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第15课 钢铁长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5课钢铁长城

姓名单位课题

一、教材分析

《铸起共和国钢铁长城》是教材第二单元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内容的组成部分。本课介绍了在20年的探索过程中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迅速发展。重点叙述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成功,以及人民解放军导弹部队的组成和发展。

教材这些内容相关的知识要点学生通过自学就能掌握,但是就初中学生现有的阅历及理解力会对“两弹一星”精神和“科技强军”的重要性理解不足,所以,本教案的设计有意淡化基础知识的教学,深化对“两弹一星”精神和“科技强军”的重要性的挖掘,在学习过程中不仅引导学生“学什么”,而且引导学生“怎样学”,注意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一是引导学生善于阅读历史课文,抓住知识要点,提高基本的历史阅读能力。二是引导学生如何分析时事资料,提高学生基本的历史分析能力。

新中国在国防方面的成功探索是中华民族智慧的明证,也是中华民族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坚决抵御外辱的世界宣言,这些内容的学习是激起学生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的很好素材。所以在本课学习中,我把情感教育放在了重要位置。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历史也是高中文科的必修课,应该为他们的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和进行必要的能力训练;同时,八年级学生学习课改教材已经一年多,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有一定的训练,所以在设计本课时,我对学生的学习要求,相对课程标准有所拔高,同时又建立在学情基础之上,完全能被学生接受,这有利于他们今后进入高中阶段的历史学习。

三、设计思路

1、教学目标

《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规定历史课程应突出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应面向全体学生。教学目标的设计,要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出发点的观念。要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乐于合作,学会用历史的视角分析、处理问题。据此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知识与能力:能说出“两弹一星”研制成功的时间和意义;了解人民海军和空军建立的基本史实;知道“三位一体”的核导弹部队的组成部分。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抢答问题”,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教学,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分析材料,解决问题”使学生学会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分析解决历史与现实问题;通过“合作制表,归纳问题”培养学生乐于合作,共同探讨问题的精神品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认识“两弹一星”的伟业是新中国建设成就的重要象征,也是人类文明史上一个勇攀高峰的壮举;通过学习人民导弹部队的建成与发展,认识到科技强军的重要性。

2、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课程标准》确定教学重点是知道“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知道人民导弹部队的建立和发展,认识科技强军的重要性。而在条件艰苦,物质匮乏,毫无外援的情况下,中国的一些科学家为什么会放弃国外优越的物质条件义无返顾从四面八方聚集而来为国家研制“两弹一星”,这对生活在商品经济时代的学生来说难于理解,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3、教学方法

现代教学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是初三学生已经不好表现自己,有鉴与此,我采用知识竞赛这种能强烈激起学生参与热情的方式教学和激励教育等灵活多变的教育方法,通过分组竞赛、小组讨论、合作交流、探索式学习等形式,力图为学生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养成探索、求知的习惯。

在教学手段方面,主要运用多媒体来辅助历史教学,以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既增加了教学的直观性,又加大了学生对历史信息的获取量,能深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

4、学法指导

阅读课文,善于抓住要点;分析资料,紧扣时代背景;合作制表,梳理归纳等学习方法。

四、教学过程

A、材料导入:

先给出关于美国用核武器威胁中国的材料,通过材料引导学生思考:面对强国的核垄断、核威胁、核讹诈,新中国应该怎么做?学生的想法肯定会和毛主席的想法不谋而合,这既会使学生产生成就感,也激发了他们想知道新中国核武器研制情况的求知欲,顺其自然导入新课。

B、教学目标展示:

目的是让学生明确本课的学习任务,学生的自主学习会更加有的放矢,以提高学习效率。

C、新课讲授

第一关:自主学习,抢答问题

由于课前已经安排学生预习,学生对基础知识已经有一定的把握,这时再安排5分钟时间的阅读记忆,就可以了。关于阅读历史课文的方法从开课时就已经在不断渗透,此时再明确一遍,使学生上升到理论层次认识,所以在闯关之前首先进行阅读方法指导。

本关设置的11道抢答题都是围绕基础知识目标进行的,简单直接,有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把握和记忆。抢答过程中可以翻书的规定降低了抢答记忆的难度,也消除了学生抢的上答不上的顾虑,更加激发了他们参与的热情。附抢答题如下:

1 、1964年10月,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___________地区的核试验基地爆炸成功.

2 1967年6月,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_____.

3 中国是第___个能够自己研制氢弹的国家.前三个国家先后是__,___,____.

4 1966年10月,我国成功进行了导弹核武器试验,实现了_____和_____的结合.

5 1970年4月,_______运载火箭将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______送入太空轨道,他标志中国人民成功掌握了人造卫星的空间技术.

6 “两弹一星”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建立于______年__月.

8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建立于____年___月.

9 1966年7月1日,中国开始组建____________导弹部队.

10 中国三位一体的战略核力量的组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人民解放军导弹部队的组建和发展,标志着人民军队的建设走上了_________之路

在抢答过程中安排了两个课外知识拓展,就是研制“两弹一星”专家的介绍和研制背景的介绍,为下一关学生理解“两弹一星”精神这个教学难点埋下伏笔。

第一关进行完后我安排了三个课外小知识阅读,就是

你知道导弹是什么样的武器吗?

你知道吗 ? 原子弹和氢弹的杀伤力到底有多大?

你知道吗 ?太空中有多少人造卫星?它们都发挥着什么作用?

设置的这两个问题既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话题,能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又缓解了第一关抢答带给学生的紧张情绪,为下一关的顺利进行作好情绪准备。

第二关:分析材料,讨论问题

本关的四道材料解析题既是围绕教学重点和难点设计的,又是能力和情感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载体,同时也是对教材深层次的挖掘和拓展,解决了“我国为什么要下决心研制核武器?”

“你知道我国至今已经掌握了哪些卫星空间技术?取得了哪些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两弹一星”精神是什么,怎样继承和发扬这些精神财富?”

(1)原子弹、导弹核武器、氢弹的研制成功,有何意义?

(2)现在许多国家都想拥有核武器、为什么?

(3)围绕核武器,国际纷争不断,你知道那些?

这一系列问题,由于是以材料的形式给出,学生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和讨论处理,既深层次的了解教学重点,突破了对难点的理解,又培养了各方面的能力,尤其学会用历史的视角去分析解决历史和现实问题。附材料题如下:第一组必答题(旨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和情感教育)

材料1: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讲话中指出:“我们不但要有飞机和大炮,而且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