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基础》第一章 绪论备课讲稿

合集下载

《生理学》第一章绪论

《生理学》第一章绪论

《生理学》第一章绪论在我们探索生命的奥秘之旅中,生理学就像是一把神奇的钥匙,帮助我们打开了解身体内部运作机制的大门。

这门学科关注着生命有机体的各种功能,从细胞的微小活动到整个身体系统的协调运作。

首先,让我们来思考一下,为什么要学习生理学呢?其实,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无论是我们的运动、饮食、睡眠,还是应对疾病和压力,都离不开生理学的知识。

当我们了解身体是如何工作的,就能更好地照顾自己的健康,做出明智的生活选择。

生理学的研究范围极其广泛。

它涵盖了细胞生理学、器官生理学和系统生理学等多个层面。

细胞作为生命的基本单位,其内部的各种生化反应和生理过程是整个身体功能的基础。

例如,细胞如何摄取营养物质、进行能量代谢以及完成基因表达等。

而器官生理学则专注于研究各个器官的特定功能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协调。

像心脏的泵血功能、肺脏的气体交换、肾脏的过滤和排泄作用等等。

系统生理学则将多个相关器官视为一个整体系统来研究,比如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

生理学的研究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

实验研究是其中的重要手段之一。

科学家们会在实验室中通过动物实验或细胞培养等方式,来模拟和观察生理现象。

此外,临床观察也是不可或缺的。

通过对患者的症状、体征和治疗反应进行观察和分析,能够为生理学的研究提供宝贵的资料。

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如影像学检查、生物化学分析等也被广泛应用于生理学的研究中。

生理学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程。

从古代人们对生命现象的朴素观察和猜测,到近代随着显微镜等科学仪器的发明,使得对细胞和组织的研究成为可能。

再到现代,分子生物学和基因技术的兴起,为生理学的研究开辟了全新的领域。

每一次重大的科学发现和技术突破,都推动着生理学不断向前发展。

在学习生理学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概念和原理。

比如稳态的概念,这是指身体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身体通过各种调节机制,使得诸如体温、血压、血糖等生理指标保持在一个适宜的范围内,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

《生理学基础》教案

《生理学基础》教案

一、教案简介《生理学基础》教案章节:第一章绪论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理学的基础知识,包括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

2. 使学生认识到生理学在医学领域中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对生理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内容:1. 生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2. 生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

3. 生理学在医学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生理学的基础知识。

2. 利用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生理学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3. 开展小组讨论,激发学生对生理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学资源。

2. 投影仪或白板。

3. 教学案例或实例。

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生理学的基础知识,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生理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3. 案例分析:分享一些生理学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实例,让学生了解生理学的重要性。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生理学的理解和看法。

5. 总结:强调生理学在医学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激发学生对生理学学习的热情。

二、教案简介章节:第二章细胞生理学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使学生掌握细胞的各种生理过程,包括代谢、生长和分化。

3. 培养学生对细胞生理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内容:1. 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2. 细胞的代谢过程,包括能量代谢和物质代谢。

3. 细胞的生长、分化和凋亡过程。

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细胞生理学的基本知识。

2. 利用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细胞的生理过程。

3. 开展小组讨论,激发学生对细胞生理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学资源。

2. 实验器材和实验材料。

3. 教学案例或实例。

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细胞生理学的基本知识,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细胞的基本结构、代谢过程、生长、分化和凋亡过程。

3. 实验演示:进行细胞生理学相关的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细胞的生理过程。

第1章-生理学绪论课件

第1章-生理学绪论课件
(2)局部性体液调节(旁分泌): 代谢物组织液扩散临近的组织细胞
32
(二)体液调节
1、体液中的化学物质通过体液运输,调节机体 的生理功能。
2、调节的主要物质:激素。 3、调节的方式:全身性、局部性体液调节 4、调节特点:缓慢、广泛、持久。
33
二、生理功能的反馈调节
反馈:受控部分的信息反过来影响控制部分的 活动。
• 掌握基本概念、原理、规律、原则,从整体上 了解生命活动的本质。
• 是疾病诊断的基础,也是了解自身生理现象的 过程。
唯一能从一个人那里夺走的只是现在。如果这是真 的,即一个人只拥有现在,那么一个人就不可能丧
失一件他并不拥有的东西。— 《Meditations》
11
第二节 生命的基本特征
一、新陈代谢
4
二、生理学发展简史 历史发展
黄帝内经 心与血的运动
Willian Harvey (1578-1657)
生理学知识来源于实践,是一门实验性科学
5
三、生理学研究方法和水平
细胞和分子水平
器官和系统水平
离体(in vitro)
6
四、生理学的重要性
生理学 正常
诺贝尔 生理学与医学奖
医学 异常
9
五、医学生理学 学习重点
兴奋 抑制
静止活动 活动状态的加强 活动静止
活动状态的减弱
15
(四)刺激三要素
1、足够的强度 阈强度:保持刺激时间和时间强度变化率不变,能引起 组织发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也称为阈值。 阈刺激、阈上刺激、阈下刺激
兴奋性可用阈强度衡量,两者呈 ? 关系
2、足够的作用时间 3、强度时间变化率
16
(五)兴奋性的指标: 阈强度

生理学教学课件:第一章 绪 论

生理学教学课件:第一章 绪 论

生 理 学(Physiology)生理学(Physiology)第一章 绪 论Introduction •生理学的基本内容•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刺激和反应•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第一节 生理学的基本内容一、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生理学(physiology)——研究生物机体正常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人体生理学(human physiology)——研究人体正常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任务——正常功能的活动过程、发生条件、产生机制及影响因素机体功能活动的相互联系和协调Human physiology is the study of how the human body functions 医学生为什么要学习生理学?生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科学• 生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基础科学生理学与医学的关系• 医学实践检验生理学理论并推动生理学的发展生理学——研究正常机能活动 医 学——研究疾病(生理功能发生变化) 发现异常(诊断) 矫正异常(治疗) 对医学生而言,生理学是重要的基础理论课怎样学习生理学?•在搞清结构的基础上探讨功能;•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记忆;•发挥空间想象,抽象思维;•基础与临床相联系古典生理学:思辨近代生理学:实验性科学• 古典生理学:思辨• 近代生理学:实验性科学二、生理学的研究方法 观察 实验 在体实验 (in vivo) 离体实验 (in vitro) 人体实验 动物实验急性慢性三、生理学研究的三个层次(水平)• 细胞和分子层次 integrative physiology 以完整机体完整机体为研究对象机体器官系统器官系统环境外环境内环境 cell physiology/general physiology • 器官和系统层次• 整体层次 organ physiology第二节 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一、体液和内环境细胞内液(intracellular fluid) (40%)体液(60%)细胞外液(extracellular fluid) (20%)血浆(plasma) (5%)组织液(interstitial fluid) (15%)淋巴 (Lymph) (<1%)脑脊液 (Cerebrospinal fluid) (<1%)眼内液(Aqueous humor) (<1%)etc.三、稳态• ’1920 W. B. Cannon (1871-1945)•稳态(homeostasis):内环境的各项理化特性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特点:相对稳定、动态平衡•意义:是细胞行使正常生理功能和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概念的扩展:神经肌肉腺体St.动作电位神经冲动肌肉收缩腺体分泌• 兴奋性概念的变迁• 兴奋性:可兴奋组织或细胞接受刺激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兴奋= 动作电位!第四节 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调节(regulation):当内、外环境发生改变 调节(regulation):当内、外环境发生改变 时,机体的功能活动发生适应性变化的过程• 神经调节 (nervous regulation)• 体液调节 (humoral regulation)• 自身调节 (autoregulation)神经调节(nervous regulation)(reflex)• 基本方式——反射(reflex) 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reflex arc)• 特点:迅速、短暂、局限• 意义:经常性,最重要感受器传入神经 反射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激素(hormone) 全身性体液调节(systemic humoral regulation) 局部性体液调节(local humoral regulation) 神经-体液调节(neuro-humoral regulation)体液调节(humoral regulation)• 方式:• 概念:特殊化学物质靶细胞某些细胞体液•特点:缓慢、持久、广泛•意义:主要调节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等• neuro-humoral regulation• 概念:概念: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因素,某些组织 器官自身对环境变化发生的适应性反应 自身调节(autoregulation)• 意义:对某些器官生理功能的稳定有重要 意义• 特点特点:幅度小、灵敏度低体内的控制系统反馈信息受控部分控制信息干扰信息控制部分• 反馈控制系统(自动控制系统)• 非自动控制系统(少)前馈信息监测装置• 前馈控制系统监测装置输出变量• 反馈(feedback)反馈控制系统负反馈正反馈反馈信息受控部分控制信息干扰信息输出变量控制部分• 基本特点:闭合回路,双向联系监测装置受控部分 控制部分反馈信息比较器(-)(+)负反馈(negative feedback)•反馈信息调整控制部分的活动,进而使受控部分的活动向着与原来活动相反的方向变化•生理意义:使某项生理功能保持恒定负反馈是维持机体稳态的重要途径!正反馈 (positive feedback )• 生理意义:使某些功能活动不断加强—再生• 排尿、分娩、血液凝固等过程• 反馈信息调整控制部分的活动,进而使受控 部分的活动向着与原来活动相同的方向变化子宫收缩(结果)胎儿头部牵张子宫颈部③催产素分泌②(原因)①• 病理:恶性循环前馈控制系统• 生理意义:预先监测,防止干扰,保持输出 变量的稳定受控部分控制信息干扰信息控制部分前馈信息监测装置• 干扰信息作用于受控部分的同时,通过监测装置作用于控制部分,调整控制信息以对抗干扰信息对受控部分的作用。

第一章绪论 生理学基础 版 PPT

第一章绪论 生理学基础 版 PPT

刺激根据强度不同分为:
阈刺激:强度等于阈值的刺激。 阈上刺激:强度大于阈值的刺激。 阈下刺激:强度小于阈值的刺激。
三、生殖
机体发育成熟后,能够产生与自己相似的子代个体,这种 功能称为生殖。生殖是生物体繁衍后代、延续种系的基本生命 特征。
第三节 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
一、人体与环境
(一)人体与外环境
自然环境 外环境
2.稳态:内环境各种理化因素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称 为内环境的稳态。例如,外环境的温度有春夏秋冬的变 化,但人体的体温总是维持在37℃左右。如果体温升高 或降低,都会导致稳态破坏,影响细胞代谢,从而导致 疾病甚至死亡。因此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 要条件。
影响稳态的因素:
一受环境多种因素变化的影响。如气温的变化可影响体温。 二受体内细胞代谢活动的影响。如细胞从内环境中摄入O2 和营养物质,同时排出CO2和代谢产物。
2.体液调节的特点: 缓慢、持久、广泛。
(三) 自身调节
1.概念:指体内的某些组织细胞不依赖于神经和体液因素 的作用,自身对刺激产生的一种适应性反应。 2.特点:调节的范围局限,幅度较小,灵敏度较低。
三、人体功能调节的反馈作用
❖反馈的概念:由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 反过来影响控制部分活动的过程称为反馈。
社会环境
(二)内环境与稳态
体液:人体细胞内外含有大量液体,总称为体液。约占体重的60%。 分布:细胞内液:约2/3。 细胞外液:约1/3。包括组织液、血浆、淋巴液和脑脊液等。
1.内环境:生理学中把体内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称为机体 的内环境,即细胞外液。
作用: (1)是细胞直接进行新陈代谢的场所。例如O2和营养 物质只能直接从内环境摄取,代谢产物也只能直接排到 内环境中。 (2)是细胞生活和活动的地方。

《生理学基础》第一章绪论

《生理学基础》第一章绪论


生理意义:在维持机体各种生理功能的相对稳定以及内环
功 境的稳态方面起重要作用。

(二)正反馈:是指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作用一致的反馈。

生理意义:促使某些生理活动不断加强,迅速完成。


第 一
随堂测验:
章 1、人体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特征是 A
A 新陈代谢 B 兴奋性 C 适应性 D 生殖 E 反射
绪 论
绪 论
8、下列生理过程中,属于正反馈作用的是 C
A 减压反射 B 血糖浓度调节 C 排尿反射
D 体温调节 E 正常呼吸频率维持
第 随堂测验:
一 章
9、关于反射叙述错误的是 B
A 机体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刺激产生规律
性反应
绪 B 没有大脑的参与,就不能发生反射 论 C 机体通过反射,对外界环境变化做出适应性反应
E 负反馈
第 一
随堂测验:
章 5、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B
A 反应 B 反射 C 反馈 D 负反馈 E 正反馈
绪 论
6、神经调节的特点
D
A 作用缓慢 B 作用广泛而持久 C 调节幅度小
D 作用迅速、短暂、准确 E 灵敏度低
第 一
随堂测验:
章 7、破坏动物中枢神经系统后,消失的现象是 D
A 反应 B 兴奋 C 抑制 D 反射 E 兴奋性
熟悉:人体功能调节的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节、 反射和反馈的概念;正反馈和负反馈的概念及 其生理意义。
了解: 生理学概念和研究方法。

什么是生理学?
一 节
为什么要学习生理学?
概念: 是研究机体生命活动现象及规律的学科。

医学是关于疾病的学科,生理学是关于生命的学科。

生理学基础讲义 第一章 绪论

生理学基础讲义	第一章	绪论

对恒定(1992,1999)
调节方式
特点
神经调节
迅速、精确而短暂
体液调节
缓慢、持久而弥散
Hale Waihona Puke 自身调节幅度和范围都较小
三、反馈控制系统
1. 负反馈 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对控制部分的活动产生抑制作用,使控制部分的活动减弱,这
种反馈称为负反馈
A 型题
下列生理活动中,存在负反馈控制的是
A. 动作电位的产生
B. 血糖浓度的调节
一、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
(一)体液及其组成
第一章 绪论
分隔、沟通,血浆最活跃
(二)内环境:细胞外液 (三)稳态: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相对恒定的状态,并非固定不变,是一种动态平衡,即在一定范围 内变动。动态平衡的维持是机体自我调节的结果。 A 型题 1.下列关于机体内环境稳态的描述,错误的是 A.稳态是一种动态平衡 B.稳态的维持是机体自我调节的结果 C.稳态调节中都有一个调节点 D.稳态是指细胞内液理化性质基本恒定 (2016)
二、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
1
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是机体自我调节的结果,机体通过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等调节方
式对各种生理功能进行有效的调节,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
A 型题
2.下列生理功能活动中,主要通过体液途径完成的调节是
A 肢体发动随意运动
B 大量出汗引起尿量减少
C 食物入口引起唾液分泌
D 沙尘飞入眼球引起的闭眼动作
心肌异长调节,毛细血管前括约肌舒缩活动调节,血压变动时肾脑冠脉等血流量稳定,碘抑制甲状
腺摄碘,球管平衡,渗透性利尿,儿茶酚胺抑制自身合成
A 型题
下列情况中,属于自身调节的是
A.人在过度通气后呼吸暂停

《生理学》第一章 绪论教案、教学设计

《生理学》第一章 绪论教案、教学设计

《生理学》第一章绪论教案、教学设计第一节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一、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及任务生理学(physiology)是生物学的一个分支,它以生物机体的生理功能为研究对象。

研究构成机体的各个部分:①具有什么样的生理功能;②这些功能的发生机制和条件;③以及机体内外环境中的各种变化(刺激)对这些生理功能的影响,也即机体对这些功能的调节。

从而掌握各种生理变化的规律。

二、生理学的研究层次(水平)1.关于生命现象的细胞和分子机制的研究──普通生理学或细胞生理学;2.关于机体内各器官和系统的功能的研究──器官和系统生理学;3.关于机体内各器官、系统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以及机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研究──整体水平的研究。

要全面地理解某一生理功能的机制,必须从细胞和分子、器官和系统以及整体三个水平进行研究。

三、生理学与医学的关系人体生理学是医学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

医学中关于疾病问题的理论研究是以人体生理学的基本理论为基础的;同时,通过医学实践又可以检验生理学的理论是否正确,并不断以新的问题推动生理学研究,以新的内容丰富生理学理论。

生理学又不同于医学,生理学研究的是“生命”,是正常机体的功能活动规律;而医学研究的是“疾病”,是机体的异常状态。

临床医学中的所谓“诊断”,其实质就是要区分出机体出现了什么样的“异常”;而所谓的“治疗”则是设法将“异常”改变到“正常”。

试想,不了解“正常”何以能知“异常”?又何以能将“异常”纠正到“正常”?可见,作为医学生必须学好生理学。

四、生理学的研究方法生理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

对于机体的生命活动现象,不能只限于一般地观察和描述,而要运用实验的方法,才能了解其活动的机制。

作为人体生理学,有些生理实验,在不损害人体健康的前提下,可以而且必须尽可能地在人体上进行,才能更好地揭示人体生命现象的奥妙。

但是大多数生理实验,因对健康有害,而无法在人体上进行,只能在动物体上进行。

因为除了思维、意识等高级神经功能外,内脏系统与运动系统以及神经系统的一般功能,在人与高等动物是相类似的,所以用动物实验方法所获得的生理知识,同样可以间接丰富人体生理学的内容。

(完整word版)《生理学基础》教案

(完整word版)《生理学基础》教案

《生理学基础》教案编号:1注:实验课的教学设计包括:实验原理介绍、基本操作(仪器介绍)、实验重要步骤、实验中应注意事项。

见习、社会调查、专题讨论、病例分析等的教案内容可参照理论课教案内容编写。

《生理学基础》教案编号:2《生理学基础》教案编号:3一.播放视频,引出新课内容二.再与临床病例结合,提出血液对生命存在的重要性三.图示血液的组成,血液的理化性质,结合图片和视频讲解血浆渗透压的组成及其生理意义。

四.结合临床病理,讲解血细胞的特性。

例如贫血等五.教学小结与检测1、复习血液组成和理化特性2、何为血浆渗透压?其生理意义是什么?3、重点复习检测1)红细胞的数量和功能2)红细胞生理特性(例如渗透脆性)3)红细胞生成与调节4、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功能和生理特性生理性止血:什么是止血时间?生理性止血的基本过程?六.安排下节课的学习内容,要求预习教学后记:1、本次课内容与检验、卫检专业关联很大,学生十分重视,学习较为认真。

2、学生对内容感兴趣.课堂气氛活跃。

3、教学互动活跃而效果好.《生理学基础》教案编号:4《生理学基础》教案编号:5正常心电图的波形及其生理意义五、心肌生理特性有哪些生理特性?六、教学小结与检测:1、试述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分期、特点和各期产生的机理。

2、什么是心肌电生理学特性?影响心肌电生理特性的因素有哪些?3、什么是心肌自律性?心脏自律性特点及其影响因素.4、简述心电图各波、各时段和各时期所代表的生理意义。

5、试述心动周期中心室内压、心室容积、瓣膜开闭及血流方向的变化。

七、安排下节课的学习内容,要求预习教学后记:1、本次课内容与检验、卫检专业关联很大,学生十分重视,学习较为认真。

2、学生对内容感兴趣。

课堂气氛活跃.3、教学互动活跃而效果好.《生理学基础》教案编号:6课题第四章血液循环(第三、四、五节)课时6节任课教师授课日期2011 年12月12-16日授课方式理论教学方法启发式讲授知识点血压、心血管活动的调节、器官循环重点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难点微循环的调节教学目的、要求: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环境、教具、教学参考资料、教学活动过程、实践能力培养方法、板书设计)教学环境:多媒体课室教具:教材、多媒体课件教学参考资料:人卫版《生理学》本科(第6版)教材教学过程:一、检查人数、观察教学秩序、复习提问二、新课教授1、由逐年上涨的高血压人数及高血压的危害,引起学生对血压的兴趣和重视2、重点讲解动脉、静脉不同的血管生理特性及动脉压和静脉压的差异(形成和影响因素)血压的不同测量法3、微循环、组织液生成和淋巴回流4、重点讲解心血管的体液调节由图示详解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对心血管的调节,详解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血管的调节三.教学小结和检测1、什么是动脉血压?其形成机制和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有哪些?各因素对收缩压、舒张压和脉压的影响效果?2、试述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对心血管的调节作用。

生理学基础(第3版)中职全套教学课件完整版电子教案

生理学基础(第3版)中职全套教学课件完整版电子教案
第一节 心脏生理 心脏是由心肌构成的具有4个腔隙的中空器官。通过心肌的舒缩改变心腔内 的压力,推动血液不停地循环流动,称为泵血功能。
一、心脏的泵血功能 (一)心率与心动周期 1 心率 2 心动周期
图4-1 心动周期示意图
(二)心脏的泵血功能 心肌的收缩与舒张导致心腔内的压力改变,致使血液射入动脉的过程,称为 心脏的泵血功能。 1.心室收缩期 心室收缩期包括等容收缩期、快速射血期和减慢射血期。 1 等容收缩期 2 快速射血期 3 减慢射血期
图4-5 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及兴奋性变化
(四)收缩性
心肌纤维受到刺激兴奋后能够产生收缩的能力,称为收缩性。
1 同步收缩
2 不产生强直收缩
3 期前收缩与代偿间隙
4 对细胞外Ca2+的依赖性
(五)其他对心肌生理特性的影响
1 K+的影响
2
Ca2+ 的影响
3 Na+的影响 四、心电图
图4-6 心电图
心电图的正常波形分为P波、QRS波群和T波,偶尔还出现U波。 1 P波 2 QRS波群 3 T波 (4)P-R间期(或P-Q间期) (5)Q-T间期 (6)S-T段 五、心脏的内分泌功能 心肌细胞能分泌心钠素和脑利钠肽两种激素。其主要生理作用表现在以下两 方面。
①扩张血管。
②排钠利尿。 第二节 血管生理 血管是血液流动的管道,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一、动脉血压与脉搏
(一)血压及动脉血压的概念 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单位面积血管壁所产生的侧压力,临床上习 惯用毫米汞柱(mmHg)表示。
(二)动脉血压的正常值及其相对稳定的意义 (三)动脉血压的形成 1.收缩压的形成
2.心室舒张期 1 等容舒张期 2 快速充盈期 3 减慢充盈期 3.心房收缩期

生理学第一章绪论教案

生理学第一章绪论教案

生理学第一章绪论教案教案一般包括引入、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步骤、课堂练习及板书设计等内容。

下面是一个关于生理学第一章绪论的教案范例:教案:生理学第一章绪论教学目标:1.了解生理学的概念和发展历程。

2.理解生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原则。

3.掌握生理学的分类和研究对象。

4.了解细胞生理学在生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5.培养学生对于生理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1.生理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生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原则。

3.生理学的分类和研究对象。

4.细胞生理学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1.生理学的分类和研究对象的区分。

2.细胞生理学在生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10分钟)1.引出生理学的概念和生理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举例,让学生了解生理学对于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Step 2 概念解释(10分钟)1.解释生理学的定义、起源和发展历程。

2.提问学生有关生理学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Step 3 基本方法和原则(15分钟)1.讲解生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原则,如实验法、观察法、比较法等。

2.分析生理学研究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

Step 4 分类和研究对象(15分钟)1.介绍生理学的分类:动物生理学、植物生理学、微生物生理学等。

2.解释生理学研究的对象,如整体生理学和细胞生理学。

3.引导学生理解整体生理学和细胞生理学在生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Step 5 细胞生理学(15分钟)1.详细介绍细胞生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

2.分析细胞生理学在生理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如细胞膜通透性、细胞代谢等。

Step 6 归纳总结(10分钟)1.通过问题解答和讨论,对生理学第一章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2.引导学生思考生理学对于医学和生物学的影响和作用。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引入和举例,让学生了解生理学的应用价值和重要性。

2.问题解答法:通过提问和回答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2024版第一章生理学绪论PPT课件

2024版第一章生理学绪论PPT课件

生理学不断向微观和宏观领域拓展,与分子 生物学、遗传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推动了 生理学研究的深入发展。
02
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新陈代谢
新陈代谢是生命最基本的特征之一,包括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两个相反又相成的过 程。
合成代谢是指生物体从环境中摄取营养物质,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合成自身组成 物质并储存能量的过程。
本单位,实现信息的传递和整合。
反射活动
02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包括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是
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做出的快速、准确的反应。
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03
通过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内脏活动进行调节,维持机体内
环境的相对稳定。
体液调节
激素调节
激素是由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 分泌的高效生物活性物质,通过 血液运输到靶细胞,调节其生理
炎症反应
定义
炎症反应是机体对于损伤因子所发生 的防御反应,为机体的一种抗病过程。
生理意义
炎症反应能够清除损伤因子,并通过 增强局部和全身的防御功能来抵抗病 原体的入侵。
分类
根据炎症的基本病变性质进行分类, 可分为变质性炎、渗出性炎和增生性 炎。任何炎症都在一定程度上包含变 质、渗出、增生这三种基本病变,但 往往以一种病变为主,以变质为主时 称为变质性炎;以渗出为主时称为渗 出性炎;以增生为主时称为增生性炎。
组织细胞通过改变代谢途径和速率, 以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
04
机体对刺激的反应
应激反应
01
02
03
定义
应激反应是指机体在受到 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刺激时 所发生的一系列非特异性 全身性适应反应。
生理意义
应激反应能够帮助机体应 对各种有害刺激,维持内 环境的相对稳定,保证生 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生理学基础》绪论 ppt课件

《生理学基础》绪论  ppt课件
ppt课件 20
(一)神经调节(neuroregulation)
最重要方式
定义: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对机体功能进行的调节。 基本方式:反射(reflex) 1.定义:在CNS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所 作出的有规律的具有适应意义的反应。 2.结构基础:反射弧(reflex arc) 3.类型: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特点: 迅速、精确,局限、短暂 (快、准、短)
活动弱→强的过程。

抑制:组织受刺激后由活动→静息
活动强→弱的过程。
ppt课件 12
ppt课件
13
ppt课件
14
衡量兴奋性的指标
• 阈值:把引起组织发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 度,称为阈强度 • 阈刺激;强度等于阈值的刺激
• 阈下刺激;强度小于阈值的刺激 • 阈上刺激;强度大于阈值的刺激
ppt课件
15
生理学基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生理学简介
一、什么是生理学?
生理学是生物学的分支,是研究生物
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现象和规律的科学。 生命活动是指整个生物体及其各组成 部分所表现的各种生命现象或生理功 能。
如:呼吸、消化、循环、肌肉运动 等
ppt课件 2
研究内容
• 研究的内容就是研究正 常状态下,机体各器官
1. 细胞分子水平
肌肉的收缩功能 肌细胞的生理功能 生物大分子理化和生物学特征 特定基因转录表达
ppt课件
6
2. 器官系统水平
循环生理学
消化生理学
呼吸生理学
……
ppt课件
7
3. 整体水平
ppt课件
8
第二节 生命的基本表现
新陈代谢 兴奋性 生殖
ppt课件

高教版中职生理学基础(第4版)《绪论》PPT课件

高教版中职生理学基础(第4版)《绪论》PPT课件

• 2、负反馈
• 3、正反馈 动画
掌握!
二内相是环对、一境稳种内中定稳动各的态环态种状是平境化态机衡学,体与成称进稳分为行和内正态理环常化境生性稳命质态活保,动持简的必要条
称稳态 件。,一旦稳态不能维持,就会影响新陈
(二)内环代境谢的,稳干扰态生命活动,导致疾病发生,
甚至危及生命。
• 1.稳态的概念
• 2.稳态的维持
• 3.稳态的生理意义
名称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自身调节
特点
迅速、准确,持续时间短,适用于快速 变化的生理过程的调节。
缓慢、广泛、作用持久,适应于对缓慢 的,持续进行的生理过程的调节。
调节准确而稳定,调节幅度小,不很灵 敏,但对人体功能活动相对稳定仍有重 要作用。
二、机体功能调节的自动控制

1、反如使(生馈:某理反维一信分些意反 反 馈馈持受分)息娩生义馈,。机控活与过理反:信抑如体部动控程活息制:某馈分的制。动与或血种通过控信不控减压生过程制息断制弱调理反,作加信控节活系馈称用强息制动信为统一,的部的息反致迅作 分相影 馈的速用作对响反完性用稳控馈成质的定制。。相反。部
生理学基础(第4版)绪论电子课件 中 职 高教版
第一章 绪 论
学习目标
掌握:兴奋性、内环境及其稳态、正负反馈的概念及生
理意义。
理解:刺激阈与兴奋性、兴奋与抑制、反射与反射弧、
体液调节。
了解:反应的两种形式、自身调节、神经-体液调节概念
及生理意义 。
第一节 概述
➢ 生理学的定义:
研究人体功能的科学。
第四节 机体活动的调节
• 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方式 • 机体功能调节的自动控制
掌握! 熟悉有哪几种! 是指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对人体功能所

生理学第1章绪论教案

生理学第1章绪论教案

2024/1/25
24
生理学与医学的紧密联系
2024/1/25
生理学是医学的基础学科
医学是研究人类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的学科,而生理学 则是研究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规律的学科。因此,生理学为 医学提供了对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基本认识和理解,是医学 学习和实践的基础。
医学实践需要生理学的指导
在医学实践中,医生需要了解患者的生理功能状况,以便对 疾病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生理学知识可以帮助医生理解 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机制,从而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
医学教育和培训
生理学是医学教育和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学生需要学习生理学知识 ,以便理解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和疾病的发生机制。此外,生理学知识也 有助于医学生培养临床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6
学习生理学的意义和方法
• 理解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学习生理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人体各个器官和系统的 正常生理功能,以及这些器官和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这对于维护自身健康和 预防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2024/1/25
5
生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
研究方法
包括实验法、观察法和调查法等,其中实验法是最主要的研究方法。
研究技术
涉及多种现代科技手段,如细胞培养、分子生物学技术、电生理学技术、影像学技术等,用于 揭示生命活动的本质和规律。
2024/1/25
6
02
生理学的历史与发展
2024/1/25
7
古代生理学思想
系统生理学的整合
研究生物体各系统间的相互作用和调 节,以整体的观点理解生理功能。
2024/1/25
分子生理学的兴起
从分子水平研究生物体的生理活动, 如基因表达、蛋白质合成等。
计算生理学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骨骼肌收缩实验
慢性实验是在清醒健康的动物身上,在机体保持内 外环境相对稳定的条件下,进行各种生理实验的方法
如:研究动物的胃液分泌,采用假饲的实验方法。
(二)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
细胞分子水平
水平研究
器官系统水平
整体水平
1. 细胞分子水平:以细胞及所含的物质分子为研究对象。
人体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细胞,体内各个器官的功能, 都是由构成该器官的各个细胞的特性及其所含物质分子的理 化性质决定的。
生理学基础
授课: 曾博
请思考: 1.什么是生理学? 2.生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
生物体

道理、规律

生理学 是研究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现象及规律的科学。
机体也称生物体,是自然界中有生命的物体总
称,包括一切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生命活动又称功能活动,如躯体运动、腺体
分泌、血液循环、呼吸、消化和吸收等。
件和生理情况下,机体各器官系统之间相互协调、相互联系、相 互影响,并与周围环境相适应。
第二节 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一、新陈代谢(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特征)
❖机体与周围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 摄取营养物质以合成自身的物质,同时不断分解自身衰 老退化物质,并将其分解产物排出体外的自我更新的过 程。 ❖包括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两个方面。
基础理论科学 枢纽课程
人民卫生出版社
章目录
1 生理学简介 2 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3 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
重点与难点
重点
兴奋性、阈值、内环境的概念 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内环境及其稳态的概念和意义
难点
兴奋性、阈值、内环境和反馈的概念 正反馈和负反馈的概念和生理意义。
第一节 生理学简介
一、生理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
肌肉的收缩功能
肌细胞的生理功能
生物大分子理化和生物学特征
特定基因转录表达
2. 器官系统水平: 以器官系统为研究对象,研
究各器官和系统的功能、功能发生的过程和机制等。
循环生理学 消化生理学 ……
✓功能
✓功能原理
✓功能的评 价
✓特点
✓调节或影 响
3. 整体水平:机以完整的机体为研究对象,研究各种环境条
社会环境
(二)内环境与稳态
体液:人体细胞内外含有大量液体,总称为体液。约占体重的60%。 分布:细胞内液:约2/3。 细胞外液:约1/3。包括组织液、血浆、淋巴液和脑脊液等。
* 内环境(Internal Environment )
✓同化作用又称合成代谢,是指机体不断从外界摄取营 养物质,并将其合成、转化为自身的物质,同时贮存能 量的过程;
✓异化作用又称分解代谢,是指机体不断分解自身的物 质,同时释放能量供机体生命活动的需要,并将其分解 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
新陈代谢中既有物质代谢又有能量代谢,新陈代谢是 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特征。
(一)生理学的实验方法
急性实验 在体实验
动物实验
离体实验
慢性实 验
William Harvey
在体实验是在动物清醒或麻醉状态下,通过手术暴露
出要观察的组织器官进行实验研究.
如:去大脑僵直:中脑上丘、下 丘之间脑干切断,出现紧张加强、 四肢强直、脊柱反张后挺
离体实验是将某一器官、组织或细胞从动物体内 取出,在人工条件下进行观察.
刺激的强度
足够的
刺激作用的时间
足够的
强度-时间变化率
一定的
物理性刺激:如声、光、电、机械等
刺激
化学性刺激:如酸、碱、药物等 生物性刺激: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
社会心理性刺激:如语言、文字、思维、情绪等
兴奋:接受刺激后,由相对静止变为活动状态或活动由弱变强。


如电刺激交感神经,引起心跳加强、加快
2.知识点多,内容 广泛,九大系统内容 均有涉及
3.理论多,难点多, 学说多
4.知识点关联性强, 整体化明显
学习方法:
1.理解的基础上反 复记忆
2.相似知识点、重 要学说和难点的归纳 总结
3.多做题,强化思 维能力
4.及时的复习和查漏 补缺
第一章 绪 论
它以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为基础,同时 又是药理学、病理学等后续课程和临床 各课程的基础,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抑制:接受刺激后,由活动变为相对静止状态或活动由强变弱。
如电刺激迷走神经,引起心跳减慢、减弱
(二) 衡量兴奋性的指标-阈值
❖阈强度(threshold intensity):如果刺激作用时间、强 度-时间变化率固定不变,把引起组织发生反应的最小刺激 强度,称为阈强度,简称阈值。
❖它与兴奋性呈反变关系。即阈值越大,组织的兴奋性越低;阈 值越小,组织的兴奋性越高。所以,阈值是衡量组织兴奋性高低的 指标。
课堂讨论
小张,因车祸导致严重脑损伤,经 治疗后成为“植物人”。查体:有自主呼 吸和心跳,但呼之不应,对疼痛刺激亦 无反应等。
请讨论: 1.小张具备正常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吗? 2.何谓兴奋性?
二、兴奋性
❖是指机体或细胞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 (一) 刺激与反应
1.刺激:能被机体或细胞感受到的内外环境变化。 2.反应:机体或细胞接受刺激后所发生的一切变化。 3.刺激和反应的关系 :刺激要引起机体或组织细胞发生 反应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
刺激根据强度不同分为:
阈刺激:强度等于阈值的刺激。 阈上刺激:强度大于阈值的刺激。 阈下刺激:强度小于阈值的刺激。
三、生殖
机体发育成熟后,能够产生与自己相似的子代个体,这种 功能称为生殖。生殖是生物体繁衍后代、延续种系的基本生命 特征。
第三节 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
一、人体与环境
(一)人体与外环境
自然环境 外环境
医学是关于疾病的科学,生理学是关于 生命的科学。疾病无一不是正常生命 活动发生量变和质变的结果。因此, 只有首先认识正常生命活动的规律,
才能深刻认识疾病、 正确诊断和治疗疾病。
在这个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是人的生命。 生命对于人只有一次,请珍惜自己,关爱他人。
目录
生理学特点:
1.一门重要的基础 课
(一)生理学的概念
生理学是研究机体生命活动现象及规律的科学。生命活动 又称功能活动,如躯体运动、腺体分泌、血液循环、呼吸、消 化和吸收等。
(பைடு நூலகம்)研究内容
研究机体各器官系统功能活动的现象、过程、机制、影 响因素、调节及其在整体活动中的意义,从而认识和掌握生 命活动的规律。
二、生理学的研究方法
生理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大部分理论知识都 是通过实验获得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