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常用辅助检查

合集下载

妇产科诊疗常规及技术操作规程

妇产科诊疗常规及技术操作规程

妇产科诊疗常规及技术操作规程妇产科是专门负责妇女生殖器官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的医学科学。

其诊疗常规及技术操作规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接诊与病史采集1.医生应亲自接待并询问病史,包括主诉、现病史、既往史、家族史、生活史等。

2.详细了解患者的生理周期,初潮、经期、周期长短、经量、痛经等情况。

3.对于怀孕患者,需详细询问孕龄、孕程、胎动、羊水情况等相关信息。

二、体格检查1.包括全身检查和妇科检查两部分。

2.全身检查包括测量体温、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以及对其他系统的检查。

3.妇科检查主要包括外阴、阴道、宫颈、子宫和附件的检查。

三、实验室检查与辅助检查1.常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型、乙肝五项等。

2.特殊实验室检查包括妊娠相关指标、性激素、乳腺彩超、细菌培养等。

3.超声检查是妇产科常见的辅助检查手段,包括经阴道超声、经腹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等。

四、内窥镜检查1.能够通过阴道或宫腔内镜直接观察宫颈、子宫腔等部位,并取材进行病理学检查。

2.内窥镜检查常用于宫颈病变、宫腔息肉、宫腺肌症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1.常见手术操作包括刮宫术、宫腔镜手术、剖腹产术、子宫肌瘤切除术等。

2.操作前应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手术适应症、手术风险及术前准备工作。

3.操作过程中应注意操作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无菌操作。

六、妇科治疗常规1.适当使用止痛药、抗生素等药物进行症状治疗。

2.对于一些妇科常见疾病,如宫颈糜烂、盆腔炎、月经失调等,可进行有效的药物治疗。

3.诸如宫颈锥切术、宫内节育器放置等治疗措施,则需要在规范的环境下进行。

在妇产科诊疗过程中,医生应严格按照规程进行诊疗,注意文明执业,关注患者的隐私权,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此外,医院也应加强管理,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诊疗工作的质量与安全。

妇科常用诊疗技术

妇科常用诊疗技术

【操作步骤】
膀胱截石位
1
Hale Waihona Puke 探针探查宫腔,2扩张宫颈,使镜管能够进入宫腔
将宫腔镜缓慢插入宫腔,调整液体流量和宫腔内压力,
3
移动宫腔镜管按顺序检查宫腔和宫颈管
在退出过程中检查宫颈内口和宫颈管,取出宫腔镜
4
【注意事项】
1 术前详细询问病史 2 一般在月经干净3~7天进行宫腔镜检查 3 术中注意观察受检者反应,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4 术后嘱受检者卧床休息30分钟 5 嘱受检者保持会阴部清洁。2周内禁止性交及盆浴
二、诊断性宫颈锥切术
【适应证】
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多次找到恶性细胞, 1 而宫颈多处活检及分段诊刮病理检查均未发现癌灶者
第二节 妇科常用诊疗技术
1
穿刺术
(一)后穹隆穿刺术 后穹隆穿刺术是妇产科常用的简便、快捷的辅助诊断
方法之一。 根据直肠子宫陷凹是盆腔最低部位,以及阴道后穹隆
顶端贴近直肠子宫陷凹的解剖特点,盆、腹腔内脏器破 裂出血、渗出液或漏出液等最易积聚于此处。
用穿刺针经阴道后穹隆刺入盆腔,直接抽取盆腔内积 聚的液体进行相应检查,可协助临床诊断和治疗。
2 调节,严密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及反应 放腹水时,应缓慢流出,每小时不超过 1000ml为宜,
3 每次放液不超过3 000—5 000ml,以防止病人虚脱。 4 腹腔积液细胞学检查需200ml液体,其他检查需20ml液体 5 因气腹造影而行穿刺者,X线摄片完毕需将气体排出 6 告知病人术后需卧床休息8~12小时
顾虑以取得合作; 3、评估患者病情、自理能力及合作程度; 4、指导患者或委托代理人在告知书上签字。 5、操作一般在处置室进行,患者排空膀胱,取膀胱截石位,
清洁外阴。

妇产科诊疗指南和规范

妇产科诊疗指南和规范

妇产科诊疗指南和规范妇产科第一节急性盆腔炎第二节慢性盆腔炎第三节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第四节流产第五节霉菌性阴道炎第六节早孕第一节急性盆腔炎【病史米集】1•常有产后、流产后或盆腔手术感染史,慢性盆腔炎史,原发或继发不孕史。

2•常有高热、寒战、头痛、食欲不振、下腹部疼痛、腹胀、腰痛、白带增多,有时在排尿、排便时出现疼痛症状。

【体格检查】1 •身体状况:急性面容,体温高、心率快,下腹部刺激征、肌紧张、压痛、反跳痛;2•阴道检查:可见阴道及宫颈充血,有时阴道内有脓性分泌物,宫颈举痛,子宫稍大有压痛,两侧附件增厚,有明显压痛,甚至扪及包块。

【辅助检查】1.血、尿常规,白细胞升高达1.5~3万/ mm3,中性粒细胞增加。

2.血沉。

3.宫腔物培养、药物敏感试验。

4.血培养、药物敏感试验。

【鉴别诊断】1.急性阑尾炎。

2.异位妊娠。

3.卵巢囊肿蒂扭转。

【诊断要点】根据病史、症状和体征可作出初步诊断。

此外,还需作必要的化验,如血常规、尿常规、宫颈管分泌物及后穹隆穿刺物检查。

急性盆腔炎的临床诊断标准,需同时具备下列3项:1.下腹压痛伴或不伴反跳痛;2•宫颈或宫体举痛或摇摆痛; 3•附件区压痛。

【治疗原则】1.一般治疗:卧床休息,半卧位。

补充营养水分,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高热时用物理降温。

避免不必要的妇科检查以免炎症扩散。

重症病人要注意生命体征变化,及时发现休克及盆腔脓肿破裂。

2.抗炎治疗:根据病情、药物敏感试验选择抗生素。

以广谱抗生素为宜。

也可同时加用灭滴灵。

3.手术治疗:如积极抗炎治疗,体温不见下降者或疑有盆腔脓肿形成或破裂,应及时行剖腹探查,切开脓肿。

如脓肿位置较低,向后穹窿膨出时,可作阴道后穹窿切开引流。

4.中医中药治疗。

第二节慢性盆腔炎【病史采集】1.曾有急性盆腔炎的病史。

2.有下腹痛、腰痛、肛门坠胀、白带增多、低热、精神不振、全身不适以及失眠等,常在劳累、性交后、排便时及月经后加重。

3.月经失调,周期不规则,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伴有痛经。

妇产科诊疗常规

妇产科诊疗常规

妇产科诊疗常规第一节妊娠诊断早孕早孕指怀孕开始至12周一. 临床表现:二. 1、停经史,育龄期月经正常妇女,有性生活史。

2、早孕反应:胃肠功能紊乱、恶心、偏食、头晕、嗜睡、乏力、心慌气短。

3、尿频。

4、乳房胀痛,乳头,乳晕着色,周边深褐色小结节二. 体征。

1、阴道粘膜,充血着色,呈紫蓝色。

2、宫颈着色变软,子宫峡部极软,出现Hegar氏征,子宫呈球型,饱满,变软;孕12周出盆腔,耻联上可及。

三.辅助检查1、血、尿HCG。

2、黄体酮试验:黄体酮20mg,im qd×3天,停药7天无流血,可能早孕。

3、基础体温(BBT)测定,BBT呈双相,高温相持续18日,早孕可能。

4、宫颈粘液,无羊齿状结晶(但干扰多,准确性差)。

5、超声检查:宫腔内见圆形光环,并见胎心规律搏动或孕囊。

四.诊断要点2. 尿妊娠试验(+).3. 妇检子宫增大4. 超声检查宫内妊娠小于12周.五.鉴别诊断:无须鉴别中孕中孕:妊娠第13-27周末活胎一.临床表现1、停经史及早孕诊断。

2、子宫随妊娠周数增大。

3、胎动:妊娠18-20周后可自觉二.体征1、胎心音:妊娠18-20周后,可经腹壁闻及胎心音。

2、胎体:妊娠20周后,可以经腹壁触及胎体。

3. 妇检或腹部检查可发现子宫增大.三.辅助检查1、超声检查:A超,B超,超声多普勒。

2. 胎儿心电图.四.诊断要点2. 子宫增大3. 可闻及胎心4. 超声检查可示宫内妊娠12-27周.四.鉴别诊断无须鉴别.晚孕晚孕:妊娠28周后活胎一. 临床表现1、早期、中期的妊娠过程。

2、乳房增大,初乳分泌。

3、皮肤色素增加及腹纹出现。

二.体征子宫增大,可扪及胎方位,闻及胎心,胎动正常。

三.辅助检查1.B超检查。

2.胎儿心电图,胎监。

四.诊断要点1. 有停经史,并有胎动2. 腹部检查可扪及胎儿并可听到胎心3. 超声检查宫内妊娠大于28周.无须鉴别.先兆流产妊娠28周前,先出现少量阴道流血,继而常出阵发性下腹痛或背痛。

妇产科常用特殊检查.

妇产科常用特殊检查.

胎儿成熟度的检查 1.肺成熟度: 卵磷脂与鞘磷脂比值(L/S)测定: L/S≥2,提示肺成熟 羊水震荡试验 磷脂酰甘油(phosphatidyl glycerol, PG):出现提示 肺成熟。 2.胎儿肾成熟度:肌酐≥176.8μmol/L提示肾成熟 3.肝成熟:游离胆红素减少 4.皮肤成熟度:测脂肪细胞 羊水E3测定:反映胎盘功能,低于100 μg/ml,胎 儿预后不良。
超声筛查:11~14孕周 NT+鼻骨
11~14孕周 NT > 2.5mm 临床意义
NT > 3mm 染色体异常风险6% NT ≥ 4mm 染色体异常风险31% NT ≥ 7.5mm 染色体异常风险50%
鼻骨缺失与染色体风险
21三体综合征 18三体综合征 13三体综合征 60~70%鼻骨缺失 50%鼻骨缺失 30%鼻骨缺失
八 妇科肿瘤标记物检查
抗原:CA125,CEA 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 progest receptor,PR 基因 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 HPV
HPV感染
HPV感染:
属于常见的性传播感染
直接的皮肤-皮肤接触是传播的最有效的途径 会阴部的接触是获得HPV的必要条件,而性交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七 女性内分泌激素测定
下丘脑-垂体-卵巢轴(HPOA) 完整而协调的神经内分泌系统 1. 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GnRH 2. 腺垂体生殖激素:FSH、LH、PRL 3. 卵巢激素:E、P、T
生殖激素检测的时间选择: 基础状态--月经第2~4天 黄体功能--月经第21天 垂体兴奋试验: 鉴别垂体性闭经和下丘脑性闭经 肌注GnRH 100 μg,0,30,60,90,120分钟抽血验LH。 结果判断: 1.基础值不小于2U/L,最高峰在30分钟,高于基础值3 倍;120分钟后LH恢复正常,提示垂体功能正常; 2.LH水平持续低下而无反应,则诊断为垂体功能衰竭; 3.如果高峰反应值存在,但延迟到60分钟后,120分 钟未能恢复,为垂体反应不良,可复查。

妇产科的诊疗常规

妇产科的诊疗常规

妇产科诊疗常规妇产科的诊疗常规产褥感染诊疗常规【病史采集】首先明确产褥感染与产褥病率的定义。

1. 产褥感染:是指分娩时及产褥期生殖道受病原体感染,引起局部和全身的炎性变化。

2. 产褥病率:是指分娩24小时以后的10日内,每日测量体温4次,体温有2次达到或超过38℃。

可考虑其主要原因除以产褥感染为主外,尚包括生殖道以外的其他感染与发热。

3. 感染诱因:有无贫血、营养不良、胎膜早破、羊膜腔感染;分娩经过有无产程延长、产道损伤、产前产后出血,胎盘残留、各种产科手术操作等。

4. 全身症状:寒战、发热、恶心、呕吐。

5. 局部症状:腹痛、腹胀,会阴切口肿痛、恶露量及气味等。

6. 治疗经过:发病后有无治疗及用药情况和效果。

【体格检查】1. 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2. 腹部检查,注意子宫复旧情况,有无压痛、手术切口有无红肿渗出、恶露性状及气味。

3. 有无血栓性静脉炎、脓毒血症、败血症及感染性体克的体征。

【实验室检查】1. 白细胞增多。

2. 急性期查C—反应蛋白。

3. 血培养、尿培养+药物敏感试验。

4. 宫腔分泌物培养+药物敏感试验。

【诊断和鉴别诊断】1. 详细询问病史、诱因、发病时间。

2. 全身症状体征:寒战、发热、脉搏增快。

如全身中毒症状重,而创口局部压痛不明显,应警惕发展为弥漫性腹膜炎或败血症。

3. 局部症状及体征:腹痛、腹胀、子宫体压痛,甚至“冰冻骨盆”。

手术切口肿胀、脓性分泌物。

恶露增多有臭味。

下肢血栓性静脉炎形成“股白肿”。

4. 确定病原体。

方法有:(1)病原体培养;(2)分泌物涂片检查;(3)病原体抗原和特异抗体检测。

5. 注意与上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乳腺炎及产后中暑鉴别。

【治疗原则】1. 一般治疗:半坐卧位,纠正贫血与电解质紊乱。

及时清除宫腔残留物,脓肿者切开引流,缝线感染者及时拆线。

2. 抗生素的应用,最好是根据细胞培养及药敏试验选用有效抗生素,剂量宜大。

感染严重者,首选广谱高效抗生素等综合治疗。

辅助检查的名词解释是什么

辅助检查的名词解释是什么

辅助检查的名词解释是什么辅助检查,顾名思义,是指在医疗诊断过程中通过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和设备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以及实验室检验,从而获取更加全面和准确的诊断结果的过程。

辅助检查通常包括影像学、实验室检验以及生理学等多种检查方法。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逐一解释辅助检查的名词。

一、影像学影像学是指通过特定设备(如X射线机、CT扫描、核磁共振等)来获取患者体内结构和组织状况的图像,并通过医生对这些图像的解读,从而提供对疾病的辅助诊断及评估。

常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1. X射线检查:通过使用X射线机,将X射线束通过患者体部,形成影像,用于检查骨骼和某些软组织疾病。

2. CT扫描:利用X射线和计算机技术,生成患者体部的横断面影像,以获得更详细的结构信息。

3. MRI检查:采用高强度磁场和无线电波,生成患者体部的高分辨率影像,用于检查软组织和神经系统等。

4. 超声检查:利用超声波获取内部器官和结构的图像,常用于妇产科、肝脏和心脏等器官的检查。

5. PET-CT扫描:结合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和CT扫描,可以同时提供代谢和解剖信息,用于癌症等疾病的诊断与评估。

二、实验室检验实验室检验是指通过对患者体内样本(如血液、尿液、组织等)进行分析和测试,从而获取患者生化、免疫、血液学等方面的信息,以辅助医生对疾病的判断和诊断。

常见的实验室检验项目包括:1. 血液学检查:包括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等,用于评估贫血、感染等病情。

2. 生化学检查:检测血液中各种生化物质的含量,如血糖、尿酸、肾功能指标等,用于评估机体的代谢功能和疾病的发展程度。

3. 免疫学检查:通过检测患者体内的免疫指标,如抗体、免疫球蛋白水平等,用于诊断和监测免疫相关的疾病。

4. 微生物学检查:涉及细菌、病毒、真菌等微生物的检测,用于判断感染病原体和指导抗生素治疗。

5. 组织学检查:通过对组织标本的镜检,用于明确病变的性质和病因。

三、生理学检查生理学检查是通过对患者身体各系统功能的评估和测量,以了解其正常或异常的生理状态,从而辅助医生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妇产科试题及答案解析

妇产科试题及答案解析

妇产科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 下列哪种检查方法不适用于孕妇的筛查?()A. 超声波检查B. 羊水穿刺C. 静脉注射造影剂D. 宫颈涂片检查答案:C解析:静脉注射造影剂属于放射性检查方法,对孕妇和胎儿有一定的辐射危害,因此不适用于孕妇的筛查。

2. 孕妇血液中抗Rh(D)抗体阳性,其胎儿应给予()A. 静脉注射硫酸镁B. 静脉注射抗生素C. 监测胎儿心率D. 精神安慰答案:C解析:孕妇血液中抗Rh(D)抗体阳性可能导致胎儿溶血反应,因此需要监测胎儿心率并及时采取措施保护胎儿健康。

3. 产后第2小时检查新生儿时,最重要的一项指标是()A. 体温B. 心率C. 呼吸D. 眼睑反射答案:B解析:产后检查新生儿时,心率是最重要的一项指标,可以判断新生儿是否存在心脏问题。

4. 宫颈癌的最早症状是()A. 阴道流血B. 盆腔疼痛C. 阴道分泌物增多D. 下腹坠胀感答案:A解析:宫颈癌的最早症状是阴道流血,常见为性接触后阴道流血。

5. 孕妇孕期合并糖尿病,最初对症治疗时首选的药物是()A. 胰岛素B. 口服降糖药C. 口服避孕药D. 维生素C答案:A解析:孕妇孕期合并糖尿病时,最初对症治疗首选胰岛素,因为口服降糖药和口服避孕药对妊娠有一定的影响。

二、判断题1. 阴道分娩是一种常见的分娩方式,可以减少产妇的疼痛和并发症的发生。

()答案:对解析:阴道分娩是一种常见的分娩方式,相比剖腹产,可以减少产妇的疼痛和并发症的发生。

2. 妇产科检查中,常用的辅助检查方法包括超声波、CT、磁共振等。

()答案:对解析:超声波、CT、磁共振等是妇产科常用的辅助检查方法,可以帮助医生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病情。

3. 宫外孕是指受精卵在子宫内着床的情况。

()答案:错解析:宫外孕是指受精卵在子宫外其他部位着床,常见于输卵管,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子宫破裂等严重后果。

4. 子宫肌瘤是恶性肿瘤,容易引起子宫出血。

()答案:错解析:子宫肌瘤是一种良性肿瘤,多数不会引起子宫出血,但在部分病例中可能出现异常子宫出血症状。

体格检查-妇产科

体格检查-妇产科

术前准备1.应详细询问年龄、职业、月经史和孕产史、既往史和手术史、此次妊娠经过(末次月经,推算预产期)、家族史、丈夫身体情况。

(口述即可)2.全身检查观察孕妇发育、营养及精神状态;注意步态及身高;注意心脏有无病变;注意脊柱及下肢有无畸形;检查乳房发育情况、乳头大小及有无乳头凹陷;测量血压;注意有无水肿;测量体重。

3..检查所需物品:听胎心用具、骨盆测量器。

4.1. 体位:孕妇排尿后仰卧在检查床上,头部稍垫高,暴露腹部,双腿略屈曲稍分开,使腹肌放松。

检查者应站在孕妇的右侧。

5.2. 视诊:注意腹部形状和大小。

6.骨盆外测量:①髂棘间径:孕妇取伸腿仰卧位。

测量两髂前上棘外缘的距离,正常值为23~26cm。

②髂嵴间径:孕妇取伸腿仰卧位。

测量两髂嵴外缘最宽的距离,正常值为25~28cm。

③骶耻外径:孕妇取左侧卧位,右腿伸直,左腿屈曲,测量第5腰椎棘突下至耻骨联合上缘中点的距离,正常值为18~20cm。

第5腰椎棘突下相当于米氏菱形窝的上角。

此径线间接推测骨盆入口前后径长度,是骨盆外测量中最重要的径线。

骶耻外径与骨质厚薄有关,骶耻外径值减去1/2尺桡周径(围绕右侧尺骨茎突测得的前臂下端周径)值,即相当于盆入口前后径值。

④坐骨结节间径或称出口横径:孕妇取仰卧位,两腿向腹部弯曲,双手抱双膝,测量两坐骨结节内侧缘的距离,正常值为~9. 5cm。

也可用检查者的手拳概测,能容纳成人横置手拳则属正常。

此径线直接测出骨盆出口的横径长度。

若此径值<8cm,应加测出口后矢状径。

⑤出口后矢状径:为坐骨结节间径中点至骶骨尖端的长度。

检查者戴手套的右手示指伸入孕妇肛门向骶骨方向,拇指置于孕妇体外骶尾部,两指共同找到骶骨尖端,用骨盆出口测量器一端放在坐骨结节间径中点,另一端放在骶骨尖端处,即可测量出口后矢状径,正常值为8~9cm。

此值不小能弥补稍小的坐骨结节间径。

出口后矢状径与坐骨结节间径值之和>15cm,表示骨盆出口狭窄不明显。

2020妇产科规培辅助检查判读

2020妇产科规培辅助检查判读

2020妇产科规培辅助检查判读妇产科规培辅助检查判读是妇产科医生在规培期间进行的重要学习内容之一。

通过辅助检查的结果,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诊断和治疗妇产科疾病。

本文将介绍妇产科常见的辅助检查项目以及其判读标准。

一、妇产科常见的辅助检查项目1. 妇科超声检查:妇科超声检查是妇产科医生常用的一种无创检查方法。

通过超声波的映像,可以观察到子宫、卵巢、输卵管等器官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常见的妇科超声检查项目包括子宫内膜厚度、卵巢囊肿的大小和形态等。

2. 乳腺X线摄影:乳腺X线摄影是乳腺疾病检查的主要方法之一。

通过X线照射乳腺组织,可以观察到乳腺的内部结构和异常改变,如乳腺增生、乳腺囊肿、乳腺癌等。

乳腺X线摄影对于早期乳腺癌的发现具有重要意义。

3. 妇科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是妇科常规检查的重要环节。

通过采集宫颈、阴道细胞,制作薄层细胞片,然后进行显微镜下的细胞学观察和分析,可以发现宫颈、阴道及其它妇科疾病的早期改变和癌变。

4. 妇科血液检查:妇科血液检查主要包括常规血液检查和特殊血液检查。

常规血液检查可以评估妇科患者的一般健康状况,如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等。

特殊血液检查可以检测特定的疾病指标,如乳腺癌标志物CA15-3的测定、子宫内膜异位症的CA125检测等。

二、妇产科辅助检查结果的判读1. 妇科超声检查判读:妇科超声检查的判读主要依据是观察器官的形态和结构是否正常。

例如,子宫内膜厚度在不同阶段的月经周期中有不同的正常范围,超出正常范围可能提示子宫内膜疾病的存在。

卵巢囊肿的大小和形态也是判读的重要指标,异常的囊肿可能需要进一步检查和处理。

2. 乳腺X线摄影判读:乳腺X线摄影的判读主要依据是观察乳腺组织的内部结构和异常改变。

正常的乳腺组织呈现均匀的密度,无明显结节或肿块。

乳腺增生通常表现为乳腺组织密度增加,乳腺囊肿呈现为圆形或椭圆形的透亮区域,乳腺癌呈现为不规则的结节或钙化灶。

妇产科常见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妇产科常见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妇产科常见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妇产科常见疾病是指妇女在生殖系统方面经常遇到的问题,例如月经失调、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盆腔炎等。

这些疾病对妇女的生活质量和生育能力都会产生严重影响。

因此,及早准确诊断和科学有效治疗这些常见疾病对于妇女的健康至关重要。

妇产科常见疾病的诊断一般从详细了解患者病史开始。

医生会询问患者的月经情况、性生活情况、症状出现的时间等,以了解病情,进而进行初步判断。

接下来,医生会进行身体检查,包括妇科检查和盆腔超声等检查,以获取更多的相关信息。

此外,血液检查、尿液检查和病理学检查等也是常用的辅助诊断手段。

通过这些方法的综合应用,医生可以对妇产科常见疾病做出准确的诊断。

诊断确定后,治疗是关键的一步。

对于妇产科常见疾病,治疗方法因病而异。

对于月经失调,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口服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具体的治疗方案取决于患者的病情和个体差异。

口服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有口服避孕药、黄体酮等。

手术治疗主要包括刮宫和子宫肌瘤切除术等。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会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常见病,对患者的生活和生育能力都会带来很大影响。

目前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辅助生殖技术等。

药物治疗主要通过抑制雌激素水平来减轻症状,常见的药物有黄体酮、口服避孕药等。

手术治疗主要用于病情较重或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包括腹腔镜手术和子宫切除术等。

辅助生殖技术主要用于不孕不育的患者,例如试管婴儿技术。

不同治疗方法的选择取决于患者的个体差异和病情。

子宫肌瘤是妇产科常见的良性肿瘤,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等。

保守治疗适用于无明显症状或轻度症状的患者,观察病情变化,并定期进行复查。

手术治疗主要用于病情较重的患者,包括子宫肌瘤切除术、子宫切除术等。

介入治疗是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通过经血管途径将栓塞剂注入肿瘤供应血管,以达到阻断肿瘤供血的目的。

盆腔炎是指盆腔器官的感染性炎症,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抗生素治疗和手术治疗。

住院医师规陪出科考试-辅助检查

住院医师规陪出科考试-辅助检查

常用辅助检查的种类和临床应用
• 心电图:评估心脏功能 • 血常规:了解贫血、感染等病情 • 尿常规:评估肾脏功能等 • 腹部B超:辅助诊断肝胆胰疾病等
常见辅助检查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操作方法
患者需有充分的准备,检查之前告知检查过程, 保持身体舒适,配合医生检查。
注意事项
个人卫生及隐私尤为重要;对于急诊患者要全 面评估病情,有选择地进行检查,不能盲目无 序。
MRI检查思路
广泛运用于头颅、脊柱、四等部位的影像学 检查。
X光检查思路
常用于胸部肺部、骨骼等十分常见的一种影像 学检查。
实验室检查
基础检查
如血液、尿液等基础检查。
风湿免疫
对甲胎蛋白、C反应蛋白等进行检测。
生化检查
常用于肝肾等器官功能检查。
微生物检查
对感染性疾病进行检查,如血培养等。
病理学检查
住院医师规陪出科考试辅助检查
在住院医师规培出科考试中,辅助检查作为临床医生最常用的检查手段之一, 包括医学影像学、实验室检查、病理学检查和临床诊断技能综合考试,今天 我们来一起学习一下。
医学影像学
CT检查思路
常用于头颅、脊柱、胸部、腹部等体部的影像 检查。
超声检查思路
常见于妇产科、内分泌科等检查,操作简单无创。
辅助检查诊断常用疾病的思路 和方法
• 慢性肝炎:HBV DNA、肝功能等 • 糖尿病: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等 • 冠心病:心电图、血脂等 • 肺结核:结核菌素试验、胸部X线等。
1
组织学检查
利用病变组织进行一系列的荧光染色等工艺,观察组织的形态及功能状态等。
2
细胞学检查
采集有问题的细胞,进行一定的理化处理和染色后对细胞进行判断。

中医妇科学:辅助检查

中医妇科学:辅助检查

中医妇科学:辅助检查(-)卵巢功能检查1.基础体温测定排卵后产生的孕激素作用于体温中枢能使体温升高。

基础体温测定常用来测定有无排卵和早孕。

(1)检查方法每日清晨醒后,立即用口表所测之体温为基础体温。

将此体温记录于表格内并绘成基础体温曲线供了解卵巢的功能。

一般需要连续测量3个月以上。

(2)临床意义有排卵的基础体温呈双相型,即在排卵前体温略低,排卵后体温上升O.3℃-0.5℃o如未妊娠,则于月经前体温下降。

如为早孕妇,则体温不下降,持续在37℃上下。

无排卵周期中的基础体温始终处于较低水平,呈单相型。

此法易受许多因素影响,如夜班工作、感冒或其他疾病、性交或服用药物均须注明。

生活不规律或睡眠不好者不适于这一诊断方法。

2.予宫颈粘液检查宫颈粘液受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影响而发生周期性变化。

在雌激素影响下,可产生稀薄的、似蛋清样、拉丝长度可达IOcm的含水量高的宫颈粘液;在孕激素影响下,宫颈粘液变粘稠,拉丝长度仅为1-2cmo宫颈粘液在雌激素影响下出现羊齿叶状结晶,结晶主要由蛋白质和钠、钾结合所形成。

从月经周期第7天起即依次出现不典型结晶、较典型结晶,在排卵期出现典型结晶,排卵后结晶逐渐减少,一般在月经周期22天不再出现结晶,而在孕激素的影响下出现椭圆体。

(1)检测方法取材前先擦净子宫颈外口及阴道穹窿的分泌物,用干燥长吸管或长无齿镒,伸入子宫颈管Icm左右,取出粘液,置于玻片上,顺一个方向拉成丝状,并可观察其最长度.自然干燥后镜检。

宫颈粘液涂片形态如下:典型结晶(+++)满布直而细长、分枝繁复的羊齿叶状结晶。

较典型结晶(++)结晶较阔而粗短,稍弯曲,边缘较厚,色较暗。

不典型结晶(+)形态较多,有的分枝短而稀疏,如雪后树枝,或呈金鱼草状及苔状,分枝纤细:椭圆体较白细胞大2-3倍,但稍窄,顺长轴向同一方向排列,透光度大,有亮感。

无结晶形成涂片中无结晶可见,仅有不成形的粘液,或其中可见上皮细胞及白细胞。

(2)临床意义常用于不孕、月经失调及早孕等。

妇产科知识点总结

妇产科知识点总结

妇产科学知识点总结完全版(仅供参考!!!!!)第二章女性生殖系统解剖1、女性外生殖器:阴阜、大阴唇、小阴唇、阴蒂、阴道前庭(前庭球、前庭大腺、尿道外口、阴道口、处女膜)2、女性内生殖器:阴道、子宫、输卵管、卵巢。

3、阴道●阴道复层扁平上皮,:没有腺体,受雌、孕激素影响有周期性变化。

●阴道壁富有静脉丛,损伤后易形成血肿.●阴道后穹窿深12cm,顶端与子宫直肠陷窝相邻(腹腔最低点),可用于诊断穿刺(宫外孕)或引流。

●自洁作用:月经前半期,鳞状上皮,受雌激素影响,增生,在生理正常菌阴道杆菌作用下分解糖原,乳酸增加, PH ↓抑制致病菌. 月经后半期,孕激素↑,鳞状上皮脱落,PH↑,自洁作用下降, 月经后易感染,平时不要频繁清洗阴道。

4、子宫●子宫峡部(isthmus uteri):为子宫体与子宫颈之间形成的最狭窄的部分,在非孕期长1cm,其下端与子宫颈内口相连,上端为解剖学内口,下端为组织学内口,孕期可长达7—lOcm。

成为子宫下段.●子宫内膜:基底层:内1/3,贴近子宫肌层,不受激素影响,不发生周期性变化,手术过度损伤后易导致闭经;功能层:外2/3,靠近宫腔,受激素影响周期性变化,可剥脱、出血。

(分为致密层和海绵层)●子宫的4对韧带:①圆韧带:保持前倾.②宫骶韧带:拉向后方,维持前倾。

③阔韧带:保持子宫呈中间位置。

④主韧带:固定宫颈位置、防止子宫下垂5、输卵管:间质部;峡部(宫外孕好发部位);壶腹部(正常受精部位);伞部(拾卵作用)6、卵巢功能:产生卵子,内分泌功能。

7、子宫动脉:髂内动脉前支,后外方走向前内方,在宫颈内口处2cm,跨越输尿管(桥下有水)至子宫侧缘,手术时应靠内,避免损伤输尿管。

8、骨盆的组成:●髋骨2(髂骨、坐骨、耻骨),骶骨1、尾骨1。

●关节3个:左、右骶髂关节;骶尾关节、耻骨联合●韧带2个: 骶棘韧带、骶结节韧带(骶骨一坐骨结节)9、骨盆分界:以骶骨岬,髂耻线,耻骨联合上缘分为大骨盆(假)、小骨盆(真)10、会阴体(perineal body):肛门与阴道之间的契形软组织,厚约3-4cm,由皮肤、皮下脂肪筋膜、会阴中心腱、提肛肌组成.分娩时变薄易撕伤,要注意保护。

妇产科诊疗指南和规范

妇产科诊疗指南和规范

妇产科诊疗指南和规范妇产科急性盆腔炎慢性盆腔炎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流产霉菌性阴道炎早孕第一节急性盆腔炎【病史采集】1.常有产后、流产后或盆腔手术感染史,慢性盆腔炎史,原发或继发不孕史。

2.常有高热、寒战、头痛、食欲不振、下腹部疼痛、腹胀、腰痛、白带增多,有时在排尿、排便时出现疼痛症状。

【体格检查】1.身体状况:急性面容,体温高、心率快,下腹部刺激征、肌紧张、压痛、反跳痛;2.阴道检查:可见阴道及宫颈充血,有时阴道内有脓性分泌物,宫颈举痛,子宫稍大有压痛,两侧附件增厚,有明显压痛,甚至扪及包块。

【辅助检查】1.血、尿常规,白细胞升高达1.5~3万/mm3,中性粒细胞增加。

2.血沉。

3.宫腔物培养、药物敏感试验。

4.血培养、药物敏感试验。

【鉴别诊断】1. 急性阑尾炎。

2. 异位妊娠。

3.卵巢囊肿蒂扭转。

【诊断要点】根据病史、症状和体征可作出初步诊断。

此外,还需作必要的化验,如血常规、尿常规、宫颈管分泌物及后穹隆穿刺物检查。

急性盆腔炎的临床诊断标准,需同时具备下列3项:1.下腹压痛伴或不伴反跳痛;2.宫颈或宫体举痛或摇摆痛;3.附件区压痛。

【治疗原则】1.一般治疗:卧床休息,半卧位。

补充营养水分,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高热时用物理降温。

避免不必要的妇科检查以免炎症扩散。

重症病人要注意生命体征变化,及时发现休克及盆腔脓肿破裂。

2.抗炎治疗:根据病情、药物敏感试验选择抗生素。

以广谱抗生素为宜。

也可同时加用灭滴灵。

3.手术治疗:如积极抗炎治疗,体温不见下降者或疑有盆腔脓肿形成或破裂,应及时行剖腹探查,切开脓肿。

如脓肿位置较低,向后穹窿膨出时,可作阴道后穹窿切开引流。

4.中医中药治疗。

第二节慢性盆腔炎【病史采集】1.曾有急性盆腔炎的病史。

2.有下腹痛、腰痛、肛门坠胀、白带增多、低热、精神不振、全身不适以及失眠等,常在劳累、性交后、排便时及月经后加重。

3.月经失调,周期不规则,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伴有痛经。

4.常有继发不孕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妇科肿瘤标志物
CA125 CA19-9 CEA AFP SCCA(鳞状细胞癌抗原) HPV
妇产科内镜检查
阴道镜 宫腔镜 腹腔镜 输卵管镜 羊膜镜 胎儿镜
羊水检查
胎儿成熟度检查 细胞遗传学及先天性代谢异常检查 羊水上清液生化测定 胎儿血型预测 宫内感染检测 协助诊断胎膜早破
影像检查
超声检查 X线检查 CT检查 MRI 检查 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PET)
女性内分泌激素测定
垂体促性腺激素 垂体泌乳素 雌激素 孕激素 雄激素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人胎盘月经期、月经前 妊娠期
生殖器官活组织检查
诊断性子宫颈锥切 诊断性刮宫
一般诊断性刮宫 分段诊刮
生殖器官活组织检查
诊刮注意事项 诊刮并发症
输卵管通畅检查
输卵管通液术 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 妇产科内窥镜输卵管通畅检查
常用穿刺术
经腹壁腹腔穿刺术 经阴道后穹窿穿刺术 经腹壁羊膜腔穿刺术
妇产科常用辅助检查
生殖道细胞学检查
阴道涂片 宫颈刮片
传统刮片 TCT(薄层液基细胞学技术) 宫颈管涂片 宫腔吸片 局部印片
生殖道细胞学检查应用
卵巢功能检查 雌激素水平 生殖道感染性疾病 妇科肿瘤
生殖器官活组织检查
局部活组织检查
外阴组织活检 阴道组织活检 宫颈组织活检
生殖器官活组织检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