• 家庭中的夫妻关系影响着家庭其他成员之间的关 系。
• (2)犯罪亚文化对青少年犯罪起着群体化的作用。 • (3)犯罪亚文化的转型又决定着青少年犯罪的基本特点。 • (4)犯罪亚文化的传播,也常常使犯罪青少年在犯罪心
理上被激活、被强化。
2021/7/23
33
• 综上所述,我们把影响犯罪心理形成的因 素,从两个角度进行论述:角度一是犯罪 心理学的分析。角度度二是时空、家庭、 学校、社会文化等因素分析。
• 不和睦的家庭气氛容易使孩子形成感情冷漠、烦 躁、孤僻、内向的性格,不和睦家庭相较于和睦 家庭,其子女违法行为者明显增多。
2021/7/23
23
• (四)贫困家庭
• 贫困是人们走向犯罪的影响因素,经济状 况恶劣的贫困家庭,缺乏正常的家庭生活 和文化教育,容易促进少年的犯罪倾向。
2021/7/23
9
角度一:从犯罪心理学分析成因
• (一)、犯罪精神分析
• 1、古典弗洛伊德学派
• 人们潜意识中的原始本能、欲望、冲动与现实社会道德、 法律、文明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是产生各种精神症状、神经 症状和心理过失的根源。
• 人格:本我,自我,超我
• 若力量不平衡,导致心理异常
2021/7/23
10
潜意识:未知远远大于有知
2021/7/23
(1)、家庭破裂
2021/7/23
21
(二)行为不端的父母成为子女犯罪的榜样
• 家庭中的社会化很多都是在无形中进行的,有着 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 另外,未成年人好奇心较强,可塑性大,善于模 仿,但其分辨是非、控制自己意志的能力较弱。
2021/7/23
22
(三)家庭气氛不和睦
• 家庭中的夫妻关系影响着家庭其他成员之间的关 系。
• (2)犯罪亚文化对青少年犯罪起着群体化的作用。 • (3)犯罪亚文化的转型又决定着青少年犯罪的基本特点。 • (4)犯罪亚文化的传播,也常常使犯罪青少年在犯罪心
理上被激活、被强化。
2021/7/23
33
• 综上所述,我们把影响犯罪心理形成的因 素,从两个角度进行论述:角度一是犯罪 心理学的分析。角度度二是时空、家庭、 学校、社会文化等因素分析。
• 不和睦的家庭气氛容易使孩子形成感情冷漠、烦 躁、孤僻、内向的性格,不和睦家庭相较于和睦 家庭,其子女违法行为者明显增多。
2021/7/23
23
• (四)贫困家庭
• 贫困是人们走向犯罪的影响因素,经济状 况恶劣的贫困家庭,缺乏正常的家庭生活 和文化教育,容易促进少年的犯罪倾向。
2021/7/23
9
角度一:从犯罪心理学分析成因
• (一)、犯罪精神分析
• 1、古典弗洛伊德学派
• 人们潜意识中的原始本能、欲望、冲动与现实社会道德、 法律、文明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是产生各种精神症状、神经 症状和心理过失的根源。
• 人格:本我,自我,超我
• 若力量不平衡,导致心理异常
2021/7/23
10
潜意识:未知远远大于有知
2021/7/23
青少年犯罪案例 PPT素材

案例2
13岁,是充满阳光和活力的花季年龄,也是 众多中学校园里的青春少年。然而12月2日, 青岛某中学的教室内却发生了一起流血事 件,两名初二男生发生小冲突,一名男生 脖子上的动脉血管被刺穿了。万幸的是, 受伤男孩失血过多,但经抢救已经脱离的 生命危险。
案例三
12月12日下午,家住夏庄街道的17岁少年孙某和 郭某一起出去找同学玩,但在不久之后,噩耗传 来:孙某被刀捅死,郭某被捅伤。据目击者回忆, 12日下午3点左右,他看见七八个小伙子在公园里, 当时,几个小伙子不知道因为什么发生口角,其 中一个小伙子突然拿出了刀子,对着两个少年身 上一阵猛捅,发现出事之后,有几个小伙子将被 捅的2人送到了医院。据警方透露,嫌疑人吕某也 是17岁的少年,事发后,投案自首。
案例八
“我就是黑社会,,谁出来我打谁。”12月1 日晚11时许,在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亦 庄校区对面的学生公寓,一名学生疑因与 同学发生冲突,招来父亲及其两名朋友, 持械冲进宿舍六层,连续打伤21名学生和 一名宿管。随后,几人被民警制服。
案例九
“我爸是李刚”
2010年10月16日晚,一辆黑色轿车在河北大学校 区内撞倒两名女生一死一伤,司机不但没有停车, 反而继续去校内宿舍楼接女友。返回途中被学生 和保安拦下,该肇事者不但没有关心伤者,甚至 态度冷漠嚣张,高喊“有本事你们告去,我爸是 李刚!”后经证实了解,该男子名为李启铭,父亲 李刚是保定市某公安分局副局长。此事一出迅速 成为网友和媒体热议的焦点,“我爸是李刚”语 句也迅速成为网络最火的流行语。
远离犯罪
珍爱生命
青春无悔
谢谢倾听
案例五
06年,15岁的小杰是一名网络游戏的玩家, 有一天看到化名“白天使”的玩家,竟然 有等级相当高的装备,让小杰好生羡慕, 小杰和“白天使”聊了起来,发现“白天 使”竟就在不远的网吧,突然心声歹念, 打算带着一群朋友前去,胁迫“白天使” 将装备交出来…为了网络装备,不少青少 年宁愿以援交、诈骗、恐吓手段来得到宝 物,类似这样的案例,已成社会隐忧。
法律基础知识讲座(青少年犯罪)PPT课件

青少年犯罪分析
青少年这个概念在犯罪学中一般是指已 满14周岁而不满25周岁的人。这个概念包含 “青年”和“少年”两个年龄段的人群,横跨
了未 成年人和成年人两个年龄区域。
青少年犯罪分析
未成年人在法律上的含义是指已满14周 岁又未满18周岁的人。
他们刚刚走上生理和心理的成熟之路, 初步具有辨别是非的能力。所以易受外界因 素的干扰,往往容易“近朱者赤,近墨者 黑”。辨别是非能力很差,易冲动,好感情 用事,做事不计后果,而且极易受外界因素 的影响,
《刑法》第十七条规定:
❖ 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 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
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 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 刑事责任。
❖ 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 或减轻处罚。因不满16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 责令其家长或监护人加以管教;必要的时候, 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未成年人预防犯罪)
我国的法律体系介绍-法律体系
❖ 1 宪法
10、未成年人保护法
❖ 2 行政法
11、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 3 民法
❖ 4 商法
❖ 5 经济法
❖ 6 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7 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
❖ 8 刑法
❖ 9 诉讼法
违法与犯罪
❖ 违法和犯罪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既有联系又 有区别。 违法是指一切违反国家的宪法、法律、法令、行政 法规和行政规章的行为,其外延极为广泛。犯罪则 必须符合我国《刑法》关于犯罪的规定,必须具备 以下特征:第一,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行为。行为对 社会的危害性,是犯罪最本质的特征。第二,犯罪 是触犯刑律的行为。也就是说危害社会的行为必须 同时是触犯《刑法》规定的行为,才构成犯罪。第 三,犯罪必须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只有应受刑 罚处罚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才被认为是犯罪。这就 说明,行为的情节和对社会危害的程度是区分违法 和犯罪的界限。
青少年犯罪PPT

青少年犯罪特点
• 1 、严重犯罪较多,作案手段比较野蛮和凶残,往往是不计 后果。 青少年正处在成长发育阶段,生理发育很快,但心理发展 却比较慢,在思想上表现为不成熟性,容易走向歧途;并 且易受到外界感染、刺激,产生感情冲动,走向极端。这 些人或行凶杀人、严重伤害,或暴力抢劫,或实施强奸, 犯罪手段恶劣,带有一定程度的疯狂性。 • 2 、突发性犯罪多,作案动机、目的比较单纯,带有一定的 盲目性。 由于青少年年龄小,社会经验少,考虑问题比较简单,犯 罪动机单纯,很少预谋,突发性犯罪比较多。
青少年犯罪
什么是青少年犯罪?
• 青少年犯罪( juvenile delinquency), 青少年这个概念在 犯罪学中一般是指已满 14 周岁而不满 25 周岁的人。这 个概念包含“青年”和“少年”两个年龄段的人群,横 跨了未成年人和成年人两个年龄区域。 • 狭义青少年犯罪的概念,是指从刑事法学观点出发给青 少年犯罪概念所下的定义。它一般是指 14 — 25 岁年龄 段的人所实施的依法应当受刑事处罚的行为。它以我国 开始追究刑事责任的年龄 14 岁为起点。
青少年犯罪案例
沉迷于网络游戏 1、 4名“90后”少年深夜抢劫单身女4名均是90后的青少年,为了
满足上网游戏的需要,结伙抢劫街上行走的单身女子,先后作案10 多起。日前,莲湖警方成功打掉该团伙。 2、去年12月16日凌晨零时30分许,女青年尚某回家途中走到红 庙坡明珠巷南口时,突然被一名青年男子抱住,拖至偏僻的地方, 随后另有一名男子抢走她250元现金及一部苹果手机。四天后的凌 晨,另一名女青年在星火东巷208终点站,被2名男子以相似的作案 手法抢走现金180元、联想手机一部及部分化妆品。
3、公安莲湖分局抽调便衣侦查大队、红庙坡派出所成立专案组。 今年1月4日,民警在西桃园村、大观园某网吧、纸坊村将嫌疑人马 某某(20岁)、马某(18岁)、张某(18岁)抓获,另一名嫌疑人李某 (17 岁)在逃。经查,四人均为旬邑县同村人,仅有初中文化,沉迷于网 络游戏,嫌打工赚钱慢,便合伙在半夜抢劫单身女性。自去年12月 以来,四人在夜间抢劫十余次,用于上网挥霍,目前警方已落实5起 案件,涉案金额约一万元,三名嫌疑人被刑拘。办案民警提醒,单 身女性在外,钱财不要外露,也不要独自一人行走在僻静的路上, 另外,最好在手机上设置好生于 1996 年 4 月。著名歌唱家李双江和知名歌唱家梦 鸽之子。
预防青少年犯罪法制课PPT课件

第13页/共34页
传播淫秽的读物或者音像制品等
制作
复制 出售、出租
制作、复制、出售、出租或者传 播淫书、淫画、淫秽录像或其它 淫秽物品的,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三百元以下罚款,或者依照规定 实行劳动教养,构成犯罪的,依 法追究刑事责任。。
传播
第14页/共34页
进行淫乱或者色情、卖淫活动
严厉禁止卖淫
已满十六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经满十四周岁 不满十六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 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 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 轻或者减轻处罚。
第8页/共34页
02 青少年犯罪的类型与处罚标准
第9页/共34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
第18页/共34页
第19页/共34页
毒品吸食可使人成 瘾,导致消化系统 并发症,心血管系 统的危害,神经系 统的危害,皮肤差, 精神出现疾病,艾 滋病等,甚至死亡。
第20页/共34页
参与赌博,屡教不改
赌博或者为赌博提供条件 的,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可以单处或并处三千元以 下罚款,或者依照规定实 行劳动教养,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29页/共34页
青少年纵火案件
2000年12月17日晚,户县15岁少年王某为图好玩竟想制造火 灾。他先将一堆麦草点燃,但因火势较小没有引起他人注意, 又窜到同村张某家老屋处,用火点燃一把干麦塞入门洞引起大 火后,王某便躲在暗处观看村民救火。火越烧越大,烧毁了房 屋,烧死了一头耕牛和一些用具,损失达7000余元。法院鉴于 王某未成年,遂依法作出减轻处罚判决。判处王某有期徒刑8 个月,其父母赔偿受害人的全部经济损失7000余元。
传播淫秽的读物或者音像制品等
制作
复制 出售、出租
制作、复制、出售、出租或者传 播淫书、淫画、淫秽录像或其它 淫秽物品的,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三百元以下罚款,或者依照规定 实行劳动教养,构成犯罪的,依 法追究刑事责任。。
传播
第14页/共34页
进行淫乱或者色情、卖淫活动
严厉禁止卖淫
已满十六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经满十四周岁 不满十六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 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 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 轻或者减轻处罚。
第8页/共34页
02 青少年犯罪的类型与处罚标准
第9页/共34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
第18页/共34页
第19页/共34页
毒品吸食可使人成 瘾,导致消化系统 并发症,心血管系 统的危害,神经系 统的危害,皮肤差, 精神出现疾病,艾 滋病等,甚至死亡。
第20页/共34页
参与赌博,屡教不改
赌博或者为赌博提供条件 的,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可以单处或并处三千元以 下罚款,或者依照规定实 行劳动教养,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29页/共34页
青少年纵火案件
2000年12月17日晚,户县15岁少年王某为图好玩竟想制造火 灾。他先将一堆麦草点燃,但因火势较小没有引起他人注意, 又窜到同村张某家老屋处,用火点燃一把干麦塞入门洞引起大 火后,王某便躲在暗处观看村民救火。火越烧越大,烧毁了房 屋,烧死了一头耕牛和一些用具,损失达7000余元。法院鉴于 王某未成年,遂依法作出减轻处罚判决。判处王某有期徒刑8 个月,其父母赔偿受害人的全部经济损失7000余元。
10、青少年犯罪要警惕.ppt

同的准则。( √ )
2.青少年年龄小,与犯罪无关,即使犯罪,也不受处
罚。( × )
3.我们应自觉树立法律意识,从小事做起,预防违法
犯罪。( √ )
4.许多违法犯罪行为,都是从沾染不良习气开始的。
(√ )
5.道德水平高,法制观念强,行为上就不会做违法犯
罪的事情。( √ )
二、最佳选择(把你认为最符合题意的选项找 出来,填在相应的括号内。)
纪观念淡薄,难免犯违反纪律的错误,发 展下去就违法,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畅所欲言:
3、你知道的不良行为有哪些?
思考
犯罪的危害性
对他人的危害:
损害他人财物、导致他人经济损失, 危害他人人身安全、生命安全。
对自己的危害:坐牢失去自由,自毁前程 。
对家庭的危害:影响家庭正常生活,甚至家破人亡 。
对社会的危害:影响社会安定,败坏社会风气。
案例分析: 一个好学生是如何走
上犯罪道路的?
讨论:
1、一个好学生是怎样走上犯罪道路?
劣迹 违纪 违法 犯罪
什么是青少年犯罪?
年满14周岁至未满25周岁的人 触犯了刑法而受到法律规定处罚 的行为。 未成年人走上犯罪是从什么行为开始 的,有一个什么变化过程?
劣迹 违纪 违法 犯罪
2、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得到了什么启示? 对自己要求不严格,道德水平低,法
③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④观看、收听色情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要做到预防违法犯罪,就必须(
)
①提高道德水平,增强法制观念
②在心灵深处憎恶违法犯罪,行为上远离违法
犯罪
③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
④认清违法犯罪的危害
A.①③
B.①②④
2.青少年年龄小,与犯罪无关,即使犯罪,也不受处
罚。( × )
3.我们应自觉树立法律意识,从小事做起,预防违法
犯罪。( √ )
4.许多违法犯罪行为,都是从沾染不良习气开始的。
(√ )
5.道德水平高,法制观念强,行为上就不会做违法犯
罪的事情。( √ )
二、最佳选择(把你认为最符合题意的选项找 出来,填在相应的括号内。)
纪观念淡薄,难免犯违反纪律的错误,发 展下去就违法,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畅所欲言:
3、你知道的不良行为有哪些?
思考
犯罪的危害性
对他人的危害:
损害他人财物、导致他人经济损失, 危害他人人身安全、生命安全。
对自己的危害:坐牢失去自由,自毁前程 。
对家庭的危害:影响家庭正常生活,甚至家破人亡 。
对社会的危害:影响社会安定,败坏社会风气。
案例分析: 一个好学生是如何走
上犯罪道路的?
讨论:
1、一个好学生是怎样走上犯罪道路?
劣迹 违纪 违法 犯罪
什么是青少年犯罪?
年满14周岁至未满25周岁的人 触犯了刑法而受到法律规定处罚 的行为。 未成年人走上犯罪是从什么行为开始 的,有一个什么变化过程?
劣迹 违纪 违法 犯罪
2、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得到了什么启示? 对自己要求不严格,道德水平低,法
③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④观看、收听色情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要做到预防违法犯罪,就必须(
)
①提高道德水平,增强法制观念
②在心灵深处憎恶违法犯罪,行为上远离违法
犯罪
③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
④认清违法犯罪的危害
A.①③
B.①②④
青少年犯罪心理分析及预防-PPT课件精选全文

2024年8月27日
13
11
三、预防犯罪口诀
❖ 6、打架斗殴致伤残,一判就是七八年。 ❖ 孙某,17岁,旷课,不知道学习为什么,打
工修车,学驾照不想学,父母农民,要求不 严,买刀好玩,失手扎到身后同伙心脏致死, 8年刑。
2024年8月27日
12
结束语
❖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胡锦涛访美期间送给芝 加哥佩顿中学学生们三句话:“第一句话,知识是 开启未来的钥匙。第二句话,语言是沟通和交流的 桥梁。第三句话,青年是国家的未来、世界的希 望。”青少年能否健康成长,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 的长远利益,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百 年大计。所以,预防青少年犯罪是一项紧迫而艰巨 的任务,也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一项系统工程。 只有大家一起积极努力,齐抓共管,我们才能还孩 子们一方净土,还祖国未来一个美好的希望!
❖ 2、受社会不良文化的影响。不健康的图书、报纸、音像出 版物、不良网站和网络信息,宣传着封建迷信、凶杀暴力、 淫秽色情的内容,这些低级、暴力、庸俗的文化侵蚀了青少 年的思想。
2024年8月27日
8
三、预防犯罪口诀
❖ 1、待业青年到处漂,这种朋友不可交; ❖ 李某,17岁, 小学, 酒店配菜, 天天一起
学,在自己家伙同他人轮奸打工女,判刑6年半。 ❖ 2、暴力性犯罪,大要案多,社会危害性极大。马
加爵,巴西杀30人少女。 ❖ 3、文化素质低,农民、无业人员占很大比例 ❖ 4、团伙犯罪案件较多。
2024年8月27日
3
一、青少年犯罪的特点
❖ 5、闲散人员和外来人口流窜作案较多。 ❖ 梁某,17岁, 初中, 盗窃,6年,福建打工做鞋底,
❖ 4、家长示范效应。有的家长整天吃喝玩乐,作风不正,行 为放荡,违法犯罪,孩子耳濡目染,养成不良习惯。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主题PPT课件

在遭到违法犯罪行为侵害的,切实要记住两点:
第一,同学们要以躲避免受违法犯罪行为侵害,为自己的首要任务。不提倡你们去同违法犯罪分子面对面搏斗,比较明智的做法是遇事不慌,然后设法摆脱或向四周的大人呼救,或拔打“110”报警。
第二、如果自己正在或已经受到非法侵害的就应该采取正确的途径解决,如及时向学校、家庭或者其他监护人报告(求助),由家长、老师或学校出面制止不法侵害,也可以向公安机关和政府主管部门的报告。
“不良行为”
旷课、夜不归宿;携带管制刀具;打架斗殴、辱骂他人;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偷窃、故意毁坏财物;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
“不良行为”
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进入法律、法现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
未成年人不良行为产生的原因
Click here to add the title text information and file information can be short and concise
犯罪和我们有什么关系?
未成年人走向犯罪的第一步是开始有了不良行为
第二章节
Click here to add the title text information and file information can be short and concise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主/题/班/会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主题班会
Click here to add the title text information and file information can be short and concise, do not need too long
第一章节
违法和犯罪的关联?
第一,同学们要以躲避免受违法犯罪行为侵害,为自己的首要任务。不提倡你们去同违法犯罪分子面对面搏斗,比较明智的做法是遇事不慌,然后设法摆脱或向四周的大人呼救,或拔打“110”报警。
第二、如果自己正在或已经受到非法侵害的就应该采取正确的途径解决,如及时向学校、家庭或者其他监护人报告(求助),由家长、老师或学校出面制止不法侵害,也可以向公安机关和政府主管部门的报告。
“不良行为”
旷课、夜不归宿;携带管制刀具;打架斗殴、辱骂他人;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偷窃、故意毁坏财物;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
“不良行为”
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进入法律、法现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
未成年人不良行为产生的原因
Click here to add the title text information and file information can be short and concise
犯罪和我们有什么关系?
未成年人走向犯罪的第一步是开始有了不良行为
第二章节
Click here to add the title text information and file information can be short and concise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主/题/班/会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主题班会
Click here to add the title text information and file information can be short and concise, do not need too long
第一章节
违法和犯罪的关联?
青少年犯罪讲座课件ppt

三、青少年犯罪原因
(一)、主观因素
• 青少年本身消极的心理特征,就是青少年犯罪心理形成的主观原因。 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个性差异与青少年犯罪直接相关。青少年正处于生理和心 理发育成长阶段,辨别是非、区分良莠和抵御外界影响的能力差, 自控力弱,行为不稳,模仿力强,好冲动,易被诱惑实施犯罪。有 的在家庭经济方面与高收各种诱惑,以及一些 低级趣味的色情文化,有一种神秘感,想试试的心理。 2、智力水平的高低与犯罪的类型、作案手段及侵害对象直接 相关。在心理学研究中,智力的高低通常是用智力测验和智商(IQ) 概念来表示的。从大量的案件看,智力水平的高低并不决定个体是 否犯罪,但是智力的高低却与犯罪的类型、作案方式以及侵害的对 象相关。 3、文化水平的贫乏也是青少年犯罪的原因之一。日本学者指 出:怠学是犯罪之母,儿童和学生怠学,不适应学校的日常生活, 是将来发生危险的重大信号。从我国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情况来看, 在他们违法犯罪之前,绝大多数对学习抱消极态度,成绩不良。在 校学生的越轨行为往往从迟到、早退、旷课开始,学习成绩从一门 不及格到二、三门不及格到全部不及格。
上海自助银行凶杀案告破 疑犯系未成年人
• 犯罪嫌疑人胡某年仅15岁,2006年2月来沪 打工,先后搭识了老乡魏某(19岁)、张某 (17岁)、周某(16岁),4人一起找工作不成, 遂预谋抢劫钱财后离沪返乡。 3月22日3时许,4人自康定路尾随被害人沿 江宁路由南向北行至案发自助银行处,魏某 将随身携带的匕首交给胡某,由魏、周2人 在外望风,胡某进入现场对被害人实施伤害, 劫得被害人钱包一个(内有人民币40元),张 某随后进入现场抢劫被害人背包未果,后4 人一起逃离现场。由于案发时被害人刚在自 动存款机上完成存款程序,故犯罪嫌疑人并 未从被害人处劫得银行卡内现金。目前,4 人已依法被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审查 中。
中学生普法教育ppt(共43张PPT)

经过:被害者阿红,17岁,就读于萧山某高中。因一点小矛盾,阿红与 同学阿洁发生吵架。怀恨在心的阿洁,纠集其他4人,将阿红骗至阿华 家中,用围巾将阿红勒死,并支解,随后弃尸野外。
青少年怎么犯罪
3. 团伙犯罪居多。 2012年 3月1日、2日晚上,周亮相继抢劫了两名女市民。
监狱服刑的小羽回忆当时,我真的好想试一试,想知道那究竟是怎么回事情……我顾不上是自家表妹,按捺不住内心的冲动,走出了危险的 第一步……
盗窃罪
抢劫罪
侵财类犯罪
故意杀人罪
故意伤害罪
寻讯滋事罪
暴力犯罪
强奸罪 性犯罪
青少年怎么犯罪
1. 突发性和随意性。 一般地说,较少有预谋,没
有经过事前的周密考虑和精心策 划,常常是受到某种因素诱发和 刺激,或一时的感情冲动而突然 犯罪。这种突发性行为反映了未 成年人情感易冲动,不善于控制 自己。
18岁学生王某上课时不遵守纪律,嘻嘻哈哈,又说又闹,扰乱课堂 秩序。班长上前制止,他不仅不听,反而拿起凳子向班长头部砸去, 致使班长受重伤在被送往医院的路上死亡。
自今年2月中旬以来,9名无业青少年结伙作案,专抢劫单身路人,疯 狂实施抢劫作案40余起。日前,兰州城关警方成功打掉这一特大抢劫犯罪团伙。
青少年怎么犯罪
7. 向成人化、智能化、暴力化和低龄化发展。
在犯罪手段上,青少年犯罪越来越趋向成人化、智能化、 暴力化,犯罪手段残忍,情节较为严重,而且不计后果。 在很大程度上,这是青少年模仿的结果,也是社会不良文 化影响的结果。
安徽省涡阳县一特大犯罪团伙的成员中有41人是青少年,犯罪时年龄最大的20岁、最 小的13岁,有的是在校学生。法院一审审理查明,2004年夏至2006年,郭洪振、孙靖康等
人纠集社会闲散人员、“两劳”回归人员,在涡阳县的洗浴中心、歌舞厅、网吧等娱乐场所作案
青少年怎么犯罪
3. 团伙犯罪居多。 2012年 3月1日、2日晚上,周亮相继抢劫了两名女市民。
监狱服刑的小羽回忆当时,我真的好想试一试,想知道那究竟是怎么回事情……我顾不上是自家表妹,按捺不住内心的冲动,走出了危险的 第一步……
盗窃罪
抢劫罪
侵财类犯罪
故意杀人罪
故意伤害罪
寻讯滋事罪
暴力犯罪
强奸罪 性犯罪
青少年怎么犯罪
1. 突发性和随意性。 一般地说,较少有预谋,没
有经过事前的周密考虑和精心策 划,常常是受到某种因素诱发和 刺激,或一时的感情冲动而突然 犯罪。这种突发性行为反映了未 成年人情感易冲动,不善于控制 自己。
18岁学生王某上课时不遵守纪律,嘻嘻哈哈,又说又闹,扰乱课堂 秩序。班长上前制止,他不仅不听,反而拿起凳子向班长头部砸去, 致使班长受重伤在被送往医院的路上死亡。
自今年2月中旬以来,9名无业青少年结伙作案,专抢劫单身路人,疯 狂实施抢劫作案40余起。日前,兰州城关警方成功打掉这一特大抢劫犯罪团伙。
青少年怎么犯罪
7. 向成人化、智能化、暴力化和低龄化发展。
在犯罪手段上,青少年犯罪越来越趋向成人化、智能化、 暴力化,犯罪手段残忍,情节较为严重,而且不计后果。 在很大程度上,这是青少年模仿的结果,也是社会不良文 化影响的结果。
安徽省涡阳县一特大犯罪团伙的成员中有41人是青少年,犯罪时年龄最大的20岁、最 小的13岁,有的是在校学生。法院一审审理查明,2004年夏至2006年,郭洪振、孙靖康等
人纠集社会闲散人员、“两劳”回归人员,在涡阳县的洗浴中心、歌舞厅、网吧等娱乐场所作案
未成年人犯罪专题ppt课件

在青春期,未成年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开始 形成,他们的具体生活经验、科学知识,对社会 的看法以及其他心理品质,影响着人生观和价值 观的形成。但由于受到自身知识水平、社会经验、 心理承受能力等因素的限制,未成年人对事物的 看法常常是片面的、不彻底的,因此要未成年人 去理解一些较为复杂和深刻的社会现象,显得过 于苛刻,往往会使他们陷入困境,产生迷惘和误 解。
--
生活中当你遇到下列情况时,你应如何做? 1、在别人打我时,我该怎么做呢?
如果是同学之间发生轻微的摩擦,要尽量冷静处理, 决不能采取极端的方法去报复,如果双方不能和解,可以 向学校教师反映情况,由校方进行处理。
如果是社会青年无端殴打你,首先要保全自己的生命 安全,及早脱身,然后及时打110报警,不应盲目的抗打 硬拼。
减轻处罚。
•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监
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
• 未成年罪犯可适用的刑种
•
1管制
•
管制,是五个主刑中最轻的刑种,根据管制的特点,对未成年人
适用管制,有利于使未成年人继续正常生活学习,感到社会与家庭的
温暖,从而更利于对其的改造。
•
2拘役
--
5、突然遭遇歹徒行凶时怎么办?
(1)迅速逃跑,不能迎着歹徒的方向逃跑,而要转过身, 朝反方向跑,朝老师或警卫所在的方向逃跑。 (2)逃跑的过程中,歹徒追逐,摆脱不了,可随机捡起身 边的竹竿、棍子、扫把等物用于防身或还击,还可就近抓 些沙子、泥土、石灰等小颗粒物,在必要的时候洒向歹徒 的眼睛,为自己争取逃跑机会。 (3)若不幸被歹徒抓住,切记保持冷静,不要“硬碰硬”, 可以伺机向歹徒要吃要喝,以保存体力。还可以跟歹徒套 近乎、拉家常,拖延时间。
--
生活中当你遇到下列情况时,你应如何做? 1、在别人打我时,我该怎么做呢?
如果是同学之间发生轻微的摩擦,要尽量冷静处理, 决不能采取极端的方法去报复,如果双方不能和解,可以 向学校教师反映情况,由校方进行处理。
如果是社会青年无端殴打你,首先要保全自己的生命 安全,及早脱身,然后及时打110报警,不应盲目的抗打 硬拼。
减轻处罚。
•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监
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
• 未成年罪犯可适用的刑种
•
1管制
•
管制,是五个主刑中最轻的刑种,根据管制的特点,对未成年人
适用管制,有利于使未成年人继续正常生活学习,感到社会与家庭的
温暖,从而更利于对其的改造。
•
2拘役
--
5、突然遭遇歹徒行凶时怎么办?
(1)迅速逃跑,不能迎着歹徒的方向逃跑,而要转过身, 朝反方向跑,朝老师或警卫所在的方向逃跑。 (2)逃跑的过程中,歹徒追逐,摆脱不了,可随机捡起身 边的竹竿、棍子、扫把等物用于防身或还击,还可就近抓 些沙子、泥土、石灰等小颗粒物,在必要的时候洒向歹徒 的眼睛,为自己争取逃跑机会。 (3)若不幸被歹徒抓住,切记保持冷静,不要“硬碰硬”, 可以伺机向歹徒要吃要喝,以保存体力。还可以跟歹徒套 近乎、拉家常,拖延时间。
认识与预防青少年犯罪主题教育PPT课件

青少年犯罪原因分析
Analysis on the causes of juvenile delinquency
社会原因
Social reasons
社会不良现象对青少年的影响不容忽视。现在人们所说的“黄色”、“灰色”和“黑色”“三色污染”,对青少年的危害尤其为甚!
文化市场的“黄色污染”
低级、庸俗的文化会侵害、腐蚀人们的 灵魂。目前,在文化市场上,图书报刊、 音像制品中充斥着大量的封建迷信、凶 杀暴力、淫秽色情及其它不健康的内容, 对社会文化造成了比较严重的污染。
为人父母者,应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和爱好,给孩子做好表率。
注意家教方法,因人而教。
父母教育方法不当,过分溺爱和纵容,不仅教不好,反而把孩子推向邪路。
教子不力,应承担相应责任。
针对青少年犯罪,建议在法律责任中加入对父母的处罚条文,以督促父母教育好自己的子 女。
如何预防青少年犯罪
How to prevent juvenile delinquency
犯罪行为是一系列因素的表现,这些因素既是个别的,又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并且交织在一起,如果孤立地看待这些因 素,就一定会歪曲其性质。”
“任何孤立的引起犯罪的决定性因素,都不能发生犯罪,犯罪的产生不仅要具备许多决定性的引起犯罪的因素,而且要具备 一定的环境条件、个人的人格特征,尤其是不同类型犯罪的巨大差异。”
从属性犯罪。
青少年由于思维尚不成熟及社会经验的不丰富,容易成 为成人犯罪时控制的对象,并且青少年由于对好坏的识别 能力差,在作案时处于一种死心塌地的从属地位。
团伙性犯罪。
青少年以一定的特征如地域、性格、年龄、同学等形式一个个的团伙,经常聚在一起,形成一附和,或碍于情面 不好推辞共同作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个人主观原因 青少年自身素质的好坏是决定其是否违法犯罪的关键。 一些青少年自身素质不高,抵御能力差。其自身不正确的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性格的缺陷,幼稚的心理,以 及自身生活需要、人格尊严得不到满足,加上法制观念的 缺乏等等,一旦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刺激,很容易走向 犯罪道路。
四是作案手段残忍,犯罪后果严重。这一特点从今年八宝 镇杀人一案也可以看出来,杨某在前日的互殴中吃亏后, 便事先购买了一把水果刀,邀邓某单挑发生争执,在遭到 殴打后,遂拿出水果刀,顺势就朝邓某胸口剌了一刀。邓 某被剌后转身向远处跑,杨某持水果刀追赶。后邓某跑了 十多米就倒在路旁,接着杨某又朝倒地的邓某身上剌了两 刀,后见邓某不动了才收起了水果刀。
2、监狱的“交叉感染”。 关于“监狱”的致罪性问题,经过犯罪学家的长期研究和 讨论,其结论应该是肯定的。正如法国当代犯罪学家所指出的: “可以肯定的是,在包括法国和美国在内的一些国家执行监禁 刑的可悲现状,验证了监狱具有致罪性的论断。”日本犯罪学 家研究后指出:“我国现在的监狱劳动,是用极少量的奖金来 约束服刑人的身体……其实际用意不过是避免和防止犯人逃跑而 已。在这种情况下,要想使犯罪人得以改善和更生,那是根本 不可能的。现在,已坐过监狱的人中,仍有三分之二的人又成 为再犯者,重新回到监狱。”监狱对青少年犯罪的“交叉感染” 作用更是突出,因为他们的抵抗力更弱,模仿力则更强。对此, 应引起我们的充分注意。(进入监狱受到更多犯罪人的影响,犯 罪能力更强)
青少年犯罪是当今各国十分重视的重大社会问题,有的专 家学者将未成年人犯罪与环境污染、吸毒贩毒并列为世界 三大公害。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重视和加强对青少年 的教育与培养,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不仅关系到社会治 安、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的安全,而且关系到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因此,深入研究青少年犯罪问题,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 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四、社会文化原因 1、文化市场的“黄色污染”低级、庸俗的文化会侵害、 腐蚀人们的灵魂。目前,在文化市场上,图书报刊、音像 制品中充斥着大量的封建迷信、凶杀暴力、淫秽色情及其 它不健康的内容,对社会文化造成了比较严重的污染。一 起赵××奸淫幼女案中,赵××只有15岁,就“糟蹋”、奸 淫了8名女孩,这些女孩小的仅有4岁,大的才11岁,赵 ××年纪不大,但却花样翻新,手段残忍,这些都是他看 黄色录像学来的。他经常光顾的录相厅老板也因此案被判 刑。
2、对学生处分缺乏慎重考虑和处分后对处分生放弃教育。 对违犯校规校纪的学生进行处分,是教育、挽救学生 的一种手段,若运用得好,可以对有不良行为的学生起到 警告、震慑作用,若运用不好,则会使受处分的学生从此 自暴自弃,在邪道上越走越远,从而滑向犯罪的泥潭。一 个18岁的黑帮“老大”——王海,在其自述中谈到:“有 一次上课迟到,老师罚我在教室的角落里举砖头,我心里 发狠就用砖头一下砸在一张课桌上。 老师上来就踢了我一 脚,我和他打了起来。就这样,我被学校记大过处分。我 认真学习的日子也随之结束了。我和那些调皮捣蛋的学生 混在一起,整天寻衅滋事。”
(四)设置心理咨询机构。 由专家和心理医生对青少年的心理状况进行专门的系 统调研,掌握其现状,研究控制不良心理的对策,提供预 防犯罪和犯罪预测的实践依据,对青少年心理教育起到指 导和帮助。
(五)加强文明社区、文明村镇建设,给青少年一个良好的 成长环境。 据研究,人的发展,智慧的发展靠他自己与周围环境 发生相互作用而慢慢建构起来的。所以青少年的周围环境 对他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以村镇、社区为依托(特别 是农村),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营造一个清新、干净、 文明、活力的环境。经常邀请有关部门对辖区群众进行普 法等其他知识的学习,提高人民群众法律素质。
3、法制教育的缺乏或者流于形式。 学校缺乏对青少年的思想品德和法制教育,是青少年 违法犯罪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很多青少年学生不知 什么是违法犯罪,缺乏普通的法律常识,不知法、不懂法, 更谈不上遵纪守法。前一段时间,笔者办理的刘×抢劫案, 被告人刘×在学校、网吧门口强行向其他学生索要钱财, 以满足其上网消费。他感觉这些都是小事,压根没有和犯 罪联系起来。
二、家庭教育原因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家庭 教育的缺陷是子女形成不良个性的基础。 这主要有几种情况:一是父母文化程度不高,不会管, 出了问题,往往棍棒相加,缺乏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二是 子女长期养成的不良习性,父母管不了,因为没有从早期 教育入手、管得晚了;三是父母对子女丧失信心,不愿管, 顺其自然,放任自流;四是父母离异后,孩子无人管,为了 自己而不顾及或无暇顾及孩子,使之浪迹社会;五是父母自 身行为不端直接影响孩子,使之效仿父母,小偷小摸,打 架斗殴。人们总结的一句话:“问题家庭出问题少年”, 确实不无道理!
五、司法执行原因 这里主要谈的是刑事法律制度的缺陷及执行方面存在的 问题,以及对犯罪人的改造措施所致犯罪的因素。 1、刑事诉讼制度及其执行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执行刑诉法过程中所存在的诸如“刑讯逼供”、 “律师会见难”和“超期羁押”等“老大难”问题。这些 都可能使受到不公正对待和遭受枉法追究的人,产生逆反、 继而对社会进行抵抗甚至敌视的犯罪心理。对于青少年来 说,更容易产生这种心理。由此,加强对青少年犯罪嫌疑 人、被告人的权利保障,尽量减少对其羁押,显得更为重 要。(尽可能保证青少年犯罪者的权利,否则会更加仇恨 社会,出狱后更加疯狂)
三、学校教育原因 学校教育对青少年的成长至关重要。学校教育方法不当, 是导致一些青少年流向社会、走向犯罪的重要因素。现在 学校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指导思想。 很多学校存在着严重的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学校 有快、慢班之分,学习好的学生往往受到青睐,可以吃小 灶,学习差的学生则受到歧视和排挤,结果是差距越拉越 大。好学生一旦考试落榜,则感前途无望,万念惧毁;差学 生则破灌破摔,厌学、辍学,这两种情况都容易出现问题。 他们一旦流向社会,受到不良因素的诱发和影响,就会发 生违法犯罪行为。
二是暴力性犯罪和侵财性犯罪较为突出。2014年至2016 年,祁阳县人民检察院批捕的未成年人罪犯38人,犯盗窃 罪、抢劫罪的共15人,未成年人寻衅滋事、故意伤害、强 奸犯罪居高不下,在犯罪总数所占比例较大。
三是两人以上共同犯罪情况较多。祁阳县人民检察院近三 年批捕的未成年人罪犯38人,共同犯罪有22人,占73%。 一些青少年由于过早辍学,无所事事,浪迹街头,三五成 群,经常聚集在一起吸烟、酗酒滋事。有的少年深受不良 音像制品毒害而不能自拔,为了寻求精神刺激,而群体持 刀、持械斗殴实施暴力。有的甚至模仿影视片中的黑社会 组织,成立帮派或团伙。
2、以腐败现象为代表的“灰色污染”。 腐败现象对下一代的影响亦不可等闲视之。以权谋私、 贪污受贿和走后门拉关系,使一些青少年也耳濡目染。他 们受家庭环境影响,相信“权大于法”,依靠自己的家庭 势力而违法犯罪,有些是为所欲为,肆无忌惮!
3、带有黑社会性质暴力犯罪的“黑色污染”。 这几年来,我国带有“黑社会”性质(称之为“涉黑 案件”)也越来越多。一些比较具体的宣传报道,虽然有 正面的法制教育的作用,但过于细致的宣扬和描写,使一 些青少年纷纷模仿,讲“哥们义气”,跪拜结盟,打打杀 杀,危害社会。
(一)强化家庭教育,营造良好气氛。 (二)社会是保障,政府应给人们创造一个更加宽松的就 业机会,避免待业青少年无序流动。 据调查,很多走上犯罪道路的都是待业的,整日无所 事事,生活无来源,势必去偷、抢等。因而在扩大就业机 会的同时,地区间应加强对就业信息的沟通、协调,政府 有关部门应对务工人员的流动进行调配、管理,对人力资 源进行合理配置,避免务工人员的盲目而无序流动。
(三)充分发挥学校的育人作用,加强法制教育。 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学校要加强法律、道德教育,开 辟第二课堂,把对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教育,爱国主 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纳入德育课,并认真考核。组织青 少年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打开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生 活。做到校内校外,课内课外相统一,以形象,生动,学 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认真落实素质教育要求,贴近青少年实 际,讲求科学,避免政治课、德育课教学形式化,把正确 的是非观映入青少年学生的头脑中,积极抵制社会上不良 风气的影响,使正气成为健康心理的支柱。通过各种心理 活动情景和模拟实际训练,增强青少年的自尊心、自信心 和进取心,提高他们承受挫折的能力。
一是犯罪动机简单、行为呈现突发性。青少年时期性情容 易急躁、激动,好感情用事,不善于控制自己,由于这些 心理特点,形成了其犯罪动机简单、单纯,有很大的盲目 性。他们为一件小事动辄大打出手,甚至施以残忍、野蛮 的手段,犯下大案。如今年发生的令人震惊的八宝镇杀人 案犯罪嫌疑人杨某,2000年4月出生,系在读初中生,父 母外出打工,该案的最先起因竟是杨某看见被害人邓某不 爽而殴打邓某,继而发生互殴,最后演化为血案。
总之,预防青少年犯罪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工作,只有 在党政组织领导下,实行对青少年犯罪预防的综合治理, 充分利用政治、经济、法律、行政、教育、文化等手段, 不断改善社会风气,消除各种消极影响,从而达到预防和 减少青少年犯罪的目的。
五是犯罪者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在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罪犯 当中,有很少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部分只接受过小学或 初中教育。一些青少年,特别是大部分农村青少年,由于 经济贫困等方面的原因,过早的辍学而走向社会。因为缺 乏完整的教育,又脱离社会监管,这些青少年的法制观念、 道德观念淡薄,价值观和人生观在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下 扭曲,荣辱观错位。
(六)政法部门应严厉打击危害青少年成长的各种犯罪,同 时做好已犯罪青少年的改造工作。 政法部门应严厉打击各种社会丑恶现象,维护社会稳 定,加强社会综合治理工作,保障青少年有一个和谐、健 康的生存与成长空间,加强和做好已犯罪的青少年的改造 以及服刑期满后回归社会后的工作。政法部门与文化、教 育、卫生等部门联合,把预防青少年犯罪问题、心理学问 题、青春期问题等同时进行引导、教育,组织有关人员进 行上课、开讲座。政法部门特别要加大整治校园周边环境 力度,清理整顿学校周边的各种场所及各种影视、网吧, 让青少年远离暴力,营造一个青少年舒心的学习、生活环 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