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第2框在社会中成长课时练习

合集下载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第2框在社会中成长课件新人教版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第2框在社会中成长课件新人教版

关闭
C
答案
1
2
3
4
5
6
7
2.大善无声,大爱无言。从小在乡亲们照顾下长大的河南信阳农民 黄久生用他的“心”和“血”温暖着680多位鳏寡孤独老人以及众多几 近绝望的人,被称为“680多位鳏寡孤独家庭共同的儿子”。黄久生 的行为体现了他( ) ①关爱社会,帮助他人 ②乐善好施,热心助人 ③敬老爱老,弘扬 美德 ④知恩感恩,回馈社会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
在社会中成长
时期,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 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 亲社会行为 。 3.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 社会实践 中养成。我们要主动 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 社会实践 。 4.参与社会的过程,既是体验 社会生活 的过程,也是在 实践 中发展和成就自己的过程。
1.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 社会 物质支持 和精神滋养。 2.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 关键
,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
1.如何理解人的社会化? (1)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社会化是指一个人从最初的 自然的生物个体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 (2)我们每个人的存在和发展都离不开社会,都有一个社会化的过 程。只有社会化的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只有在与其他人交往中, 人才能真正成长和发展起来。 (3)只有通过社会化,我们才能真正实现由“生物的我”向“社会的 我”的转变,才能真正实现我们人生的社会价值。 2.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 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 社会发展等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 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5
6
7
4.古人说过,人世间有两种书,一种是“有字书”,另一种是“无字书”。 后一种书主要是指( ) A.社会实践活动 B.电子邮件、电脑网络 C.琴棋书画 D.画报图片

2020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一单元 第一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 第2框 在社会中成长备课资料

2020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一单元  第一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 第2框 在社会中成长备课资料

在社会中成长知识点一在社会课堂中成长1.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通过父母的抚育、同伴的帮助、老师的教诲和社会的关爱等,我们的知识不断丰富,能力不断提高,规则意识不断增强,价值观念日渐养成,我们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2.人与社会的关系(1)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2)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知识点二养成亲社会行为1.青少年需要养成亲社会行为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夫喜群而恶独,相扶而相植者,人情之所乐也。

”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2.亲社会行为的养成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3.培养亲社会行为,实现人生价值参与社会的过程,既是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的过程。

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出题点一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例1】人的成长离不开父母、同伴、老师的帮助和社会的关爱。

我们要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需要()①知识不断丰富②自我封闭意识不断增强③价值观念日渐养成④能力不断提高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剖析】本题考查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我们要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需要知识不断丰富,能力不断提高,规则意识不断增强,价值观念日渐养成等。

②说法是错误的,自我封闭不利于我们健康成长。

故选A项。

【答案】A【例2】有句公益广告语:“每人前进一小步,社会前进一大步。

【初中教育】20202020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第2框《在社会中成长

【初中教育】20202020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第2框《在社会中成长

【精选】20xx最新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第2框《在社会中成长》课堂达
标1 新人教版
一、单项选择题(共2题,共100分)
1.平等观念,是照亮现代文明的一道亮光,让我们与之同行.当今社会生活中,与这一要求相符的是()
①尊重从事脏活累活重活苦活的人
③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人学难问题
④保证农村考生都能被大学录取
A.①③
B.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2.爱心相伴你我,团结互助前行.全国各地凝聚爱心、播撒阳光,为残疾人提供了一个个创业就业的平台.以下说法错误的()
A.能够切实维护广大残疾人的合法权益
B.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生动实践
C.从根本上解决残疾人的创业就业问题D.是因为残疾人是处于不利地位的群体。

2019-2020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 第一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 第2框 在社会中成长课件3

2019-2020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 第一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 第2框 在社会中成长课件3

优等生经验谈:听课时应注意学习老师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同学们如果理解了老师的思路和过程,那么后面的结论自然就出现了,学习起来才能够举 一反三,事半功倍。
2019/7/28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41
谢谢欣赏!
2019/7/28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42
(2)参与社会的过程,既是体验社会的过程,也是在实践 中发展和成就自己的过程。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 入社会、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主动关心社会 说说你所了解的社会发生的一些事。 你是通过什么方式了解这些的?
关心时政新闻
全面从严治党
一带一路
积极奉献社会
参加志愿活动
为灾区捐款
D.社会化
3、下列活动有助于我们养成亲社会行为的
C 有( )
①帮助值日生打扫卫生
②沉迷于网络游戏
③积极参加公益活动
④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编后语
听课对同学们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课听得好好,直接关系到大家最终的学习成绩。如何听好课,同学们可以参考如下建议:
一、听要点。

一般来说,一节课的要点就是老师们在备课中准备的讲课大纲。许多老师在讲课正式开始之前会告诉大家,同学们对此要格外注意。例如在学习物
理课“力的三要素”这一节时,老师会先列出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这就是一堂课的要点。把这三点认真听好了,这节课就基本掌握了。
二、听思路。

思路就是我们思考问题的步骤。例如老师在讲解一道数学题时,首先思考应该从什么地方下手,然后在思考用什么方法,通过什么样的过程来进行
养成亲社会行为

道德与法治 八年级上册 在社会中成长

道德与法治 八年级上册    在社会中成长

食品的生产过程
书籍的生产过程 提示:我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所需的物品等都来源于社会。
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千丝万缕的联06系。
衣食 住行
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 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 支持和精神滋养。
精神滋养
为什么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
1.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在社会生活中,我们逐步 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2.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等各方面都与社会的方方面 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3.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 支持和精神滋养。
青少年如何要养成亲社会行为?
1.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2.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 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3.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 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பைடு நூலகம்
在 在社会课
社 堂中成长 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养成亲社会行为
下列行为是亲社会行为吗?
情境一:老人跌倒不敢扶
情境二:有人落水, 众人围观,无人救助
养成亲社会行为
下列行为是亲社会行为吗?
情境三:乱扔垃圾,熟视无睹
情境四:乱插队,无秩序
养成亲社会行为
笔记:2.亲社会行为的含义及表现
含义
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 来的那些有利于社会和他人的行为。

(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中 成
什么是亲社会行为
长 养成亲社会行为 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
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1.随着年龄的增长,在社会中我们( D )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第2框在社会中成长课件2新人教版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第2框在社会中成长课件2新人教版
②什么是亲社会行为?
③我们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
学生活动4: 根据你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经验,谈谈青少年应如何养成亲社 会行为?
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①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 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②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我们要主 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③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 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思考:马旭的事迹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学生活动5 拓展空间:
从小到大,我们读过很多成功人物的故 事。以你感兴趣的一个人为例,说一下 他是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的、怎样为社 会作贡献的?并以他们为榜样向他学习。
(四)应用新知
学生活动六: 捐千万积蓄支援精准扶贫的中国首位女空降兵马旭入 选“2018年度感动中国人物”。1932年出生于黑龙江 省木兰县,1947年参军进入东北军政大学吉林分校。 她和战斗英雄黄继光在同一个师,先后参加解放战争、 抗美援朝战争,其间多次立功受奖。 2018年,马旭 夫妇向家乡黑龙江省木兰县教育局捐赠1000万元,引 起广泛关注。这笔巨款是马旭与丈夫一分一厘几十年 积累而来。他们平时生活简朴,至今仍住在黄陂区木 兰山下一个不起眼的小院里。
为什么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
1、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2、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 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3、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 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学生活动3:播放视频片段:2018年度感动中国人物, 讨论:①他们的行为是一种什么行为?
(一)导入新课
在社会中成长(二)
(二)新知初探
1、为什么说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 2、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 3、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第2框在社会中成长课件新人教版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第2框在社会中成长课件新人教版
第二课时 在社会中成长
知识点一: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1.人的成长是不断 社会化 的过程。我们的 知识 不断丰富、 __能__力___不断提高、 规则意识 不断增强、价值观念日渐养成,我 们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 社会成员 。 2.我们的衣食住行、 学习 和娱乐等都与 社会 的方方面 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 社会 ,每个 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 精神滋养 。
在社会上懂得礼让、谦让他人;学会与他人分享;力所能及 的帮助他人;关注国家发展;注重社会实践活动等。
1.一个从出生,从不知不识的生物个体的人,经过不断地学 习知识、技能和社会规范,培养和提高自己的社会需要,从而使 社会不断延续和发展下去的基本过程就是人的( B )
A.自觉性过程 B.社会化过程 C.个体化过程 D.集团化过程
A.每个人都是合格的社会成员 B.可以从社会中获得精神滋养 C.可以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 D.各个方面都能全面发展
4.歌曲《六尺巷》唱到:“我家两堵墙/前后百米长/德义中
间走/礼让站两旁……”下列与该歌词主旨一致的是( C )
①礼之用,和为贵 ②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③苟日新,日
日新 ④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⑥ 利用笔记抓住老师的思路。记笔记不仅有利于理解和记忆,而且有利于抓住老师的思路。
2019/5/25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19
谢谢欣赏!
2019/5/25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20
8.材料一:2017 年 5 月 12 日国家旅游局网站消息:近日, 陕西省教育厅、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公安厅等 12 部门联合发 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实施意见》,推进中小学生研学 旅行。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 验。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第2框 在社会中成长》课件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第2框 在社会中成长》课件
3、 讲文明语,做文明事,当文明 人。
4、 微笑是打开心锁的钥匙。 5、 文明礼仪,从我做起。 6、 不学礼,无以立。
7、 礼仪、礼节、礼貌、文明、文 雅、文化。
8、 礼仪是一种文明规范,礼仪是 一种素质修养。
9、 礼仪体现的是细节,细节展现 的是素质。
10、别给我雪白的衣服涂上颜色。
谢谢 大家
我们生活的社会是一个互帮互助的社会。“我为人人 ,人人为我。”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 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 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互相谦让、分享、帮助 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都是亲近社会的表现,也是我 们力所能及的事情。
结合图片和自己参与过的社会实践活动,谈谈青 少年应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A.社会生活使人变得更加优秀 B.我们应该多了解社会 C.社会化的过程就是我们成长的过程 D.我们的情绪变化太大
2.一滴水的寿 命是短暂的,但当它汇入大海,与浩瀚 的大海融为一体时,就获得了新的生命。大海不干涸, 一滴水就永远存在于大海之中。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 是( A )
①个人总是生活在社会群体之中②个人离开社会照样 可以生活③社会是个人成长的舞台 ④个人是社会的一分 子,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①甲:我们学习任务紧,参加社会实践只会影响学习 ②乙:中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不足,参加社会实践会 吃亏
③丙:中学生年龄小,参加社会实践会开阔视野,增长 见识,培养能力
④丁:社会实践活动应该因材施教,开展一些对中学生 身心有益的活动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5.上海15岁中学生赵珺延寒假旅居海外,得知国内疫 情消息后,立即收购口罩,只身一人从国外带回1.5万只 捐给家乡的医院。这告诉我们培养亲社会行为要做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社会中成长
一、单项选择题
1.“个人是大海中的一滴水,一滴水离开大海就会干涸”。

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 社会是由个人组成
B. 个人不可能离开社会而独立存在
C. 社会限制个人发展
D. 人们的身份是在社会交往中确定
2.2017年10月30日,从教育部获悉,综合实践活动课将成为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的必修课程,自小学1年级至高中3年级全面实施。

对此,同学们议论纷纷,以下说法值得点赞的是
①同学甲:“参加社会实践有助于我们融入社会、奉献社会,实现人生价值。


②同学乙:“中学生年龄小,社会经验严重不足,不适合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③同学丙:“参加社会实践,有利于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培养能力,成就自我。


④同学丁:“我们现在的学习任务非常紧,参加社会实践只会影响学习。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3.照片是8岁时的苏明娟,是希望工程的受益者。

大学期间,她将自己每月的900元补贴转给其他贫困生;参加工作后,她从未间断地资助贫困生。

2017年12月16日,她当选共青团安徽省委副书记。

苏明娟说:“是希望工程改变了她的命运,我要尽自己的能力回馈社会,帮助其他需要帮助的人。

”对此,下列观点你不赞同的是
A. 我们要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B. 只有未成年人才能在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
C. 我们要积极服务社会,实现自身价值
D. 我们要懂得关爱他人,回报社会
4.亲社会行为包含了谦让、分享、合作、助人等。

那么,下列与亲社会行为相悖的是
A. 九寨沟地震发生时,当地村民参与救援
B. 初中生李琳参加“庆国庆·东海岸万人徒步”活动
C. 吴佳和同学合作获得机器人“WER工程创新赛”的冠军
D. 八年级学生郑彬经常熬夜给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发送推文
5.泰山脚下有一所实验中学,每逢周末,同学们都会在老师的带领下,走上街头,为旅客引路、擦洗垃圾箱,给交警送水,义务宣传国家的法律法规等。

他们这样做
①是以实际行动服务社会,奉献社会②可以使自己在社会实践中得到锻炼
③只是小事,没有什么积极意义④能够在小事中体现自身的价值
A. 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6.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B. 我们不都是社会的一员
C. 人的生存和发展都不与社会发生联系
D. 个人的成长可以离开社会
7.2019年1月8日上午10点,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南京理工大学院士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院士荣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A. 王泽山侯云德
B. 赵忠贤屠呦呦
C. 程开甲张存浩
D. 郑哲敏王小谟
8.耶鲁大学毕业后,秦玥飞毅然选择回国扎根农村,在荆棘和贫穷中拓荒,被誉为“最美村官”。

这启示我们要()
A. 善于合作,发扬团队精神
B. 扎根基层,提高自身知名度
C. 贡献社会,实现人生价值
D. 平等待人,对他人一视同仁
9.如下图漫画《动口不动手》带给我们青少年的警示是
①要克服对社会的冷漠情绪和“看客”心理
②必须遵守社会公德,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
③国家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④要乐于为社会、为他人奉献爱心和力量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10.你可能知道移动支付、共享单车、网购、高铁成为中国的“新四大发明”,但你可能不知道这些便捷生活背后的支撑是卫星导航系统、大数据运用系统等先进科技,科技创新的背后是无数科技工作者脚踏实地的创造和无怨无悔的奉献。

这启示我们()
①关心国家发展、积极探索学习②劳动创造未来、创新铸就辉煌
③把握大好时光、安享便捷生活④锻炼过硬本领、担负历史使命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1.2017年8月2日,外交部发布《印度边防部队在中印边界锡金段界进入中国领土的事实和中国的立场》文件。

中方敦促印方立即将越界的边防部队撤回边界线印度一侧,尽快妥善解决此次事件,恢复两国边境地区的和平与安宁。

这说明
①中国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不懈的努力②和平是中国人民的美好愿望
③维护世界和平需中印人民共同努力④中国是一个重合作的国家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2.每年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为提高同学们的防护知识和相关认知,提升奉献社会的爱心,学校设计了一些主题活动。

下列活动适合初中学生参加的是
①制作预防艾滋病的宣传画、公益广告词
②参加“预防艾滋,关注健康”的征文比赛
③走进艾滋病村,参加长期扶助工作
④为艾滋病孤儿捐款,奉献自己的爱心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3.下列行为中体现了“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的有
①公共汽车上给老人让座
②看到小区墙面有人乱贴广告,给居委会反映问题
③为社区的垃圾分类查找资料,进行知识宣传
④过马路时搀扶老人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④
14.我是社区的居民,是商场的消费者,是父母的子女,是老师的学生……同一个人身份不同,是因为 ( )
A. 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B. 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
C. 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D. 我们对社会生活的认识越来越深刻
15.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下列能体现这一道理的是()
A.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B. 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
C.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D.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二、非选择题
16.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1)说说两幅图片共同体现的行为有什么意义?
(2)在生活中我们如何才能养成这种行为?
17.某中学团支部组织学校团员拜访时代楷模黄大发老支书,聆听老支书给大家讲述修建大发渠的故事。

下面是参访学生根据对黄大发事迹的了解写的一篇小短文。

草王坝是遵义市的一个村,这个地方曾缺水严重。

1958年,时任草王坝大队长的黄大发许诺“一定要想法通上水,让大家吃上米饭”。

这句话成了黄大发的人生信条。

36年来,黄大发带领群众绝壁凿天渠,建成一条跨3座大山、大小9个悬崖,主渠长7200米、支渠长2200米的水渠,解决了当地的缺水问题,改善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生活条件。

黄大发以爱心为笔,以行动为墨,书写人间大爱,被当地群众称为“当代愚公”。

修渠面临的种种困难并没有让黄大发放弃,因为他心中始终有一个执念:我是村支书,有责任修通水渠,解决村里人畜饮水问题,改变贫困现状。

水渠的主渠贯通,河水第一次满满当当地流进草王坝村。

群众以黄大发的名字给这条渠命
名为“大发渠”。

(1)横线内容“这句话成了黄大发的人生信条”中的“这句话”是指?
(2)“我是村支书,有责任修通水渠,解决村里人畜饮水问题,改变贫困现状。

”这句话说的是“身份”与“责任”。

那么,作为中学生的你,请从自己的角度来表达“身份”与“责任”之间的关系。

(3)我们应该向老支书黄大发学习哪些宝贵精神?
参考答案
16.(1)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有利于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17.(1)横线内容“这句话成了黄大发的人生信条”指的是?
一定想法通上水,让大家吃上米饭
(2)学生如果亮明自己学生身份并从责任,如用心学习、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帮助他人、爱护校园、按时作息、服从管理、遵纪守法、文明用语、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等积极健康方面作答的。

(3)乐于奉献、自立自强、团结向上、不怕困难、意志坚强、坚定信念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