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模拟题及范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名校高考作文模拟题及范文:雅俗共赏的语言,
百花齐放的文化
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官宣、锦鲤、杠精、佛系、皮一下、C位、SKR、土味情话、确认过眼神、燃烧我的卡路里……网络流行语已经成了年轻人表达情感的主要语言方式之一。
有人认为这样的表达更直接、更准确,也有人觉得网络词汇让语言变得简单粗暴。
材料二:
对202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的受访者平时会使用网络流行语,%的受访者认为过多使用网络流行语会遗忘原有的表达方式和文化内涵。
材料内容触发了你怎样的感悟思考请根据材料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
命题方向
实践创新:问题解决
学会学习:乐学善学、勤于反思
人文底蕴:人文积淀、审美情趣
科学精神:理性思维、批判质疑
审题
限制性
1.真实情境的限制。
题目提供的真实情境是,网络流行语成为年轻人表达情感的主要语言方式之一,不同的人对此有不同看法:支持者认为这样表达更直接、更准确,也有人觉得网络词汇让语言变得简单粗暴,也有人认为过多使用网络流行语会遗忘原有的表达方式和文化内涵。
材料一、二提供了对使用网络流行语的多种认识,命题人将考生置于这样一个情境中,意在引导考生深入思考和正确认识网络流行语使用的利弊问题。
2.典型任务的限制。
“材料内容触发了你怎样的感悟思考”任务指令要求考生对使用“网络流行语”的利弊问题进行、思考、分析评价,脱离了这个语境,只谈个别网络流行词汇的语意,则显得狭隘,属于审题不准。
3.文体限制。
表明态度,阐述看法,文体限定为议论文,一定要有文体意识,不能写成“四不像”。
开放性
1.立意的选取角度是自由的。
可以从不同角度分析网络词语能够流行的原因,如网络词语本身的生命力、媒体
宣传的推波助澜、大众的效仿与趋同心理等;也可以从文化传播的角度来谈,过分使用单一的网络词语,不利于丰富人们的文化知识,从而影响深层次文化的积淀与传播,容易导向一种对浅薄的快餐文化的追求;可以论证网络流行语直接快速表情达意,表明网络流行语的使用与原有表达方式并行不悖,它不会消解固有的文化,反而与传统表达一起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这一观点;也可以站在严肃文化的立场上,对社会上过度使用网络流行语,淡化典雅语言使用的现象进行抨击,倡导规范使用汉语,反对过分使用思想贫瘠的一些网络语言的做法;还可以综合立意,一分为二地看待这一现象,要注意辩证分析。
既不能过于夸大这些流行语的内涵,也不能忽视它们广受青年人喜爱的特质,从而避免出现一边倒的倾向。
或者说,既要重视包含丰富积淀的传统表达方式,也不要屏蔽鲜活有力的网络用语,做到兼收并蓄,风格多样。
用丰富多样的表达服务好我们的工作、学习与生活。
2.联想和思考是自由的。
考生可以围绕“网络流行语”与原有表达、文化内涵之间的关系展开联想,谈自己对这一现象的认识。
也可以谈自己对这一问题的独特理解,题目可供考生发挥的空间很大。
?
3.价值取向自由。
考生对网络流行语的使用可见仁见智,价值取向比较自由,但必须能自圆其说。
?
解题
这是一道双材料任务驱动型作文,主要考查考生对“网络流行语”的使用这一现象的认识与分析能力,引导考生关注现实生活,参与文化表达。
两则材料呈平行关系,多种观点形成对比。
考生可就其中一种观点展开阐述,也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
行文中要注重联系一定的文化现象分层论述,切忌思维混乱、不知所言。
分析时应尽可能深入细致,做到由表及里,反对蜻蜓点水、浮泛而谈。
议论不妨从关键词入手,如论证网络流行语的强大生命力与表现力时,可以以材料中的网络词语为例,如解释“佛系”一词“凡事不争”的特点,它反映了当下一些青年人无欲无求的思想和生活状态。
由此展开,使思维一步步走向深入,从而体现考生良好的语文素养;也可以从教材入手,从古代语言的演变类比今天语言的演变,如以不同朝代的文体演变为例子谈流行文化与经典文化之间的演变关系。
杜甫《戏为六君子绝句》曾言:“王杨卢洛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今天的经典文化,在历史的某一阶段也曾经是通俗文化,今天通俗文化中的精华部分以后也可能会成为文化的经典。
如果考生平日对现实生活的感受不够敏感,积淀过少,很难应对这样的考题。
这就提醒我们要注重平日的积
累,要善于从现实生活和阅读中撷取素材,并将其化为己有。
那种临时抱佛脚的做法是很难奏效的。
参考立意
切题立意:
1.网络流行语与固有表达并行不悖
2.野蛮生长的网络流行语
3.流行与经典的共生共存
4.网络流行语对严肃文化的消解
5.雅俗共赏的语言 ?百花齐放的文化
6.理性看待网络流行语
……
偏题立意:
1.佛系生活与锦鲤绕身。
(断章取义,胡乱联系,偏离材料核心)
2.网络语言究竟怎么了。
(立意不明,不知所云)
3.流行。
(无限扩大外延,不能针对关键词“网络流行语”)?
雅俗共赏的语言,百花齐放的文化
官宣、锦鲤、佛系、土味情话、燃烧我的卡路里等网络流行语,成为年轻人表达情感的主要方式之一。
这样的表达虽被认为简单粗暴,但却显得更直接、更准确、更有
效。
因这些语言独具特色的表现力与巨大的生命力,倍受青年人的喜爱,成为流行文化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
高雅与通俗可以共生共存,并行不悖。
西方哲人有言,存在的就是合理的。
雅言经典、规范,网络流行语虽有些简单粗暴,但直接、更准确。
当一种语言能在瞬间风靡于世,表明它一定具有一种野蛮生长的强大生命力。
网络流行语生动风趣、富有人情味,而语言的另类发展,也体现了观念的更新、时代的发展。
“佛系”是网络流行语之一,用来指安然自适、随遇而安、凡事不愿计较的状态,并衍生出如“佛系青年”“佛系生活”等词汇,体现了在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与社会文明进步的背景下,青年对自我认识的回归。
“土味情话”原本是指直白的、因缺乏文学修饰而带着“土味”的爱情告白,却在网友的戏仿中,慢慢带上了幽默意味,颇具表现力。
现代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渴望通过努力奋斗取得成功,争取“C位”,从而展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和拼搏进取的激情活力,而“燃烧我的卡路里”正是这种激情活力的青春表达。
这些网络流行语,彰显着人们更加积极的心态与更加轻松、向上的活力。
雅言和网络流行语并非矛盾体。
语言在演进过程中,有的产生,有的消亡,这一过程伴随着文明的演进历程。
没有生命力的语言会自行消亡,
富有活力的词语也会流行开来。
对于网络用语的流行,我们不必大惊小怪,大加挞伐。
就像当年的少女会成为饱经沧桑的老妇人一样,我们奉为经典的东西,当年不也曾是流行文化的一部分吗柳永《雨霖铃》中的名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被广为传颂,他的影响力在当年空前地达到了“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的境地。
所以,我们应该扞卫雅言,也应该接纳富有生命力的网络语言。
如果我们抱定非经典语言不用的宗旨,就会陷入狭隘的境地,不利于精神的丰富与滋养。
不如放开心胸,在接纳传统经典语言的同时,也吸收鲜活的网络语言,以海纳百川的姿态,用雅俗共赏的语言,呈现百花齐放的灿烂文化。
当然,网络语言稂莠不齐,流行的不一定就是最好的。
面对纷繁复杂的文化现象,我们要学会鉴别,不可全盘接受,犹如鲁迅《拿来主义》中的对待一所大宅子的方法一样。
“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把拿来主义精神运用到语言的借鉴与运用中。
今天,网络流行语大行其道,国学班遍地开花,流行文化与传统文化并不矛盾,就让他们共生共存,百花齐放吧。
剪流行语之杈,固文明礼之根现今,林立高楼大厦,铺满黑子道路,享受绿色消费,注意饮食结构。
同时较兴盛网络流行语,“锦鲤”“燃烧我的卡路里”等等。
我认
为这一定程度上迷失了古典文化之美,淡化了文化价值,悄无声息地阻碍了文明礼之根的坚固,滋生了多多少少树杈,萦绕曲直不是那么令人满意。
所以,较自己而言过多使用流行语会遗忘原有的表达方式和文化内涵,动摇文明礼之根。
流行语是科技日益进步,社会更加发展的产物。
它新鲜,使人们很容易记住,满足人们新鲜感,使汉语词汇简单化,增强了幽默感。
但网络流行语毕竟还有很多人无法理解其中的内涵,会使人一头雾水。
其失去了语言的文学性与字词的严谨性。
同时还具有随意性。
并且更深,更长远地看,它隐藏着弊患与短暂。
一棵树茁壮的成长需有细心照料的园丁,缺不了自己的风吹雨打,更为重要的是稳固其根。
树根常常埋藏在地下,很少露面,深扎土壤,无时无刻不需要养料。
倘若有一天,这一棵树摇摇晃晃,仅有几枝树杈时,则渐衰渐弱,定会倒塌,长眠于地。
当然,也有可能被拉走,与森林隔绝,孤独终老。
这网络流行语好比文明礼之树的一个树杈,享受着阳光照料,时常若隐若现,忽而短忽而长,担负着道不清的风险。
久而久之,其他树杈受其影响,经不起考验,为树之路挡上一块绊脚石,一蹶不振。
古典文化何等的美妙神奇,等着我们共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