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两首》——《题西林壁》《游山西村》
《古诗两首:题西林壁、游山西村》教案设计
《古诗两首:题西林壁、游山西村》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题西林壁》和《游山西村》这两首古诗;(2)理解两首古诗的基本内容,把握诗中的意象和情感;(3)分析两首诗的韵律特点,了解古诗的格律知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两首古诗;(2)学会欣赏古诗中的美景,培养审美能力;(3)学会通过古诗表达自己的情感,提升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古诗中的自然美,增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2)体验古诗中的家国情怀,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3)理解古诗中的哲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2)理解两首古诗的基本内容,把握诗中的意象和情感;(3)分析两首诗的韵律特点,了解古诗的格律知识。
难点:(1)深入理解古诗中的意象和情感;(2)运用古诗表达自己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苏轼和陆游两位诗人的生平和创作背景;(2)引导学生关注两首诗的题目,激发学生对诗歌内容的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两首古诗,体会诗歌的韵律美;(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古诗的格律知识。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两首诗的意象和情感;(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欣赏感悟:(1)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古诗中的美景,培养审美能力;(2)学生尝试通过古诗表达自己的情感,提升表达能力。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古诗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读多背古诗。
四、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两首古诗;2. 写一篇关于《题西林壁》和《游山西村》的赏析文章;3. 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试着仿写。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两首古诗的朗读和背诵情况;2. 学生对古诗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3. 学生在欣赏感悟环节的表现;4. 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情况。
《古诗两首》——《题西林壁》《游山西村》
《古诗两首》——《题西林壁》、《游山西村》课文讲解一、【多音字组词】重:chóng(重复、重新)只:zhǐ(只有、只好)zhòng(重量、重担)zhī(船只、一只鸡)二、词语解释:【题】书写,题写。
【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缘】因为。
【莫】不要。
【识】认识,了解。
三、释句导读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句诗的意思是看不清庐山的本来面目,只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
这是作者由看到的景象产生的联想,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诗句中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耐人寻味,它启迪我们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合理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这句诗的意思是,来时翻过一座座山,涉过一道道水,还以为前面没有了路,可是走着走着,前面又出现绿树成荫、繁花似锦的村庄,于是悟到一条人生哲理:经过坎坷曲折之后,往往会突然出现坦途。
这句诗在写景中寓有一定的人生哲理,成为千古传唱的名句。
现在常用来形容陷入困境,似已无望,忽而绝处逢生,出现新的契机,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四、课文解读(一)、《题西林壁》这是苏轼在1084年游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
庐山景色秀美,山中奇花异木险峰怪穴,流泉飞瀑山亭云阁,气象万千,不可胜数。
这首诗不写那些名胜景致,却另辟路径,抓住庐山姿态谈游山感受。
前两行诗写诗人在庐山漫游,觉得峰回路转,目不睱接。
横着看,山峦起伏,连绵不断;从侧面看,奇峰陡峭;从远处看是荫天蔽日,从近处看则危崖险岩;从高处俯瞰是深沟幽壑,从山下仰望则是重峦叠嶂;所见的形状、姿态各不相同。
庐山空间美在哪里?是雄奇,是壮丽,是险峻,还是幽秀?诗人说自己没有认清庐山的真正面目,为什么呢?他在第三、四行诗中解释道:我不认识庐山的真面目,只因为我身在庐山中,视野太狭窄,只能看到局部,要是身在庐山之外,从高处鸟瞰,就能认识庐山的全貌了。
《古诗两首:题西林壁、游山西村》教案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古诗两首:题西林壁、游山西村》教案设计教学对象:小学五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自学、合作学习等方式,理解并掌握《题西林壁》和《游山西村》两首古诗的意义和内涵。
2.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3. 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1. 两首古诗的意义和内涵。
2. 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
教学难点:1. 古诗中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
2. 诗歌意境的感悟。
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对《题西林壁》和《游山西村》两首古诗进行深入研究,理解其意义和内涵。
2. 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PPT、图片、视频等。
3. 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评价标准。
学生准备:1. 预习两首古诗,了解其基本内容。
2. 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学习内容和感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引入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引导学生了解《题西林壁》和《游山西村》两首古诗的创作背景。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两首古诗,理解其基本意义。
教师过程中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3.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两首古诗的理解和感悟。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出问题,促进学生的交流和合作。
4. 课堂教学:教师针对两首古诗的意义、内涵、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进行讲解。
通过示例、解读、分析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5. 实践环节:学生进行诗歌创作或表演,将所学内容应用到实际中。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指导。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评估他们的参与程度和积极性。
2. 学习效果:通过测试、作业、小测验等方式评估学生对两首古诗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诗歌创作:对学生的诗歌创作进行评价,关注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还应该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学习情况,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以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最新小四语文第8讲:古诗两首《题西林壁》《游山西村》(教师版)
第8讲古诗两首《题西林壁》《游山西村》题西林壁这是苏轼在1084年游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
庐山景色秀美,山中奇花异木险峰怪穴,流泉飞瀑山亭云阁,气象万千,不可胜数。
这首诗不写那些名胜景致,却另辟蹊径,抓住庐山姿态谈游山感受。
前两行诗写诗人在庐山漫游,觉得峰回路转,目不暇接。
横着看,山峦起伏,连绵不断;从侧面看,奇峰陡峭;从远处看是隐天蔽日,从近处看则是危崖险岩;从高处俯瞰是深沟幽壑,从山下仰望则是重峦叠障;所见的形状、姿态各不相同。
庐山究竟美在哪里?是雄奇,是壮丽,是险峻,还是幽秀?诗人说自己没有认清庐山的真正面目,为什么呢?他在第三、四行诗中解释道:我不认识庐山真面目,只因为我身在庐山中,视野太狭窄,只能看到局部,要是身在庐山之外,从高处鸟瞰,就能认识庐山的全貌了。
全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而且还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内涵深刻,耐人寻味。
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正如俗语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游山西村诗人陆游以一个“游”字贯穿全诗的主线,生动地描绘了丰收之年农村欢悦一片的气象和乡间的风光习俗,刻画了农民淳朴、好客的品性,表现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
第一、二行诗写不要笑话农人田家的腊酒浑浊不清,丰收年景款待客人,菜肴尽够丰盛。
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待客人时尽其所有的盛情。
第三、四行诗写山峦重重,水道弯弯,正疑无路可走,突然出现柳阴深深,鲜花簇簇,眼前又是一个山村。
“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善状难写之景,又于写景中寓有一定的哲理,成为千古传唱的名句。
现在常用以形容陷入困境,似已无望,忽而绝处逢生,出现新的契机,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
重点:引导学生欣赏古诗文,积累古诗名句。
难点:体会含有人生哲理的诗句。
一、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题西林壁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题西林壁》的作者是_____代诗人________。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题西林壁、游山西村》教案
古诗两首第一课时《题西林壁》授课目的:1、借助字典弄请词句的意思;2、在理解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诗中所含的真谛:观察角度不同样,观察收效不同样;3、培养学生互帮学习的能力;授课重、难点:背诵古诗,理解诗中所含真谛。
授课准备:风景画、实物投影仪、授课过程:一、导入1、引入新课师: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山清水秀,风景优美。
同学们都知道哪些风景名胜,说说看。
生说风景师:同学们说了很多,我也向大家介绍一处风景。
(放映庐山录像)师:看了今后,你感觉庐山怎么样?三、讲解1、初读古诗,认识生字。
师:请同学们自读古诗,并把不认识的字勾出来。
2、齐读古诗,纠正读音。
3师:我知道班上的同学朗诵的能力特别优异的,能不能够为老师朗诵一次。
生读古诗,对出现的问题加以纠正。
(重点:卷舌音、平舌音)4、范读古诗,讲读法。
师:同学们朗诵得不错,若是能注意一下逗留就更好了。
可别小看逗留,在古诗中是很有讲究的。
一般来说,一句诗中每两个字一逗留,最后三个字连着读。
大家愿意听老师依照这个规则朗诵一遍吗?师配乐朗诵古诗现在请同学们在每句诗的逗留处用“/作”上标记师:请同学们再来朗诵一遍,注意逗留。
生齐读古诗(配乐)1、明确学习任务,组织自学。
现在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谈论诗句的意思。
若是碰到了难题能够向老师,同学求助。
(合作学习)(课堂预计:自学过程中,学生在讲解诗时会不知道怎样下手;解决方法:讲学法,我们在讲解古诗时,平时要使用拆分法,所谓拆分法,就是将一句诗分成若干个部分分别加以讲解,尔后将这些讲解联系起来。
同时你还必定联系整首诗的内容来讲解,举例说明。
)生自学,教师依照本质情况出示相关资料(资料:苏轼个人情况。
西林寺。
)播放庐山风景。
2、组织学生交流学习成就。
生报告。
师:那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并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加以纠正。
)生提问,师组织互帮解疑。
3、牢固师:我们再来领悟一下庐山的风光。
我希望同学们边看就边想我们学的这首诗的内容,找一找片子中的峰、岭。
古诗两首《题西林壁》、《游山西村》说课(精选17篇)
古诗两首《题西林壁》、《游山西村》说课(精选17篇)古诗两首《题西林壁》、《游山西村》说课篇1一、说教材教材简析古诗两首《题西林壁》《游山西村》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二组中的第一篇精读课文。
这一组教材围绕“观察与发现”这一专题进行编排,这一组课文选择的文章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都是关于观察大自然景物和发现大自然奥秘的。
《古诗两首》不仅写了诗人观景的所见所闻,更重要的是还写了从观察事物中得到的启示。
因为这一课包含有两首古诗,需要两课时进行教学,所以,我在这儿,用十五分钟的时间,只能简单谈谈《题西林壁》这一首古诗的说课。
大家都知道《题西林壁》是苏轼在1084年游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
庐山景色秀美,山中奇花异木险峰怪穴,流泉飞瀑山亭云阁,气象万千,不可胜数。
这首诗不写那些名胜景致,却另辟蹊径,抓住庐山姿态,谈游庐山的感受。
前两行写诗人在庐山漫游,觉得峰回路转,目不暇接。
横着看,山峦起伏,连绵不断;从侧面看,奇峰陡峭;从远处看隐天蔽日,从近处看危崖险岩;从高处俯瞰深沟幽壑,从山下仰望重峦叠障;所见的形状、姿态各不相同。
庐山究竟美在哪里?是雄奇,是壮丽,是险峻,还是幽秀?(这里的幽,是幽谷的幽)诗人说自己没有认清庐山的真正面目,为什么呢?他在第三、四行诗中解释道:我不认识庐山真面目,只因为我身在庐山中,视野太狭窄,只能看到局部,要是身在庐山之外,从高处鸟瞰,就能认识庐山的全貌了。
全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而且还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内涵深刻,耐人寻味。
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正如俗语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现在,我再来说说教学目标1.认识3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默写古诗。
(这里,我需要说明的是,在语文课程标准里边儿明确指出,关于识字写字的教学,有十分清楚的要求:即,在某一阶段,有些汉字只要求会认,不要求会写,而且对识字写字的要求是下要保底,也就是要保证一个最基本的底线,上不封顶。
古诗两首题西林壁游山西村教案设计
古诗两首《题西林壁》与《游山西村》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背景:《题西林壁》作者苏轼,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游山西村》作者陆游,南宋文学家、爱国诗人。
2.掌握诗词内容:通过学习两首古诗,理解其意境、主题及表达的情感。
3.提高审美情趣:感受古诗优美的语言、韵律,培养对古典文学的热爱。
4.锻炼口语表达能力:学会朗读、背诵古诗,并能用自己的话解释诗句。
二、教学重点:1.理解两首古诗的意境和主题。
2.学会朗读、背诵古诗。
三、教学难点:1.古诗中一些生僻词语的解释。
2.理解诗句所表达的作者情感。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作者背景、诗词内容、意境分析等。
2.互动法:提问、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解答疑问。
3.实践法:朗读、背诵,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五、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介绍作者及背景。
2.讲解《题西林壁》,分析诗句意义、意境及作者情感。
3.讲解《游山西村》,分析诗句意义、意境及作者情感。
4.互动环节:提问、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解答疑问。
5.总结课堂内容,布置课后作业:朗读、背诵两首古诗。
六、课后作业:1.朗读、背诵两首古诗。
2.用自己的话解释诗句,写在作业本上。
3.思考:这两首古诗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七、教学评价:1.课后检查学生的朗读、背诵情况。
2.作业本上学生对诗句的解释及感受。
3.课堂互动环节学生的参与程度、回答问题的情况。
八、板书设计:《题西林壁》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山中。
《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九、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题西林壁》和《游山西村》两首古诗,让学生了解了作者背景、诗词内容、意境及作者情感。
在互动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回答问题认真,表现出对古典文学的热爱。
但在课后作业中发现,部分学生对诗句的解释仍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词语解释的讲解和练习。
古诗两首:题西林壁、游山西村
古诗两首:题西林壁、游山西村第五课《古诗两首》题西林壁一、指导预习《题西林壁》1.听范读2.自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3.检查预习缘庐峰4.指名读《题西林壁》5.齐读6.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古诗给你的初步印象(描写庐山的景色)7.质疑二、学习《题西林壁》1.知诗人,解诗题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散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书法,诗词造诣很高。
题西林壁:书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2.抓字眼,明大意(1)学习1、2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2)讨论句意:(从正面看形成岭,从侧面看形成峰,远近高低各不相同)(3)把握朗读重音读出气势,有强弱对比,如远近高低都是重音,要读出起伏,“远”强一些,“近”弱一些,“高”强一些,“低”弱一些。
(4)学习3、4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不识:不认识,看不清。
缘:因为。
题:书写。
(5)讨论句意看不清庐山的本来面目,只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看来看去,只能看到庐山的一部分。
(6)指名说全诗意思3.想意境,悟诗情(1)放庐山幻灯片,让学生想象当时意境,领悟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让学生联系生活试讲3、4句诗的含义。
(2)引伸:对于比较复杂的事物,如果不能全面客观地进行分析,就可能被局部现象所迷惑,不能全面、准确地认识这个事物。
(3)提问:我们评价一个同学时,应该怎样看?(是只看他缺点,以此评价他呢?还是只看他优点呢?引导学生说出看问题要从不同解度看。
意思讲明白即可。
)小结:《题西林壁》把庐山特色浓缩成绝句,概括贴切,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我们还从中获得启示。
三、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体会诗情。
附:板书:题西林壁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游山西村一、导入。
这首诗写于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当时诗人罢官闲居,住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市)镜糊的三山乡。
5古诗两首《题西林壁》《游山西村》精品完美课件
这句话既写出山西村山环水绕, 花团锦簇,春光无限,另一方面它 又富于哲理,表现了人生变化发展 的某种规律性,令人回味无穷。
这个村庄的风光更给了他深刻 的启示:经过坎坷曲折之后,往往 会出现坦途。现在多用来比喻人在 遇到困境时会生出许多希望, 增 强克服困难的信心。
成语: 山重水复(二、四字为近义词): 东张西望、自言自语 千姿百态、三年五载 柳暗花明(二、四字为反义词): 口是心非、争先恐后 出生入死、喜新厌旧
突然发现柳阴深深,鲜花明艳, 眼前又是一个山村。
莫 笑 农 家 腊 酒 浑
叙事
丰 年 留 客 足 鸡 豚
盛情待客
游山 西村
山 重 水 复 疑 无 路
景色迷人
写景
柳 暗 花 明 又 一 村
景 美 人 更 美
3想意境,悟诗情
欣赏了完了这首诗,同学们能不能 用诗中的一句话来赞美一下山西村 的景美呢?
测一测:
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两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句诗启示人们: 。 2、学了这首诗,我懂得了 看事物的角度不同,
得到的结论也不同 ,我们要从不同角度思考问 题,客观全面地看待问题,不要被局部现象所迷惑了 。
[宋]陆游
柳 暗 花 明 又 一 村
山 重 水 复 疑 无 路
丰 年 留 客 足 鸡 豚
莫 笑 农 家 腊 酒 浑
游 山 西 村
1知诗人,解题意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谁能说出陆游是 什么朝代的什么人?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 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南宋诗人。 创作诗歌很多,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 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风格雄浑豪放; 抒写日常生活,也多清新之作。
陆游
陆游 (1125一1210), 字务观,号放翁,南 宋爱国诗人,平生作 诗近万首,是古代诗 人中创作作品最多的, 其作品多强烈抒发自 己的政治抱负和炽热 的爱国热情,同时鞭 挞投降派,同情人民 疾苦,思想性很强。
《古诗两首:题西林壁、游山西村》教案设计
一、教案设计概述1. 教学对象:小学五年级2. 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两首古诗《题西林壁》和《游山西村》的内容和意义。
(2)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他们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3) 引导学生领悟诗中描绘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激发他们对祖国大好春光的热爱之情。
3.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能够背诵并理解两首古诗的意义。
(2) 难点:让学生领会诗人抒发的思想感情,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熟练掌握两首古诗的内容和背景,搜集相关资料,制作教学课件。
2. 学生准备:预习两首古诗,了解诗的基本内容,查阅生字词的含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两首古诗的题目,引导学生说出自己预习时的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古诗:(1)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两首古诗,让学生感受诗的韵律美。
(2) 教师逐句解析两首古诗,解释生字词的含义,让学生理解诗的内容。
(3)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中的意象,让学生领略诗中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3. 讨论交流: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学习两首古诗的感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两首古诗的意义和价值,鼓励学生课后继续背诵和欣赏古诗。
五、课后作业1. 背诵两首古诗。
2. 写一篇关于两首古诗的观后感,不少于200字。
3. 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进行赏析,分析诗中的意象和抒发的思想感情。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有利于学习古诗的氛围,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学习中。
2. 互动教学:采用问答、讨论等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3. 启发式教学:教师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给予及时的反馈和鼓励。
2. 作业评价:对学生的课后作业进行认真批改,关注他们对古诗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单元5.古诗两首《题西林壁》《游山西村》ppt课件2新人教版
客 舍 青 青 柳 色 新 。
渭 城 朝 雨 浥 轻 尘 ,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渭城清晨一场如酥 小雨,湿润了路上的尘 埃,旅店旁的棵棵绿柳, 被雨水冲洗得翠色欲滴。
这句诗点明了送别的 地点 、 时间 和 环境气氛 。
西 出 阳 关 无 故 人
劝 君 更 进 一 杯 酒
孟浩然(689~740)唐代诗 人。(今湖北襄樊)人,世称孟 襄阳。他的诗歌绝大部分为五言 短篇,题材不宽,多写山水田园 和隐逸、行旅等内容。不事雕饰, 清淡简朴,感受亲切真实,生活 气息浓厚,富有超妙自得之趣。
李白和孟浩然的故事
据说李白常在黄鹤楼上与人饮酒赋诗。 有一天,他听说仰慕已久的孟浩然就隐居 在附近的襄阳,便立刻前往拜见。孟浩然 听说李白来了,顾不得整理衣冠,赶忙来 到堂前。李白一见孟浩然,抢上一步说: “孟兄,李白早知道您诗名天下,特来求 教啊!”“哪里哪里,贤弟过奖了,过奖 了!你才华横溢,我也久仰了呀!”
高 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1、不要做刺猬,能不与人结仇就不与人结仇,谁也不跟谁一辈子,有些事情没必要记在心上。 2、相遇总是猝不及防,而离别多是蓄谋已久,总有一些人会慢慢淡出你的生活,你要学会接受而不是怀念。 3、其实每个人都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但并不是谁都有勇气表达出来。渐渐才知道,心口如一,是一种何等的强大! 4、有些路看起来很近,可是走下去却很远的,缺少耐心的人永远走不到头。人生,一半是现实,一半是梦想。 5、没什么好抱怨的,今天的每一步,都是在为之前的每一次选择买单。每做一件事,都要想一想,日后打脸的时候疼不疼。 6、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一定要放下。学会狠心,学会独立,学会微笑,学会丢弃不值得的感情。 7、成功不是让周围的人都羡慕你,称赞你,而是让周围的人都需要你,离不开你。 8、生活本来很不易,不必事事渴求别人的理解和认同,静静的过自己的生活。心若不动,风又奈何。你若不伤,岁月无恙。 9、与其等着别人来爱你,不如自己努力爱自己,对自己好点,因为一辈子不长,对身边的人好点,因为下辈子不一定能够遇见。 10、你迷茫的原因往往只有一个,那就是在本该拼命去努力的年纪,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11、有一些人的出现,就是来给我们开眼的。所以,你一定要禁得起假话,受得住敷衍,忍得住欺骗,忘得了承诺,放得下一切。 12、不要像个落难者,告诉别人你的不幸。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 13、人生的路,靠的是自己一步步去走,真正能保护你的,是你自己的选择。而真正能伤害你的,也是一样,自己的选择。 14、不要那么敏感,也不要那么心软,太敏感和太心软的人,肯定过得不快乐,别人随便的一句话,你都要胡思乱想一整天。 15、不要轻易去依赖一个人,它会成为你的习惯,当分别来临,你失去的不是某个人,而是你精神的支柱;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学会独立行走 ,它会让你走得更坦然些。 16、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对别人要宽容,能帮就帮,千万不要把人逼绝了,给人留条后路,懂得从内心欣赏别人,虽然这很多时候很难 。 17、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18、不要太高估自己在集体中的力量,因为当你选择离开时,就会发现即使没有你,太阳照常升起。 19、时间不仅让你看透别人,也让你认清自己。很多时候,就是在跌跌拌拌中,我们学会了生活。 20、命运要你成长的时候,总会安排一些让你不顺心的人或事刺激你。 21、你的假装努力,欺骗的只有你自己,永远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饰战略上的懒惰。 22、成长是一场和自己的比赛,不要担心别人会做得比你好,你只需要每天都做得比前一天好就可以了。 23、你没那么多观众,别那么累。做一个简单的人,踏实而务实。不沉溺幻想,更不庸人自扰。 24、奋斗的路上,时间总是过得很快,目前的困难和麻烦是很多,但是只要不忘初心,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朝着目标前进,最后的结局交给 时间来定夺。 25、你心里最崇拜谁,不必变成那个人,而是用那个人的精神和方法,去变成你自己。 26、运气是努力的附属品。没有经过实力的原始积累,给你运气你也抓不住。上天给予每个人的都一样,但每个人的准备却不一样。不要羡 慕那些总能撞大运的人,你必须很努力,才能遇上好运气。 27、时间只是过客,自己才是主人,人生的路无需苛求,只要你迈步,路就在你的脚下延伸,只要你扬帆,便会有八面来风,启程了,人的 生命才真正开始。 28、每个人身上都有惰性和消极情绪,成功的人都是懂得管理自己的情绪和�
《古诗两首:题西林壁、游山西村》ppt课件
• 引言 • 题西林壁 • 游山西村 • 对比分析 • 课堂互动与讨论 • 作业与延伸阅读
01
引言
课程背景
语文教育中的古诗词教学
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具有重要意义。
教材地位
《题西林壁》和《游山西村》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重要篇目,对于提高学生的 古诗鉴赏能力和文学素养具有重要作用。
游山西村这首诗中,诗人陆游描绘了哪些乡村景象?
提问
两首诗在表达手法和主题上有何异同?
学生分享心得
学生分享
01
读题西林壁让我感受到了苏轼豁达的人生态度,他提醒我们要
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学生分享
02
游山西村这首诗让我感受到了乡村的宁静与美好,陆游描绘的
乡村生活让我向往。
学生分享
03
教学目标
01
02
03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理解两首古诗的 诗意,掌握相关的文学知 识。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背诵、讨论等 方式,培养学生的古诗鉴 赏能力和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生能够感受到古诗的美 妙,增强对传统文化的热 爱和敬意。
02
题西林壁
诗词背景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苏轼在游览庐山时所作, 通过对庐山的描写,表达了作者 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人生哲理的 感悟。
文化内涵
这首诗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它不 仅代表了苏轼的文学风格和思想 观念,也反映了中国文化的精髓
和价值观念。
03
游山西村
诗词背景
创作背景
陆游在乾道年间(1165-1173)被 免官后回到了故乡山阴(今浙江绍 兴),时年47岁,正值人生失意之 际。
《古诗两首:题西林壁、游山西村》教案设计
《古诗两首:题西林壁、游山西村》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题西林壁》和《游山西村》两首古诗。
(2)理解两首古诗的基本内容,把握诗中的意象和情感。
(3)分析两首诗的写作手法和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两首古诗。
(2)学会欣赏古诗的韵律美,培养文学鉴赏能力。
(3)学会通过古诗了解古代文化,提高历史文化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古诗中的自然美和人文精神。
(2)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两首古诗的字词解释和翻译。
2. 分析两首诗的写作手法和艺术特色。
3. 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古诗中的意象和情感。
2. 学会欣赏古诗的韵律美。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杜甫的《题西林壁》和陆游的《游山西村》。
2. 多媒体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过的古诗,分享学习心得。
(2)简介本节课要学习的两首古诗《题西林壁》和《游山西村》。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两首古诗,注意停顿、语气和韵律。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古诗的基本内容,体会诗中的意象和情感。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两首诗的写作手法和艺术特色。
4. 欣赏与鉴赏(1)让学生欣赏两首古诗的韵律美,感受古诗的音乐魅力。
(2)引导学生通过古诗了解古代文化,提高历史文化素养。
5. 情感体验(1)让学生感受古诗中的自然美和人文精神。
(2)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6. 课堂小结7. 作业布置(1)让学生背诵两首古诗。
(2)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进行鉴赏性写作。
8. 板书设计《题西林壁》杜甫远望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参与度、知识掌握程度等方面。
古诗两首《题西林壁》《游山西村》教案
古诗两首《题西林壁》《游山西村》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和新词,读明白古诗的意思。
2、有感情的朗读并默写这两首古诗、3、运用学习古诗的方法,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想像诗歌所描绘的景象,感受诗人的心境,培养学生互助学习的能力、重难点:理解诗句和诗中所含哲理关键:理解诗句,有感情的朗读课时:两课时教具:风景画、录像、小黑板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引入我们的祖国山河壮丽,风景如画。
说说您都游览过哪些风景名胜?(生自主发言)景色秀美、山峦起伏的庐山,您游览过不?(放映庐山录像)看了以后,您觉得庐山如何?今天,我们就随着北宋诗人苏轼一同到庐山一游。
(板书诗题)二、整体感知,初步了解诗意1、指名读古诗,纠正字音(古诗的教学,离不开吟读,因而在本环节中教师要相机进行朗读指导,读出情,读出神。
)2、用自己喜爱的方式练读。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三、自主探究,理解感悟1、借助书上的注释和自学任务,自读自悟(小黑板出示学习任务)。
(生自学,教师依照实际情况播放庐山风景。
假如遇到难题,能够向老师、同学求助)2、小组交流、互相补充纠正(培养学生互助学习的能力)3、集体汇报交流,感悟诗意和哲理(1)诗人站在什么角度看庐山?(横、侧、远、近、高、底)(2)看到的庐山分别是什么模样?(横看:山峦起伏、连绵不断;侧看:奇峰陡峭;远看:隐天蔽日;近看:危崖险岩;高处俯看:身沟幽壑;山下仰望:重峦叠嶂。
)师小节:诗人眼中的庐山,形状、姿态各不相同。
(3)庐山究竟美在哪里?是雄奇、是壮丽、是险峻、依然幽秀?诗人为什么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呢?(点拨:诗人站在庐山的正面,只能看到它的正面,而山是不是只有一个面呢?因此不管诗人从什么角度看庐山,都只能看到庐山的一个-—部分)同时引导联系《画杨桃》,帮助学生理解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的结果也各不相同的道理。
师问:您碰到过如此的情况不?举个例子说一说。
四、品读欣赏,积累诗句播放庐山的风景,配乐朗读。
小四语文第8讲:古诗两首《题西林壁》《游山西村》-语文提升(20201126111408)
第 8 讲古诗两首《题西林壁》《游山西村》题西林壁这是苏轼在 1084 年游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
庐山风景秀美,山中奇花异木险峰怪穴,流泉飞瀑山亭云阁,气象万千,不计其数。
这首诗不写那些名名胜致,却另辟门路,抓住庐山姿态谈游山感觉。
前两行诗写诗人在庐山遨游,感觉峰回路转,应接不暇。
横着看,山峦起伏,绵延不停;从侧面看,奇峰峻峭;从远处看是隐天蔽日,从近处看则是危崖险岩;从高处俯瞰是深沟幽壑,从山下仰望则是重峦叠障;所见的形状、姿态各不同样。
庐山终究美在哪里?是雄奇,是壮丽,是峻峭,仍是幽秀?诗人说自己没有认清庐山的真实面目,为何呢?他在第三、四行诗中解说道:我不认识庐山真面目,只由于我身在庐山中,视线太狭小,只好看到局部,假如身在庐山以外,从高处俯视,就能认识庐山的全貌了。
全诗不单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情形的赞叹,并且还包含着人生的真理,内涵深刻,回味无穷。
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切合实质的认识,就一定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正如俗语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
游山西村诗人陆游以一个“游” 字贯串全诗的主线,生动地描述了丰产之年乡村欢腾一片的气象和乡下的风光风俗,刻画了农民朴实、好客的品性,表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诚挚感情。
第一、二行诗写不要笑话农人田家的腊酒污浊不清,丰产年成招待客人,菜肴尽够丰盛。
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招待客人时尽其全部的盛意。
第三、四行诗写山峦重重,水道弯弯,正疑无路可走,忽然出现柳阴深深,鲜花簇簇,眼前又是一个山村。
“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善状难写之景,又于写景中寓有必定的真理,成为千古传唱的名句。
此刻常用以形容堕入窘境,似已绝望,忽而九死一生,出现新的契机,加强战胜困难的信心。
要点 : 指引学生赏识古诗文,累积古诗名句。
难点:领会含有人生真理的诗句。
一、阅读古诗,回答下列问题。
题西林壁苏轼横当作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一样。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题西林壁》《游山西村》
诗文创作背景
• 此诗作于宋孝宗乾道三年 (1167)初春,当时陆游 正罢官闲居在家。陆游回到 家乡的心情是相当复杂的, 苦闷和激愤的感情交织在一 起,然而他并不心灰意冷。 “慷慨心犹壮”(《闻雨》) 的爱国情绪,使他在农村生 活中感受到希望和光明,并 将这种感受倾泻到自己的诗 歌创作里。此诗即在故乡山 阴(今浙江绍兴市)所作。 [5] [6]
• 链接:/s/1ma6vk • 密码:5qg6
你还记得我们学过的诗句吗?
咏柳 春日
嫦娥
乞巧
诗文创作背景
• 苏轼于神宗元丰七年 (1084年)由黄州(治所 在今湖北黄冈)贬所改迁 汝州(治所在今河南临汝) 团练副使,赴汝州时经过 九江,与友人参寥同游庐 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 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 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 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据 南宋施宿《东坡先生年谱》 记载可知此诗约作于元丰 七年五月间。
yí
在”疑无路“时作 者的心情是怎样, 发现”又一村“时 作者又是怎样的心 情?
从失落到惊喜,表明作者的心情豁然开朗。
诗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 一村”来自古诗《 游山西村 》,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 )代的诗人 ( )。作者在旅行过程中不仅欣 陆游 山 水 赏到了美丽的景色( )、( )、 ( )、( )也感受到了农民的 花 柳 •( ),诗文不仅表达了作 热情好客 者对农村生活的( ),也暗示 喜爱 了作者的心情由( )到( )。 开朗 低落
古诗两首课后巩固
• • • • • • • •
课堂作业 一、辨字组词。 题( ) 腊( ) 挥( ) 庐( ) 酒( ) 堤( ) 借( ) 浑( ) 炉( ) 洒( ) 二、连词成句。 1、有 草地 一片 青青的 小区里 2、开开心心 人 街上 买东西 都在 的 地 三,抄写《题西林壁》一遍。
古诗两首题西林壁游山西村教案设计
古诗两首题西林壁游山西村教案设计【教材分析】《题西林壁》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通过九江,游玩庐山。
漂亮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因此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
《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看问题应客观全面,假如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
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
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
什么缘故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定带有片面性。
游山所见如此,观看世上事物也常如此。
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发我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动身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畴,摆脱主观成见。
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专门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游山西村》这是一首淳朴自然的山村记游诗。
诗人用真挚的感情,明朗的笔调,描画了山村景物和农家习俗,生活气息十分浓郁。
诗中生动地描画了诗人家乡的风光和习俗,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
诗的头两句,用“莫笑”和“足鸡豚”这些亲切的词语,表现了村民待客忠厚真挚的情态。
诗的第三、四两句对山村风光的描画,是历来为人称颁的名句。
第三句中的“重”、“复”二字同义,再和“疑”字一起,写出了山水重叠回环令人困惑的景象;第四句中的“暗”、“明”相互陪衬,再和“又”字一起,描画出绿树荫荫、鲜花灼灼,令人惊喜的景象。
诗的第五、六两句,写那个地点的民风民俗,箫鼓齐鸣,衣冠朴素,表现了诗人对淳朴的农村生活的颂扬。
小四语文第8讲:古诗两首《题西林壁》《游山西村》(学生版)
第8讲古诗两首《题西林壁》《游山西村》题西林壁这是苏轼在1084年游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
庐山景色秀美,山中奇花异木险峰怪穴,流泉飞瀑山亭云阁,气象万千,不可胜数。
这首诗不写那些名胜景致,却另辟蹊径,抓住庐山姿态谈游山感受。
前两行诗写诗人在庐山漫游,觉得峰回路转,目不暇接。
横着看,山峦起伏,连绵不断;从侧面看,奇峰陡峭;从远处看是隐天蔽日,从近处看则是危崖险岩;从高处俯瞰是深沟幽壑,从山下仰望则是重峦叠障;所见的形状、姿态各不相同。
庐山究竟美在哪里?是雄奇,是壮丽,是险峻,还是幽秀?诗人说自己没有认清庐山的真正面目,为什么呢?他在第三、四行诗中解释道:我不认识庐山真面目,只因为我身在庐山中,视野太狭窄,只能看到局部,要是身在庐山之外,从高处鸟瞰,就能认识庐山的全貌了。
全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而且还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内涵深刻,耐人寻味。
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正如俗语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游山西村诗人陆游以一个“游”字贯穿全诗的主线,生动地描绘了丰收之年农村欢悦一片的气象和乡间的风光习俗,刻画了农民淳朴、好客的品性,表现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
第一、二行诗写不要笑话农人田家的腊酒浑浊不清,丰收年景款待客人,菜肴尽够丰盛。
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待客人时尽其所有的盛情。
第三、四行诗写山峦重重,水道弯弯,正疑无路可走,突然出现柳阴深深,鲜花簇簇,眼前又是一个山村。
“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善状难写之景,又于写景中寓有一定的哲理,成为千古传唱的名句。
现在常用以形容陷入困境,似已无望,忽而绝处逢生,出现新的契机,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
重点:引导学生欣赏古诗文,积累古诗名句。
难点:体会含有人生哲理的诗句。
一、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题西林壁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题西林壁》的作者是_____代诗人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两首》——《题西林壁》、《游山西村》课文讲解一、【多音字组词】重:chóng(重复、重新)只:zhǐ(只有、只好)zhòng(重量、重担)zhī(船只、一只鸡)二、词语解释:【题】书写,题写。
【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缘】因为。
【莫】不要。
【识】认识,了解。
三、释句导读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句诗的意思是看不清庐山的本来面目,只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
这是作者由看到的景象产生的联想,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诗句中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耐人寻味,它启迪我们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合理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这句诗的意思是,来时翻过一座座山,涉过一道道水,还以为前面没有了路,可是走着走着,前面又出现绿树成荫、繁花似锦的村庄,于是悟到一条人生哲理:经过坎坷曲折之后,往往会突然出现坦途。
这句诗在写景中寓有一定的人生哲理,成为千古传唱的名句。
现在常用来形容陷入困境,似已无望,忽而绝处逢生,出现新的契机,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四、课文解读(一)、《题西林壁》这是苏轼在1084年游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
庐山景色秀美,山中奇花异木险峰怪穴,流泉飞瀑山亭云阁,气象万千,不可胜数。
这首诗不写那些名胜景致,却另辟路径,抓住庐山姿态谈游山感受。
前两行诗写诗人在庐山漫游,觉得峰回路转,目不睱接。
横着看,山峦起伏,连绵不断;从侧面看,奇峰陡峭;从远处看是荫天蔽日,从近处看则危崖险岩;从高处俯瞰是深沟幽壑,从山下仰望则是重峦叠嶂;所见的形状、姿态各不相同。
庐山空间美在哪里?是雄奇,是壮丽,是险峻,还是幽秀?诗人说自己没有认清庐山的真正面目,为什么呢?他在第三、四行诗中解释道:我不认识庐山的真面目,只因为我身在庐山中,视野太狭窄,只能看到局部,要是身在庐山之外,从高处鸟瞰,就能认识庐山的全貌了。
全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而且还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内涵深刻,耐人寻味。
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产场上,正如俗语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二)、游山西村诗人陆游以一个“游”字贯穿全诗,生动地描绘了丰收之年农村欢悦一片的景象和乡间的风光习俗,刻画了农民淳朴、好客的品性,表现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第一、二行诗写不要笑话农人田家的腊酒浑浊不清,丰收年景款待客人,菜肴尽够丰富。
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待客人时尽其所有的盛情。
第三、四行诗写山峦重重,水道弯弯,正疑无路可走,突然出现柳荫深深,鲜花簇簇,眼前又是一个山村。
“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善状难写之景,又于写景中寓有一定的哲理,成为千古传唱的名句。
现在常用以形容陷入困境,似已无望,忽而绝处逢生,出现新的契机,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
学习本文的重点是欣赏古诗文,积累古诗名句,学习的难点是体会含胡人生哲理的诗句。
五、中心思想:《题西林壁》描写了诗人游庐山时的感受,表达了一个深刻的哲理: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
《游山西村》生动描绘了丰收之年农村的欢悦气象,刻画了农民淳朴、好客的品性,表达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
【练习】一、默写《题西林壁》并结合诗句理解词语。
《题西林壁》解释:题:______ 西林:________只缘: 不识:横看:二、读《题西林壁》,按要求填空。
1.《题西林壁》的作者是_____代诗人__________。
前两句写了诗人从________、________不同的角度,处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位置观看____________的感觉。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俗话说:“当事者迷。
”诗中有哪句诗说明这个道理,请填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从《题西林壁》这首诗中得到的启发是()A.对复杂的事物,只要看到一方面,就可以推断出其它方面。
B.对复杂的事物,应多角度观察,多方面调查了解,抓住主要的方面思考。
C.对复杂的事物,既要多方面观察,调查了解,又要亲身去体验,去分析。
四、把下面的词组织成句,句子要通顺。
1.来了果子野的早已秋天满山熟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个想到心惊有点一就肉跳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游山西村》一、默写《游山西村》,。
,。
二、填空1.此诗选自《》,作者,字,号。
(朝)著名诗人。
现存诗作近万首,是我国诗歌历史上最“多产”的作家。
有《》《》等传世。
2.“,”蕴含深刻哲理。
3.此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爬山虎的脚》课文讲解一、【多音字组词】长:zhǎng(长大、生长)空:kōng(天空、空气)cháng(长短、长发)kòng(空地、空白)占:zhàn(占领、霸占)爪:zhuǎ(爪子、爪尖)zhān(占卜)zhǎo(前爪、爪牙、张牙舞爪)二、词语解释:【均匀】分布在各部分的数量相同。
如:雨量均匀。
【空隙】中间空着的地方。
【嫩茎】初生而柔弱的茎。
【拂过】本课指风轻轻吹过爬山虎的叶子。
【休想】别想;不要妄想。
【痕迹】事物留下的印痕。
本课指没有触着墙的爬山虎的脚,不几天连一点印痕都没有了。
【漾起波纹】原指水面微微动荡,本文指爬山虎的叶子被风一吹,象波浪一样上下起伏。
三、词义辨析:【巴贴】〖课文例句〗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
〖辨析〗这两个词是易混词,在文中都出现了。
巴住墙比贴住墙更好,仿佛是手掌张开抓住了墙,形容很牢很牢。
【贴粘】〖课文例句〗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
〖辨析〗这两个词是同义词,文中说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而不是紧粘在墙上。
意思是不光巴得牢,而且脚与墙壁之间没有任何缝隙。
比粘要准确得多。
【一脚一脚一步一步】〖课文例句〗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辨析〗这两个词不可混淆。
爬山虎不象人或兽的脚是两只或四只,它的脚无数。
它向上爬,不是一脚落下,另一只脚交替接着向上迈一步。
而是无数刚长出的脚贴住了墙壁,又一批还没长成脚的细丝又巴住了墙,就这样一脚接一脚地爬的。
四、近义词反义词【近义词】房顶──屋顶舒服──舒适均匀──匀称拂过──擦过漾起──荡起触角──触须痕迹──印痕牢固──结实休想──别想新鲜──鲜嫩粘──贴萎──枯引人注意──引人注目【反义词】新鲜──陈旧舒服──难受弯曲──笔直牢固──松散五、课文题解:爬山虎也叫巴山虎、地绵、常青藤,是一种攀援在墙壁上供观赏的落叶藤本植物。
叶子互生,叶柄细长,夏季开花,花很小,呈黄绿色。
结浆果,球形,茎上有卷须,卷须尖端有吸盘。
茎和根可以入药。
产于我国各地。
课文重点介绍爬山虎的脚及它的脚怎样在墙上爬,故课题为《爬山虎的脚》。
六、内容分析:本篇课文是我国已故老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作品。
课文生动、细致地描绘了攀缘性植物──爬山虎的“脚”,即爬山虎茎上生长着细丝,是如何一步步使爬山虎从地面爬上房顶的,反映了叶老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爬山虎仔细观察。
课文共有5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讲学校操场、我家房顶上满是爬山虎。
第二自然段讲爬山虎的叶子由嫩红到嫩绿,一墙绿叶很好看。
第三自然段讲爬山虎有脚──即长在它茎上的细丝,每根像蜗牛的触角一样的东西第四自然段讲爬山虎的脚,巴住墙,变成弯曲的,拉紧爬山虎的嫩茎贴在墙上,爬山虎就往上爬了。
第五自然段讲爬山虎的脚如果巴不住墙,会自行萎了;而只要它巴住墙,则相当牢固。
七、疑点解析:1、这是我国著名作家叶圣陶写的一篇状物类的说明文。
作者通过连续仔细的观察,发现爬山虎会爬的秘密。
讲了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脚的形状和特点以及怎样用脚来爬的。
启发人们留心细致地观察周围的事物。
通过读课文,我们知道课文的3~5自然段具体写了爬山虎脚的特点。
三个自然段讲了三层意思:先讲爬山虎脚的样子和颜色,再讲它怎样在墙上爬,最后讲它必须“触着墙”才能生存。
爬山虎脚的样子和颜色是怎样的呢?它的脚长在爬山虎的“茎上”,在“茎上长叶柄的地方”的“反面”。
它的样子是“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
“枝状”,树枝的样子。
“蜗牛的触角”,蜗牛头上像细丝那样的感觉器官,叫触角。
刚长出来的爬山虎脚的颜色是“嫩红的”,即浅红的。
爬山虎的脚怎样往上爬呢?这个问题,在第四自然段中作者先用两句话作了具体介绍。
第一句讲当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细丝的前头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第二句讲巴住墙的细丝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
这句话里的“弯、拉、紧”三个字有一连串的因果关系。
细丝由“直”到“弯”缩短了距离,产生了拉力;产生了拉力,就使爬山虎的嫩茎往上提了一点,而且在墙上贴得很紧。
这样,爬山虎就往上爬了一脚。
爬山虎的茎上有许多叶子,每片叶子长叶柄的地方的反面都有脚,每个脚都在这样拉着茎和叶子往上爬,所以爬山虎能够爬满墙,而且“叶尖一顺儿朝下”,即叶尖全部朝下。
最后讲爬山虎的脚要触着墙才能生存。
“萎”,干枯衰落的意思。
没触着墙的,很快就干枯衰落,而且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触着墙的脚的颜色会由嫩红“逐渐变成灰色”。
“相当”表示程度高。
“那些脚已在墙上相当牢固”,就是爬山虎的脚巴在墙上比较牢固,但不到“很”牢固的程度。
“休想”就是别想。
“要是……休想……”这句话具体说明了爬山虎的脚巴在墙上的牢固程度。
2、理解了爬山虎脚的特点后,还要学习作者是怎样把这些特点叙述清楚的。
学习作者善于抓住事物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并注意事物的细微变化。
这也是本单元读写训练重点的题目。
比如,对叶子的观察就非常细致,不仅从颜色、排列等方面观察,还观察了叶子的静态和动态。
对爬山虎脚的观察不仅抓住了特点,讲清楚脚长在什么地方,是什么样儿的,是怎样巴住墙向上爬的,而且讲了爬山虎脚的变化。
由于作者观察时,抓住了爬山虎脚的特点,并注意了它的生长变化,所以才把爬山虎脚的特点写的清清楚楚,以后我们在写作当中要学习作者这种善于抓住事物特点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例1】学校操场北边墙上满是爬山虎。
我家也有爬山虎,从小院的西墙爬上去,在房顶上占了一大片地方。
〖分析〗这段有两句话,讲了两个地方的爬山虎,一是“学校”的,一是“我家”的,而且两句里都有一个“墙”字。
简洁的语言点明:爬山虎可以长在这里,也可以长在那里,但都离不开墙,必须在墙上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