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演示实验教案

合集下载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套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套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套第一课时《科学是……》教案教学目标:1、在“观察折叠小人”活动中能够有所发现,提出问题。

能够从琴纳和牛痘的故事中受到启发,知道科学就是提出问题并想办法寻求问题解答的过程。

2、知道科学是什么。

知道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3、对科学课的学习产生兴趣。

想知道,爱提问。

教学准备:插图、琴纳和牛痘的故事。

教学活动建议:本课是学生接触科学的第一课,对“科学”这一概念不能够深刻理解,只能获得表面意义上的理解,所以本课一开始用“当你听到‘科学’这个词时,你想到了什么”这个问题来激发学生去思考。

凭已有经验,学生会把科学和科学家联系起来,和自己无关。

教师这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你是否有这样的经历?”来谈谈自己亲身的体验,学生很容易说出:由于好奇才做出这些事,这恰恰和科学家的工作分相似。

课后应布置学生搜集更多科学家的研究故事,让学生从这些科学家的研究中初步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

本课谈科学是什么,应从外延上谈,而不是从内涵上去灌输,教学中不可要求学生谈什么是科学。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谈话:同学们,从这学期开始,我们将学习一门新的课程“科学”。

2、提问:你知道科学是什么吗? (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1、了解科学是什么。

(1)讨论“什么是科学?” 让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发表自己的看法。

(2)引导学生看课本第2页插图,开阔一下视野。

(3)提问:图上的人在做什么?让学生说一说插图的内容,教师适当地加以补充说明。

(4)、谈话:只有科学家那里才有科学吗?你有没有做过下面这些小朋友做的事情?(看书中图片)想一想,你为什么想做这些事情? (学生交流)(5)、师生小结: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2、琴纳和牛痘的故事。

(1)可采取放录音故事、老师讲故事、学生自己阅读等不同方法让学生了解故事梗概。

(2)提问:从故事中,我们可以知道琴纳是个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医生。

在故事的开始部分,他有什么发现?(学生交流)(3)正因为有了这个新发现,他想到并提出了什么问题?此后,他又分别做了些什么事情? (4)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提出问题—寻找可能的原因—做试验证明—试验成功了。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各课实验指导单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各课实验指导单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各课实验指导单实验名称:证明空气占据空间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方法证明空气占据空间的性质。

实验器材:小口瓶、漏斗、橡皮泥、烧杯、水槽、塑料杯、纸巾、气球、塑料瓶。

实验步骤:1.每组学生准备三个实验的器材,先猜想再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做好实验记录。

1) 将漏斗插入小口瓶,用橡皮泥封住瓶口,然后快速向漏斗里倒水,观察水为什么漏不下去。

2) 将纸团紧塞在杯底,再把杯子竖直向下倒扣在水中,观察纸团为什么不湿。

3) 将气球放入瓶中,并用气球嘴套住瓶口,用力吹气球,观察气球为什么吹不大。

2.归纳结论:空气像其他物体一样,也需要占据空间。

提出问题:你有办法让漏斗里的水流下去?让纸团浸湿?把气球吹大吗?启发学生广口思路,用想到的方法检测效果,然后分析其中的原因,以此进一步验证空气具有占据空间的性质。

注意事项:实验前要讲清要求,强调必须注意的问题,如封住瓶口、快速倒水、杯子竖直入水等。

检测时要提醒学生注意安全,要在教师帮助或指导进行。

实验名称:挤压注射器的空气实验目的:通过玩注射器的活动,认识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

实验器材:注射器、橡胶堵头、水。

实验步骤:1.介绍注射器的组成和使用方法,让学生自由地玩一玩注射器。

2.实验前,教师要将具体的方法和步骤交代清楚。

将针筒口顶住橡皮推、拉活塞前后,都要记下活塞的位置,同时要提醒学生注意手的感觉。

3.具体步骤:将注射器的活塞往后拉一段距离,记下活塞的位置。

用橡胶堵头套住针筒口。

推动活塞,记下活塞的位置,松手,观察活塞的变化;然后用大力推动活塞,再松手,观察活塞的变化。

实验目的:通过测量皮球里空气的质量,证明空气有质量。

实验器材:电子天平、皮球、打气筒。

实验步骤:1.让学生回忆:空气有质量的实验是什么?引出本次实验的目的。

2.使用打气筒将皮球充气到一定程度,然后将皮球放在电子天平上,记录显示的质量数值。

3.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充气后的皮球比未充气的要重?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因为空气有质量,充入皮球的空气增加了皮球的质量。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苏教版)第一单元1.1科学是……A.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肥皂泡,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2、学会归纳、总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做科学的科学志趣。

3、小组合作,运用探究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4、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B.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确定自己小组研究的问题并知道如何去研究。

教学难点:用自己准备的材料进行合作性的研究。

C.教学准备“七彩”(吹肥皂泡的器具)、肥皂泡的相关资料、录像(彩虹的形成和各种肥皂泡)D.教学时间:第一课时E.教学活动过程(一)教学导入,激发学生研究肥皂泡的兴趣1、谈话:课间我看到有的同学在玩肥皂泡,同学们兴趣很浓,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一下它,好吗?2、生回答。

(好!)(二)自主学习,研究肥皂泡1、教师:请带了“七彩”的同学吹一吹,大家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现象?你能提出关于肥皂泡的哪些问题?(1)学生活动。

(2)学生回答问题。

(鼓励学生大胆提)2、教师: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提出了很多问题。

请思考一下,这些问题归纳起来有哪几个方面?3、生回答。

(颜色、形状、大小、弹性)4、教师:请你选择一下最感兴趣而且是你可以研究的问题来研究。

</P><P>(学生选择问题)请大家按选定的问题自由结组。

(学生自由结组)5、教师:每组同学对你们的问题先进行一下讨论,你认为这个问题是怎样的,准备怎样研究?(学生讨论)6、教师:请各组选一位代表,汇报一下你们的研究方案,其他同学可以给他们提出建议和意见。

(生汇报方案)(三)观看录像,改进自己的方案1、教师:老师也准备了一些资料,看完后,也许对你们的研究有所帮助。

2、学生观看录像,改进研究方案。

(可与学生先探讨一下)(四)扩展1、教师:同学们的想法非常好,下课后,请同学们努力搜集有关资料,继续丰富完善你们的研究方案,分工合作,准备研究所需的各种材料,也可以请老师、家长帮忙。

最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探究》教案(经典教案)

最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探究》教案(经典教案)

最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探究》教案(经典教案)最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探究》教案(经典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生能够了解实验探究的概念和意义。

2.能够描述实验探究的基本步骤和要求。

3.能够运用实验探究的方法,设计简单的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

4.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和科学探究能力。

二、教学重点1.研究实验探究的概念和意义。

2.掌握实验探究的基本步骤和要求。

3.运用实验探究的方法,设计简单的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

三、教学准备1.教材:最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探究》。

2.教具:实验器材、实验记录表。

四、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外部世界中的一些现象,激发学生对科学实验探究的兴趣。

Step 2:研究实验探究的概念和意义1.让学生了解实验探究的概念,即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来探索事物的规律和特性。

2.引导学生思考实验探究的意义,例如科学发展需要实验证明,实验探究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Step 3:掌握实验探究的基本步骤和要求1.学生研究实验探究的基本步骤,包括提出问题、设计实验、进行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和结论等。

2.引导学生了解实验探究的要求,如实验的安全性、数据的准确性等。

Step 4:运用实验探究方法,设计实验并记录数据1.学生根据所学的实验探究方法,设计简单的实验。

2.引导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Step 5:总结本节课内容通过讨论和总结,巩固学生对实验探究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五、课堂作业要求学生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并记录实验步骤和数据。

六、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了解实验探究的概念和意义,掌握实验探究的基本步骤和要求,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和科学探究能力。

但教案内容还可以进一步完善,增加更多的实例和互动环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研究效果。

___,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实验教案(上)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实验教案(上)
4、谈话:除了小诗中讲到的,你还知道哪些生物离不开水的例子。
5、谈话:我们每天从食物中吸取了很多水分。科学研究证明:正常人每天要喝2~3升水,相当于一大瓶雪碧那么多。如果我们不吃食物,能过两三个星期,可要是不喝水,也许三天也活不了。那么,你知道小草每天喝多少水吗?
6、小组讨论:怎样设计实验来观察和验证。
4、学生讨论并动手操作。
5、学生汇报本组方法。
6、教师小结:认识物体常用的科学方法是:先用眼睛看,再用鼻子闻,再用舌头尝,用手摸等。不了解的物体,千万不能随便闻和尝,一面对我们的身体造成伤害。
7、教师小结: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液体。
实验结论
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液体。
学校
年级
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植物在形态方面的一些特征。
教学难点
找出植物的相同之处。
教学准备
铅笔、记录纸、一些校园里的植物
教学过程
1、这节课我们来认识一下校园里的植物。
2、谈话:说说你认识的校园里的植物有哪些。(可以说名称,也可以描述外形)师生交流。
3、谈话:小面我们要到校园里去观察这些植物。出示表格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讲解要求。
6、教师小结:像水这样的液体,具有使表面尽量缩小形成弧形的力,这种力叫做水的表面张力。
实验结论
水具有毛细现象、溶解现象,水的表面具有张力。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实验教案(上)
学校
年级
三年级
学科
科学
实验课题
观察植物
实验类型
演示实验(观察)
教学目标
1、能够对植物进行细致观察,并用文字、图画描述观察结果。
2、能按一定的标准给植物排序和分类。
3、初步了解植物形态方面的一些特征。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空气占据空间吗 苏教版 (1)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空气占据空间吗 苏教版 (1)

《空气占据空间吗》教学设计教学课题: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时《空气占据空间吗》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空气占据空间。

2.过程与方法:用对比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形成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空气占据空间。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操作理解空气占据空间。

教学准备:小组实验材料:橡皮泥、吸管、实验记录单演示实验材料:矿泉水瓶、小石子、透明玻璃杯、纸巾、玻璃水槽教学过程:一、游戏激趣,故事引入。

1、同学们已经上了一节课了,可能现在也累了,那现在我们一起玩一个抢凳子的游戏放松一下,好不好?(通过游戏让学生懂得胜者占据了空间,把失败者挤出去了。

)2、同学们,你们都听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吗?现在老师要听一听这个故事,谁能为老师讲这段童话故事?谁能说说故事中聪明的乌鸦是用什么方法喝到水的?瓶中的水为什么会上升呢?(石子有一定的体积,扔下去的时候,小石子占据了水的位置(空间),所以水没位置了,就升上来了。

我们把物体占的位置或地方叫“空间”。

举例:粉笔占据粉笔盒的空间,同学们和桌椅占据了教室的空间二、内容研讨。

活动一:提出问题进行猜测刚才我们说出了这么多能够占据空间的物体,其实在我们的周围,像水、小石子等固体和液体都能占据空间。

那么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会占据空间吗?(学生大胆猜测)活动二:1.老师的桌上有半瓶水、两根吸管和一块橡皮泥,同学们不用石子,就用这些东西,能使水从吸管里流出来吗?你有什么方法吗?(出示小提示,否定倾斜杯子、压瓶子、用嘴吸等想法,强调利用空气把水挤出来。

)2.请大家在小组内讨论一下该怎么做才能使瓶子里的水流出来?然后各小组代表发言,说出你们的方法,老师判断方法符合要求后先填写实验报告单,再开始实验,并强调在实验中注意安全。

(用橡皮泥封住瓶口,从一根吸管向里吹入空气,水从另一根吸管流出来等等。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11课《把盐放到水里》教案(第一课时)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11课《把盐放到水里》教案(第一课时)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11课《把盐放到水里》教案(第一课时)11把盐放到水里(第一课时)教材分析】本节课继续认识固体的性质,主要认识固体的溶解现象,并了解如何分离液体中的不同固体。

本课内容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首先通过实验把沙子和盐放到水里,认识不同的固体在水中有的溶解,有的不溶解;实验现象明显,不需花太多的时间。

提出问题进行假设,探究影响盐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因素,对于这个问题,学生会有不同的想法,按照“问题-假设-验证-结论-反思”的科学认知程序,进行讨论,从中选择一个适合学生探究的问题展开实验,假设盐溶解快慢与温度有关。

温度越高,溶解越快。

开展验证性实验探究。

教材把实验步骤写出来,让学生围绕着它展开实验,提供了一种实验方法。

得出结论后,让学生讨论为什么要用相同体积的水和相同质量的盐?让学生体验要控制好变量和不变量,确保实验结果的合理性。

100毫升的水能消融多少克盐?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真正体验水的消融能力。

做完这个实验后,提问:100毫升水中能消融与盐同样多的糖吗?应用数据得出像盐或糖这样的物质能溶于水的量有一定的限度。

不同的物质在不异体积的水中消融量是不同的。

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知道哪些固体能够溶于水,哪些固体不溶于水。

2.知道不同的物质在相同体积的水中溶解量是不同的。

科学探究:通过实验验证哪些固体能溶解于水,哪些固体不溶于水。

科学态度: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探究100毫升的水能溶解多少克盐。

科学、手艺、社会与情况:认识水的净化和海水晒盐。

教学重点】盐溶解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教学难点】100毫升的水能溶解多少克盐。

教学准备】教师资料:课件,视频。

学生材料:盐、糖、烧杯、水、药匙、搅拌棒、沙子等。

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讲授过程设计】1、导入新课1.师:把一粒盐放到水里会怎样呢?猜一猜?生:会不见了。

2.师:把一粒沙子放到水里会如何呢?猜一猜?生1:会不见了。

生2:在水中还能够看见。

3.师:我们猜得对不对呢?在做实验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个小视频,看一看怎样使用搅拌棒搅拌?下面我们大家一起动手做实验。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3.11 把盐放到水里 (教案)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3.11  把盐放到水里 (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学科教案单元:第三单元《固体和液体》课题:11《把盐放到水里》课时:2一、教材分析《把盐放到水里》一课是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固体和液体》单元的最后一课,属于物质科学领域,本课是低年级学习溶解现象的延续,分三个部分引导学生进一步展开探究。

第一部分,探究影响盐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因素。

这部分安排了两个活动:活动一,把沙子、盐放入水中,观察现象,这个活动既回顾溶解与不溶解的概念,又为下一个活动做铺垫;活动二,探究盐溶解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并通过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要用相同体积的水和相同质量的盐”,初步学习对比实验的方法。

第二部分,探究盐或糖在一定量的水中的溶解情况。

这部分由三个活动组成:活动一,测量100毫升水中能溶解多少克盐,指导学生做溶解实验的方法,并让学生知道物质能溶于水的量是有一定限度的;活动二,测量100 毫升水中是否能溶解与盐同样多的糖,这个活动既是对溶解实验方法的巩固,同时也引导学生发现不同的物质在相同体积的水中溶解量是不同的;活动三,设法让沉在杯底的盐或糖继续溶解,这个活动是对前两个活动的延伸和拓展,让学生对物质的溶解现象有进一步的认识。

第三部分,分离水中的不溶物和溶解物。

这部分安排了两个活动:活动一,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水中的不溶物;活动二,用蒸发的方法分离水中的溶解物。

这两个活动紧密结合生活中的“自来水过滤”和“海水晒盐”两个现象,引导学生在实践探究中去体验“固体与水的混合与分离”。

二、学情分析学生之前已经学习过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六课《盐和糖哪儿去了》已经掌握了溶解与不溶解的概念,认识了哪些物质能够溶解,哪些物质不能够溶解。

在生活中同样积累了相关的生活经验,比如水中加入更多的糖,水会变得更甜等。

但他们对科学问题的解释还只是停留于表象,他们知道盐可以溶于水,了解什么是溶解,但对于什么因素影响溶解的快慢,溶解有没有限度这些问题还是模糊不清。

同时学生尚不具备独立设计对比实验的能力,但能对实验问题提出自己的猜测,能够根据教师的引导制定切实可行的探究实验方案。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空气有质量吗教案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空气有质量吗教案
教学重点
能通过悬吊小木棍做气球平衡实验,以及用电子天平测量的方法,来证明空气是有质量的。
教学难点
过实验和测量的方法,证明空气是有质量的。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伽俐略等科学家的图片,支架、小木棍、气球、打气筒、电子天平、回形针、皮球等等。
预习要求
继续观察我们周围的空气,体会空气占据空间和空气能够被压缩的特点。
(3)教师总结:充气20下的皮球和充气30下的皮球质量是不一样的,因为充气30下,皮球里的空气就要比充气20下皮球里的空气多的多,因此质量要大一些,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充气越多,皮球和空气的总质量越大,说明空气是有质量的。
学生完善自己的活动手册。
四、活动三:阅读资料,感受科学家为人类做出的贡献。
1.出示资料,学生读一读,初步了解这段文字的内容。
在实验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一只气球放气之后,平衡小棍发生的变化。
友情提示:本次实验主要研究空气是否有质量,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前给每小组把气球中的气打好,实验中就可以省去打气这一步骤,直接让学生把球挂到平衡小棍上,再调整平衡,就可以做实验了。这样可以节约时间,减少给气球充气时不必要的麻烦。
3.学生分小组开始实验,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实验情况,并相机纠正学生不当的实验操作,提醒学生,按步骤来,注意观察实验现象。
学生再读这一段文字,进一步体会空气是有质量的,并了解一升空气的质量究竟是多少。
3.教师小结:同学们,我们现在能够坐在这里,读到这些数据,都是科学家前辈们不断探索的结果,正是有了这些科学家,我们的社会才会进步,让我们向这些科学家致敬。
4.教师相机出示一些科学家的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认识一下这些伟大的科学家。
实验方法、步骤:
第一步:在一根细长棍两端各挂一只充了气的气球,并使之平衡。

科学实验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第四单元

科学实验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第四单元

科学实验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第四单元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第四单元科学实验一直是科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学生探究科学知识的重要方式之一。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第四单元是关于“科学实验”的课程。

在这个学习单元内,学生将了解科学实验的意义和方法,并通过实验来探究科学知识。

本文将介绍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第四单元的重要内容及其意义。

一、本单元的主要内容1.了解科学实验的意义在本单元中,学生将通过学习科学实验的意义,了解为什么要进行科学实验。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讲述科学实验的基本概念、特点以及能够解决的问题等方面,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科学实验的意义。

同时,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来让学生意识到科学实验的重要性。

2.了解科学实验的方法在本单元中,学生将学习科学实验的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观察问题、提出问题、进行设计、记录数据和分析结果等方式,来让学生掌握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同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3.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在本单元中,学生将进行一些简单的科学实验,例如热水蒸发实验、焦点测试实验、水的密度实验等。

通过这些实验,学生将进一步了解科学实验的具体操作过程,掌握科学实验基本技能,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理解实验的结果在本单元中,学生将学习如何理解实验的结果。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针对不同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及解释,以帮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实验结果。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来促进学生们在实验结果方面的积极交流。

二、本单元的教学意义1.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在本单元中,学生将通过实验来探究科学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通过设计实验、观察实验结果、尝试解释实验结果等活动,学生的科学思维将得到很好地锻炼和提高。

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本单元中,学生将进行一些简单的科学实验。

通过亲身操作实验,学生将掌握科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基本的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记录和分析的能力。

3.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二、教学内容1.第一单元:我们的身体第1课:认识我们的身体第2课:眼睛和耳朵第3课:手和脚2.第二单元:植物第4课:认识植物第5课:种子的秘密第6课:植物的生长3.第三单元:动物第7课:动物的家第8课:动物的食物第9课:动物的行为4.第四单元:天气和季节第10课:天气的变化第11课:季节的变化第12课:气候的影响5.第五单元:水和水的故事第13课:水的三态第14课:水的循环第15课:水的作用6.第六单元:有用的材料第16课:认识材料第17课:材料的用途第18课:材料的性质三、教学过程1.第一单元:我们的身体(1)第1课:认识我们的身体教学过程: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身体,了解身体的基本构造。

通过游戏让学生认识身体的各个部位。

讲解身体各个部位的作用。

(2)第2课:眼睛和耳朵教学过程:引导学生观察眼睛和耳朵的构造。

讲解眼睛和耳朵的作用。

进行视力、听力测试,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视力、听力状况。

教学过程:引导学生观察手和脚的构造。

讲解手和脚的作用。

进行手和脚的协调性测试。

2.第二单元:植物(4)第4课:认识植物教学过程: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的形态。

讲解植物的基本构造。

介绍植物的生长环境。

(5)第5课:种子的秘密教学过程:引导学生观察种子。

讲解种子的构造和作用。

进行种子发芽实验。

(6)第6课:植物的生长教学过程: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

讲解植物生长的条件。

进行植物生长实验。

3.第三单元:动物教学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动物的家。

讲解动物的家对动物生活的作用。

进行动物家的模型制作。

(8)第8课:动物的食物教学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动物的食物。

讲解动物的食物来源和食物链。

进行动物食物的实验。

(9)第9课:动物的行为教学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动物的行为。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六、课后作业
1.观察周围的生活,看一看还可以从哪些地方看出空气是占据空间的。
2.观察生活中压缩空气运用的例子。
板 书
设 计
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
1、空气占据空间吗空气可以被压缩
运用广泛
课 题
2、空气有质量吗
执教者
日期
教学目标
1.用悬吊小木棍做气球平衡实验,判断空气是有质量的。
2.用电子天平分别测量回形针等物体和皮球里空气的质量,来证明空气像其他物体一样有质量。
4.板书课题:2.空气有质量吗
二、活动一:气球平衡实验,证明空气是有质量的
1.教师引导:我们怎样才能证明周围的空气有没有质量呢?下面我们就用悬吊小木棍来做气球平衡实验,看一看空气是否有质量?
2.出示课本中的实验操作图及实验步骤,引导学生读一读,了解本次实验的材料方法、步骤、实验的注意点。
实验材料:气球支架、小木棍、打气筒。
四、空气能被压缩吗
1.教师引导:空气都占据一定的空间,那么空气可以被压缩吗?下面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2.实验:挤压注射器里的空气。
出示课本中的实验操作图及实验步骤。
学生看一看操作图,并读一读实验步骤,了解实验的材料、方法以及注意点。
全班交流
实验材料:注射器、橡皮、小泡沫。
教师特别引导学生注意实验中的注意点。
空气压缩在我们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请大家阅读课本中的一些例子。
全班交流,教师相机出示这些图片,引导学生说一说:充气城堡、射钉枪、足球、喷水壶、轮胎、充气床垫。
引导学生挑选自己熟悉的,说一说这些东西在使用时有什么感觉?比如说充气城堡、自行车、充气床垫、篮球、足球等等。
教师总结:是的,这些东西在使用时,给人的感觉就是很有弹性,这种很有弹性的感觉,就是空气被压缩的结果。其实压缩空气在生产生活中还有很广泛的运用。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2019新教材)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含教学计划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2019新教材)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含教学计划
.师:现在我们将这两个气球挂在平衡尺的两端。再仔细观察老师带来的2个气球,它们有什么特点?
.师:你们知道为什么要用相同型号的气球?
.师:所以我们要挑选型号相同的气球。但是型号相同的气球质量也可能有差别,我们可以先将2个没有装空气 的气球,挂在平衡尺的两端,进行调整,使平衡尺保持水平。然后再给其中一个气球充气。这个气球充了气后,我们 又做什么?
科学态度: 1.培养尊重证据和按照科学认知程序进行科学探究的科学态度和习惯;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1.压缩空气有关的技术应用。 【教学重点】 认识空气占据空间。 【教学难点】 了解空气能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气球、矿泉水瓶、大头针、大烧杯、小烧杯、锥形瓶、漏斗、注射器学生材料:纸、橡皮泥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故事导入新课
5、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教师要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设计教学活动,教师还应记 录下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以便不断的改进。
6、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7、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树立开放式的教学观念; 8、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9、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将锥形瓶里的水倒掉)提问:“仔细观察,此时瓶子里还有东西吗?”
.学生汇报:有,空气
.揭示课题:那空气会不会像水一样占据空间呢?
[设计意图:利用一个童年的小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用“水占满了树洞的空间”引出本科要研究的问题“空气占据 空间吗?”]
二、操作与探究
(一)烧杯底部的纸团会湿吗?
.演示讲解实验过程,提问:把小烧杯口向下竖直的扣到水里,并完全浸入水中,纸会不会湿?猜一猜并说出理 由。

苏教版三至六年级科学演示实验报告单

苏教版三至六年级科学演示实验报告单

三至六年级科学演示实验报告单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演示实验报告单实验内容:鹦鹉站立制作实验年级: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题:1、做一名小科学家实验器材:彩色卡纸一张、剪刀、回形针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实验结论:回形针分别别在鹦鹉的脚的两侧,可以使鹦鹉平稳站立在手指上。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演示实验报告单实验内容:蜗牛观察实验年级: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1、校园里的小动物实验器材:蜗牛一只、大号餐盘、菜叶、肉片、苹果皮、鸡蛋、面包、醋、啤酒、玻璃片实验类型:教师放在食物展台上展示实验实验结论:上述食物,蜗牛只吃菜叶,如用书上几种材料,蜗牛除了菜叶还喜欢黄瓜。

遇到醋或者酒之类刺激物体,蜗牛会立刻缩回到壳里。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演示实验报告单实验内容:水的毛细现象年级: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2、神奇的水实验器材:不同颜色的水、纸巾;粉笔、纱布、塑料片、玻璃片(2块,在其中一块玻璃片上绕上几圈透明胶);两支粗细不一样的玻璃管;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实验、学生操作实验实验结论:水能沿着缝隙或小孔向上“爬升”,这种现象叫做毛细现象。

孔隙越小,水爬升得越高。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演示实验报告单实验内容:水的特性探究实验年级: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2、神奇的水实验器材:滴管、一元硬币、烧杯、回形针每组一盒;戳好洞的可乐瓶一只、水盆一个;大小烧杯各一只、橡皮泥一块、50克砝码一只、细线一根。

实验类型:水的表面张力为学生操作实验,会喷射的水和会托举的水为教师演示实验,水的溶解实验为学生操作实验实验结论:会团结的水:水面会成一个圆弧形,因为表面的水有一股相互之间拉着的力,可以承受一点的重量。

会喷射的水:瓶子上方小孔的水喷射的距离近,下方小孔的水喷射的距离远,因为孔越高,受到水的压力越低,所以射不远;孔位置越低,水的压力也越大,所以射得最远。

会托举的水:开始小烧杯浮在大烧杯里,放入砝码后仍会浮在水中,但位置下降了,大烧杯里水位上升了。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教案探究植物的喝水方式,了解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透明塑料杯、小草、水、食盐、吸管等。

自然科学实验步骤1、将小草根部放入透明塑料杯中,加入少量食盐。

2、倒入适量水,用吸管将水从底部注入,直到水面高度超过小草根部。

3、观察小草的叶子和茎,看它们如何喝水。

实验现象小草的叶子和茎逐渐变绿,水面逐渐下降。

实验结论小草通过根部吸收水分,然后通过茎和叶子进行运输和蒸发。

实验前注意问题实验后注意问题解决方法实验教师:XXX小草需要水来生存,因为水对于生命来说是不可或缺的。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需要用试管、小草、油、试管架和尺子来观察小草每天喝水的情况。

实验步骤包括在试管中倒入水和几滴油,然后将根系发达的小草放入试管中,并用尺子测量试管中水的高度,每天都要测量水的高度。

实验结论是试管中的水不断减少,因为小草每天都需要喝水。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需要观察水的特性,以了解水的感觉器官。

实验器材包括烧杯、牛奶、白醋、糖水和形状不同的。

实验步骤包括用眼睛观察牛奶,用鼻子闻观察白醋,用舌头尝观察糖水,然后将水在不同的中倒来倒去观察。

实验结论是水是一种没有颜色、气味、味道的透明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可以流动。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需要观察水的毛细现象,以了解生活中的毛细现象。

实验器材包括一个玻璃杯、餐巾纸、红墨水和水。

实验步骤包括在盛水的玻璃杯内滴几滴红墨水,然后将一条薄纸巾的下部插入水中。

实验结论是红色的水逐渐沿着纸巾往上爬,并向四周扩散,这是由于水具有毛细现象。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需要了解水的压力,以及压力与水深度的关系。

实验器材包括一个大可乐瓶、钉子、胶布和水。

实验步骤包括在瓶壁上由上向下等距离地扎三个一样大小的孔,然后用一长条胶布将三个孔贴上,并往瓶里装水。

最后撕去胶布,观察发现高低不同的小孔喷射出的水流远近有差异,低小孔喷出的水远,高小孔喷出的水近。

实验结论是水有压力,压力的大小与水的深度有关,水位越深压力越大。

苏教版科学三上全册优秀教案设计【精品教案】.docx

苏教版科学三上全册优秀教案设计【精品教案】.docx

第一单元我们都是科学家单元分析木单元教学内容涉及到课程标准的相关耍求有:1能从“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周围事物捉出问题。

2理解科学是什么。

3能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1.能够从“玩”中提出问题。

,2.能够想办法去寻求问题的答案。

科学知识:1知道科学探究是为了解决与科学冇关的问题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

2知道科学是什么,知道生活中出出有科学。

3找出与科学家发明创造的相似之处,认识科学是什么。

4知道有很多办法能使物体(纸鹦鹉、三角形和拱形纸片、铅笔)保持平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对科学课的学习产生兴趣。

2想知道,爱提问。

3体验初步的合作与交流。

4树立起我们也能做科学的信心,做一位小科学家。

本单元的内容:1、科学是---2、做一位小科学家单元教学概念图本单元试验课题:1科学是.......课程标准:1能从“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

2理解科学是什么。

3能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

教学目的:科学知识1知道科学探究是为了解决与科学有关的问题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

2知道科学是什么,知道生活屮出出冇科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对科学课的学习产生兴趣。

2想知道,爱提问。

3休验初步的合作与交流。

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能说出科学探究的步骤。

•喜欢上科学课。

•知道什么是“科学”。

•学习成果评价概念发展层次1:学生不能说出什么是科学。

层次2:学生能够说出科学探究的步骤。

层次3:学生能将我们的探究活动与科学家的工作联系在一起。

探究能力:层次1:对周围的事物不感兴趣。

层次2:对周围的事物感到好奇,但不会积极寻找原因。

层次3: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初步的交流与合作。

教学材料:一张对折的纸条、铅笔、彩色笔等材料。

教学步!课题:2、做一位小科学家教学目的:过程与方法1・能够从“玩”中提出问题。

2・能够想办法去寻求问题的答案。

科学知识1・找出与科学家发明创造的相似之处,认识科学是什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演示实验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演示实验教案

实验名称会动的小人实验班级实验时间执教教师实验目的知道科学的奇异之处,并知道人眼拥有暂时记忆能力。

实验器材一张长30 厘米,宽10 厘米的白纸,水彩笔,铅笔,订书机或夹子1 、准备一张长30 厘米,宽10 厘米的白纸,将白纸对折。

2、在对折的两张纸条上,分别画上大小同样,神情不同样的小人。

3、把上面的一张纸条紧紧的卷在一支铅笔上。

4、左手按住纸条上部,右手拿着铅笔,让上面的纸条随铅笔不断快速的伸实验步骤展、卷曲。

实验现象看到小纸人动起来了,并且在吐着舌头。

实验结论说明人眼有暂时记忆功能。

实验名称实验班级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研究纸鹦鹉“站立”的奥秘实验时间执教教师知道纸鹦鹉“站立”的奥秘是什么彩纸,剪刀,曲别针,夹子,铅笔,金属丝等1、用剪刀将彩纸剪出鹦鹉的样子。

2、把曲别针夹在鹦鹉的尾部,把鹦鹉放在自己的指尖上。

3、鹦鹉在指尖上站起来了。

把曲别针夹在鹦鹉的头部,颈部,鹦鹉都不能够站起来,而夹在鹦鹉的尾部,鹦鹉在指尖站起来了。

把曲别针夹在鹦鹉的尾部,降低了鹦鹉的重心,重心越低,鹦鹉站的越稳。

实验名称观察小动物实验班级实验时间执教教师实验目的会观察小动物的外形、生活习惯等,并注意安全。

实验器材蜗牛、蚂蚁、放大镜、记录本、笔等。

1 、观察蜗牛的外形,看它怎样出壳,怎样爬行。

2 、观察蜗牛吃什么。

3 、用放大镜观察蚂蚁的外形。

4 、把两只不一样群的蚂蚁放在一起,观察蚂蚁的习惯。

实验步骤蜗牛爬行后留下一道印迹,喜欢吃菜叶,蚂蚁的身体分为三部分,两只蚂蚁咬实验现象杀起来。

蜗牛爬行靠的是腹足,喜欢吃菜叶,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不一样群的实验结论蚂蚁放在一起会立刻咬杀起来。

实验名称小草喝水实验班级实验时间执教教师实验目的知道小草每天都有喝水,生命离不开水。

实验器材试管、小草、油、试管架、尺子1 、在试管里倒入水,再倒入几滴油,把试管放在试管架上。

2 、把根系发达的小草放入试管中。

3 、用尺子测量出试管中水的高度。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教案标题:探索物体的性质与变化教学目标:1. 了解物体的性质和变化的概念;2. 能够观察、描述和记录物体的性质和变化;3. 能够通过实验和探究,掌握物体的性质和变化的基本规律。

教学重点:1. 物体的性质和变化的概念;2. 观察、描述和记录物体的性质和变化;3. 通过实验和探究,掌握物体的性质和变化的基本规律。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和探究,掌握物体的性质和变化的基本规律。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实验器材和实验材料;2. 学生实验记录本。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发学生对物体性质和变化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提问:你们都见过哪些物体?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二、呈现(10分钟)1. 通过PPT或黑板,简要介绍物体的性质和变化的概念,并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

2. 展示一些物体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性质。

三、探究(25分钟)1. 分组实验:每组提供几种物体,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它们的性质(如颜色、形状、大小等)。

2. 学生交流并总结各组观察到的物体性质,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物体性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 引导学生思考:物体的性质是否会发生变化?如果会,是什么因素导致的?4. 分组实验:每组选择一种物体,进行简单的变化实验(如加热、拉伸等),观察并记录变化前后的性质。

5. 学生交流并总结各组实验的结果,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物体变化的规律。

四、归纳(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整个实验过程,总结物体的性质和变化的基本规律。

2. 教师给出物体的性质和变化的定义,并让学生进行记忆和复习。

五、拓展(5分钟)1. 提问:你们身边还有哪些物体的性质和变化可以进行观察和研究?2. 鼓励学生进行更多的观察和实验,拓展他们对物体性质和变化的认识。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要求学生回家观察并记录家中某种物体的性质和变化,并写一篇小作文。

2. 布置下节课前预习的内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探究的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观察和记录,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实验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名称会动的小人
实验班级实验时间执教教师
实验目的知道科学的神奇之处,并知道人眼具有暂时记忆能力。

实验器材一张长30厘米,宽10厘米的白纸,水彩笔,铅笔,订书机或夹子
实验步骤1、准备一张长30厘米,宽10厘米的白纸,将白纸对折。

2、在对折的两张纸条上,分别画上大小相同,神情不一样的小人。

3、把上面的一张纸条紧紧的卷在一支铅笔上。

4、左手按住纸条上部,右手拿着铅笔,让上面的纸条随铅笔不断快速的伸展、卷曲。

实验现象
看到小纸人动起来了,并且在吐着舌头。

实验结论
说明人眼有暂时记忆功能。

实验名称探究纸鹦鹉“站立”的秘密
实验班级实验时间执教教师实验目的知道纸鹦鹉“站立”的秘密是什么
实验器材彩纸,剪刀,曲别针,夹子,铅笔,金属丝等
实验步骤1、用剪刀将彩纸剪出鹦鹉的样子。

2、把曲别针夹在鹦鹉的尾部,把鹦鹉放在自己的指尖上。

3、鹦鹉在指尖上站起来了。

实验现象
把曲别针夹在鹦鹉的头部,颈部,鹦鹉都不能站起来,而夹在鹦鹉的尾部,鹦鹉在指尖站起来了。

实验结论
把曲别针夹在鹦鹉的尾部,降低了鹦鹉的重心,重心越低,鹦鹉站的越稳。

实验名称观察小动物
实验班级实验时间执教教师
实验目的会观察小动物的外形、生活习性等,并注意安全。

实验器材蜗牛、蚂蚁、放大镜、记录本、笔等。

实验步骤1、观察蜗牛的外形,看它怎样出壳,怎样爬行。

2、观察蜗牛吃什么。

3、用放大镜观察蚂蚁的外形。

4、把两只不同群的蚂蚁放在一起,观察蚂蚁的习性。

实验现象蜗牛爬行后留下一道痕迹,喜欢吃菜叶,蚂蚁的身体分为三部分,两只蚂蚁咬杀起来。

实验结论蜗牛爬行靠的是腹足,喜欢吃菜叶,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不同群的蚂蚁放在一起会立刻咬杀起来。

实验名称小草喝水
实验班级实验时间执教教师
实验目的知道小草每天都有喝水,生命离不开水。

实验器材试管、小草、油、试管架、尺子
实验步骤1、在试管里倒入水,再倒入几滴油,把试管放在试管架上。

2、把根系发达的小草放入试管中。

3、用尺子测量出试管中水的高度。

4、每天测量水的高度。

实验现象
试管中的水不断减少。

实验结论
小草每天都要喝水,一切生命都离不开水。

实验名称观察水的特性
实验班级实验时间执教教师
实验目的知道水的特性,会有感觉器官来认识物体。

实验器材烧杯、牛奶、白醋、糖水、冷开水、形状不同的器皿。

实验步骤1、先用眼睛看观察(分辨出牛奶)
2、用鼻子闻观察(分辨出白醋)
3、用舌头尝观察(分辨出糖水)
4、剩下的就是水
5、将水在不同的容器中倒来倒去观察。

实验现象
有颜色的是牛奶、有气味的是白醋、有甜味的是糖水,水可以流动。

实验结论
水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液体,水没有固定的形状,水可以流动。

实验名称观察水的毛细现象
实验班级实验时间执教教师
实验目的知道水的毛细现象,认识生活中的毛细现象。

实验器材一个玻璃杯、餐巾纸、红墨水、水
实验步骤1、在盛水的玻璃杯内滴几滴红墨水。

2、取一条薄纸巾,把下部插入水中。

实验现象
红色的水逐渐沿着纸巾往上爬,并向四周扩散。

实验结论
水具有毛细现象。

实验名称会“喷射”的水
实验班级实验时间执教教师
实验目的知道水有压力,压力的大小和水的深度有关,水位越深压力越大。

实验器材大可乐瓶,钉子,胶布,水
实验步骤1、用钉子在瓶壁由上向下等距离的扎三个一样大小的孔。

2、用一条长胶布将三个孔贴上,再往瓶里装水。

3、撕去胶布,观察发现高低不同的小孔喷射出的水流远近有差异,低小孔
喷出的水远,高小孔喷出的水近。

实验现象
撕去胶布,观察发现高低不同的小孔喷射出的水流远近有差异,低小孔喷出的水远,高小孔喷出的水近。

实验结论
水有压力,压力的大小和水的深度有关,水位越深压力越大。

实验名称研究纸的性质
实验班级实验时间执教教师
实验目的知道纸的有关性质。

实验器材
各种各样的纸(如:报纸、牛皮纸、宣纸、草纸、毛边纸、复印纸等)、放大镜、剪刀、胶头滴管、有颜色的水。

实验步骤1、把一张纸横撕竖撕后,拉一拉感受其结实程度的不同。

2、用放大镜观察纸的表面和纸的毛边,比较异同。

3、在每种纸的中央滴一滴有颜色的水,观察发现水的扩散面积大小不同。

实验现象
同一种纸的纵向横向结实程度是不一样的;纸的毛边有的疏松,有的细密,不同的纸吸水性不同。

实验结论
实验名称比较棉布和尼龙的不同
实验班级实验时间执教教师
实验目的知道棉布和尼龙的不同之处。

实验器材若干块棉布和尼龙布、放大镜、火柴、两个烧杯、有颜色的水。

实验步骤1、从棉布和尼龙布同一个方向中分别抽取一根纤维,用力拉一拉,比较其
结实程度。

2、用火柴分别点燃棉布和尼龙布,比较燃烧后的灰烬、气味和颜色。

3、裁剪同样大小的尼龙棉布各一块,把布料的一端同时浸入有颜色的水
中,过一会儿比较哪种布料吸的水多。

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棉布尼龙
结实程度较为结实结实
燃烧中的情况燃烧时散发焦肉气味,燃烧灰烬
分散,颜色发白
燃烧时散发刺鼻气味,
燃烧灰烬成团,颜色发
黑。

吸水能力吸水性强吸水性弱
实验名称研究金属的性质
实验班级实验时间执教教师实验目的知道金属的性质
实验器材铁、铜、铝等金属、各种金属器具、电池、导线、小灯泡、热水、杯子、砂
纸、锤子等
实验步骤1、用砂纸打磨各种金属表面,观察金属发生的变化,会发现金属表面很
亮,有光泽。

2、把各种金属器具插入装有热水的被子里,几分钟后摸一摸,感觉到热。

3、用铁锤敲打各种金属,发现金属不会破碎,感觉很硬。

4、用铜线将灯泡和电池连接,发现灯泡亮了。

实验现象
金属的质地一般都比较坚硬,有光泽,容易传热,能导电,具有延展性,经敲打后比较容易变形。

实验结论
实验名称
实验班级实验时间执教教师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名称
实验班级实验时间执教教师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