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结构赏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歌鉴赏——结构赏析

古诗词结构赏析

一、时间空间结构

溪上遇雨

崔道融

坐看黑云衔猛雨,喷洒前山此独晴.

忽惊云雨在头上,却是山前晚照晴.

注:这首诗是纯粹写雨的,它从一种自然现象的观察玩味中发现了奇特的情趣.

问题:1、诗中描写的雨有什么特点?

答:“坐看黑云衔猛雨”形容雨来势凶猛,有“黑云压城城欲摧”之势,“喷洒山前此独晴”既写出了雨的迅即而至,还写出了雨的猛烈,如瓢泼喷洒一般,还写出了雨脚的飘忽不定,不远处急雨下得如浇如注,此山却晴朗明丽,真可谓“东边日出西边雨”.三四句表明了雨的瞬息万变和难以预料,所以总得说来这首诗写出了夏雨的来去迅疾,势头凶猛,雨脚飘忽的特点.

2、这首诗在描写的过程中,有哪些空间变化?

答:这首诗既写了溪上的雨况,又写了前山雨时的情景,这就不但表现了景物在不同时间的变化,而且形成了空间的对比,使得结构奇异独特.

二、前后文形成转折

踏莎(suo)行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注:候馆:旅舍.熏,香草.征,远行.寸寸柔肠:指人很伤心.粉泪,指女人的泪水.平芜:平阔的草地.

问题:1、这首词的上下片在结构上有什么独到之处?

答:这首词上片,是写行人在旅途中的离愁别绪,下片是写家中亲人对行人的苦苦思念,反衬自己的离别之苦.两地相思,一种情怀,写家人思念他,也是为了表达离愁,这样的结构,避免了平淡,而使整首词看起来跌宕有致,委婉含蓄.

2、找出词中描写离愁的句子,做一下简要的分析?

答:①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这是说诗人越走越远,而离愁随着距离的延长而越来越重,就像那不断东流的河水一样,永不枯竭.

②寸寸柔肠,盈盈粉泪:说因自己远行在外,所以留在家中的亲人因为思念自己而痛苦的柔肠寸断,泪流满面.

③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写人已经走的太远了望不见了,能望到的只是一片长满青草的平原,即使是望到了草地的尽头,还有

春山挡住了实现,而行人已在春山之外,根本望不到了,衬托出亲人的思念之情.

3、找出词中最能表达主旨的句子,并说明其修辞手法?

答:主旨句: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三、首尾呼应

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

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注:合,应当.须,应.

作者:韦庄 (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今属陕西长安县)人,昭宗乾宁元年进士,年轻时生活放荡,后入蜀为王建掌书记,王建为前蜀皇

帝,遂任命他为宰相.其诗词都很有名,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负盛名,但诗中对黄巢农民起义军多有诋毁. 问题:为什么说这首词首尾呼应?

答:这首词开头两句“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作者一开篇便强调对江南的赞美.说从古到今,没有一个人不说江南好的,凡是到江南游览的人,都觉得江南风景宜人,流连忘返,不想再回自己的家乡了,本来人人都不愿忍受羁旅之苦,但是这里却说人人都不愿返乡,这是用衬托手法,对江南好作进一步渲染.

这首词的后两句“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是回应开头两句,其中“未老莫还乡”一句进一步申述“游人只合江南老”的含义,说明人人都愿意在江南长住下去;“还乡需断肠”是说江南太迷人了,如果你要早早回去,就会日夜思念江南的,这里作者用衬托的手法,从侧面说明老于江南的乐趣,进一步补充说明江南的好,回应了开头.

2、这首词中描写了江南哪些美好的方面?

答:这首词中描写了江南的风景之美和人物之美.“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是说春天晴天的视乎,煦暖的阳光照耀这山川大地,江南水乡处处春水碧绿清澈,比湛蓝的天空还要美丽明净,而当春雨来临时,如果游人躺在装饰的游船中,伴随着船外沙沙的细雨声,出没于绿水碧波之中,那又是另一种心旷神怡的感受.这两句是写江南春天的风景之美.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写酒家卖酒的少女,脸庞像月光一般,明

镜圆润,一双玉手像霜一样洁白,这里是描写江南女子的美貌迷人,表

现了她们的魅力所在,这两句是描写人物之美.

古诗词阅读从结构作用为切入点,是古诗词阅读的重要方法,诗歌的

结构作用主要表现为词语在起、承、转、合方面的作用,起就是总领

全文,一般有渲染气氛、埋下伏笔、提示下文、设置悬念等方面的作用;承就是承接过渡的意思,一般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转就是转折的

意思,一般是由一个内容到另一个内容,通常是诗歌的关键处;合就是总结的意思,通常有总结全诗、点明主题、画龙点睛的作用.

六、方法:

古典诗歌鉴赏系列——结构分析法

何谓诗歌的脉搏?"脉搏"就是刘勰说得"沿波讨源"中的"波",也就是

古典诗歌的文本结构,我们赏析和品味作品时,并不是在内省自己的

心理活动,而是集中精力于文学作品本身,关注的是文本的语言、结构;形象、思想、感情等要素.通过对文学作品的语言、技巧、形式、结

构的赏析才有可能窥其堂奥.

古人作诗,讲究章法、结构,注重诗歌的起承转合."凡作诗词,要当如

常山之蛇,救首救尾,不可偏也."(《苕溪渔隐丛话》)"善救首尾"

这是从宏观的谋篇而言;所谓 "一步一态,一态一变"即"于豪爽中著

一二精致语,绵婉中著一二激励语(沈谦《填词杂说》)"是就诗歌内

在的情节和脉络而言;"收句非绕回即宕开,其妙在言虽止而意无穷(刘熙载《词概》)"是就诗歌的收束而言.因此,如果我们在引导学生鉴赏诗歌时,从诗歌的起承转合的结构入手,就能获得解读诗歌意旨的一把钥匙.

那么,我们怎样紧紧扣住诗歌的脉搏呢?

(一)抓住"起"句.诗文的开头,历来就有"凤头"之说.大凡经典之作,无不在如何经营"凤头"上煞费苦心,以求收先声夺人或"意在笔先"之效.

"起"的方式很多,或以景起,或以事起,或直抒胸意,或比兴寄托,但基本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开门见山、当头棒喝;一种是迂回入题、托物起兴.无论哪种"起"法,都禁忌平淡乏味..

"开门见山"的"起"式示例:

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的首联"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独"字当头,"偏"字相衬,如平地高岗,句式突兀,既震慑读者又点题明旨,点出作者处处"惊新"处处怀乡的宦游之慨;李白《行路难三首》(其二)中的"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如朔风逼面、铁骑突出,将作者悲愤焦灼之情、磊落不平之气迸射而出:这都是开门见山的"起"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