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国民经济统计学》复习题-解答

合集下载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笔记与课后复习题答案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笔记与课后复习题答案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笔记第一章总论第一节统计的意义一、统计的涵义1、统计的三种涵义一是指统计活动,也即统计工作,是指从事统计业务活动的机关、单位,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数字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分析的活动。

二是指统计资料,即统计所提供的数字和分析资料,是反映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统计数字资料。

三是指统计科学,即统计学,是一门搜集、整理和分析统计数据的方法科学,其目的是探索统计数据的内在数量规律性,以达到对客观事物的科学认识。

2. 上述三种涵义的相互关系:是密切联系着的,统计资料是统计活动提供的,是统计活动的成果;统计学是从统计活动中提炼出来的关于正确进行统计活动,更好发挥统计作用的科学原理和方法,从而对统计活动起着指导作用。

由此可见,统计活动是基础,是源.没有统计活动,统计就无法提出;没有统计活动,缺少这个实践基础,统计科学也就不可能形成和发展.二、统计的特点:数量性(基本特点),没有数量就没有统计,统计反映的不是抽象的纯数量,而是具体的,密切联系事物质的量.总体性:是指统计是从整体上反映和分析事物数量特征,而不是着眼于个别事物,因为事物的本质和发展只有从整体上观察,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三、统计的作用第一:从宏观上看,统计是国家宏观调控和管理的重要工具.第二:从微观上看,统计是企业管理与决策的依据.第三:日常生活中,统计可以宣传群众,教育群众.第四:统计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第二节统计学的产生和发展1.统计学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统计学至今只有300多年的历史。

一般认为,统计学产生于17世纪中叶,其发展过程是沿着两条主线展开的:一是以政治算术学派为开端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以社会经济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社会经济统计;二是以概率论的研究为开端并以概率论为基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以方法和应用研究为主的数理统计。

一、政治算术一社会经济统计1.政治算术学派产生于17世纪中叶的英国,主要代表人物是威廉•配第(William Patty,1623-1687年)和约翰•格朗特(John Graunt,1620-1674年)。

国民经济统计期末复习题库

国民经济统计期末复习题库

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 )1、目前,我国将个体户归为:A 、非金融部门B 、金融机构部门C 、政府部门D 、住户部门( )2、商业、饮食业属于第三产业的:A 、第一层次B 、第二层次C 、第三层次D 、第四层次( )3、第一产业包括:A 、工业B 、农业C 、建筑业D 、流通和服务部门( )4、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部分是:A 、国内生产总值及其使用核算B 、投入产出核算C 、资金流量核算D 、资产负债核算( )5、国民经济的“基本生产”和“基础结构”的划分是以什么为标志划分的?A 、 活动成果的属性B 、产品部门C 、机构部门D 、各种国民经济活动的基本功能 ( )6、在机构部门分类中,所有非常住部门放在一起,组成一个:A 、非金融企业部门B 、政府部门C 、为住户服务的非营利机构D 、国外部门( )7、收付式平衡表是用来反映什么研究对象的收付平衡关系?A 、两个B 、一个C 、两个以上D 、多个( )8、国民经济核算计价原则是:A 、出厂价格B 、生产者价格C 、含税价格D 、市场价格( )9、在国民经济统计工作中,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是:A 、对比分析法B 、因素分析法C 、平衡法D 、试验法( )10、由于经济的繁荣与萧条的周期循环产生的失业是:A 、结构性失业B 、季节性失业C 、周期性失业D 、摩擦性失业( )11、反映一个部门(或单位)的收支平衡关系的平衡表属:A 、收付式平衡表B 、并列式平衡表C 、账户式平衡表D 、矩阵式平衡表( )12、下列应计入劳动力资源增加数中的是:A 、离退休人员B 、复员专业军人C 、迁出境外人员D 、劳改人员( )13、资产负负债核算是以什么为基础的,它在核算机构部门资产负债基础上综合编制整个地区或国家的资产负债表。

A 、产业单位B 、生产单位C 、机构单位D 、基层单位( )14、我国资产负债表中,主要项目共分成多少大类?A 、四B 、五C 、六D 、七( )15、劳动力资源可能利用率等于:A 、%100⨯劳动力资源总数就业人数B 、%100⨯+劳动力资源总数失业人数就业人数 C 、劳动资源总数⨯就业率 D 、劳动资源总数⨯失业率( )16、就业成本的支出是以什么作为计算基础的?A 、就业量B 、岗位性C 、职业类别D 、就业时间( )17、下列资产项目中,不属于储备资产的是:A 、居民的储蓄存款B 、国家的外汇储备C、央行的黄金储备D、特别提款权()18、由于工作岗位变换时的时间滞差造成的失业是:A、磨擦性失业B、结构性失业C、技术性失业D、周期性失业()19、下列国民资产负债表主宾栏项目的基本平衡关系式中,不正确的是:A、机构部门的“使用”项之和=合计栏中“使用”项B、金融总资产=金融总负债(含国外部门)C、合计栏非金融资产=合计栏资产负债总差额D、金融资产=固定资产+库存+其他金融资产()20、国内各机构部门的非金融资产3000亿元,国外金融资产1000亿元,国外金融负债1200亿元,储备资产300亿元,则国民财产总额为:A、3000亿元B、3100亿元C、4300亿元D、2800亿元()21、下列指标中,与就业人口的统计口径相同的是:A、职业人口B、非就业人口C、从业人口D、失业人口()22、强调物质生产,排斥非物质生产的生产观属于:A、实物经济生产观B、货币经济生产观C、限制性生产观D、综合性生产观()23、总产出的计算方法里,工业企业适用的方法是:A、总收入替代法B、企业法C、产品法D、总费用替代法()24、下列总量指标中属于反映社会秤最终成果的统计指标是:A、国内生产总值B、国民总收入C、国民可支配总收入D、国民最终总收入()25、下列命题不正确的是:A、计算农业总产出用产品法B、计算工业总产出用工厂法C、计算商业总产出用产品法D、计算增加值用收入法()26、在GDP的核算中,强调产品必须是在人类行为的作用下产生的,而且产生的是有效成果才被统计到经济总量中的原则,是:A、支配性原则B、准市场原则C、时间性原则D、存在性原则( )27、用于生产法计算增加值的关键在于:A、正确计算物耗B、正确计算外购服务C、正确计算外购货物D、正确计算中间投入( ) 28、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之间有一个差额,这个差额是:A、来自国外的信贷净收入B、来自国外的财产收入C、来自国外的其他经常转移净收入D、来自国外的净要素收入( ) 29、资金流量的初始量或起点是生产活动产出的:A、总产出B、增加值C、中间消耗D、劳动者报酬()30、可支配总收入等于初次分配总收入加上:A、经常转移收支净额B、财产收入净额C、资本转移收入净额D、总储蓄()31、资金流量核算是以什么分类进行的?A、产业部门B、产品部门C、机构部门D、常住单位()32、可支配总收入等于初次分配总收入加上:A、经常转移收支净额B、财产收入净额C、资本转移收入净额D、总储蓄( )33、被称为主周期的是:A 、基钦周期B 、朱格拉周期C 、康氏长波D 、熊彼特周期( )34、通过价格变动表现的通货膨胀率为:A 、i i t t i t V P Q V P Q ∑∑-B 、iit i t t V P Q V P Q ∑∑- C 、1:-∑∑i i t t t t V P Q V P Q D 、1:-∑∑iit i t t V P Q V P Q ( )35、反映最终产品与中间消耗之间平衡关系的投入产出系数是:A 、直接消耗系数B 、增加值系数C 、完全需要系数D 、完全消耗系数( )36、在经济增长全要素分析中,对于要素内涵的增长,应用什么指标来衡量?A 、全要素增长量B 、全要素增长率C 、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D 、全要素生产率( )37、投入产出表的核心部分是: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 ( )38、列昂节夫逆矩阵的元素称为:A 、完全消耗第数B 、增加值系数C 、投入系数D 、完全需要系数( )39、直接消耗系数ij a 的取值范围为:A 、10 ij a ≤B 、10≤≤ij aC 、10≤ij aD 、10 ij a ( )40、某年按支出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小于当年总消费与总投资之和,是由于:A 、出口大于进口B 、进口大于出口C 、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大于支付给国外的要素收入D 、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小于支付给国外的要素收入( )41、国际服务贸易的提供方式中,最为重要的方式是:A 、过境交付B 、境外消费C 、商业存在D 、自然人流动( )42、广义的国际收支是以什么为基础的?A 、商品贸易B 、外汇支付交易C 、所有对外交易D 、汇率交易( )43、被称为“纸黄金”的是:A 、外汇B 、黄金C 、储备资产D 、特别提款权( )44、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货币记帐单位是:A 、人民币 B、欧元 C、日元 D、美元( )45、国际收支平衡表中,起主导作用的项目是:A 、对外贸易 B、直接投资 C、经常项目 D、 资本往来( )46、某大学一名大学生将所得的1000元奖学金捐赠给希望工程,则该项活动属于:A 、经常转移B 、资本转移C 、初次分配D 、实物转移( )47、从垄断性来看,从弱到强依次是:A 、完全竞争市场、完全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B 、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完全垄断市场C 、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完全竞争市场、完全垄断市场D 、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完全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 )48、国际上通常把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线” 定为:A 、恩格尔系数为0.3B 、基尼系数为0.4C 、洛伦茨系数为0.5D 、贝恩系数为0.4( )49、下列式子中,正确的是:A 、1+名义经济增长率=(1+实际经济增长率)×价格指数B 、实际经济增长率=(1+名义经济增长率)÷价格指数C 、名义经济增长率=(1+实际经济增长率)×价格指数D 、1-实际经济增长率=(1+名义经济增长率)÷价格指数( )50、对应于产业部门分类的分类单位是:A 、机构单位B 、 基层单位C 、经济活动D 、产品( )51、国民经济的“基本生产”和“基础结构”的划分是以什么为标志划分的?A 、动成果的属性B 、产品部门C 、机构部门D 、各种国民经济活动的基本功能 ( )52、在机构部门分类中,所有非常住部门放在一起,组成一个:A 、非金融企业部门B 、政府部门C 、为住户服务的百营利机构D 、国外部门( )53、在国民经济统计工作中,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是:A 、对比分析法B 、因素分析法C 、平衡法D 、试验法( )54、反映一个部门(或单位)的收支平衡关系的平衡表属:A 、收付式平衡表B 、并列式平衡表C 、账户式平衡表D 、矩阵式平衡表( )55、下列应计入劳动力资源增加数中的是:A 、离退休人员B 、复员专业军人C 、迁出境外人员D 、劳改人员 ( )56、劳动力资源可能利用率等于:A 、%100⨯劳动力资源总数就业人数B 、%100⨯+劳动力资源总数失业人数就业人数 C 、劳动资源总数⨯就业率 D 、劳动资源总数⨯失业率( )57、就业成本的支出是以什么作为计算基础的?A 、就业量B 、岗位性C 、职业类别D 、就业时间( )58、由于工作岗位变换时的时间滞差造成的失业是:A 、磨擦性失业B 、结构性失业C 、技术性失业D 、周期性失业( )59、由劳动报酬、固定资本消耗、营业盈余和生产税净额确定的价格是:A 、要素价格B 、基本价格C 、生产者价格D 、购买者价格( )60、划分国内经济活动和国外经济活动的基本依据是:A 、基层单位和机构单位B 、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C 、机构单位和机构部门D 、基层单位和产业部门( )61、常住单位是指:A 、在一个国家地理领土内的经济单位B 、在一个国家经济领土内的经济单位D 、在一国经济领土内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E、在一国地理领土内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62、以下产业不属于第三产业的是:A、交通运输业B、物资供销和仓储业C、科学研究事业D、畜牧业()63、 SNA采用的是:A、全面生产概念B、限制性生产概念C、物质生产概念D、宏观生产概念()64、以下表述正确的是A、个基层单位可以包含一个机构单位B、个基层单位能包含多个机构单位C、一个机构单位不可以包含任何基层单位D、一个机构单位可以包含多个基层单位()65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将固定资本消耗作为()处理。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复习资料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复习资料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总量指标按计量单位不同可分为()A、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B、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C、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D、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答案:A2、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A、调查单位B、填报单位C、总体单位D、报告单位答案:C3、普查是专门组织的()A、经常性全面调查B、一次性全面调查C、一次性非全面调查D、经常性非全面调查答案:B4、反映统计总体总规模或总水平的统计指标是()A、总量指标B、相对指标C、平均指标D、变异指标答案:A5、比较两个不同水平总体的平均数代表性大小时,须采用的变异指标是()A、标准差B、平均差C、全距D、标准差系数答案:D6、反映现象在较长时期内发展的总速度指标是()A、环比发展速度B、环比增长速度C、定基发展速度D、平均增长速度答案:C7、将统计指数分为个体指数和总指数的依据是()A、反映的指标不同B、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C、采用的基期不同D、采用的方法不同答案:B8、在类型抽样中,影响抽样误差的主要因素是()A、总方差B、极限误差C、组内方差D、组间方差答案:C10、下面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相关程度最高的是()A、身高和体重的相关系数为0.85B、商品销售额和商业利润率之间的相关系数为O.67C、单位产品成本和利润率之间的相关系数为-O.90D、生产性固定资产和工业总产值的相关系数为0.88 答案:C12、一般情况下()A、就业人数等于劳动力资源总数B、就业人数等于总人口数C、就业人数小于劳动力资源总数D、就业人数大于劳动力资源总数答案:C13、下列各项中,不列入经济活动人口的是()A、有酬从业人员B、在高校学习的大学生C、自营从业人员D、失业人口答案:B14、国民财富是一个国家在特定时点上所拥有的()A、自然资源的总和B、金融资产的总和C、财富的总和D、国民财产的总和答案:C15、国内生产总值不包括的项目是()A、最终消费B、资本形成总额C、中间消耗D、货物和服务净出口答案:C16、下列各项中,包括在商品购进总额的是()A、销货退回商品B、商品溢余C、未通过买卖行为收进的商品D、从国外直接进口的商品答案:D17、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项目是()A、经常项目B、资本项目C、金融项目D、储备资产答案:A18、货币流通量指标是()A、时期指标B、时点指标C、平均指标D、相对指标答案:B20、根据联合国提出恩格尔系数的数量界限,当恩格尔系数在60%及以上,则表明该地区居民生活为()A、绝对贫困B、小康水平C、勉强度日D、很富裕答案:A1、研究某市工业生产设备的使用情况时,统计总体是()A、该市全部工业企业B、该市每一个工业企业C、该市全部工业生产设备D、该市每一台工业生产设备答案:C2、下列属于连续变量的是()A、企业数B、利润额C、设备数D、职工人数3、某灯泡厂检验产品使用寿命,应采用的调查方式为()A、立意调查B、任意抽样C、配额抽样D、随机抽样答案:D4、在连续变量数列中,某组上限为500,下限为400,其组中值是()A、400B、450C、500D、550答案:B5、已知某变量的标准差为8,算术平均数为20,则变异系数是()A、0.2B、0.4C、1.6答案:B6、相关系数r的取值范围是()A、r=0B、-1≤r≤0C、O≤r≤0D、-1≤r≤1答案:D7、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时期的各个逐期增长量()A、之和B、之差C、之极D、之商8、某地区生产总值2014年比2009年增长30%,则该地区这一时期生产总值的平均增长速度是()A、5130%1B、530%C、5130%D、530%1答案:A9、如果现象的发展不受季节因素的影响,所计算的各季节指数应为()A、0B、1C、-1D、2答案:B10、国民生产的两个基本投入要素是()A、政府和居民B、出口和进口C、消费和投资D、资本和劳动力答案:D11、下列选项中属于企业固定资产的是()A、现金B、存款C、存货D、机器设备答案:D1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财产税的是()A、车船税B、遗产税D、个人所得税13、当基尼系数由0、32上升到0、52时,意味着()A、收入差距缩小B、收入差距扩大C、收入水平提高D、收入水平降低答案:B1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商业银行利率的是()A、存款利率B、贷款利率C、准备金率D、转贴现利率答案:C15、统计指数按照包括范围的不同,分为()A、个体指数和总指数B、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C、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D、价值类指数和物量类指数答案:A1、居民家庭用于食品支出与全部消费支出的比率属于()A、强度相对指标B、结构相对指标C、弹性相对指标D、动态相对指标答案:B2、下列属于属性变量的是()A、年龄B、收入C、文化程度D、消费支出答案:C3、制定数据调查方案首先要确定的是()A、调查目的B、调查对象C、调查项目D、调查时间答案:A4、为保证数据分类的不重不漏,应遵循的两个原则是()A、及时性、互斥性B、及时性、完备性C、准确性、及时性D、互斥性、完备性答案:D5、根据“上组限不在内”的原则,变量值为70的数据应归入下列分组中的()B、60~70C、70~80D、80以上答案:C6、某企业员工按工资水平分为四组:3000元以下;3000~5000元;5000~7000元;7000元以上。

2024年会计专科-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考试历年真题常考点试题4带答案

2024年会计专科-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考试历年真题常考点试题4带答案

2024年会计专科-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考试历年真题常考点试题带答案卷I一.综合检测题(共100题)1.增长速度2.抽样分布3.已知商品价格总指数是110%,销售量总指数是105%,则其销售额总指数是()。

A.5%B.15%C.15.5%D.115.5%4.试述我国货币供应总量统计的三个层次。

5.依据联合国人居署《世界城市状况(2008—2009)》报告,基尼系数的国际警戒线是()。

A.0.3B.0.4C.0.5D.0.66.简述估计量优劣的评价标准。

7.下列属于离散变量的有()。

A.家庭人口B.身高E.职工人数8.统计指数按照包括的范围不同可分为()。

A.总指数B.个体指数C.价值类指数D.物量类指数E.物价类指数9.下列选项中,属于实物指标的是()。

A.存款余额B.工资总额C.产品产量D.固定资产余额10.CPI指的是()。

A.产量指数B.股票价格指数C.居民消费价格指数D.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11.次数分布表12.中位数13.将人口划分为男性和女性两类,这种测度计量尺度是()。

A.定距尺度B.定序尺度C.定类尺度D.定比尺度14.在劳动力就业统计中,就业人员是指在调查的特定一周内从事过有酬工作或自雇工作至少()。

A.一个小时B.一天C.三天D.再天15.某地区年生产总值2012年为200亿元,2017年为300亿元,则这一时期该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是()。

B.50%C.100%D.200%16.简述影响均值估计量标准误的因素。

17.下列属于非随机抽样调查方法的是()。

A.整群抽样B.等距抽样C.分层抽样D.任意抽样18.一天中各个不同时刻相对于0摄氏度的气温,可以用温度计精确地测量得出,这种测度计量尺度是()。

A.定类尺度B.定序尺度C.定距尺度D.定比尺度19.用收入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不需要包括的项目是()。

A.劳动者报B.营业盈余C.投资总额D.生产税净额20.数据调查方案的内容包括()。

国民经济统计学习题(1)

国民经济统计学习题(1)

《国民经济统计学》思考练习题第一章总论1.国民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其研究对象的围如何界定?2.国民经济统计学与各学科的关系如何?其自身学科性质如何?3.国民经济统计学的基本容是什么?4.统计分类的经济理论有哪些?代表人物是谁?5.SNA与MPS的有何区别?6.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主要容有哪些?其优点是什么?7.我国国民经济的机构部门分类、三次产业分类情况如何。

8.熟悉以下概念:常住单位、经济流量、存量、市场价格。

第二章生产核算1.什么是生产?国民经济统计的生产围是如何确定的?2.我国的生产概念与SNA中的有何区别?3.什么是货物、服务?它们各有什么特点?4.我国国民经济生产核算的一般原则有哪些?5.什么是总产出?其作用如何?6.工业、农业、建筑业等部门总产出的具体核算方法和容分别是什么?7.什么是中间消耗?计算中间消耗时应注意什么问题?8.什么是国生产总值?其作用如何?掌握其三种计算方法。

9.国生产总值(GDP)与国民生产总值(GNP,现称GNI)之间有哪些区别和联系?10.试比较国总产出、国生产总值、国生产净值的定义及所反映的经济容,三者之间存在什么样的联系?11.如果一个农场和一个工厂都增加了自用原材料的生产,根据中国目前通用的计算方法,对工业和农业总产值会产生何种影响?12.如何通过国生产总值体现总供应和总需求的对应关系?练习题2.1某年某地区已知总产出与中间投入资料如下:部门产出(亿元)中间消耗率(%)农业2400 50工业8750 72建筑业1020 70金融业 480 35其他服务业3200 64要求:(1)分别计算各产业的中间消耗;(2)计算该地区国生产总值;(3)计算各产业的贡献率。

(注:产业贡献率=该产业增加值÷国生产总值。

)2.2已知某金融部门某年生产总产出350亿元,中间投入128亿元,劳动者报酬120亿元,固定资产折旧15亿元,生产税16亿元,补贴4亿元。

国民经济统计学绪论习题与答案

国民经济统计学绪论习题与答案

一、单选题1、SNA将整个国内机构部门划分为几类?A.3类B.4类C.5类D.6类正确答案:C2、基本价格是生产者就其生产的每单位货物或服务产出从购买者那里获得的、扣除了生产或销售时应付的()、再加上所获得的补贴后的金额。

A.进口税B.产品税C.增值税D.营业税正确答案:B3、生产者价格是生产者就其生产的每单位货物或服务产出从购买者那里获得的、扣除了向购买者开列的所有()或类似可抵扣税后的金额。

A.进口税B.产品税C.增值税D.营业税正确答案:C4、北京大学属于SNA中的()A.非金融公司部门B.金融公司部门C.一般政府部门D.为住户服务的非营利机构部门正确答案:C5、中国人民银行属于SNA中的()。

A.非金融公司部门B.金融公司部门C.一般政府部门D.为住户服务的非营利机构部门正确答案:B二、多选题1、以下属于国民经济统计学外生发展的有()A.为经济问题的科学实证而评判现有统计方法,对其缺陷的质疑、发现和改进B.对某统计方法采用所需条件的分析,如对数据的要求、对方法所含假设前提的分析或假设条件放宽后对数据分析结论的影响C.科学分析所得数据以期得出正确结论的研究D.信息社会中统计数据的选择使用以及数据的再开发正确答案:A、B、C、D2、市场价格的形式包括()A.基本价格B.生产者价格C.销售者价格D.购买者价格正确答案:A、B、D3、在SNA中,生产单位的活动可以分为()A.直接活动B.主要活动C.次要活动D.辅助活动正确答案:B、C、D4、国民经济统计学中平衡关系的表述方式包括()A.等式法B.单式平衡表C.账户式平衡表D.矩阵式平衡表正确答案:A、B、C、D5、账户式平衡表可以体现的平衡关系有()A.平衡表内的平衡关系B.账户体系间的平衡关系C.不同部门间账户的平衡关系D.不同国家间账户的平衡关系正确答案:A、B、C6、下列平衡表中有平衡项的是()A.单式平衡表B.生产账户C.收入分配账户D.资本账户正确答案:B、C、D7、在矩阵式平衡表中,横行方向代表()A.流入B.流出C.来源D.使用正确答案:B、D三、判断题1、产出估价通常使用基本价格或生产者价格,而中间消耗估价通常使用购买者价格。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试题及答案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试题及答案

自考[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试题及答案《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5分)单项选择题是对最基本知识的考核,既考记忆,也考理解,在给出的四个答案中,只有一个备选答案是正确的,备选答案具有相似性,要求考生掌握知识要准确,不能似是而非。

这种选择应该是熟练面迅速的,且不会作的题目不可空白不选。

1.统计认识的对象可概括表述为()①社会经济总体现象的质量方面②社会经济总体现象的数量方面③社会经济现象的具体方面④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2.流量和存量()①都只能用总量指标表示②都不能用总量指标表示③都是从一定时期意义上核算的④都是从一定时点意义上核算的3.下列属于数量指标的是()①某人的工资②某人的月工资780元③工资总额④职工的平均工资4.统计调查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是根据()①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带有连续性②调查的组织方式③调查取得的资料是否是全面性的资料④调查包括的范围是否全面5.单项数列一般适用于()①离散变量分组且变量的变动范围不大②连续变量分组③离散变量分组且变量的变动范围较大④品质标志分组6.1998年某企业计划规定产值比上年增长10%,实际执行的结果比上年增长12%,则该企业1998年末产值计划完成程度为()①120%②20%③102%④101.82%7.某鞋厂为了生产鞋,只有()才适合于作为总体的代表值①算术平均数②众数③调和平均数④中位数8.已知甲、乙两班组工人的平均日产量分别为50件和75件,其日产量的标准差分别为10件和14件,则()①甲班组的平均数具有较大的代表性②两班组平均数的代表性相同③乙班组的平均数具有较大的代表性④无法判断其代表性的大小9.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重复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和不重复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相比()①前者一定大于后者②前者一定小于后者③两者相等④无法判断10.回归方程“y = 100 + 0.8x”中的回归系数表示:当自变量每增加一个单位时,因变量()①增加0.8个单位②增加100个单位③平均增加0.8个单位④平均增加100个单位11.移动平均法的主要作用在于()①进行统计预测②消除或消弱短期内偶然因素对时间数列的影响③消除长期趋势的影响④消除季节变支的影响12.若平均工资的可变构成指数为134.5%,职工人数的结构影响指数为96.3%,则平均工资的固定构成指数为()①139.67%②39.67%③129.52%④71%13.出口商品总成本(人民币)÷出口商品外汇收入(美元)等于()①出口商品换汇率②出口商品盈亏率③出口商品增殖率④外汇增殖率14.就业率是在业人口总数与()之比①待业人口②在业人口+ 待业人口③社会劳动力资源总数④适龄劳动人口总数15.下列反映活劳动消耗经济效益的统计指标是()①社会总成本净产值率②社会劳动生产率③资金增加值率④资金利税率16.国民经济可供使用额与国民经济生产额之差为()①进口额②出口额③损失额④进出口总额17.我国对外贸易统计中规定()①出口商品按离岸价格计算,进口商品按到岸价格计算②出口商品和进口商品均按到岸价格计算③出口商品和进口商品均按离岸价格计算④出口商品按到岸价格计算,进口商品按离岸价格计算18.国际收支总量平衡分析中的国际收支总差额等于()①经常项目收支差②资本项目收支差③经常项目收支差+ 资本项目收支差+ 误差和遗漏④经常项目收支差–资本项目收支差–误差和遗漏19.在我国,若工农产品综合比价指数连年皆为100%,从价值的观点看()①在农产品和工业品交换中,两者处于平等的地位②在农产品和工业品交换中,农业处于不利的地位③在农产品和工业品交换中,工业处于不利的地位④无法判断两者地位的高低20.社会产品生产统计的主体原则是()①国土原则②国民原则③常住单位④整体原则21.下面采用有名数表示的统计指标是()①结构相对数②比例相对数③强度相对数④动态相对数22.由若干个企业的产品产量(x)与生产费用(y)的资料所建立的直线回归方程为y = 120 + 1.8x,利用该回归方程()①只能根据产量推算生产费用②只能根据生产费用推算产量③既能根据产量推算生产费用也能根据生产费用推算产量④既不能根据产量推算生产费用也不能根据生产费用推算产量23.不应作为国民生产活动统计的是()①农民的承包活动②个体商业活动③居民家务活动④学校教育活动24.我国目前的资金流量核算范围是()①只核算金融交易②既包括金融交易也包括总储蓄和实物投资③以国内生产总值为初始流量,不仅包括金融交易,还包括收入、分配、再分配与消费和投资等④以国内生产总值为初始流量,不包括金融交易,也不包括收入、分配、再分配与消费和投资等25.国内生产总值与物质产品净值的关系为()①物质产品净值=物质生产部门的增加值+服务投入-固定资产折旧②物质产品净值=物质生产部门的增加值-服务投入+固定资产折旧③物质产品净值=物质生产部门的增加值+服务投入+固定资产折旧④物质产品净值=物质生产部门的增加值-服务投入-固定资产折旧二、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多项选择题有五个备选答案,五个答案中至少有2个是正确的,最多也只有5个正确答案,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国民经济统计学考试题及答案

国民经济统计学考试题及答案

国民经济统计学考试题及答案【题目】以下是国民经济统计学考试题,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 什么是国民经济核算?2. 什么是国内生产总值?如何计算?3. 什么是经济增长?如何计算?4. 什么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5. 什么是物价总水平?6. 什么是投资?如何计算?7. 什么是对外经济贸易?如何计算经济贸易平衡?【答案】1. 国民经济核算是指对国家整体经济的总规模、总量、结构、运动和发展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和研究的一种经济活动。

它涉及到计量、核算和分析国民经济各个方面的数据,包括生产、收入和支出等。

2.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之和。

计算GDP有三种方法:产出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其中产出法是将国内生产的各种产品按市场价值相加,收入法是将各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收入相加,支出法是将最终产品的支出相加。

3.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产总值在一段时间内的增长速度。

经济增长的计算方式是:当前年度GDP-上年度GDP ÷上年度GDP ×100%。

4.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是反映一篮子消费品和服务的平均价格水平的指数。

它的计算方法是在不同时期测量和比较相同品种和规格的消费品和服务的价格,然后将这些价格加权平均,以得到CPI。

5. 物价总水平是指一定时期内全国商品和服务总体价格变动的综合表现。

它是用价格指数变化值来计算的,反映了物品和服务的总体涨跌情况,是国民经济运行的重要指标之一。

6. 投资是指将借入的、筹集的或拥有的资金投入到生产和流通领域的行为。

它的计算方法是:投资总额=固定资产投资+存货投资+货币资金净增加。

7. 对外经济贸易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的贸易和投资活动。

经济贸易平衡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进出口货物和服务、资本和转让费用等的收支平衡情况。

计算方法是净出口额=出口额-进口额。

国民经济统计学试题和答案

国民经济统计学试题和答案

国民经济统计学试题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每小题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的。

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30分)1、在国民经侨核算的收人分配阶段,反映国民经济收入初次分配总量特征的指标是( )A、国内生产总值B、国民原始收人C、国民可支配收人D、社会总产出2、国民经济基层单位根据生产产品或服务的同质性分类形成( )A、机构部门B、产业部门C、行业部门D、综合部门3、国民经济活动的微观主体是( )A、基层单位B、产业部门C、常住单位D、非常住单位4、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及大修理属于( )A、固定资产折旧B、固定资产损耗C、中间消耗D、固定资产投资5、直接消耗系数就是某部门为生产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各种( )的数量。

A、最初投人B、中间投人C、最终产品D、总产品6、不能为资产所有者带来财产收人的是( )A、金融资产B、地下资产C、版权ID、机器设备的租借7、收人初次分配所形成的流量属于( )A、经常性收人B、转移性收人C、生产性收人_D、分配性收人8、按照非金融资产产生的情况,可将其归纳为( )A、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B、生产资产和非生产资产C、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D、固定资产、存货和贵重物品9、下列各项中属于资本转移的是( )A、某企业购人机器设备B、某企业向灾区捐款C、某企业向政府交纳所得税D、某企业接受国外捐赠款项用于厂房的修建10、资产负债流量核算反映的是( )A、期初资产存量B、期末资产存量C、两个时点间资产负债变动D、一定时期的资产负债总量11、国民资产负债分类是根据( )划分的。

A、资产负债流动性B、企业的经营过程C、资产性质D、综合考虑以上因素12、一国国民经济是由该国( )上的常住单位组成的。

A、地理领土B、经济领土C、政治领土、D 全部领土13、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常用的差额指标是( )A、进出口差额B、国外净要素收支C、国际收支基本差额国际收支总差额14、国民经济总量帐户体系中的收人再分配帐户的主要目的是( )A、反映实物量特征和供给与需求状况B、反映一定时期生产成果和价值形成C、反映一定时期国民所分配收人D、核算国民可支配收人15、国际规定的劳动适龄人口的标准是( )A、16岁以上全部人口B、16岁至60岁的全部人口C、男16-60周岁、女16-55周岁的全部人口D、男16-60周岁、女16-55周岁的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二、多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五个选项中,有二个或二个以上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小题3分,共15分)1、国民经济核算中反映国民经济收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结果总量特征的指标有( )A、国内生产总值B、国民原始收人C、国民可支配收人D、最终消费支出E、总储蓄额2、我国国民经济机构部门包括( )A、非金融企业部门B、金融机构部门C、政府部门D、住户部门E、国外部门3、个人消费支出包括下述内容( )A、缴纳个人所得税B、非耐用消费品支出C、耐用消费品支出D、文化服务费用支出E、购置房产4、某企业为本单位职工交纳退休保险金50万元,这属于( )A、居民部门转移性收人B、居民部门转移性支出C、政府部门人转移性收人D、政府部门人转移性支出E、资本转移5、库存是指生产单位所持有的各种存货,具体包括( )A、材料和供应品库存B、在制品库存C、制成品库存D、转卖货物库存E、小型的、简单的或价值较低的耐用品三、判断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国民经济统计学习题考试

国民经济统计学习题考试
3.怎样理解国民经济统计、国民收入统计与国民经济核算三者之间的关系?
4.何谓国民经济核算?它与企业经济(经营)统计之间是何种关系?
5.试简述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框架和内容?
6.国民经济账户体系(SNA)与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MPS)两者之间有何主要区别?又有何共性?
7.何谓“经济流量"和“经济存量”,两者有何区别与联系?
国民经济统计学习题考试
————---—----—————-—-—--————————— 作者:
———-——---——-—--——-—————————————— 日期:
第一章 总论
简答题
1.何谓“国民经济”?它包括哪两个紧密联系的方面?试简要说明国民经济实物运动和价值运动的基本过程.
2.为何说社会总供需平衡是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集中表现,也是国民经济顺利运行的基础条件?
4.国民经济生产与使用核算的核心内容是( )。
A、资产负债核算 B、国际收支核算
13.国民经济统计学与相关的经济统计学科,如国民经济学、国民经济管理学等,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怎样?
第二章 国民经济统计的分类、原则与方法
一、单项选择题
1.领域分类是以( )为分类标志的。
A产品经济用途 B经济单位活动属性 C 经济单位隶属关系 D经济类型
2.对应于产业部门分类的分类单位是( )。
A机构单位 B 基层单位 C经济活动 D产品
6.划分国内经济活动和国外经济活动的基本依据是( )。
A基层单位和机构单位 B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
C机构单位和机构部门 D基层单位和产业部门
7.有权拥有资产和承担负债,能够独立从事经济活动和与其它实体进行交易的经济实体称为( )。
A常住单位 B非常住单位 C基层单位 D 机构单位

国民经济统计学测试题2

国民经济统计学测试题2

《国民经济统计学》考试试题(二)
一、填空题 (12分)
1.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通常把所有常住机构单位分成 、 、、 和
五大机构部门。

2.总产出的计算方法主要有 、 、 和 四种方法。

3.政府财政核算体系(GFS)中构造的“无有”是
4.金融相关比率是指______________
5.GDP= GNI-
二、名词解释 ( 6*4=24分)
1.国民总收入
2.有保证的经济增长率
3.经济利益中心
4.经济流量
5.国际投资头寸表
6.常住单位
三、简答题(24分)
1.机构单位与基层单位的区别(5分)
2.判断经济资产范围的必备条件是什么(5分)
3.什么是经济领土?其范围如何?(5分)
4.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统计与SNA的国内生产总值统计之间有什么不同?(8分)
四、计算题( 10分)
什么是三方等价原则?下表为某国国内生产总值帐户表,三方等价原则如何得以体现?要求写出公式。

某国国内生产总值帐户表
五、论述题(30分,每题15分)
1.谈谈对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的认识和理解
2.国家统计局公布,“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月下降1.1%,其中城市下降1.4%,农村下降0.4%。

1-5月累计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下降0.8%。

”这说明我国的经济形势如何?并谈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原有编制方法的优缺点。

国民经济统计学试题和答案

国民经济统计学试题和答案

国民经济统计学试题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每小题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的。

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30分)1、在国民经侨核算的收人分配阶段,反映国民经济收入初次分配总量特征的指标是( )A、国内生产总值B、国民原始收人C、国民可支配收人D、社会总产出2、国民经济基层单位根据生产产品或服务的同质性分类形成( )A、机构部门B、产业部门C、行业部门D、综合部门3、国民经济活动的微观主体是( )A、基层单位B、产业部门C、常住单位D、非常住单位4、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及大修理属于( )A、固定资产折旧B、固定资产损耗C、中间消耗D、固定资产投资5、直接消耗系数就是某部门为生产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各种( )的数量。

A、最初投人B、中间投人C、最终产品D、总产品6、不能为资产所有者带来财产收人的是( )A、金融资产B、地下资产C、版权ID、机器设备的租借7、收人初次分配所形成的流量属于( )A、经常性收人B、转移性收人C、生产性收人_D、分配性收人8、按照非金融资产产生的情况,可将其归纳为( )A、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B、生产资产和非生产资产C、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D、固定资产、存货和贵重物品9、下列各项中属于资本转移的是( )A、某企业购人机器设备B、某企业向灾区捐款C、某企业向政府交纳所得税D、某企业接受国外捐赠款项用于厂房的修建10、资产负债流量核算反映的是( )A、期初资产存量B、期末资产存量C、两个时点间资产负债变动D、一定时期的资产负债总量11、国民资产负债分类是根据( )划分的。

A、资产负债流动性B、企业的经营过程C、资产性质D、综合考虑以上因素12、一国国民经济是由该国( )上的常住单位组成的。

A、地理领土B、经济领土C、政治领土、D 全部领土13、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常用的差额指标是( )A、进出口差额B、国外净要素收支C、国际收支基本差额国际收支总差额14、国民经济总量帐户体系中的收人再分配帐户的主要目的是( )A、反映实物量特征和供给与需求状况B、反映一定时期生产成果和价值形成C、反映一定时期国民所分配收人D、核算国民可支配收人15、国际规定的劳动适龄人口的标准是( )A、16岁以上全部人口B、16岁至60岁的全部人口C、男16-60周岁、女16-55周岁的全部人口D、男16-60周岁、女16-55周岁的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二、多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五个选项中,有二个或二个以上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小题3分,共15分)1、国民经济核算中反映国民经济收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结果总量特征的指标有( )A、国内生产总值B、国民原始收人C、国民可支配收人D、最终消费支出E、总储蓄额2、我国国民经济机构部门包括( )A、非金融企业部门B、金融机构部门C、政府部门D、住户部门E、国外部门3、个人消费支出包括下述内容( )A、缴纳个人所得税B、非耐用消费品支出C、耐用消费品支出D、文化服务费用支出E、购置房产4、某企业为本单位职工交纳退休保险金50万元,这属于( )A、居民部门转移性收人B、居民部门转移性支出C、政府部门人转移性收人D、政府部门人转移性支出E、资本转移5、库存是指生产单位所持有的各种存货,具体包括( )A、材料和供应品库存B、在制品库存C、制成品库存D、转卖货物库存E、小型的、简单的或价值较低的耐用品三、判断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试题和答案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试题和答案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试题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调查某市工业企业生产设备的适用情况,调查的统计总体是【】A.该市全面工业企业B.该市每一个工业企业C.该市工业企业的每一台生产设备D.该市工业企业的全部生产设备正确答案:A(1分)教材P122.下列标志中,属于品质标志的是【】A.产品成本B.企业增加值C.企业经济类型D.企业职工人数正确答案:C(1分)教材P113.调查大庆、胜利、大港、中原等几大油田,以了解我国石油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组织形式是【】A.普查B.重点调查C.典型调查D.抽样调查正确答案:B(1分)教材P204.某连续变量数列,第一组为开口组,其上限为100,第二组为100——150,则第一组的组中值为【】A.25B.50C.75D.100正确答案:C(1分)教材P405.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志结合起来进行的层叠分组,称为【】A.品质分组B.简单分组C.平行分组D.复合分组正确答案:D(1分)教材P366.下列指标中,属于总量指标的是【】A.劳动生产率B.商品库存最C.单位产品成本D.计划完成程度正确答案:B(1分)教材P547.某厂2009年实际产值200万元,2010年产值计划增长10%,实际完成231万元,则该厂2010年超额完成计划【】A.5.0%B.5.5%D.115.5%正确答案:A(1分)教材P608.某小组的统计学成绩如下:70.80,80.81,82.83,83.84,84。

则该小组统计学成绩的众数为【】A.80B.81C.83D.84正确答案:C(1分)教材P719.某班30名学生的平均成绩是75分,其中20名男生的平均成绩为70分,则其余10名女生平均成绩为【】A.80B.85C.90D.95正确答案:B(1分)教材P6410.定基增长速度与环比增长速度之间的关系是【】A.定基增长速度等于各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B.定基增长速度等于各环比增长速度之和C.各环比增长速度加1后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增长速度加1D.各环比增长速度加1后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增长速度正确答案:C(1分)教材P11011.若p表示价格,q表示销售全,则∑∑-0111pqpq表示【】A.价格变化对销售额的影响B.销售领变动对价格的影响C.销售量变化对销售额的影响D.价格变化对销售全的影响正确答案:A(1分)教材P15312.某企业今年与去年相比,产量增长了15%,单位产品成本增长了10%,则总成本增长的百分比为【】A.4.8%B.5%C.25%D.26.5%正确答案:D(1分)教材P14713.若相关系数r=-0.4,则表明两变量之间【】A.不相关B.低度直线相关C.中度直线相关D.高度直线相关正确答案:B(1分)教材P21214.已知某地区2010年末人口年龄构成情况为;14岁以下人口300万,15—64岁人口500万,65岁以上人口120万,则该地区的负担老年人口系数是【】A.15%B.2钱C.40%D.60%15.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之差称为【】A.总迁移率B.净迁移率C.人口增长率D.人口自然增长率正确答案:D(1分)教材P25416.建筑业总产出的计算.原则上采用【】A.工厂法B.公司法C.部门法D.产品法正确答案:D(1分)教材P31417.2011年5月31日,100美元折合人民币648元,该外币标价方法是【】A.水平法B.累计法C.直接标价法D.间接标价法正确答案:C(1分)教材P35118.财政收人增长速度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的比值称为【】A.财政收人弹性系数B.财政收入边际倾向C.财政支出弹性系数D.财政支出边际倾向正确答案:A(1分)教材P39419.资金流全核算中.部门分类的依据是【】A.国民经济部门B.机构部门C.行业部门D.产业部门正确答案:B(1分)教材P40520.ASHA指标计算公式中的分母为【】A.人口出生率*婴儿死亡率B.人口出生率*老年死亡率C.人口出生率*成人死亡率D.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正确答案:A(1分)教材P467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国民经济统计学--第一章 总论(练习题)

国民经济统计学--第一章 总论(练习题)

国民经济统计学--第一章总论(练习题)一、单选题1.国民经济核算是对_____所进行的系统定量描述。

A. 物质生产活动B. 非物质生产活动C. 社会经济活动D. 国民经济活动总体(正确答案)2.下列属于我国常住单位的是_______。

A. 外商投资企业(正确答案)B. 外国领事馆C. 季节性来华务工人员D. 外国机构在中国的临时办事处3. _____反映了生产过程中各产业相互之间的生产与使用关系,对产业部门之间的货物服务流量做了详细的描述。

A. 国民收入与生产核算B. 资金流量核算C. 投入产出核算(正确答案)D. 资产负债核算4.国民经济核算的目的主要是为_________提供坚实的数据基础。

A.宏观经济管理(正确答案)B.企业业务管理C.政府财政管理D.行业经济管理5.国民经济的最终结果是提供一套全面、系统的_________,来显示国民经济过程及其成果。

A.指标体系B.分类指标.C.数据资料(正确答案)D.概念体系6.下列属于基层单位的基本特征的是_____。

A.独立拥有资产、承担负债B.能够直接获取有关生产活动的投人产出数据资料(正确答案)C.能够独自从事经济活动D. 能够独立与其他单位进行经济交易:7.根据权责发生制记录经济活动,以下具体处理方式错误的是______A.某顾客用现金购买商品,按购买时间记录B.某消费者在娱乐城消费后刷卡结账,按结账时间记录C.某工厂生产中消耗了一批原材料,按消耗时间记录原材料消耗D.某企业本应按月向雇员支付工资,但由于企业大幅亏损,拟于两个月后支付工资,故应两个月后记录(正确答案)8.在国民经济核算中,外商投资企业的留存收益一般按两个流程来处理.即子公司将财产收入汇给国外母公司,然后母公司对子公司进行再投资,这种处理方法称为_______A.分解B.改道(正确答案)C.取净额D.合并9. _______反映了生产过程中各产业间的生产与使用关系,对产业部门之间的货物和服务流量做了详细的描述。

国民经济统计学一到三章习题

国民经济统计学一到三章习题

+ 国民经济核算复习题(第一章到第三章)一、单项选择题1、反映国民经济生产最终成果的统计指标是()。

A、国内生产总值B、社会总产值C、国民生产总值D、社会最终产品2、国民经济核算的理论基础是()。

A、会计学B、统计学C、经济学D、哲学3、划分国内经济活动和国外经济活动的基本依据是()。

A 基层单位和机构单位B 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C 机构单位和机构部门 D基层单位和产业部门4、一个国家的经济领土,()在国外的领土飞地。

A、包括B、不包括C、可以包括也可以不包括D、以上都对5、有权拥有资产和承担负债,能够独立从事经济活动和与其它实体进行交易的经济实体称为()。

A、常住单位B、非常住单位C、基层单位D、机构单位6、常住单位是指()。

A、在一个国家地理领土内的经济单位B、在一个国家经济领土内的经济单位C、在一国经济领土内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D、在一国地理领土内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7、机构单位可以分为两类()。

A基层单位和机构单位B住户和法人单位C机构单位和机构部门D基层单位和产业部门8、常住单位定义中的经济领土不包括()。

A.领土、领海、领空 B.具有海底开采管辖权的大陆架C.驻外使馆和领馆用地 D.国外驻该国的使馆和领馆用地9、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属于()。

A.第一产业B.第二产业C.第三产业D.前者属于第二产业,后者属于第三产业10、在国民经济核算中,划分国内经济活动和国外经济活动核算的基本依据是()。

A.住户和法人单位B.营利性机构单位和非营利性机构单位C.常住机构单位和非常住机构单位D.基层单位和产业部门11、国民经济基层单位根据生产产品或服务的同质性分类形成()。

A.机构部门 B.产业部门 C.行业部门 D.综合部门12、国民经济活动的微观主体是()。

A.基层单位B.产业部门C.常住单位D.非常住单位13、某公司的主营业务是为社会各界提供咨询服务,该公司属于()。

A、第一产业B、第二产业C、第三产业D、以上都不对14、保险公司属于()。

国民经济统计学复习资料

国民经济统计学复习资料

国民经济统计学复习资料1. 概念题常住经济单位完全消耗系数经济资产完全需求系数2. 简答题什么是经济存量和经济流量?简述两者之间的关系。

怎么理解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总收入之间的关系?什么是经常转移和资本转移?如何区别?什么是国内生产总值?试写出从生产、分配和使用角度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公式。

机构部门分类为何要以机构型单位作为分类标志?机构型单位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第三章P903-20.已知有关报告年国民经济资料如下:国内生产总值940亿元,固定资本消耗58亿元,来自国外要素收入净额1.2亿元,来自国外经常转移净额0.5亿元。

试计算报告年的以下指标:(1)国内生产净值;(2)国民总收入;(3)国民净收入;(4)国民可支配总收入;(5)国民可支配净收入;解:(1)NDP=GDP-固定资本消耗=940-58=882亿元(2)GNI=GDP+国外净要素收入=940+1.2=941.2亿元(3)NNI=GNI-固定资本消耗=941.2-58=883.2亿元(4)GNDI=GNI+得自国外经常转移净额=941.2+0.5=941.7亿元(5)NNDI=GNDI-固定资本消耗=941.7-58=883.7亿元3-21.已知某地区非金融企业部门增加值总计980亿元,支付劳动者报酬417亿元,上缴生产税102亿元,从政府获得生产补贴3.5亿元,支付银行利息等财产收入63亿元,获得国债利息、红利等财产收入28亿元,用于职工生活困难补助支出6亿元,支援灾区捐款4亿元,上缴所得税65.8亿元。

试计算该地区非金融企业部门的总营业盈余、原始总收入(余额)和可支配总收入。

解:总营业盈余=增加值-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980-0-417-(102-3.5)=464.5(亿元)原始总收入=增加值+该地区初次分配净收入之和=980+(28+3.5)-(63+417+102)=429.5(亿元)可支配总收入=原始总收入+该地区再次分配净收入之和=429.5+(-65.8-6-4)=353.7(亿元)第四章P1284-15.假设国民经济分为(农业)、轻(轻工业)、重(重工业)、其他4个部门,通过调查取得一下资料(单位:亿元):(1) 农业总产出1200,轻工业总产出1560,重工业总产出2040,其他总产出1200;(2) 农业生产中消耗农产品70.2,轻工业产品2,重工业产品31.3,其他31.3; (3) 轻工业生产中消耗农场品174.4,轻工业产品451,重工业产品217.8,其他251.2;(4) 重工业成产中消耗农产品149.3,轻工业产品26.3,重工业产品876.2,其他270.7;(5) 国内生产总值2801.3,其中,各部门提供的最终产品分别为:农业673.7,轻工业988.2,重工业677.3。

国民经济统计学试卷和参考答案

国民经济统计学试卷和参考答案

) w
这里 w 代表权数,可以根据相关信息得到。我国编制零售价格指数、居民消费价
格指数、房屋销售价格指数等就是采用这种方法进行的。
第 14 页 共 15 页
帕氏指数公式的另一个变形是加权倒数平均公式(即加权调和平均公式),记
为 H:
H = p1q1 =
p1q1
p0q1
( p0 / p1) p1q1
二、机构部门分类
机构部门是由从事相同或相近经济活动的机构单位集合所组成的部门。所谓机构单位 (Institutional Unit)是指独立拥有资产和负债,从事经济活动并与其他经济实体进行交易的经济实 体,是进行经济决策的基本单位,通常能够编制出一套包括资产负债表在内的完整的经济账户。
第 11 页 共 15 页
1.国民经济 2.资本资料工业
3.(I A)1
4.经常项目 5.供求差额 二 、 简 答 题 (6×5=30) 1.试述国民经济统计学与部门统计学、宏观经济学的关系。
一方面,现代经济学为国民经济统计学提供理论基础。 现代经济学的发展为国民经济统计学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并拓展了许多新
的研究领域,大大促进了国民经济统计学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统计学来说,如果离
第 8 页 共 15 页
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
Km =
Qt Pt ) /( Qt Pi ) V的剑桥方程式 M=KPY,可以得到:
gM gY = gK + gP
两因素积法
为了考察公开的和隐蔽的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与通货膨胀率之间
的关系,这里我们引入两因素积法。
4.简述通货膨胀的测算方法。
(1)从从从从从从从从从从从从从从 通货膨胀率是指一定时期内价格指数的增长率,其计算公式如下:

国民经济统计学课后习题答案

国民经济统计学课后习题答案

国民经济统计学课后习题答案1-6 何谓“经济存量”和“经济流量”,两者有何区别与联系,经济存量是在一定的时点,国民经济循环中具备的资源,包括人力、财力和物力资源。

经济流量是一定时期内的生产、收入、消费、投资和金融等流量。

人们运用既有的存量资源进行经济活动就形成各种各样的经济流量;而流量运动的结果又会使原有的资源存量发生变化。

没有存量,流量就成了无源之水;而没有流量,存量也就成了无用之物。

因此,国民经济循环在数量上表现为存量与流量的统一,两者相辅相成,必须联系起来加以研究。

1-7 何谓“国民经济五大核算“,它们之间有何分工与联系,国民经济五大核算:1. 国内生产与国民收入核算(GDP核算)——反映国民经济关键总量及其内在联系;2. 投入产出核算——从技术经济角度考察国民经济的内在结构和部门间的关联;3. 资金流量核算——反映国民经济分配、消费、投资和金融等过程中的资金运动情况;4. 资产负债核算——反映国民经济各部门的资产负债规模、结构、相互关系及其变动情况,同时反映国民财富的规模、结构和变动情况;5. 国际收支核算——是对前述各种核算中有关对外经济往来和关系的内容进行的系统归纳的结果,具体分为国际收支和国际头寸的核算。

五大核算既互有分工,又紧密联系,他们彼此间形成了有关“总量与结构”、“流量与存量”、“国内与对外”的三重互补关系,因此形成一个相对完备的核算和分析体系。

1-14 何谓“常住经济单位”,在常住单位的定义中,“经济领土”及“经济利益中心”的基本规定是什么,有何作用,“常住经济单位”是指在本国的经济领土上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机构单位,简称常住单位。

其中明确了两个基本规定:1.“经济领土”是在通常的地离疆土或政治领域的基础上,加上一些本国在国外的“领土飞地”,同事又要减去国外在本国的类似的领土飞地。

2. 必须在该经济领土上具有某种“经济利益中心”,即拥有相对固定的活动场所,并在当地长期从事某种经济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国民经济核算》复习题陈正伟 2012-5-20一、名词解释第一章国民经济国民经济核算 p3经济领土 p13常住单位 p13机构单位 p15基层单位 p17经济流量 p20经济存量 p20第二章国内生产总值 p44综合生产观 p35中间产品 p42最终产品 p42生产者价格 p45购买者价格 p45基本价格 45增加值 p54工厂法 p49产品法p50第四章资金流量 p135非金融投资 p138/157/158国民总收入 p149国民可支配收入 p153经常转移 p151资本转移 p151实物社会转移 p154储蓄 pp156第五章金融交易 p179金融资产 p175货币黄金p176通货 p176净金融投资 p179第六章经济资产p198积累核算 p218永续盘存法 p208重估价核算 p221名义持有损益 p224中性持有损益 p224实际持有损益p225第七章对外经济核算 p237国际收支核算表 p241经常帐户 p243离岸价格 p246到岸价格 p246二、思考题第一章1.什么是国民经济核算?国民经济核算的功能有哪些?p32.SNA-1993显示出什么样的特点和作用?p93.何谓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区分它们的原则是什么?p13-144.举例说明什么是机构单位?什么是基层单位?并比较机构部门分类和产业部门分类在国民经济核算中的作用。

P15-175.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对其构成部分进行简要说明。

P296.简述三次产业划分的原则。

见笔记7.简述国民经济核算的整体性原则。

见笔记8.简述我国三次产业划分。

第二章1.在核算中间投入时,应注意哪些要点?p522.为什么总增加值比净增加值在实践中应用得更加广泛?p803.国内生产总值与国内总收入之间有哪些区别和联系?p804.比较国内总产出、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净值的定义及所反映的经济内容,三者之间存在什么样的联系?p805.国内生产总值的三种计算方法,各有什么特点?p57-64第四章1、资金流量核算的范围如何确定?它与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有何联系?p1352、说明资金流量核算中实物交易和金融交易的内容和特点。

P1353、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与人均国民总收入有何区别和联系?p1504、结合资金流量表实物交易部分,说明其包含的基本平衡关系。

P1655、如何通过资金流量核算度量一个机构单位或部门在非金融投资环节的资金余缺状况?结合具体机构部门,分析其资金余缺呈现何种格局?p160第五章1、理解金融交易和非金融交易的关系,其意义何在?p1802、为什么说金融交易的净金融投资不是金融交易的平衡项,而是金融交易核算的起点?p1813、试述资金流量表(金融交易)上的基本平衡关系。

P190第六章1、简述资产负债存量核算的基本思路。

P2082、什么是国民财富?在资产负债表中,如何度量国民财富?p213-2143、根据国民资产负债表,说明国民资产负债核算的主要平衡关系是什么?p2154、什么是资产物量的其它变化?具体包括哪几种类型?p2195、从国民经济核算来看,正确理解持有损益概念应注意哪些要点?p222第七章1、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如何识别不同机构单位的常住性?p235-2362、国际收支平衡表包括哪几个组成部分?p2433、国际收支核算采用的记录方法是什么?有什么特点? P253-2544、叙述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基本结构、主要特点及其内在平衡关系。

P2565、根据划线位置的不同存在几种不同的差额?不同的差额分别代表什么含义?p256三、单选题第一章1、反映国民经济生产最终成果的统计指标是()A国内生产总值B社会总产值C国民生产总值D社会最终产品2、国民经济核算是对()所进行的系统定量描述A物质生产活动B非物质生产活动C社会经济活动D国民经济活动总体3、国民经济核算的目的主要是为()提供坚实的数据基础A国家宏观经济管理B企业经济管理C地方经济管理D部门经济管理4、联合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第一版本是在()撰写的报告的基础上形成的A威廉·配第B西蒙·库茨涅茨C凯恩斯D理查德·斯通5、中国于()年取消了基于MPS的国民经济核算制度,这成为我国核算体系模式变革的重要标志。

A1985 B1992 C1993 D20026、下列属于我国常住单位的是()A外商投资企业B外国领事馆C季节性来华务工人员D外国机构在中国的临时办事处7、如果一个企业主要从事制造业,同时还从事运输业,对其进行产业分类时,应将其归入()A服务业B制造业C既归入服务业,也归入制造业D将这类特殊企业单独归类8、在国民经济核算中,外商投资企业的留存收益一般按两个流程来处理,即子公司将财产收入汇给国外母公司,然后母公司对子公司进行再投资,这种处理方式称为()A分解B改道C取净值D合并9、()是对同一国民经济运行过程进行系统核算采用的两种不同方法和表现形式,本质上并无不同A SNA和MPS B国民经济帐户和基本核算表C基本核算表与附属表 D国民经济帐户和部门帐户10、经济价值的收支,与实际资源流动的来源和使用,在方向上()A相同B相反C有时相同有时相反D无法确定答案:ADADC BABBB第二章1、国民经济生产核算的中心是()A社会财富 B居民生活水平C国内生产净值D国内生产总值2、理论上说,下列不属于生产核算范围的是()A企业自制设备B住户自有住房服务C家务劳动D毒品生产3、下列各项中,属于货物性服务产品的是()A运输邮电业的生产活动成果B金融中介的生产活动成果C文教卫生部门的生产活动成果D信息咨询业的生产活动成果4、根据国民经济核算关于生产活动的定义,一个企业的()不计入国内生产总值之中A主要生产活动B次要生产活动C辅助生产活动D B和C5、在当期粮食产量中,根据使用去向可以判断,不属于最终产品的是()A由粮食购销部门增加储备的粮食B用作畜牧业饲料消耗的粮食C由农户自产自用的粮食D被出口到国外的粮食6、在国民经济范围内,面粉是中间产品,这一命题()A总是对的B总是错的C对于企业来说是对的D当企业用作当期生产原材料时才能成立7、在国民经济核算中,运输业的总产出实际上等于()A支出成本B营业收入C客运收入D货运收入8、建筑业总产出核算采用了()A工厂法B产品法C销售收入—成本D工厂法兼产品法9、国民经济核算的固定资本消耗不等同于企业会计核算的固定资产折旧,对此,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前者还包括住户和非企业单位所拥有固定资本的折旧B两者对固定资产的计价原则不同C企业固定资产折旧数据建立在企业会计核算基础上,不存在主观估算色彩D前者需要对部分固定资产折旧进行虚拟估算10、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中间消耗的是()A原材料的运输费B大型机器设备更新C雇员的培训费D对机器设备的日常维修费1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生产税的是()A财产税B增值税C养路费D销售税12、支出法是立足于()对国内生产总值进行核算的A最终产品B增加值C成品D中间产品13、支出法核算GDP采用的计量价格是()A生产者价格B要素价格C基本价格D购买者价格14、工业企业自建厂房的生产活动及其产出应该计入()A工业总产出B工业增加值C建筑业总产出D房地产总产出15、从国民经济整体看,下列各项不属于固定资本形成之核算对象的是()A土地改良B建筑设备的净购买C计算机软件开发D购置二手设备的投资额16、下列关于存货变化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贯彻现期市场价格对存货变化进行估价B存货变化是当期货物入库价值与出库价值的差额C存货变化是期末存货价值与期初存货价值的差额D如果当期的生产(或进口)大于当期使用时,存货变化为正17、计算国民生产总值的三种方法,其结果应该是()A完全相等B不必相等C理论上相等,但实际上不一定相等D实际上相等但理论上没有意义18、国民总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差异根源在于本国与国外之间发生的()流动A经常流动B现期收入与财产税C要素收入D资本转移答案:DCACB DBDCB AADAD ACC第四章1、资金流量核算是以()进行分类核算的A产业部门B产品部门C机构部门D常住单位2、资金流量核算的计价依据是()A先进先出计价法B现期市场价格法C历史成本价D后进先出计价法3、在资金流量表中,每个机构部门列出“使用”和“来源”两个栏目,其中前者记录(),后者记录()A支出或者资金流出B支出或者资金流入C收入或者资金流出D收入或者资金流入4、从增加值到原始收入,占有份额明显增大的部门是()A非金融企业B金融机构C政府D住户5、下面哪种经济行为属于收入分配()A单位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障缴款B购买固定资产C购买消费品D出售价格上涨的股票6、下列属于生产资产的是()A土地B商誉C固定资产D股票7、下列不属于存货的有()A汽车厂家库存的汽车B汽车经销商储备的汽车C运输企业拥有的汽车D汽车厂家的汽车半成品8、下列项目中不属于非金融投资范围的是()A企业获得专利权B企业处置固定资产C存货增加D股东投资获得红利9、以下对于资本形成的时间界定,正确的说法是()A以交易者获得资产所有权的时间为主B以固定资产的生产时间为主C以固定资产投入使用的时间为主D以获得资产实物的时间为主10、按“收入是一个人在一星期当中所能消费的最高价值,并且预期他在周末的处境会和周初一样好。

”国民经济核算中与此对应的指标应是()A原始收入B劳动者报酬C储蓄D可支配收入答案:CB AD DA CCDAD第五章1、对一国或者一地区来说,当期国民可支配收入在用于最终消费后,如果其储蓄和投资不相等,就需要通过()来交易。

A非金融交易B黄金储备C国际储蓄资产交易D金融交易2、以下不属于金融交易的是()A房产的买卖B购买人身保险C企业向劳动者支付报酬D股价下跌导致市值的损失3、金融交易核算原则中不包括()A权责发生制B取净值C根据历史成本价格计价D合并原则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货币黄金和特别提款权只有债权人没有债务人B通货是发行机构的负债,持有人的资产C证券是持有人的资产,发行人的负债D保险专门准备金是保险公司的资产5、下列项目中属于金融资产变化的是()A非金融各部门贷款的净增加B非金融各部门存款的净增加C某上市公司新发行股票D某保险公司收到的保费收入答案:DDCDB第六章1、根据定义,国民财富是指()A GDP或GNI B国内各机构部门的净值之和C一国所拥有的非金融资产D一国所拥有的所有资产2、以下有关持有损益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实际持有损益是指资产的价格变化幅度与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化幅度相同B对于通货、存款和贷款,其票面价值不受价格的影响,因此其名义持有损益恒等为零C中性持有损益总是正值D名义持有损益总是比实际持有损益大3、进行资产负债核算时,所采用的部门分类是()A产业部门分类B基层单位分类C机构部门分类D没有严格的分类4、在通货膨胀期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对于存款者而言,其名义持有损益始终为零B对于股票持有者而言,其中性持有损益为负C对于现金持有者而言,其实际持有损益为负D对于贷款承担者而言,其中性持有损益为正5、以下变动已经引起持有损失的是()A固定资本消耗B某居民收到国外汇款800美元,适逢人民银行下调美元汇率C据有关消息称,股民甲购买的股票A将会大幅贬值D一部分产成品在贮存过程中发霉腐烂,造成损失答案:BBCBB第七章1、下列不属于我国常住单位的是()A我国某企业拥有的船只在国际水域航行B我国受国外单位委托的代理商C中国驻美国的大使馆D中国驻外使馆的外籍工作人员2、下列属于国际收支核算范围的是()A生产核算B收入分配核算C消费核算D积累核算3、接受国外的物品捐赠应记入()A经常帐户B资本帐户C金融帐户D储备帐户4、根据国际收支核算的规则,货物进出口计价均采用()A离岸价格B到岸价格C出口货物按离岸价格,进口货物按到岸价格D出口货物按到岸价格,进口货物按离岸价格5、下列不属于经常帐户中收益项核算范围的是()A社会保障缴款B实物报酬C救济捐款D直接投资收益6、对外资本帐户记录一国常住单位与非常住单位之间发生的()A金融性资本交易B非金融性资本交易C既有金融性又有非金融性资本交易D以上均不对7、原则上,如果常住单位拥有国外企业股权或股票权比例为(),则该投资即可视为直接投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