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早读任务 中考文体知识
中考复习文体和文学常识教案
中考复习文体和文学常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不同文体的特点,包括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
2. 使学生了解文学作品的分类,如小说、诗歌、散文等。
3. 培养学生对文学及文体知识的兴趣,提高复习效率。
二、教学内容:1. 文体的概念与分类2. 文学作品的类型及特点3. 常见文体的写作技巧4. 文学作品的语言特色5. 文体与文学常识的结合案例分析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文体的概念、特点及写作技巧。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文学作品的语言特色和文体特点。
3. 运用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不同文体的特点。
四、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回顾所学过的文体知识,如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
2. 讲解文学作品的分类,让学生了解小说、诗歌、散文等的特点。
3.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感受不同文体的语言特色。
4. 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总结文体的特点及写作技巧。
5. 对学生进行测试,检查他们对文体和文学常识的掌握程度。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的文体和文学常识。
2. 选取一部文学作品,分析其文体特点及语言特色。
3. 结合自己的写作实践,运用所学的文体知识,进行一篇习作。
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学生对文体和文学常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课堂表现,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六、教学内容:1. 文学史的基本脉络2. 中国古代文学名著3. 现代文学重要作家及作品4. 当代文学发展概况5. 外国文学经典及影响七、教学方法:1. 采用时间线教学法,梳理文学史的基本脉络。
2. 运用讲授法,讲解中国古代文学名著、现代文学重要作家及作品、当代文学发展概况和外国文学经典。
3. 运用案例分析法,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入解析,探讨其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八、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回顾文学史的基本脉络,让学生了解文学发展的整体趋势。
2. 详细讲解中国古代文学名著,如《红楼梦》、《西游记》等,分析其文学特点和历史地位。
3. 讲解现代文学重要作家及作品,如鲁迅的《呐喊》、郭沫若的《女神》等,探讨其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初中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文学常识+文体知识+文化常识)
九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一、文学常识1.《沁园春·雪》是一首词(体裁),“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题目。
选自《毛泽东诗词集》。
作者毛泽东,字润之,诗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
主要著作收入《毛泽东选集》《毛泽东文集》《毛泽东诗词集》。
2.《我爱这土地》作者艾青,原名蒋正涵,号海澄,现代诗人。
1936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大堰河》。
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是他的成名作。
著有诗集《北方》《黎明的通知》《归来的歌》等。
3.《乡愁》作者余光中,台湾诗人。
著有诗集《舟子的悲歌》《敲打乐》《白玉苦瓜》等。
4.《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作者林徽因,中国著名建筑学家、诗人、作家,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深化方案的设计者之一。
代表作《你是人间四月天》《莲灯》《九十九度中》等。
5.《我看》作者穆旦,原名查良铮,诗人、翻译家,是“九叶诗派”的代表性诗人。
6.《敬业与乐业》选自《饮冰室合集》。
作者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是中国近代维新代表人物,学者。
与康有为一起领导了著名的“戊戌变法”。
7.《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作者雨果,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
代表作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8.《论教养》作者利哈乔夫,苏联学者、作家。
被誉为“俄罗斯知识分子的良心”。
主要作品有《善与美书简》。
9.《精神的三间小屋》作者毕淑敏,当代作家。
选自《毕淑敏散文》。
10.《岳阳楼记》选自《范仲淹全集》,作者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11.《醉翁亭记》选自《欧阳修全集》,作者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者。
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
有《欧阳文忠公文集》存世。
12.《湖心亭看雪》选自《陶庵梦忆》,作者张岱,明末清初文学家,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2023年初中语文常识——基本文体知识汇总
2023年初中语文常识——基本文体知识汇总基本文体知识识记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二、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借代、反问、设问、引用、对比、对偶、反语三、表现手法、写作方法象征、联想、想像、烘托、反衬、对比、衬托、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借物喻人、寓理于事、寄情于事、借物喻理、状物抒情、情景交融、运用典故、先(后)抑后(先)扬、欲扬先抑、以小见大、虚实结合、以静衬动、动静结合。
语言特点:一般指口语的通俗易懂,书面语的严谨典雅,文学语言的鲜明、生动、富于形象性和充满感情色彩的特点。
分析时,一般从修辞上进行分析。
四、记叙文1、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追叙)2、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五、议论文1、论证方式:立论、驳论2、议论文三要素:1、论点:解决“需要证明什么”2、论据:解决“用什么来证明”3、论证:解决“怎样来证明”3、议论文结构①引论:提出问题②本论:分析问题③结论:解决问题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4、论据类型:道理论据(理论论据):包括名人名言、俗语谚语、公式定律等。
事实论据:一切事实、史实、数据等。
5、常见论证方法:①最基本的论证方法:摆事实、讲道理②常用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用论证(如引用故事则属于举例论证,如引用名言则属于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类比论证(常有“同样”“诸如此类”等词语)6、分析论据与论点的关系:答题方式:本文(段)的论点是,这里所列举的……属(事实或道理)论据,是为了从(反面或正面)证明这个论点……7、辨识论证方法,分析其作用:①回答这类问题,首先需要明确常见的几种论证方法的概念,了解它们之间的差别,然后结合语境,具体内容具体分析②答题方式:这一段(一句)运用了论证方法,论证了……(论点),显得……(好处)。
六、说明文1、说明文分类:①实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②科技性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科学小品或知识小品)2、说明顺序:①时间顺序②空间顺序:注意表方位的名词③逻辑顺序:先总后分、由主到次、由表及里、由简到繁由此及彼、由现象到本质等。
2024-2025学年河北省石家庄第二十三中学九年级10月月考语文试题
2024-2025学年河北省石家庄第二十三中学九年级10月月考语文试题1. 下面是河北文旅发布的“灯火里的河北,别样的美”宣传稿件。
光影交织的街区,令人甲(眼花缭乱/目不暇接);韵味悠长的古镇,让人流连忘返;自然淳朴的乡村,让心灵得到栖息..……“灯火里的河北”活力迸发。
河头老街,千米运河被78个巨型“唐”字灯柱点亮,灯柱的倒影似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
龙泉古镇推陈出新,打造充满故事性的现代旅游体验项目,让游客耳目一新。
广袤星空下的乡村(kuàng yě),点亮了山水田园间的灯火。
暮色弥漫,大洼村灯火通明,整个村子梦幻、朦胧。
游客_______可以在民宿露台..上煮茶品茗,抬头(níng wàng),与满天星斗对话,低头倾听,陪夏虫呢喃,_______可以对月小酌,浅唱低吟。
远离尘嚣、沉醉自然,_______(探寻/探索)有本土味道的“诗和远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灯火里的河北,别样的美。
阅读上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1)根据文段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kuàng yě)______________ ②(níng wàng)______________(2)为文段中加点字注音。
①栖息______________ ②露台______________(3)“嚣”字是会意字,按部首查字法,可查_______部。
它的义项有:①喧哗;②嚣张,强悍;③夸耀;④轻浮,轻薄。
“尘嚣”中该字的解释应为:_______(填序号)。
(4)在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在下面横线上。
甲:_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2. 九年级同学围绕这期宣传稿,策划了语言文字的探究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任务。
(1)王丽想要在文段横线处填写恰当关联词语,使句子变为并列关系的复句,下面最恰当的一项是()A.既又B.不仅还C.不是就是D.虽然但是(2)刘宇想要用对联的形式补写文段结尾。
第一周早读任务(第三单元文言文+《艾青诗选》+成长经历类例文)-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5. 阅读下列《艾青诗选》中的选段,完成问题。 【甲】但你是沉默的/连叹息也没有/鳞和鳍都完整/却 不能动弹/你绝对的静止/对外界毫无反应/看不见天和 水/听不见浪花的声音。 【乙】它以难遮掩的光芒/使生命呼吸/使高树繁枝向它 舞蹈/使河流带着狂歌奔向它去/当它来时,我听见/冬
蛰的虫蛹转动于地下/群众在旷场上高声说话/城市从远 方/用电力与钢铁召唤它…… (1)艾青原名 ,【甲】选段诗歌节选自《艾青诗选》 的 (篇目)。 (2)【乙】选段诗歌中的“它”指的是 ,本诗蕴含 着诗人对 的向往和追求。 答案:(1) 蒋正涵 《鱼化石》(2)太阳 光明(未来)
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 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选自《我爱这土地》, 此节中分别描述了鸟儿歌唱的四个对象:土地、河流
、风、黎明,它们的核心是“土地”。 7.艾青诗歌表现的主题是:爱国主义。 8.1933年第一次用艾青的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
我的保姆》,感情诚挚,诗风清新,轰动诗坛。 9. 艾青以其充满艺术个性的歌唱卓然成家,实践》中大堰河是谁?作者在 诗歌中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答案:作者通过对自己的乳母的回忆与追思,抒 发了对贫苦农妇大堰河的怀念之情、感激之情和赞美 之情,从而激发人们对旧中国广大劳动妇女悲惨命运 的同情,对这“不公道的世界”的强烈仇恨。 4.艾青,原名 蒋正涵 ,号 海澄 ,中国现代诗人。主 要作品有《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诗选》。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够对于任何事都采取宽容的态度。
那些违反原则,败坏社会道德风气的事我们仍应坚决抵制,绝 不姑息放纵。
有一种品格叫宽容。以宽容的精神面对人生,就会多一份美
好,少一份丑恶;以宽容的态度面对人生,就会多一份理解, 少一份隔膜;以宽容的意识面对人生,就会多一份信任,少一 份猜疑;以宽容的性格面对人生,就会多一份互助,少一份自 私;以宽容的习惯面对人生,就会多一份欣赏,少一份挑剔。 用宽容去观察世界,就会发发现我们的家园是如此的美好。
中考语文总复习7至9年级重要文体知识、文学常识
七至九年级重要文体知识、文学常识一、重要文体(一)古代重要文体1.说——一种文体,可以记叙,可以议论,也可以抒情,但都是作者为了说理或发表某种观点或看法的一种体裁。
如《爱莲说》《马说》。
2.铭——本是刻在金属器物或石碑上用来警戒自己或颂扬他人的文字,一般都用韵,后来成为一种专门文体。
如《陋室铭》。
3.表——古时臣下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战国时期称为“书”,到了汉代被分成四个小类,即章、奏、表、议。
可议论,也可以记叙和抒情,“动之以情”是这种文体的一个基本特征。
如《出师表》。
4.记——古代一种散文体裁,可叙事、写景、状物,抒发情怀抱负,阐述作者的某些观点。
如《桃花源记》《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等。
5.序——亦称“叙”,或称“引”,又名“序言”“前言”“引言”,是放在著作或正文之前的文章。
作者自己写的叫“自序”,内容多说明该书的内容、写作缘由、经过、旨趣和特点;别人代写的序叫“代序”,内容多介绍和评论该书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古代另有一种序是惜别赠言的文字,叫作“赠序”,内容多是对于所赠亲友的赞许、推崇或勉励之辞,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体。
如《送东阳马生序》。
6.诗——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或阐述道理等。
以唐代作为标准,古诗分为古体诗与近体诗。
近体诗又分为绝句和律诗,绝句每首四句,有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之分,律诗每首八句,有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之分,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或长律)。
将五言、七言律诗截一半就是绝句,故而绝句又叫截句。
7.词——一种诗的别体,萌芽于南朝,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
到了宋代,进入到词的全盛时期。
词最初称为“曲词”或者“曲子词”,别称有:近体乐府、长短句、曲子、曲词、乐章、琴趣、诗余等。
从长度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
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
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上都有规定。
中考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专题10文化或文学常识(重点)期末考试划重点(部编版解析版)
九年级语文期末考试专题10文化或文学常识(重点)专题概述和解题方法指导文学常识是中考语文试卷上的“常客”。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此提出的要求是:一要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二要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三要能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四要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
多地的中考说明中要求学生掌握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生活年代、外国作家的国别、作品出处、代表作、作品中的典型文学形象;了解作品艺术风格、作家经历、创作缘由等。
了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课外读物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
1.识记课下注释中的文学常识、典故。
按照时代、国别、从古至今、由中而外的顺序,将中外重要作家作品(包括作家的生活时代、国别、代表作品、风格流派、地位影响以及不同文学体裁的特点等等)一一加以梳理。
或者按照模块顺序,一一加以牢记。
比如《老人与海》——海明威――美国――小说――“冰山一角”理论等。
2.熟悉课文内容。
主要识记课文基本的故事情节和人物的性格特征、生活命运、审美意义等。
可以按照“谁,做了什么事,表现了什么性格品质,反映了什么主题”的方式来记忆主要内容。
3.根据作家写作风格进行推断。
不同作家的写作往往呈现出不同的写作风格。
这就好比是人的手指印,任何人都替代不得。
如李清照――南宋词人――婉约派――《醉花阴》《声声慢》;苏轼――北宋词人――豪放派――《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等。
4.古代诗文词曲的常识记忆积累,可以按照时代、流派、俗称等分辨记忆。
比如“三曹”:曹操、曹丕、曹植;“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三苏”:苏洵、苏轼、苏辙等。
5.根据生活常识进行推断。
利用一定的生活常识和生活经验,可以对命题者故意设置的不合逻辑型题目加以判断。
比如曹操是东汉时期,而不属于三国;高尔基是前苏联,而不是俄罗斯;诸子百家的主要代表人物要结合历史课本上所学的知识记忆,才能准确加以辨别。
2023年中考语文文体知识
2023年中考语文文体知识一、记叙文1.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人称:第一人称——便于直抒胸臆,读起来有亲切感和真实感;第二人称——亲切,便于抒情;第三人称——便于叙述,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便于从多方面自由叙述。
明确人称,有助于体味作者对所写的人物、事件的态度,进而理解文章的内容和结构。
3.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等。
顺叙:使记叙条理清晰,便于理解;插叙:使情节更曲折,内容更充实;倒叙:使文章结构发生变化,使叙述有波澜,造成悬念,激起阅读兴趣,增强吸引力。
4.记叙文的表达方式、表现手法: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
记叙:对人物、事件、环境等的交代和说明。
描写:包括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
人物描写主要有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细节等描写;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描写。
自然环境的作用:烘托人物心情,展示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衬托文章主题等。
社会环境描写:指对人物活动的场所、风土人情、社会背景、历史背景等的描写。
描写还分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议论:是作者对人物事件表明自己的态度及对问题的看法。
抒情: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说明:直接说明事物的特点。
5.记叙文的线索:(1)以物为线索;(2)以人为线索;(3)以作者的思想情感及其变化为线索;(4)以时间为线索;(5)以地点变化为线索;(6)以中心事件为线索。
线索分为单线式、双线式、多线式等。
6.记叙文中的过渡、连贯和照应:过渡,对语气的连贯、布局的缜密、转承的自然等起重要作用。
过渡常通过一个句子完成,也有很多通过并列、递进、选择、总分等关联词来完成。
连贯:前后呼应,上下衔接,使语意贯通,形成有机整体。
照应:就是前伏后应,一是文题照应,一是首尾照应。
7.写作手法:想象、象征、设悬念、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对比、反衬、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虚实结合、动静结合、以小见大、渲染烘托、卒章显志、直抒胸臆、正侧描写结合等。
广东省深圳市中考语文尖端复习第五讲文学常识修辞语法标点符号
第五讲文学常识、修辞、语法、标点符号解析卷1.(2024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语文真题)请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A. “白发三千丈”和“黄河之水天上来”这两句诗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B. “市民可以在手机上申请车牌摇号。
”这句话的主干是“手机申请摇号”。
C. 关联词考察:“即使……但”(原题未全)。
D. 《史记》中“世家”是用来记述平民的,陈涉出身农夫,所以记录在世家中。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B主干应为“市民申请摇号”;C项关联词语没有成套的运用。
改为“即使……也”或“虽然……但”。
D“世家”主要是诸侯传记,不是平民。
2.(2024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语文真题)请选出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A.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这句诗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
B. 《小石潭记》的作者是唐代的韩愈,“唐宋八大家”之一。
C. “必需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句中的划线词都是形容词。
D. “不但……还……”这是一个递进关系的复句。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是一道基础学问综合题,考查了修辞手法、课文学问背景、词性、复句的学问。
B项中《小石潭记》是八年级下册的课文,作者是柳宗元,初中阶段语文教材中选用的韩愈的古文只有一篇《马说》。
3.(2024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语文真题)请选出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 ( )A.《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它的作者是吴敬梓。
B.阅读新闻,要留意它结构上的五个部分,即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C.“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似乎就是天上。
”这句话运用了比方的修辞方法。
D.“在海外生活了八、九年的杨先生最终确定回国创业。
“这句话中顿号的运用是不正确的。
【答案】C【解析】 C项没有运用比方的修辞手法。
4.(2024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语文真题)请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2分)A.“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喧闹。
中考文学文化常识——文体知识
文学文化常识统编教材七~九年级文学文化常识分类梳理(一)文学常识重要文体知识1. 说是古代的一种散文体裁,一般叙事兼议论,大多是作者就一事、一物或者一种社会现象或问题抒发看法和感想。
与现代杂文相似,如韩愈的《马说》、周敦颐的《爱莲说》。
2.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一般都用韵,内容多含颂扬、鉴戒之意。
如刘禹锡的《陋室铭》。
3. 序又名“序言”“前言”“引言”,是放在著作或正文之前的文章。
古代另有一种序是惜别赠言的文字,叫作“赠序”,内容多是对所赠亲友的赞许、推崇或勉励之辞。
如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是作者写给同乡晚辈马生的赠序。
4. 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用于记事陈情或写景。
如诸葛亮的《诫子书》、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吴均的《与朱元思书》等。
5. 表是臣下对君王上书陈情言事的文体,言辞往往恭敬、恳切。
在古代,不同时期臣子写给帝王的呈文有不同的名称。
战国时期统称为“书”,到了汉代,这类文字被分成四个小类,即章、奏、表、议。
“表”的主要作用是表达臣子对帝王的忠诚和希望,“动之以情”是这种文体的一个基本特征。
如《出师表》就是诸葛亮对后主的上书。
6. 记是古代的一种散文体裁。
以记叙、描写为主,大多数是游记,用来记叙旅途见闻和某地政治生活、社会面貌、风土人情、山川景物及名胜古迹等。
如《桃花源记》《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等。
7. 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字数整齐统一,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简称“五律”或“七律”。
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八句,每两句成一联,计四联。
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尾联。
一般来说,律诗二、三两联(即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必须是对仗句。
律诗要求全诗通押一个韵,限平声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
一般说来,律诗每句中用字平仄音相间,上下句中的平仄音相对。
中考复习文体和文学常识教案
中考复习文体和文学常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不同文体的特点和常见文学手法。
2. 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文体的分类及其特点小说:人物、情节、环境散文:真实性、文学性、抒发情感诗歌:节奏、韵律、意象戏剧:冲突、舞台说明、角色2. 常见文学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比、衬托、渲染、象征伏笔、悬念、照应、突转三、教学过程2. 分析典型文学作品,讲解常见文学手法及其作用。
4. 进行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新的文学作品。
四、课后作业1. 阅读一部小说、一篇散文、一首诗歌和一部戏剧,分析其文体特点。
2. 选取一个文学手法,分析其在某部作品中的运用和作用。
五、评价方式1. 课堂表现:参与讨论、回答问题、课堂练习。
2. 课后作业:分析作品文体特点、文学手法的运用。
3. 期中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文体和文学常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经典文学作品,让学生深入理解文体的特点和文学手法的运用。
2.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3. 练习巩固: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七、教学资源1. 经典文学作品: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
2. 参考资料:相关书籍、文章、网络资源等。
3. 教学工具:黑板、投影仪、PPT等。
八、教学计划1. 第1-2周:回顾文体特点,分析文学手法。
3. 第5-6周:讲解文学作品的鉴赏方法。
4. 第7-8周:分析典型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5. 第9-10周:进行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九、教学反思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调整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3. 定期进行课堂测试,了解学生对文体和文学常识的掌握程度,为教学调整提供依据。
十、教学评价1. 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文体和文学常识的掌握程度,占总评的60%。
2023年初中语文重点文体知识梳理(含中考语文高频考点分析与总结)
2023年初中语文重点文体知识梳理(含中考语文高频考点分析与总结)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作用 概括文章内容、归纳故事情节。
举例(统编八上)《背影》内容概括:冬日的一个下午(时间),在南京火车站(地点),“我”(人物)坐火车去北京(起因),父亲(人物)来车站送“我”(经过),“我”看着父亲离开的背影,发出“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的感慨(结果)。
叙事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主。
对人和事的叙述和描绘较为具体、突出,同时多表现作者的认识和感受。
其侧重于从叙述人物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反映事物的本质。
举例:(统编八上)《藤野先生》就是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交往的缘起、交往的经过与别后的怀念)为叙事线索,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
抒情散文一般不详述事件的具体过程,没有完整的情节,也不具体描写人物,而是通过人、事、物、景来传达作者的心声,反映完整的精神面貌,体现特定的精神或主旨。
举例:(统编七上)《春》通过描写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抒发了作者对春天喜爱至深的情怀,唤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激励人们珍惜春光、奋发向上。
哲理散文哲理散文具有抒情性、形象性和哲理性的特点。
一般以一件事开头,论述道理并加以评论总结。
举例:(统编八上)《我为什么而活着》为“总——分——总”结构,作者在第一段直抒胸臆,总结了支配自己一生的主要动力;接着对自己的人生追求加以详细解释;最后一段对自己的一生做出总结,他认为这样活是值得的,有意义的。
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与个人生活的一种体裁。
举例:(统编九上)《我的叔叔于勒》主要写“我们”一家人在去哲尔赛岛途中,巧遇叔叔于勒的经过,刻画了菲利普夫妇在发现富于勒变成穷于勒时的不同表现和心理。
小说三要素:①人物(作用:支撑故事情节,并通过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揭示小说主旨);②情节(作用:承上启下;吸引读者;设置悬念;背景设置;埋下伏笔);③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中考常见文体知识点归纳
中考常见文体知识点归纳中考是学生生涯中的重要阶段,它不仅检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也是对综合运用能力的考验。
在语文科目中,常见的文体知识点归纳如下:首先,记叙文是中考中常见的文体之一。
记叙文以叙述事件、描写人物、表达情感为主要目的,其结构通常包括开头、发展、高潮和结尾。
在写作记叙文时,要注意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的清晰表达,同时运用生动的语言和细节描写,使文章更加形象、具体。
其次,议论文是中考中另一种常见的文体。
议论文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论证来阐述作者的观点和看法。
在写作议论文时,要明确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论点要鲜明,论据要充分,论证要合理。
此外,运用恰当的论证方法,如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类比论证等,可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再者,说明文也是中考中不可忽视的文体。
说明文主要用于介绍事物、解释事理、阐述观点。
在写作说明文时,要注意条理清晰,逻辑严密。
可以采用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不同的结构方式,使文章层次分明。
此外,应用文在中考中也占有一席之地。
应用文包括书信、通知、启事等,其特点是语言简洁、格式规范。
在写作应用文时,要遵循相应的格式要求,同时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礼貌性。
最后,诗歌和散文也是中考中可能涉及的文体。
诗歌以抒情为主,要求语言精炼、意象生动。
散文则注重情感的抒发和思想的表达,要求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结束语:通过对中考常见文体知识点的归纳,希望同学们能够更好地掌握各类文体的特点和写作技巧,从而在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2023中考语文必背知识点总结
2023中考语文必背知识点总结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
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
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
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
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十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
二十一、议论文的*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二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
二十三、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二十四、其他:(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文体知识梳理及答题技巧(一)古诗词鉴赏1.寻找意象题第一步:找名词,意象以名词形式出现。
第二步:名词应体现作者思想感情。
意象一般为景、物。
一般需找出3个2.描绘画面题例:描绘:“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山脚下兰草嫩芽浸入小溪,松林间沙路干净得没有泥,傍晚细雨中传来布谷鸟阵阵啼叫声。
答题要点:借助组词、恰当的形容词、合适的修辞手法描绘画面。
格式:抓主要景物+想象与联想(画面)+修辞(表达)3.赏析字句题(1) 从语言的生动、准确,修辞、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等方面考虑字句的精妙。
(2)结合全句分析,写出描绘的内容。
(3)赏析字句在全诗的作用。
(4)表达作者的情感。
例: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潜”是拟人手法,写出了春雨随着春风在夜里悄悄地落下,滋润着大地万物。
这个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雨悄无声息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春雨的喜爱之情。
格式:手法(表现手法,修辞等)+特点(描绘内容)+作者情感4.体会情感题(1)知人“论诗”示例:杜甫:忧国忧民、沉郁顿挫陶渊明:向往田园,恬淡闲适王维:淡远宁静,隐逸思想(2)抓关键词A题目(3)《春夜喜雨》——杜甫B序、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苏轼C诗眼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3)感悟意象5.表达技巧题(1)表达方式:常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
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融情入景等)两种方式。
(2)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双关、对比、等(3)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运用典故、铺垫、象征、对比、以小见大、动静结合、以动写静、虚实相生等。
格式:手法+表达效果(内容+主旨+感染力)例: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采用以动衬静的手法。
这两句用悠扬的钟声体现环境的寂静,表现古寺中肃穆空灵的气氛,以及作者对这种超脱尘世生活的向往(二)记叙类文体【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人物描写方法】正面描写:肖像(外貌)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侧面描写(间接描写)【常见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借代、象征、互文、设问、引用、反问等【写作手法或表达技巧】:先抑后扬、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象征、对比、衬托、铺垫、照应、设置悬念、巧合等;【叙述的人称】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散文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一)内容概括。
▲方法:①看标题②要素串联(把记叙的基本要素弄清,用词语串联起来)③围绕某一线索概括,如小说《故乡》: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③相加合并各段的意思▲填空式概括文章内容的思路:第一步,审题干要求;第二步,寻找答题区域,做好筛选准备;第三步,抓住暗示信息,划分层次(按时间先后、地点转换、情感变化等划分);第四步,根据要求整答案,列序号,求规范。
(二)散文的线索?以物为线,以事为线,以人为线,以情为线;也可以以时间为线,以地点为线。
▲梳理提取文章线索方法:①看标题,浏览全文。
有的文章,标题本身就是线索。
②看段首的时间、地点标志语或反复出现的词句。
③寻找作者的情感变化历程或心理变化的词句,注意抒情句。
(三)记叙的顺序顺叙(作用:叙事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晰,印象深刻)1倒叙(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使情节有起伏,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插叙(作用:对主要情节或主要人物起补充、铺垫、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插叙作用:补充交代了------,表现了------,为下文--------作铺垫。
(四)表达方式的作用1、景物描写的作用:①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展现人物性格②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③推动情节发展④为下文情节作铺垫或埋下伏笔⑤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2、人物描写有正面描写(外貌、神态、动作、心理描写)与侧面描写。
人物描写主要是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精神品质、心理活动。
答题格式:这是------描写,通过-------描写,生动形象地(或侧面)表现了某人的-------的心理(性格特征、精神品质等)。
3、议论的作用:散文中的议论,往往是揭示文章的主题或和抒情结合在一起,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
4、抒情的作用:要注意作者的思想情感倾向,一般是点明主旨,深化主题。
(五)常见的表现手法(艺术手法)▲散文常见的表现手法有: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移情于景)、托物言志,衬托、对比、侧面描写、象征、卒章显志、讽喻、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动静结合)、虚实结合(以实写虚、寓虚于实、虚实相生)、抑扬结合(欲扬先抑、先扬后抑),以小见大、对比等。
(六)标题。
1、标题的含义:表层含义+ 深层含义(联系中心)(+文章主旨/表达的感情)2、标题的作用。
贯穿全文线索、表明写作对象、概括文章所叙之事、揭示情感主旨、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3、拟写标题。
▲①以文章的线索作标题②以文章的中心作标题③以文章的主要情节作标题④以写作对象作标题。
(七)句子的作用。
1、疑问句:吸引读者,制造悬念。
设问句:提出问题,引人思考。
反问句:加强语气,强化感情。
感叹句:情感强烈,直抒胸臆。
双重否定句:加强语气。
2、开头句:①开篇点题;②统领全文或全段;③引出下文,为后文铺垫或埋下伏笔;④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或思考3、结尾句:①总结全文;②首尾呼应(照应前文、照应标题);③深化主题;④画龙点睛,篇末点题;⑤引人思考,给人启迪,令人回味。
4、转承句:承上启下。
5、点睛句:点明中心,揭示主旨(八)关键句子的理解①点明主旨(一般是议论、抒情的句子)②起总领、过渡、照应作用③有言外之意和多重含义(结合具体文章细品)④能刻画人物形象、展现情景⑤增强表达效果。
把握“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特点。
(九)品味语言。
1、(1)字词的含义:字面意思+ 语境义。
(2)词语的妙用▲答题技巧:①解释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
+②表达作用(结合语境或主题思想来回答,要答该词语对表达作者思想感情或主题思想的作用,也可以考虑词语对景物描写意境的作用或人物性格等方面的作用。
)2、赏析句子:①指出表现形式(修辞、句式、谐音、叠词等)②指出该句的表现力及所写内容(形象、生动、简洁、传神、新颖地写出了…)③指出作者的思想情感(十)主题探究1、看标题。
有的文章的标题很鲜明地揭示了文章的中心。
2、依据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态度;依据带有感情色彩的语句,体会作者态度。
3、看抒情议论句4、看反复出现的句(段):为了使自己所表达的感情更强烈,观点更鲜明,作者有意采用反复这一手法来强化所要表达的感情、观点,从而达到深化主题的目的。
(十一)人物形象分析:1、性格概括题。
▲方法总结:一看描写析方法;二看议论抒情句,作者评价析词句;三看文章找中心,褒贬定位要分清。
2、人物赏析题。
▲方法总结:赏析人物分两步,写清品质与赞美。
(十二)感悟拓展1、心得体会类:▲答题技巧:①能准确读懂原文的含义和作者的思想感情;②要有自己明确的观点或态度③语言要流畅2▲答题格式:文章给我感受最深的是--------(往往结合文章主旨或人物的精神品质),生活中------(谈类似的情形和应该怎样做)2、评说类:答题技巧:①要注意把握正确的思想方法,表达的看法要是主流思想,切不可偏激②注意抓住要点,可分几点作答③语言表达要准确、简明(三)说明文1.说明对象可分为:事物、事理2.说明顺序: 时间空间逻辑3.常见说明方法及作用:举例子:举了……例子,真实有力地说明了……的……特征。
作比较:将……与……进行比较,清楚鲜明地说明了……的……特征列数字:准确具体地说明了……的……特征。
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的……特征。
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的……特征。
下定义:准确简明地说明了……的……本质特征。
摹状貌: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的……特征。
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列图表:弥补单用文字表达的缺欠,更直接、更具体说明了……的……特征。
引用:引用名言、格言、谚语; 说明了……的……特征,更有说服力。
4.说明文的常见结构形式有:总分式(包括总—分、分—总、总—分—总)、并列式、递进式;5.说明文的语言基本特点是:准确、严谨▲加点词语能否删去(替换)?1.表态:不能删(或替换)。
2.定性:解释这个词(和替换的词)或带词解释句子。
3.若删去(或替换),句子意思成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
4.XX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1.解释词语意思。
2.带词解释句子(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3.xx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
▲说明文开头的作用:引出说明对象或内容;激发兴趣;引人思考;增强文(四)散文阅读1.散文文体知识一、散文概念散文,常用来抒写作者的见闻和感受。
它通过短小的篇幅,自由、灵活的手法,表达作者对人生和自然的感受或发现。
叙事、抒情、议论常常自然融合在一起,读起来,像走进作者敞开的心扉,听他倾诉衷肠。
二、散文的特点1、内容上:是作者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或至深的生活经验,通过状物、记人、写景等方式表达出来。
所谓自我感悟,也就是对事物的特殊意义和美质的发现、认识。
(真)形式上(行散):(1)表达方式多样:以个人抒情为主,把抒情、叙述、议论熔为一炉;(2)取材自由:写人,记事,绘景,状物;(3)表现手法灵活多样:象征、衬托、对比、托物言志等;(4)从细处落笔,小中见大;(5)从侧面暗示,发挥读者的想象力;神聚:主题集中鲜明综合以上两点: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不散”。
阅读散文时,要透过“形”抓住“神”,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要抓住文章的结构和线索(文脉),要注意欣赏优美的语言。
2、意境深邃,散文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
作者借助想象与联想,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实而虚的依次写来,可以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托物言志,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实现物我的统一,展现出更深远的思想,使读者领会更深的道理。
3.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所谓优美,就是指散文的语言清新明丽(也叫美丽),生动活泼,富于音乐感,行文如涓涓流水,叮咚有声,如娓娓而谈,情真意切。
所谓凝练,是说散文的语言简洁质朴,自然流畅,寥寥数语就可以描绘出生动的形象,勾勒出动人的场景,显示出深远的意境。
散文力求写景如在眼前,写情沁人心脾。
3散文素有“美文”之称,它除了有精神的见解、优美的意境外,还有清新隽永、质朴无华的文采。
三、散文分类1、记叙散文:以记人、叙事、状物、写景为主的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