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背捏一捏,百病不得
爱他,就捏打他的背
4养 身养生有方2016.07姚扶有专家指出,大约有20%的人长期忍受背部酸痛的折磨,慢性病的80%是脊骨异常造成,背部的酸痛主要是由于缺乏肌肉力量。
另外,不正确的姿势、非正常的用力、长时间的伏案作业都会造成背部的伤害。
中医认为,脊柱是主一身阳气的督脉所在,脊柱两旁是贯穿全身的足太阳膀胱经,背部脊柱两旁共有53个穴位。
而且五脏六腑皆系于背部,如心、肝、脾、肺、肾、胆、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十二俞等穴位都集中在背部,这些经穴是运行气血,联络脏腑的通道,按摩可以刺激这些穴位,起到疏通经气、促进气血运行、振奋阳气、活血通络、养心安神、平衡阴阳、调和五脏六腑的作用,从而达到阴阳平衡,健康长寿的目的。
现代医学证明,人的背部皮下有大量功能很强的免疫细胞处于“休眠”状态,捶背按摩可以刺激这些细胞,激活它们的功能,促进背部乃至全身的血液循环,再通过神经系统和经络传导,促进局部乃至全身的血液循环,增强内分泌与神经系统的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抗病能力,进而调和全身的内脏器官与组织,达到祛病强身的目的。
因此,捶背按摩可达到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的目的。
另外,由于男性皮肤一般比较粗糙,尤其背部很容易出现毛囊及皮脂腺堵塞状况,引发皮肤病。
如经常按摩背部肌肉,能刺激皮肤血液循环,增强皮肤弹性,减少这类现象的发生。
那么,怎样才能科学有效地对背部肌肉进行按摩呢?爱心按摩姿势选择高矮适中的床(硬板床或较硬的床垫),俯卧在床上,站在其右侧,依此顺序进行操作。
1.捏拿肩井 用大拇指顶住肩井穴(位于肩背处,肩外侧端与脊柱连水平线的中点),其他四指轻扶于肩前,与大拇指相对用力,捏拿起整个肩部肌肉,一拿一捏地交替进行。
注意整个手掌始终与肩部接触,用力适中。
可以彻底放松颈肩部肌肉,对缓解疲劳有很好的效果。
此外,用轻柔的力量做还可以治疗失眠。
现代男性身心压力很大,几乎没有时间解压。
作为妻子,只需要在关心他生活起居的同时,来按摩一下他疲劳的部位——背,就可以帮助他放松紧张的肌肉,缓解因工作带来的各种身体不适,彻底消除全身疲劳,使身心得到放松。
捏脊治百病
捏脊治百病作者:武国忠来源:《爱你·健康读本》2016年第07期唐太宗李世民在一次看医书时忽然掩卷沉重地说道:“人体的五脏六腑都连在背上,而我们国家的刑罚中有一条是要打犯人背部的,这不是会把人打死吗?”于是他颁布命令,不能再打犯人的背部,改为打大腿和屁股。
的确如此,背部是人体一个极其重要的部位,尤其脊柱,是人体的中线。
脊柱是大脑的延伸,大脑通过脊髓指挥全身的活动。
脊背是督脉循行的部位,为什么叫“督脉”呢?督就是“都督”“总督”的意思,督脉是总管全身阳气的一条经脉。
脊背两旁是膀胱经循行的部位,膀胱经是人体循行部位最广的一条经脉,阳气最多,且它跟肾经相表里,肾主水,膀胱主管全身的水液代谢。
可以说,脊背是全身气血运行的大枢纽,是治病养生的大药田。
如何利用这块大药田呢?首推捏脊。
具体做法是:俯卧在床上,全身放松,让家人用双手的拇指与食指在您脊柱两侧连皮带肉地捏起,从尾椎骨沿脊柱向上捏,一直捏到颈项发际处。
一天捏一次,一次捏五遍即可,一定要长期坚持。
每次捏完脊看到脊柱两旁明显发红,就说明捏到位了。
捏脊法能治疗的病症很多。
安徽合肥有一位老人,在报纸上看到了周尔晋先生传授的捏脊法,连续捏脊两个月,不仅颈椎病、腰椎病的症状消失了,连肥大性痔疮也好了。
宣城有一位摘除了胆囊的女患者,失眠、头痛、不思饮食,痛不欲生,按此法连续捏脊三个月,配压足三里、三阴交,所有的症状都消失了。
我有个朋友的心脏有点儿问题,每天临睡前会出现心绞痛的现象,我仅给他捏脊一次,并辅以按压耳穴,当晚他的心绞痛就消失了。
捏脊对于肝胆病疗效尤为显著,我的一些患者通过坚持捏脊作为肝硬化的辅助治疗,效果非常好。
利用脊背这味大药田还有另一种方法:推脊。
这主要适用于小儿,是退热的绝招。
具体做法是:让孩子俯卧,家长将食指、中指并拢,在孩子的脊背从上向下推200~300次,可以很快祛热。
(摘自《人体自有大药》凤凰出版传媒集团)。
02《健康小儿手足操》配音:别看我只是一只羊◇老道制作
第一节:小脚丫,摇一摇, 摇摇晃晃做足疗。(见图 一) 顺时针转4圈后,逆 时针转4圈,再说一遍 儿歌。
第二节:搓脚趾:伸出小 手来,对准脚趾摩。用 力搓一搓,舒服又快乐。 (见图二) 右手五指对左 脚五趾,向下搓。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三节:搓脚掌:手掌摩 脚掌。自己做治疗,不 病不发烧,肺炎吓跑了。 (见图三) 右手掌对左脚 掌横向用力搓,两遍。
《捏脊捏积百病消》◇laodao
• 谁没有为父母的疾病揪过心——脊背—捏,百病不得
脊背是人体的一个重要部位。脊背正中间是 督脉,督脉就是总督全身阳气。脊背两旁是 足太阳膀胱经循行的部位,膀胱经是人体循 行部位最广、阳气最多的一条经脉,且与肾 经相表里,肾主水,膀胱经则总管全身的水液代谢。捏脊不仅能疏通脊背这个全身气血的 大枢纽,同时还能把五脏六腑的“俞输”经络与气机梳理疏通。 之所以把捏脊叫“捏积”,有着更深层的含义。气血的运行过程中,由于内感七情、外感 六淫邪气,势必出现淤积、堵塞。而堵塞得最多的地方就在背部。为什么一个身体肥硕、 有明显湿热或寒湿壅滞的成年人的脊背就不那么容易被提起来,就是因为他体内的淤积造 成了皮肉的粘连。 我们捏积,就是要把这些粘连捏散,把淤积在背部的气血捏开,脊背这个人体大枢纽的气 血通了,自然百病不生,而我们身体上一些或太或小的毛病,也会连渐消失。 我“捏积”的方法,跟普通的“捏脊”有些不同,我是用双手同时捏起脊背两边的皮肉, 沿着一个方向捏,每捏三下,就要使劲往上提一下,这叫“捏三提一”。 捏积的方向建 议为:7岁以下的小孩,从下往上捏;7岁以上的所有人,包括高血压患者,一律从上往下 捏。因为人一过7岁,人体的气机就变了,7岁也是人生长发育的一个分界点。 捏积就得从上往下捏了,这样既可以去积除滞,又可以使阳气顺势下行,上下交泰,很多 慢性病就都这么除去了。孩子的常见病,基本上可以通过捏积全部解决。只要掌握了“捏 积”法,您就拥有了一双济世安民的通灵宝手。
小儿捏脊,怎么捏才正确?
小儿捏脊,怎么捏才正确?发布时间:2022-11-23T06:45:13.702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7月13期作者:何关义[导读]小儿捏脊,怎么捏才正确?何关义(德阳市罗江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四川德阳618500)捏脊疗法是临床常见的小儿推拿法之一,主要通过连续捏拿脊柱部肌肤,预防和改善各类后天不足引起的虚弱病症,例如小儿积滞、疳证、厌食、腹泻、呕吐、便秘、惊风、夜啼等。
由于捏脊疗法操作较为简单,因此在临床上应用非常广泛。
尤其适合家中有小儿的家长学习,可在日常生活中时常开展捏脊疗法,有助增强幼儿的基础体质,锻炼与提高其抗病能力,积极预防各类小儿疾病的发生。
那么小儿捏脊,到底该怎么捏呢?具体报道如下:一、捏脊疗法的原理晋朝的葛洪最早在《肘后备急方·治卒腹痛方》中提出捏脊的手法,书中提及:“拈取其脊骨皮……未愈更为之。
”指的就是以手指捏起脊背上的皮肉,用力往上提,从尾椎骨捏到颈椎骨。
脊背是人体的一个重要部位,从生理解剖上来看,脊柱中有脊髓,这是大脑神经系统的延伸,神经系统从脊髓延展出来,散布到全身各处,而大脑则通过脊髓和神经网络指挥全身活动。
从经络来说,脊背正中间为督脉,督脉乃是总督全身阳气的重要经脉,而脊背两旁,是足太阳膀胱经循行的部位,阳气同样十分旺盛,且膀胱经与肾经相表里,又总管着全身水液代谢。
总而言之,脊背就是机体气血运行的重要枢纽,而捏脊疗法可通过刺激督脉和五脏背俞穴等,实现调整阴阳、中和气血,恢复脏腑功能作用。
以现代医学的理论来解释,便是捏脊疗法通过刺激脊柱两侧的神经节和神经干,借助神经和体液因素调整内脏功能,实现增强体质、治病保健的作用。
二、捏脊疗法的注意事项及操作手法(一)捏脊疗法的注意事项(1)每晚睡前施治,患儿最好保持空腹状态。
(2)先用双手拇指及食指夹起尾椎两旁的皮下组织,食指和中指在前导引,拇指下压向前推,保持一紧一松,由腰部开始向肩颈部有规律地揉捏,尽可能地避免操作中断,便于经气流通。
捏脊疗法
龙源期刊网
捏脊疗法
作者:赵婷
来源:《保健与生活》2010年第10期
捏脊疗法是传统的养生方法,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背部按摩法。
通过对脊背捏、拿、揉、按等手法进行康复治疗,具有疏通经络、补肾壮阳、延缓衰老的作用。
对神经衰弱、腰背痛、高血压、哮喘、腹泻等老年病具有良好的辅助治疗效果。
操作方法如下:
老年人先脱去上衣,俯卧在床上,双腿伸直,全身放松。
按摩者将双手浸入热水中使其温暖(夏季不需要),然后在老年人的背部由上而下轻轻按摩3遍,使其肌肉松弛。
捏脊的操作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用拇指指腹与食指、中指对合,捏住皮肤,拇指在后,食指、中指在前,然后食指、中指向后捻动,拇指向前推动,边捏边向前推移。
白骶尾部开始,一直推移到项枕部为止,这是常用的方法。
另一种是手握空拳,拇指指腹与屈曲的食指桡侧部对合,捏住皮肤,拇指在前,食指在后,然后拇指向后捻动,食指向前推动,边捏边向前推移。
也自骶尾部开始,一直捏到项枕部为止。
上述两种方法选一种即可,一般重复3遍。
除了“捏”的手法,还有一种“提”法。
捏完3遍后,仍从骶尾部开始,每捏3下提1下,称为“捏三提一法”。
单捏不提刺激量较轻,“捏三提一法”刺激量最强。
在“提”的过程中,在老年人腰部、下背部都能听到“叭”的一声或数声响声。
无论是捏还是提,都要掌握手法力度,开始手法较轻,然后逐渐加重,结束之前再用轻手法,否则老年人会有疼痛感。
“捏”“提”结束后,按摩者两手大拇指按在老年人肾俞穴的位置,同时以旋转式手法按摩30下。
然后按摩者站立于老年人身体一侧,以双手沿脊背按摩数遍,令老年人皮肤产生微温的感觉。
捏脊有讲究,清、补要分清
捏脊有讲究,清、补要分清北京丰台医星中西医结合医院捏脊有讲究捏脊的四种方法捏脊,在民间叫“擀皮”,也叫“捏背”、“提背”,对孩子保健防病很好。
捏脊是小儿推拿常用手法之一,是指通过捏、提、拿脊背部皮肤达到治病保健目的一种外治方法。
可是,您知道吗?一旦方向捏错很可能达不到治病保健的目的哦!所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捏脊真的很重要!今天就来讲讲捏脊的方法有哪些:上捏脊:(从下往上捏)是补阳法,主要作用为升提阳气、温肾健脾,适合虚寒证为主的积食、便秘、腹泻、感冒等症状,用于治病或日常保健均可。
下捏脊:(从上往下捏)属于滋阴法,主要作用为滋阴补气,用于阴虚火旺或气阴两虚所致的口臭、夜啼、脾气暴躁、口舌生疮、肺燥咳嗽等症状。
推脊法:(从上往下捏)属于滋阴法,主要作用为滋阴补气,用于阴虚火旺或气阴两虚所致的口臭、夜啼、脾气暴躁、口舌生疮、肺燥咳嗽等症状。
工字搓背法:工字搓背位于背部,成“工”字型,为脊柱正中线和上背部“肺俞”“身柱”所在横线及腰部“肾兪” “命门”所在横线组成。
具有温补阳气、行气活血、强身健体、止咳平喘的作用。
因工字搓背的部位包括督脉、肺部重要穴位及肾脏重要穴位,所以具有通督脉和强肺肾的功能,可治疗督脉不通,肺肾两脏相关疾病。
01捏脊的重点是捏督脉后背是人体一身阳气汇聚的地方。
脊柱正中线上的督脉,主一身之阳气。
督脉上穴位,会阳,阳关,大椎,命门……听听这些名字,就知道它们都是具有提升阳气的效果。
所以在临床中医生会采用上捏脊来达到治病保健目的。
上捏脊(从下至上)小儿推拿讲究天人合一,捏脊可以鼓动阳气,阳气从下往上升,所以方向是从下往上,从长强到大椎。
捏脊双向调节,阳生阴长,平衡阴阳。
02什么情况下可以下捏脊?传统的儿童保健,只有上捏脊,下捏脊是成人用,严格的说,是捏膀胱经。
捏脊手法,都是从下往上捏。
下捏脊一般用于治疗高热、大便秘结等,多用于实热证。
中医推拿用心推荐陈云川主治医师陈云川,中医主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1998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系。
简单了解捏脊法
简单了解捏脊法说说捏脊法我最早应用捏脊法是因为母亲睡眠不佳,眠浅易醒,且夜间小便偏多。
临睡前捏脊6次,并将骶椎处用手掌以摩法擦热,当晚就一夜安睡。
后每天坚持捏脊,一个月后就感觉精神佳,气力足,睡眠好。
后来在临床上介绍给患者用,体会到捏脊对于虚性体质常见的疲乏、消瘦、失眠、食欲不佳、消化不良、怕冷、易感冒、肩背腰疼痛都有很好的效果,各种文献报道中的适用范围则更为广泛,将它誉为调理虚性体质的“金钥匙”也不为过。
捏脊法主要作用于各脏腑背俞穴(即足太阳膀胱经循行在背部的俞穴)、督脉循行在背部的各穴和华佗夹脊穴(部分背俞穴见附图)。
督脉为“阳经之海”,故其统摄一身之阳,全身阳气的运行无不与之有关。
肺俞、心俞、肝俞、脾俞、肾俞等各脏腑背俞穴均在背部膀胱经上。
捏脊疗法通过对督脉及五脏背俞穴的刺激,可以达到调整阴阳,调和气血,恢复脏腑功能的作用。
以现代医学的理论解释,脊柱两侧是脊髓通向躯体各脏器、组织发出神经根的地方和通道,人体的植物神经节、干,主要分布于脊柱两侧。
捏脊疗法通过对这些神经节、干的刺激,借助神经、体液因素来调整内脏功能,从而达到增强体质治病保健的目的。
捏脊法的操作方法一、每晚睡前施治,受术者最好空腹。
二、先用双手拇指及食指夹起尾椎两旁的皮下组织,食指及中指在前导引,拇指下压并往前推,一松一紧,由腰部开始往肩颈部有规律地捏。
最好不要中途间断,以利经气流通。
三、到颈部时算作一次完成,再重复第一步,由尾椎往上捏脊,每晚由下而上捏六遍,背部有轻松感,第二天晨起通体舒畅。
一开始经络阻止严重者在捏完后的几天内,背部还会有疼痛感,但会越来越轻松,不必担心。
四、遇到肌肉僵硬、阻塞严重的情况,被捏者可能会疼痛难忍,此时可力度稍减或稍停片刻(但手指不可放开)。
五、大人小孩均可捏,小婴儿则建议用食指及中指沿脊椎两旁按摩即可。
提示:有些人第一次捏脊会很痛,有的人会疼的掉眼泪,如果坚持了下来,疼了三天之后开始有通畅的感觉。
民间治病绝招大全:捏脊疗法,一指禅疗法
民间治病绝招大全:捏脊疗法,一指禅疗法捏脊疗法(厌食、呕吐、腹泻、便秘、多汗、尿濒、烦躁、夜啼、失眠、月经不调、呼吸系统疾患)捏脊疗法就是指在脊柱部,由下而上连续地挟起肌肤,边捏边向前推进,起于尾骶终于项枕部的一种推拿治病法。
主要用于儿科疾病,如小儿疳积、消化不良、腹泻、腹胀、营养不良等的治疗;目前也被用于成人,如失眠、神经衰弱、胃肠功能紊乱以及妇科病等。
在预防保健,增强人体抵抗力方面也有广阔的前景。
【操作方法】一、捏脊疗法的作用手法捏脊是用双手的拇指和食指将背脊正中线的肌肤捏拿提起、放下,由下向上推捻(由尾骨部长强穴开始捏拿向上推捻至项枕部)提放动作,一直捏拿到第七颈椎部的大椎穴,为1遍,也可再向上至枕后哑门、风府穴处。
一般每日治疗1次,捏脊3~5遍。
在捏拿向前推进时,每捻捏3下向上重提1下。
在临床上,捏脊疗法的手法有捏、拿、推、捻、提、放、揉和按8种手法,故又称捏脊八法,分述如下:1.捏捏是用双手拇指与食指从长强穴将肌肤捏起,向上不问断地将肌肤捏拿、推捻、提放的动作,使肌肤连续不断地卷起,如水浪一样向前波动,一般在捏拿时双手与患者背部呈45度角。
2.拿拿法是与捏法相似的一种手法,是双手的拇、食二指将肌肤拿起后作向前推捻的动作。
3.推推法是用双手食指第二、三节部,紧贴在背脊正中线的肌肤。
沿正中线连续保持一定速度向前推进,捏脊l遍一般为15~20秒钟。
4.捻捻法是双手拇、食二指将捏拿起的肌肤作揉捻动作,并左右手交替向前推捻前进。
捻时双手拇、食指(拇指球与食指中节桡侧上面)连续向后搓捻,随搓捻,随向前推,似鸟啄食一样的动作。
5.提提法比一般的捏拿动作稍重,是双手食指向前,拇指轻轻的提起动作。
有时在提放时可听到肌肤的摩擦音。
6.放放法就是双手拇、食指在不断提起的同时把前面所提起的肌肤进行放下和松开的动作,这样就形成了波浪式向前推进动作。
每次捏拿、推捻过程中必有的动作,也是捏脊推进时的扫尾动作。
7.揉揉法是在捏拿推捻完后,在肾俞穴或其他穴轻轻揉动3~4次,常同按法同时操作。
捏脊 护理 小儿 科普
捏脊护理小儿科普嘿,各位家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好好唠唠小儿捏脊护理这事儿。
咱先说说这捏脊啊,那可真是个神奇的法子!就好像是给咱宝贝的身体来了一场特别的按摩派对。
你们想想看,那一双温柔的手,顺着宝贝的脊背轻轻捏动,这可不单单是在捏肉,那是在给宝贝的身体注入活力呀!捏脊对小儿的好处那可多了去了。
比如说能增强免疫力,让咱的宝贝少生病。
这就好比给宝贝的身体穿上了一层坚固的铠甲,那些小病魔想入侵都难呢!还能促进消化,宝贝吃饭香了,长得壮壮的,多让人开心呀!这不就像给宝贝的肠胃装了个小马达,消化起来杠杠的!那怎么给宝贝捏脊呢?这可得仔细听好了。
让宝贝乖乖趴在那儿,就像一只可爱的小猫咪。
然后咱的手就开始工作啦!从宝贝的腰骶部开始,慢慢往上捏,一边捏一边轻轻往上提。
嘿,可别小瞧了这动作,这可是有技巧的呢!力度要适中,太重了宝贝会不舒服,太轻了又好像挠痒痒,没效果。
在捏脊的时候,咱可得有耐心,就像对待一件珍贵的宝贝一样。
可别毛毛躁躁的,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事儿。
而且呀,最好是在宝贝心情好的时候进行,要是宝贝正哭哭啼啼的,那咱还是先等等吧,不然宝贝可不乐意呢!有些家长可能会问啦,那天天捏脊好不好呀?嘿,这就像吃饭一样,适量就行。
天天捏脊也不是不可以,但也要根据宝贝的具体情况来。
要是宝贝身体棒棒的,那偶尔捏一捏巩固巩固就行啦。
要是宝贝最近身体有点小状况,那可以多捏几次。
还有啊,给宝贝捏脊的时候,咱家长自己也得注意卫生呀!把手洗干净了再去触碰宝贝那娇嫩的肌肤。
这就跟咱吃饭前要洗手一个道理,不能马虎呀!咱再想想,宝贝就像一棵小树苗,咱们就是园丁。
捏脊护理不就是给小树苗施肥、浇水、除虫嘛!只有咱们精心呵护,小树苗才能茁壮成长,长成参天大树呀!总之呢,小儿捏脊护理真的是个好东西。
咱当家长的,可得好好学一学,给咱的宝贝用起来。
让宝贝们在我们的关爱下,健康快乐地长大,这难道不是我们最大的心愿吗?大家说是不是呀!。
中医养生 捏脊让你一生无病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中医养生捏脊让你一生无病导语:我们都知道中医养生是非常神奇的,它不仅能治病还能防病!人的一生总有生病的时候,但是怎么养生能让我们不生病?如果身体有病了,怎么样看...我们都知道中医养生是非常神奇的,它不仅能治病还能防病!人的一生总有生病的时候,但是怎么养生能让我们不生病?如果身体有病了,怎么样看面相知健康呢?前段时间,遇到几个朋友,他们有的是因为工作疲劳导致的背部僵硬,有的是手脚发凉,比一般人怕冷。
我都向他们推荐了捏脊的方法,建议他们和家人互相捏,一开始的时候可能会很痛,坚持一两天后,几乎所有的朋友都对我说,他们的背部感觉轻松多了,睡眠也比之前香了,再坚持一段时间,手脚发凉、怕冷的症状都会改善。
而且在和家人互相捏脊的过程中,加深了相互之前的感情,家庭关系也更和谐了,真可谓一举多得。
>>>中医养生教你日常如何养肝护肝捏脊,为什么有效人生于天地间,必然感受外界的邪气,再加上本身情绪的影响等,难免出现气血的淤积、堵塞。
哪里堵塞得最多呢?背部。
脊背是全身气血运行的大枢纽,我们背上几乎每一个脊椎旁边都布满了穴位。
中医讲,脊柱正中间是督脉,脊柱两旁是足太阳膀胱经。
督脉总督全身阳气,膀胱经是人体循行部位最广、阳气最多的一条经脉。
通过捏脊,主要就是疏通了背部的气血,打通了一身的阳气。
捏脊通过对督脉及五脏背俞穴的刺激,不仅能疏通脊背这个全身气血的大枢纽,同时还能把五脏六腑的气机疏通一遍,达到调整阴阳,调和气血,恢复脏腑功能的作用。
人体气血通畅了,自然会少生病,而我们身体上一些或大或小的毛病,也会随之消失。
>>>早酒晚茶黎明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小儿常见病症推拿穴位——第十六讲捏脊
小儿常见病症推拿穴位——第十六讲捏脊捏脊是一种古老而实用的推拿疗法,是老祖宗流产给我们的养生法宝,因为其操作是通过手指提捏脊背上的皮肉完成,所以叫“捏脊”,又因为对治疗“积滞”一类病症效果特别好,又称“捏积”。
【名称】脊柱【位置】后背正中大椎至龟尾成一直线。
【功效】捏脊具有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通经络,强健身体的作用;推脊则能清热。
【主治】厌食、疳积、腹泻、腹痛、便秘、夜啼、发热等。
【怎么操作】自下而上作捏法,称为捏脊;用示、中二指指面自上而下作直推,称推脊。
① 捏脊② 推脊【临床应用】(1)捏脊法是小儿保健常用的主要手法之一,临床上多与补脾经、补肺经、补肾经、推三关、摩腹、按揉足三里等配合应用,治疗先、后天不足的一切慢性病,均有一定效果。
不仅常用于小儿厌食、疳积、腹泻等病症,还可应用于成人失眠、月经不调、胃肠疾病等。
(2)操作时亦可旁及足太阳膀胱经,可根据不同的病情,重提或按揉相应的背部俞穴,能增强疗效。
(3)捏脊一般捏5遍,前3遍仅捏不提,后2遍则每捏三下再将脊柱部皮肤提一下,称为“捏三提一法”;在捏脊前先在背部轻轻按摩几遍,使肌肉放松,在捏脊后亦可按揉相应俞穴。
(4)推脊从上至下,能清热,多与清天河水、退六腑、推涌泉等合用。
【推拿次数】捏单数,3-5-7遍;推100-300次。
(次数根据宝宝大小调整。
)【示例】【温馨贴士】1、给宝宝做推拿时力道要轻柔均匀。
2、根据宝宝大小、穴位位置和身体情况等,灵活掌握推拿次数。
3、对于上肢部的穴位,一般不分男女,一般均以左手为主(亦可先推左手,再推右手,或只推右手)。
4、若宝宝皮肤干燥,可适当使用介质,如清水、油等。
“捏脊”治病最方便
龙源期刊网 “捏脊”治病最方便作者:陈陆泉来源:《中老年健康》2016年第05期捏脊疗法是一种古老而实用的推拿疗法,属于中医外治法范畴,古代文献早有记载。
捏脊最开始是治疗成人腹痛的,随着后世医家的不断发展,此法从明代后期起广泛流传于民间治疗小儿“疳积”之类病症,又称“捏积疗法”。
中医学认为:背为阳,腹为阴,脊背主要集中了督脉、膀胱经、夹脊穴,三者在同一平面,经气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互贯通的,捏脊操作时实际是同时作用于三者,共同起到调节经气,调和阴阳的作用。
捏脊的部位为脊背的正中线,从尾骨部起至第7颈椎。
即沿着督脉的循行路线,从长强穴直至大椎穴。
现代医学认为,捏脊能够激发背部脊柱两侧处于休眠状态的免疫核团,增强人体抵抗力。
手法操作时注意推、捏、提的配合,其实就是在推的过程中捏、提的配合手法。
在捏脊的过程中,用力拎起肌肤,称为“提法”。
每捏3次提一下,称“捏三提一法”;也可以单捏不提;最后一般在两侧肾俞用双拇指揉按3-5分钟,称为“封肾”,操作完毕。
其中捏提手法还可分为“三指捏法”和“二指捏法”两种。
前者是用拇指指腹与食指、中指指腹对合,挟持肌肤,拇指在后,食指、中指在前,边捏边向项枕部推移。
后者是手握空拳,拇指指腹与屈曲的食指桡侧部对合,挟持肌肤,拇指在前而食指在后,边捏边向项枕部推移。
其中,单捏不提法刺激量较轻,“捏三提一法”最强。
重复3-5遍后,可以用手掌轻推脊柱以缓解疼痛,一般每天或隔天捏脊1次,6天为1个疗程。
慢性疾病在1个疗程后可休息1周。
现代疾病中消化系统疾病(如胃胀、消化不良、胃炎),神经系统疾病(如头痛、失眠),呼吸系统疾病(如咳嗽、哮喘、慢性肺病),循环系统疾病(如心慌、气短)等均可采用捏脊疗法。
但注意严重心功能不全者慎用。
同其他很多手法一样,捏脊疗法需要持之以恒的治疗方见成效,但由于它的操作简单易学,疼痛小易被接受,在室内运用方便,所以在掌握这种好的疗法后,在天气不佳时您也可以健身祛病。
捏捏小手百病消
捏捏小手百病消一、孩子不爱吃饭怎么办1、孩子不爱吃饭怎么办---清补脾土中医常说,脾为人的后天之本。
脾是人体消化之脏,主运化,在与五行的对应关系上,脾脏合土,所以中医常常把脾土放在一起讲。
婴幼儿期孩子,脾脏还非常娇嫩,功能发育也不完善,所以脾脏很容易因为不平衡而出问题。
四季脾旺不受邪,如果把孩子的脾脏调养好了,孩子生病的几率就会大大提高。
怎样补呢?在孩子的拇指偏桡侧指腹上,做顺时针旋转,每天300次就可以了。
顺时针推时为补,名叫补脾土,如果是逆时针或离心直推的话,那就是清脾土了。
但是,孩子的脾脏太过娇嫩,所以多用补法,少用清法。
脾虚的时候,多表现为消瘦或者过胖、脸色发青或土黄色、厌食、大便次数多、拉肚子等等。
这时候,做父母的就可以为孩子用补脾土的方法进行推拿。
当然,如果孩子出现积食、脾气暴躁等症状,一可以适当清一清脾土。
例如、孩子脸色枯黄、鼻梁上有青筋,还经常腹泻,可补脾土。
2、孩子腹泻怎么办----清补大肠孩子腹泻时,可以给孩子推大肠,取补法。
方法很简单,也就是在孩子食指的外缘,自指尖至虎口的那条直线上,从食指指端直推到虎口即可,每天300次。
这个部位是手阳明大肠经的偱行之处。
推这个部位,可以疏通大肠经的经脉。
如果孩子有便秘的话,也可以反过来推,从虎口推到食指的指端,这叫清大肠。
3、孩子不好好吃饭怎么办-----日揉板门300下板门穴时小儿特有的穴位,在手掌大鱼际的平面,具有健脾和胃。
消食化滞的功效,一般用于小儿消化不良、积食导致的食欲不振、腹胀、大便不调等症状。
板门穴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椭圆形的面状,所以又好找又容易操作。
揉的时候,用中指或拇指指尖揉上300-500遍即可,每天一次。
孩子越小越有效,大于6岁效果就比较差了。
4、孩子心火旺怎么办----清心火孩子晚上睡觉爱出汗,老是蹬被子,手心。
脚心都比较热。
嘴唇发干,舌尖发红,小便较黄。
可以清心火,每天坚持在孩子的中指指腹上直推300遍。
也可以吃一些绿豆粥。
婴幼儿保健方法分享----捏脊,揉腹
婴幼儿保健方法分享----捏脊,揉腹关于婴幼儿的保健,首推的是捏脊和揉腹,这是我觉得最值得坚持做的事情!很早以前就听过可以给宝宝捏脊来保健,因为脊柱两侧是督脉以及膀胱经经过的地方,可以直达心肝脾肺肾,每天按摩可以强身健体,预防百病。
但是之前仅仅在宝宝生病的时候才想起来小儿推拿按摩,然而平时没有好好练手,再加上一生病就整个人慌乱掉,所以并没有什么显著效果。
一位老师说自己的孩子从出生到现在一岁多,他老婆每天晚上按摩肚子,早上捏脊,很少生病,长得贼壮。
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情,就是给儿子搓背,然后开始从尾椎骨开始向上捏脊一直捏到发际线,捏9次。
晚上揉肚子,顺时针200次,逆时针200次,需注意不要在宝宝刚吃完饭或者喝完奶时进行。
有经验的爸妈应该都听过,两眼之间和鼻梁交会处的青筋其实是长期脾虚导致的。
脾虚的几个表现有:有眼袋,眼袋红紫青,鼻梁上有青筋手心热,经常额头发烫,大便干燥,舌头红,嘴唇鲜红,这种就是脾阴虚。
而脾阴虚的很大原因是因为常年积食导致的,而捏脊刚好可以治疗这种积累已久的积食。
也有个说法,是惊吓导致的,如果是惊吓导致的,可以掐手上的老龙穴,每天都要坚持,坚持一个月就会有效果。
怀着试试看的心态,坚持给宝宝捏脊,半个月就发现额头烫手心烫的症状基本消失,一个月后发现鼻梁上青筋消失。
由于晚上经常睡着,揉肚子并没有每天进行,大概一个月有半个月的时间会揉肚子。
所以如果晚上太困,忘记揉腹,没有关系,早上起来第一件事给宝宝捏脊就对了。
宝宝多大可以捏?宝宝会翻身后就可以捏,一般从三个月开始就可以捏了;从上往下还是从下往上?捏几次?从上往下捏是滋阴的,比如发烧时,就可以从上往下梳背。
而从下往上是升阳的,最好在早上六七点的时候给宝宝捏,这时候效果最好。
晚上捏的话可能不利于宝宝睡眠,所以还是建议一大早捏。
建议捏6~9次,大人也可以捏,但是力度和效果都要更大,比如大人的捏脊次数=年龄。
捏脊力度可以捏三下提一下,皮肤发红,才有较好的效果。
华陀捏脊法 一招半式走天下 有图有真相
华陀捏脊法一招半式走天下有图有真相2010-04-27 08:20:32| 分类:天下杂侃|字号订阅有一天从民间中医网上偶然看到了华陀捏脊法(也叫华陀夹脊法),感觉招式非常简单,而且从理论上来讲脊柱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再加上脊柱上的督脉与两边的膀胱经上的穴位众多,如此简单的做法,能达到的效果一定是事半功倍的。
于是当天晚上临睡前,我和老公就互相当实验品,来体验了一把,可以说是因人而异的。
我的身体比较差,痛点比老公多,老公多集中在腰椎以下,而我一开始腰椎并不痛,后来慢慢也有点痛了,但更痛的多集中在肺俞与心俞这一带,这说明了我心肺功能的确有问题。
想知道哪一块有问题的,可以找一张背面的穴位图对照着看。
我来具体说明一下这个痛感!!!!这种感觉怎么说呢,真是痛彻心痱!!!!!!!我根本不知道会这么痛,而且是在对方手法非常非常轻的情况下!痛的连呼吸都忘了。
后来痛的几乎不能平躺着睡觉,整个背叫一个痛呀!!!!!!!!不过这也看个人的病症了,我老公身体要好些,基本上没出现非常痛的情况,他的痛是可以忍受的。
我已经连着捏了三天了,感觉痛感在一天天好转,特别是白天,背也不是那么僵了,把这个东西分享出来,就是希望大家也能从这个这么简单的方法中得到宝贵的健康!!重在坚持哟!下面是我转的具体方法,很详细,作者也写的很幽默,感觉很搞笑。
一招半式走天下谈华陀捏脊法郑姝如﹁华陀夹脊穴﹂在中医属于经外奇穴,沿着脊椎从第一胸椎至第五腰椎,在脊椎棘突下旁开5分,左右共三十四个穴,贯穿整个后背。
上半部可治上肢及胸部疾病,下半部则可治下肢及腹部疾病,除了针灸效果好之外,用手指捏拿也可达到很好的疗效。
﹁华陀捏脊法﹂即是徒手沿着脊椎两旁由下往上捏拿,通经活血,调和五脏六腑,对治局部的肩、颈、背、腰疼痛更是效果显著。
尤其此法简单易学,立即见效,不必任何道具︵当然必须要有手指︶,以现代人养尊处优,不是这儿疼,就是那儿痛的情况看来,光是这一招就可走天下了﹗先举例说明增加诸位的信心,再分解动作增加诸位的功力。
捏脊
关于“捏脊”:简图捏脊中段捏脊上段茗茗妈:捏脊只往上,不往下是吗?缘缘老师:一般情况下,捏脊都是从下到上来操作,但对于有高血压的人则建议从上到下来操作。
捏脊除了对宝宝好,对成人也很好。
继续谈谈捏脊的好处:脊背是人体的一个重要部位,我通常比喻它叫做生命之树。
从生理解剖来看,脊柱中有脊髓,是大脑的延伸,神经丛脊髓分支出来,散布到全身各处,大脑通过脊髓和神经网络指挥全身的活动。
捏脊可以帮助神经系统的建立与完善,尤其对于特别爱出汗的宝宝,很多时候就是交由于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引起汗腺过多分泌。
正常情况下交感神经通过控制出汗散热来调节人体的体温。
很多跟我来学习的妈妈回去给宝宝按摩后都跟我反映说宝宝汗出的少了很多,我想捏脊在这里面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从经络方面看,脊背正中间是督脉,督就是“都督”、“总督”的意思,督脉就是总督全身阳气的一条经脉。
脊背两旁,是足太阳膀胱经偱经的部位,膀胱经是人体偱经部位最广的一条经脉,阳气最多,而且膀胱经跟肾经相表里。
可以说脊背是全身气血运行的大枢纽。
更重要的是,膀胱经还有一个特殊的作用:它联系着其他的脏腑。
肺俞、厥阴俞、(就是心包俞)、心俞、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大肠腧、小肠俞、膀胱俞都在膀胱经上,分布于督脉两侧。
所谓俞就是“输”,比如,肺俞就是肺脏的转输、输注之穴。
例如,按摩肺俞穴,对于保养肺部和治疗肺部的疾病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其他俞穴,也是如此。
捏脊不仅可以条畅水道,滋阴补血,还可以疏通全身气血的大枢纽,把五脏六腑的气机疏通一遍。
对于肾水亏虚疗效明显。
从下往上捏,一天一次,一次5-10遍就可以。
如果有高血压,尤其是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最好从上往下捏脊。
捏脊在古代又称捏积,一个身体肥硕,明显有湿热瘀滞的成年人的背脊不是那么容易提起来了。
并不是因为他肌肉结实,实际上说明他体内的淤积造成了皮肉的粘连。
我们捏积就是要把这些粘连捏散,把淤积在背部的气血捏开。
中医讲不通则痛,当我们脊背某个部位出现粘连的厉害的地方,一方面很难提起来,一方面又非常的疼痛,正说明它所对应的内脏或是所在的脊椎关节有病变或者劳损。
“栀子”的药用
通 常捏 脊 时 ,两 手 沿 脊 柱 两旁 , 由下 而 上连 续 地夹 提 皮 肤 ,边 捏 边 向 上推 进 , 自尾骶 部 开 始 ,一直 捏 到 项 枕 部 为止 ,头面 部 症 状严 重 者 ,可捏 至后 正 中线 发际 上 一寸 的风 府 穴 重复 3 5 后 ,再按 揉 肾俞 穴 2 3次 。一 —遍 —
家庭医生
JA T NG Yl HE G I I S N
巷 捏 摆 骜 该 予 蟀 羼 姆
不少家长喜欢给孩子捏脊 ,就是 中 ,用 力拎 起皮 肤 ,则 为提 法 。 让孩子趴在床上 ,用手沿孩子的脊柱 ,
为这 是督 脉 所 在 ,每 天 捏 捏 ,能 增 强
一
每 捏 三 次 提一 下 ,称 “ 三 提 一 捏
从 中 医 的经 络 学 来看 ,背 部 有 两 某一部分加强刺激 ,可根据具体需要 条 很 重要 的经 脉 ,那 就是 督 脉 和 膀 胱 来操 作 。如 消化 不 良者 ,可在 捏 到 脾
经 。刺激这两条经脉上的俞穴 ,可以 俞 、 胃俞 时 提一 下 ;感 冒者 ,可 在肺
调 和脏 腑 功 能 ,调 整 阴 阳平 衡 ,从 而 俞 、风 门穴处 提一 下 ;等等 。
从 近 臀 部处 向颈 部滚 动 地 捏 上 去 。 因 法” ;每 捏 五 次 提 一 下 ,称 “ 五 提 捏
法” ;也可 以单捏不提 。其 中 ,单
孩子体质 , 甚至有书称捏脊能治百病 。
捏 脊 。好 处不 少
捏不提 法刺激较轻 , “ 三提一 法” 捏 刺 激最 强 。一般 情 况 下 ,捏 是 为 了对
起 到治疗 和保 健作 用 。
若 在 捏 提 的 过 程 中 ,某 一 段特 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脊背捏一捏,百病不得
谁说学医很难,看看吧,只要您掌握了这个方法,您就拥有一双济世安民的通灵双手。
这个方法叫“捏积”。
“捏积”就是“捏脊”,其手法最早见于晋代医家葛洪的《肘后方·治卒腹痛方》中:“拈取其脊骨皮,深取痛引之,从龟尾至顶乃止,未愈更为之。
”就是用手指捏起脊背上的皮内,用力往上提,从尾椎骨一直捏到颈椎骨。
所不同的是,如果遇到高血压患者,要换一个方向,从上往下捏。
坚持这种捏脊法,对身体是有很大的养生疗病作用的。
捏积,就是要把这些粘连捏散,把淤积在背部的气血捏开。
脊背这个人体大枢纽的气血通了,自然百病不生,而我们身体上一些或大或小的毛病,也会
彻底消失。
我“捏积”的方法,跟普通的“捏脊”有些不同,我是用双手同时捏起脊背两边的皮肉,沿着一个方向捏,每捏三下.就要使劲往上提一下,这叫“捏三提一”。
如果手法到位而且感觉被捏着体内粘连比较重的话,到了向上提的时候,被捏者皮肉下面往往会有“啪”的一声响。
脊背是人体的一个重要部位。
从生理解剖看,脊柱中有脊髓,这是大脑的延伸,神经从脊髓分支出来,散布到全身各处,大脑通过脊髓和神经网络指挥全身的活动。
从经络方面看,脊背正中间是督脉,督就是“都督”、“总督”的意思,督脉就是总督全身阳气的一条经脉。
脊背两旁,是足太阳膀胱经循行的部位,膀胱经是人体循行郜位最广的一条经脉,阳气最多,而且膀胱经跟肾经相表里,肾主水,膀胱于是总管全身的水液代谢。
可以说,脊背是全身气血运行的大枢纽。
更重要的是,膀胱经还有一特殊的作用:它联系着其他的腑脏。
肺俞、厥阴俞(就是心包俞)、心俞、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大肠俞、
小肠俞、膀胱俞在膀胱经上,分布于督脉两侧。
所谓“俞”,就是“输”,比如,俞是肺脏的转输、输注之穴,对于保养肺部和治疗脏的疾病都有重要用。
其他腑脏的“俞”穴也是如此。
捏脊不仅能疏通全身气血的大枢,时还能把血脏六腑的气机疏通一遍。
关于捏积的方向,我建议:7岁以下的小孩.从下往上捏;7岁以上的所有人,一律从上往下捏。
因为人—过7岁,人体的气机就变了。
高血压患者就是最典型也是最极端的例子,阳气下不去,郁积在上焦,甚至上冲头部,造成过多的耗散,甚则出现心慌、头晕等症状。
还有,人们常说“人老先老腿”,也是由于阳气不能下达,以至阴寒邪气滞留在下身的缘故。
所以这时候,捏积就得从上往下捏了,这样既可以去积除滞,又可以使阳气顺势下行,上下交泰,很多慢性病就都这么除去了。
验的捏积者在捏积的时候,遇到淤阻点,指下的盛觉是不同的,要么感觉有硬块,要么感觉皮肉格外松软但又不易捏起来,这时候,一定要用力往上提,可能就会听见“啪”的那一声响了。
捏积的时间,全天任何时候都可以,不必拘泥。
至于次数,一般以每天5次为宜,如果感觉舒服,很想再捏捏,那么,再多捏3—5次也无妨。
养成—个定时捏积的好习惯,久之自然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