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互联网信息在审计项目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互联网信息在审计项目中的应用摘要:随着国际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信息正走进千家万户,并以其提供的信息量大、内容丰富、覆盖面广、传播快及获取方便等优点,正日益成为我们了解世界、获取知识的不可或缺的渠道来源,并深入根植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之中,那么如何将互联网信息引入到我们的审计项目中,充分发挥其信息的优势,更好的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实现审计的价值,是值得我们审计人员思考和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互联网信息审计项目
1 主要应用
笔者认为,审计项目应服务于经营主体,而经营主体显然不能独立于外部环境而存在,因此,在审计项目中,我们获取的信息不能仅来源于系统内部,还需要充分了解系统外部的信息,内外结合、综合考虑,才能更利于审计项目的开展,更好的为经营主体服务。而外部信息的获取主要依赖于新闻媒体及网络平台,但信息量最大、传播最广、获取最方便的无异于是网络平台上的互联网信息。因此,下面我们主要从审计项目的立项、机构选取和样本抽样、现场查证等几个方面来介绍互联网信息在审计项目中的应用。
1.1 审计立项方面
审计项目的立项不是随意决定的,这是一个需要对问题或事件的风险进行分析和求证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就是要对该项目起支撑作用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综合评价并得出结论。该过程中获取信
息的渠道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内部信息。如经营管理、业务发展及内部风险状况等,该信息主要由内部相关部门提供;二是外部信息。包括国际环境、国家宏观政策、经济形势、行业风险、新闻报道等等。如2011年至2012年上半年,新闻媒体报道多起“跑路”事件,那么要最方便快捷、高效持续地了解全国各地的发生情况,往往借助于互联网信息,如果审计机构管理层频繁看到多处地方都有“跑路”事件的报道,该信息将会引起其关注和重视,进而可能会促进针对该事件的审计项目的立项。反过来,审计机构管理层在做类似项目立项的过程中,也应从网上了解该方面的外部信息,通过分析比较,使其对立项初衷有一个更新的诠释。
1.2 机构选取方面
在制定审计方案的过程中,机构抽样工作是必不可少的,某个机构是否纳入抽查机构也不是随机决定的,一般是依据该机构业务量的发展情况、业务品种的拓展情况及内部风险管理状况等,同时也需综合考虑该机构所处的地区环境、行业风险、区域特征等等。如,网上持续介绍,某某市是“建筑之乡”、“民企之都”等,并以真实的事实、数据加以佐证,那么在做与建筑业及民营企业有关的项目审计调查时,不管该地区的经营机构在该行业方面的业务发展、经营规模及内控状况是否良好,一般都会对该机构加以重视,并考虑是否纳入抽样机构。
又如,互联网信息反映,某某地区民间借贷盛行,存在各机构、阶层都有人员参与,甚至存在向银行贷款参与民间借贷的情况,其
中部分民间借贷已经形成较大风险等,那么在做类似于操作风险等项目时,不论在该地区我行经营机构发放的贷款是否被用于民间借贷、是否已经形成风险或我行的员工是否也参与民间借贷,那么审计组从提前预警或对该事项的重点关注出发,通常会将该地区的经营机构纳入抽查范围,并予以重点关注。
1.3 样本抽样方面
样本抽样是审前准备阶段的一个重要工作,也是审计项目具体实施的一个重要环节,并且抽样质量的高低往往决定该项目最终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在做个体样本抽样时,除了有效梳理、分析被审计机构提供的内部信息资料外,还应充分发挥外部互联网信息的作用。如,在对公信业务审计检查中,审计人员使用互联网平台搜索功能,查找某信贷客户信息,通过对查到的信息筛选、分析后发现,该客户存在的负面报道较为真实,则立即将该信贷客户纳入抽查样本,并且根据问题风险的重要程度,结合非现场分析、以往审计发现等,确定该客户样本是否为重要样本、较重要样本或一般样本,以便在现场审计中适当进行资源倾斜,有所侧重。
1.4 审计查证方面
目前,互联网信息在审计项目中应用最多、最广的是在审计查证方面,如在对公信贷客户业务审计检查中,审计组专门编写了如何应用互联网信息的使用指南和查证指导,供各小组现场查证使用。概括来讲,互联网信息在查证工作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确定查证重点。在审计项目中,通常会提供审计查证指导,明确现场查证重点。如,在小企业信贷业务审计准备阶段,审计组下发了很多从互联网上下载的关于钢贸企业客户、市场及其担保机构等方面的风险事件及负面报道,直接引领我们在现场核查中对该类信贷客户的重视,同时审计组还编写了该方面的查证指导,指导现场查证工作。
二是发现问题或提供查证线索。如,在小企业信贷业务检查中,通过登陆省环保部门的网站发现,有一批环保质量不合格,要求限期责令改正的企业名单,从该名单中发现有我们现场核查的信贷客户,这也使我们直接发现了问题;同时,也可以看到部分行业在环保方面要求是非常严格的,如锂电池、造纸等行业,如果在现场审计过程中,看到该类行业的信贷客户,则审计人员往往会对该客户在环保方面的情况予以重点关注。
三是对存在可疑问题进行验证。如,在信贷业务审计检查中发现,有很多信贷客户的担保方式为设备抵押,在我们审计人员不了解某种特定设备具体价格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网上搜寻该类设备,寻找相关价格信息,通过与其评估价格和设定价值作对比,分析是否存在价值偏离。又如,在对公信贷客户业务检查中发现,部分集团企业股权关系复杂,关联、控股企业较多,而经办机构在做客户信用评级或授信申报时存在关联关系披露不充分现象,这时审计人员可以上网查阅该客户的基本信息,通过比较、分析,判断是否存在披露不充分的问题。再如,通过互联网上注册的工商、税务等网
站查询贷款客户及关联企业信息,核实各类发票的真伪等方法,目前已在审计项目的核查过程,被审计人员广泛应用。
此外,互联网还可以在审计依据、审计工具等方面的查找及应用中起着一定的作用。如,在做房地产项目时,审计组未提供关于闲置土地处置的依据,通过使用互联网上百度的搜索功能,很快就能查找到国土资源部令第53号《闲置土地处置办法》。又如,在做对公信贷业务审计检查时,我们对客户的财务风险比较关注,通过互联网搜寻并下载了一种叫z值模型的辅助工具。通过对信贷客户部分财务数据的选取和设定,能够快速得出结果,较好实现了对客户财务风险的分析和预判。
2 存在的局限性
尽管互联网信息存在上述诸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一是互联网上的信息量巨大,审计人员如何从海量的信息中梳理出有用的信息,难度较大、效率较低;二是有些网站的信息维护、更新不够及时,时效性不足,对审计项目中需要查证事项的支撑作用有限;三是部分网站上假信息很多,如何甄别筛选、去伪存真,准确把握,这也是对审计人员的一大考验。
总之,如何从海量的信息中梳理出我们需要的真实、准确、有效的信息,并合理运用到我们的审计项目中,这需要审计人员不仅要有开阔的视野、敏锐的警觉性,还要懂得内外结合、合理选取,并且具有综合分析风险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