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间音乐教学与幼儿发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民间音乐教学与幼儿发展

摘要:对幼儿进行合理的民间音乐教育,有助于陶冶他们的情操,丰富知识,开发智力,同时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对“弘扬民族艺术,振奋民族精神”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民间音乐;陶冶情操;幼儿发展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2-0272-02

中国作为礼乐之邦,从远古时代起,音乐就有着极其辉煌的成就。作为中国的第一位音乐教育家孔子,把音乐摆放在他所开设的六门课程(礼,乐,射,书,数,御)的第二位。在他看来,不学音乐的人只是一堵站立的墙,不会有什么出路和成就。古希腊的教育家柏拉图认为“整个教育以音乐为基础,每个人都要学”。原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曾说“童年就如同不可缺少游戏和童话一样,也不可缺少音乐”。可见,历代教育家都十分重视音乐的教育。对幼儿进行合理的民间音乐教育,有助于陶冶他们的情操,丰富知识,开发智力,同时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弘扬民族艺术,振奋民族精神。”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遵循幼儿生理心理特点,选取合理的民间音乐教材,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在民间音乐教学过程中,首先应遵循幼儿生理心理特点,制定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教学内容。这是进行民间音乐教育成败的关键。

(一)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与音乐

从音乐教育的角度来看,到了3岁,幼儿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更愿意参加集体活动,他们之间能相处得很好,比成年人更乐于交朋友,并且有自己特殊的朋友,能更好地使用语言,并被一些词句所吸引,开始懂得词语的幽默含义。他们也喜欢那些无意义的节奏,简单的歌曲和短小的诗歌。4岁幼儿在词语方面的兴趣给教师提供了将音乐和语言融合在一起的机会,对歌曲的旋律也有了自己一定的理解。一些大点的孩子已能开始去分类和组织关于音乐基本要素的概念――旋律、节奏、力度、曲式。5~6岁的幼儿肌肉之间协调能力提高了,孩子们更有兴趣进行节奏活动中空间与动作的实验。更喜欢有节奏的唱歌,乐意为一种音乐创编舞蹈。更积极地去参加唱歌和节奏游戏,愿意把音乐动作化、戏剧化。大部分幼儿能将自己的动作与节奏刺激协调一致。从生理角度来看,学龄期儿童所使用的音域(唱歌),d1到a1(中央c1以上)也可扩展到中央c1以下,柯克帕特里克1962年的报告说:4~6岁幼儿的唱歌音域低可在中央c1以下的F,高可在中央c1以上的e1(高音谱号第四间)。因此,在教学中必须选取幼儿音域的,所能承受的歌曲。

(二)选取合理的民间音乐教材,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1.选取趣味性的民间音乐。在选取民间音乐教材时,必须注意趣味性,这样才能吸引幼儿。音乐教材的趣味性既表现在歌词中,也表现在旋律中。应当说表现在词曲结合之中,如贵州民歌《螃蟹歌》,这首歌采用诙谐的语调,描写螃蟹用它那“两只大脚脚,夹住了我的脚”这样生活的一件趣事,全曲突出了一个“脚”字,由此发生一连串戏剧性的情节。在教学过程中,以生动的方言呈现,更是富有地方特色和情趣,采用歌曲表演的形式,满足幼儿的表现欲,通过这种形式,使得歌曲更加生动有趣,便于孩子掌握。

2.选取促进良好情感发展的民间音乐。一次好的音乐活动所产生的强烈情感之影响,甚至会成为终生的精神生活的宝贵财富,如在教授自编歌曲《夸家乡》(选用河南民歌《编花篮》曲调),歌词为:“夸,夸,夸家乡,我的家乡在塔城,生我养我是塔城,我是一个塔城人,我深爱塔城,嘿,乖乖咙地冬”,通过学习让幼儿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家乡,最主要的是培养幼儿爱家乡、爱塔城的良好情感。

3.选取幼儿拓宽知识面的民间。幼儿民间音乐来源于幼儿生活,反映幼儿生活,引导幼儿了解与歌曲内容相关知识,不仅可以拓宽幼儿知识面,还可以结合歌曲内容,培养动手动脑能力。如贵州民歌《植树造林》,在教授歌曲之前,教师给幼儿讲解树对人类的重要性,知道3月12日是植树

节,并启发幼儿集体种树,给小树浇水,这样既拓宽了知识面,感受到自己种树的成就感,又感受到歌曲的欢乐情绪。通过应用多种手段有机地结合,互相渗透,提高幼儿对音乐的兴趣,使幼儿多方面受益。

4.选取提高幼儿审美能力的民间音乐。民间音乐教育,作为幼儿美育教育中重要内容之一,以其自身特有的艺术表现手段,对幼儿有着特殊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幼儿喜欢与音乐作伴,通过他们喜闻乐见的唱、跳、游戏等形式,来抒发自己的喜悦,表达自己的情感。如音乐欣赏东北民歌《摇篮曲》,事先幼儿人手持一布娃娃,为其设置良好的环境氛围,伴随音乐,轻轻拍着布娃娃,随之轻轻摇摆,通过自身行为的活动。让幼儿充分感受宁静、温馨、甜美的乐曲风格,培养幼儿正确的审美观,以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去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

二、采取多种形式对幼儿进行民间音乐教学

1.通过民间打击乐器的学习,培养幼儿节奏感。幼儿活泼好动,总是蹦蹦跳跳闲不住,节奏性活动是幼儿喜欢的活动。针对这一特点,一方面通过拍手拍腿踏脚的动作来进行节奏训练,另一方面为幼儿提供一些民间打击乐器,如竹板、鼓、碰铃、钗等引导他们在有节奏的身体动作和运用乐器演奏活动中感受节奏性活动的兴趣和美感,同时在活动室内,布置音乐角,引导幼儿自己摆弄打击乐器,熟悉打击乐

器的音质、音色,帮助自己从敲打节奏乐器的活动中辨别各种乐器声音的特色和性能,引导幼儿自己去探索敲打节奏。作为老师要注意观察、了解他们喜欢什么乐器,鼓励他们多听,多练,多感受。如学习歌曲《大鼓小鼓》,准备一个大鼓,一个小鼓,让幼儿用大鼓和小鼓做节奏练习,通过节奏的训练,联系大鼓小鼓的音色、强弱特点,培养他们对音乐节奏活动的感受力,表现力和兴趣爱好。

2.通过民间舞蹈的学习,培养幼儿对舞蹈的兴趣,促进动作协调发展。民间舞是生产于人民的劳动和斗争生活,在世代相传的过程中,经过人民群众不断加工创造而形成的。中华民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自古及今,舞蹈始终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如新疆舞《掀起你的盖头来》在表现形式上力求活泼可爱,并富于幼儿的情趣,节奏欢快、明朗,孩子特别喜欢。从舞蹈中体现了民间舞蹈特有的魅力和特点。

3.通过民歌、民谣的学唱,创造特定的环境情绪气氛,来提高幼儿的感受能力和欣赏能力。民间音乐有许多不同的风格和特色,它有地域之分、民族之分、时间之限,南方的音乐清新美丽,北方的音乐粗犷豪迈,维吾尔族的音乐诙谐有趣,蒙古族的音乐奔放有力,要让幼儿感受这么多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我采用由浅入深、从简单到复杂的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