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F评分筛查急性脑梗死患者合并心房颤动的临床研究
NT-proBNP、CRP及心肌酶水平在预测急性脑梗死伴脑心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
NT-proBNP、CRP及心肌酶水平在预测急性脑梗死伴脑心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尚鑫;孙君;张莉【期刊名称】《哈尔滨医药》【年(卷),期】2024(44)1【摘要】目的探讨N末端脑利肽前体(NT-proBNP)、C反应蛋白(CRP)及心肌酶水平在预测急性脑梗死(ACI)伴脑心综合征(CCS)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以102例ACI患者为研究对象,于收治7d内是否发生CCS予以分组,设为CCS组(n=65例)及非CCS组(n=37例),收集两组人口学资料、心功能指标、心肌酶水平、NT-proBNP及CRP并进行比较,经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心肌酶水平、NT-proBNP及CRP的预测价值。
结果相比于非CCS组,CCS组LVEF更低,LDH、AST、ALT、CK、CK-MB、NT-proBNP、CRP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ROC分析结果显示:NT-proBNP预测ACI伴CCS发生诊断价值最高,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0.77%、81.08%,此时AUC值为0.917,最佳截断值为975.10ρg/mL,CK-MB居第2位,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4.62%、81.08%,此时ACU值为0.903,最佳截断值为45.90U/L,CRP则居3位,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3.85%、67.57%,此时ACU值为0.889,最佳截断值为20.05mg/L。
结论ACI伴CCS患者多有心肌酶水平、NT-proBNP及CRP升高,以上指标用于ACI伴CCS 患者诊断有一定预测价值,尤以NT-proBNP预测价值最高。
【总页数】4页(P48-51)【作者】尚鑫;孙君;张莉【作者单位】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相关文献】1.cTnI、hs-CRP及NT-proBNP水平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择期PCI术后左室重构的预测价值2.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治疗后hs-CRP、NT-proBNP联合cTnI检测在预测术后MACE中的价值分析3.血清NT-proBNP、CRP检测预测急性脑梗死脑心综合征的临床价值分析4.血清NT-proBNP、cTnI、hs-CRP联合检测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5.丹红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 术后血清心肌酶NT-proBNP、hs-CRP水平的影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伴心房颤动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的疗效
伴心房颤动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的疗效王姝瑶【摘要】目的:探讨对脑梗死伴有心房颤动患者行静脉溶栓治疗的效果。
方法将我院168例患者纳入此次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例数均为84例,对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和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实验组预后效果(95.24%)优于对照组(76.19%),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NIHSS评分(2.54±0.63)分优于对照组(6.35±2.17)分,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伴有心房颤动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行静脉溶栓治疗,效果显著。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intravenous thrombolytic therapy on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associated with atrial ifbrillation.Methods 168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were randomly divided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84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prognosis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and clinical effcacy were compared. Results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better prognosis (95.24%) than the control group (76.19%),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igniifcant (P<0.05). The NIHSS score (2.54 ± 0.63)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better than (6.35 ± 2.17)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ifcant (P<0.05). ConclusionIn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associated with atrial ifbrillation, intravenous thrombolytic therapy, the effect is signiifcant.【期刊名称】《中国继续医学教育》【年(卷),期】2016(008)032【总页数】3页(P136-138)【关键词】心房颤动;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作者】王姝瑶【作者单位】内蒙古通辽市医院神经内2科,内蒙古通辽 028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42脑梗死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在脑卒中的发病患者中占据60%~80%,具有发病急促、病情复杂以及并发症多等特点[1]。
STAF及LADS评分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心房颤动预测价值研究
STAF及LADS评分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心房颤动预测价值研究张蕾;曹秉振【摘要】目的:分析STAF评分及LADS评分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心房颤动中的预测价值,以期提高临床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因诊断的效率,为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预后判断及二级预防措施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4例,所有患者未能在就诊后24h内做出TOAST分型判断.对124例患者分别采用STAF评分及LADS评分预测患者合并心房颤动的几率,后续继续采用心电图、超声等手段检查患者是否合并心房颤动.以心电图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计算STAF评分、LADS评分及STAF评分联合LADS评分预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心房颤动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结果:经连续心电图检查、实验室检查、病情观察及随访,124例患者中有25例确诊合并有心房颤动,发病率20.16%,STAF评分21例判断为心房颤动,LADS评分判断为心房颤动者23例,STAF评分联合LADS评分判断为心房颤动者23例.STAF评分联合LADS评分预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合并心房颤动的特异度97.98%,灵敏度84.00%,准确度95.16%,均高于STAF评分单独预测和LADS评分单独预测.结论:STAF评分联合LADS评分可快速、简单且较为准确的预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是否并发心房颤动,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及早开展对症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期刊名称】《陕西医学杂志》【年(卷),期】2017(046)008【总页数】3页(P1034-1036)【关键词】缺氧缺血性,脑卒中;心房颤动/诊断;@STAF评分;@LADS评分;预测【作者】张蕾;曹秉振【作者单位】济南军区总医院神经内科济南 250001;济南军区总医院神经内科济南 25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3△通讯作者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脑卒中中较为危重的类型,又称脑梗死,约占到脑卒中的60%~80%。
STAF评分筛查急性脑梗死患者合并心房颤动的临床研究
STAF评分筛查急性脑梗死患者合并心房颤动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探讨STAF评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合并心房颤动(AF)的筛查价值。
方法225例临床诊断为急性脑梗死并完成STAF评分患者,收集患者人口学信息、入院后首次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常规心电图(ECG)、心脏彩超、24 h动态心电图组合、头颈部血管评估等检查结果。
对所有患者进行STAF评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STAF 诊断AF的最佳界值,计算其灵敏度与特异度,分析其诊断价值。
结果225例患者中男143例,女82例,年龄37~90岁,平均年龄(65.0±9.5)岁。
STAF 评分诊断AF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12,以STAF评分≥5分作为最佳截断点,此时灵敏度为92.68%,特异度为86.41%,阳性预测值为60.31%,阴性预测值为99.22%,假阴性率7.32%,假阳性率13.59%,阳性似然比 6.82,阴性似然比0.08,约登指数为0.79。
结论STAF评分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合并AF 具有较好的筛查价值。
关键词STAF评分;急性脑梗死;心房颤动【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and discuss the value of STAF score in screening atrial fibrillation in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patients. Methods There were 225 patients with clinical diagnosis of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and completed STAF score. Collection were made on inspection results of demographic information,first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score,routine electrocardiogram (ECG),echocardiography,24 h 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 combination and head and neck vascular evaluation. All patients were scored by STAF,and 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curve was drawn to determine the optimal boundary value of STAF in diagnosis of AF. The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were calculated to analyze its diagnostic value. Results There were 143 males and 82 females,aged 37~90 years,with an average age of (65.0±9.5)years in 225 patients. The area under the ROC curve of STAF score in the diagnosis of AF was 0.912,and STAF score ≥5 points was the best cut-off point,with sensitivity as 92.68%,specificity as 86.41%,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as 60.31%,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as 99.22%,false negative rate as 7.32%,false positive rate as 13.59%,positive likelihood ratio as 6.82,negative likelihood ratio as 0.08. The Youden index was 0.79. Conclusion STAF score shows good value in screening atrial fibrillation in acute ischemic stroke patients.【Key words】STAF score;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trial fibrillation腦梗死是危及人类健康的重要杀手,已经成为我国人口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
替罗非班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替罗非班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刘群;刘鹏辉【期刊名称】《临床合理用药杂志》【年(卷),期】2024(17)10【摘要】目的观察替罗非班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2年9月长沙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58例,遵循随机信封分组法分为实践组和对照组,各29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践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治疗。
比较2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小板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量表(QOL)评分、炎性指标及不良反应。
结果实践组总有效率为96.55%,高于对照组的72.41%(χ^(2)=6.444,P=0.011)。
治疗后,2组血小板黏附率、血小板聚集率低于治疗前,且实践组低于对照组(P<0.01);2组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QOL评分高于治疗前,且实践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2组白介素-6、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低于治疗前,且实践组低于对照组(P<0.01)。
实践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7.24%vs.6.90%,χ^(2)=0.650,P=0.420)。
结论替罗非班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效果确切,可显著调节患者血小板功能,减轻神经功能损伤,维持良好生活质量,减少机体炎性反应,且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
【总页数】3页(P62-64)【作者】刘群;刘鹏辉【作者单位】长沙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湖南省康复医院普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相关文献】1.替罗非班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2.静脉应用替罗非班注射液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效果观察3.替罗非班联合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4.盐酸替罗非班联合常规治疗在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5.替罗非班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效果及对神经功能与炎性因子的影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卒中 房颤抗凝
卒中1年死亡率:有房颤者>无房颤者
P<0.001
Stroke. 1997:311
卒中致残率:有房颤者>非房颤者
Stroke. 1996:176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抗凝治疗降低卒中的发生率
60~70%
中国华法林临床应用率低
中华内科杂志.2004:491 Arch Intern Med. 2000:41
2012年房颤分4类
中国房颤患者INR的合理范围
INR
Chin J Intern Med. 2004: 258
不同指南目标INR
目标INR
日本2010指南 ESC2010指南 <70yrs: INR 2.0-3.0 ≥70yrs: INR 1.6-2.6 INR 2.0-3.0,目标值2.5
ACC/AHA/HRS/STS2014指南
卒 中
房颤抗凝 YES OR NO
扶风县中医院脑病科 张云龙
房颤抗凝现状 房颤最新分类 房颤伴随病及并发症 房颤的抗凝及评估 卒中/TIA合并房颤筛查
普通人群的发生率0.77%(30-85岁)
男性多于女性 房颤的发生与年龄相关 40-50岁:0.5% 80岁:5%-15% 致死致残主要原因: 血栓栓塞性并发症-脑卒中
1 1 1
总积分
6
9
抗凝药种类
凝血酶间接抑制剂:肝素、低分子量肝素 凝血酶直接抑制剂: Dabigatran(达比加群酯)、比伐卢定 维生素K拮抗剂:华法林 X因子抑制剂: Rivaroxaban(利伐沙班)、Apixaban(阿哌 沙班 )
抗凝药的选择(非瓣膜病)
CHA2DS2-VASC评分0分:不接受抗栓治疗(Ⅱa B) CHA2DS2-VASC评分1分:ASA?或华法林?或直接凝血酶抑制剂或Xa抑制剂?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和S-100β蛋白水平动态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和S-100β蛋白水平动态检测及其临床意义黄建辉;吴海雄【期刊名称】《临床合理用药杂志》【年(卷),期】2012(5)20【摘要】目的动态观察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S-100β蛋白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与病情、疗效及预后的关系。
方法将76例ACI患者分为轻型组31例、中型组24例和重型组21例,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33例作为对照组。
ACI患者给予常规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7、14天检测血清hs-CRP和S-100β蛋白水平,同时采用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脑卒中评分量表(MESSS)评定患者神经功能。
对照组同法进行血清hs-CRP和S-100β蛋白检测。
结果 ACI轻、中、重型组血清hs-CRP和S-100β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中、重型组高于轻型组,重型组高于中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ACI患者治疗后随着MESSS评分的降低,血清hs-CRP、S-100β蛋白水平也逐渐下降(P<0.01),三者呈正相关性。
结论 ACI患者血清hs-CRP和S-100β蛋白水平明显升高,并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动态观察ACI患者血清hs-CRP和S-100β蛋白水平变化,有助于监测病情、观察疗效和评估预后。
【总页数】2页(P9-10)【关键词】急性脑梗死;超敏C-反应蛋白;S-100β蛋白【作者】黄建辉;吴海雄【作者单位】广东省连平县第二人民医院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33【相关文献】1.动态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的临床意义 [J], 覃运荣2.急性脑梗死患者联合检测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和C反应蛋白水平的临床意义 [J], 桂千;冯红选;吴冠会;程庆璋3.血清hs-CRP同型半胱氨酸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水平检测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临床价值∗ [J], 劳小平;简祟东;叶长广4.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血清D-二聚体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 [J], 薛文杰5.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LP-PLA2、IL-18及hs-CRP水平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J], 雷光文;衡爱萍;冯蕾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房颤伴脑梗死诊治指南2020
房颤伴脑梗死诊治指南2020English Answer:Introduction.Atrial fibrillation (AF) is the most common sustained cardiac arrhythmia worldwide. It is associated with a significant risk of stroke, heart failure, and death. Cerebral infarction (CI) is a major complication of AF, and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AF and CI requires a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Diagnosis.The diagnosis of AF with CI is based on the presence of:AF, which can be diagnosed by electrocardiogram (ECG).CI, which can be diagnosed by brain imaging (e.g., computed tomography (CT) o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Management.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AF with CI involves:Anticoagulation: Warfarin or novel oral anticoagulants (NOACs) are recommended to reduce the risk of recurrent stroke.Antiplatelet therapy: Aspirin is recommended for patients with AF and CI who are at high risk of recurrent ischemic events.Rate control: Medications such as beta-blockers, calcium channel blockers, or digoxin can be used to control the heart rate in patients with AF.Rhythm control: Medications such as antiarrhythmic drugs can be used to restore and maintain normal sinus rhythm in patients with AF.Catheter ablation: Catheter ablation is a procedure that can be used to destroy the tissue that is causing the AF.Left atrial appendage closure: Left atrial appendage closure is a procedure that can be used to reduce the risk of stroke in patients with AF who are not candidates for anticoagulation.Follow-up.Patients with AF with CI should be followed up regularly to assess their symptoms, monitor their anticoagulation, and adjust their treatment as needed.Prognosis.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AF with CI is variable. The risk of recurrent stroke is highest in the first few months after the initial event. The risk of death is also increased in patients with AF and CI.Conclusion.AF with CI is a serious condition that requires prompt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The optimal management approach involves a multidisciplinary team and includes the use of anticoagulation, antiplatelet therapy, rate control, rhythm control, catheter ablation, and left atrial appendage closure.Chinese Answer:房颤伴脑梗死诊治指南2020。
缺血性卒中的规范化治疗-146-2019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
2、2014年缺血性卒中/TIA患者合并心房颤动的筛查及抗栓治疗中国专家共识指出,LADS<()分不考虑缺血性卒中/TIA合并房颤
A、7
B、6
C、4
D、5
E、9
3、目前指南推荐使用()CHA2DS2-VASc评分来评估房颤患者的卒中风险
A、STAF评分
B、HAS-BLED评分
B、5
C、3
D、6
E、4
8、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抗凝()小时内,不推荐静脉溶栓
A、24
B、4
C、12
D、6
E、48
9、急性脑梗死如果使用CT或MR灌注扫描,灌注不匹配区应大于(),并且ASPECTS评分应高于6分
A、3.3%
B、20%
C、10%
D、12%
E、15%
10、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推荐,对缺血性卒中发病()h内的患者,应根据适应证和禁忌证严格筛选患者,尽快静脉给予rtPA溶栓治疗
D、限酒
E、降糖治疗
2、2014年中国卒中二级预防指南推荐,颅内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70%-90%)导致的卒中或TIA患者,推荐BP<()mmHg
A、180/110
B、150/80
C、220/110
D、140/90
E、160/85
3、中国高血压与卒中的经校正的相对危险度为()
A、3.8-4.5
B、1.9-2.4
A、33.3%
B、50%
C、60%
D、80%
E、75%
3、ASPECTS评分在()分以上提示小或中等缺血灶卒中
A、2
B、5
C、3
D、6
E、4
4、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推荐,如没有条件使用rtPA,且发病在()h内,可严格选择患者考虑静脉给予尿激酶
射血分数保留心衰患者NT-proBNP与房颤的相关性研究
射血分数保留心衰患者NT-proBNP与房颤的相关性研究费思杰;张强;刘方方;孙彩红;信彩凤;白璐【期刊名称】《中国现代医药杂志》【年(卷),期】2023(25)1【摘要】目的探讨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HFpEF)患者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及其他因素与房颤(AF)的相关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8月就诊于我院心血管内科的HFpEF患者419例,其中合并AF 107例,检测血清NT-proBNP水平,根据血清NT-proBNP中位数水平(351pg/ml)分为两组(Q1组≤351pg/ml,Q2组>351pg/ml)。
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NT-proBNP及其他因素与AF的关系。
结果 (1)高NT-proBNP组(Q2组)AF发生率高;(2)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NT-proBNP水平[(OR=1.082,95%CI1.044~1.121),P<0.05],左心房内径(LAD)增大[OR=1.201,95%CI(1.129~1.277),P<0.05],平均心率增快[OR=1.033,95%CI(1.015~1.051),P<0.05]增加合并AF的风险;使用钙通道阻滞剂[OR=0.336,95%CI(0.172~0.657),P<0.05]降低合并AF的风险;(3) NT-proBNP 水平与发生AF风险的拟合曲线显示:随着NT-proBNP水平增高,发生AF风险增大;(4) ROC曲线显示:NT-proBNP预测HFpEF患者合并AF的截断值为421pg/ml,曲线下面积为0.862,敏感度为83.8%,特异性为74.5%。
结论在HFpEF患者中,NTproBNP、LAD、心率、使用钙通道阻滞剂与AF相关,NT-proBNP预测HFpEF合并AF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总页数】6页(P13-18)【作者】费思杰;张强;刘方方;孙彩红;信彩凤;白璐【作者单位】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相关文献】1.慢性心衰合并房颤患者血NT-proBNP水平及临床相关性研究2.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住院患者LVEF与NT-proBNP的相关性研究3.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与心脏舒张功能的相关性4.NT-proBNP、左心室质量指数与老年射血分数保留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研究5.非瓣膜性房颤并射血分数保留心衰患者超声心动图指标与NT-proBNP的相关性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血清尿酸及脑钠肽水平对射血分数保留型心衰患者并发心房颤动的诊断价值
血清尿酸及脑钠肽水平对射血分数保留型心衰患者并发心房颤动的诊断价值王佳楠;刘旭【期刊名称】《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年(卷),期】2024(33)2【摘要】目的:探讨血清尿酸(SUA)及脑钠肽(BNP)水平对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并发心房颤动(AF)的诊断价值。
方法:选择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收治的109例HFpEF患者。
根据是否发生AF,患者被分为窦性心律(SR)组(62例)和AF组(47例)。
收集、检测并比较两组包括SUA、BNP水平在内的一般资料。
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HFpEF患者发生AF的影响因素,使用ROC曲线分析SUA、BNP对HFpEF患者发生AF的诊断价值。
结果:与SR组比较,AF组高血压(71.0%比93.6%)、NYHAⅢ级比例(21.0%比40.4%)、SUA[(399.57±43.15)μmol/L比(462.40±78.38)μmol/L]、BNP[(2840.70±802.14)ng/L比(4013.83±1102.03)ng/L]水平、左房内径[(38.94±4.31)mm比(42.26±5.48)mm]均显著升高,LVEF[(65.79±9.66)%比(58.69±5.39)%]显著降低,P<0.05或<0.01。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UA、BNP、LAD均为HFpEF患者发生AF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01~1.153,P<0.05或<0.01),而LVEF为其独立保护因素(OR=0.874,P=0.006)。
ROC曲线分析显示,SUA、BNP及二者联合诊断HFpEF患者发生AF的AUC分别为0.747、0.815、0.894,联合检测的AUC显著高于SUA、BNP单一检测(Z=3.222、2.221,P=0.001、0.026)。
缺血性卒中的规范化治疗-146-2020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
2020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146缺血性卒中的规范化治疗(一)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筛选策略及风险管理1、合并()天内重大外伤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需要谨慎考虑A、24B、4C、14D、6E、482、急性脑梗死早期缺血性改变即使超过MCA流域的(),仍然是安全的,可以溶栓A、33.3%B、50%C、60%D、80%E、75%3、ASPECTS评分在()分以上提示小或中等缺血灶卒中A、2B、5C、3D、6E、44、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推荐,如没有条件使用rtPA,且发病在()h内,可严格选择患者考虑静脉给予尿激酶A、2.4B、4.5C、3D、6E、85、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推荐,溶栓患者的抗血小板或特殊情况下溶栓后还需抗凝治疗者,应推迟到溶栓()h后开始A、2.4B、4.5C、3D、6E、246、非对比增强CT像中有明显低密度影的患者,如果低密度影涉及范围超过大脑中动脉的(),则不可进行静脉rt-PA溶栓治疗A、33.3%B、50%C、60%D、80%E、75%7、发病()小时内轻型非致残性缺血性卒中,可以考虑静脉溶栓,应权衡治疗的获益和风险A、2B、5C、3D、6E、48、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抗凝()小时内,不推荐静脉溶栓A、24B、4C、12D、6E、489、急性脑梗死如果使用CT或MR灌注扫描,灌注不匹配区应大于(),并且ASPECTS 评分应高于6分A、3.3%B、20%C、10%D、12%E、15%10、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推荐,对缺血性卒中发病()h内的患者,应根据适应证和禁忌证严格筛选患者,尽快静脉给予rtPA溶栓治疗A、2.4B、4.5C、3D、6E、811、Lancet最新荟萃分析:无论年龄和卒中严重程度,()h内静脉溶栓与良好卒中转归相关,且尽早溶栓,获益更大A、2B、4.5C、3D、6E、812、急性脑梗死缺血的早期征象不包括以下哪项()A、MCA高密征B、脑沟加深C、豆状核模糊D、脑沟消失E、岛叶带消失(二)房颤卒中二级预防1、以下对于HAS-BLED评分的认识,错误的是()A、当评分增高时,应谨慎地进行获益风险的评估,制定适应的抗凝措施B、可用来确定出血风险,增加改善风险因素的意识C、在使用新型抗凝药时,若HAS-BLED评分≥3分,应使用低剂量D、应将HAS-BLED评分增高视为抗凝治疗禁忌证E、评分为0分为低危人群2、2014年缺血性卒中/TIA患者合并心房颤动的筛查及抗栓治疗中国专家共识指出,LADS<()分不考虑缺血性卒中/TIA合并房颤A、7B、6C、4D、5E、93、目前指南推荐使用()CHA2DS2-VASc评分来评估房颤患者的卒中风险A、STAF评分B、HAS-BLED评分C、DAPT评分D、CHA2DS2-VASc评分E、LADS评分4、房颤所致卒中占所有缺血性卒中的()A、15%-20%B、5%-10%C、10%-15%D、45%-50%E、35%-45%5、以下哪项不是华法林的局限性()A、抗凝疗效不可预测B、不需要常规抗凝监测C、缓慢起效D、频繁的剂量调整E、狭窄的治疗窗6、Find-AFrandomised研究提示()A、针对卒中患者延长且强化Holter监测,房颤检出率更高B、STAF评分用于筛查的敏感性高C、LADS评分可用于缺血性卒中及TIA的评估D、阿司匹林用于预防房颤,效果显著E、达比加群用于预防房颤,效果显著7、在使用新型抗凝药时,若HAS-BLED评分≥()分,应使用低剂量A、2B、0C、1D、3E、2.58、HAS-BLED评分≥()分,提示出血高危A、2B、3C、1D、1.5E、09、2014年缺血性卒中/TIA患者合并心房颤动的筛查及抗栓治疗中国专家共识指出,STAF<()分不考虑缺血性卒中/TIA合并房颤A、7B、9C、5D、8E、1010、EMBRACE研究提示()A、针对卒中患者延长且强化Holter监测,房颤检出率更高B、STAF评分用于筛查的敏感性高C、首次检出房颤的检出率随监测时间延长而增加D、阿司匹林用于预防房颤,效果显著E、达比加群用于预防房颤,效果显著11、2014年AHA/ASA卒中/TIA二级预防指南指出,无其他明显病因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或TIA患者,建议在发病6个月内对其进行为期()左右的心律监测,以明确是否存在房颤A、1个月B、3天C、1周D、15天E、3个月12、以下哪项评分可用于评估抗凝治疗的出血风险()A、STAF评分B、HAS-BLED评分C、DAPT评分D、LADS评分E、CHA2DS2-VASc评分(三)缺血性卒中患者的血压管理策略1、()是卒中二级预防最重要的干预手段A、降脂治疗B、戒烟C、降压治疗D、限酒E、降糖治疗2、2014年中国卒中二级预防指南推荐,颅内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70%-90%)导致的卒中或TIA患者,推荐BP<()mmHgA、180/110B、150/80C、220/110D、140/90E、160/853、中国高血压与卒中的经校正的相对危险度为()A、3.8-4.5B、1.9-2.4C、2.76-5.47D、8.6-12.4E、1.1-2.14、2014年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指出,未接受降压治疗、发病后数血压p持续≥()mmHg,应启动降压A、140/90B、130/80C、160/120D、180/110E、120/855、以下哪项不属于脑卒中后的应激状态()A、疼痛B、恶心呕吐C、颅内压增高D、血红蛋白降低E、意识模糊6、SCAST研究提示,卒中患者()内英谨慎降压,因为复合血管事件和功能性结局不存在获益A、3天B、30小时C、12小时D、5天E、7天7、2014年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指出,缺血性卒中后24小时内Bp≥()mmHg者应慎重静脉降压A、140/90B、150/80C、220/110D、180/110E、160/858、以下对卒中急性期血压管理的认识,错误的是()A、6-24小时间降压获益肯定,应给予积极降压B、缺血性卒中降压需谨慎C、6小时内积极降压可能存在一定获益D、24-48小时间降压,不同研究存在分歧E、4周后降压存在获益,可强化降压至目标值140/90mmHg9、多数患者在脑卒中后()h内血压自发降低A、3B、6C、2D、24E、410、2010年《柳叶刀》发表的INTERSTROKE研究显示,以下哪个因素为卒中的首要危险因素()A、高血压B、吸烟C、慢性肾脏病D、饮酒E、糖尿病11、2010年《柳叶刀》发表的INTERSTROKE研究显示,高血压“人群归因风险比”高达()A、3.89%B、34.6%C、12.3%D、8.6%E、9.1%12、PROFESS研究结果提示()A、腔隙性卒中患者血压应降至130/90mmHg以下B、高血压导致卒中复发风险增高C、出血性卒中患者血压应降至140/85mmHg以下D、中国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压控制不达标的情况严重E、降压时需考虑血压变异性(四)急性缺血性卒规范化他汀治疗方案1、一项研究纳入起病前接受过他汀治疗的患者,卒中急性期立即启动阿托伐他汀20mg/d治疗,结果发现,停用他汀组死亡和功能残疾风险增加至()倍A、2.2B、4.66C、1.23D、3.49E、5.892、2009年纳入26个他汀研究共165,792例患者的荟萃分析显示,LDL-C每降低1mmol/L,卒中相对风险下降()A、0.211B、0.111C、0.411D、0.489E、0.5783、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12,689例2000-2007年间在北加州凯撒医疗中心17家医院接受治疗的缺血性卒中患者,探讨缺血性卒中住院前/期间使用他汀与卒中后患者生存率的相关性。
房颤控制心室率及转复窦性心律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汪爱虎写在课前的话心房颤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高,它是引起脑卒中的主要原因之一,备受患者及医护人员瞩目。
本课件详细阐述了心房颤动的特点、流行病学、病因、临床表现及各种治疗方法,尤其重点介绍了控制心室率及转复窦性心律的治疗,为减少房颤的不良预后提供了有力帮助。
一、心房颤动的特点心房颤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需药物与非药物治疗的心律失常,并非是一种良性心律失常;慢性房颤多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少数患者无心脏病证据;发生率随年龄增加而增高;它是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原因之一;快速心室率未能控制者,可发生心动过速性心肌病。
二、心房颤动的流行病学心房颤动的累积发生率男性为2.2%、女性为 1.7 % ,70%左右的房颤发生在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大约30%的房颤无任何可寻的病因。
病死的最主要原因是缺血性脑卒中,其发生率随年龄增加明显升高。
三、心房颤动的病因心房颤动可与一些心血管疾病有关,如风心病、高血压、心肌病、冠心病、肺心病、先心病、心脏外科手术等;也可与一些急性原因有关:如饮酒过量、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炎、急性心包炎、肺部疾患、胸腔手术以及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可与一些心律失常伴存,包括房室折返、房室交界区折返性心动过速或房性心动过速。
若上述原因消失或被治愈,房颤可能不再发作。
四、心房颤动的病理生理和电生理机制有关心房颤动的电生理机制学说有异位局灶自律性增强学说(Scherf 等,1953)、多个子波折返激动学说(Moe等,1959),也可能与触发因素如房早、房扑、房速、AVNRT、AVRT、交感或迷走神经功能亢进等有关,或与组织与电学基质相关。
心房颤动的病理组织学有三种情况:心房扩张和不均匀分布的纤维化(窦房结),见于器质性心脏病;非特异的散在纤维化,继发于全身性疾病;心房肌细胞离子通道的功能异常或未识别的非病理性结构异常,发生于健康人的阵发性房颤(孤立性房颤)。
STAF评分联合病灶分布对脑梗死患者心房纤颤的诊断价值
【 bt c】 O j t e oe l tt i nsc a e f cr f e a en t ii tn(T F ad A s at r be i T a a e a oi vl o rh r tg f r F rli SA ) n cv v u e h d g t u o S e o t T gi o Ai bl o l a a
cl eod f a et amt dit S egJ gH si l0 Inaprcl er ee ol t .T ept n e ii dit a rcrs t n d ie o hn n 0p a f C at u r a r l e opi s t n i t r i i a y w c e d h a etw r dv e o c i s e d n
.
i e Fgop ( 00 ) h ee a ie nei sxd tb t n ic ec yet s nadd bt e ent o nt u P< .5 .T r g od r c ir u o , ni ne f p r ni i ee bt e et hA r w n f e ne s i i d oh e on a s w h w gop ( O0 ) B t A dD s npt rs ee need n pe ios f Fdr e o g t ges n Ie ru s P> .5 . o S Fa WIei a en r idpn et rdc r o A e vdf ml i c erso .-l hT n l o t w t i r os r i i 1
D i a rsO eet ta f rl i A )i a et wt crba iac o c ) Mehd C n no s ei WI e o pt n idt i ar bia o l n t s e l c n i i lt n( F n pt ns i eerln rt n( i. g l i h ,f i to s ot uu d— i m
静脉溶栓治疗伴有心房颤动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探讨
静脉溶栓治疗伴有心房颤动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探讨【摘要】静脉溶栓治疗是一种常用的急性脑梗死治疗方法,但对于伴有心房颤动的患者的临床疗效仍存在争议。
本研究旨在探讨静脉溶栓治疗在这类患者中的疗效以及安全性评估,并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
静脉溶栓治疗的原理、心房颤动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影响以及其临床疗效研究均得到详细阐述。
未来研究方向包括进一步探讨该疗法在不同患者群体中的应用前景,并结合实际临床情况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静脉溶栓治疗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前景广阔,但仍需更多的研究来完善其在伴有心房颤动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这对临床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静脉溶栓治疗、心房颤动、急性脑梗死、疗效、安全性、影响因素、临床研究、治疗应用前景、未来研究方向、临床意义。
1. 引言1.1 疾病背景急性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通常是由于脑部血管的急性血流阻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引起的。
脑梗死在临床上表现为突发性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如偏瘫、言语障碍、感觉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急性脑梗死是导致成年人致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静脉溶栓治疗伴有心房颤动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并评估其临床效果和安全性。
目前,静脉溶栓治疗已被广泛应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但在心房颤动患者中的疗效仍存在一定争议。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静脉溶栓治疗伴有心房颤动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临床研究,探讨其治疗效果及安全性,为临床实践提供更有力的依据。
通过本研究可以为医务人员在临床实践中更合理地选择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为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供指导。
1.3 研究意义静脉溶栓治疗伴有心房颤动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其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心房颤动是急性脑梗死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存在会极大地增加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
静脉溶栓治疗伴有心房颤动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态,降低脑血流受损程度,从而减轻脑组织的缺血缺氧损伤。
FDP和D-二聚体在急性脑梗塞和深静脉血栓中的诊断价值
FDP和D-二聚体在急性脑梗塞和深静脉血栓中的诊断价值王伦善;贾建安;黄其峰;付贵峰【期刊名称】《临床输血与检验》【年(卷),期】2016(18)2【摘要】目的探讨FDP和D-二聚体在急性脑梗塞和深静脉血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急性脑梗塞患者295例、深静脉血栓患者84例和正常对照组300例的血浆FDP和D-二聚体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急性脑梗塞组和深静脉血栓组与对照组的血浆D-二聚体、FDP水平经方差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存在显著差异(P<0.01),深静脉血栓组较之急性脑梗塞组水平明显升高,经统计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存在显著差异(P<0.01),FDP和D-二聚体在对急性脑梗塞中的诊断敏感性分别为21.5%和36.2%,在对深静脉血栓中的诊断敏感性为44.1%和64.2%;二者在对急性脑梗塞中的阴性预测价值分别为48.8%和53.8%,而对在深静脉血栓中的阴性预测价值为86.1%和90.4%,ROC曲线分析表明二者在对急性脑梗塞和深静脉血栓中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结论血浆标志物FDP和D-二聚体可作为急性血管栓塞性疾病的辅助诊断指标,特别是在对深静脉血栓中的阴性排除价值较大.【总页数】4页(P133-136)【作者】王伦善;贾建安;黄其峰;付贵峰【作者单位】230031 合肥,解放军第105医院检验科;230031 合肥,解放军第105医院检验科;230031 合肥,解放军第105医院检验科;230031 合肥,解放军第105医院检验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11;R743.3【相关文献】1.联合检测D-二聚体和心锚重复蛋白在心房颤动合并急性脑梗塞中的诊断价值 [J], 张烨斐; 童娅玲; 陈乃云; 丁晨彦; 蒋磊; 王晓巍2.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检测在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中的诊断价值分析[J], 朱名超;朱娅3.D-二聚体、红细胞沉降率和C-反应蛋白在髋、膝关节置换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诊断价值 [J], 范鑫超;鲍文娟;张凯;孙喜龙;黄腾;高博;翟金帅;周逸彬;邱长茂;李文毅;李西成4.D-二聚体、红细胞沉降率和C-反应蛋白在髋、膝关节置换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诊断价值 [J], 范鑫超;李文毅;李西成;鲍文娟;张凯;孙喜龙;黄腾;高博;翟金帅;周逸彬;邱长茂5.年龄校正D-二聚体临界值在50岁及以上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J], 余皓;冯松林;郭剑;周浩戈;施森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急性期脑梗死患者CT及MRI影像学特点分析
急性期脑梗死患者CT及MRI影像学特点分析刘建; 陈昱灿; 李俊鹏【期刊名称】《《中国CT和MRI杂志》》【年(卷),期】2019(017)005【总页数】4页(P18-21)【关键词】急性期; 脑梗死; CT; MRI; 影像学【作者】刘建; 陈昱灿; 李俊鹏【作者单位】四川省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放射科四川成都6100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脑梗死是各种因素引起局限性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及脑软化,其发病率居脑血管疾病之首[1-2]。
急性期脑梗死则指发作于14d内脑梗死[3],该阶段脑组织缺血缺氧受损具可逆性,此时恢复脑血流灌注,则可最大限度挽救脑损伤,一旦进入慢性期,即可导致不可逆性脑损伤,预后不良。
因此,于脑梗死患者,如何及时发现梗死灶,有效评估其大小、部位等,并尽快在有效溶栓时间窗内给予应对,减少梗死灶面积,恢复缺血半暗带区,避免长期缺血对神经核团功能的影响,恢复正常神经传导功能尤为重要[4]。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rized tomography,CT)、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均是诊断脑梗死的重要影像学辅助手段,在脑梗死的临床诊治及预后评估中发挥重要价值[5-6]。
但研究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同期CT、MRI影像学特征的临床报道少见,基于此,本研究拟以回顾性分析方式对我院收治的800例脑梗死患者急性期CT、MRI影像进行分析,旨在进一步补充及完善其在脑梗死中的临床应用,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我院自2016年1月~2018年4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纳入研究范围,将符合以下纳入排除标准患者设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1)均为急性期脑梗死[7];2)有完整CT及MRI影像资料,且两种影像学检查间隔时间不超过2h;3)首次脑梗死;4)患者及其家属均认可影像学资料采集。
排除标准:1)合并急性脑梗死以外的脑部病变;2)合并甲状旁腺功能异常患者;3)既往头颅外伤史;4)低血糖、低钙昏迷患者;5)合并精神疾病患者。
2024年医疗卫生行业继续教育-缺血性脑卒中规范化诊治及新进展课后练习答案
2024年医疗卫生行业继续教育-临床内科学-神经内科学-缺血性脑卒中规范化诊治及新进展课后练习答案目录一、高分辨血管壁MR指导下慢性颈动脉闭塞开通 (1)二、卒中相关非运动症状多学科管理专家共识解读 (3)三、卒中后认知障碍干预的新策略 (5)四、卒中恢复期管理的进展与实践 (7)六、中国缺血性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2022解读 (9)七、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精准抗血小板治疗 (12)八、房性心脏病-不明原因栓塞性卒中(ESUS)——一个潜在的重要病因 (14)九、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影像学评估 (16)十、CAS并发症处理和围手术期管理 (18)十一、急诊取栓困难路径建立——经桡动脉穿刺 (20)十二、卒中后癫痫的诊断和治疗 (22)十三、急性缺血性卒中的静脉溶栓治疗进展 (24)十四、缺血性脑卒中的脑保护治疗 (26)十五、针刺治疗缺血性卒中研究进展 (28)十六、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抗凝策略与挑战 (30)一、高分辨血管壁MR指导下慢性颈动脉闭塞开通1.高分辨血管壁MR指导下颈动脉闭塞开通的优点是什么()A.建立血管壁完整图像B.减少脑梗死并发症C.明确血肿或溶栓疗法的治疗时态D.对内中膜撕裂如实显示E.评价颅内动脉分支的情况参考答案:A2.慢性颈动脉闭塞最常见病因()A.动脉粥样硬化B.结缔组织疾病C.先天发育异常D.病毒感染E.血管炎参考答案:A3.关于脑动脉血管壁正性重构特征,哪一项表述正确()A.斑块造成的管壁向内扩张B.加重管腔狭窄C.斑块面积<40%血管截面积时,动脉管壁表现为正性重构D.DSA检查可见管腔明显狭窄E.斑块面积>40%血管截面积时,动脉管壁表现为正性重构参考答案:C4.颅内动脉易损斑块在HR-VWI扫描特征表现()A.T1高信号B.T1等信号C.T1低信号D.T1增强斑块无明显强化E.T2加权成像参考答案:A5.慢性颈动脉闭塞临床特异性表现()A.晕厥B.记忆力下降C.偏头痛D.脑卒中E.颈部搏动明显减弱或消失参考答案:D二、卒中相关非运动症状多学科管理专家共识解读1.卒中后抑郁在卒中幸存者中的累积发病率为55%A.10%B.15%C.35%D.45%E.55%参考答案:E2.以下哪项是卒中后患者可能出现的常见精神症状?A.头痛B.咳嗽C.情绪低落D.视力模糊E.肌肉疼痛参考答案:C3.急性卒中患者应在发病()内开始胃肠道内营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TAF评分筛查急性脑梗死患者合并心房颤动的临床研究作者:徐刚张新江陈斌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7年第22期【摘要】目的探讨STAF评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合并心房颤动(AF)的筛查价值。
方法225例临床诊断为急性脑梗死并完成STAF评分患者,收集患者人口学信息、入院后首次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常规心电图(ECG)、心脏彩超、24 h动态心电图组合、头颈部血管评估等检查结果。
对所有患者进行STAF评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 STAF诊断AF的最佳界值,计算其灵敏度与特异度,分析其诊断价值。
结果 225例患者中男143例,女82例,年龄37~90岁,平均年龄(65.0±9.5)岁。
STAF评分诊断AF的ROC曲线下面积为 0.912,以STAF评分≥5分作为最佳截断点,此时灵敏度为92.68%,特异度为86.41%,阳性预测值为60.31%,阴性预测值为99.22%,假阴性率7.32%,假阳性率13.59%,阳性似然比 6.82,阴性似然比0.08,约登指数为0.79。
结论STAF评分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合并AF具有较好的筛查价值。
【关键词】 STAF评分;急性脑梗死;心房颤动DOI:10.14163/ki.11-5547/r.2017.22.002【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and discuss the value of STAF score in screening atrial fibrillation in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patients. Methods There were 225 patients with clinical diagnosis of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and completed STAF score. Collection were made on inspection results of demographic information, first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score, routine electrocardiogram (ECG), echocardiography, 24 h 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 combination and head and neck vascular evaluation. All patients were scored by STAF, and 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 curve was drawn to determine the optimal boundary value of STAF in diagnosis of AF. The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were calculated to analyze its diagnostic value. Results There were 143 males and 82 females, aged 37~90 years, with an average age of (65.0±9.5) years in 225 patients. The area under the ROC curve of STAF score in the diagnosis of AF was 0.912,and STAF score ≥5 points was the best cut-off point, with sensitivity as 92.68%,specificity as 86.41%,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as 60.31%,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as 99.22%,false negative rate as 7.32%, false positive rate as 13.59%, positive likelihood ratio as 6.82,negative likelihood ratio as 0.08. The Youden index was 0.79. Conclusion STAF score shows good value in screening atrial fibrillation in acute ischemic stroke patients.【Key words】 STAF score;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Atrial fibrillation脑梗死是危及人类健康的重要杀手,已经成为我国人口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脑梗死各种危险因素中最重要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就是AF,其引起脑梗死的风险可达窦性心律患者的5倍[1]。
大量循证医学的证据表明,房颤导致的心源性脑梗死的预防措施明显不同于非心源性脑梗死,前者主要是抗凝治疗,后者主要是抗血小板治疗[2],因为抗凝治疗比抗血小板治疗将会减少40%的卒中再发风险[3],同时,从临床获益看通过口服抗凝药物也会减少66.6%的脑梗死复发风险[4],因此重视脑梗死后房颤的筛查显得十分重要,目前筛查AF 的方法主要包括常规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心电监测、24 h动态心电图(24 h-holter)等[1, 4]。
这些检查手段都有其各自的不利方面,同时由于阵发性AF持续时间短,症状不典型,临床上常难以捕捉。
Suissa等[5]在2009年提出了评估AF在脑梗死患者中存在的新的评估方法——STAF评分(score for the targeting of atrial fibrillation)。
本研究通过回顾性研究进一步验证STAF评分对我国脑梗死患者合并 AF的筛查价值,希望通过本研究使STAF评分能更好的服务于临床。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本研究属于回顾性、单中心研究。
从2013年12月~2016年10月在本院神经内科住院诊断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中选取病例。
入组标准:①年龄≥20岁;②起病到来院就诊的时间在7 d之内;③符合 2010年中国急性脑梗死诊治指南中的诊断标准。
排除标准:①脑出血患者;②心脏彩超、头颈部血管评估等辅助检查不齐全。
共收集能完成STAF评分的患者225例。
1. 2 研究方法记录患者年龄等人口学信息、入院后首次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普通心电图、24 h动态心电图、心脏彩超、头颅磁共振成像(MRI)+磁共振血管造影(MRA)等信息。
对入组的患者按照经典的TOAST分型进行病因分类。
根据患者既往史、心电图、24 h动态心电图等诊断AF。
然后,根据收集数据对纳入患者进行STAF评分。
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测定STAF评分诊断AF的最佳截断值。
STAF评分项目[5]见表1。
1. 3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都采取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来确定STAF诊断AF的最佳截断点。
2 结果2. 1 一般情况 225例患者中男143例,女82例,年龄37~90岁,平均年龄(65.0±9.5)岁。
完成常规心电图225例,占100.00%,完成 24 h动态心电图118例(52.44%),完成头颅MR 211例(93.77%),完成经胸超声心动图 225例(100.00%),完成颈部血管彩超220例(97.78%)。
2. 2 TOAST分型结果 225例患者采用经典的TOAST分型标准进行病因学分类:大动脉粥样化性脑梗死(large-artery atherosclerosis, LAA)78例(34.67%),心源性脑栓塞(cardioembolism, CE) 41例(18.22%),小血管闭塞性卒中(small-artery occlusion, SAO)49 例(21.78%),其他原因的缺血性脑梗死(acute stroke of other determined etiology, SOD)5例(2.22%);不明原因所致的缺血性脑梗死(stroke of undetermined etiology, SUD)52例(23.11%),2. 3 STAF评分与AF的ROC曲线 ROC 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ROC curve,AUC)为 0.912,可认为诊断价值较高。
见图1。
其最佳截断点为 4.5,即STAF>4.5分者为AF患者, STAF评分各截断点的灵敏度及特异度见表2。
2. 4 STAF评分分级与发现AF情况 STAF评分≥5分患者63例,其中发现AF 38例;STAF评分2. 5 ROC分析因实际STAF 评分只能为整数,观察STAF>4.5分的所有整数当中, STAF 为5分时约登指数最大。
所以本研究选择STAF≥5分作为最佳截断点,此时灵敏度为92.68%,特异度为86.41%,阳性预测值为60.31%,阴性预测值为99.22%,假阴性率7.32%,假阳性率13.59%,阳性似然比 6.82,阴性似然比0.08,约登指数为0.79。
3 讨论TOAST分型对脑卒中进行病因分类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如果能够针对脑卒中的病因进行针对性的预防就可以使脑梗死的发病率显著降低。
国外研究显示按照TOAST分型,心源性栓塞所占的比例为20%左右 [6],但是根据中国国家卒中登记(Chinese National Stroke Registry, CNSR)研究[7]的数据,在我国所有住院的脑梗死患者诊断为心源性脑栓塞只有不到7%,不明原因的脑卒中比例却大大高于国外数据。
国内外脑梗死病因学分类中心源性栓塞比例的差异较大主要是和阵发性AF的漏诊及关注不足有关。
按照TOAST分型本组数据资料显示:不明原因脑梗死的比例大大下降,而心源性脑梗死的比例明显增加,符合国外研究的结果。
这可能得益于本科近年来通过业务学习对心源性栓塞认识程度的提高以及加强了新发脑梗死患者24 h动态心电图的完善。
最近数年,国内外研究都密切关注隐源性脑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