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中化学苏教版选修4知识点复习 第三章 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 Word版
高中化学选修4知识点分类总结
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与原理章节知识点梳理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一、焓变反应热1.反应热:一定条件下,一定物质的量的反应物之间完全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2.焓变(ΔH)的意义:在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的热效应(1).符号:△H(2).单位:kJ/mol3.产生原因:化学键断裂——吸热化学键形成——放热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
(放热>吸热) △H 为“-”或△H <0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
(吸热>放热)△H 为“+”或△H >0☆常见的放热反应:①所有的燃烧反应②酸碱中和反应③大多数的化合反应④金属与酸的反应⑤生石灰和水反应⑥浓硫酸稀释、氢氧化钠固体溶解等☆常见的吸热反应:①晶体Ba(OH)2·8H2O与NH4Cl ②大多数的分解反应③以H2、CO、C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④铵盐溶解等二、热化学方程式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要点:①热化学方程式必须标出能量变化。
②热化学方程式中必须标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g,l,s分别表示固态,液态,气态,水溶液中溶质用aq表示)③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要指明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
④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⑤各物质系数加倍,△H加倍;反应逆向进行,△H改变符号,数值不变三、燃烧热1.概念:25 ℃,101 kPa时,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
燃烧热的单位用kJ/mol表示。
※注意以下几点:①研究条件:101 kPa②反应程度:完全燃烧,产物是稳定的氧化物。
③燃烧物的物质的量:1 mol④研究内容:放出的热量。
(ΔH<0,单位kJ/mol)四、中和热1.概念: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1mol H2O,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
2.强酸与强碱的中和反应其实质是H+和OH-反应,其热化学方程式为:H+(aq) +OH-(aq) =H2O(l) ΔH=-mol3.弱酸或弱碱电离要吸收热量,所以它们参加中和反应时的中和热小于mol。
高中化学选修4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单元测试(一)
1. 甲酸的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它是弱电解质的是( )A. 1 mol ·L-1 的甲酸溶液中c(H+)约为1×10-2 mol/LB. 甲酸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C. 甲酸与盐酸都能与NaOH 发生反应D. 甲酸溶液的导电能力比盐酸溶液的导电能力弱2.硫化汞(HgS)难溶于水,在自然界中呈红褐色,常用于油画颜料,印泥及朱红雕刻漆器等。
某温度时,HgS 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向硫化汞的浊液中加入硫化钠溶液,硫化汞的K sp 减小B. 图中a 点对应的是饱和溶液C. 向c 点的溶液中加入Hg(NO3)2 ,则c(S2-)减小D.升高温度可以实现c 点到b 点的转化3.氢氧化钙在80℃时的溶解度为xg ,20℃时的溶解度为yg 。
取20℃的氢氧化钙饱和溶液,蒸发掉Wg 水后再恢复到20℃ ,其溶液里面溶质的质量分数为z% ,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y>x ,y>zB.x>y>zC.y<x ,y<zD.x<y<z4.在-50℃时液氨中存在着下列平衡:2NH3(液) NH4++NH2- ,两种离子的平衡浓度均为 1.0×10-15mol ·L-1 。
以下有关-50℃时离子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离子积为1.0×10-15B.离子积为1.0×10-30C. 向液氨中加入氨基钠(NaNH2),液氨的离子积增大D. 向液氨中加入NH4Cl ,c(NH4+)增大,离子积的数值也随之增大5.在氨水中,NH3 ·H2O 电离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溶液显电中性C.c(OH-)恒定不变B.溶液中检测不出NH3 ·H2O 分子的存在D.c( NH ) =c(OH-)6.对室温下pH 相同、体积相同的醋酸和盐酸两种溶液分别采取下列措施,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加适量的醋酸钠晶体后,两溶液的pH 均增大B.使温度都升高20℃后,两溶液的pH 均不变C.加水稀释2 倍后,两溶液的pH 均减小D.加足量的锌充分反应后,盐酸中产生的氢气速率快7.已知室温时,0. 1mo1/L 某一元酸HA 在水中有0.1%发生电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溶液的pH=4B.升高温度,溶液的pH 增大C.此酸的电离平衡常数约为1×10-7D. 由HA 电离出的c(H+)约为水电离出的c(H+)的106 倍8.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其本身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CH3COOHB.干冰C.酒精D.Cl29.已知CaCO3 的Ksp=2.8×10-9 ,现将浓度为2×10-4 mol •L- 1 的Na2CO3 溶液与CaCl2 溶液等体积混合,若要产生沉淀,则所用CaCl2 溶液的浓度至少应为( )A.2.8×10-2 mol •L- 1B. 1.4×10-5 mol •L- 1C.2.8×10-5 mol •L- 1D.5.6×10-5 mol •L- 110.下列事实能说明亚硝酸是弱电解质的是( )①25℃时亚硝酸钠溶液的pH 大于7 ②用HNO2 溶液做导电试验,灯泡很暗③HNO2溶液不与Na2SO4 溶液反应④0. 1mol ·L- 1HNO2 溶液的pH=2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D.①②④11.关于浓度均为0. 1mol ·L- 1 的三种溶液:①氨水、②盐酸、③氯化铵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c(NH4+) :③>①B.水电离出的c(H+) :②>①C.①和②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c(H+)=c(OH-)+c(NH3 ·H2O)D.①和③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c(NH4+)>c(Cl-)>c(OH- >c(H+)12.25 ℃时,水电离出的H+浓度是5×10-13mol ·L-1 的硫酸溶液中,硫酸溶液的浓度为( )A.0.01mol ·L-1B.0.02 mol ·L-1C. 1×10-7mol ·L-1D. 1×10-12mol ·L-113.下列各式中属于正确的水解方程式的是( )A.NH4++H2O NH3 ·H2O+H+B.S2-+2H2O H2S+2OH-C.CH3COOH+H2O CH3COO-+H3O+D.CH3COOH+OH-===CH3COO-+H2O14.室温下,用0. 100 mol ·L- 1NaOH 溶液分别滴定20.00 mL 0. 100 mol ·L- 1 的盐酸和醋酸,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Ⅰ表示的是滴定盐酸的曲线B.pH=7 时,滴定醋酸消耗的V(NaOH)小于20mLC.V(NaOH)=20mL 时,两份溶液中c(Cl-)=c(CH3COO-)D.V(NaOH)=10mL 时,醋酸溶液中c(Na+)>c(CH3COO-)>c(H+)>c(OH-)15.25℃时,将某强酸和某强碱溶液按1 ∶ 10的体积比混合后,溶液恰好呈中性,则混合前此强酸和强碱的pH 和为( )A. 12B. 13C. 14D. 1516.某温度(T℃)时,水的离子积为K w=1×10-13 。
化学选修4知识点总结
精心整理化学选修4第三四章知识点总结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一、强、弱电解质1、常见的强电解质包括:强酸:盐酸、H 2SO 4、HNO 3强碱:KOH 、NaOH 、Ca(OH)2、Ba(OH)2大多数盐:NaCl 、K 2SO 4、AgCl 、BaSO 42、常见的弱电解质包括;弱酸:H 2CO 3CH 3COOHH 2SO 3HFHClOH 3PO 4H 2SiO 3H 2S弱碱:NH 3.H 2OAl(OH)3Mg(OH)2Cu(OH)2Fe(OH)3Al(OH)3水:H 2O弱电解质电离用可逆号,多元弱酸的电离应分步书写,且以第一步电离为主;例: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H 2CO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H 3.H 2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H 3COO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e(OH)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以CH 3COOHCH 3COO -+H +的电离平衡为例:(1)加热,平衡正向移动,因为醋酸的电离是吸热过程;(2)加水,平衡向正向移动,C(H +)浓度减小(外界条件改变为主),C(CH 3COOH)浓度减小,但)()(COOH CH C H C 3+比值增大,因为醋酸的浓度减小的幅度更大; (3)加入少量NaOH 固体,平衡正向移动;(消耗了H +)(4)加入少量CH 3COONa 固体,平衡逆向移动;(增大了CH 3COO -的浓度)(5)加入冰醋酸(纯的醋酸),平衡正向移动;(增大了反应物的浓度),但醋酸的电离度减小;三、电离平衡常数以CH 3COOHCH 3COO -+H +的电离平衡为例:电离平衡常数表达式为)()()(COOH CH C H C COO CH C k a 33+-=K a 大小只与温度有关,Ka 的大小可以反映弱电解质的强弱程度,酸越弱,Ka 越小;四、水的电离平衡1、水的电离:H 2OH ++OH -,25℃时,C(H +)=1X10-7mol/L ,C(OH -)=1X10-7mol/L ,此时水的离子积常数Kw=1X10-14,温度升高,Kw 增大,但纯水仍显中性;2、pH 计算公式:pH=-lgc(H +),反过来已知pH 大小,也可求出c(H +)=10-pH五、盐类的水解:1、写出下列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NH 4C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H 3COONa______________________Na 2C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eCl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a 2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uSO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泡沫灭火器原理(NaHCO 3和AlCl 3的双水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l 3+和S 2-的双水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l 3+和AlO 2-的双水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e 3+和CO 32-的双水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盐类的水解常数表达式:(以NH 4+为例))()()()(+++∙=4234NH C H C O H NH C NH k h 且bw h a w h K K K K K K ==或(酸或碱越弱,对应酸根离子或弱碱阳离子水解程度越大) 3、盐溶液中的三大守恒关系:以碳酸钠(Na 2CO 3)溶液为例a 、电荷守恒:溶液中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相等。
新课标高中化学选修4知识点总结(很全)
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与原理章节知识点大全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一、焓变反应热1.反应热:一定条件下,一定物质的量的反应物之间完全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1)反应热是化学变化中能量变化的一种通常的表现形式。
此外还有其他形式的能量,如:光、动能等。
(2)物质本身能量状态越低,物质越稳定,要破坏其组成的化学键需要的能量越多(吸热多);物质本身能量状态越高,越不稳定,要破坏其组成的化学键需要的能量越少(吸热少)2.焓变(ΔH)的意义:在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的热效应(1).符号:△H (2).单位:kJ/mol3.产生原因:化学键断裂——吸热化学键形成——放热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
(放热>吸热) △H 为“-”或△H <0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
(吸热>放热)△H 为“+”或△H >0☆常见的放热反应:①所有的燃烧反应②酸碱中和反应③大多数的化合反应④金属与酸的反应⑤生石灰和水反应⑥浓硫酸稀释、氢氧化钠固体溶解等☆常见的吸热反应:①晶体Ba(OH)2·8H2O与NH4Cl②大多数的分解反应③以H2、CO、C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④铵盐溶解等二、热化学方程式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要点:①热化学方程式必须标出能量变化。
②热化学方程式中必须标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g,l,s分别表示固态,液态,气态,水溶液中溶质用aq表示)③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要指明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
(0℃、101kPa可不标)④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⑤各物质系数加倍,△H加倍;反应逆向进行,△H改变符号,数值不变三、燃烧热1.概念:25 ℃,101 kPa时,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
燃烧热的单位用kJ/mol表示。
※注意以下几点:①研究条件:101 kPa②反应程度:完全燃烧,产物是稳定的氧化物,如:S-S02 C-CO2 H2-H20(l)③燃烧物的物质的量:1 mol④研究内容:放出的热量。
2022学年高中化学 第3章 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 章末复习课课件 鲁科版选修4
第3章 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 章末复习课
知识 网络 构 建
专题 总结 对 练
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类别
电离平衡
水解平衡 沉淀溶解平衡
平衡 状态 特点
离子化与分子化同 中和与水解同 沉淀与溶解同时
逆
时进行
1.沉淀滴定 (1)概念:沉淀滴定是利用沉淀反应进行滴定、测量分析的方法。 生成沉淀的反应很多,但符合条件的却很少,实际上应用最多的是 银量法,即利用 Ag+与卤素离子的反应来测定 Cl-、Br-、I-浓度。
休息时间到啦
同学们,下课休息十分钟。现在是休息时间,你们休息一下眼睛, 看看远处,要保护好眼睛哦~站起来动一动,久坐对身体不好哦~
时进行
进行
v(离子化)=v(分子 v(中和)=v(水
等
v(沉淀)=v(溶解)
化)
解)
C.向盐酸中加入氨水至中性,溶液中[[NCHl-4+]]>1 D.向 AgCl、AgBr 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 AgNO3,溶液中[[BCrl--]] 不变
2.浓度均为 0.10 mol·L-1、体积均为 V0 的 MOH 和 ROH 溶液, 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 V,pH 随 lgVV0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
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 常数(Ksp)
时,弱电解质电离形成的各种 一定温度下,水 在一定温度下,在难溶
概 离子的浓度的乘积与溶液中 或 稀 的 水 溶 液 电解质的饱和溶液中,
念 未电离的分子的浓度之比是 中 [OH - ] 与 [H 各离子浓度幂之积为
一个常数,这个常数称为电离 +]的乘积
苏教版高中化学苏教版选修4知识点总结
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与原理专题1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第一单元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一、化学反应的焓变1、反应热与焓变(1)反应热:化学反应过程中,当反应物和生成物具有相同温度时,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称为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2)焓变(ΔH):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化学反应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称为化学反应的焓变。
符号:△H,单位:kJ/mol2、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1)放热反应: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放出热量的反应称为放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2)吸热反应: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吸收热量的反应称为吸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放热反应ΔH为“—”或ΔH<0 吸热反应ΔH为“+”或ΔH >0∆H=E(生成物的总能量)-E(反应物的总能量)∆H=E(反应物的键能)-E(生成物的键能)(3)常见的放热反应:1)所有的燃烧反应2)酸碱中和反应3)大多数的化合反应4)金属与酸的反应5)生石灰和水反应 6)浓硫酸稀释、氢氧化钠固体溶解等常见的吸热反应:1)晶体Ba(OH)·8H2O与NH4Cl 2)大多数的分解反应23)以H2、CO、C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 4)铵盐溶解等注意:1)化学反应时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只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与反应条件(如点燃、加热、高温、光照等)和反应类型无关;2)物质的溶解过程也伴随着能量变化:NaOH固体溶于水明显放热;硝酸铵晶体溶于水明显吸热,NaCl溶于水热量变化不明显。
3、化学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本质原因:化学键断裂——吸热化学键形成——放热4、热化学方程式(1)定义:能够表示反应热的化学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
(2)意义:既能表示化学反应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又能表示化学反应的热量变化。
(3) 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要点:1)热化学方程式必须标出能量变化。
2)热化学方程式中必须标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g,l,s 分别表示固态,液态,气态,水溶液中溶质用aq 表示)3)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要指明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
高中化学选修4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化学选修4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一、焓变反应热 1.反应热:一定条件下,一定物质的量的反应物之间完全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2.焓变(ΔH)的意义:在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的热效应(1).符号:△H (2).单位:kJ/mol3.产生原因:化学键断裂——吸热化学键形成——放热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
(放热>吸热) △H 为“—”或△H <0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
(吸热>放热)△H 为“+”或△H >0☆常见的放热反应:①所有的燃烧反应②酸碱中和反应③大多数的化合反应④金属与酸的反应⑤生石灰和水反应⑥浓硫酸稀释、氢氧化钠固体溶解等☆常见的吸热反应:①晶体Ba(OH) 2?8H2O与NH4Cl ②大多数的分解反应③以H2、CO、C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④铵盐溶解等二、热化学方程式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要点: ①热化学方程式必须标出能量变化。
②热化学方程式中必须标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g,l,s分别表示固态,液态,气态,水溶液中溶质用aq表示)③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要指明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
④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⑤各物质系数加倍,△H加倍;反应逆向进行,△H改变符号,数值不变三、燃烧热1.概念:25 ℃,101 kPa 时,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
燃烧热的单位用kJ/mol表示。
※注意以下几点:①研究条件:101 kPa②反应程度:完全燃烧,产物是稳定的氧化物。
③燃烧物的物质的量:1 mol ④研究内容:放出的热量。
(ΔH<0,单位kJ/mol)四、中和热1.概念: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1mol H2O,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
2.强酸与强碱的中和反应其实质是H+和OH-反应,其热化学方程式为:H+(aq) +OH-(aq) =H2O(l) ,ΔH=-57.3kJ/mol3.弱酸或弱碱电离要吸收热量,所以它们参加中和反应时的中和热小于57.3kJ/mol。
高中化学鲁科版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第3章 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 综合复习课(共90张PPT)
基础·自主学习
核心·互动探究
3.影响水电离平衡的因素
(1)升高温度,水的电离程度 增大 ,Kw 增大 。 (2)加入酸或碱,水的电离程度 减小 ,Kw 不变 。 (3)加入可水解的盐(如FeCl3、Na2CO3),水的电离程度 增大 ,Kw 不变 。
基础·自主学习
核心·互动探究
4.填写外界条件对水电离平衡的具体影响
基础·自主学习
核心·互动探究
可通过实例掌握根据电离常数不变,来判断溶液中微粒浓度比值的变化情况:如把 0.1
mol·L-1 CH3COOH 溶液加水稀释,[[CCHH33CCOOOOH-]]=[[CCHH33CCOOOOH-]]··[[HH++]]=[HK+a ],稀释时,
[H+]减小,K
值不变,则 [CH3COO-] 变大。 [CH3COOH]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第3章综合复习课
基础·自主学习
核心·互动探究
第1讲 弱电解质的电离
基础·自主学习
核心·互动探究
1.弱电解质 (1)概念
考点一 弱电解质的电离
强碱 大多数盐
强酸
弱碱 水
弱酸
基础·自主学习
核心·互动探究
电解质的电离程度大,溶液的导电性不一定强,导电性是由离子浓度及所带的电 荷数决定的。
核心·互动探究
(2)电离平衡的特征
=
≠
离子 分子
基础·自主学习
核心·互动探究
(3)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 ①温度:温度升高,电离平衡 向右 移动,电离程度 增大 。 ②浓度:稀释溶液,电离平衡 向右 移动,电离程度 增大 。 ③同离子效应:加入与弱电解质具有相同离子的强电解质,电离平衡 向左 移动, 电离程度 减小 。 ④加入能反应的物质:电离平衡 向右 移动,电离程度 增大 。
化学必修四知识点概括
化学必修四知识点概括【篇一:化学必修四知识点概括】高中化学选修4知识点总结第1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反应物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物化学键的形成,化学反应过程中伴随着能量的释放或吸收.一、化学反应的热效应1、化学反应的反应热(1)反应热的概念:当化学反应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时,反应所释放或吸收的热量称为该反应在此温度下的热效应,简称反应热.用符号q表示.(2)反应热与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的关系.q>0时,反应为吸热反应;q<0时,反应为放热反应.(3)反应热的测定测定反应热的仪器为量热计,可测出反应前后溶液温度的变化,根据体系的热容可计算出反应热,计算公式如下:q=-c(t2-t1)式中c表示体系的热容,t1、t2分别表示反应前和反应后体系的温度.实验室经常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2、化学反应的焓变(1)反应焓变(3)反应焓变与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的关系:(4)反应焓变与热化学方程式: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化学式后面要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固态(s)、液态(l)、气态(g)、溶液(aq).3、反应焓变的计算(1)盖斯定律对于一个化学反应,无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焓变一样,这一规律称为盖斯定律.(2)利用盖斯定律进行反应焓变的计算.对任意反应:aa+bb=cc+dd二、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解1、电解的原理(1)电解的概念:在直流电作用下,电解质在两上电极上分别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过程叫做电解.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叫做电解池.(2)电极反应:以电解熔融的nacl为例: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称为阳极,阳极发生氧化反应:2cl-→cl2↑+2e-.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称为阴极,阴极发生还原反应:na++e-→na.总方程式:2nacl(熔)2na+cl2↑的应用(1)电解食盐水制备烧碱、氯气和氢气.阳极:2cl-→cl2+2e-阴极:2h++e-→h2↑总反应:2nacl+2h2o2naoh+h2↑+cl2↑(2)铜的电解精炼.粗铜(含zn、ni、fe、ag、au、pt)为阳极,精铜为阴极,cuso4溶液为电解质溶液.阳极反应:cu→cu2++2e-,还发生几个副反应zn→zn2++2e-;ni→ni2++2e-fe→fe2++2e-au、ag、pt等不反应,沉积在电解池底部形成阳极泥.阴极反应:cu2++2e-→cu(3)电镀:以铁表面镀铜为例待镀金属fe为阴极,镀层金属cu为阳极,cuso4溶液为电解质溶液.阳极反应:cu→cu2++2e-阴极反应: cu2++2e-→cu三、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池1、原电池的工作原理(1)原电池的概念: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称为原电池.(2)cu-zn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为cu-zn原电池,其中zn为负极,cu为正极,构成闭合回路后的现象是:zn片逐渐溶解,cu片上有气泡产生,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该原电池反应原理为:zn失电子,负极反应为:zn→zn2++2e-;cu得电子,正极反应为:2h++2e-→h2.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总反应为:zn+cuso4=znso4+cu.(3)原电池的电能若两种金属做电极,活泼金属为负极,不活泼金属为正极;若一种金属和一种非金属做电极,金属为负极,非金属为正极.2、化学电源(1)锌锰干电池负极反应:zn→zn2++2e-;正极反应:2nh4++2e-→2nh3+h2;(2)铅蓄电池负极反应:pb+so42-pbso4+2e-正极反应:pbo2+4h++so42-+2e-pbso4+2h2o放电时总反应:pb+pbo2+2h2so4=2pbso4+2h2o.充电时总反应:2pbso4+2h2o=pb+pbo2+2h2so4.(3)氢氧燃料电池负极反应:2h2+4oh-→4h2o+4e-正极反应:o2+2h2o+4e-→4oh-电池总反应:2h2+o2=2h2o3、金属的腐蚀与防护(1)金属腐蚀金属表面与周围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或因电化学作用而遭到破坏的过程称为金属腐蚀.(2)金属腐蚀的电化学原理.生铁中含有碳,遇有雨水可形成原电池,铁为负极,电极反应为:fe→fe2++2e-.水膜中溶解的氧气被还原,正极反应为:o2+2h2o +4e-→4oh-,该腐蚀为“吸氧腐蚀”,总反应为:2fe+o2+2h2o=2fe(oh)2,fe(oh)2又立即被氧化:4fe(oh)2+2h2o+o2=4fe(oh)3,fe(oh)3分解转化为铁锈.若水膜在酸度较高的环境下,正极反应为:2h++2e-→h2↑,该腐蚀称为“析氢腐蚀”.(3)金属的防护金属处于干燥的环境下,或在金属表面刷油漆、陶瓷、沥青、塑料及电镀一层耐腐蚀性强的金属防护层,破坏原电池形成的条件.从而达到对金属的防护;也可以利用原电池原理,采用牺牲阳极保护法.也可以利用电解原理,采用外加电流阴极保护法.第2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1、2节)原电池的反应都是自发进行的反应,电解池的反应很多不是自发进行的,如何判定反应是否自发进行呢?一、化学反应的方向1、反应焓变与反应方向2、反应熵变与反应方向3、焓变与熵变对反应方向的共同影响二、化学反应的限度1、化学平衡常数(1)对达到平衡的可逆反应,生成物浓度的系数次方的乘积与反应物浓度的系数次方的乘积之比为一常数,该常数称为化学平衡常数,用符号k表示 .(2)平衡常数k的大小反映了化学反应可能进行的程度(即反应限度),平衡常数越大,说明反应可以进行得越完全.(3)平衡常数表达式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式有关.对于给定的可逆反应,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互为倒数.(4)借助平衡常数,可以判断反应是否到平衡状态:当反应的浓度商qc 与平衡常数kc相等时,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2、反应的平衡转化率(1)平衡转化率是用转化的反应物的浓度与该反应物初始浓度的比值来表示.如反应物a的平衡转化率的表达式为:(2)平衡正向移动不一定使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提高.提高一种反应物的浓度,可使另一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提高.(3)平衡常数与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之间可以相互计算.3、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1)温度的影响升高温度使化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降低温度使化学平衡向放热方向移动.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是通过改变平衡常数实现的.(2)浓度的影响增大生成物浓度或减小反应物浓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温度一定时,改变浓度能引起平衡移动,但平衡常数不变.化工生产中,常通过增加某一价廉易得的反应物浓度,来提高另一昂贵的反应物的转化率.(3)压强的影响(4)勒夏特列原理由温度、浓度、压强对平衡移动的影响可得出勒夏特列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浓度、压强、温度等)平衡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例题分析】例1、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写出feo(s)被co还原成fe和co2的热化学方程式 .解析:依据盖斯定律:化学反应不管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是相同的.我们可从题目中所给的有关方程式进行分析:从方程式(3)与方程式(1)可以看出有我们需要的有关物质,但方程式(3)必须通过方程式(2)有关物质才能和方程式(1)结合在一起.例2、熔融盐燃料电池具有高的发电效率,因而得到重视,可用li2co3和na2co3的熔融盐混合物作用电解质,co为阳极燃气,空气与co2的混合气体为阴极助燃气,制得在650℃下工作的燃料电池,完成有关的电池反应式:阳极反应式:2co+2co32-→4co2+4e-阴极反应式:;总电池反应式: .解析:作为燃料电池,总的效果就是把燃料进行燃烧.本题中co为还原剂,空气中o2为氧化剂,电池总反应式为:2co+o2=2co2.用总反应式减去电池负极(即题目指的阳极)反应式,就可得到电池正极(即题目指的阴极)反应式:o2+2co2+4e-=2co32- .答案:o2+2co2+4e-=2co32-;2co+o2=2co2例3、下列有关反应的方向说法中正确的是( )a、放热的自发过程都是熵值减小的过程.b、吸热的自发过程常常是熵值增加的过程.c、水自发地从高处流向低处,是趋向能量最低状态的倾向.d、只根据焓变来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是可以的.答案:bc.化学反应原理复习(二)【知识讲解】第2章、第3、4节一、化学反应的速率1、化学反应是怎样进行的(1)基元反应:能够一步完成的反应称为基元反应,大多数化学反应都是分几步完成的.(2)反应历程:平时写的化学方程式是由几个基元反应组成的总反应.总反应中用基元反应构成的反应序列称为反应历程,又称反应机理. (3)不同反应的反应历程不同.同一反应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历程也可能不同,反应历程的差别又造成了反应速率的不同.2、化学反应速率(1)概念:单位时间内反应物的减小量或生成物的增加量可以表示反应的快慢,即反应的速率,用符号v表示.(2)表达式:(3)特点对某一具体反应,用不同物质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时所得的数值可能不同,但各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系数之比.3、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1)反应速率常数(k)反应速率常数(k)表示单位浓度下的化学反应速率,通常,反应速率常数越大,反应进行得越快.反应速率常数与浓度无关,受温度、催化剂、固体表面性质等因素的影响.(2)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增大反应物浓度,正反应速率增大,减小反应物浓度,正反应速率减小.增大生成物浓度,逆反应速率增大,减小生成物浓度,逆反应速率减小.(3)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压强只影响气体,对只涉及固体、液体的反应,压强的改变对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际上是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因为压强的改变是通过改变容器容积引起的.压缩容器容积,气体压强增大,气体物质的浓度都增大,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加;增大容器容积,气体压强减小;气体物质的浓度都减小,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4、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1)经验公式阿伦尼乌斯总结出了反应速率常数与温度之间关系的经验公式:式中a为比例系数,e为自然对数的底,r为摩尔气体常数量,ea为活化能.由公式知,当ea>0时,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常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也随之增大.可知,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与活化能有关.(2)活化能ea.活化能ea是活化分子的平均能量与反应物分子平均能量之差.不同反应的活化能不同,有的相差很大.活化能 ea值越大,改变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越大.5、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1)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规律:催化剂大多能加快反应速率,原因是催化剂能通过参加反应,改变反应历程,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来有效提高反应速率.(2)催化剂的特点: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而在反应前后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催化剂具有选择性.催化剂不能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不引起化学平衡的移动,不能改变平衡转化率.二、化学反应条件的优化——工业合成氨1、合成氨反应的限度合成氨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同时也是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熵减反应,故降低温度、增大压强将有利于化学平衡向生成氨的方向移动.2、合成氨反应的速率(1)高压既有利于平衡向生成氨的方向移动,又使反应速率加快,但高压对设备的要求也高,故压强不能特别大.(2)反应过程中将氨从混合气中分离出去,能保持较高的反应速率.(3)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进行得越快,但温度过高,平衡向氨分解的方向移动,不利于氨的合成.(4)加入催化剂能大幅度加快反应速率.3、合成氨的适宜条件第3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一、水溶液1、水的电离h2oh++oh-2、溶液的酸碱度3、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态(1)强电解质强电解质是在稀的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的电解质,强电解质在溶液中以离子形式存在,主要包括强酸、强碱和绝大多数盐,书写电离方程式时用“=”表示.(2)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的电解质,在水溶液中主要以分子形态存在,少部分以离子形态存在,存在电离平衡,主要包括弱酸、弱碱、水及极少数盐,书写电离方程式时用“ ”表示.二、弱电解质的电离及盐类水解1、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1)电离平衡常数在一定条件下达到电离平衡时,弱电解质电离形成的各种离子浓度的乘积与溶液中未电离的分子浓度之比为一常数,叫电离平衡常数.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越大,达到电离平衡时,电离出的h+越多.多元弱酸分步电离,且每步电离都有各自的电离平衡常数,以第一步电离为主.(2)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以ch3coohch3coo-+h+为例.加水、加冰醋酸,加碱、升温,使ch3cooh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加入ch3coona固体,加入浓盐酸,降温使ch3cooh电离平衡逆向移动. 2、盐类水解(1)水解实质盐溶于水后电离出的离子与水电离的h+或oh-结合生成弱酸或弱碱,从而打破水的电离平衡,使水继续电离,称为盐类水解.(2)水解类型及规律①强酸弱碱盐水解显酸性.②强碱弱酸盐水解显碱性.ch3coona+h2och3cooh+naoh③强酸强碱盐不水解.④弱酸弱碱盐双水解.al2s3+6h2o=2al(oh)3↓+3h2s↑(3)水解平衡的移动加热、加水可以促进盐的水解,加入酸或碱能抑止盐的水解,另外,弱酸根阴离子与弱碱阳离子相混合时相互促进水解.三、沉淀溶解平衡1、沉淀溶解平衡与溶度积(1)概念当固体溶于水时,固体溶于水的速率和离子结合为固体的速率相等时,固体的溶解与沉淀的生成达到平衡状态,称为沉淀溶解平衡.其平衡常数叫做溶度积常数,简称溶度积,用ksp表示.pbi2(s)pb2+(aq)+2i-(aq)(2)溶度积ksp的特点ksp只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与沉淀的量无关,且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变化能引起平衡移动,但并不改变溶度积.ksp反映了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2、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1)沉淀的溶解与生成根据浓度商qc与溶度积ksp的大小比较,规则如下:qc=ksp时,处于沉淀溶解平衡状态.qc>ksp时,溶液中的离子结合为沉淀至平衡.qc<ksp时,体系中若有足量固体,固体溶解至平衡.(2)沉淀的转化根据溶度积的大小,可以将溶度积大的沉淀可转化为溶度积更小的沉淀,这叫做沉淀的转化.沉淀转化实质为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四、离子反应1、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1)生成沉淀既有溶液中的离子直接结合为沉淀,又有沉淀的转化.(2)生成弱电解质主要是h+与弱酸根生成弱酸,或oh-与弱碱阳离子生成弱碱,或h+与oh-生成h2o.(3)生成气体生成弱酸时,很多弱酸能分解生成气体.(4)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强氧化性的离子与强还原性离子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且大多在酸性条件下发生.2、离子反应能否进行的理论判据(1)根据焓变与熵变判据(2)根据平衡常数判据离子反应的平衡常数很大时,表明反应的趋势很大.3、离子反应的应用(1)判断溶液中离子能否大量共存相互间能发生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注意题目中的隐含条件. (2)用于物质的定性检验根据离子的特性反应,主要是沉淀的颜色或气体的生成,定性检验特征性离子.(3)用于离子的定量计算常见的有酸碱中和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4)生活中常见的离子反应.硬水的形成及软化涉及到的离子反应较多,主要有:ca2+、mg2+的形成.caco3+co2+h2o=ca2++2hco3-mgco3+co2+h2o=mg2++2hco3-加热煮沸法降低水的硬度:ca2++2hco3-caco3↓+co2↑+h2omg2++2hco3-mgco3↓+co2↑+h2o或加入na2co3软化硬水:。
高三化学选修4知识点复习课件9(第3章_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_第4节_离子反应)
一、物质的检验与含量测定 离子反应的应用
1.利用离子的特征反应检验一些常见离子 [分组实验] AgNO3溶液
KSCN溶液
[现 象]依次为 产生白色沉淀 、 产生浅黄色沉淀、 产生黄色沉淀、 溶液变红 。
[离子方程式] Ag++X-=AgX↓(X分别为Cl、Br、、I)
NaCFle溶3++液3SCN-=FNea(BSCr。N溶)3 液 NaI溶液
1、50ml的滴定管盛有溶液,液面恰好在20.0处,若把
滴定管中溶液全部排出,则体积
()
A.等于30ml
√ C.大于30 ml
B.等于20ml D.小于30ml
2、量取25.00mL的KMnO4溶液可选用仪器
()
A.50mL量筒
√ C.50mL酸式滴定管
B.100mL量筒 D.50mL碱式滴定管
高中化学课件
CH3COONa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H3COO-+H+=CH3COOH
NH4Cl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NH4++OH-=NH3·H2O
高中化学课件
生成弱电解质
(2)弱电解质转化为更弱的电解质 CaCO3 + 2CH3COOH==
CH3COO-+Ca2++CO2+H2O
此反应之所以能进行是因为H2CO3(CO2 + H2O )比CH3COOH 酸性弱 ,或酸性 CH3COOH 强于 H2CO3
负极 Zn-2e=Zn2+ 正极 Cu2++2e=Cu ;
总的离子方程式 b、电解池
:
Zn+Cu2+=Zn2++Cu
高中化学选修4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期末复习知识要点与练习
第一部分 电离平衡考点1 弱电解质的电离1、根据化合物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可以把化合物分为和 。
根据电解质在 里电离能力的大小,又可将电解质分为 和 。
弱电解质 电离为离子,还有未电离的分子存在。
水也是 。
考点2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及影响因素1.电离平衡的概念:在一定条件(如:温度、浓度)下,当电解质 电离成 的速率和 重新结合成 的速率相等时,电离过程就达到了平衡状态,这叫做电离平衡。
2.电离平衡的特征:①弱:只有 才会存在电离平衡;②动:电离平衡是 平衡;③等:v 电离 v 结合(填﹥、=或﹤);④定:条件一定 与 的浓度一定;⑤变:条件改变, 破坏,发生移动。
3.电离平衡的影响因素① 内因:由电解质本身的性质决定。
② 外因:主要是温度、浓度、同离子效应。
a.温度:升温使电离平衡向 的方向移动,因为 是吸热过程。
b.浓度: 浓度,电离平衡向电离的方向移动。
c.同离子效应:在弱电解质溶液中加入同弱电解质具有相同离子的强电解质,电离平衡向 方向移动。
反馈习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等体积的0.5mol·L -1的盐酸、0.5mol·L -1CH 3COOH 溶液,说法错误的是 ( )A 、导电能力:相同 C 、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的数目:前者大于后者B 、导电能力:前者大于后者 D 、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的浓度:前者大于后者2、下物质分类组合正确的是 ( )3、下列关于电解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强B 、强电解质都是离子化合物,而弱电解质都是共价化合物C 、强电解质在稀的水溶液中全部以离子的形态存在D、水溶液中导电能力差的电解质一定是弱电解质4、在0.lmol•L-1醋酸溶液中存在:CH 3COOH CH3COO—+H+,对于该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加入少量NaOH固体,电离平衡向正向移动B、加入少量NaOH固体,溶液的pH减小C、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电离平衡向正向移动D、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CH3COO—浓度减小5、将体积都为10mL、pH值均等于3的醋酸和盐酸,加水稀释至amL和bmL,测得稀释后溶液的pH值均为5。
2021-2022学年鲁科版选修4 第三章 第一节 水溶液(第1课时) 教案
第三单元 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 第1节 水溶液 第1课时【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1.理解水的电离、水的电离平衡和水的离子积2、了解电解质在溶液中的电离,会书写电离方程式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水的离子积相关数据的分析,加深对离子积常数的生疏2.通过对水的电离平衡的分析,提高同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力量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水的电离过程中H +、OH -关系的分析,理解冲突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教学过程】 一、水的电离 1.水的电离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能发生微弱电离,其电离方程式为H 2O+H 2OH 3O ++OH —,也可以简写为H 2OH ++OH —。
2.水的离子积常数水的电离过程也是一个可逆过程,因此也存在电离常数:K 电离=2cH cOH cH O+-•,则cH cOH +-•= K 电离⨯cH 2O 。
从试验可知,在25℃时1L 纯水中只有71.010-⨯ H 2O 电离,而c (H 2O )=55.6mol/L 可视为一常数,K 电离也为一常数,所以K 电离⨯cH 2O 必定也为常数,用Kw 表示,因此有cH cOH +-•=K W 。
K W 为水的离子积常数,简称为水的离子积。
在25℃时,水电离的c (H +)= c (OH —)=71.010-⨯mol/L ,所以K W =cH cOH +-•=141.010-⨯。
3.水的离子积常数与温度的关系K W 随着温度的上升而增大,但是在室温下,可忽视温度的影响,K W 为141.010-⨯,即K W =cH cOH +-•=141.010-⨯。
『特殊提示』(1)在任何水溶液中均存在水的电离平衡,H +和OH —共存,只是相对含量不同而已;(2)K W 只与温度有关。
(3)K W 不仅适用于纯水,还适用于酸碱的稀溶液,且由水电离的22+-H O H O c(H ) c(OH )=,此时水溶液中水的离子积常数不变。
在实际运算时,通常忽视算碱溶液中水电离产生的H +,碱溶液中忽视水电离产生的OH —。
高中化学选修4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化学选修4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一、焓变反应热1.反应热:一定条件下,一定物质的量的反应物之间完全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2.焓变(ΔH)的意义:在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的热效应(1).符号:△H (2).单位:kJ/mol3.产生原因:化学键断裂——吸热化学键形成——放热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
(放热>吸热) △H 为“—”或△H <0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
(吸热>放热)△H 为“+”或△H >0☆常见的放热反应:①所有的燃烧反应②酸碱中和反应③大多数的化合反应④金属与酸的反应⑤生石灰和水反应⑥浓硫酸稀释、氢氧化钠固体溶解等☆常见的吸热反应:①晶体Ba(OH) 2?8H2O与NH4Cl ②大多数的分解反应③以H2、CO、C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④铵盐溶解等二、热化学方程式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要点:①热化学方程式必须标出能量变化。
②热化学方程式中必须标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g,l,s分别表示固态,液态,气态,水溶液中溶质用aq表示)③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要指明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
④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⑤各物质系数加倍,△H加倍;反应逆向进行,△H改变符号,数值不变三、燃烧热1.概念:25 ℃,101 kPa时,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
燃烧热的单位用kJ/mol表示。
※注意以下几点:①研究条件:101 kPa②反应程度:完全燃烧,产物是稳定的氧化物。
③燃烧物的物质的量:1 mol④研究内容:放出的热量。
(ΔH<0,单位kJ/mol)四、中和热1.概念: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1mol H2O,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
2.强酸与强碱的中和反应其实质是H+和OH-反应,其热化学方程式为:H+(aq) +OH-(aq) =H2O(l) ,ΔH=-57.3kJ/mol3.弱酸或弱碱电离要吸收热量,所以它们参加中和反应时的中和热小于57.3kJ/mol。
第三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第4节离子反应专题练2021-2022学年上学期高二化学鲁科版
第三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第4节离子反应专题练2021-2022学年上学期高二化学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1一、单选题(共16题)1.在指定环境中,下列各组离子一定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A .在无色透明的溶液中:3Fe +、2Mg +、SCN -、Cl -B .含有大量2S -的溶液中:Na +、ClO -、Cl -、23CO -C .3AlCl 溶液中:K +、2AlO -、4NH +、3NO -D .使pH 试纸变成蓝色的溶液中:23SO -、K +、2AlO -、Na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淀粉和纤维素是同分异构体B .葡萄糖和蔗糖属于同系物C .淀粉和纤维素都能为人体提供能量D .只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就可鉴别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3.某实验小组拟利用如图装置制取干燥的氮气,发生的反应为2422ΔNaNO +NH Cl NaCl+N 2H O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可在a 处用排空气法收集2NB .加热片刻后需要将酒精灯移开,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C .装置Ⅱ的作用是冷凝水蒸气D .装置Ⅰ处的橡胶管用于平衡气压4.能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的实验是A .用铁与稀硫酸制取2HB .用浓硫酸与氯化钠制取HClC .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制取2COD .用铜与稀硝酸制取NO 5.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pH=2的溶液中:22Ca Fe ClO Br 、、、++--B .澄清透明的溶液中:2324Cu Fe Cl SO ++--、、、C .10.1mol L -⋅的HI 溶液中:243Na K MnO CO 、、、++--D .含有大量3CH COO -的溶液中:434NH H NO ClO 、、、++--6.某溶液中含有Al 3+、Fe 2+、Cu 2+、Ag +等离子,为了逐一将其沉淀并过滤,可采取:①通入H 2S ;②通入CO 2,③加HCl 溶液,④加NaOH 溶液这4个步骤,若试剂均过量,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 .③①④②B .①③④②C .④②①③D .④②③①7.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在指定环境中大量共存的是 A .在中性溶液中:Cl -、Fe 3+、Al 3+、Cu 2+B .滴加石蕊试液显红色的溶液:Fe 2+、NH 4+、Cl -、NO 3-能够大量共存C .在由水电离出的c(H +)=10-12mol·L -1的溶液中:Na +、Ba 2+、Cl -、Br -D .在加入Al 能放出大量H 2的溶液中:NH 4+、SO 24-、Cl -、HCO 3-8.向HCl 、AlCl 3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 溶液,生成沉淀的量随NaOH 溶液加入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离子组在对应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 .M 点对应的溶液中:K +、Fe 2+、SO 24-、NO 3-B .N 点对应的溶液中:K +、NH 4+、Cl -、SO 24-C .S 点对应的溶液中:Na +、SO 24-、HCO 3-、NO 3-D .R 点对应的溶液中:Na +、SO 24-、Cl -、HCO 3-9.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加热可除去NaHCO 3固体中少量的Na 2CO 3 B .用澄清石灰水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 C .用NaOH 溶液鉴别BaCl 2溶液和MgCl 2溶液 D .用闻气味的方法鉴别CO 2和CO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鉴别乙酸、乙醇和苯:向待测液中分别滴入紫色石蕊溶液,振荡,观察现象B .油脂、葡萄糖、纤维素都可以发生水解反应C .己烷与苯可用酸性KMnO 4溶液鉴别D .检验Cu 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的产物CuSO 4时,直接往试管中加水,观察溶液是否变蓝 11.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碳酸氢铵稀溶液与过量稀氢氧化钠溶液混合:+4NH +OH -=NH 3·H 2O B .氢氧化亚铁沉淀溶于过量稀硝酸:Fe(OH)2+2H +=Fe 2++2H 2OC .碳酸氢钙溶液与少量NaOH 溶液反应:Ca 2++-3HCO +OH -=CaCO 3↓+H 2OD .用FeCl 3溶液腐蚀铜质印刷电路板:Fe 3++Cu=Fe 2++Cu 2+12.某混合物的水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 +、NH +4、Na +、Cl -、Cu 2+、Al 3+、Fe 3+、CO 2-3、Ba 2+、SO 2-4,取上述溶液加入过量NaOH 溶液加热,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无沉淀生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一)水溶液1、水的电离和水的离子积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存在以下电离平衡2H2O H3O++OH-,ΔH>0 简写为:H2O H++OH-;ΔH>0。
25℃时,c(H+)=c(OH-)=10-7mol·L-1水的电离程度: 1.8×10-7%水的离子积:K W=c(H+)·c(OH-)=10-14(25℃ )理解K W时要留意:(1)K W与温度有关,由于水的电离过程是吸热过程,所以温度上升,有利于水的电离,K W增大。
如100℃时,K W =10-12。
(2)K W 不仅适用于纯水,还适用于酸性或碱性的稀溶液。
不管哪种溶液均有如酸性溶液中{c(H+)酸+}·=K W碱性溶液中:{c(OH-)碱+} ·=K W(3)K W与c(H+)及c(OH-)的计算对于水溶液,要精确求算c(OH-)、c(H+)的大小,可依靠K W来计算。
对于中性溶液(或纯水),c(H+)=c(OH-)=。
而酸性溶液,若已知c(H+)、c(OH-)其中之一,另一种离子的浓度即可代入关系:K W=c(H+)c(OH-)求出。
应留意的是:在酸、碱性很弱的溶液中c(H+)和c(OH-)都很小,这时由水电离生成的c(H+)和c(OH-)与酸或碱供应的c(H+)或OH-的浓度较接近,因而不行忽视由水电离生成的c(H+)和c(OH-),应考虑水电离出来的c(H+)和OH-的浓度、并将总的离子浓度代入水的离子积常数关系式中进行求解。
(4)影响水电离平衡的外界因素:(1)酸、碱:抑制水的电离(pH之和为14的酸和碱的水溶液中水的电离被同等的抑制)(2)温度:促进水的电离(水的电离是吸热的)(3)易水解的盐:促进水的电离(pH之和为14两种水解盐溶液中水的电离被同等的促进)2、溶液的酸碱性和pH(1)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溶液中c(H+)与c(OH-)的相对大小。
(2)pH:①水溶液里的H+浓度的负对数叫做pH,即pH=-lgc(H+)。
留意:①酸性溶液不肯定是酸溶液;②pH<7 溶液不肯定是酸性溶液(只有温度为常温才对);③碱性溶液不肯定是碱溶液。
②意义:表示稀溶液酸碱性的强弱。
中性溶液:c(H+)=c(OH-)=10-7,pH=7。
酸性溶液:c(H+)>c(OH-),c(H+)>10-7,pH<7。
碱性溶液:c(H+)<c(OH-),c(H+)<10-7,pH>7。
pH越小,c(H+)越大,溶液酸性越强;pH越大,c(OH-)越大,溶液碱性越强。
③pH适用范围当溶液的酸碱性用pH表示时,c(H+)的大小范围为:1×10-14mol/L<c(H+)<1mol/L,即14>pH>0。
注:当c(OH-)≥1mol/L、c(H+)≥1mol/L时,一般不用pH值表示溶液的酸碱性,此时,用物质的量浓度直接表示溶液的酸碱性更便利。
④溶液pH的测定方法①pH试纸——最简洁的方法。
操作:将一小块pH试纸放在洁净的玻璃片上,用玻璃棒沾取未知液点试纸中部,然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数即可。
留意:①事先不能用水潮湿PH试纸;②只能读取整数值或范围②酸碱指示剂——甲基橙、石蕊、酚酞常用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范围:指示剂变色范围的PH石蕊<5红色5~8紫色>8蓝色甲基橙<3.1红色 3.1~4.4橙色>4.4黄色酚酞<8无色8~10浅红>10红色3 、混合液的pH值计算方法公式1、强酸与强酸的混合:(先求[H+]混:将两种酸中的H+离子数相加除以总体积,再求其它)[H+]混=([H+]1V1+[H+]2V2)/(V1+V2)2、强碱与强碱的混合:(先求[OH-]混:将两种酸中的OH-离子数相加除以总体积,再求其它)[OH-]混=([OH-]1V1+[OH-]2V2)/(V1+V2)(留意:不能直接计算[H+]混)3、强酸与强碱的混合:(先据H++ OH- ==H2O计算余下的H+或OH-,①H+有余,则用余下的H+数除以溶液总体积求[H+]混;OH-有余,则用余下的OH-数除以溶液总体积求[OH-]混,再求其它)留意:在加法运算中,相差100倍以上(含100倍)的,小的可以忽视不计!4、稀释过程溶液pH值的变化规律:(1)强酸溶液:稀释10n倍时,pH稀=pH原+ n(但始终不能大于或等于7)(2)弱酸溶液:稀释10n倍时,pH稀<pH原+n (但始终不能大于或等于7)(3)强碱溶液:稀释10n倍时,pH稀=pH原-n(但始终不能小于或等于7)(4)弱碱溶液:稀释10n倍时,pH稀>pH原-n(但始终不能小于或等于7)(5)不论任何溶液,稀释时pH均是向7靠近(即向中性靠近);任何溶液无限稀释后pH均为7(6)稀释时,弱酸、弱碱和水解的盐溶液的pH变化得慢,强酸、强碱变化得快。
5、“酸、碱恰好完全反应”与“自由H+与OH+恰好中和”酸碱性推断方法1、酸、碱恰好反应:恰好生成盐和水,看盐的水解推断溶液酸碱性。
(无水解,呈中性)2、自由H+与OH-恰好中和(现金相等),即“14规章:pH之和为14的两溶液等体积混合,谁弱显谁性,无弱显中性。
”6、酸碱中和滴定: 1、中和滴定的原理实质:H++OH —=H2O 即酸能供应的H+和碱能供应的OH-物质的量相等。
2、中和滴定的操作过程:(1)仪②滴定管的刻度,O 刻度在 上 ,往下刻度标数越来越大,全部容积 大于 它的最大刻度值,由于下端有一部分没有刻度。
滴定时,所用溶液不得超过最低刻度,不得一次滴定使用两滴定管酸(或碱),也不得中途向滴定管中添加。
②滴定管可以读到小数点后 一位 。
(2)药品:标准液;待测液;指示剂。
(3)预备过程:预备:检漏、洗涤、润洗、装液、赶气泡、调液面。
(洗涤:用洗液洗→检漏:滴定管是否漏水→用水洗→用标准液洗(或待测液洗)→装溶液→排气泡→调液面→记数据V(始) (4)试验过程3、酸碱中和滴定的误差分析误差分析:利用n 酸c 酸V 酸=n 碱c 碱V 碱进行分析式中:n ——酸或碱中氢原子或氢氧根离子数;c ——酸或碱的物质的量浓度; V ——酸或碱溶液的体积。
当用酸去滴定碱确定碱的浓度时,则:c 碱=碱碱酸酸酸V n V c n ⋅⋅⋅上述公式在求算浓度时很便利,而在分析误差时起主要作用的是分子上的V 酸的变化,由于在滴定过程中c 酸为标准酸,其数值在理论上是不变的,若稀释了虽实际值变小,但体现的却是V 酸的增大,导致c 酸偏高;V 碱同样也是一个定值,它是用标准的量器量好后注入锥形瓶中的,当在实际操作中碱液外溅,其实际值减小,但引起变化的却是标准酸用量的削减,即V 酸减小,则c 碱降低了;对于观看中消灭的误差亦同样如此。
综上所述,当用标准酸来测定碱的浓度时,c 碱的误差与V 酸的变化成正比,即当V 酸的实测值大于理论值时,c 碱偏高,反之偏低。
同理,用标准碱来滴定未知浓度的酸时亦然。
(二) 弱电解质的电离1、定义:电解质: 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
非电解质 :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强电解质 :在水溶液里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弱电解质: 在水溶液里只有一部分分子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2、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本质区分:在肯定条件下(溶于水或熔化)能否电离(以能否导电来证明是否电离) 电解质——离子化合物或共价化合物 非电解质——共价化合物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鉴别方法: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 留意:①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②SO2、NH3、CO2等属于非电解质③强电解质不等于易溶于水的化合物(如BaSO4不溶于水,但溶于水的BaSO4全部电离,故BaSO4为强电解质)——电解质的强弱与导电性、溶解性无关。
补充:强酸(HA )与弱酸(HB )的区分:(1)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pH (HA)<pH (HB) (2)pH 值相同时,溶液的浓度C HA <C HB (3)pH 相同时,加水稀释同等倍数后,pH HA >pH HB3、电离常数:在肯定条件下,弱电解质在达到电离平衡时,溶液中电离所生成的各种离子浓度的乘积,跟溶液中未电离的分子浓度的比是一个常数。
叫做电离平衡常数,(一般用Ka 表示酸,Kb 表示碱。
) 表示方法:AB A+ +B- Ki=[ A+][ B-]/[AB] 影响因素:a 、电离常数的大小主要由物质的本性打算。
b 、电离常数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受浓度变化影响,在室温下一般变化不大。
c 、同一温度下,不同弱酸,电离常数越大,其电离程度越大,酸性越强,如: H2SO4>H3PO4>HF>CH3COOH>H2CO3>H2S>HClO4、电离平衡 (1)特征(1)动:指动态平衡。
(2)等:v 电离=v 结合(分子化)≠0(3)定:条件肯定,分子与离子浓度肯定。
(4)变:条件转变,平衡破坏,发生移动。
(2)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1)浓度:浓度越大,电离程度越小。
在稀释溶液时,电离平衡向右移动,而离子浓度一般会减小。
(2)温度:温度越高,电离程度越大。
因电离是吸热反应,升温平衡向吸热方向(电离方向)移动。
(3)同离子效应:醋酸溶液中加入醋酸钠晶体,平衡左移,电离程度减小,加入稀HCl 亦然。
(4)能反应的离子:醋酸溶液中加入NaOH ,平衡右移,电离程度增大。
5、电离方程式1.书写:用可逆符号2.弱酸分布电离(以第一步为主)3.强酸一步电离(三)、盐类的水解(只有可溶于水的盐才水解) 1、概念在溶液中盐的离子与水电离出来的H +或OH -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叫做盐类的水解。
在盐类水解的概念中要领悟以下要点:(1)能引起盐类水解的离子应是:弱酸阴离子或弱碱阳离子(它们分别与水电离出的H +或OH -生成弱酸或弱碱),如CO 32-、HCO 3-、S 2-、HS -、NH 4+、Cu 2+、Fe 3+、Al 3+等(要求记住常见的弱酸、弱碱)。
(2)盐类水解的实质是:水的电离平衡发生了移动。
(3)盐类水解的结果是:引起溶液中[H +]、[OH -]变化,即酸碱性的变化。
2、规律①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越弱越水解;谁强显谁性,两弱都水解,同强显中性。
②多元弱酸根,浓度相同时正酸根比酸式酸根水解程度大,碱性更强。
(如:Na2CO3 >NaHCO3) ③弱酸酸性强弱比较:A 、同主族元素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递减,无氧酸的酸性递增(利用特殊值进行记忆。
如酸性:HF<HCl ;HNO 3>H 3PO 4)B 、饱和一元脂肪酸的碳原子数越小,酸性越强(如HCOOH>CH 3COOH )物质 单质 化合物 电解质 非电解质: 非金属氧化物,大部分有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