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生物组织中还原糖
还原糖鉴定原理
![还原糖鉴定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2110fb73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8a.png)
还原糖鉴定原理还原糖是一种在生物体内普遍存在的碳水化合物,它在生物体内起着重要的能量供应和结构支持作用。
而对于还原糖的鉴定,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生化分析技术。
在进行还原糖鉴定时,我们通常会采用一些特定的试剂和方法来进行检测。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还原糖的鉴定原理及相关内容。
首先,还原糖的鉴定原理主要是利用还原糖与氧化剂发生氧化反应的特性。
一般情况下,还原糖会被氧化剂氧化成醛酮酸,同时氧化剂本身也会被还原。
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特性来进行还原糖的鉴定。
常用的还原糖鉴定方法有尿糖试验、费林试验等。
这些方法都是基于还原糖与氧化剂发生反应的原理来进行的。
其次,还原糖的鉴定方法通常会利用一些特定的试剂来进行。
例如,尿糖试验中会使用尿糖试剂,费林试验中会使用费林试剂等。
这些试剂都是针对还原糖特定化学性质设计的,能够与还原糖发生特定的化学反应,从而进行鉴定和检测。
另外,还原糖的鉴定方法还会根据具体的实验需求和样品特点选择不同的检测条件和步骤。
在进行还原糖鉴定时,我们需要考虑样品的性质、可能存在的干扰物质、实验的目的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方法和条件进行检测。
总的来说,还原糖的鉴定原理是基于还原糖与氧化剂发生氧化反应的特性,利用特定的试剂和方法进行检测。
在进行实际操作时,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鉴定方法和条件,进行准确可靠的检测。
在实际的生化分析工作中,还原糖的鉴定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
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样品中还原糖的含量和性质,还可以为生物体内能量代谢和疾病诊断等方面提供重要的信息。
因此,对于还原糖鉴定原理的深入理解和掌握,对于生化分析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还原糖的鉴定原理是基于还原糖与氧化剂发生氧化反应的特性,利用特定的试剂和方法进行检测。
在进行实际操作时,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鉴定方法和条件,进行准确可靠的检测。
这项工作对于生化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也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生物化学信息。
还原糖、蛋白质、脂肪的鉴定高一生物ppt课件
![还原糖、蛋白质、脂肪的鉴定高一生物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c95f2a15acfa1c7ab00ccbf.png)
实验: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蛋白质 1 还原糖的鉴定 实验步骤 加样液 向样液中加斐林试剂 水浴加热 观察颜色的变化
实验: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蛋白质 1 还原糖的鉴定 思考 斐林试剂的配置
0.1g/mL NaOH溶液和0.05g/mL CuSO4溶液等体积混匀 必须现配现用,不能长时间保存 必须水浴加热
实验:+ 反应试剂
特殊的颜色反应
如何检测溶液中有Ba2+
实验: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蛋白质
实验原理: 待测液 + 反应试剂
特殊的颜色反应
物质 还原糖
脂肪
蛋白质 淀粉
试剂 斐林试剂 苏丹Ⅲ液 苏丹Ⅳ液 双缩脲试剂
碘液
颜色 砖红色沉淀
橘黄色 红色
实验: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蛋白质 1 还原糖的鉴定 思考 实验选材的要求
白色或近乎白色 富含还原糖 苹果或梨匀浆 不能选甘蔗、西瓜、淀粉
实验: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蛋白质 2 脂肪的鉴定 实验步骤 取材切片 制片(染色后用酒精洗去浮色) 高倍镜下观察
斐林试剂
双缩脲试剂
成分
鉴定物质 添加顺序
甲液
乙液
A液
B液
0.1g/mL 0.05g/mL 0.1g/mL 0.01g/mL NaOH溶液 CuSO4溶液 NaOH溶液 CuSO4溶液
还原糠
蛋白质
甲乙两液等量混匀后立即 先加入A液1mL,摇匀,再
使用
加入B液4滴,摇匀
反应条件 水浴50~65℃加热
不需加热,摇匀即可
反应现象 样液有砖红色沉淀产生 样液变紫色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https://img.taocdn.com/s3/m/1206bc8fa0116c175f0e48db.png)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一、实验目的:尝试用化学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二、实验原理:某些化学试剂能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思考2.试以葡萄糖为例写出相应方程式:思考3.蛋白质检测的反应机制是什么?三.实验材料思考4.做可溶性还原性糖鉴定实验应选择什么样的实验材料?为什么?思考5.做脂肪的鉴定实验应选择什么样的实验材料?思考6.做蛋白质的鉴定实验应选择什么样的实验材料?四、实验试剂斐林试剂(包括甲液:质量浓度为0.1g/ mL NaOH溶液和乙液:质量浓度为0.05g/ mL CuSO4溶液)、苏丹Ⅲ或苏丹Ⅳ染液、双缩脲试剂(包括A液:质量浓度为0.1g/ mL NaOH溶液和B液:质量浓度为0.01g/ mL CuSO4溶液)、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碘液、蒸馏水。
思考7.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相同吗?为什么?思考8.上述的酒精溶液起作用?五、方法步骤:1、还原糖检测和观察的操作方法:制备组织样液(去皮、切块、研磨、过滤)→取1支试管,向试管内注入2mL组织样液→向试管内注入1mL新制的斐林试剂,振荡→试管放在盛有50-650C温水的大烧杯中,加热约2分钟,观察到溶液颜色。
思考9.为什么苹果或梨组织液必须临时制备?思考10.实验中应将组成斐林试剂的甲液、乙液分别配制、储存,使用前才将甲、乙液等量混匀成斐林试剂,为什么?思考11.实验中能否将甲液、乙液分别加入苹果组织样液中进行检测?为什么?思考12.还原糖溶液检测过程中出现的颜色变化过程是怎样的?2、脂肪检测和观察的操作方法:方法一:向待测组织液中滴加3滴苏丹Ⅲ染液,观察样液被染色的情况;方法二:取材→切片→制片→观察思考13.为什么切片要尽可能薄些?思考14.制片过程中为什么要洗去浮色?思考15.制片过程中为什么要用吸水纸吸去花生子叶周围的酒精?思考16.制片过程中为什么在盖上盖玻片前要滴加蒸馏水?3、蛋白质检测和观察的操作方法:制备组织样液(浸泡、去皮研磨、过滤)→加样液约2ml于试管中→加入双缩脲试剂A,摇匀→再加入双缩脲试剂B液3~4滴,摇匀→观察颜色变化。
高一生物教案蛋白质的鉴定教案
![高一生物教案蛋白质的鉴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42f144101f69e314332945c.png)
高一生物教案蛋白质的鉴定教案
【摘要】鉴于大家对自考考务考籍十分关注,小编在此为大家搜集整理了此文“高一生物教案蛋白质的鉴定教案”,供大家参考!
高一生物教案蛋白质的鉴定教案
【实验一】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
一、教学目的
初步掌握鉴定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基本方法。
二、教学建议
教材中本实验安排为验证性实验,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改为探索性实验,安排在讲课之前,或与讲课同步进行。
本实验难度并不大,但内容较多,实验时间较长,因此,必须作周密安排,才能按时完成。
实验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增设教师演示实验。
上课之前,教师应该准备好做演示实验所需的实验材料、用具、仪器和试剂等。
同时,逐项完成还原糖、脂肪、蛋白质3 类有机物的鉴定实验。
在实验课上,将3 个实验的正确结果分别展示在讲台上,。
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笔记
![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01bb9ca1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b5.png)
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笔记
摘要:
1.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检测方法及计算蛋白质分子量的方法
2.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及其分类
3.细胞学说的基本内容
正文:
一、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检测方法
1.检测还原糖:使用斐林试剂,观察是否产生砖红色沉淀。
2.检测脂肪:使用苏丹Ⅲ(或苏丹Ⅳ)染色,观察是否呈现橘黄色(或红色)颗粒。
3.检测蛋白质:使用双缩脲试剂,观察是否产生紫色反应。
二、计算蛋白质分子量
1.一条肽链中,形成的肽键数等于失去的水分子数,即氨基酸数减1。
2.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A,氨基酸数目为M,肽链数为N,肽键数为M-N,脱水分子数为M-N,蛋白质分子质量为A乘以(M-N)再乘以18。
三、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
1.大量元素:C、O、H、N、S、P、Ca、Mg、K等。
2.微量元素:Fe、Mn、B、Zn、Cu、Mo等。
3.最基本元素:C。
四、细胞学说的基本内容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通过掌握以上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进行生物学的学习和研究。
高一必修一生物实验知识点总结
![高一必修一生物实验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9cae373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c4.png)
高一必修一生物实验知识点总结一、实验一: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1. 实验原理:生物组织中常见的糖类是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和蔗糖。
还原糖(如葡萄糖、果糖、麦芽糖)与斐林试剂在加热条件下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
2. 实验材料:苹果、梨、白萝卜、肉类(猪肝)、蛋类(鸡蛋)、淀粉。
3. 实验步骤:取样-研磨-过滤-取样-水浴加热-观察。
4. 实验结论:还原糖在加热条件下与斐林试剂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说明该生物组织中存在还原糖。
二、实验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1. 实验原理:成熟的植物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子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外界溶液中,使原生质层和细胞壁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
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收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也就是逐渐发生了质壁分离。
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子就通过原生质层进入到细胞液中,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的原生质层会逐渐恢复成原来的状态,使植物细胞逐渐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2. 实验材料: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mL蔗糖溶液、清水。
3. 实验步骤:制作临时装片-低倍镜观察-高倍镜观察-滴加蔗糖溶液-观察-滴加清水-观察。
4. 实验结论:通过观察可以发现,当植物细胞液的浓度发生变化时,会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说明植物细胞的渗透作用与外界溶液的浓度有关。
三、实验三: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1. 实验原理: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兼性厌氧菌。
酵母菌在有氧气的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产生水和二氧化碳;在无氧气的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2. 实验材料:酵母菌、葡萄糖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气球、锥形瓶。
3. 实验步骤:取适量酵母菌-加入葡萄糖溶液-密封培养-检测二氧化碳和酒精的产生。
4. 实验结论:通过检测二氧化碳和酒精的产生,可以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是有氧呼吸还是无氧呼吸。
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答案doc
![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答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2e718026192e45361066f55e.png)
实验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学习目标:初步掌握鉴定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基本方法,尝试用化学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重点、难点: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知识链接:了解同种生物组织中有机物含量的差异和不同生物组织间有机物含量的差异,为本章第一节及第四节的学习打下基础。
学习过程实验原理:1、某些化学试剂能使生物组织中的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糖类中的还原糖,如: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_发生作用,生成________________3、脂肪可以被_____________________染成橘黄色,或被__________________ 染成红色4、蛋白质与__________________发生作用,产生_______________反应5、淀粉遇_____________蓝色实验过程:一、还原糖的检测和观察1、制备生物组织样液(1)_________________(洗净、去皮、切块)取5克放入研钵中。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少许Si02和5ml水)(3)_____________(将漏斗插入试管,漏斗上垫一层纱布)(4)_____________(组织样液备用)2、还原糖的检测和观察(1)试管+2m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加_______________1ml振荡(溶液呈蓝色)(3)_______________(将试管放入盛有50—600C温水的大烧杯中加热约2min)(4)观察颜色变化二、脂肪的检测和观察1、制备生物组织实验材料:花生种子(浸泡3-4小时)、作徙手切片、取极薄的一片移至载玻片中央。
2、_____:滴2—3滴苏丹Ⅲ染液,染色3min(苏丹Ⅳ染色1min)3、______:吸取剩余染液,并滴1-2滴50%酒精溶液,洗取浮色4、______:吸取酒精,滴1-2滴蒸馏水,盖上盖波片。
实验一--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
![实验一--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https://img.taocdn.com/s3/m/55678e4a0912a2161479297d.png)
实验一生物组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一、教材分析:1.该实验是高中阶段生物课程的第一个实验。
从此以后生物化学方面的内容增加。
本实验的操作技能的学习为以后该类型实验打好基础,一定要强调规范化操作方法。
2.低高倍镜的使用、徒手切片、临时装片等技能,学生经初三、高一两年的搁置,已显生疏。
实验时教师可考虑予复习,或通过演示提醒学生,注意规范操作要领。
3.本实验难度并不大,但由于内容较多、实验时间长,必须作周密安排才能完成。
如实验中教师应做好学生的分工合作可缩短实验时间。
同时又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阐明实验原理—颜色反应,识记和区分用于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鉴定的试剂及产生的特定颜色,初步掌握鉴定上述化合物的基本方法,学会描述实验现象,掌握NaOH溶液和CuSO4溶液的使用方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分析现象,归纳总结的能力,培养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及从现象出发探求事物本质的能力。
情感与价值目标:通过亲手实验体验科学家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培养实事求是的世界观。
三、教学重点:掌握鉴定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基本方法。
四、教学难点:实验内容较多,实验时间长,必须周密安排,才能按时完成。
学生要分工合作、教师指导演示。
五、材料用具:实验材料:葡萄糖液、苹果组织液,植物油滴、浸泡过的花生种子或新鲜的花生种子,鸡蛋蛋白稀释液、黄豆组织液。
仪器:徒手切片刀,试管架,试管夹,大小烧杯,小量筒,滴管,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火柴,载玻片,盖玻片,毛笔,吸水纸,显微镜。
试剂:斐林试剂,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双缩脲试剂A、双缩脲试剂B,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蒸馏水。
六、教学过程:(一)实验原理讲解:1.可溶性还原糖鉴定原理生物组织中普遍存在的可溶性糖类较多,有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和蔗糖。
前三种糖的分子内都含有游离的具还原性的半缩醛羟基,因此叫做还原糖;蔗糖分子内没有,为非还原糖。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第2章第1节实验(共16张PPT)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第2章第1节实验(共1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a72c8feb6bd97f192379e913.png)
3、苏丹III 0.1g苏丹III干粉,溶于100mL体积分数为
95%的酒精中,待全部溶解后再使用。
三、实验材料选用
选材标准:含量较高,颜色较浅或近于白色的植物组织, 便宜、容易获得、操作简单。
脂肪检测实验的实验结果
注意事项:
(1)检测还原糖时应水浴50-65°C加热 (2)检测脂肪时,切片要薄,用苏丹Ⅲ 染色时间不宜过长,用显微镜观察. (3)斐林试剂是甲乙两液等量混匀后立即 使用,即现配现用。
颜色变化: 浅蓝色 → 棕色 → 砖红色沉淀
(4)双缩脲试剂是先假如A液1ml,摇匀,再加 入B液4滴,摇匀。
实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 和蛋白质
一、实验原理: 1、淀粉的测定: 滴加碘液 变蓝
2、还原性糖的测定: 斐林试剂 砖红色沉淀 注意:斐林试剂必须现配现用
3、脂肪的测定: 苏丹Ⅲ或苏丹Ⅳ (橘黄或红色) 4、蛋白质的鉴定: 双缩脲试剂 (紫色反应)
二、试剂 : 1、斐林试剂 A液 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 B液 质量浓度为0.05g/ mL的CuSO4溶液
蛋白质的检测:
1、用鸡蛋蛋白时,一定要加以稀释,如果稀释不够, 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后会粘固在试管内壁上,使 反应不彻底,且试管不易洗净。
2、双缩脲使用时,应先加A造成碱性环境,再加B。
课堂练习 1、分析下表,可推测[ D ]
A.甲溶液含有淀粉酶 B.乙溶液含有还原糖 C.混合溶液不含淀粉 D.混合溶液含有淀粉酶
1、还原性糖的鉴定:苹果、白梨
2、脂肪的鉴定 富含脂肪(植物油)的种子,如花生、核桃、 蓖麻等的种子
高中生物人教版教材中有关的化学试剂归纳
![高中生物人教版教材中有关的化学试剂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24ec8ad6ce2f0066f53322f9.png)
高中生物有关的化学试剂归纳1显色反应的相关试剂1.1斐林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如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等)、尿液中的葡萄糖,实验现象为砖红色沉淀。
注意:用时甲乙两夜等量混合,水浴加热,且必须现配现用。
1.2苏丹III或苏丹IV染液检测生物组织中脂肪。
苏丹III或苏丹IV都是脂肪染料,苏丹ⅲ染液遇脂肪的颜色反应为橘黄色,苏丹IV染液遇脂肪的颜色反应为红色。
实验现象前者为橘黄色,后者为红色。
1.3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
作用原理是在碱性溶液(naoh)中,双缩脲(hnoc—nh—conh)能与cu作用,形成紫色或紫红色的络合物,这个反应叫做双缩脲反应。
由于蛋白质分子中含有很多与双缩脲结构相似的肽键,故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特别注意:先加入甲液,再加入乙液。
1.4碘液检测淀粉实验;现象为蓝色。
1.5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检测的对象是RNA、DNA;作用原理是吡罗红与RAN的亲和力强,RNA被吡罗红染成红色;甲基绿对聚合高的dna有亲和力。
实验现象:前者为红色、后者为绿色。
1.6二苯胺检测DNA,水浴加热时显蓝色。
1.7健那绿染液检测线粒体;健那绿染液是专一性活体染色剂;线粒体中细胞色素氧化酶使染料保持氧化状态(即有色状态)呈蓝绿色,而在周围的细胞质中染料被还原,成为无色状态。
1.8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检测酵母菌培养液中CO2的产生情况;作用原理是CO2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根据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成黄色的时间长短,可以检测酵母菌培养液中CO2的产生情况。
本溶液PH值变化范围是6.0(黄)至7.6(蓝)。
待测物中如有二氧化碳,会形成碳酸而使溶液变成黄色。
1.9重铬酸钾溶液检测酒精;在酸性条件下,乙醇便会被重铬酸钾氧化为乙醛和乙酸),而橙色的重铬酸钾便会变成灰绿色的铬离子1.10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溶液给染色体染色;实验现象为紫色或红色。
1.11对氨基苯磺酸和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溶液检测亚硝酸盐含量;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
高一生物 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
![高一生物 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https://img.taocdn.com/s3/m/74294d33561252d381eb6e1f.png)
第1页 共1页 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新版高中《生物》教材中有“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蛋白质、脂肪的鉴定”实验。
可溶性还原糖用斐林试剂鉴定,蛋白质用双缩脲试剂鉴定。
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都是由甲液(NaOH )和乙液(4CuSO )组成,但参加鉴定反应时,却是以不同的反应物出现。
不明白它们参与的反应,很容易把两者混淆,甚至误认为就是同一种试剂。
斐林试剂是指新制的()2OH Cu 悬浊溶液。
还原性糖与新制的()2OH Cu 在加热煮沸条件下,能生成砖红色的O Cu 2沉淀。
实验过程中,必须先把甲液(NaOH )和乙液(4CuSO )等量混合,让其反应生成()2OH Cu 后,才能加入到含还原性糖组织液中。
如果先后或者分别把NaOH 和4CuSO 溶液加入到含还原性糖组织液中,组织液中的有机酸会与NaOH 迅速反应,使反应物中没有()2OH Cu 或()2OH Cu 不足,从而使还原性糖与氢氧化铜的反应不能进行或现象不明显,影响了还原性糖的鉴定。
双缩脲反应是指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肽键的化合物在碱性条件下与+2Cu 反应,生成红紫色的络合物。
所有的蛋白质均有此显色反应。
双缩脲试剂就是指能与具有两个以上肽键的化合物发生红紫色显色反应的试剂。
它是NaOH 和4CuSO 两种溶液。
在实验过程中,先在含蛋白质的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NaOH 溶液,混合均匀后,再滴几滴4CuSO 溶液(量较少)。
即先后加入NaOH 和4CuSO 溶液。
如果在NaOH 中滴几滴4CuSO 溶液混合后,再加入到含蛋白质的溶液中,混合液中就没有+2Cu ”,显色反应就不会发生。
资料来源 《生物学教学》2003.3。
高一上学期生物必修一 三类物质的鉴定
![高一上学期生物必修一 三类物质的鉴定](https://img.taocdn.com/s3/m/4ac00147dd36a32d737581e3.png)
色
1.材料选择
(1)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时,不宜选取 有颜色的材料,因为_有__颜_色__的__材__料__会_干__扰__实__验__结_果____。 如检测还原糖时一般不选择西瓜,检测蛋白质时一般不 选择血红蛋白等。
(2)做可溶性还原糖鉴定实验, 应选含糖高,颜色为白色或近于白色的的植物组
(4)在脂肪的鉴定中,洗去浮色时应用_酒__精__等,不能用清
水原因是_苏__丹__Ⅲ__或__苏__丹___Ⅳ__染__液__易__溶__于___酒__精__.不___溶__于_ 水。
(5)若要观察被染色的脂肪颗粒,则使用显微镜,但 若要通过观察溶液颜色变化,则不必使用显微镜
(6)不能过量!
(7)用蛋清稀释液作蛋白质鉴定时,为防止反应后物质粘 在试管内壁上,应进行的操作是__充_分__稀__释_____。
0
实验概述:
某些化合物能够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 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需鉴定 的物质
还原糖
淀粉
试剂
斐林 试剂
碘液
脂肪 蛋白质
苏丹Ⅲ染 双缩脲
液或苏丹 Ⅳ染液
试剂
实验一、检测还原糖
生物体中的还原糖主要有哪些呢?
还原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乳糖、半乳糖
1.实验原理: 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在_____5_0_℃__~__6_5_℃__水__浴__加下热作用,
Cu(OH)2溶液不稳定,时间太长,易沉淀,很难 参与反应。
2、斐林试剂为何要先等量混匀再加入样液,而不是 分开加入?
反应的本质是Cu(OH)2溶液与还原性糖反应,先 等量混匀的目的是要配成Cu(OH)2溶液
实验二、蛋白质的鉴定 1.实验原理: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一上学期生物必修1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一上学期生物必修1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e502c0f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f4.png)
2023-2024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生物试题说明: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将答案填在答题卷中。
第Ⅰ卷选择题(50分)一、单选题(本题各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50分)1.细胞学说为生物学的发展起到了奠基的作用,主要原因是它揭示了()A.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区别B.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C.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D.生物界细胞的多样性2.草履虫、酵母菌、蓝细菌(旧称蓝藻)的大小和形状各不相同,但它们都有相似的结构,即都具有()A.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B.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C.细胞膜、细胞质、染色体D.细胞膜、细胞质、储存DNA的场所3.下列不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是()A.动物园里的一只大熊猫B.大海草山上的所有生物C.细胞中的所有蛋白质分子D.朗目山风景区4.下图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植物叶片表皮细胞,要把视野中的物像从图1转为图2,正确的操作步骤是()A.转动粗准焦螺旋→调节光圈→转动细准焦螺旋→转动转换器B.移动装片→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转动细准焦螺旋C.调节光圈→转动粗准焦螺旋→移动装片→转动转换器D.转动转换器→移动装片→转动细准焦螺旋→调节光圈5.在活细胞的化学成分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和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分别是()A.蛋白质和水B.糖类和蛋白质C.水和蛋白质D.水和核酸6.下列关于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检测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检测还原糖的试剂可直接用来检测蛋白质B.检测蛋白质需要在50~65℃水浴中加热C.花生子叶是脂肪检测实验的理想材料D.检测花生子叶临时切片中的脂肪时需用清水洗去浮色7.细胞内无机盐的作用不包括()A.维持细胞的渗透压B.维持酸碱平衡C.提供细胞代谢所需的能量D.组成某些复杂化合物8.为避免冬季气温降低引起结冰而自身受损,北方冬小麦细胞内的()A.自由水比例不变B.自由水比例减少C.结合水比例不变D.结合水比例减少9.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多糖分别是()A.纤维素和糖原B.麦芽糖和乳糖C.淀粉和糖原D.葡萄糖和纤维素10.下列关于脂质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脂肪、磷脂均由C、H、O组成B.脂肪具有保温、缓冲、减压的作用C.磷脂和胆固醇可参与细胞膜的组成D.脂肪、磷脂和胆固醇均属于脂质11.下列有关蛋白质功能举例,正确的是()A.催化——抗体B.调控——胰岛素C.免疫——血红蛋白D.运输——唾液淀粉酶12.下图为氨基酸分子的结构通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人体细胞中不能合成必需氨基酸,需从外界环境获取B.氨基酸脱水缩合产生水,水中的氢来自于②和③C.结构④决定氨基酸的种类D.含有氨基和羧基的物质不一定是氨基酸13.蛋白质的功能多种多样,下列决定蛋白质多样的原因表述错误的是()A.氨基酸种类多样B.氨基酸排列顺序多样C.肽键的结构多样D.肽链的空间结构多样14.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的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是由我国科学家研究完成的胰岛素,它由51个氨基酸形成两条肽链构成,则胰岛素分子中共有肽键数目为()A.51B.49C.50D.215.下图表示某种大分子物质的基本单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物质是核糖核苷酸B.该物质形成的大分子物质是RNA,它只分布在细胞质中C.该物质含有C、H、O、N、P五种元素D.该物质是RNA的基本单位16.细胞膜对于细胞而言具有重要作用。
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8016535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ee.png)
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关于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在我们的学习时代,大家最熟悉的就是知识点吧?知识点就是学习的重点。
掌握知识点有助于大家更好的学习。
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关于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欢迎阅读与收藏。
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1第一章走近细胞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知识梳理: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生存。
2、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4、血液属于(组织)层次,皮肤属于(器官)层次。
5、植物没有(系统)层次,单细胞生物既可化做(个体)层次,又可化做(细胞)层次。
6、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
7、种群:在一定的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例: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鲤鱼。
8、群落:在一定的区域内所有生物的总和。
例:一个池塘中所有的生物。
(不是所有的鱼)9、生态系统:生物群落和它生存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10、以细胞代谢为基础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细胞增殖、分化为基础的生长与发育;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的遗传与变异。
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知识梳理:一、高倍镜的使用步骤(尤其要注意第1和第4步)1 在低倍镜下找到物象,将物象移至(视野中央),2 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3 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
4 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二、显微镜使用常识1调亮视野的两种方法(放大光圈)、(使用凹面镜)。
2高倍镜:物象(大),视野(暗),看到细胞数目(少)。
低倍镜:物象(小),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3 物镜:(有)螺纹,镜筒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目镜:(无)螺纹,镜筒越(短),放大倍数越大。
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范围越小视野越暗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少每个细胞越大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范围越大视野越亮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多每个细胞越小4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х目镜的放大倍数5一行细胞的数目变化可根据视野范围与放大倍数成反比计算方法:个数×放大倍数的比例倒数=最后看到的细胞数如:在目镜10×物镜10×的视野中有一行细胞,数目是20个,在目镜不换物镜换成40×,那么在视野中能看见多少个细胞?20×1/4=56圆行视野范围细胞的数量的变化可根据视野范围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计算如:在目镜为10×物镜为10×的视野中看见布满的细胞数为20个,在目镜不换物镜换成20×,那么在视野中我们还能看见多少个细胞?20×(1/2)2=5三、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主要类群:原核生物:蓝藻,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可进行光合作用,属自养型生物。
高一《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记录单
![高一《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记录单](https://img.taocdn.com/s3/m/cafcb0323169a4517723a3b8.png)
课老师签字:
实验高一年级1、2、3、4、5、6、7班
实验效果总结
三大物质鉴定是学考必考实验,而且是高中第一个定性观察实验,综合考察学生的实验技能,所以这个实验非常有开设的必要。通过操作这个实验学生对双缩脲试剂和斐林试剂使用的区别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同时实验现象、步骤、结果又了更深一步的理解,同时学生很有思考的提问,如果将鉴定还原糖的试验后的溶液和鉴定蛋白质的溶液混合在一起会有什么现象等等,此实验很能引发学生的思考。实验效果总体良好。
2017-2018学年生物实验记录单
任课教师年级及姓名:高一年级
实验名称(教材及实验名称)
人教版生物必修一《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实验类型(演示或学生分组)
分组实验
主要设备名称
水浴锅、试管、试管刷、量筒、试管架
实验药品名称
斐林试剂(甲液:质量分数为0.1g/ml的NaOH溶液,乙液质量浓度为0.05g/ml的CuSO4)、双缩脲试剂(A的成分是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0.1 g/mL的水溶液;B的成分是硫酸铜的质量分数为0.01 g/mL的水溶液)、苏丹III、苹果汁、鸡蛋蛋白稀释液、花生匀浆
高一生物1 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
![高一生物1 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https://img.taocdn.com/s3/m/0ca3a330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c2.png)
应对市爱护阳光实验学校高一生物必修1 一生物组织中可溶性复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识记:记住鉴所用材料,懂得选材的要求。
理解:理解的目的、原理和方法步骤,进一步归纳出生物组织中可溶性复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鉴原理。
能力目标1.制备生物组织试样,并能按标准化要求操作,完成鉴工作。
2.能正确选取鉴试剂,并能进行标准化操作。
3.明确观察对象,正确说出鉴过程中试样的颜色变化,并能用准确的语言解释现象,作出结论;填写报告册。
4.能熟练使用低倍镜、制作徒手切片、临时装片,了解标准使用高倍镜的方法。
情感目标培养思维能力和研究方法。
●·落实方案掌握鉴生物组织中可溶性复原糖、脂肪、蛋白质的根本方法。
落实方案教师可事先配制好待测样品,如葡萄液、植物油滴、鸡蛋蛋白稀释液。
让学生按要求参加相试剂,观察颜色变化,从而让学生自己归纳出本的简单原理。
●难点·突破策略难点内容较多,时间长,必须周密安排,才能按时完成。
突破策略学生要分工。
●原理1.可溶性复原糖鉴原理生物组织中普遍存在的可溶性糖类较多,有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和蔗糖。
前三种糖的分子内都含有游离的具复原性的半缩醛羟基,因此叫做复原糖;蔗糖分子内没有,为非复原糖。
中所用的斐林试剂,只能鉴生物组织中可溶性复原糖,而不能鉴可溶性非复原糖。
斐林试剂为一浓度的氢氧化钠和硫酸铜配制而成的淡蓝色Cu (OH) 2沉淀的悬浊液,葡萄糖溶液在参加斐林试剂后,在加热条件下复原为砖的沉淀,而葡萄糖氧化成葡萄糖酸。
其反式为:CH2OH-〔CHOH〕4-CHO+2Cu〔OH〕2 CH2OH-〔CHOH〕4-COOH+Cu2O +2H2O用斐林试剂鉴复原糖时,溶液变化过程为:浅蓝色棕色砖沉淀2.脂肪鉴原理苏丹Ⅲ、苏丹Ⅳ为一种橙黄色脂肪染色剂,苏丹Ⅲ染液遇脂肪的颜色反为橘黄色,苏丹Ⅳ染液遇脂肪的颜色反为。
3.蛋白质鉴原理将尿素加热,两分子尿素放出一分子氨而缩合成双缩脲。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教案)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33df062de80d4d8d15a4fc8.png)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教案)颖13级生物科学专业一、教材分析《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位于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的第一节。
实验安排在学习蛋白质、糖类和脂肪等理论学习之前,一方面加深同学对细胞中的有机物的认识, 另一方面为接下来学习有机物奠定感性认识基础。
由于实验设计上注重学生对实验材料的选择,有检测结果和预测结果的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为之后的探究实验的开展打下基础。
本次实验操作步骤较为复杂,尤其是制作徒手切片,对学生提出较高的实验要求。
二、学情分析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学生,初中生物教学中实验开设较少,学生对实验室规则,各种基本仪器的使用等都不规,实验能力较弱,但是充满极强的好奇心,要注意实验室秩序。
实验容与生活饮食相关,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学生容易产生兴趣。
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高倍显微镜的使用,为显微镜下观察脂肪奠定基础。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说出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检测原理和方法。
(2)阐明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的异同。
2.能力目标(1)尝试使用化学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2)通过组织实验合作小组,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本次实验,形成严谨认真、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2)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四、教学重点1.使用化学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2.初步体会探究实验的过程,培养实验探究能力.五、教学难点(1)通过本次实验,掌握各种试剂及其使用方法,能够做出较薄的徒手切片。
(2)形成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六、实验准备1.老师准备实验材料:梨匀浆,马铃薯匀浆,花生种子,鸡蛋清用具:双面刀片,试管(最好用刻度试管),试管架,试管夹,大小烧杯,小量筒,滴管,恒温水浴锅,载玻片,盖玻片,镊子,吸水纸,显微镜试剂:斐林试剂(甲液: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乙液:质量浓度为0.05g/mL的CuSO4溶液),丹Ⅲ染液,双缩脲试剂(A液:质量浓度为0.1g/mL 的NaOH溶液,B液:质量浓度为0.01g/mL的CuSO4溶液),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碘液,蒸馏水七、教学过程八、板书设计九、实验报告实验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班级:实验时间一、实验原理1、淀粉和还原糖的鉴定糖类中的还原性糖(如葡萄糖、果糖)在__________条件下可与————————发生作用,产生————————沉淀,淀粉中加入______ 变————————色。
高一生物导学案—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高一生物导学案—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https://img.taocdn.com/s3/m/dc4dc51602020740be1e9b82.png)
姓名:班级:学号:小组:2.1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学习目标】尝试用化学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蛋白质和淀粉【学习重难点】可溶性还原糖、蛋白质、淀粉的鉴定的实验原理、方法、步骤和现象【自主学习】一、实验原理:利用某些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一)还原糖与菲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
(二)淀粉遇碘变蓝。
(三)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二、材料用具写出课本上所给材料分别用来鉴定哪种物质:1、实验材料:苹果(梨)匀浆、豆浆、梨、马铃薯匀浆。
2、试管,试管夹,试管架,大小烧杯,小量筒,滴管,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火柴。
3、试剂:斐林试剂(甲液: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乙液:质量浓度为0.05g/mL 的CuSO4溶液),双缩脲试剂(A液: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B液质量浓度为0.01g/mL的CuSO4溶液),碘液,蒸馏水。
三、方法步骤:1、检测的方法步骤(1)还原性糖的检测和观察①向试管内注入2mL待测组织液(苹果或梨匀浆)。
②向试管内注入1mL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等量混匀再注入)。
③将试管放入盛有50-65℃温水的大烧杯中加热约2min。
④观察试管中出现的颜色变化。
实验现象:还原糖溶液检测过程中出现的颜色变化过程是怎样的?得出的实验结论是什么?颜色变化过程:蓝色。
结论:分析、讨论:1、还原糖溶液检测过程中出现的颜色变化过程是怎样的?2、实验中应将组成斐林试剂的甲液、乙液分别配制、储存,使用前才将甲液、乙液等量混匀成斐林试剂,为什么?(2)蛋白质的检测和观察①向试管内注入2mL组织研磨液(豆浆研磨液)②向试管内注入双缩脲试剂A液1mL,摇匀(振荡摇匀后呈现色)③再向试管内加入双缩脲试剂B液4滴后摇匀。
④观察试管中出现的颜色变化。
实验现象颜色变化过程:结论:(3)淀粉的检测和观察①向试管内注入2ml待测组织液(豆浆)②向试管内滴加2滴碘液,观察颜色变化。
高中生物的还原糖有哪8种 分别是什么
![高中生物的还原糖有哪8种 分别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72c5d35d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b6.png)
高中生物的还原糖有哪8种分别是什么
只有五种,没有八种,这五种分别是葡萄糖,半乳糖,果糖,乳糖和麦芽糖。
推断还原糖我们主要是看试剂能不能被还原,常用的试剂有斐林试剂,本尼迪特试剂,使用方法就是把这两种和醛糖、酮糖一起放在水浴中进行加热看其反应,是否产生砖红色的沉淀。
还原糖的还原性是什么
1、还原糖是指具有还原性的糖类。
在糖类中,分子中含有游离醛基或酮基的单糖和含有游离醛基的二糖都具有还原性。
还原性糖主要有葡萄糖、果糖、半乳糖、乳糖、麦芽糖等。
2、斐林试剂以及由柠檬酸、硫酸铜与氢氧化钠配制的本尼迪特试剂(班氏试剂)常与醛糖及酮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反应产生氧化亚铜砖红色沉淀,即试剂本身被还原,所以凡能与上述试剂发生反应的糖称为还原糖,凡不能与上述试剂发生反应的糖称为非还原糖,糖苷不能发生上述反应。
葡萄糖分子中含有游离醛基,果糖分子中含有游离酮基,乳糖和麦芽糖分子中含有游离的醛基,故它们都是还原糖。
3、非还原性糖有蔗糖、淀粉、纤维素等,但它们都可以通过水解生成相应的还原性单糖。
高中提高生物成果的方法
提高高中生物成果,可以积累多年的高考的实践阅历、总结、调
整和修改制定适合自己的高中生物学习方案;另一方面抓生物基础。
高中生想要提高高中生物考试成果,我建议高中同学在复习生物的过程中要留意回归课本、夯实基础学问,加强信息转化力量训练和试验技能训练,强化试验方案设计。
高中政治最重要的就是背熟课本,文科类科目把书背透了才能得高分,尤其是政治主观题目特殊多,背会了题目就会做,背不会连蒙都不知道从何入手。
政治从高一到高三的选修和必修课本都要背下来,而且是敏捷的去背书,把各章节学问点融会贯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生物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鉴定检测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 鉴定还原糖、脂肪、蛋白质所用的试剂和所出现的颜色分别是()
A.斐林试剂(砖红色)、双缩脲试剂(紫色)、苏丹Ⅲ染液(橘黄色)
B.双缩脲试剂(紫色)、斐林试剂(砖红色)、苏丹Ⅲ染液(橘黄色)
C.苏丹Ⅲ染液(橘黄色)、双缩脲试剂(紫色)、斐林试剂(砖红色)
D.斐林试剂(砖红色)、苏丹Ⅲ染液(橘黄色)、双缩脲试剂(紫色)
2.鉴定蛋白质时,事先留出一些黄豆组织样液,主要目的是( )
A. 重复两次,结果准确
B.与加入双缩脲试剂后的颜色作对照
C. 再用于还原糖的鉴定
D.失败后还可重做
3.医院确认糖尿病的常用方法及结果是( )
A. 加入新制的Cu(OH)2,出现红色
B.加入碘—碘化钾溶液,出现蓝色
C. 加入苏丹Ⅲ溶液,出现橘黄色
D.加入碘—碘化钾溶液,出现淡黄色
4.用苏丹Ⅲ染液检验脂肪,脂肪颗粒被染成红色,但要立即观察,否则脂肪颗粒将溶解.能溶解脂肪颗粒的是( )
A. 染液中的苏丹Ⅲ
B. 染液中的酒精
C. 染液中的水分
D. 染色反应中的热量
5. 与硫酸铜溶液在碱性环境中反应能显出紫色的物质是( )
A. 淀粉
B. 脂肪
C. 蛋白质
D.核酸
6.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双缩脲试剂A是为反应提供碱性环境
B.在花生子叶薄片上滴加50%酒精是为了溶解组织中的油脂
C.所有的蛋白质均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颜色反应
D.苏丹Ⅳ可用来鉴定生物组织中的脂肪
7.下列糖类中属于可溶性还原糖的是:①葡萄糖②淀粉③纤维素④蔗糖⑤果糖⑥麦芽糖()
A.①⑤⑥ B.①②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⑤
8.脂肪鉴定实验中,切片做好后应进行的操作步骤依此是( )
A.制片—染色—洗浮色—镜检
B.染色—洗浮色—制片—镜检
C.制片—镜检—染色—洗浮色
D.染色—制片—洗浮色—镜检
9.下列物质中能被苏丹Ⅳ染成红色的是( )
A.马铃薯块茎
B.浸软的蓖麻种子
C.蛋清液
D.苹果
10.下列哪组试剂在使用过程中,必须经过加热( )
A.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
B.苏丹Ⅲ或Ⅳ鉴定脂肪
C.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
D.碘化钾试剂鉴定淀粉
11.用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溶液颜色变化过程为( )
A.无色→砖红色(沉淀)
B.浅蓝色→砖红色(沉淀)
C.浅蓝色→蓝色→砖红色(沉淀)
D.浅蓝色→棕色→砖红色(沉淀)
12.在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实验中,加入斐林试剂时必须( )
A.先加入斐林试剂甲液,后加入乙液
B.先加入斐林试剂乙液,后加入甲液
C.将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再使用
D.以上A、B、C三项操作方法都正确
13. 鉴定奶粉是否是伪劣商品,不需要用的化学试剂是()A.斐林试剂 B.苏丹Ⅳ染液
C. 双缩脲试剂
D.红墨水
14.在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需要使用显微镜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