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的意味教案
七上三单元《家的意味》教学设计
七上三单元《家的意味》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悟家庭对一个人的重要性;激发爱家孝亲的情感。
能力目标:辨别具体行为是否属于孝行的能力;孝亲敬长的行为实践能力。
知识目标:知道孝敬父母长辈是法律义务。
二、教学重点感悟家庭的重要性,激发爱家孝亲的情感;知道孝敬父母长辈是法律义务。
三、教学难点感悟家庭对一个人的重要性;辨别具体行为是否属于孝行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D1122次列车,从A站到家附近的站(票价5.20元,13车14号)(设计意图:通过D1122次列车的票价、车厢和座位号将学生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思考家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新课讲授】师: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家”。
多媒体展示:甲骨文“家”师:“家”指的是什么呢?学生:略第一站:家之初体验站多媒体展示:四张图片。
思考:对家的感受。
师:家里有我们的父母,我们和他们是血缘关系,而爸爸妈妈之间又是婚姻关系,当然,也有的家庭父母和孩子是收养关系,这些都能够组成家庭。
生:判断四种情景分别属于哪一种关系?(设计意图:通过四种情景判断,学生明白家是什么。
)第二站:家之再体验站多媒体展示:我们的家庭影集。
思考:你认为父母哪些时候对我们辛勤付出?生:家是我们的身心寄居之所。
生:阅读感悟《富豪的家》。
思考:为什么房子不是他的家?师:家庭虽然看起来千差万别,但是我们对家的感受和期待又很相似。
在这个醉汉的心中,在这位“父亲”的心中,在你的心中,觉得“家”是什么呢?生: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
(设计意图:通过身边的例子,总结出一般意义上家的意味——生命的居所和心灵的港湾。
)第三站:中华家文化站师:出示春运、中国人家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风的图片。
师:你有过春运的经历吗?我们能感受出什么心情?在中国人的心中,“家”的意味是什么?生:上台解析家风和家训(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说出中国人心中的“家”的意味。
)师:中国人的“家”在中华文化中,家有着深厚的意味、丰富的内涵。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家的意味》教案、教学设计
-设想内容:设计“我为家人做件事”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行动中体验家庭责任和情感。
-教学方法:实践活动法和体验教学法,通过实际行动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4.法律知识讲解,案例分析。
-设想内容:结合教材,用生动的案例讲解家庭法律知识,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和讲解法,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法律知识。
1.结合教材内容,撰写一篇关于“家的意义”的短文,要求不少于300字,体现出家庭对个人成长的重要作用。
2.制作一份家庭法律知识宣传海报,内容包括婚姻家庭法律的基本概念、规定等,形式不限,要求简洁明了,具有宣传效果。
3.开展一次家庭实践活动,例如“我为家人做件事”,要求学生以实际行动表达对家人的关爱,并撰写活动心得,字数不少于200字。
-通过角色扮演、情景剧等形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家庭生活,培养他们的同理心。
-鼓励学生参与家庭活动,如家务劳动、家庭聚会等,增强他们的家庭责任感。
3.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使用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家庭的意义和功能。
-结合网络资源,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他们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
2.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尊重家庭成员的品质,学会与家人沟通、交流和合作。
-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法,让学生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爱、支持和尊重。
-引导学生学会用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提高与家人的沟通能力。
3.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了解婚姻家庭法律知识,维护家庭和谐稳定。
-结合教材内容,讲解婚姻家庭法律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
教学过程:
-首先,教师邀请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4.1 家的意味(教学设计)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统编版2024)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完成分层作业
教学反思
政治认同:理解家庭对个人成长的重要作用,自觉传承优良家风。
道德修养:通过感悟古诗词中的道理,用心感悟家庭的作用,感受优良家风的影响,向上向善,促进家庭幸福和谐。
健全人格:寻找优良家风故事,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自觉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促进自己全面发展
重点
家的重要作用
难点
家风的作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学会与他人积极交往,是初中生健康成长的基本条件。本节课内容是引导学生学习与父母、家人交往知识的开端。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对家的认识往往处于表层,仅从归属角度去认识家的存在,但是并不能深入把握家的内涵、家的重要性,以及在中华文化中家所具有的深厚意味,由此本节课将引导学生初识家是什么,从中华传统文化的角度理解家的意味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猜一猜:
这是什么字?
引入课题:学习成就梦想
学生思考感悟,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引发学生兴趣,同时为后面的内容做好铺垫。
讲授新课
(一)目标导学一:
(PPT图片+材料呈现)
请欣赏视频:吴子安《我想有个家》
教师总结:当你开心的时候,你可以说:
生活观察
议一议:
结合课本生活观察的说法和你的生活经验,说说“家”是什么。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探究与分享:1、你知道哪些广为流传的家风,家规、家训呢?
2、你家有哪些家规、家训呢?与同学分享和交流
【司马光教子有方】
收集我国传统文化中广为流传的“家规” “家训”。
习近平强调:“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在管好自己的同时,严格要求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
统编版(2024)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4.1 家的意味 教案
统编版(2024)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4.1 家的意味教案教学内容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4.1《家的意味》教学目标政治认同: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人文精神和传统美德,增强对家庭、国家和社会的认同感。
道德修养:感念父母养育之恩、长辈关爱之情,培养孝亲敬长的美德,学会感恩与回报。
法治观念:明确孝亲敬长是每个公民的法定义务,自觉履行相关法律责任。
责任意识:认识到家庭责任的重要性,自觉分担家庭责任,以实际行动孝亲敬长。
健全人格:通过家庭情感的体验,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学会关爱他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教学重点理解家的内涵,明确家不仅是地域和住所,更是心灵的港湾,承载着亲情与温暖。
教学难点理解家的主要特点,特别是家在中国文化中的深厚意味和丰富内涵。
教学过程导入今年高考期间,一段7年前总台《面对面》栏目对高考考生庞众望的采访视频被媒体重新发掘,引发热议。
2017年高考,庞众望考出了理科684分的成绩,并获得清华大学“自强计划”最高60分的降分录取资格。
之所以获得清华大学““自强计划”录取资格,是由于他特殊的家庭环境,父亲是一位精神分裂症患者,母亲下肢残疾,行动不便。
面对家庭的重担庞众望一边勤于学业,一边照料家庭。
思考:你知道这位当年以744高分考上清华,入校时被校长接见的学子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吗?授新课生活观察:我的家在某省某县某镇某村这是我和家人的住所,是我的家爷爷、爸爸师妈妈、还有......我们是家人哪里有家人的关爱,哪里就是家思考:运用你的生活体验,说说“家”是什么?学生:教师: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相关链接:①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结婚而组成的家庭——男女结婚成家;②因血缘关系组成的家庭——宝宝降生使家庭喜添新成员;。
(2024年秋新改)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家的意味》教案
4.2家的意味一、教学目标1.理解“家”的内涵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认识家庭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2.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体验和感悟家的温暖和责任。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4.激发学生热爱家庭、尊敬家长的情感。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家的内涵及其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难点:通过活动体验,让学生深刻感悟家的温暖和责任。
三、教学过程【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家庭温馨场景的视频,引导学生谈论自己的家庭生活,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新课内容讲解】一、家的内涵1.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是人们生活的起点和归宿。
2.家不仅是物质的,更是精神的港湾,它给予我们温暖、支持和爱。
3.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应该互相尊重、理解和支持。
二、家庭的重要性1.家庭环境对个人的成长有重要影响,一个和睦的家庭能培养出健康、自信、乐观的孩子。
2.家庭成员间的沟通与交流是形成良好家庭氛围的基础。
3.家庭教育和父母的影响是孩子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因素。
【活动设计】活动一:家庭照片分享会学生带上自己的家庭照片,在小组内互相分享自己与家人的故事,并讨论这些故事给他们带来了哪些感受和启示。
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家庭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活动二:角色扮演游戏——我的一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游戏,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家庭成员(如父亲、母亲、孩子等),模拟一天的生活场景,包括早晨起床、上学或上班、晚餐时间等。
在模拟过程中,学生要尽量表现出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和责任,以及与家人之间的互动和沟通。
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体验到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纽带和相互关心的重要性。
【总结与反思】1.学生集体反思家庭中最重要的价值观念和影响因素,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践行这些价值观念,让我们的家更温暖。
2.教师可以就今天的学习内容和学生进行互动交流,了解学生对家的认识和感悟程度,并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
【作业布置】1.写一篇关于“我的家”的短文,描述自己家庭的日常生活和成员间的互动,表达对家的热爱和感激之情。
4.1 家的意味 教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通过分析材料,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感受英雄模范人物身上的力量,引导学生认识到家风的重要性:①家风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会融入家庭成员的血脉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家庭成员的价值观念、性格特征、道德修养和行为习惯等。②优良家风引导我们向上向善,促进家庭幸福和谐。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4.优良家风引导人们向上向善,促进家庭幸福和谐。下列做法有利于促进优良家风建设的有(B)
①周末和父母一起去看望爷爷奶奶,老人很开心
②出去吃饭时,多点一些菜品,品尝各种美味
③每天晚上,全家人一起诵读经典,交流心得
④和邻居有冲突,把垃圾扔他家门口进行报复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课堂练习:
1.“数一数一生多少个寒暑,数一数起起落落的旅途。拍一拍肩上沾染的尘土,再累也一样坚持的脚步,回家真的幸福。”一首《回家的路》不知道拨动了多少游子的心。游子们想家的原因是(D)
A.家是休闲娱乐的场所B.家能够提供一切物质基础
C.家是我们食宿的地方D.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
2.家不是一间房子,而是在房子里过的日子;家不是一尘不染的厨房,而是一盘热气腾腾的饺子;家不是豪华的客厅,而是一家人围坐在沙发上聊天说笑。可见,家是(D)
A.人生旅途中的中转站B.吃饭休息的居所
C.逃避挫折的最佳场所D.充满亲情的港湾
3.当我们刚会说话时,爸爸妈妈就一字一句地教我们学古诗;当我们刚懂事时,他们就给我们讲许多有趣的故事;当我们刚拿起笔时,他们就教我们写字。这段话所要表达的道理是(C)
①家是我们的第一所学校②我们的知识都是父母教的
③家庭环境决定人生成长④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家的意味》精品教案(含教学反思)
第七课亲情之爱第1课时家的意味1 教学分析教学重点:家的内涵教学难点:理解家的主要特点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关于“春运”的图片──他们在路上要经历什么,他们的方向指向哪里?2.通过图片将学生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思考家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生命的居所1.“家”是什么我家在北京市西城区……(这里的“家”指的是住址)那座房子就是我家……(这里的“家”指的是住所、建筑物)我家大门常打开,开怀容纳天地……(这里的“家”指的是国家)初一(5)班是我家,环境卫生靠大家……(这里的“家”指的是班集体)(1)这些句子中,“家”分别指什么呢?(2)展开想象:让学生用自己的感受表达心目中的家,展开想象的翅膀,填写并说明理由。
例如,家是一盏明灯,可以照亮夜行人晚归的路程;是一个温馨的港湾,可以遮挡人生中不可避免的风风雨雨……教师讲述:地域、住所、一群人、吃饭的地方的地方等,虽然与家庭有关,但都只是家庭的某一个侧面,而不是家庭的实质。
一般来说,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2.小明的家庭设计意图:通过小明家庭的例子,让学生感受家的功能的多样化,为理解家的意味提供支撑。
今年暑假,小明过得非常充实,老师布置的作业已按时完成了,虽然碰到过几道难题,但在妈妈的帮助下,也顺利地解决了。
在家里,早上跟爸爸一起打羽毛球,晚上,偶尔与爸爸下几盘中国象棋。
小明的爸爸是个会计师,收入很高,长大了小明也想当一名会计师。
上个星期的双休日,全家一起去普陀岛玩了两天。
后来又去奶奶家住了几天,正好赶上叔叔的小孩满月,于是欢天喜地地喝了喜酒。
暑假快结束了,小明打算和同学一起分享他的快乐。
(1)材料中体现了哪些家庭的关系?你们家庭的关系有哪些呢?(2)思考:家庭有哪些功能呢?教师小结: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
正是因为家庭具有的生育、经济、情感交流、赡养、扶养和抚养等方面的功能,所以,“家”对于我们每个人都具有独特意义和重要价值。
7.1 家的意味 教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二、新课教学
(一)家的含义
【教师活动】展示四组关于家的图片,我们平时对家的理解是什么?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经验出发,谈对家的认识与理解,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调动学生的思维。)
(二)家的作用
1、身心居所2、心灵港湾
【教师活动】展示情境《小凡的暑假》文字材料。可以看出家庭承担了哪些功能?
【学生活动】分析家庭功能。有经济功能、教育功能、休闲娱乐功能、生育功能、抚养和赡养的功能。
【教师点拨】我们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家,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我们的成长离不开家的哺育和支持。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也是我们心灵的港湾。(设计意图:选择学生熟悉的题材,更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同时锻炼学生分析材料、总结问题和语言表达能力。)
1.让学生理解“家”的意义
在当下,用实际行动尽孝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短片《Family》
【学生活动】学生观看
【教师活动】结合视频和你的生活体验,说说“家”是什么?
(设计意图:播放视频短片,让学生对家有个形象的感受,引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
【生】有同学说家是具体的一个地方,有同学说家是住所,有同学说家是吃饭的地方,有同学说家是一群人 ,还有同学说家是情感寄托的地方……
【学生活动】家是地域;家是住所;家是家人;小到班级学校、大到国家、我们都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教师点拨】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我们这里所讲的家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组成的亲属生活组织。展示两幅图:图中反映了几对关系呢?图一有血缘关系、婚姻关系、继子女与继父母关系,图二是收养关系。不管是因何确立的家庭关系,家庭发挥的作用都是一样的。
统编版(2024)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4.1 家的意味 教案
统编版(2024)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4.1 家的意味教案教学内容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4.1《家的意味》教学目标政治认同:认同中华家文化,认识家的内涵。
责任意识: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和父母的情感。
健全人格: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和父母的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家的内涵,明确家不仅是地域和住所,更是心灵的港湾,承载着亲情与温暖。
教学难点理解家的主要特点,特别是家在中国文化中的深厚意味和丰富内涵。
教学过程导入奥运人物猜猜猜:①在奥运赛场上演“水花消失术”②与陈芋汐在女子双人10米跳台上斩获金牌③今年17岁成为中国奥运历史上最年轻的三金王全红婵:我的妈妈生病了,我不知道她得了什么病,我只想赢了奖金寄回去给妈妈治病。
全红婵父亲:她在努力,我们在家也努力去干。
我们不能消费女儿。
思考:全红婵与家人的相互关心,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授新课探究分享一:全红婵兄弟姐妹5人加父母一共七口人。
大哥当做电商,四妹五弟练跳水,只有二姐读书。
思考1:全红婵的家庭里有哪些关系存在?学生:......教师:父母是婚姻关系、全红婵与家人有血缘关系思考2:除了血缘关系和婚姻关系,还有什么关系也能组成家庭?学生:教师:收养关系。
由此可见,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会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探究分享二:全红殚的妈妈虽然没去北京但是时刻关注她的比赛,全红婶为给妈妈治病努力比赛。
在全红婵在东京奥运会拿到冠军时,有企业给其家庭里送钱送房子,但全红婵的家人拒绝了,说绝对不能消费女儿的荣誉当时去参加东京奥运会时,教练们都认为她只是陪跑,因为在赛前几个月,她才学完了5个动作,她说我能行,于是就玩了命的训练,最终她真的能行。
她的艰苦她的奋斗也是父母言传身教,靠自己的双手去拼搏。
思考1:从全红婵的父母对她的影响来看,你觉得家庭对个人成长有什么作用?学生:教师:家是我们的第一所学校,是我们的修身之处。
思考2:全红婵不仅延续了父母的血脉,还传承了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这说明了什么?学生:教师: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
六年级《家的意味》教案、教学设计
3.教师选取部分练习题进行讲解,巩固学生对家庭知识的理解。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家庭的意义、功能和影响。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3.教师强调家庭的重要性,倡导学生珍惜和传承家庭文化,树立家国情怀。
4.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内容,观察和思考自己的家庭生活,撰写一篇关于“家的意味”的短文。
五、作业布置
1.完成课堂练习的相关题目,加深对家庭类型、功能和影响的理解。
-家族树绘制:请学生绘制自己的家族树,标注家庭成员及其关系,并在旁边简要描述每位成员的特点和对自己的影响。
-家庭功能分析:选择一个家庭功能(如情感支持、教育传承等),结合自己的家庭实际,分析其在家庭中的体现,并撰写分析报告。
4.注重情感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家国情怀。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展示一组家庭照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照片有什么共同点?它们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2.学生分享观察和感受后,教师总结:这些照片都展现了家庭的温馨与和谐,今天我们将一起来探讨“家的意味”。
3.教师提出问题:在你心中,家是什么?家有什么样的功能和意义?
3.体会家庭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家庭是社会稳定的基石,培养社会责任感。
4.珍惜和传承家庭文化,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树立家国情怀。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初期,心理和生理都在发生显著变化。他们在家庭生活中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对家庭关系和家庭成员间的互动有较为直观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学生对家庭的意义和功能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缺乏深入思考和全面认识。学科知识方面,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归纳和总结。
4.1《家的意味》教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家的意味》教案一、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1.认同家庭作为社会基本单位的重要性,理解家庭在社会稳定和发展中的作用。
2.增强对家庭的归属感和责任感,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念。
健全人格:3.培养学生关爱家人、珍惜家庭的情感,促进健全人格的发展。
4.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家庭关系,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和情感管理能力。
责任意识:5.明确自己在家庭中的责任和义务,主动为家庭做出贡献。
6.培养学生孝亲敬长的意识,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理解家庭的含义和功能。
2.认识家对我们的重要意义。
3.明白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法定义务。
难点:4.理解家的内涵,体会家的温暖和亲情。
5.掌握孝亲敬长的具体方法,并在生活中践行。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展示一些关于家庭的温馨图片,如一家人团聚、共度节日等,提问:看到这些图片,你想到了什么?家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2.讲述一个关于家的温暖故事,如一个孩子在外面遇到困难,最终回到家得到家人的支持和安慰的故事,提问:这个故事让你对家有了怎样的感受?(二)讲授新课1.家的含义(1)提问:在你心目中,家是什么?是一所房子、一个地域,还是其他的什么?o学生可能会回答家是一个温暖的地方、有亲人的地方等。
(2)展示关于家的不同理解的内容,如“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因为我们是一家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啊” 等歌词,提问:这些歌词中的“家” 指的是什么?“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 中的“家” 指的是一个可以栖息的住所。
“因为我们是一家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中的“家” 指的是有亲人、有亲情的地方。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啊” 中的“家” 指的是一个地域。
(3)讲解家庭的含义: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并结合的例子进行说明,如张寒和李小樱恋爱一年,结婚成了家,这是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结婚而组成的家庭;一年后,二人生下一对双胞胎,宝宝降生使家庭喜添新成员,这是因血缘关系组成的家庭;他们的邻居合法收养了一个小女孩,取名闹闹,这是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收养而组成的家庭;小两口的舅舅离婚三年后又结婚了,组成了新家庭,这是随父或母再婚组建新的家庭。
家的意味教案-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课题:第 4 课幸福和睦的家庭第 1 框家的意味授课时间:核心素养目标:1.感悟家的重要性,增强对家庭、家人热爱之情。
2.增强对家的理解能力,提高传承中华文化传统美德能力。
增强孝亲敬长的行动力。
3.理解家的内涵,知道家的意义,知道孝亲敬长既是道德也是法律要求。
教学难点:孝亲敬长,尽孝在当下。
教学重点:感悟家庭对一个人的重要性。
学情分析:学校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较多,家长忙于生计,或缺乏沟通艺术,亲子感情存在多种问题,部分学生对家的概念比较淡漠,对亲情在成长中的重要性体会不深,同时受年龄与人生经验限制,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中国人的家文化与孝文化理解缺乏深度,需要借助多样化的手段引领学生去体悟与提升,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感恩之心并自觉转化对家、对家人之爱的表现力。
目标串设计教师问题串设计学生活动串设计目标达成反馈串设计导入新课板块一:“释”家播放歌曲《我想有个家》这首歌曲表达了对家的渴望,而我们在座的各位同学,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那么家是什么,对于我们来说有什么重要意义,中国人心目中的家是什么样的?这一节让我们从这首歌开始一起探究体会感受家的温暖,体会家的意味。
学校是我家,班级是我家,常州是我家,中国是我家,家是我们常常在不同意义上使用的字眼。
今天我们讲的家特指我们所生活的家庭。
任务1:课堂小调查-----了解家的概念Q1:你的家里有哪些亲人,家庭成员的关系分别建立在什么基础上?Q2:结合以上问题你能给家庭下个定义吗?知识归纳: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而成的亲属生活组织学生聆听并感受学生独立思考情感铺垫引入新课代表发言,建立的基础学生不会教师要示范板块二:“悟”家任务2:发挥想象,完成填空----理解家的功能与作用我们每位同学都有属于自己的家,对家的感受也是不同的,在你的心里,家就好像是每当时就会想到家。
(关注单亲家庭孩子的感受)Q1:由此可见,家的功能有哪些?归纳总结:家的功能与意义?(1)家的功能:承担着多种功能,如经济功能、消费功能、休闲娱乐的功能、赡养、扶养、抚养、情感交流的功能等等。
家的意味+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家的意味》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体验家庭的温暖,父母的情感,认同家庭的优良传统、家人的良好品德,增强热爱自己的家庭、热爱父母的情感。
2、在生活中,培养自己的表达能力,增强对家的理解能力,提高孝亲敬长的行动能力。
3、知道“家”的内涵,认识现代家庭的特征,理解尽孝在当下。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对家的理解难点:孝在当下三、教材分析《家的意味》是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一框的内容。
本框题的学习在全书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前面三个框题的学习,学生已经学会了与同伴、老师的交往,在学生不断扩展的社会生活中,家庭是他们最熟悉的生活领域,与家长的交往,更是他们学习与其他人交往的落脚点。
本节课主要培养学生在家庭活动的沟通意识和能力,学会表达爱、让家庭更加美好。
四、学情分析学会与他人积极交往,是初中生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
本节课内容是引导学生学习与父母、家人交往知识的开端。
七年级的孩子会有责任感不强的情况,他们会认为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同时,七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与理解能力尚未成熟要他们很好的理解中国家庭文化,学会孝敬父母有一定的难度。
五、课前准备老师课前准备:收集素材、设计教法学生课前准备:预习新课六、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多媒体播放视频《爱的表达》学生观看老师:观看完这个公益短片,你对家有什么认识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课堂《家的意味》感受家庭的温暖。
新课讲授一、生命的居所活动一,将学生前后四人分为一个小组,合作交流,时间为3-5分钟提问:结合你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家”是什么?学生交流后回答问题老师总结: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者收养关系组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探究一、家庭中作为社会的细胞,承担着多种功能。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分享你对下面家庭功能的认识。
经济功能:满足我们生存最基本的需要生育功能:繁衍后代、维系家庭教育功能:家庭教育,学习社会知识、技能休息和娱乐功能:家庭游戏、休闲、郊游情感交流功能:促进人格发展、精神的寄托PPT展示材料《宋冰心案例》提问:材料中,家庭对宋冰心有什么样的作用?学生回答老师引导学生:家是我们身心的寄住之所。
《家的意味》教学案 2022年部编版道法精品教案
第七课亲情之爱第1课时家的意味1 教学分析知识目标了解家庭含义、家庭功能、家庭的确立能力目标能够领悟家的内涵,用实际行动表达孝敬之心情感、态度与培养学生认同中华文化,热爱家庭,孝敬父母的情感价值观目标教学重点:家的内涵教学难点:理解家的主要特点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春运”的图片──他们在路上要经历什么,他们的方向指向哪里?2.通过图片将学生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思考家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生命的居所1.“家”是什么我家在北京市西城区……(这里的“家”指的是住址)那座房子就是我家……(这里的“家”指的是住所、建筑物)我家大门常打开,开怀容纳天地……(这里的“家”指的是国家)初一(5)班是我家,环境卫生靠大家……(这里的“家”指的是班集体)(1)这些句子中,“家”分别指什么呢?(2)展开想象:让学生用自己的感受表达心目中的家,展开想象的翅膀,填写并说明理由。
例如,家是一盏明灯,可以照亮夜行人晚归的路程;是一个温馨的港湾,可以遮挡人生中不可避免的风风雨雨……教师讲述:地域、住所、一群人、吃饭的地方的地方等,虽然与家庭有关,但都只是家庭的某一个侧面,而不是家庭的实质。
一般来说,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设计意图:通过小明家庭的例子,让学生感受家的功能的多样化,为理解家的意味提供支撑。
今年暑假,小明过得非常充实,老师布置的作业已按时完成了,虽然碰到过几道难题,但在妈妈的帮助下,也顺利地解决了。
在家里,早上跟爸爸一起打羽毛球,晚上,偶尔与爸爸下几盘中国象棋。
小明的爸爸是个会计师,收入很高,长大了小明也想当一名会计师。
上个星期的双休日,全家一起去普陀岛玩了两天。
后来又去奶奶家住了几天,正好赶上叔叔的小孩满月,于是欢天喜地地喝了喜酒。
暑假快结束了,小明打算和同学一起分享他的快乐。
(1)材料中体现了哪些家庭的关系?你们家庭的关系有哪些呢?(2)思考:家庭有哪些功能呢?教师小结: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
家的意味-精品教案
《家的意味》教学方案一、教材分析1.课程标准依据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七课第一框。
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交往与沟通”。
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体会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孝敬父母和长辈。
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调适‘逆反’心理。
增强与家人共创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识和能力。
”2.内容解析本框共安排两目的内容:第一目“生命的居所”。
教材以“家”是什么的体验活动导入,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家的内涵和意义。
本目主要表达了三层意思。
其一,家庭的内涵。
其二,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
其三,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
第二目“中国人的‘家’”。
教材结合“中国春运”这一独特的现象、中国的家庭文化中的“家规““家训”的分析、中国法律对于家庭义务的规定等相关活动,阐释了中国家庭的独特文化内涵,引导学生“孝亲敬长”。
本目主要表达了三层意思。
其一,中国人心目中的家。
其二,孝亲敬长。
其三,尽孝在当下。
二、教学目标1.体会家人对我们的付出,体验家人之间亲情的温暖和爱,感受家是身心的寄居之所,是心灵的港湾。
2.理解“家”的内涵和功能,知道“家”对我们成长的重要意义。
3.认同中华文化中“孝”的价值观念,养成热爱父母、孝敬父母、关爱家人的意识。
4.知道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是法律规定的义务。
理解中华文化中“孝”的内涵,知道中华优秀文化传统需要继承和发展。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家”对我们成长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是法律规定的义务。
四、教学过程1.一声叮咛、一句唠叨、一顿责备、一次鼓励、一丝安慰……对于父母这些行为的认识正确的是( B )A.发泄不满的表现B.无微不至关怀的表现C.不信任孩子能力的表现D.认为我们还没长大的2.家庭是组成社会的细胞,有了家庭的稳定才有整个社会的和谐安定,下列做法有利于家庭稳定的是( C )①爸爸努力工作,我认真学习②妈妈病了,小琪给妈妈买药③周末,一家人去看望姥姥④妈妈怕我打电话影响学习,经常偷听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3.“别忘了时间的残酷,别忘了人生的短暂;别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别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否则你将永远无法尽孝,因为孝心不能等待。
初中道德与法治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第1课时《家的意味》教案(2024秋)
第四课幸福和睦的家庭第1课时家的意味【教学难点】感悟家的重要性;知道家庭关系的确立情形。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欣赏歌曲《我想有个家》。
思考: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学生回答:对家、亲情、家人的渴望等。
教师:歌曲表达了对家的渴望。
从古至今,家都是每个人魂牵梦绕的地方,我们都希望有一个温暖幸福的家。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家的意味”。
二、讲授新课1.活动一:阅读教材P26“生活观察”。
思考:家庭是什么?教师: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它可能是一个温馨的小家庭,有你和爸爸妈妈,也许还有兄弟姐妹。
有兄弟姐妹的请举手!(学生举手)很好!它也可能是一个大家庭,祖孙几代共同生活在一起。
这样的家庭请举手!(学生举手)好!那大家有没有想过什么是家庭?哪位同学愿意来说一说?学生自由发言。
归纳: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知识拓展:(我国家庭关系确立的情形)①婚姻关系;②血缘关系;③收养关系;④再婚关系。
2.活动二:欣赏视频《汉字的演变(家)》。
思考:结合视频谈谈家对我们的意义。
学生自由发言。
归纳:家是生命的居所,是心灵的港湾。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的哺育和支持。
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家让我们的心灵有所依托。
3.活动三:我和父母间最难忘的一件事。
大多数时候,我们的生活是在平淡中度过的,也许是因为“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我们已经习惯了每天和父母相处的点点滴滴,习惯了父母为我们付出的一切。
今天,此时,请你静下心来,想一想,和父母之间发生的最难忘的一件事,写下来,勇敢地和大家分享吧!学生活动:现场书写并进行课堂交流展示。
归纳:家是我们的第一所学校,是我们的修身之所。
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我们在父母等家人的言传身教中学习为人处世,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4.归纳: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
5.活动五:课堂交流展示。
搜集我国传统文化中广为流传的家风,进行课堂交流展示。
归纳:在薪火相传中,我们不仅接续着祖先的生命,而且传承着家风。
小学综合实践家的意味教案
小学综合实践家的意味教案【文章一】小学综合实践家的意味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实践家的概念及其意义,培养学生对实践家的向往和追求。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实践家精神。
3.引导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勇于实践、勇于尝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通过开展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情商。
二、教学重点:1.了解实践家的概念及其意义。
2.引导学生勇于实践、勇于尝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准备:1.课件或黑板。
2.实践活动相关素材和道具。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向学生提出问题:“你们对实践家这个词有什么了解?你们眼中的实践家是什么样的人?”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然后请几位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
2.概念解释(10分钟)通过课件或黑板向学生展示实践家的概念和意义,并解释其中的关键词汇。
让学生更加清楚地理解实践家的含义和重要性。
3.案例分享(15分钟)向学生介绍一些实践家的案例,可以选择一些在青少年中具有影响力的实践家,如青少年创新大赛获奖者、社会公益活动组织者等。
通过案例的分享,激发学生的向往和追求。
4.小组活动(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讨论一个实践项目的创意,并设计简单的实践活动方案。
鼓励学生发散思维,提出独特的创意,并结合实际情况和资源给出可行性方案。
5.展示和反馈(10分钟)请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他们的创意和方案,其他小组可以提出建议和意见。
通过展示和反馈,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6.实践活动(30分钟)选择一个或几个创意较好的实践项目,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
可以是社区环境整治、义务跑等与学生相关和容易实施的活动。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会实践的乐趣和成就感。
7.反思和总结(10分钟)活动结束后,让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
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实践经历,讨论实践的意义和对个人成长的影响,以及如何将实践精神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第七课《亲情之爱》——家的意味
单元第三单元师长情谊
学科道德与法治学段第一学段年级初一年级
教材书名:义务教育教科书《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1.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
求:
课程标准第二部分“我与中的“交往与沟通”部分:“体会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孝敬父母和长辈。
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调适‘逆反’心理。
增强与家人共创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识和能力。
”(2)整体感知教学内容
本节课是第七课《亲情之爱》三框、“爱在家人间”和“让家更美好”中的第一框内容。
本框内容让学生联系已有知识认识家是什么?通过学习与“家”有关的优秀的传统文化以及中国人的家是怎样的?由浅入深,通过本节课学生初识家,为下两框深入探讨“爱在家人间”、认识现代家庭的特点,以及培养学生在亲子之间积极沟通的意识和能力、学会表达爱、让家更美好成为一种发自内心的呼唤,共创美好家庭等内容奠定基础。
2、学情分析:
学会与他人积极交往,是初中生健康成长的基本条件。
本节课内容是引导学生学习与父母、家人交往知识的开端。
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对家的认识往往处于表层,仅从归属角度去认识家的存在,但是并不能深入把握家的内涵、家的功能,以及在中华文化中家所具有的深厚意味和孝的内涵,由此本节课将引导学生初识家是什么,从中华传统文化的角度理解家的意味和孝的内涵。
2.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感受家是身心的寄居之所,是我们心灵的港湾。
认同中华文化中家的丰富内涵和“孝”的价值观念。
能力目标:
提高传承中华家庭文化传统美德的能力,增强孝亲敬长的行动力。
知识目标:
理解“家”的内涵和功能,知我们成长的重要意义;知道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法律规定的义务;理解中华文化中“孝”的内涵,知道优秀文化传统需要继承和发展。
3.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PPT播放关于家的短片
提问:看完这个短片,你有什么感受?
你觉得家是什么?观看短片
思考回答问题
播放短片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
另把短片与教材
运用你的经验结
合起来使用,直
接引入本课内容
讲授新课
第一目
生命的居所
一、生命的居所
学生展示课前与父母一起绘制的家庭结构图,
介绍自己的家庭
提问:我们的家庭都由哪些关系组成?
引导学生阅读P72相关链接,了解家庭关系确
立的几种情形
一般来说,家庭是由婚姻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
的亲属生活组织。
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
每个
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予
的,我们的成长也离不开家庭的哺育和支持。
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承担着多种功能。
请你
展示、介绍“我
的家庭”
阅读相关链接
内容
课前让学生与父
母一起绘制家庭
结构图,有助于
学生对家庭有直
观的认识,为学
习本课内容打下
基础
【教学重点】中华文化中家的意味和孝的内涵【教学难点】中华文化中家的意味和孝的内涵【教学方法】讨论探究
【教学资源】视频、相关图片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分享你对家庭功能的认识。
经济功能:满足我们生存最基本的需要
生育功能:繁衍后代、维系家庭
抚养和赡养功能:抚养子女、赡养老人
教育功能:家庭教育,学习社会知识、技能和规范
情感交流功能:人格发展、感情慰藉、精神寄托
休息和娱乐功能:家庭游戏、休闲、调剂作用PPT出示两则故事(教材P73)
提问:通过两个故事,请分别说一说对他们来说,家是什么?
家是心灵的港湾。
家不只是一所房子、某个地域,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
亲情,激励我们奋斗拼搏,让我们的心灵有所依靠。
分组讨论
阅读故事
思考回答问题
让学生全面感受
自己在家暖,在
理解家庭功能的
基础上,感谢父
母所提供的各种
呵护、亲情的播
撒、感情的投入、
物质的保证、未
来的期望、现实
的教育等
通过两则故事帮
助学生理解家是
心灵的港湾。
讲授新课二、中国人的“家”
听到“春运”一词,你头脑中会出现什么景象?
PPT出示春运时期的一些图片
思考:你从春运时人们拥挤的身影和喜悦、期盼、焦灼等多样的神情中,感受到怎样的情感?你有这样的经历吗?思考回答
看图片
思考回答问题
通过春运时期的
图片,让学生直
观感受人们对家
的向往,从而感
受家在人们心中
第二目
中国人的“家”
在中华文化中,家有着深厚的意味、丰富的内
涵。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
的生活共同体,是甜蜜、温暖、轻松的避风港。
PPT播放视频《家风是什么?家规家训》
提问:你家的家风是什么?从小到大长辈给你
制定了哪些家规?哪些内容应该继承并发扬光
大?
家风是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或作风家、发奋
读书、敬老爱幼、横行霸道等。
良好的家风可以引
领家庭中的成员积极向上,健康发展。
家规是指家
庭中的小规小矩,是家风的具体表现形式。
在中国家庭文化中,“孝”是重要的精神内涵。
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中国公
民的法律义务。
小组讨论:如何孝亲敬长?
尽孝在当下。
孝敬双亲长辈,关爱家人,不仅
仅是长大成人以后的事,从现在开始,我们应该用
行动表达孝敬之心。
看视频
讨论
组长记录讨论
结果并分享
深厚的意味
帮助学生了解什
么是家风,好的
家规家训在成长
中的作用
通过讨论帮助学
生明确尽孝在当
下及孝亲敬长的
方法。
课堂小结有人说,家是温馨、宁静、安全的港湾;
有人说,家是清新、甜蜜、丰润的田园;
有人说,家是远方游子日夜漫长心灵的牵挂,
总结本课所学
是温暖的源泉。
在中华文化中,家对于中国人来说有着深厚的意味,而“孝”是其中重要的精神内涵,尽孝需要我们从现在开始用行动去表达。
板书课程结束,与
老师一起梳理
本课知识点呈现本课主要知识点,形成知识结构图
拓展空间展示“家”在中国古代文字中的写法,探讨文字背后的意义课下查找资料
完成
通过古代文字进
一步理解中华文
化中“家”的意
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