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考散文阅读命题特点及应试对策(修改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高考散文阅读命题特点及应试对策
江苏省如皋市第二中学(226576) 王小锋
自2004年江苏高考自主命题以来,“文学类文本阅读”考查散文的就达六次之多。
从答题情况看,不少考生常常答得很多,却很少答到点子上,失分现象十分严重,难怪有人将高考散文阅读喻为“消融分数的黑洞”。
因而,突破制约高考语文成绩提升的这一瓶颈,则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拟从命题特点及应试对策两个方面作点探讨,期望对散文阅读备考有所帮助。
一、命题特点
(一)从命题指导思想看,严格遵守《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符合阅读规律,贴近考生实际,既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又有利于中学阅读教学。
(二)从命题材料看,均为现代名家散文(以抒情性散文为主,记叙性散文、议论性散文为辅)。
这些散文或展示乡村风土人情,或凸显民族文化精神,或质朴清新,或厚重隽永,均文质兼美,一般考生要读懂问题不大。
(三)从命题模式看,稳中有变。
江苏高考自主命题的头两年,试题结构大体沿袭了全国卷的模式:共设四道题,前三题为简答题(分值4分4分6分或6分5分5分),最后一道题为多项选择题(分值4分)。
自06年起,最后一道多项选择题改为简答题(分值调至6分),更有利于考查考生的实际阅读能力,当然也加大了解题难度。
(四)从命题切入角度看,主要有:(1)考查思想内容。
问文中某词某句的含义是什么,作者对某一方面的态度是什么。
如2004年《草堂·诗魂》第18
题“从文中看,‘草堂的文化意义’是什么?”,2006年《一幅烟雨牛鹭图》第16题“……结合全文,简要说明作者对古老农耕文明的态度是什么。
”——这类问题的实质是问“是什么”。
(2)考查写作技巧。
问文中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艺术表现上有哪些特色。
如2006年《一幅烟雨牛鹭图》第14题“文章开头两段的景物描写各有什么特点?”,2009年《上善若水》第13题“本文写的是都江堰,但不以描写见长,请具体说明它在艺术表现上有哪些特色。
”——这类问题的实质是问“怎么写”。
(3)考查写作目的或作用。
问文中某处为什么要这样写或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如2006年《一幅烟雨牛鹭图》第17题“文章把‘烟雨’作为牛鹭的活动场景,作者的用意是什么?”(考查为什么文章要把‘烟雨’作为牛鹭的活动场景),第15题“作者在描绘‘烟雨牛鹭图’后,又写了时装设计师、诗人和画家的感受,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考查为什么要写时装设计师、诗人和画家的感受)——这类问题的实质是问“为什么”。
(4)考查写作效果。
问文中某种写法有什么好处。
如2004年《草堂·诗魂》第20题第2小题“结合全文,简要分析这种写法的好处”,2005年《波兹曼的诅咒》第17题“……在阐明中国情况时采用了什么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类问题的实质是问“怎么样”。
“是什么”——“怎么写”——“为什么”——“怎么样”这四类命题切入角度构成命题的基本思路,反映了散文阅读的一般规律。
(五)从命题能力要求看,重点是:(1)理解能力(B级),即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的能力。
如2007年《麦天》第17题“文章最后说麦天的忙碌、喜悦‘把农家的日子濡染得鲜鲜亮亮,有滋有味’,请联系全文,简要说说你对‘鲜亮’与‘滋味’的理解”;(2)分析综合能力(C级),即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的能力。
如2013年《何容何许人也》第12题“文章多处描述了何容身上‘矛盾的现象’,请分别从交往、生活、心理三个方面加以概括。
”;(3)鉴赏评价能力(D级),
即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的能力。
如2007年《麦天》第15题“……这句话描写关中麦收情景,请分析它的表达特色”;(4)探究能力(F级),即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的能力。
如2013年《何容何许人也》第14题“‘他喜爱北平,大概最大的原因是北平有几位说得来的朋友。
’探究文章最后一句的内涵。
”当然,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鉴赏评价能力以及探究能力,都是建立在整体阅读能力的基础上的。
(六)从命题技巧看,化难为易。
(1)设置提示。
不少试题题干都有限制,这些限制实际上就是一种答题提示。
2004年《草堂·诗魂》第19题题干中“从文章第四段看”, 2007年《麦天》第16题题干中“从全文结构看”, 2009年《上善若水》第11题题干中“对文章内容的表达”等等都是限制。
这些限制要么提示答题范围,要么提示答题角度,客观上降低了试题的读解难度。
(2)设置台阶。
考查一个考点,设置若干小题,便于考生一步一个台阶循序渐进攀登。
2004年《草堂·诗魂》第20题考查表现手法就设置了两个小题。
第1小题要求分析说明对比表现在哪些方面,第2小题要求结合全文简析对比的好处,这就比单设一道题笼统地考查表现手法要好解得多。
(七)从命题答案看,基本特征是:(1)分点解答;(2)答案唯一(意思对即可);(3)尽量用原文中的词句;(4)语言简洁。
总体来看,江苏高考散文阅读命题题量少,分值高,难度不小,这就容易拉大考生之间的分数距离,从而更好地发挥高考的选拔功能。
二、应试对策
针对江苏高考散文阅读命题特点,我们在复习应试工作中需注意以下几点:(一)吃透考纲精神。
〈〈考试说明〉〉既是高考命题依据,也是我们复习应考的指南,必须认真学习,深入研究,吃透考点含义,把准能力要求。
要特别留心〈〈考试说明〉〉的些微调整,密切关注考试信息,及时调整复习方向,进一步增强备考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
(二)深化阅读教学改革。
尽管高考阅读材料来自课外,但解题能力完全可以通过课堂阅读教学的改革培养起来。
改革“条条大道通罗马”,这里聊举一例:苏教版1—5册安排了不少名家优秀散文,可将它们有选择地当作备考例子,从文本实际出发,按高考散文阅读考查要求,设计若干问题(条件成熟时也可由学生设计,但一定要保证问题质量),用问题引领学生自主研习、合作探究。
要特别注意营造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包括对别人见解的质疑),彰显学生的阅读个性。
显然,这种用问题组织教学的方式,拉近了教学与高考阅读考查要求之间的距离,对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大有裨益!
(三)加强课外阅读。
虽然不同文体有其自身的不同特征,但文学总有其共通之处。
因此,课外阅读的视野决不能囿于散文,其它文体诸如小说、戏剧、诗歌(有人说“诗歌是浓缩的散文”)也应多多涉猎。
通过广泛的大阅读,充实文化底蕴,加强文学修养,丰富阅读经验,提高阅读能力。
(四)把握阅读策略和解题规律。
文本怎么读,试题怎么解,这是我们备考必须解决的核心问题。
1、把握阅读策略
(1)阅读必须聚精会神。
如果我们眼睛盯着文本,心里却想着其它,就不能让文字唤起意义,再进行分析、筛选、概括等思维加工,进而把握文意。
因此,阅读首先必须培养良好的习惯——集中注意力。
(2)阅读顺序宜打破常规。
即先读试题,再带着问题去读材料。
这种“倒啖
甘蔗法”,有助于增强阅读针对性,提高阅读效益。
(3)阅读必须树立整体意识和语言意识。
第一,树立整体意识。
整体意识,通俗地说,就是一种“合起来想”的意识。
我们读一篇文章,总会接触诸多相关信息,比如标题信息、注释信息、行文中的关键词句信息,将这些信息“合起来想”,就会对作品的思想感情、行文脉络等形成一个总体印象。
有了这样一个总体印象,许多看似深奥的问题则会迎刃而解。
第二,树立语言意识。
语言是文学作品内容、思路、技巧的载体,是文学作品第一要素。
语言的基本单位是词句,不同词句在文中的作用是不同的。
我们讲的“语言意识”,主要指抓住作品中的关键性语句(主旨句、总述句、总结句、解说句、过渡句、照应句),由一点突破而擒住全篇,这也就是“以点带面”的意识。
2、把握解题规律
(1)审清题干要求。
审清题干要求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高考试题题干设置是严谨的科学的,它给考生解题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信息,比如命题切入角度(即题型)、命题意图、答题角度、答题范围以及采分所需点数,审题时需一一弄清。
切忌题干要求不明则匆忙解题!
(2)理清解题思路。
理清解题思路是规范解题的客观要求。
这里讲的理清解题思路,其实就是我们通常所强调的建立答题模式(简称“建模”)。
建模因题而异。
比如语句作用题,一般解题步骤是:A、它本身表达什么内容;B、它跟上下文内容上有何联系;C、它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再如表现手法题,常见解题步骤是:A、运用什么表现手法;B、这些表现手法在文中是如何体现的;C、这些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这样的解题思路可概括为结论在前(A),分析在后(B、C)。
至于解题时具体安排几个答题步骤,则需按题干明确的赋分因地制宜。
理清解题思路,其最大优越性在于能增加得分机会。
(3)准确获取答案。
准确获取答案有两点基本要求:第一,快速锁定有效阅读区间。
一般说来,答案形成所需信息涉及原文的位置是局部的(单一或多个),也有少数是整体的(关涉全文)。
无论何种情形,考生都必须胸怀文本全局。
只有这样,才能快速锁定有效阅读区间,进而筛选、提取有效信息。
第二,组织语言形成答案。
其基本途径有:照抄,即照抄原文中现成的有用的语句;重组,即整合原文中合用的词语,形成概括句;自撰,即根据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语言加以表达。
必须强调,在可能的情况下,要尽量遣用原文中的原词原句,这样容易吻合高考答案,抓到分数!
(五)注重科学训练。
训练不是多多益善,而是要讲究科学,以质取胜。
1、精选典范试题。
散文阅读训练的目的在于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认知体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意识和解题习惯。
从这个意义上说,精选典范试题则显得特别重要。
建议选用历年江苏高考题或江苏各大市高考模拟题(这类题严谨、权威)进行有针对性的限时训练。
2、强化练后反思。
练后要趁热打铁,引导学生回头看,自己操作的答案与参考答案相比究竟存在怎样的差距,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差距,如何弥补自己获取答案的思维缺陷。
通过这些深刻的反思,促进学生深化对解题规律的认识,提升自己的解题能力。
高考散文阅读既是备考重点,也是备考难点。
但只要我们增强信心,不断探索,就一定能洞悉命题规律,掌握解题之道,赢得高考散文阅读的理想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