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太史公自序》课件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

合集下载

最新苏教版选修(史记)专题一第1课《太史公自序》课件.ppt

最新苏教版选修(史记)专题一第1课《太史公自序》课件.ppt
答案
要点突破
1.司马迁为什么要写《史记》? 答案 (1)家族赋予的使命。 (2)父亲的遗愿、时代的要求。 (3)成一家之言的心愿。 (4)总结写《史记》的目的。
答案
2.父亲临终嘱托有几层意思? 答案 (1)写史是祖传的序业,修史是孝亲。 (2)写史是以周公孔子为榜样,兴礼乐,正王道,修史有规范社会道德 的作用。 (3)汉兴以来有许多值得记载的史实,而自己没有记载。(史记散绝)司 马迁修史是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也是时代的要求。
于是论次其文:_读__l_ú_n_,__编___ (5)论 孙子膑脚,而论兵法:_论__述___
论考之行事:_讨__论___
3.虚词归纳
以传剑论显:_介__词__,__凭__借___ 是故《礼》以节人:_介__词__,__用__来___ 以 以天下之大过予之:_介__词__,__把___ 作《师说》以贻之:_连__词__,__来___
4.古今异义词 (1)而太史公留滞周南,不得与从事 古义:_参__与__其__事__。__ 今义:_做__,__投__身__到__(_事__业__中__去__);__(_按__某__种__办__法__)_处__理__。____ (2)迁俯首流涕曰:“小子不敏……” 古义:_我__,__谦__称__。__ 今义:_男__孩__子__;__人__(_用__于__男__性__,__含__轻__蔑__意__)。____
(3)《礼》经纪人伦,故长于行 古义:_纲__常__,__法__度__。__这__里__用__作__动__词__,__有__“__规__范__”__之__意__。_____ 今义:_策__划__并__管__理__(_企__业__);__经__营__。____
(4)余所谓述故事①,整齐②其世传 古义:①__旧__事__。___②__整__理__,__归__纳__。__ 今 ①真实的或虚构的用作讲述义对象的事情,有连贯性,富吸引力:, _能__感__染__人__;__文__艺__作__品__中__用__来__体__现__主__题__的__情__节__。__②__有__秩__序__;__有__条__理__;__不_ 凌__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______ 文中指遗业。 (5)维我汉最继低五的帝等末级流或,品接类三。代绝业 古义: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史记选读全套PPT课件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史记选读全套PPT课件
16
2.一词多义
① ②司 而马 子氏 迁去适.周使适 反.晋
到 恰逢
(1)适③ ④始 处适 分.还 适.家 兄门 意
女子出嫁 符合,适合
⑤ ⑥其 适.得 人府 安君 恬书 舒,适.明,日无来疾迎痛汝札癘刚才舒,适刚,刚满足
①卒.三岁而迁为太史令 死
(2)卒② ③ ④于 信 磐是臣 石精 方 卒.述 卒且.陶 厚 陈唐, 利以 可 兵来以 而卒 谁.最何 千终年,士终终兵,于完毕,结束
14
预习作业
1.通假字
(1)《诗》记山川溪谷禽兽草木牝牡雌雄,故长于风。 ___风_____同____讽____;__讽__喻____
(2)《春秋》文成数万,其指数千。 ___指_____同____旨____;___要__旨___
(3)失之豪厘,差以千里。 ___豪_____同____毫____;_毫__毛__,__极__小__的__数__量__单__位_____ (4)察其所以,皆失其本已。 ___已_____同____矣____;__助__词__,__表__陈__述__语__气________
5
修身名句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
6
赏读:这句话的意思是,自己不想要的,也不 要加于别人头上。它所揭示的是处理人际关系 的重要原则,那就是推己及人,就是从自己的 角度替别人考虑,自己不愿意接受的东西,别 人一定也不愿意接受,那就不要施加于别人, 这已成为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做人信条。
11
2.写作背景 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十分重视自己史官家世的 传统和史官的职责,这些对司马迁后来所从事 的事业有十分明显的影响。司马迁任太史令后, 日常职司以外,他阅读、整理历史资料,以实 现父亲的遗愿。经过四五年的准备,太初元年 (公元前104),司马迁完成了准备工作,正式着 手写作《史记》。

苏教版高二语文选修《史记》选读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苏教版高二语文选修《史记》选读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司马 迁其人件【全册】
太史公自序
苏教版高二语文选修《史记》选读 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报任安书(存目)
苏教版高二语文选修《史记》选读 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苏教版高二语文选修《史记》选 读电子课本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063页 0102页 0179页 0260页 0320页 0370页 0453页 0455页 0520页 0619页 0675页 0756页 0794页 0846页 0903页
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司马迁其人其事 *报任安书(存目) 夏本纪 *河渠书 不虚美不隐恶——《史记》 的史家传统 *李将军列传 *孔子世家 屈原列传 项羽本纪 *滑稽列传 善叙事理 其文疏荡——《史记》的叙事艺术 *赵世家 淮阴候列传 *《史记》与史学 研究《史记》 活动建议

2020版高中语文 第1课 太史公自序课件2 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

2020版高中语文 第1课 太史公自序课件2 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

2、倒装句 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定语后置) 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宾语前置) 昔孔子何为而作《春秋》哉?(宾语前置) 子所论,欲以何明 ?(宾语前置) 还而与之俱赐死杜邮。(状语后置) 浮于沅、湘(状语后置)
(六)当堂检测:文言句式 ①此孝之大者(判断句,定语后置) ②夫子所论,欲以何明(宾语前置) ③夫君不君则犯,臣不臣则诛(被动句) ④后世中衰,绝于予乎(状语后置) ⑤士贤能而不用,有国者之耻(判断句)
察其所以(……的原因) 2、次 萧何次律令(整编) 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编撰) 列坐其次(地方) 王次于河朔(临时驻扎河住宿)
(五)特殊句式 1、判断句 其在周,程伯休甫其后也。 蒯聩其后也。 无泽为汉市长 余先周室之太史也。 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 此四行者,天下之大过也。 故《春秋》者,礼义之大宗也。 《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七)重点句翻译 1.通礼义之旨,至于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夫 君不君则犯,臣不臣则诛,父不父则无道,子不子则不孝。 此四行者,天下之大过也。 如不明了礼义的要旨,就会弄到君不象君,臣不象臣,父不 象父,子不象子的地步。君不象君,就会被臣下干犯,臣不 象臣就会被诛杀,父不象父就会昏聩无道,子不象子就会忤 逆不孝。这四种恶行,是天下最大的罪过。
2.太史而弗论载,废天下之史文,余甚惧焉,汝其念哉! 我作为太史都未能予以论评载录,断绝了天下的修史传统,对此 我甚感惶恐,你可要记在心上啊! 3.王道缺,礼乐衰,孔子修旧起废,论《诗》《书》,则学者 至今则之。 周幽王、厉王以后,王道衰败,礼乐衰颓,孔子研究整理旧有的 典籍,修复振兴被废弃破坏的礼乐,论述《诗经》、《书经》, 写作《春秋》,学者至今以之为准则。
通读全文,把握文章内容

高中语文 太史公自序(第二课时)课件 苏教版选修《史记

高中语文 太史公自序(第二课时)课件 苏教版选修《史记


问题探讨
作者在第四节写了自己什么样的生活经历? 其作用是什么?
生龙门 ---地杰人灵
耕牧 ---司马迁的特殊修养 诵古文 ---聪明绝伦 壮游 ---从书本走向自然社会,去感受
历史传说,网罗天下放失旧闻, 考证文章记载模糊的内容
奉使西征巴蜀以南---对西南少数民族风 土人情有了初步的了解
太 史 公 自 序
司间认真阅读导学提纲中基础感知部分,认真勾画
,这里很重要。
2、给你13分钟,认真阅读文章,填写探究未知部分,有疑惑的
地方请记录下来,一定要抓紧时间。 3、相信自己,发挥自己的潜力,积极发言,小组完成导学提纲
中的问题。
思(15分钟)
•要求:
(要求:主动质疑,寻求帮助;积极参与,善于倾 听)
3、组长合理把控好时间,并注意记录其他同学的闪光点 (新思路、新方法)

要求:
1、使用专业术语,普通话准确简练地表达内容; 2、声音洪亮、吐字清晰、语速适当; 3、别人展示时,其他人注意倾听,吸取精华, 挑出 错误。
4、学生竞相展示时,须使用规范切入语,如“我展示”、 “我补充”、“我质疑”、“我纠错”。
•1、按照导学提纲,阅读文本,完成导学提纲中出示 的问题,并把发现的疑惑记录下来。
•2、不交流,不提问,埋头动笔勾画圈点。 •3、抓紧时间,对不能解决的问题用红笔重点画出, 一会儿在讨论环节中解决。
议(7分钟)
要求:
1、通过两两合作,解决导学提纲中探究未知部分。
(提示:可以一问一答,我说你记)
2、深入学习部分,展开小组讨论,在组长安排下分层讨 论或全组一起讨论。

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高二语文苏教《<史记>选读》精品课件 太史公自序

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高二语文苏教《<史记>选读》精品课件 太史公自序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因为不通礼义的宗旨,以至于做国 君的不像国君,做大臣的不像大臣, 做父亲的不像父亲,做儿子的不像 儿子。做国君的不像国君,大臣们 就会犯上作乱;做大臣的不像大臣, 就会遭到杀身之祸;做父亲的不像 父亲,就是没有伦理道德;做儿子 的不像儿子,就是不孝敬父母。这 四种行为,是天下最大的过错。
第第91章2段扩声重系统点调音字词
至:极\最 易:变换 穆清上: 天
罔极:无边无际 重译款塞:注释6
故事:旧事旧例 谬: 错误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太史公说:“对,对!不对,不对! 不是这样的。我曾从先父那里听说: ‘伏羲最纯朴厚道,他创作了《周 易》中的八卦。唐尧、虞舜时代的 昌盛,《尚书》上记载了,礼乐就 是那时制作的。商汤、周武王时代 的兴隆,古代的诗人已经加以歌颂。 《春秋》歌颂善人,贬斥恶人,推 崇夏、商、周三代的德政,颂扬周 王朝,并非全是抨击和讥刺。’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把这四种最大的过错施加在这 些人身上,他们也只能接受而 不敢推托。所以《春秋》这部 书,是关于礼义的主要经典著 作。礼的作用是防患于未然, 法的作用是除恶于已然;法的 除恶作用容易见到,而礼的防 患作用难以被人们理解。”
第第119段章 译扩声文系统调音
•壶遂说:“孔子的时代,国家没 有英明的国君,下层的贤才俊士得 不到重用,孔子这才写作《春秋》, 流传下这部用笔墨写成的著作来判 明什么是礼义,以代替周王朝的法 典。现在,您太史公上遇英明的皇 帝,下有自己的职守,万事已经具 备,都按着适当的顺序进行着,太 史公所论述的,想要说明什么宗旨 呢?”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所以,一国之君不可以不知道《春秋》, 否则,当面有人进谗他看不见,背后有窃 国之贼他也不知道。身为国家大臣的不可 以不知道《春秋》,否则,处理一般的事 情不知怎样做才合适,遇到出乎意料的事 变不知用变通的权宜之计去对付。作为一 国之君和一家之长却不懂得《春秋》中的 道理,一定会蒙受罪魁祸首的恶名。作为 大臣和儿子的不懂得《春秋》中的道理, 一定会因为阴谋篡位和杀害君父而被诛杀, 得一个死罪的名声。其实,他们都以为自 己在干好事,做了而不知道应该怎么做, 受了毫无根据的批评而不敢反驳。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课件:1.1 太史公自序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课件:1.1 太史公自序

K课前学习 K课堂深入
EQIAN XUEXI
ETANG SHENRU
背景助读
知识梳理
故发愤且卒(副词,将要) 且夫孝始于事亲(与“夫”连用作句首助词,表示 (4)且 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译为“况且”) 且士贤能而不用,有国者之耻(连词,表递进关 系,况且) 在赵者,以传剑论显(介词,凭借) (5)以 以其地为河内郡(介词,把) 过梁、楚以归(连词,表承接) 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连词,表目的,来) (6)所以 《乐》乐所以立(所字结构,„„的根据) 察其所以,皆失其本已(所字结构,„„的原因)
K课前学习 K课堂深入
EQIAN XUEXI
ETANG SHENRU
背景助读
知识梳理
2.识通假 (1)弗敢阙 (“阙”同“缺”,缺漏) . (2)其指 数千(“指”同“旨”,要旨) . (3)失之豪 厘(“豪”同“毫”,细而尖的毛) . (4)堕 先人所言(堕,同“隳”,毁) . (5)太史公仍父子相续纂 其职(纂,同“缵”,继承) . (6)辅拂 股肱之臣(拂,同“弼”,辅助) . (7)扶义俶傥 ,不令己失时(俶傥,同“倜傥”,卓越洒脱,不拘于俗) ..
明确课节重点
课 序 课 题 《太史公自 序》 学习目标 1.在学习了 《报任安书》 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司马迁, 了解他的家世谱系、 生活经历、 志向抱负和他创作 《史 记》的始末。 2.分析司马迁创作《史记》的条件和指导思想,为后面 各专题的学习作好铺垫。
1
掌握学习方法
1.结合注释与译文通读课文,在空白处写下自己的批语、 记录、 疑问等, 也可以用一些读书符号在空白处或正文上标注,以提高研读的成效。 整理重 点文言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整体感知司马迁其人其文。 2.通过网络查找相关资料,拓宽学习渠道,选取司马迁的文学或精神方 面的某一点,进行一次研究性学习。

山西省运城市夏县中学高二语文苏教选修教学课件:《史记》选读《太史公自序》

山西省运城市夏县中学高二语文苏教选修教学课件:《史记》选读《太史公自序》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太史公自序
一第9章、扩说声系说统调司音马迁身上的“倜傥非常 ”之处。
1、为我们留下 了一部不朽巨著《史 记》。
2、为后世树立 了一个人格高标。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1、不朽巨著
本纪
罔罗天下放失旧闻,王迹所兴,原始察终,见盛观衰 ,论考之行事,略推三代,录秦汉,上记轩辕,下至于兹 ,著十二本纪,既科条之矣。
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别嫌疑,明是 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继绝世, 补敝起废,王道之大者也。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拨乱世反之正,莫近于《春秋》。《春秋》文成数万,其指 数千。万物之散聚皆在《春秋》。《春秋》之中,弑君三 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 察其所以,皆失其本已……为人臣者不可以不知《春秋》 ,守经事而不知其宜,遭变事而不知其权……故《春秋》 者,礼义之大宗也。夫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法 之所为用者易见,而礼之所为禁者难知。 (以孔子为榜样)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4、前人的表率
太史公执迁手而泣曰:“幽厉之后,王道缺,礼乐衰,孔子 脩旧起废,论《诗》《书》,作《春秋》,则学者至今则 之。”
周道衰废,孔子中,以为天下 仪表,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以达王事而已矣。
三第9、章 是扩声公系统允调音的历史实录,还是一家之 言?
东汉史学家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赞》中说:《史记》“其文 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肯定了司马迁的 “实录” 精神。
梁启超在《要籍解题及其读法》中说:“迁著书最大目的,乃在 发表司马氏一家之言,与荀况著《荀子》、董生著《春秋繁 露》性质正同,不过其一家之言乃借史的形式以发表耳,故 仅以近代史的观念读《史记》非能知《史记》者也。”

高中语文01太史公自序课件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

高中语文01太史公自序课件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

第4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
(1)其在卫者,相.中山(名词作动词)担任国相 (2)于是惠王使错将.伐蜀(名词作动词)担任将军 (3)靳与武安君坑.赵长平军(名词作动词)坑杀 (4)于是迁仕.为郎中(名词作动词)出仕 (5)故重黎氏世序.天地(名词作动词)主管 (6)乡.射.邹、峄(名词作动词)参加乡射之礼 (7)王.卬于殷(名词的使动用法)封……为王
重.译款塞.(chónɡ)(sài) 善善恶.恶.(wù)(è) 辅拂.(bì)
喟.然而叹(kuì) 二十八宿.(xiù) 俶.傥.(tì)(tǎnɡ)
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 (1)堕先人所言(“堕”同“隳”,毁) (2)太史公仍父子相续纂其职(“纂”同“缵”, 继承) (3)辅拂股肱之臣配焉(“拂”同“弼”,辅助) (4)扶义俶傥,不令己失时(“俶傥”同“倜傥”,卓越洒脱,不拘于俗)
(7)夫君不君则犯,臣不臣则诛。(被动句) 译文:君不像君就会被臣下干犯,臣不像臣就会被诛杀。 (8)见父于河洛之间。(状语后置句) 译文:在黄河、洛水之间拜见父亲。 (9)皆葬高门。[省略句(省略介词“于”)] 译文:都葬(在)高门。
一次沉得厉害。年轻人闻到的是沁人心脾的芳香,他细细地品味了一会 儿,满意地点了点头,说一切全都明白了。
【内容赏析】 同样的茶叶,两种不同温度的水致使一杯索然无味,一杯却香气四溢。其 实,人生就犹如一片茶叶,只有在艰难险阻中沉浮,在痛苦辛酸中磨砺,才能 真真实实地体味到生活的原味与魅力。在那一次次的沉浮与磨砺中,生命便变 得光彩照人、芳香四溢。
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
自司马氏去周适.晋(动词,到……去)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形容词,舒适,满足) (1)适而贫吾贱有与此子女之所,共始适适..(还动家词门(,动享词受),女子出嫁) 从适.上得观府之君书适.(与副地词平(,副刚词才),恰好)

语文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课件:太史公自序

语文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课件:太史公自序

名词,封禅,古代 ①是岁天子始建汉家之封 ___________________ . 帝王,在泰山上筑坛祭天,在泰山下梁甫辟场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 ⑤臣以 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
介词,凭借,依靠 ①以 传剑论显 ___________________ . 连词,表目的,来 ②作《师说》以 贻之 ___________________ . 介词,把 ③以 天下之大过予之 ___________________ . 介词,用,拿 ④是故《礼》以 节人 ___________________ . 介词,因为 _______________
一、字音 颛顼 (zhuān)(xū) ..
唐虞 (Yú ) . 司马卬 (Ánɡ) 喟 然 (kuì ) 靳 (Jì n) . . . 会稽 (Kuà i)(jī) 邹 ( Zōu) 阙 (quē) .. . . 汶 水(Wè n) 社稷 (jì ) 弑 (shì ) . . .
蒯聩 (Kuǎi)(Kuì ) ..
(4)适
动词,到 ①自司马氏去周适 晋 ______________ . ②贫贱有此女,始适 还家门 ______________ 动词,女子出嫁 . 动词,享受,享有 ③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 ___________________ 副词,恰好 ④从上观之,适 与地平 ___________________ . 副词,刚才,刚刚 ⑤适 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 _________________ .
伏羲 (Xī) 缧绁 (lé i)(xiè ) 轩辕 (Xuān)(yuá n) . .. .. 股肱 (ɡōnɡ) 封禅 (shà n) 壅 (yōnɡ) . . . 羑 里(Yǒu) 毂 (ɡǔ) 谬 (miù ) . . . 邛 (Qió nɡ ) 笮 (Zé ) . . (chōu)

名师精编--太史公自序 课件1(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

名师精编--太史公自序 课件1(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

1.其在卫者,相中山
2.与武安君坑赵长军
3.诸侯之相王,王卬于殷 4.则学者至今则之
5.忠臣死义之士
6.上明三王之道
7.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
8.拨乱世反之正
9.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
10.整齐其世传
11.孙子膑脚
12.著十二本纪,既科条之矣 13.整齐百家杂语
D、解释实词、虚词
1.使复典之
文言语知整理
A、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其指数千 7、相续纂其职
2.失之豪厘
3.罔罗天下放失旧闻
4.扶义俶傥,不令已失时
5.故长于风
8、辅拂股肱之臣
6.弗敢阙
9、堕先人所言
B、指出古今异义词,并解释.
1.使复典之,至于夏商
2.无泽为汉市长
3.不得与从事
4.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5.则学者至今则之
10.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继绝世,补敝起 废,王道之大者也 11.是故《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 《诗》以达意,《易》以道化,《春秋》以道义。 12.夫君不君则犯,臣不臣则诛,父不父则无道,子不 子则不孝,此四行者,天下之大过也。 13.余所谓述故事,整齐其世传,非所谓作也,而君比 之于《春秋》,谬矣。 14.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 来者。 15.则文学彬彬稍进,《诗》《书》往往间出矣。 16.罔罗天下放失旧闻,王迹所兴,原始察终,见盛观 衰,论推三代,录秦汉 17.是余之罪也夫
太史公自序
探究
研析文本
(一)司马迁写《史记》的缘由?
1.家族赋予的使命——
颛顼时——司天 司地 唐虞时——复典 夏商时——世序
周时 ——将领 典周史 战国秦——司马错将伐蜀

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太史公自序》课件(39张PPT)

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太史公自序》课件(39张PPT)
2、自身的努力 阅读5、7两自然段,归纳:
3、 父亲的遗训
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扬名于后 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
今汉兴,海内一统,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余为 太史而弗论载,废天下之史文,余甚惧焉,汝其念哉!” 迁俯首流涕曰:“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 敢阙。”
太史公曰:“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 子。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 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 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让焉
退而深惟曰:“夫《诗》、《书》隐约者, 欲遂其志之思也。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 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 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 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 《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 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 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
《孤愤》。《诗》三百篇,大底贤圣发愤之所为
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
事,思来者。
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
(人格高标) 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度: 一是认为《史记》的思想观念不够正统
“其是非颇谬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 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 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贱贫” ---班固
11、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 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
孔子死后到现在也有五百年了,有能继承清明之世, 修正《易传》,接续《春秋》,遵奉《诗》《书》 《礼》《乐》的时候吗?
12、拨乱世反之正,莫近于《春秋》
拨正一个混乱的社会,使它回归正道,没有什么比 《春秋》更加切近有效。
四.解释实词

语文:《太史公自序》课件(1)(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

语文:《太史公自序》课件(1)(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

做……相 攻占 事奉 坑杀 夺取、攻占 一并封王 封……为王 掌管市场的官长
以图表形式显示司马迁的家世. 以图表形式显示司马迁的家世
南正重、 南正重、北正黎 重黎之后 程伯休甫 (赵) 蒯聩 (孙子辈) 孙子辈) 司马卬 司马氏 (卫) 司马错 (秦) 司马靳 (孙子辈) 孙子辈) 司马昌 (孙子辈) 孙子辈) 司马无泽 司马喜 司马谈 司马迁
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司马迁其人其事 司马迁其人其事
倜傥:卓越,洒脱不拘; 倜傥:卓越,洒脱不拘; 非常:不同寻常; 非常:不同寻常; 称:称道
一、说说司马迁身上的“倜傥非常”之处。 说说司马迁身上的“倜傥非常”之处。 1、为我们留下了一 部不朽巨著《史记》 部不朽巨著《史记》。 2 、 为后世树立了 一个人格高标。 一个人格高标。
史遗迹,了解到许多历史人物的遗闻轶事以及 许多地方的民情风俗和经济生活。 汉武帝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司马 迁38岁时,正式做了太史令,有机会阅览汉 朝官藏的图书、档案以及各种史料。他一边 整理史料,一边参加改历。等到太初元年 (公元前104年),我国第一部历书《太初历》 完成,司马迁就开始撰写《史记》。 汉武帝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司马 迁因为替李陵辩护,而被关入监狱,并处以 宫刑(当时叫腐刑)。太始元年(公元前96年) 司马迁出狱,后当了中书令。直到汉武帝征 和二年(公元前91年),《史记》全书得以 完成。
二、了解《史记》及其作者的基本常识 了解《史记》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东汉末始称 《史记》。它是古代第一部由个人独立完成 的具有完整体系的著作。记载了上自上古传 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公元前122年) 共3000多年的历史。总共一百三十卷,五十 二万余字,又是到那时为止规模最大的一部 著作。全书由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 种体例构成《史记》通过这五种不同体例相 互配合、相互补充,构成了完整的历史体 系。 这种著作体裁又简称为“纪传体”,以 后稍加变更,成为历代正史的通用体裁。

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太史公自序》课件下载

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太史公自序》课件下载

[名师课堂教学]苏教版选修〈史记 〉选读 《太史 公自序 》课件 下载( 完整版P PT)
阅读课文12自然段,至P9第五行: ……百年之间,天下遗文古事靡不毕集太史公。
总结司马迁写成《史记》第六个原因: 6、汉初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百年之间,天下遗文古事靡不毕集太史公)
[名师课堂教学]苏教版选修〈史记 〉选读 《太史 公自序 》课件 下载( 完整版P PT)
• 我们的目的:

文言

。 思考:
1、梳理司马迁的家世谱系 2、司马迁详细介结家族谱系的目的何在?
1—3段:
一、注音:
颛顼 zhuān xū
蒯聵 kuǎi kuì
南正重 chóng 司马靳 jìn
司马卬 áng
徇私舞弊 xùn
二、重要词语:
司天 使复典之 故重黎氏世序天地 司马氏去周适晋
阅读课文8--10自然段 思考:
作者以较大篇幅写自己与壶遂围绕《春秋》的 问答,目的何在? 答:
交代写作《史记》第四个原因------
明确壶遂所问的两个问题: 孔子何为而作《春秋》哉?
孔子之时,上无明君,下不得任用,故作 《春秋》,垂空文以断礼义,当一王之法。今夫 子上遇明天子,下得职守,万事既具,咸各序其 宜,夫子所论,欲以何明?
太 史 公 自 序
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司马迁其人其事
倜傥:卓越,洒脱不拘; 非常:不同寻常; 称:称道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
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
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
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
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

苏教选修史记选读课件:第1课 太史公自序

苏教选修史记选读课件:第1课 太史公自序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事后说:“商汤是一位仁慈的王啊!”于是有四十多个部落 来归顺他。最后,商汤率领各部落的队伍灭了夏朝,成了 商朝的第一个王。
“网开三面”原指仁慈宽厚,后来多比喻用宽大的态 度来处理罪犯或敌方。
(出自《史记·殷本纪》)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肩负使命写《史记》 司马迁 20 岁时,南游江、淮。据《太史公自序》,他这 次“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 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厄困鄱、薛、 彭城,过梁、楚以归”。以后他在任郎中、太史令以及中书 令时,或奉旨出使,或陪驾巡幸,游历了更多的地方,这些 经历,使他有机会亲身领略祖国壮阔的自然风貌,调查了解 许多历史故事,订正和补充文献上的疏漏,也使他接触了广 大人民的实际生活,增加了对社会现实的了解。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十分重视自己史官家世的传统和 史官的职责,这些对司马迁后来所从事的事业有很重要的 影响。司马迁任太史令后,除日常职司以外,他阅读、整 理历史资料,以实现父亲的遗愿。经过四五年的准备,太 初元年(前 104),司马迁完成了准备工作,正式着手写作《史 记》。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②太史公仍父子相续纂.其职 纂__,__同__“__缵__”__,__继__承___
③辅拂.股肱之臣配焉 __拂__,__同__“__弼__”__,__辅__助_
④扶义俶.傥.
俶傥,同“倜傥”,卓越洒脱,不拘于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通常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朔、 望、晦
农历每月初一称为朔日,农历每月十五日称为望日, 农历每月十六日称为既望,农历每月最后一天称为晦 日

高中语文选修史记选读ppt2(18份打包) 苏教版

高中语文选修史记选读ppt2(18份打包) 苏教版

太史公自序
-5-
太史公自序
背景助读 知识梳理
K课前学习 K课堂深入
EQIAN XUEXI
ETANG SHENRU
司马迁之父司马谈曾任太史令,他把修史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可惜壮 志未酬而与世长辞。司马迁子承父志,继任太史令。太初元年(前 104),他开 始写作《史记》。天汉二年(前 99)夏天,武帝派自己的宠妃李夫人的哥哥、 贰师将军李广利领兵讨伐匈奴,另派李广的孙子、 别将李陵押运辎重。 李陵 带领步卒五千人出居延,孤军深入浚稽山,遭匈奴八万骑兵围攻。经过八昼 夜的战斗,李陵斩杀了一万多匈奴骑兵,但由于未得到主力部队的后援,结果 弹尽粮绝,不幸被俘。李陵兵败的消息传到长安,武帝本希望他能战死,但后 来听说他投降,愤怒万分,满朝文武官员察言观色,趋炎附势,附和汉武帝,指 责李陵的罪过。 司马迁一方面安慰武帝,一方面也痛恨那些见风使舵的大臣, 尽力为李陵辩护。他认为李陵在救兵不至、弹尽粮绝、走投无路的情况下, 仍然奋勇杀敌,就是古代名将也不过如此。他之所以不死而投降匈奴,一定 是想寻找适当的机会再报答汉室。 司马迁的直言触怒了汉武帝,武帝下令将 司马迁打入大牢,并处以腐刑,这在形体和精神上给了他巨大的创伤。出狱 后任中书令,他忍辱含垢,继续写作 《史记》 ,前后经历了大约 14 年才基本完 成这部巨著。
-16-
太史公自序
背景助读 知识梳理
K课前学习 K课堂深入
EQIAN XUEXI
ETANG SHENRU
6.记特殊 (1)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省略句,“生”“牧”后省略“于”) (2)夫子所论,欲以何明(宾语前置句,应为“明何”) (3)还而与之俱赐死杜邮(省略句,“死”后省略“于”;被动句,应为“被赐 死”) (4)而太史公留滞周南(省略句,“滞”后省略“于”;被动句,应为“被留滞”) (5)昔孔子何为而作《春秋》哉(宾语前置句,应为“为何”) (6)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定语后置句,“奔走不得保其社 稷者”为“诸侯”的定语,被后置) (7)浮于沅、湘(状语后置句,应为“于沅、湘浮”) (8)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被动句,“不用”解释为“不会被采纳”) (9)夫君不君则犯,臣不臣则诛(被动句,“犯”解释为“被臣下所干犯”,“诛” 解释为“被诛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
• 四、风格朴拙浑厚,刚 柔相济,有感情、有气 势、有震撼力。
2019/6/3
15
• (1)气魄宏伟,笔力千 钧。《史记》体大思精、 包罗宏富,表现出广阔 的胸襟和卓然不凡的史 胆、史才、史识和史德。
2019/6/3
16
• (2)内容奇伟,惊心动
魄。《史记》中的历史
人物大都有不同寻常的
气质、轰轰烈烈的事业
论《诗》、《书》 整理 则学者至今则之 把……当作准则。 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 为动用法
余为太史而弗论载 编辑、记录
2019/6/3
39
史记放绝 汝其念哉!
史记:史书的通称。 可要,祈使语气词
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
论:编辑。次:编撰
次:按次序编列,排列
2019/6/3
40

• 议论, 分析和说明事理:
和瑰异的操行,具有强
烈的传奇色彩。
2019/6/3
17
• (3)气势凌厉,一泻千 里。爱用排比、夸张和 重字迭句。
• 以人驭事
• 因事及人
2019/6/3
18
• 一、地位:《史记》是 我国纪传体史学的奠基
之作,也是我国传记文 学的开端。
2019/6/3
19
• 从史学方面 1、实录精神。“皆称迁有良 史之才,服其善序事理,辨而 不华,质而不俚,其文质,其 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 之实录”。《汉书·司马迁传》
3
《史记》是中国西汉时期的历史学家 司马迁编写的一部历史著作《史记》是 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古典典籍之一,与后 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 称“前四史”。
《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或称“ 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记”,也省 称“太史公”。《史记》本来是古代史 书的统称,从三国时期开始,“史记” 由史书的统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 专称。
• 每与臣论此事。——诸葛亮《出师表》
• 衡量;评定
• 论其刑赏。——诸葛亮《出师表》
• 判罪;判决
• 说;陈述
• 无论魏晋。——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研究
2019/6/3
41
• 通“纶”。治理 ,整理,编辑
2019/6/3
42
石室金匮: 国家收藏图书、档案的地方。
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 朔旦:旧历每月初一。
2019/6/3
69
好处是: 1、借评述孔子写《春秋》来说明自己创作 《史记》的目的,表示自己要做孔子第二, 通过论述历史,评判是非,褒善惩恶,为天 下仪表。 2、从写作手法看,作者采用汉初学者常用 的问答体形式,以问答结构全篇,一方面使 问题醒目,一方面使论说集中,行文生动活 泼,增强了可读性。
2019/6/3
43
2019/6/3
44
司马迁叙述了自己年轻时的 哪些生活经历?这些经历日后起 了什么作用?
2019/6/3
45
年轻时的经历主要是三件事: 一是生于龙门,耕牧河山之阳, 年十岁诵古文; 二是二十岁始,离开家乡进行 了一次壮游; 三是奉使巡视西南地区。
2019/6/3
46
• 司马迁少年时的学习经历为他日后的创 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57
非一旦一夕之故也,其渐久矣 故:缘故。渐:渐进。
守经事而不知其宜
经:常
必陷篡弑之诛 被之空言而不敢辞
惩罚
被:遭受。 空言: 指责。辞:辩解
夫君不君则犯
犯:被冒犯
臣不臣则诛
被诛杀
2019/6/3
58
夫礼禁 (恶) 未然之前, 法施 (恶) 已然之后 然:这样
2019/6/3
59
礼义之大宗也
垂空文以断礼义 夫子所论,欲以何明
小子何敢让焉 辞让,推辞 昔孔子何为而作春秋哉 何为:宾语前置
诸侯害之,大夫壅之
害:嫉害
壅:阻塞
2019/6/3
54
孔子知言之不用 不用:不被采纳。被动句
道之不行也
道:政治主张
是非二百四十二年
是非:褒贬。以是为是,以非为非
以为天下仪表
标准
以达王事而已矣 达:达成。
2019/6/3
55
善善恶恶 奖善惩恶。前一个形容词意动用法 贤贤贱不肖 贤贤:尊崇贤能,后一个形容词作
47
司马谈的临终嘱托说了哪三 层意思?
2019/6/3
48
三层意思是: 1、写信史是司马氏祖传的家业,自己 现在难以完成,要求司马迁完成这一使 命,强调这是“孝亲”的表现。 2、告戒司马迁要以孔子为榜样,通过 写史,规范社会道德。 3、汉兴以来有许多值得记载的史实, 自己未能论载要求司马迁完成自己的遗 愿。
65
司马迁认为孔子作《春秋》,是为了 褒贬从鲁隐公到鲁哀公242年间的历史是非, “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替天下人 树立行为的标准和规范,以“达王事”。 认为无论是人君,还是人臣;是人父,还 是人子,都必须通《春秋》之义。司马迁 还强调孔子作《春秋》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政治行为,“拨乱世反之正,莫近于《春 秋》”。
2019/6/3
20
• 2、批判精神。 3、人本精神。
2019/6/3
21
• 从文学方面
• 《史记》的地位和影响 二、影响:《史记》是后世史 学和文学学习的范本,产生了 经久不衰的影响。 古文创作的典范。
2019/6/3
22
• 戏曲创作上的影响。 • 我国古典诗歌的影响。
2019/6/3
23
• 我国古代小说在纪传体格局、
34
学 习 第 4—6 段
2019/6/3
35
2019/6/3
36
耕牧河山之阳
河山之阳:黄河之北,龙门山之南
二十而南游江、淮 南:向南,名词作状语
讲业齐、鲁之都 讲业:研讨学问
于是迁仕为郎中 出来做官,名词作动词
奉使西征巴、蜀以南 名词作状语
不得与从事 与:参与 从:跟随,跟从
而子适使返
适:恰巧。 使 :出使
• 为“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 立传
2019/6/3
12
5.《史记》的文学成就
• 一、创立了以人物为本 位的文学和史学结合的 纪传体体例,同时也开 创了文学上的传记文学 传统。
2019/6/3
13
• 二、在实录的基础上刻 画了大量栩栩如生的人 物形象。 三、结构和语言特点明 显。
2019/6/3
2019/6/3
66
司马迁评述孔子作《春秋》的 目的的用意是什么?
2019/6/3
67
司马迁对孔子作《春秋》给予如此 高的评价,实际上是在暗示自己创作 《史记》的目的,是在对《史记》作自 我评价,同时也在提醒世人注意《史记》 的作用。
2019/6/3
68
作者用一段较长的文字记叙了他 与壶遂的问答辩难,这样写有什么 好处?
富于传奇色彩、塑造性格复
杂的人物、历史演义题材及
熔史才、诗笔、议论于一炉
等方面,都继承了《史记》
文学特征。
2019/6/3
24
学习课文1—3段
2019/6/3
25
2019/6/3
26
命南正重以司天 司马氏世典周史 相中山 去周适晋 晋中军随会奔秦 使错将伐蜀,遂拔 因而守之
司:掌管 典:掌管 相:当---相 去:离开 适:到
• 二十岁的第一次壮游,给了司马迁实地 寻访文化遗迹、收集历史资料的机会, 开阔了他的眼界,培育了他的历史观。
• 奉使巡视汉朝新开辟的西南地区,是司
马迁深感荣耀与自豪的一件事,在这次
出使过程中,司马迁考察了西南少数民
族的历史、民俗以及当地的山川物产,
后来也写入了《史记》,这就是《西南
夷列传》。 2019/6/3
名词用 贱不肖: 鄙视不才 ,形容词作名词用
故长于风 风:讽喻。
《乐》乐所以立 《书》以道事 《诗》以达意,
乐:快乐 指导 表达
所以:……的根据
《易》以道化 说明 《春秋》以道义 引导
2019/6/3
56
春秋文成数万,其指数千 指:要旨
弑君三十六
弑:臣杀君、子杀父
察其所以,皆失其本已 所以:原因
2019/6/3
• 世家,有功之臣、贵族王 侯等重要历史人物的传记。
• 列传,社会不同类型、 不同阶层的人物,及部 分少数民族的历史。
10
• 表,各个历史时期的大 事。
• 书,关于天文、历法、 水利、经济、文化等各 类专门事项的记载。
11
• 4.《史记》的创作宗旨:
•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 变”“成一家之言”,
2019/6/3
49
2019/6/3
50
司马迁叙述自己年轻时候的 生活经历和接受父亲的临终嘱托。
2019/6/3
51
学 习 7---10 段
2019/6/3
52
2019/6/3
53
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

绍明世,正《易经》,继《春秋
绍:继承 正:辨正 继:接续
本《诗》、《书》、《礼》、《乐》、之际 本:以……为本,以……为根据。
2019/6/3
30
司马迁说自己的祖上曾做史官,以此欲说明 修史是自己祖传的家学,创作《史记》是自己义 不容辞的责任。除了世典历史的史官外,司马迁 祖先中还有一些军事家。《史记》中有大量的战 争描写,不仅文辞优美,而且角度把握准确,叙 述有序,显示出了作者丰富的军事知识和卓越的 战争观,这不能不说受到了作为军事家的那些先 祖的影响。《史记》中还有两篇涉及经济问题的 文章——《货殖列传》、《平准书》,司马迁能 写出这样的篇章,应该说与先祖的经济工作实践 也是分不开的。
宗:根本。 垂:流传。空文:著作。 论:撰述。明:阐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