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教育培训考试题-含答案
双控教育培训考试题-含答案(1)

双控教育培训考试题-含答案(1)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教育培训考试题单位:姓名:岗位:得分: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不填或填错不得分)1.风险点是指伴随风险的部位、()、场所、()、以及在特定部位、设施、场所、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部位等总称。
2.风险分级是指通过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或()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划分等级,进而实现分级管理。
3.危险有害因素分为四类,分别是()、()、()和()。
4.一般事故隐患是指()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5.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并经过一定时间()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的隐患。
6.隐患治理就是指()或()隐患的活动或过程。
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应当按照事故隐患的()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并按照职责分工实施监控治理。
7.隐患排查是指企业组织()人员、()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对本单位的事故隐患进行排查,并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的工作过程。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在括号中用√或×标出)1.工作危害分析法(JHA)是一种定量的风险分析辨识方法。
()2.安全检查表(SCL)的编制依据包括国内外行业、企业事故统计案例,经验教训。
()3.风险矩阵分析法(LS)和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均是半定量的风险评价方法。
()4.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中的D值越小,说明被评价系统的危险性越大。
()5.风险控制措施是指为将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程度,企业针对风险而采取的相应控制方法和手段。
()6.风险辨识是识别企业整个范围内所有存在的风险的过程。
()7.风险评价是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评估、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的过程。
()8.风险与危险源之间既有联系又有本质区别。
风险是危险源的载体,没有风险就没有危险源。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培训考试题(四套,附附答案解析解析)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培训考试卷(A 卷)姓名车间岗位日期成绩一、填空题(20×1 分)1、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与随之引发的()和(或)()和(或)()的组合。
2、风险辨识是识别()所有存在的风险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3、常用的风险评价方法有()、()、()。
备注:能够写出任意三个风险评价方法即可。
4、风险分级是指通过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量或定性评价,根据()划分等级。
风险分级的目的是为()。
5、省风险暂定为“红、橙、黄、蓝”四级,()级别最高,企业原 5 级划分标准可参照进行调整。
6、企业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⑴可行性;⑵();⑶()。
7、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和()。
8、隐患的分级是根据隐患的()、治理和()及其导致事故后果和影响范围为标准而进行的级别划分。
可一般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9、隐患信息是指包括隐患名称、位置、状态描述、()、治理目标、()、()、治理期限等信息的总称。
企业对事故隐患信息应建档管理。
10、根据《山东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省政府令第303 号)第三十五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未按规定报告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的,由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处以5000 元以上 2 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主要负责人处以()的罚款;逾期不改正的,责令限期整顿,可处以 2 万元以上 3 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主要负责人处以1万元以上 2 万元以下的罚款。
二、单项选择题(10×2 分)1、()是风险管控的基础。
()(A)风险分析(B)风险评价(C)排查风险点(D)风险分级2、危险和有害因素分为以下几种。
()(A)人的因素、物的因素(B)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C)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管理因素(D)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3、()承担建立和实施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主体责任。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培训考试卷(四套-含答案)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培训考试卷(A卷)姓名车间岗位日期成绩一、填空题(20×1分)1、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和(或)()和(或)()的组合。
2、风险辨识是识别()所有存在的风险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3、常用的风险评价方法有()、()、()。
备注:能够写出任意三个风险评价方法即可。
4、风险分级是指通过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量或定性评价,根据()划分等级。
风险分级的目的是为()。
5、省风险暂定为“红、橙、黄、蓝”四级,()级别最高,企业原5级划分标准可参照进行调整。
6、企业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⑴可行性;⑵();⑶()。
7、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和()。
8、隐患的分级是根据隐患的()、治理和()及其导致事故后果和影响范围为标准而进行的级别划分。
可一般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9、隐患信息是指包括隐患名称、位置、状态描述、()、治理目标、()、()、治理期限等信息的总称。
企业对事故隐患信息应建档管理。
10、根据《山东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省政府令第303号)第三十五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未按规定报告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的,由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处以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主要负责人处以()的罚款;逾期不改正的,责令限期整顿,可处以2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主要负责人处以1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二、单项选择题(10×2分)1、()是风险管控的基础。
()(A)风险分析(B)风险评价(C)排查风险点(D)风险分级2、危险和有害因素分为以下几种。
()(A)人的因素、物的因素(B)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C)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管理因素(D)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3、()承担建立和实施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主体责任。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培训考试题(四套,附附答案解析解析)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培训考试卷(A卷)姓名车间岗位日期成绩一、填空题(20×1分)1、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和(或)()和(或)()的组合。
2、风险辨识是识别()所有存在的风险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3、常用的风险评价方法有()、()、()。
备注:能够写出任意三个风险评价方法即可。
4、风险分级是指通过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量或定性评价,根据()划分等级。
风险分级的目的是为()。
5、省风险暂定为“红、橙、黄、蓝”四级,()级别最高,企业原5级划分标准可参照进行调整。
6、企业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⑴可行性;⑵();⑶()。
7、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和()。
8、隐患的分级是根据隐患的()、治理和()及其导致事故后果和影响范围为标准而进行的级别划分。
可一般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9、隐患信息是指包括隐患名称、位置、状态描述、()、治理目标、()、()、治理期限等信息的总称。
企业对事故隐患信息应建档管理。
10、根据《山东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省政府令第303号)第三十五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未按规定报告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的,由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处以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主要负责人处以()的罚款;逾期不改正的,责令限期整顿,可处以2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主要负责人处以1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二、单项选择题(10×2分)1、()是风险管控的基础。
()(A)风险分析(B)风险评价(C)排查风险点(D)风险分级2、危险和有害因素分为以下几种。
()(A)人的因素、物的因素(B)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C)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管理因素(D)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3、()承担建立和实施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主体责任。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培训题库及答案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培训题库及答案(A卷)姓名车间岗位日期成绩一、填空题(20×1分)1、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组合。
2、风险辨识是识别(企业整个范围内)所有存在的风险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3、常用的风险评价方法有(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或者LEC法)、(作业危害分析法或者JHA法)、(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方法或者HAZOP法、风险程度分析方法或者MES法、事故树方法或者FTA法、道化学公司法或者DOW法)。
备注:能够写出任意三个风险评价方法即可。
4、风险分级是指通过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量或定性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划分等级。
风险分级的目的是为(确定风险管控的优先顺序)。
5、省风险暂定为“红、橙、黄、蓝”四级,(红色)级别最高,企业原5级划分标准可参照进行调整。
6、企业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⑴可行性;⑵(安全性);⑶(可靠性)。
7、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8、隐患的分级是根据隐患的(整改)、治理和(排除的难度)及其导致事故后果和影响范围为标准而进行的级别划分。
可一般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9、隐患信息是指包括隐患名称、位置、状态描述、(可能导致后果及其严重程度)、治理目标、(治理措施)、(职责划分)、治理期限等信息的总称。
企业对事故隐患信息应建档管理。
10、根据《山东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省政府令第303号)第三十五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未按规定报告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的,由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处以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主要负责人处以(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改正的,责令限期整顿,可处以2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主要负责人处以1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完整版)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教育培训考试题-含答案

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系统教育培训考试题单位:姓名:岗位:得分:一、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40 分,不填或填错不得分)1.风险点是指陪伴风险的部位、(设备)、场所、(地区)、以及在特定部位、设备、场所、地区实行的陪伴风险的(作业过程)、作业部位等总称。
2.风险分级是指经过采纳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陪伴的风险进行(定性)或(定量)评论,依据评论结果区分等级,从而实现分级管理。
3.危险有害要素分为四类,分别是(人)、(机)、(物)和(环境)。
4.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顿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刻整顿清除的隐患。
5.重要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顿难度(较大),应该所有或许局部(停产休业),并经过一准时间(整顿治理)方能清除的隐患,或许因外面要素影响以致生产经营单位自己(难以清除)的隐患。
6.隐患治理就是指(除去)或(控制)隐患的活动或过程。
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应该依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成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并依照职责分工实行监控治理。
7.隐患排查是指公司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余有关人员对本单位的事故隐患进行排查,并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依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成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的工作过程。
二、判断题(每题 2 分, 共 20 分,在括号顶用√或×标出)1.工作危害剖析法(JHA)是一种定量的风险剖析辨别方法。
(× ,定性)2.安全检查表( SCL)的编制依照包含国内外行业、公司事故统计事例,经验教训。
(√)3.风险矩阵剖析法( LS)和作业条件危险性剖析法( LEC)均是半定量的风险评论方法。
(√)4.作业条件危险性剖析法中的 D值越小,说明被评论系统的危险性越大。
(×)5.风险控制措施是指为将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程度,公司针对风险而采纳的相应控制方法和手段。
(√)6.风险辨别是辨别公司整个范围内所有存在的风险的过程。
(× ,应为并确立其特征的过程)7.风险评论是对危险源以致的风险进行评估、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足性加以考虑的过程。
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教育培训考试题-含答案

双重预防体系培训试卷工厂:班组:姓名:日期:成绩:一、单选题:(每题5分,共25分)1、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的组合。
A.严重性B.适应性C.必要性D.有限性2、风险级别中()级别最高?A.红色B.橙色C.黄色D.蓝色3、排查风险点:排查伴随风险的部位、()、设备、设施或区域。
A.方位B.地点C.场所D.位置4、风险管控措施中,以下哪些不属于工程控制措施()。
A.消除或减弱危害B.隔离C.移开或改变方向D.减少暴露时间5、以下隐患排查类型组织级别为班组级的是()。
A.日常隐患排查B.综合性隐患排查C.专业性隐患排查D.节假日隐患排查二、多选题:(每题5分,共30分)1、危险源可称为危险有害因素,分为()和环境因素四类。
A.人的因素B.物的因素C.管理因素D.社会因素2、双重预防体系即安全生产()体系和()体系。
体系标准包括()、()、实施指南。
A.风险分级管控B.隐患排查治理C.通则D.细则E.总则3、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或导致事故后果扩大的()。
A.物的危险状态B.人的不安全行为C.管理上的缺陷D.环境缺陷4、事故隐患分级为()A.一般事故隐患B.较大事故隐患C.重大事故隐患D.特大事故隐患5、危险源辨识的方法有()A.SCLB.JHAC.PHAD.HAZOP6.以下属于重大隐患的是()。
A.违反法律、法规有关规定,整改时间长或可能造成较严重危害的B.涉及重大危险源的C.具有中毒、爆炸、火灾等危险的场所,作业人员在10人以上的D.危害程度和整改难度较大,一定时间得不到整改的三、简答题。
(共45分)1、风险点分为哪两类?(10分)2、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原则是什么?(15分)3、隐患排查方式主要有哪些?(20分)答案一、1、A 2、A 3、C 4、D 5、A二、1、ABC 2、ABCD 3、ABC 4、AC 5、ABD 6、ABCD三、1、作业活动类设备设施类2、风险越大,管控级别越高;上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级必须负责管控,并逐级落实具体措施。
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培训考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个2分,共计12分)1、建立完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安全生产信息化系统,实现(关口前移)、精准监管、(源头治理)、科学预防。
2、对排查出来的风险点进行分级,按照危险程度及可能造成后果的(严重性),将风险分为1、2、3、4级其中(1)级最危险。
3、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组合。
4、(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
容。
61A.23A.4、561策。
(√)2、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机制,定期进行安全生产风险排查,对排查出的风险点按照危险性确定风险等级,并采取相应的风险管控措施,对风险点进行公告警示。
(√)3、风险点是指风险伴随的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以及在特定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过程,或以上两者的组合。
(√)4、根据危险度分值进行风险等级用颜色进行分类:红色、橙色、黄色、蓝色。
(√)5、风险分级管控措施主要包括:应急控制、个体防护控制、管理(行政)控制、工程控制四个方面。
(√)6、个体防护用品包括:防护服、耳塞、听力防护罩、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绝缘鞋、呼吸器等;(√)精心整理7、应急控制通过应急演练、培训等措施,确认和提高相关人员的应急能力,以防止和减少安全不良后果。
(√)8、隐患根据整改、治理和排除的难度及其导致事故后果和影响范围可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四、问答题:(每题20分,共计60分)1、什么是风险分级管控?其基本程序是什么?风险分级管控是指按照风险不同级别、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复杂及难易程度等因素而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方式。
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原则是:风险越大,管控级别越高;上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级必须负责管控,并逐级落实具体措施。
基本程序分为四个阶段: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效果验证与更新。
(完整版)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培训题库及答案

(完整版)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培训题库及答案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培训题库及答案(A 卷)姓名车间岗位⽇期成绩⼀、填空题(20×1 分)1、风险是指⽣产安全事故发⽣的可能性, 与随之引发的(⼈⾝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组合。
2、风险辨识是识别(企业整个范围内)所有存在的风险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3、常⽤的风险评价⽅法有(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或者LEC法)、(作业危害分析法或者JHA法)、(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法或者HAZOP法、风险程度分析⽅法或者MES 法、事故树⽅法或者FTA法、道化学公司法或者DOW法)。
备注:能够写出任意三个风险评价⽅法即可。
4、风险分级是指通过采⽤科学、合理⽅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定量或定性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划分等级。
风险分级的⽬的是为(确定风险管控的优先顺序)。
5、省风险暂定为“红、橙、黄、蓝”四级,(红⾊)级别最⾼,企业原 5 级划分标准可参照进⾏调整。
6、企业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⑴可⾏性;⑵(安全性);⑶(可靠性)。
7、事故隐患是指⽣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的物的危险状态、(⼈的不安全⾏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8、隐患的分级是根据隐患的(整改)、治理和(排除的难度)及其导致事故后果和影响范围为标准⽽进⾏的级别划分。
可⼀般分为⼀般事故隐患和重⼤事故隐患。
9、隐患信息是指包括隐患名称、位置、状态描述、(可能导致后果及其严重程度)、治理⽬标、(治理措施)、(职责划分)、治理期限等信息的总称。
企业对事故隐患信息应建档管理。
10、根据《⼭东省⽣产经营单位安全⽣产主体责任规定》(省政府令第303 号)第三⼗五条规定,⽣产经营单位未按规定报告重⼤事故隐患治理⽅案的,由负有安全⽣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处以5000元以上 2 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主要负责⼈处以(1000 元以上 1 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改正的,责令限期整顿,可处以 2 万元以上 3 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主要负责⼈处以 1 万元以上 2 万元以下的罚款。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培训考试题四套,含答案解析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管理体系培训考试卷(A 卷)姓名车间岗位日期成绩一、填空题(20M 分)1、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随之引起的()和(或者)()和(或者)()的组合。
2 、风险辨识是识别()所有存在的风险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3 、常用的风险评价方法有()、()、()。
备注:能够写出任意三个风险评价方法即可。
4 、风险分级是指通过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危(wei)险源所伴有的风险进行定量或者定性评价,根据()划分等级。
风险分级的目的是为()。
5、省风险暂定为“红、橙、黄、蓝”四级,()级别最高,企业原5 级划分标准可参照进行调整。
6 、企业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⑴可行性;⑵(”⑶()。
7、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wei)险状态、 ()和()。
8、隐患的分级是根据隐患的()、管理和() 及其导致事故后果和影响范围为标准而进行的级别划分。
可普通分为普通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9 、隐患信息是指包括隐患名称、位置、状态描述、()、管理目标、()、()、管理期限等信息的总称。
企业对事故隐患信息应建档管理。
10、根据《山东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省政府令第303 号)第三十五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未按规定报告重大事故隐患管理方案的,由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处以5000 元以上2 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主要负责人处以()的罚款;逾期不改正的,责令限期整顿,可处以 2 万元以上3 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主要负责人处以1 万元以上2 万元以下的罚款。
二、单项选择题(10 浸分)1 、)是风险管控的基础(A) 风险分析(B) 风险评价(C) 排查风险点(D) 风险分级2、危(wei)险和有害因素分为以下几种。
()(A) 人的因素、物的因素(B) 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C) 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管理因素(D) 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3、()承担建立和实施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管理的主体责任。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培训题库及答案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培训题库及答案(A卷)姓名车间岗位日期成绩一、填空题(20×1分)1、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组合。
2、风险辨识是识别(企业整个范围内)所有存在的风险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3、常用的风险评价方法有(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或者LEC法)、(作业危害分析法或者JHA法)、(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方法或者HAZOP法、风险程度分析方法或者MES法、事故树方法或者FTA法、道化学公司法或者DOW法)。
备注:能够写出任意三个风险评价方法即可。
4、风险分级是指通过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量或定性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划分等级。
风险分级的目的是为(确定风险管控的优先顺序)。
5、省风险暂定为“红、橙、黄、蓝”四级,(红色)级别最高,企业原5级划分标准可参照进行调整。
6、企业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⑴可行性;⑵(安全性);⑶(可靠性)。
7、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8、隐患的分级是根据隐患的(整改)、治理和(排除的难度)及其导致事故后果和影响范围为标准而进行的级别划分。
可一般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9、隐患信息是指包括隐患名称、位置、状态描述、(可能导致后果及其严重程度)、治理目标、(治理措施)、(职责划分)、治理期限等信息的总称。
企业对事故隐患信息应建档管理。
10、根据《山东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省政府令第303号)第三十五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未按规定报告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的,由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处以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主要负责人处以(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改正的,责令限期整顿,可处以2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主要负责人处以1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培训考试题[四套,附答案解析]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培训考试题[四套,附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afa7339d1f34693daef3ead.png)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培训考试卷(A卷)车间岗位日期成绩一、填空题(20×1分)1、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和(或)()和(或)()的组合。
2、风险辨识是识别()所有存在的风险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3、常用的风险评价方法有()、()、()。
备注:能够写出任意三个风险评价方法即可。
4、风险分级是指通过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量或定性评价,根据()划分等级。
风险分级的目的是为()。
5、省风险暂定为“红、橙、黄、蓝”四级,()级别最高,企业原5级划分标准可参照进行调整。
6、企业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⑴可行性;⑵();⑶()。
7、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和()。
8、隐患的分级是根据隐患的()、治理和()及其导致事故后果和影响围为标准而进行的级别划分。
可一般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9、隐患信息是指包括隐患名称、位置、状态描述、()、治理目标、()、()、治理期限等信息的总称。
企业对事故隐患信息应建档管理。
10、根据《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省政府令第303号)第三十五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未按规定报告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的,由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处以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主要负责人处以()的罚款;逾期不改正的,责令限期整顿,可处以2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主要负责人处以1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二、单项选择题(10×2分)1、()是风险管控的基础。
()(A)风险分析(B)风险评价(C)排查风险点(D)风险分级2、危险和有害因素分为以下几种。
()(A)人的因素、物的因素(B)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C)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管理因素(D)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3、()承担建立和实施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主体责任。
(完整版)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培训题库及答案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培训题库及答案(A卷)姓名车间岗位日期成绩一、填空题(20×1分)1、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组合。
2、风险辨识是识别(企业整个范围内)所有存在的风险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3、常用的风险评价方法有(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或者LEC法)、(作业危害分析法或者JHA法)、(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方法或者HAZOP法、风险程度分析方法或者MES法、事故树方法或者FTA法、道化学公司法或者DOW法)。
备注:能够写出任意三个风险评价方法即可。
4、风险分级是指通过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量或定性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划分等级。
风险分级的目的是为(确定风险管控的优先顺序)。
5、省风险暂定为“红、橙、黄、蓝”四级,(红色)级别最高,企业原5级划分标准可参照进行调整。
6、企业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⑴可行性;⑵(安全性);⑶(可靠性)。
7、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8、隐患的分级是根据隐患的(整改)、治理和(排除的难度)及其导致事故后果和影响范围为标准而进行的级别划分。
可一般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9、隐患信息是指包括隐患名称、位置、状态描述、(可能导致后果及其严重程度)、治理目标、(治理措施)、(职责划分)、治理期限等信息的总称。
企业对事故隐患信息应建档管理。
10、根据《山东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省政府令第303号)第三十五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未按规定报告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的,由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处以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主要负责人处以(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改正的,责令限期整顿,可处以2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主要负责人处以1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培训考试题及答案(终审稿)

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培训考试题及答案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培训考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个2分,共计12分)1、建立完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安全生产信息化系统,实现(关口前移)、精准监管、(源头治理)、科学预防。
2、对排查出来的风险点进行分级,按照危险程度及可能造成后果的(严重性),将风险分为1、2、3、4级其中(1)级最危险。
3、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组合。
4、(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
5、对存在安全生产风险的岗位设置告知卡,标明本岗位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后果)、(事故预防)及应急措施、报告电话等内容。
6、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12分)1、企业针对风险类别和等级,将风险点逐一明确管控层级分为(A)A.公司、车间、班组、岗位B.车间、班组、岗位C.班组、岗位2、企业要针对各个风险点制订(B)标准和清单。
A.考核依据B.隐患排查治理制度C.领导带班3、排查风险点是风险管控的基础。
对风险点内的不同危险源或危险有害因素(与风险点相关联的人、物、环境及管理等因素)进行识别、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风险判定标准认定风险等级,采取不同控制措施是(C)的核心。
A.检查B.领导C.风险分级管控4、危险源根源是指具有能量或产生、释放能量的(A)A.物理实体B.车间C.班组5、危险源行为是指决策人员、管理人员以及从业人员的决策行为、管理行为以及(B)A.危险源B.作业行为C.隐患6、危险源状态包括物的状态和(A)二部分。
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教育培训考试题含答案

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教育培训考试题单位:姓名:岗位:得分: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不填或填错不得分1.风险点是指伴随风险的部位、设施、场所、区域、以及在特定部位、设施、场所、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过程、作业部位等总称;2.风险分级是指通过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划分等级,进而实现分级管理;3.危险有害因素分为四类,分别是人、机、物和环境;4.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5.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6.隐患治理就是指消除或控制隐患的活动或过程;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应当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并按照职责分工实施监控治理;7.隐患排查是指企业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对本单位的事故隐患进行排查,并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的工作过程;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在括号中用√或×标出1.工作危害分析法JHA是一种定量的风险分析辨识方法;×,定性2.安全检查表SCL的编制依据包括国内外行业、企业事故统计案例,经验教训;√3.风险矩阵分析法LS和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均是半定量的风险评价方法;√4.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中的D值越小,说明被评价系统的危险性越大;×5.风险控制措施是指为将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程度,企业针对风险而采取的相应控制方法和手段;√6.风险辨识是识别企业整个范围内所有存在的风险的过程;×,应为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7.风险评价是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评估、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的过程;×,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8.风险与危险源之间既有联系又有本质区别;风险是危险源的载体,没有风险就没有危险源;×9.风险分级的目的是实现对风险的有效管控;√10.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原则是:风险越大,管控级别越高;上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级不必管控,但必须落实具体措施;×三、单选题每题2分,共10分1.企业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 AA.可行性、安全性、可靠性B.必要性、实用性、安全性C.安全性、必要性、可靠性 D.经济性、安全性、实用性2.企业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包括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培训教育措施、个体防护措施以及 DA.安全措施B.消防措施C.卫生防护措施D. 应急处置措施3.风险信息包括危险源名称、类型、存在位置、当前状态、伴随风险大小、等级、所需管控措施和 C 等一系列信息的综合;A.基层单位、责任人B.所在单位、责任人C. 责任单位、责任人D.各级单位、责任人4.风险分级管控程序四个阶段包括危险源识别、危险源分级、风险控制、 BA. 效果验证B. 效果验证与更新C. 效果评价D. 效果验证与评价5.制定风险评价准则,可以不考虑的因素为: BA. 法律、法规、标准、规范B. 本单位的安全文化底蕴C. 本单位的安全管理标准D. 本单位的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四、简述题30分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的实质和内容是什么需要把握的要点知识有哪些结合实际,谈谈你的认识和体会;答:两个体系的实质和内容:一建立完善风险分级管控体系;企业要全方位、全过程地排查本单位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风险点,按照分级管理的思路,对照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地方标准,规范、建立完善制度、程序,对风险实行严格、有效管控,提升企业安全风险管控水平;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按照“分级、属地”原则,对本地区、本系统、本行业领域的重大安全风险点逐一落实监管责任,定期对企业风险管控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落实重大风险监管责任,解决“管不到”问题;二建立完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在建立风险分级管控制度体系基础上,针对风险管控清单,结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形成隐患排查的内容标准,使各类企业知道如何围绕风险点排查什么隐患,怎么查、怎么改,使隐患排查治理更加精准、更加科学;企业落实隐患排查治理主体责任,建立起全员参与、全岗位覆盖、全过程衔接的闭环管理隐患排查治理机制,督促、监控、监察企业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开展风险分级管控,是提高隐患治理科学性、针对性的前提条件;企业隐患排查治理,是以风险管控措施为排查重点,是控制、降低风险的有效手段;两者相互促进、互为补充,实现有效控制风险、预防事故的目的;需要把握的要点知识主要包括:一是清楚危害因素、风险和隐患的定义;二是掌握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价和隐患排查的基本方法;三是制定科学准确的风险评价准则和风险等级判定标准;四是明确风险分级管控的原则,制定风险控制措施,有效控制风险;五是组织风险培训,定期开展评审,及时更新风险信息;六是理清风险和隐患的关系,及时消除隐患降低风险;七是坚持两个体系的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认识和体会参考: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是在深刻认识安全生产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加强生产安全事故防范,实现源头治理、关口前移、超前防范、抓根本、管长远、建长效机制的一项重大的安全生产举措;是系统解决安全生产事故防控“想不到”、“管不到”、“治不到”问题,持续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的治本之策;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全省各级各部门和企业必须坚决持续做好的一项重要工作;这项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好的,必须长期坚持,全员参与;企业各级领导必须高度重视,健全制度记录,设置组织机构,积极开展相关培训,组织基层作业人员查找身边的风险,再施以有效措施,优先控制中等及以上风险,彻底消除事故隐患,保障人员健康和生产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教育培训考试题
单位:姓名:岗位: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不填或填错不得分)
1.风险点是指伴随风险的部位、(设施)、场所、(区域)、以及在特
定部位、设施、场所、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过程)、作业部位等总称。
2.风险分级是指通过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
性)或(定量)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划分等级,进而实现分级管理。
3.危险有害因素分为四类,分别是(人)、(机)、(物)和(环境)。
4.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
除的隐患。
5.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
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6.隐患治理就是指(消除)或(控制)隐患的活动或过程。
对排查出的
事故隐患,应当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并按照职责分工实施监控治理。
7.隐患排查是指企业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
其他相关人员对本单位的事故隐患进行排查,并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的工作过程。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在括号中用√或×标出)
1.工作危害分析法(JHA)是一种定量的风险分析辨识方法。
(×,定性)
2.安全检查表(SCL)的编制依据包括国内外行业、企业事故统计案例,
经验教训。
(√)
3.风险矩阵分析法(LS)和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均是半定量的
风险评价方法。
(√)
4.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中的D值越小,说明被评价系统的危险性越大。
(×)
5.风险控制措施是指为将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程度,企业针对风险而采取
的相应控制方法和手段。
(√)
6.风险辨识是识别企业整个范围内所有存在的风险的过程。
(×,应为
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7.风险评价是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评估、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
加以考虑的过程。
(×,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
8.风险与危险源之间既有联系又有本质区别。
风险是危险源的载体,没
有风险就没有危险源。
(×)
9.风险分级的目的是实现对风险的有效管控。
(√)
10.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原则是:风险越大,管控级别越高;上级负责
管控的风险,下级不必管控,但必须落实具体措施。
(×)
三、单选题(每题2分,共10分)
1.企业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 A )
A.可行性、安全性、可靠性
B.必要性、实用性、安全性
C.安全性、必要性、可靠性 D.经济性、安全性、实用性
2.企业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包括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培训教
育措施、个体防护措施以及( D )
A.安全措施
B.消防措施
C.卫生防护措施
D. 应急处置措施
3.风险信息包括危险源名称、类型、存在位置、当前状态、伴随风险大
小、等级、所需管控措施和( C )等一系列信息的综合。
A.基层单位、责任人
B.所在单位、责任人
C. 责任单位、责任人
D.各级单位、责任人
4.风险分级管控程序四个阶段包括危险源识别、危险源分级、风险控制、( B )
A. 效果验证
B. 效果验证与更新
C. 效果评价
D. 效果验证与评价
5.制定风险评价准则,可以不考虑的因素为:( B )
A. 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B. 本单位的安全文化底蕴
C. 本单位的安全管理标准
D. 本单位的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
四、简述题(30分)
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的实质和内容是什么?需要把握的要点知识有哪些?结合实际,谈谈你的认识和体会。
答:两个体系的实质和内容:
(一)建立完善风险分级管控体系。
企业要全方位、全过程地排查本单位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风险点,按照分级管理的思路,对照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地方标准,规范、建立完善制度、程序,对风险实行严格、有效管控,提升企业安全风险管控水平。
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按照“分级、属地”原则,对本地区、本系统、本行业领域的重大安全风险点逐一落实监管责任,定期对企业风险管控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落实重大风险监管责任,解决“管不到”问题。
(二)建立完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在建立风险分级管控制度体系基础上,针对风险管控清单,结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形成隐患排查的内容标准,使各类企业知道如何围绕风险点排查什么隐患,怎么查、怎么改,使隐患排查治理更加精准、更加科学。
企业落实隐患排查治理主体责任,建立起全员参与、全岗位覆盖、全过程衔接的闭环管理隐患排查治理机制,督促、监控、监察企业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开展风险分级管控,是提高隐患治理科学性、针对性的前提条件;企业隐患排查治理,是以风险管控措施为排查重点,是控制、降低风险的有效手段。
两者相互促进、互为补充,实现有效控制风险、预防事故的目的。
需要把握的要点知识主要包括:
一是清楚危害因素、风险和隐患的定义;二是掌握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价和隐患排查的基本方法;三是制定科学准确的风险评价准则和风险等级判定标准;四是明确风险分级管控的原则,制定风险控制措施,有效控制风险;五是组织风险培训,定期开展评审,及时更新风险信息;六是理清风险和隐患的关系,及时消除隐患降低风险;七是坚持两个体系的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
认识和体会(参考):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是在深刻认识安全生产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加强生产安全事故防范,实现源头治理、关口前移、超前防范、抓根本、管长远、建长效机制的一项重大的安全生产举措;是系统解决安全生产事故防控“想不到”、“管不到”、“治不到”问题,持续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的治本之策;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全省各级各部门和企业必须坚决持续做好的一项重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