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美的本质和审美关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实践活动的根本目的
人是为了不断丰富完善自己的本质,满足自己的需要而 不断从事实践活动,实践活动的目的就是要改造“自 在自然”,不断将其转化为“人化自然”。同时,人 类的生产实践活动,是“按照美的规律”来进行的。
3、自然的人化
自然的人化,作为一个历史进程,包含了人通过 劳动加工改造自然界,使自然界打上人的烙印, 也包括由于人的劳动所引起的人与自然关系的根 本变化。
马克思在谈到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时有一段十分精辟的话:
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 人说来的生成过程。所以一切关于他通过自身而诞生、关于他们产生 过程,他有直观的、无可驳辩的证明。因为人和自然界的实在性,即 人对人说来作为自然界的存在以及自然界对人说来作为人的存在,已 经变成实践的,可以通过感觉直观的,所以,关于某种异已的存在物, 关于凌驾于自然界和人之上的存在物的问题,即包含着对自然界和人 的非实在性的承认问题,在实践上已经成为不可能的事。
二、马克思关于美的本质的探讨
(一)劳动是一切社会生活的基础 劳动不仅改造着外在自然界,而且历史地改造着自身。 1、劳动使主体和客体开始了分化; 2、伴随着萌芽状态的劳动,人的身体器官的质量、形
态和功能等方面发生了一系列的生理变化(如脑手 的进化); 3、劳动在使主客体分化的同时,也使人的意向有了所 指,且创造了一个人格化的世界(第二自然),在 产品中再现了人的意志和力量。
结论:美是相对于人类而言的一种价值属性,它离不开 人,离不开人类社会,当然美必须以事物的自然属性作 为物质基础,但美之所以为美,关键还在于这些自然属 性同人类社会生活的联系,因此我们说美是一种社会现 象,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它必然受到人类社会生活 的制约,只有随着社会历史的不断发展,美也才能不断 丰富和发展起来。
1、人类之前是否存在美。
正如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说的那样:“自 然界起初是作为一种完全异已的,有无限威力的和不可 制服的力量与人们对立的,人们同它的关系完全是动物 同它的关系一样。(《全集》ⅢP35)不要想象,这种状 态会有美。”
普列汉诺夫在《没有地址的信》中,令人信服地证明, 原始人狩猎民族,“虽然所住的地方长有鲜花,可是从 来不用花朵来装饰自己”
(1)“人化自然”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必然结果。 劳动实践把人自身从一切存在物中区分出来, 提升为主体,同时把外部世界和自然对象变成 人的“无机身体”,变成“为我而存在”的客 体。即“主体客体化”。
(2)“自在自然”向“人化自然”的转化,是 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扩大的。可以从实践活动本 身的特点、人的创造性本质和实践活动的根本
A 、实践活动本身的特点
实践一方面是客体改变的过程,另一方面是主体自身改 变的过程;一方面是创造“人化自然”的过程,另一 方面是主体素质和本质力量提升的过程,这丙是相辅 相成、相互促进的。
B、人的创造性本质
人类为了满足自己生存发展的需要,势必发挥和运用自 己的本质力量,通过自己特有的创造性活动,不断将 自己的内在需求转化为现实的对象性的客观存在。
要点:自然界的审美属性,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自然物的 自然属性,而是自然物的自然属性与人发生关系以后形 成的一种社会属性。美是相对于人而言的一种社会性质。
2、动物有没有美感
达尔文通过对许多飞禽走兽的观察,得出了禽兽以到昆 虫都有审美活动的结论。比如漏的时候,而同时,在不具备这些色相的其他鸟类便不进 行这一类表演,我们实在无法怀疑,这一种的雌鸟是对雄鸟的美 好有所心领神会的。……如果雌鸟全无欣赏的能力,无从领悟雄鸟 的美色、盛装、清音、雅曲,则后者在展示或演奏中所花费的实 际的劳动与情趣上的紧张岂不成为无的放矢,尽付东流?
美的本质
美的本质问题是一个基本理论问题, 也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难题。
一、 美的本质的初步探讨
我们在绪论中已经反复强调,美学探讨如果离开了人,离 开了人的本性在现实及历史中的展开,离开了人类社会, 就不可能对有关的问题做本质的说明。考察美的本质更是 这样,美不是自然物的自然属性,也不是主观心灵任意创 造的,而是人类社会历史的产物。
“自然的人化”,从人的角度理解,就是人的本质力量 的对象化。
要使人真正彻底脱离动物界,就必须经历两次提 升,一次是通过一般生产,在物种关系方面把人 从其与动物中提升出来;还有一次是通过“一种 能够有计划的生产和分配的自觉的社会生产组织” 的建立,在社会关系方面把人从其余的动物中提 升出来。
(二)人化的自然和自然的人化
1、马克思主义哲学自然观的两个基本点: ①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物及其运动过程的总
和(广义的理解); ②现实的自然界是属人的自然、人化的自
然、历史的自然(狭义的理解)
2、人化的自然
所谓“人化的自然”,是人类已经、正在、即 将及象征性地改造、认识、把握和活动的自然 (包括内在自然、外在自然)。“自在自然” 是“人化自然”的前提,“人化自然”是由 “自在自然”转化而来的,转化的基础是劳动 实践。
“《咸池》、《九韶》之乐,张之洞庭之野,鸟闻之而飞, 兽闻之而走,鱼闻之而下入,人卒闻之,相与还而观 之。”(《至乐》)
要点:动物的“审美活动”,其对象不过是同种属异 性的性特征,而不是美;其感受实际上是基于生理本 能的性感,而不是美感。动物基于性本能展示其种属 特征的行为,同人类的审美活动有本质的区别。前者 是生理的,自然的、本能的,后者则是心理的、社会 的、有意识的。创造美,欣赏美只能是人类所独有的 社会实践活动。
伏尔泰:“如果你是一个雄癞哈蟆:美是什么?它会回 答说,美就是他的雌癞哈蟆,两只大圆眼睛从小脑袋里 突出来,颈项宽大而平骨,黄肚皮,褐色脊背。如果你 问一位日内瓦的黑人,他就认为美是皮肤漆黑发油光, 两眼洼进去很深,鼻子短而宽。如果你问一只魔鬼,他 会告诉你美就是头顶两角,四只蹄爪,连一个尾巴。”
庄子说:“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 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齐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