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诗的读、赏、创——《我想》教学设计
福建省安溪县教师进修学校林润生
《儿童诗两首》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第10 册的一篇略读课文。第一首《我想》,作家高洪波以儿童的视角,抒写了儿童春天里的想象,表达了儿童对美好事物的向往。第二首《童年的水墨画》,表达了儿童世界处处皆美景。两首诗适宜引导学生学习鉴赏性阅读和仿写儿童诗。教学时,可在课内完成《我想》的读、赏、创,《童年的水墨画》则放到课外,实现迁移学习。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环节设计。师:春天,是个美丽的季节,草长莺飞、遍地春光;春天,是个想象的季节,神游四野,上天入地。在春天里,你会想象些什么?
(学情预估:学生可能会想象春天实在的景物)
2、点拨入题。高洪波是个著名作家,他以《我想》为题,写出了一个孩子春天里的美好想象。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读《儿童诗两首》的第一首《我想》。
二、初读,感知内容。
1、环节设计。师:初读诗歌,我们不仅要读准确,还要用心去感受。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不添字,不漏字,把字音读准确,还要把声音放轻一些。读完想一想,你从诗中感受到了什么。
(学情预估:学生比较重视把诗歌正确地读下来,不很在意对诗歌的感受。)
2、点拨策略。引导学生一节一节地体会:在美好的春天里,“我”把自己想象成什么?
三、再读,体验情趣。
1、教学环节。你能通过读,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吗?
(学情预估:学生一般能说出诗的大意,但不容易体会诗中的情趣。)
2、点拨策略。主要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体味。老师引读课文,用语言描述调动学生的情感,把学生引入想象世界。师:在那桃花盛开的春天,“我”想象自己的小手安在了桃枝上……(读第一节);旭日、和风,垂柳拂岸,“我”想象自己的脚丫接在柳树根上……(读第二节);春天是放风筝的季节,蓝天白云,风筝飘飞,给人们带炊嗌倩独郑拔摇卑炎约旱难劬ψ霸诜珞萆希逖榇禾斓目炖帧ǘ恋谌冢谎舸喝拢滩莩梢穑ǚ彼平酰拔摇卑炎约合胂蟪闪舜蟮亍ǘ恋谒慕冢晃沂歉鱿蛲杂傻暮⒆樱彩翘暗暮⒆印ǘ恋谖褰冢?
四、三读,鉴赏表达特点
1、环节设计。师:只要找到窍门,我们也可以当小诗人。作者的小窍门是什么?大家看看每一节诗,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想象,自己身体哪个部位的变化,有什么变化?
(学情预估:学生对把自己的什么部位变为什么,容易局限于课文的事物,要把打开思路作为指导重点。)
2、点拨策略。是春天的桃花、柳树、风筝,还有充满绿意的大地启发了作者的想象,春天的细雨、燕子,夏天的荷花、小溪和鸣蝉,秋天的桂花飘香,冬天的雪,都可以启发我们想象。还有干旱的大地、混浊的河流、沙尘暴,社会治安、国家安全等也可以触发我们的想象。
请同学们选择一个事物作为想象的凭借,然后展开想象,并把它写成一首小诗。
五、学习创编,合作交流
1、环节设计。请同学们选择一个事物作为想象的凭借,然后展开想象,并把它写成一首小诗。
(学情预估: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展开想象,是学习创编的难点。)
2、点拨策略。可先以老师的“下水文”指导:这是老师写的两节诗,请同学们评一评,诗以什么为凭借,抓住了事物的什么特点,描述了怎样的情境?再让学生独立思考、模仿创编,然后小组交流,最后班上交流。
六、迁移课外,拓展学习
教材分析:这是一首富有儿童情趣的诗歌。写出了我的小小心愿,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全诗共5个小节,前四个小节结构基本相同。最后一小节虽然只有两行,却是诗歌的精妙之处,写如果飞到遥远的地方,需要和爸爸妈妈商量,一片童趣跃然纸上。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歌,并背诵,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培养学生大胆想象和幻想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重难点;
重点:培养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
难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读儿童诗的兴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一只小白兔头戴草帽在森林里采蘑菇,下雨了,小白兔用草帽当雨伞玩家走。
师:草帽还能当什么?(只生答)
师:你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幻想和想象”中的一篇文章《我想》。
二、检测回顾,初步感知。
1、学生自由读,努力做到把诗歌读正确,通顺。
2、课件出示生字词语,检测字词掌握情况。
3、检测读的情况,相机正音。
4、教师范读,生听读思考:诗歌中的“我”有哪些美好的愿望?
5、组织汇报,相机板书。
三、快乐品读,理解诗境,感悟诗情。
品读第一节诗:
①女生读,师生共评。
(听了朗读,我仿佛看到了……如:盛开着的桃花是那么鲜艳、那么美丽。)
②“我”的手儿接在桃树枝上,自己仿佛也变成了桃花,想象一下,桃树枝在春风中怎么悠呀悠的?你感受到桃树枝的自由和喜悦了吗?一起来,小桃树们,悠荡起你们美丽的小手。
③结合课件配着动作重点指导学生朗读“悠啊,悠——”(教师相机评读引趣:啊!我仿佛看到桃树枝正带着一串花苞,牵着万缕春天温暖的阳光,随着风儿悠荡,悠得好轻,悠得好美,多么随意,多么自由自在啊!)
④悠荡的桃树枝引来了那个可爱的小生灵了呢?你听过布谷鸟的歌唱吗?一起来听听。听到布谷鸟的愉快歌唱,桃树枝悠荡得更欢快了,一起动作体验。
⑤在这节诗中,诗人运用了很恰当的动词,你能把它们找出来吗?
⑥是呀,大自然是那么热闹,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喜欢吗?能用你的朗读把它表达出来吗?(表演读)
品读第二节诗:
1、男生读第二节诗,想一想,在这节诗歌中,小朋友想象自己怎么样了?
2、读中引导理解“汲取”。
3、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的小朋友长啊,长,后来长成什么了?
4、“篷帐”什么意思?你见过吗?做什么用的?
5、再读一读,想象那么多绿色帐篷该多么生机勃勃,多么清新凉爽啊!
品读第三节诗:
1、齐读第三节诗歌。
2、质疑讨论:想一想,你明亮的眼睛装在风筝上,飞向蓝天上,风筝会带着你看到些什么? 为什么说“蓝天是我的课堂”?
3、刚才两个小节,诗人分别“悠哇,悠”、“长啊,长,在这节诗歌中,用的是什么词?为什么用“望啊,望”?(体会动词运用的准确。)
过渡导引品读感悟第四节诗歌:
(1)、师导言引趣:啊,作者的想象多么奇妙啊,他的想象可丰富着呢,他还想变成许许多多事物呢!自由读第四节,说说在这节诗歌中,诗人有什么愿望?
(2)把自己种在春天的土地上可以怎么样?(读出变小花、小草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