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要成为研究者
教师成为研究者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教师,我一直认为自己的角色是传道授业解惑,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逐渐意识到,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仅仅具备教学能力是远远不够的。
因此,我开始尝试将自己从传统的“教书匠”转变为一名研究者。
在这个过程中,我收获颇丰,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成为研究者让我对教育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研究过程中,我不断阅读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外教育领域的最新动态,从而拓宽了自己的视野。
同时,我通过对教学实践的反思,逐渐认识到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对学生个性、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
这种认识让我在教学过程中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使我的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
其次,成为研究者让我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方法的研究。
在研究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这使得我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更加有效地运用各种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我通过研究发现,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因此在课堂上,我尝试将小组合作学习融入到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再次,成为研究者让我在团队协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研究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与他人沟通、协作,共同完成研究任务。
这种团队精神不仅使我在研究过程中受益匪浅,而且对我的教学工作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在与同事交流的过程中,我不断吸取他人的经验和教训,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得到了提升。
此外,成为研究者让我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在研究过程中,我意识到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有着不同的学习风格、兴趣爱好和价值观。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努力关注每个学生的需求,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服务。
这种关注使我的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也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最后,成为研究者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职业信念。
在研究过程中,我不断遇到困难和挫折,但正是这些经历让我更加坚定了为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信念。
我相信,只有不断学习、研究,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为学生的成长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师要成为研究者
教师要成为研究者文献意识,是说我们在作研究之前必须查阅相关文献,弄清楚前辈和同时代的人对于相同的命题都做过哪些研究,他们研究出了哪些已经得到共识的结论。
再来看对话意识,一个问题的研究,只用引证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引证不能代替论证,论证是一个严密的逻辑推理过程,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新问题的解决必须有这样一个过程。
志向、趣味、学识积累、学术训练,这些应该是作为研究者所必备的学术品质。
那么,教师为何要成为研究者?一是教师营造有品味的、精彩人生的需要。
研究会赋予研究者理性、客观、求真务实、严谨审慎等品格。
而教师要成为研究者就应该做到:见多识广,梦想成真;丰衣足食,情有独钟;服务社会,受人尊敬。
这里“见多识广”中的“见”和“识”,绝非通过走马观花式的阅读得到的,也不是鹦鹉学舌式的简单传播,而是建立在研究基础之上的理解、思考所得,是经得起质疑和推敲的,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是融入了个性观点的,唯如此才能使之变成自己成长的资源。
二是成为更加卓越教育者的需要。
我们经常喊,要从优秀走向卓越,但究竟什么是卓越却仍是一个难以名状的定位。
我们先看看“教师”的定义,教师就是引领学生与有教养的人实行对话的人。
这个“引领”其实就是价值引导:引领学生成为我们所希望成为的人。
对引领者的要求有:对学生的要求合理、明确;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学识渊博、精深;方法、手段高明;教育方向准确。
其中,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教育方向要准确,即我们要为怎样的社会培养怎样的人。
这的确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也正是因为多解,所以才让教育有了太多的犹豫和徘徊。
到底准确的教育方向是什么?那就是我们要为自由、民主、法治的社会培养幸福的人。
现在不自由、不民主的社会到处都充斥着虚假的信息,这样的社会环境使我们变得平庸、没有创造力。
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注重自我教育的方向。
对于研究,与平时我们说的“想”“思考”是不同的,“研究”高于“思考”。
对于一个问题,只要不是弱智,都能够去想一想,而思考是有依据的、有系统的、有策略的、批判性的、反思性的和彻底的“想”。
浅谈“教师即研究者”
浅谈“教师即研究者”什么是“教师即研究者”“教师即研究者”是由美国教育学家、哲学家约翰·杜威(John Dewey)在20世纪初提出的概念,指的是教师不仅仅是课堂上的传授知识的人,更应该是一个积极思考的实践者和研究者。
教师应该将自己的课程和教学过程视为一种研究,不断地观察、发现、分析和改进,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杜威认为,“教师即研究者”应该成为教学的理念和目标。
为什么要实行“教师即研究者”从教育学角度来看,实行“教师即研究者”理念有以下几个原因:1.增强教师专业素养。
教师通过不断地教学研究和改进,可以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学习。
2.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作为研究者可以不断地进行教学实践,观察和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对课程进行及时调整,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3.激励学习兴趣。
教师作为研究者能够不断地进行教学创新和试验,创造出更多新颖、有趣的课程和教育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强化教师教学地位。
实行“教师即研究者”理念可以强化教师的教学地位和专业声誉,提高教师的社会评价和物质待遇。
如何实行“教师即研究者”实行“教师即研究者”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和研究能力,同时学校需要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资源。
具体实现的具体方法和步骤如下:步骤一:确定教师研究方向和内容教师可以从课程设计、教学活动、教学评价等各个方面展开研究。
在选择研究方向和内容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紧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
2.能够满足学校教育目标和教学要求。
3.能够引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步骤二:收集和分析数据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记录、学生反馈、问卷调查等多种手段收集教学数据。
然后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找出问题和不足之处,并进行总结和反思。
步骤三:制定教学方案教师应该根据研究数据和分析结果对课程进行改进和优化,制定出更加符合学生需要的教学方案。
同时,教师应该尝试在教学中融入新的、创新的教育元素,例如游戏化教学、技术支持等等。
教师要具备教育科研能力,成为研究者
教师要具备教育科研能力,成为研究者摘要: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和教师个人的专业成长与发展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教育科研能力,成为研究者。
教师要成为研究者,一要树立科研意识和自觉性,二要学习并掌握教育科研的方法,三要在学校创设科研氛围。
关键词:教育科研能力;调查法;行动研究法一、教育科研能力是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必须具备的能力迈入21 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 教师这一职业,已经逐渐告别了“只要有知识就能当教师”的历史,教师专业化已经成为全球教师教育发展的潮流和方向。
为了适应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我们的教师必须具备教育科研能力,成为研究者。
教育科研能力是一种高级的、来源于教育实践而又有所超越和升华的创新能力。
具体指教师应当具有扎实的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论知识,具有收集利用文献资料、开发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具有较好的文字表达能力,具有开拓精神、理论勇气、严谨的治学作风以及执著的奉献精神等。
教师具备教育科研能力不仅可以丰富和发展教育理论,而且是时代对广大教师的要求。
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社会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
根据长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我们发现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活动有以下优点:一是可以提高教师工作的责任感,二是可以纠正教师头脑中的一些陈旧观念,形成教育教学新观念,三是可以在研究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①二、教师具备教育科研能力的条件(一)教师要树立和增强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意识和自觉性在教育实践中教师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还不是能否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问题,而是绝大多数教师缺乏进行教育科研的意识。
笔者曾就“教师教育科研观念”做过调查,调查对象是山西省大同市(包括市区、城区及部分县区)的部分初中和高中教师,共发放问卷456份,收回422份,有效问卷422份。
通过对调查结果的整理与分析,发现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头脑中存在以下一些错误的观念和意识,诸如“教育科研神秘观”,即把教育科研神秘化,认为搞科研只是教育理论工作者和教育专家的事,是高深莫测、很难做的工作,这一比例占被调查总数的68.4%;“教育科研无用论”,认为教师的任务就是教书,无需搞科研,搞科研是额外负担,这一比例占被调查总数的35.6%;有些人则把教育科研简单化,认为能写出文章、发表文章就是搞科研,这一比例占被调查总数的86.6%。
《教师成为研究者》课件
04
CHAPTER
教师研究的策略与方法
教师研究的基本策略
确定研究问题
教师需明确自己的研究 问题,这通常与教学实 践中的困惑或挑战相关
。
收集资料
教师可以通过文献回顾 、课堂观察、学生和同 事的反馈等方式收集资
料。
分析资料
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 析,寻找模式、趋势和
关联。
形成结论
基于分析结果,教师得 出结论并提出改进建议
合作与交流
优秀教师积极参与同行交流与 合作,分享经验,共同成长。
典型案例分析
案例一
某小学英语教师通过开展英语角 活动,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
案例二
某初中数学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手段 ,创新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 果。
案例三
某高中语文教师结合地方文化特色 ,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培养 学生的文化素养。
05
CHAPTER
教师研究的实践与案例
优秀教师研究的实践经验分享
持续学习
优秀教师不断学习新知识,更 新教育观念,提高自身专业素
养。
创新教学方法
优秀教师善于尝试新的教学方 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和主动性。
关注学生个性化需求
优秀教师关注每个学生的特点 和需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 的个性化发展。
02
CHAPTER
教师研究的重要性
教师研究对教师自身发展的影响
01
02
03
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通过研究,教师可以深入 了解学科知识,提升教学 技能,增强专业素养。
促进教师自我反思
研究过程需要教师进行自 我反思,发现教学中的问 题,寻找改进方法,有助 于教师的成长。
增强教师创新能力
教师即研究者
教师即研究者教师所担任的角色除了传授知识、引导学生外,也包括了研究的任务。
教师即研究者,意味着他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教学计划,还要不断深入研究学科,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教师即研究者的重要性和作用。
首先,教师即研究者有助于教学的不断创新和提高。
教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各学科的知识也在不断更新。
作为研究者,教师能够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和新的研究成果,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通过研究,教师可以发现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了解他们的学习困难,进而为他们提供更有针对性的辅导和指导。
其次,教师即研究者有助于促进学科的发展。
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角色,教师对学科的研究和推动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他们可以参与学科研究团队,进行科研项目的申请和开展,推动学科的理论和实践的进步。
教师作为学科的推动者,他们是学科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的研究成果和教学经验对学科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他们的研究成果可以为学科发展提供新的线索和新的方法,推动学科教学的不断改进和创新。
最后,教师作为研究者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意识。
教师通过进行科研项目的引领,学生可以接触到最新的科研成果和技术,学习科研的思维方法和实践技巧。
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和磨练,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会得到显著提高,为他们的将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教师作为研究的榜样,也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研究的热情,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综上所述,教师即研究者在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他们通过研究不断创新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参与学科研究,推动学科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意识。
因此,教师应当重视自身的研究工作,提升自己的研究能力,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贡献力量。
同时,学校和教育部门也应当给予教师支持和鼓励,为教师的研究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条件,共同推动教育事业的进步。
教师即研究者
教师即研究者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该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在创新教育改革中,要求教师应成为研究者,“教师即研究者”是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
一:对“教师即研究者”理念的理解(一)“教师即研究者”的内涵史密斯(Cochran Smith)将教师做研究定义为:“教师对学校和课堂工作进行的一种系统的、有目的的探究,是教师与研究者、教学与研究的统一。
”教师所做的研究直接与他们的教育教学实践相关,是为了实践、通过实践和在实践中的研究。
研究对象是与学校和教育教学实践相关的人、事、物和观念等,研究结果能解决教师所面对的一些实际的教育教学问题。
教师做研究表现为教师反思自己习以为常的教育教学行为背后的教育教学观念并改变教育教学行为,探讨自己或他人的成功的教育经验等。
教育研究就是有目的、有计划地采用一定的方法,按照一定的步骤去认识教育现象、探索教育规律、改进教育实践的活动。
其研究的目的是发现并解决教育情境中的问题,改进教育实践。
(二)教师进行教育研究的优势教师进行研究有很多优势,这些优势主要有:第一,教师工作于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之中,最了解教学的困难、问题与需求,能及时清晰地知觉到问题的存在。
从课堂教学实践中能得到第一手材料,总结出自己的理论经验,再应用于实践,这样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第二,教师与学生的共同交往构成了教师的教育教学生活,因此教师能准确地从学生的学习中了解到自己教学的成效,了解到师生互动需要改进的方面,尤其是能从教育教学现场中、从沉重的文件(如考卷、作业、作文、周记)中获得第一手资料,这为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第三,实践性是教育教学研究的重要品性,教师是教育教学实践的主体,针对具体的、真实的问题据采取的变革尝试,能够在实践中得到检验,进而产生自己的知识,建构适合情境的教学理论。
这些优势是专家学者所不具备的,教师应当增强信念,很好地发挥优势。
教师如何成为研究者
教师如何成为研究者?新课程中提出教师要成为研究者。
那么,如何才能成为研究者?我考虑了一下,是不是可以分以下方面:1 教学方面:教师要注重反思,同时要注重课型的研究。
2 课题研究:教师要本着解决问题就是课题研究的态度,研究一些现象,解决一些问题。
3 理论研究:教师要善于将已有的理论指导自己的实践,并通过实践改进某些理论,形成有自己特色的、适合自己的一些理论。
请大家继续补充、修正。
一线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使自己成为一名研究者: 首先是专家引领下研究。
虽然我们认可“教师即研究者”这一观念,但是许多教师对研究感觉到比较茫然。
原因是大部分教师基本上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训练,对基本的教育理论还没有足够的了解,在教育科研方法和技巧上比较欠缺。
针对这种情况,一个比较理想的模式是教师与专家进行实践性的合作研究,在专家的指导下设计研究的行动策略,掌握科研方法技巧,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认识水平,扩大理论视野,提高教育教学实践研究的能力。
其次是集体教研中研究。
新课程提出“教师的合作”的要求。
集体教研应是教师合作最佳途径,教师们可以围绕教例展开集体研讨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
比如,优秀教师的示范课,为教师提供了可参照的学习榜样;每学期开展的研究课,教师在集体研究讨论中,提升教学研究能力,拓展教学思路。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集体教研的优势,提高研究能力和水平。
再次是日常教学中研究。
一线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研究,处于一个非常有利的研究位置,课堂、学生就是研究的对象。
所以在教学的设计和实施中,教师要寻找最佳的教学策略,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改进教学行为,充分利用教室这块“实验田”,进行教学研究,使日常教学成为教师研究的主阵地。
最后要着重强调的是不要把研究当作方法,而把它当作一种态度,对待未知事物的态度;不要把研究当作工作,而把它当作一种生活;不要把自己当作教书匠,要让自己成为研究者,达到教师职业的最高境界,享受创造和研究的每一天。
教师专业发展教师成为研究者
教师专业发展教师成为研究者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成为研究者一、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在职业生涯中,通过不断学习、实践和研究,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的过程。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要求。
因此,教师专业发展对于提高教师素质、提升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教师专业发展可以促进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
教育教学能力是教师的基本素质之一,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
教师专业发展可以使教师掌握更多的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知识,掌握更多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技能,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和促进学生发展。
其次,教师专业发展可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专业素养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必备条件之一,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专业发展可以使教师了解更多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心理学知识,掌握更多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技巧,从而更好地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
最后,教师专业发展可以促进教师的职业发展。
职业发展是教师个人成长的重要方面之一,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
教师专业发展可以使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竞争力,从而更好地实现自己的职业价值和职业发展。
二、教师成为研究者的意义教师成为研究者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通过研究的方式,探索教育教学规律,解决教育教学问题,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的过程。
教师成为研究者对于提高教师素质、提升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教师成为研究者可以促进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
教育教学能力是教师的基本素质之一,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
教师成为研究者可以使教师更好地了解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知识,掌握更多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技能,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和促进学生发展。
其次,教师成为研究者可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专业素养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必备条件之一,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成为研究者可以使教师更好地了解教育理论和教育心理学知识,掌握更多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技巧,从而更好地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
教师要具备教育科研能力,成为研究者
教育科研 的第一 阶段是选课 题 , 即提 出问题 、 发现 问题 。爱 因斯 坦说 : 提 出 一个 问题 往 往 比解 决一 个 “ 问题更 重要 , 因为解决 一 个 问题 也许 仅 仅是 一 个数 学
上 的或 实验上 的技能 而 已 , 提 出一 个新 问题 则需 要 而
结果 的整理 与分析 , 发现 有 相 当一 部分 教 师 头脑 中存 在 以下一些 错误 的观 念 和 意 识 , 如 “ 育 科 研 神 秘 诸 教 观” 即把教育 科研 神秘 化 , 为 搞科 研 只是 教 育理 论 , 认 工作者 和教 育专家 的事 , 高 深莫 测 、 难 做 的工 作 , 是 很 这一 比例 占被 调 查 总 数 的 6 . % ; 教 育 科 研 无 用 84 “ 论 ” 认 为教 师 的 任务 就 是 教 书 , 需 搞 科 研 , 科 研 , 无 搞 是 额外负担 , 一 比例 占被 调查 总数 的 3 . % ; 些 这 56 有 人则 把教育科 研 简单 化 , 认为 能写 出文章 、 表文 章就 发 是 搞科研 , 一 比例 占被 调查 总数 的 8 . % 。这些 错 这 66 误 的不正确 的科研观 念会进一 步削 弱教师 的研究 意识 和研究能力 。在 当前 新 课 程改 革 理念 的指 导下 , 们 我
识 和 自觉 性
在教 育实践 中教师 面临的最 主要 的 问题 还不是 能 否 从事教育科 学研 究 的问 题 , 而是 绝 大 多数 教师 缺 乏 进行 教 育 科 研 的 意 识 。笔 者 曾 就 “ 师 教 育 科 研 观 教 念” 做过 调查 , 调查 对 象 是 山西 省 大 同市 ( 括市 区、 包 城 区及 部分 县 区 ) 部 分初 中和 高 中教 师 , 发放 问 的 共
教师成为研究者的意义
教师成为研究者的意义教育界广为流传,它作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同义语已经成为一个蓬勃的研究领域和新焦点。
教师成为研究者之所以成为一种趋势,被世人所注重,就在于它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改变教师的职业形象,使教师不但具有崇高的社会地位而且崇高的学术地位早在60多年前,英国教育家贝克汉姆就论证了教师研究对于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专业性的重要意义与联系,他认为:教师拥有研究机会,如果他们能够抓住这个机会,不但能有力地和迅速地推动教学的技术,而且将使教师工作获得生命力与尊严。
近年来,很多学者都认为教师从事研究能够增强他们的专业性。
美国学者奥尔森指出研究需要倾听教师的意见,支持教师研究者发出他们自己的声音。
长期以来,从事实践的教师和实行理论研究的研究者是两种不同的形象,理论研究者与实践者形象的区别导致高度层级化的教育体系,在这样的体系中,教师总是处于无权的地位。
教师仅仅被动地听从管理人员、课程论专家、教科书编纂者的指导,而他们自己的意见则无足轻重,他们的形象毫无专业意义。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教育家霍林斯沃斯、米勒和拉泽则表现得更为激进。
他们认为教师这个群体受到了压抑与控制,需要效法女权运动,像解放妇女那样解放教师。
他们提出把教师研究作为解放教师的武器,指导他们工作,能够使他们从无效的知识中解放出来。
教师研究对教师意味着确信自己有水平构建知识和改进他们的实践。
采取研究的态度能够从一个否认个人尊严和迷信外部权威的制度中,把教师和学生解放出来。
这些对教师研究的重要性的评价是贴切的。
如果仅仅依靠改善待遇与住房等手段提升教师的地位与声誉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教师自己行动起来,树立科研的意识与态度,积极参与到教育科学研究中来,才能改革职业形象,使教师职业成为令人尊敬与羡慕的职业。
(二)实现教育改革,推动素质教育任何一个国家的教育改革,都包括很多方面,如教育体制的改革、课程的改革、观点的转变。
所有这些改革,最终都要落实在教师身上,所以,教师是教育改革的关键性因素。
《教师成为研究者》课件
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教育实践, 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促进教
育改革和发展。
研究成果的应用价值与影响
学术价值
研究成果具有创新性和 学术性,能够推动学科
发展和学术进步。
应用价值
研究成果具有实用性和 可操作性,能够解决实 际问题并产生实际效益
。
社会影响
研究成果对社会产生积 极的影响,提高人们的 认识水平和综合素质。
《教师成为研究者》ppt课 件
contents
目录
• 教师研究者的定义与重要性 • 教师研究者的素养与能力 • 教师研究者的研究方法与路径 • 教师研究者的研究成果与应用 • 教师研究者的发展与展望
01
教师研究者的定义与重要 性
教师研究者的定义
教师研究者是指在教学实践中积 极参与研究,通过反思、观察、 实验等方法探究教育现象、解决
教育问题的专业人员。
他们具备教育理论素养和教育研 究能力,能够独立思考、发现问
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教师研究者可以是中小学教师、 高校教师或教育机构的研究人员
。
教师成为研究者的意义
提高教学质量
推动教育改革
教师通过研究,不断探索有效的教学 方法,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 习成果。
教师作为实践者,通过研究能够发现 教育中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为教 育改革提供实践经验和理论支持。
参与教育政策制定
引领教育创新
教师研究者应关注教育政策的发展和变化 ,为政策制定提供实践经验和理论支持。
教师研究者应积极探索教育创新,引领教 育改Hale Waihona Puke 的方向和进程,推动教育的持续发 展。
02
教师研究者的素养与能力
专业知识与技能
“教师即研究者”
教师教育研究素养一、“教师即研究者”观念的提出当人类社会出现以教育和教学为职业的人——教师后,人们对教师的角色认识就没有停止过,并且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观念,但是把教师作为研究者的观念却经历的了一个艰辛的过程。
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开始反思专门教育研究者的研究与教师的消极无为不协调的现象。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社会发展对教育教学要求的提高,对教师专业化的探讨达到了空前高度,“教师即研究者”也成为教育界乃至全社会普遍认同的理念和努力追求的目标。
总之,教育行动研究打出的口号就是“教师即研究者”,也就是说教师应该承担研究任务,应该成为研究者。
二、一线教师进行教育研究的优势和素养1.教师工作于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之中,最了解教学的困难、问题与需求,能及时清晰地知觉到问题的存在。
2.教师与学生的共同交往构成了教师的教育教学生活,因此教师能准确地从学生的学习中了解到自己教学的成效,了解到师生互动需要改进的方面,尤其是能从教育教学现场中、从学生的文件中获得第一手资料,这为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3.实践性是教育教学研究的重要品性,教师是教育教学实践的主体,针对具体的、真实的问题所采取的变革尝试,能够在实践中得到检验,进而产生自己的知识,建构适合情境的教学理论。
当然,一线教师要真正成为研究者,还应当具备以下素养:1.有对于教育教学改进的热情,有教育研究的意识。
2.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3.自我反思和批判能力。
4.掌握教育教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5.独立的教育研究精神。
三、教师教育研究的意义1.教师的教育研究有利于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教育教学是培养人的工作,其间充满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教育本身的复杂性和创造性,使得教师必须基于他对教学实践的判断和深思做出决定,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审慎的、理智的安排。
通过研究不仅能增进教师对有效教学的认识,扩展教师对新思想新方法的运用,引发他们对教育教学信念的追求,而且更能增进教师对学生学习需求的关注和了解,更有效地促进和指导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教师要成为研究者
2、研究方法
通常有文献研究法、调
查研究法、行动研究法、个 案研究法、经验总结法和叙
事研究法等。
(1)文献研究法
运用文献研究法来研究目标、任务和 操作策略。搜集整理和运用国内外与课题相 关的教育理论,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理论 依据。
(2)调查研究法
调查研究现状,为课题研究提供充足的 事实依据,并提出具体对策,明确研究的主 攻方向
教师要成为研究者
一、明确教师科研的性质
1、教师科研是一种理性的教育实践活动
3、科研是教师情感意识的深度“唤 醒”;是教师对自己教育生活和教育意义的 深刻体验和理解。
对教师来说,研究是学习、反思、成长、发展 的同义词,他与专业人员的研究具有质的区别。它
是“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诊断性研究及实践者对自
感悟,是领会的意思。感悟主要凭借经验,而经验是 人们分析、提炼的感性认识的沉淀,特别是表象性认识的
结晶。人的感悟是高于感性认识的认识。但是感悟与感性
认识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是表象性认识的升华。感悟即 是感性的,又不排除理性的成分;感悟即是感性认识的终 结点,也是理性认识的发端。 体验是感悟的基础,感悟是体验的升华,但,它是研究方
案的主体,回答研究 什么的问题。
(四)研究过程与方法
1、研究过程
研究过程包括:课题研究的阶段时间划分、阶
段达成目标、阶段研究内容、阶段成果形成等。
每个阶段的表述均要从上述四个维度来进行:研
究时间,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成果。研究内 容、研究过程、研究方法,必须对应进行方法的选 择和设计。
习过程中不是相互分离,而是彼此交融,相互促进的。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
1、研究目标
研究目标所表述的,是通过具体而确定的方式解决具体而 确定的问题,而不是全部问题:在规定的范围内解决问题;在 确定的程度或层次上解决问题;在特定的方向上或角度上解决 问题;选择独特的过程与方式解决问题。研究目标作为一种研 究结果状态的表述,一般分为三种类型:理论性目标,描述的 是理论研究的结果状态;实践性目标,描述的是实践研究的结 果状态;中介性目标,介于理论与实践之间,二者兼有的结果 状态。追求什么:有思想,以体现先进理念;有个性,以突出 研究特色;有选择,以显示研究重点。
从优秀到卓越当教师成为研究者作文
从优秀到卓越当教师成为研究者作文哎呀呀,我们的老师可厉害啦!老师说要从优秀走向卓越,还要成为研究者呢,哈哈!
我们的老师平时就对我们可好啦,教我们知识的时候特别认真。
嘿呀,那一道道难题在老师的讲解下,一下子就变得好简单呀!我们都特别喜
欢上老师的课。
老师说要不断地学习和研究,才能变得更棒。
哎呀,我虽然不太懂什么是研究,但我觉得老师肯定能做到。
有时候看到老师在办公室里认真
地看很多很多书,还在本子上写着什么,嘿呀,肯定是在研究呢。
老师也鼓励我们要多思考,多问问题。
嘿嘿,每次我们问老师问题,老师都不会嫌我们烦,总是很耐心地给我们解答。
我想呀,老师这么努力,从优秀变得卓越,那以后教给我们的知识就更多啦,哈哈!我们也得跟着老师一起努力才行呢。
等我们长大了,也要像老师一样厉害,也要不断地学习和进步。
哎呀呀,那该多好呀!我相信我们的老师一定能成为最最卓越的研究者老师,嘿嘿!。
为什么教师是教育科研的研究者和创造者引导者
为什么教师是教育科研的研究者和创造者引导者教师是教育科研的研究者和创造者引导者教师是教育科研的研究者和创造者,更是引导者。
作为教育界的重要角色,教师担负着培养学生的责任,同时也应该不断探索创新教育方法,并引导学生在多个领域进行研究。
本文将从教师的角度,探讨他们为何成为教育科研的研究者和创造者引导者。
一、为学生充实知识和技能首先,教师作为研究者,需要不断学习并且充实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只有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才能够把最新的科研成果传授给学生。
例如,在数学教育中,教师需要不断学习最新的数学理论,并将其应用于教学实践中。
只有通过自身的努力,教师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研究和创新。
二、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和能力其次,教师是培养学生研究意识和能力的引导者。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引导他们主动参与研究活动。
通过组织一些研究性学习项目,教师能够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语言教育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自主研究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培养批判性思维和科学研究的能力。
三、创造新的教育模式和方法教师作为创造者,应该不断创造新的教育模式和方法,以适应学生的发展需求。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教育方式也在不断演变。
教师需要积极研究和应用新的教学技术,以提供更好的教育体验和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育科技领域,教师可以利用在线教育平台和虚拟实验室来进行教学活动,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只有不断尝试和创新,教师才能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四、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培养他们的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通过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研究课题,并提供相关的指导和支持,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科研活动。
例如,在自然科学领域,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和观察,并引导他们分析和总结实验结果。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体验到真正的科研过程,并培养出扎实的科学研究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要成为研究者
1.教师成为研究者是知识经济时代的迫切要求。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不断创造成了这个时代得以存在的命脉。
人类的社会生存、经济生活从对自然资源的依赖转向对自身素质的依赖。
随之,以培养和发展人为直接目标的教育便成了社会关注的焦点,并面临着深刻的历史性变革。
要求教师不仅要传递知识,而且要全面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素质,尤其是创新意识与能力。
为此,教师要探讨育人规律、反思自身的教育实践而成为教育的研究者。
教师不再是教书匠,而是向学者型、专家型教师发展。
2.教师成为研究者是教学理性提升的呼唤。
学校教育的价值主要靠教学来实现,因而千百年来人们在教学实践的开发与教学理论的提升上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使教学的理性程度不断提高显露融合势头……然而尽管如此,当代教学仍没有走出传统操作教学。
时至今日,人类教学已走到了反思性教学的前夜:教学主体开始怀疑和反思自己的行为;教学目的强调学生诸方面的发展;工具理性与人文理性开始的范畴,其理性仍有待提升。
让教师成为研究者,使他们能对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进行反思性研究,正是应教学理性提升的
呼唤,将教师从操作性的活动者转变为反思性活动者。
3.教师成为研究者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趋势。
长期以来,教师职业是否称得上专业一再受到怀疑。
尤其广大中小学教师;无论是从技术和科学的创造性上来说,都不是一个专家,而只是一个知识的传递者,拿专业的各项标准来度量教师职业,则其很难称得上是一门专业。
鉴于此,英国课程专家L·斯腾豪斯认为,教师专业拓展的关键在于专业自主发展的能力。
途径有:(1)通过系统的自学;(2)通过研究其他教师的经验;(3)在教室里检验已有的理论。
最后一条途径尤为重要,因为“课程研究和课程编制应该成为教师自己的事情,实践业已显示它是有前途的方式,当然也不得不承认这需要几代人的努力。
如果大多数教师而不只是少数人掌握了研究技巧,那么教师的自我形象和社会地位就会得到改善”。
斯腾豪斯关于教师专业化的观点可以看作是教师从机械地传递文化和“遵照执行”中解放出来。
而通向解放的有效途径就是“教师成为研究者”。
4.教师成为研究者是教育理论的发展一直被认为是教育理论工作者的事情,而广大的育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
教
育科研与教中小学教师,至多不过是理论的实践者。
皮亚杰在《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一书中指出:“教育学很少是教育学家的著作”“这样庞大的一个教育工作者队伍,现在这样专心致志地在今世界工作着,而且一般地讲,都具有胜任的能力,却产生不了杰出的科学研究者,能够使教育学变成一门既是科学的、又是生动的学问,在立足于文科与理科方面的其他应用学科中占有他的正当地位”。
正如皮亚杰所指出的一样,真正的教育科研绝不仅仅是教育理论工作者的事情,应是理论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共同的任务。
这是因为,任何一个教育规律的发现或教育理论的建构都不是凭空产
生的,它来源于实践。
广大教师工作在教学的第一线,他们的研究与问题都与教学有关,他们可以获得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将其作为形成和检验更为基础的教育理论所需要的材料。
正是从教育理论的发展离不开对教育实践的研究这个意义上讲,教师成为研究者可以丰富、充实教育学的发展又从而逐步使之成为既科学又生动的一门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