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气相相互作用及其影响PPT教学课件
高中地理 4.1 海 气相互作用及其影响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2
答案:(1)A (2)B
探究一
探究二
方法技巧海 气间相互作用总结归纳
1.海洋是大气中水汽的主要来源。 2.海洋是大气最主要的热量储存库。 3.海洋对大气温度具有调节作用。 4.海洋是地球表层最大的碳储存库。 5.海 气之间氧气交换(海洋与森林并称地球的两叶肺)。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二海 气相互作用与水、热平衡
海洋平均每日向大气输送的热量分布(单位:×0.484 W/m2)
探究一
探究二
结合材料探究: (1)为什么热带是海洋与大气相互作用最活跃的地区? 提示:首先,热带范围约跨 47 个纬度,获得的太阳辐射多;其次,该地所占 面积及海洋面积最大;再次,海洋平均每日向大气输送的热量最多;最后,该 海区面积大,海水蒸发旺盛,向大气输送水汽也丰富。大气通过运动影响海 洋。 (2)20°N~40°N、40°N~60°N,大洋东、西岸输入大气的热量差异,主要受 什么因素影响? 提示:20°N~40°N、40°N~60°N,太平洋东、西岸海区输入大气的热量差 异,主要受寒、暖流的影响。
探究一
探究二
3.海洋对大气温度的调节作用 由于热容量的影响,海洋对热能反映表现为:吸热较慢,增温较缓,放热 较慢,降温也较缓。海洋对大气温度起着显著的调节作用;而大陆热容量比 海洋小,陆地吸收太阳辐射热能后,分子传导速度缓慢,热能只能下传到地面 以下的浅薄层中。陆地对热能反映表现为:吸热很快,增温也快,放热迅速, 降温也迅速。陆地对大气温度的调节作用小,以致气温的日较差、年较差比 海洋大。如下图。
①大气运动 ②洋流 ③板块运动 ④光合作用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解析:大气运动和洋流把低纬度地区和海洋上多余的热量输送到高纬度地
高二地理上册 选择性必修1《自然地理基础》《海——气相互作用》教学课件
盐度较低
探究活动二
观察下图中赤道附近和副热带海区的温度盐度变化特点, 由此说明海——气之间的水分交换会产生什么结果?
副热带海区 降水少 < 蒸发旺盛 盐度最高
海—气相互作用(水分交换)影响海水盐度、温度、密度
探究活动二 观察下图中赤道附近和副热带海区的温度盐度变化特点,由
此说明海——气之间的水分交换会产生什么结果?
探究活动一
你能画出海洋与大气是如何进行水分交换的吗?
探究活动一
1.海—气相互作用——某海区水分交换
海洋是大气中水汽的最主要来源,约占86%。
海
水汽凝结
水 蒸 发
大 气 降
水
探究活动二
观察下图中赤道附近和副热带海区的温度盐度变化特点, 由此说明海——气之间的水分交换会产生什么结果?
赤道附近 降水多 > 蒸发旺盛
不同季节,海陆间形成不同的环流——季风环流
夏季
冬季
洋流
按成因分三类:风海流、密度流、补偿流
中高纬环流 中低纬环流
中低纬环流
不同纬度海洋对大气加热 高低纬间环流
海、陆对大气加热
季风环流
海—气热力作用
气—海动力作用
海洋与大气边界上的动量、热量、物质交换, 以及这些交换对大气、海洋各种特性的影响, 统称为海—气相互作用。
海—气相互作用——不同海区间的水热交换
解析: (1)该地位于赤道附近,纬度低,海洋水温高,蒸发量大,因此向大 气输送的热量多,海—气间水分交换活跃。由于气温高,气流上升强 烈,水汽容易凝结,形成丰富的降水。 (2)海水蒸发量大,且海水通过长波辐射形式,将热量输送给大气 会导致海水热量的损失。但海水还有可能通过其他途径将热量输出, 从而实现不同海域间的水热交换(第二课时可以继续研究),所以 这个海域之间的水温没有很高。
海水的性质和海—气相互作用 课件(共75页)
1.下列关于海洋热量收入与支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热量净收入从低纬度海区到高纬度海区大体一样 B.各纬度海区的热量收支基本平衡 C.赤道海区热量收入最多,极地海区热量支出最多 D.海洋热量的主要收入是太阳辐射,主要支出是海水蒸发耗热
2.下列有关海洋表层水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暖流流经海区的水温均高于寒流流经海区 B.洋流可减小高低纬度海区之间的水温差异 C.辐射是各纬度海区间热量交换的主要方式 D.水温的年变化幅度近岸海区小于同纬度大洋中部
二、海—气相互作用与全球水热平衡 1.海—气之间是如何进行水分交换的?
2.海—气之间的热量交换的主要途径是什么?
(1)海洋通过潜热、长波辐射等方式为大气运动提供能量。
(2)大气主要通过风向海洋传递动能。
(3)海—气热量输送的主要途径
海水
水汽凝结,热量
蒸发 → 热量随水汽进入大气 → 释放给大气
3.海—气相互作用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通过大气环流与大洋环流,维持全球水分和热量的平衡。
副热带海域炎热少雨,蒸发量大于降 以副热带海域海水
水量,因而盐度最高;赤道海域虽然 总体 盐度最高,由副热
温度最高,蒸发强烈,但降水丰沛, 分布 带海域向赤道和两
因此盐度并不高;从副热带海域向极 极逐渐降低
地海域,海水温度渐低,盐度也渐低
海洋表层盐度分布
最高 海域
红海
影响因素 降水少,降水量小于蒸发量;缺少陆地径
) B.中低纬度 D.中高纬度 ) B.位于红海 D.位于波罗的海
3.A 4.C [第 3 题,从图上看,盐度由高纬度向低纬度降低, 最高点在 36‰左右,最低点在 34‰~35‰之间,该盐度变化曲线应 是低纬度海区。第 4 题,虚线区域盐度明显降低,可能位于河口附 近。因为暖流经过会使盐度升高,红海的盐度最高(41‰),波罗的海 位于中纬度海区,且盐度最低(不足 10‰)。]
海气相互作用及影响
可编辑ppt
12
厄尔尼诺与拉尼娜
★ 沃克环流 ★ 厄尔尼诺现象
★ 拉尼娜现象
可编辑ppt
13
赤道太平洋东西两岸温度湿度有何不同?
东:温度低Leabharlann 湿度低西:温度高;湿度高 可编辑ppt
14
太平洋中、东侧:晴朗、干燥;海温低、海 洋斜(跃)温层浅。
太平洋西侧:多雨、湿润;海温高、海洋斜 温层深。
第四章 海 — 气作用
第一节 海—气相互作用及影响
可编辑ppt
1
海—气相互作用 ★ 海—气间相互作用与水热交换 ★ 海—气间相互作用与水热平衡
可编辑ppt
2
海—气相互作用——水分交换
水汽凝结
海洋是大气中水汽的 最主要来源(86%)
海 大 低纬海区和有暖流经
水 蒸 发
气 降 水
过的海区,水分交换 比较活跃
可编辑ppt
9
海
气
相
互
作
用
— 热
可编辑ppt
平 衡10
海—气相互作用——热平衡
❖地球上高低纬之间热量输送通过大气 运动和洋流共同实现。
❖0-30°N 海洋输送热量>大气输热
❖30°N以北 大气输送热量>海洋输热
❖50°N附近 海洋输送热量给大气,大
气环可流编辑p输pt 送到高纬
11
第四章 海 — 气作用
可编辑ppt
15
正常状况的大气环流—沃克环流
可编辑ppt
16
太平洋东、西侧气压差值减小 沃克 ——厄尔尼诺现象 环流 太平洋东、西侧气压差值增大
——拉尼娜现象
可编辑ppt
17
海-气作用PPT课件(上课用)中图版
沃克环流: 增强
2、影响: 大洋东岸: (气候)降水减少,甚至出现旱灾
(洋流)秘鲁寒流水温降低 大洋西岸:洪涝加剧 全球:大气环流异常,对全球气候产生影响
3、与厄尔尼诺的关联性:一般发生在厄尔尼诺现象之后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对比
东南信风
太平 洋水 温
大洋东岸 大洋西岸
沃克环流
气候
大洋东岸 大洋西岸
5、也许有些路好走是条捷径,也许有些路可以让你风光无限,也许有些路安稳又有后路,可是那些路的主角,都不是我。至少我会觉得,那些路不是自己想要的。 6、在别人肆意说你的时候,问问自己,到底怕不怕,输不输的起。不必害怕,不要后退,不须犹豫,难过的时候就一个人去看看这世界。多问问自己,你是不是已经为了梦想而竭尽全力了?
12、你们要学习思考,然后再来写作。——布瓦罗 13、在寻求真理的长河中,唯有学习,不断地学习,勤奋地学习,有创造性地学习,才能越重山跨峻岭。——华罗庚
14、许多年轻人在学习音乐时学会了爱。——莱杰 1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16、我们一定要给自己提出这样的任务:第一,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列宁 17、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毛泽东
3、成因:
东南信风减弱,表层暖海水向回流,东太平洋冷海水上翻 现象消失,海面水温升高。
厄尔尼诺可能对我国产生的影响
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西北太平洋热带风暴(台风)的产生个数及在我国 沿海登陆个数均较正常年份少。
其通常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的当年,我国的夏季风较弱,季风雨带偏 南,位于我国中部或长江以南地区,我国北方地区夏季往往容易出现干旱、 高温。1997年强厄尔尼诺发生后,我国北方的干旱和高温十分明显。
课件4:4.3海—气相互作用
• 读大西洋热量收入与支出的差值随纬度变化示意图,完成1~2题。
D 1.图中大西洋热量收入与支出差值最大的纬度带是 (
)
A.0°—20°N
B.0°—20°S
C.40°S—50°S
D.40°N—60°N
D 2.该纬度带收入与支出差值最大的原因是(
)
A.纬度低,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多
B.纬度高,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少
海一气相互作用通过大气环流与大洋环流,驱使水分和热量在不同地区传输,
维持地球上水分和热量的平衡
正常的海一气相互作用,加剧了阿塔卡马地区的干旱,而开篇视频阿塔卡马 沙漠里的花海景观,则是海—气相互作用异常的结果。这次的异常是谁引起 的呢?
沙漠里的花海
沙漠开花
02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
厄尔尼诺现象
B.秘鲁寒流势力增强
C.出现厄尔尼诺现象
D.印度尼西亚多雨
• 读全球水循环模式图(箭头代表降水、蒸发、径流与水汽输送,数字代表循环量),
完成第5~7题。
5.若水循环总量为100单位,按照全球多年水量
C .16、7
C.7、23
D.23、7
B 6.图中哪些环节与奔流的黄河最密切?(
降水量+径流量=蒸发量 长期:收入=支出 短期:储水变化量=收入-支出
海—气相互作用 水分交换的过程伴随着热量的传递
冷水
热水
海—气热量交换
(1)说出海洋主要的热量来源? 太阳辐射
读图思考
(2)海洋热量支出的主要方式是什么?还有什么方式损失热量?
海洋通过潜热、长波辐射等方式将热量输送给大气,为大气运动提供能量 海洋是大气最主要的热量来源。
从海—气相互作用的角度,解释厄尔尼诺发生时,原本干旱的沙 漠为什么会出现花海?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单元水体运动的影响第三节海_气相互作用及其影响课件鲁教版选择性必修1
(3)厄尔尼诺现象导致赤道东太平洋沿岸地区,由于海水温度上升,大气对 流活动增强、降水增多,洪涝灾害严重。( ) 答案 √ (4)拉尼娜现象是指赤道附近东、中太平洋海水温度异常偏低的现象。
() 答案 √
2.对南美洲等温线分布图的判断,正确的是( ) A.该图是南美洲7月份等温线分布图 B.①处等温线密集主要是受秘鲁寒流的影响 C.②处等温线向南凸出是因为冬季大陆降温快 D.③处等温线向南凸出是受巴西暖流的影响
方法突破
1.海-气相互作用与水热交换 (1)海洋通过蒸发作用,向大气提供水汽。大气中的水汽在适当条件下凝结, 并以降水的形式返回海洋,从而实现与海洋的水分交换。海洋的蒸发量与 海水温度密切相关,一般来说,海水温度越高,蒸发量越大。 (2)海洋吸收了大部分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再通过蒸发潜热、长波辐射向 大气提供热能。海洋向大气输送的热量受海洋表面水温的影响,水温高的 海区,向大气输送的热量也多。
3.大气对海洋的作用 (1)大气运动能够推动海水运动,影响海水性质。气流吹拂表层海水运动, 形成风海流与风浪。 (2)大气因参与海陆间水循环而影响海水性质。大气通过水汽输送、蒸发、 降水等环节参与水循环,其中降水的强弱直接影响海水盐度分布。此外,大 气云层可减弱到达海面的太阳辐射,影响海面增温,进而影响海水的运动。 (3)大气通过降尘向海洋提供营养元素。大气颗粒物及其携带的营养元素 通过沉降作用进入海洋,促进浮游植物的生长,从而使海洋能固定更多的碳, 释放更多的氧。
热带是海-气相互作用最活跃的地区 4.海-气相互作用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 (1) 促进水平衡。海面蒸发产生的水汽91%直接进行海上内循环,以降水形 式重返海洋;9%的水汽参与海陆间大循环,被大气输送到陆地上空,凝结成 雨雪后降落,成为陆地淡水的来源,并最终注入海洋。地球上多年平均降水 量等于多年平均蒸发量,总水量基本不变。 (2)促进热量平衡。地球上高低纬地区间的热量输送主要是通过大气环流 和洋流共同实现的。 (3)不同纬度海洋对大气加热的差异,导致了高低纬之间的大气环流。由于 海洋与陆地的热力性质差异,形成季风环流。同时,风力吹拂洋面,形成了 运动方向基本一致的洋流。
选择性必修1《14.3海——气相互作用》教学课件
第四章水的运动第3节海——气相互作用一、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1、区域认知:能够描述不同区域海——气相互作用过程中的水热交换过程。
2、综合思维:运用图表资料,说明海——气相互作用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
3、地理实践力:能够根据图文材料解释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对全球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4、人地协调观:通过对海——气相互作用的分析,能够认识到尊重自然规律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1.海——气相互作用与全球水热平衡。
2.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的成因及影响。
三、教学过程:【新课导入】由 10月4日,吉林长白山气温骤降,突然降雪和今冬面临60年来最冷的寒冬视频情景引入【讲授新课】1、展示本节课课标内容:运用图表,分析海—气相互作用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解释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对全球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2、展示本节课教学目标。
3、让学生带学案问题浏览本节课本内容,然后同桌交流任务,完成学案填空。
4、教师根据学生表现,有侧重讲授知识。
一、海——气相互作用与全球水热平衡海洋与大气之间进行着物质和能量交换,其中的水热交换,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尤为深刻。
1、水分交换海洋是大气中水汽的最主要来源,约占大气水汽的87.5%。
大气中的水汽凝结后,以降水的形式返回海洋。
一般来说海水温度越高蒸发量就越大。
低纬度海区和有暖流流经的海区,海面蒸发旺盛,空气湿度大,降水较丰沛,海——气间的水分交换也较为活跃。
2、热量交换海洋吸收太阳辐射,把热量储存在海洋表层。
把储存的太阳辐射能输送给大气,为大气运动提供能量,驱使大气运动。
大气主要通过风向海洋传递动能,驱使表层海水运动。
水温高的海区,向大气输送的热量也多。
热带地区海洋面积大,是驱动地球大气系统的主要能量来源地。
大气通过风作用于海洋,驱动海水运动,把部分能量返还给海洋,并使海洋热状况产生再分配,改变海洋对大气的加热作用。
海——气水热交换示意图由有关于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一些特例现象引入问题。
二、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通过海——气相互作用,海洋和大气成为一个整体。
《“海—气”的相互作用》课件
(2)拉尼娜现象的典型特征
①赤道中、东太平洋具有低于正常温度的深厚冷水层,海 面温度一般平均偏低1~2℃,次表层水温偏低2~4℃; ②赤道中、东太平洋斜温层深度比正常浅,深度仅达50~ 100 m;
③在赤道太平洋东部,对流性降水受到抑制;
④赤道太平洋大气偏东信风比正常增强; (3)影响:赤道附近太平洋东西部的温度差异增大,沃克 环流增强,同样会引起气候异常和水旱灾害。
象,其显著特征是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域海水出现显
著增温。厄尔尼诺现象的基本特征是太平洋沿岸的海面水 温异常升高,海水水位上涨,并形成一股暖流向南流动。
它使原属冷水域的太平洋东部水域变成暖水域,结果引起
海啸和暴风骤雨,造成一些地区干旱,另一些地区又降雨 过多的异常气候 现象。
目标导航
了解 了解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 掌握 掌握“海——气”的物质与能量交换。 应用 学会运用图表,分析海—气互相作用及其对全球冷暖平衡 的影响。
一、“海—气”的物质与能量交换 蒸发 和_____ 降水 是海—气间水量交换的重要方式。大气环流 _____ 洋流 形成的动力,也是实现_____ 水热 交换、传输,最 不仅是_____
动态平衡 状态的最主要方式。 终达到_________ 二、海洋对全球气候的影响——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
信风 的减弱是导致厄尔尼诺现象的直接原因。 太平洋中部_____ 旱变涝 、 _______ 涝变旱 ,是厄尔尼诺影响赤道太平洋东西部地 _______ 区气候异常的最主要表现。拉尼娜现象一般发生在厄尔尼 后一年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都是在全球________ 大气环流 诺的_______ 海—气 相互作用的表现。 作用下,低纬度_______
(3)厄尔尼诺对环太平洋热带地区气候的影响:
《海气相互作用》课件
海洋对大气的影响
海洋对大气的影响
海洋调节气候,影响降水分布、风向和强度,以及影响大气的温度和湿度。
冰冻海洋对气候和天气的影响
探索冰冻海洋对海洋和大气循环的影响,包括极地冰盖和北大西洋涡旋。
海洋表面温度和气候变化的关系
分析海洋表面温度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以及海洋温度异常与气候事件(如厄尔尼诺和拉尼娜) 的关系。
1
海气相互作用在海洋气象预报中的应用
探索如何利用海气相互作用的知识来改善海洋气象预报的准确性,如飓风路径和风暴强度的 预测。
2
海气相互作用在气候变化研究中的应用
研究海气相互作用如何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并提出减少海洋和大气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方法。
3
海气相互作用在海洋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探讨如何利用海气相互作用的知识来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减少海洋污染和生态破坏。
《海气相互作用》PPT课 件
海气相互作用是指海洋和大气之间的动态相互作用过程。本课件将介绍海洋 和大气的相互作用机制,以及它们对气候、天气和环境的影响。
什么是海气相互作用
1
定义海气相互作用
海气相互作用是指海洋和大气之间的动态相互作用过程,包括能量、质量和动力的交换。
2
介绍海洋和大气的相互作用机制
探讨海洋和大气之间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如气候、海流、沉降和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
大气对海洋的影响
大气对海洋的影响
探究大气通过风力和气压等因素 影响海洋的运动和循环,如风暴 潮和升降流。
大气压力对海洋运动的影响 大气对海洋生态的影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解析大气压力的变化如何导致海 洋表面水流的形成与演化,包括 洋流和海洋涡旋。
探讨大气的污染、酸化和温室效 应对海洋生态系统和珊瑚礁的破 坏性影响。
高中地理第四章海气作用4.1海-气相互作用及其影响市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金奖微课赛课省赛获奖PPT课
2.热量交换过程。
拓展延伸大气主要热量起源 海洋。海洋面积约占地球表面积71%,比热容也比陆地大。
第4页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海-气相互作用与水、热平衡之间关系 图解海-气相互作用与水、热平衡
第5页
【例题1】 读图,完成以下各题。
海洋平均每日向大气输送热量分布(单位:×0.484 W/m2)
(1)简述图中海洋输入大气热量分布特点:
第一节 海-气相互作用及其影响
第1页
1.了解海洋与大气之间水热交换过程及其影响原因。 2.了解海洋与大气之间水热交换对地理环境影响。 3.了解海-气相互作用对全球水、热平衡调整作用及其路径。
第2页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海-气相互作用与水热交换过程之间关系 1.水体交换过程。
第3页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第7页
【例题2】 大气环流和大洋环流源源不停地从低纬度向高纬度 输送热量。下列图表示北半球向北热量输送随纬度改变。据此完 成以下各题。
第8页
(1)引发大气环流和大洋环流输送热量根本原因是 ( )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海陆分布和地球运动 C.气压带季节性移动 D.太阳辐射和地球运动 (2)曲线①②③代表热量输送分别是( ) A.大气输送、总热量输送、海洋输送 B.海洋输送、总热量输送、大气输送 C.大气输送、海洋输送、总热量输送 D.海洋输送、大气输送、总热量输送 答案:(1)D (2)B 解析:第(1)题,结合教材知识可知,引发大气环流能量起源是太阳 辐射,大洋环流主要动力是大气环流,风向和洋流均受地转偏向力 影响。第(2)题,总热量输送数值应最大,对应②曲线;中纬度地域盛 行由低纬吹向高纬西南风,西南风源源不停地将热量输往高纬,这 里大气环流向北输送热量最多,故③为大气输送。
高中地理优质课件【海—气相互作用】
海—气相互作用
课程标准
运用图表,分析海一气相互作用对全球水 热平衡的影响,解释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对 全球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目标和要求
1.运用图表,说出海一气之间水分和热量交换过程,分析海一气相互作 用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 2.运用图表,说出厄尔尼诺现象及其命名地点和主要发生时间。 3.运用图表,说出拉尼娜现象及其命名地点和主要发生时间。 4.结合景观图等资料,解释厄尔尼诺现象对全球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5.结合景观图等资料,解释拉尼娜现象对全球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A.降水少
B.辐射强
C.海气温差大 D.风力强
课堂小结
水量平衡原理
厄尔尼诺现象
有些年份,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表层海水温度异常升高。
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
赤道附近太平洋地区东、西部海面的温度差异减小 赤道附近太平洋东部,下沉气流减弱或消失,甚至出现上
升气流,降水增多,引发洪涝灾害。 赤道附近太平洋西部,上升气流减弱或消失,气候变得干
燥少雨,带来旱灾或森林大火。
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赤道附近太平洋地区东、西 部海面的温度差异减小
赤道附近太平洋地区东、西部海面气压差减小, 东南信风减弱,秘鲁寒流减弱,秘鲁渔场减产 南赤道暖流减弱,赤道逆流增强
拉尼娜现象 赤道附近中东太平洋海面温度异常 降低。
赤道附近太平洋地区东、西部海面的温度差异增大
图示大气热力环流增强
地图册P57:大气对海洋的作用
例题
图5示意我国近海海面年蒸发量的分布。 部分海域蒸发强烈,出现了年蒸发量 大于2 000毫米的高值区。据此完成 19~20题。
19.形成年蒸发量高值区的原因是该 海域
A.海强 D.靠近陆地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4.3海-相互作用(共18张ppt)
要点探究
海—气之间的热量交换
H
• 想一想:海洋与大气之间热量(能量) 的交换方式是如何进行的?
大气
蒸发 潜热 长波 辐射
风力 使海 水运
动
海洋
要点探究
海—气之间的热量交换
• 根据课本文字表述,画出海洋与大气之间的热量交换过程。
太 阳 辐
海洋是大气最主 射
要的热量储存库
长 波
传导 对流
辐
射
海洋
87.5%
B.约为2000毫米
C. 约为210毫米
D.远小于210毫米
小试牛刀
2、图中示意我国近海海面年蒸发 量的分布。部分海域蒸发强烈,出 现了年蒸发量大于2 000毫米的高 值区。据此完成题目。
形成年蒸发量高值区的原因是该海域( ) A.海水流动快 B.有暖流经过 C.太阳辐射强 D.靠近陆地
课堂小结
下渗
降 水
陆地
地下径流
• 通过海上内循环和海陆间循环等水体循环流动,使全球蒸发、降水
达到平衡。
要点探究 (2)促进热量平衡
• 南北流向的洋流可从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传输热量,又能从高 纬度向低纬度地区输送海冰和冷水。
要点探究(2)促进热量Leabharlann 衡低纬地区 海洋热量收>支
大气运动和海水运动 热量输送
(mm)
458000
1270
110000
924
9000
300
577000
1130
多年平均径流量
(km³)
(mm)
-47000
130
47000
395
要点探究(1)促进水平衡
陆地 内循环
海陆间循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技术是 第一生产力
三次科技革命
课文122页对科学与技术关系的论述
科学与技术的区别
科学 技术
自然是什么(认识世界 )
如何改造自然 (改造世界)
第一次科技革命
科学背景 技术创新
牛顿力学 机械技术
第二次技术革命
科学背景 技术创新
电磁理论 电力技术
第三次技术革命
科学背景
现代物理学
科技对国家经济的影响
涌流价值的源泉 快鱼吃慢鱼 辩论
知识密集型产业的优势 新技术对企业竞争的影响 全面客观认识知识经济
专题探究
工具里程碑的说明
快鱼吃慢鱼
技术发展趋势
快 市场变化
敏锐洞察 准确把握
128页探究活动
“知识经济”所对应的课标内容
内容标准:从积极方面来,认识科技发展对社会生活的影 响。
20世纪中叶以来,科学技术的发 展突飞猛进,呈现出加速化、规模化 、综合化、实用化的趋势,成为现代 科技发展的特点。
l 从应用上看,科学理论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大大缩短。
l 科学技术自身的更新也越来越快。 l 社会对科研的投入也不断加大,科技发展规模越来越
大。
l 各种科学技术相互交叉与相互渗透的综合化趋势也越
海-气作用的主要能量来源: 太阳辐射
太
海
阳
水
辐
蒸
射
发
太
阳
海
辐
洋
射
水汽 进入
凝结
陆 地
大气
海
洋
潜热 和长 波辐 射
大气
径流
台风
• 台风生成在5°以上纬度热带洋面上,是一个 风速极大的大气旋涡,直径有几百至千余米, 台风是世界中最强烈的造雨系统,它携带大量 暖湿气流,强烈上升变冷,形成雨滴降下。 1952年3月15日印度洋上留尼汪岛24小时最大 雨量为1870毫米,就是由台风创造的世界纪录。 1967年10月17日,发生在台湾新寮的24小时 最大雨量为1672毫米,也是有台风创造的我国 纪录。
A. 海洋面积大
B. 海水的比热容大
C. 大气对海洋的调节作用显著
D. 海水是热的不良导体
5. 海洋是大气中水汽的主要来源, ___海域为大气提供的水汽最多
A. 低纬
B. 中纬
C. 高纬 D. 全球海域没有差别
6.下列属于浮游生物不丰富地区的是
A. 寒暖流交汇处
B. 冷海水上泛的地方
C. 江河入海口
D. 下降洋流处
1. 海洋向大气输送热量的主要方式是_长__波__辐__射_、 潜__热__辐__射___ 2. 海洋与大气间的相互作用最活跃的是__热__带__地区,为什么?
历史与社会
LISHIYUSHEHUI
我们面对的机遇与挑战
九年级
第四单元 与经济成长、科技进步同行
本单元根据《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我们面 对的机遇与挑战”目标4来编写的。
内容标准:描述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一些区域特点,并列 举实例,说明必须从本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发展地区经济。
角色 与 选择
消 费 者
劳经 动营 者者
就 业
敬创 业业
自尊自立自强之路
走上维权之路
演好理性消费者角色
就业创业之路
就业创业的必备素质
路在脚下
就业方面的选择问题
专题探究
关于“敬业”的教学案例
国旗护卫班的敬业事迹
第四章 海-气作用
第一节 海-气相互作用及其影响
广大军民发扬“万众一心、众
1998年,长江、松花江、 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
珠江、闽江等主要江河发 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伟大
生了大洪水。
抗洪精神
珠江三角洲特大洪水
议一议:
你觉得98年大洪水的原因有哪些呢?
厄尔尼诺现象
原来地球是 一颗蓝色的 星球
来越明显。
知识经济方兴未艾
知识经济的产生 人类经济发展三阶段
知识经济的特点 知识经济的地位
农业经济时代 工业经济时代 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作为资源的优势
l 物质资源是可以用尽的,知识则是可以生生不息的。
l 物质资源更多地受空间限制,知识则较少受空间限制,便 于多人共享。 l 相对于物质资源,知识更便于传播和处理。
技术创新
计算机和微电子技术
改变世界的科学技术
沐浴科技之光 的现代生活
体会科技对日 常生活的影响
记录现代科技 进步的辉煌
归纳现代科技发 展的特点和意义
专题探究
教材第125页探究活动
“感受科技之光”所对应的课标内容
内容标准:回顾近代科技发展的历程,概括当前科技发展 的突出特点。
现代科技发展的特点
--海洋是大气最主要的热量储存库
长
蒸
降
波
发
水
辐
吸
放
热
热
射
潜热
影响海-气 水热交换的 因素
(海水温度)
纬度 洋流
低纬 高纬 寒流 暖流
水温低, 蒸发量小
向大气输送 的热量少
水温高, 蒸发量大
向大气 输送的 热量多
为20输什°入么-4大热0 °气带N的是热、海量4洋0差°与异-大60,气°主相N要互,受作太什用平么最洋因活东素跃、影的西响地岸?区海呢区?
以港兴市
为“看不见的手”把脉
专题探究
一哄而下
设计目的:反映市场调节盲目性与自发性问题
靠山养山,方能吃山
设计目的:反映局部效益与整体效益冲突的现象
以港兴市
设计目的:反映政府调控失灵的现象
为“看不见的手把脉”
设计目的:综合分析市场机制的弊端
“看得见的手”所对应的课标内容
内容目标:从消极方面,讨论当代市场经济对社会 生活的影响。
《思想品德》中相近的内容
选择希望人生——终身学习可持续发展
《历史与社会》131页的问题设计
《思想品德》的问题设计
两门课程中“终身学 习”内容的区别
《历史与社会》: 让学生了解科技发展对我们的个人生活带来的
影响,从了解、探究学习型社会的诸多特点的基 础上,建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侧重于让学生认识科技发展对个人生活的影响)
为何有人把台风称为“巨 大的热机”?
3.海洋对大气温度的影响
海洋 对大 气温 度的 影响
原 因
海洋上的气温变 化有滞后效应
海洋使大气温度 变化比较和缓
北半球最低温 北半球最高温
海洋:2月 陆地:1月 海洋:8月 陆地:7月
沿海地区气温日、年较差小 内陆地区气温日、年较差大
海水的比 热容大于 陆地
加加林
海洋水96.530%
大气水0.001% 陆地水3.469%
(淡水2.53%)
如果地球上没有海 洋,那么地球将会是 怎样的一幅情形?
1.海-气相互作用与水分交换
--海洋是大气中水汽的最主要的来源
太阳短波辐射
大气中的水汽主要来自哪呢?
大气层
蒸
降
发
水
地面
自然界的水循环
2.海-气相互作用与热量交换
视频
120页探究活动的重心
个人在市场经济生活中的角色与选择
“角色与选择”所对应的课标内容
内容标准:用恰当的事例反映公民个人在经济生活中的作 用。
本课与《思想品德》课 中经济部分内容的差别
• 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七课《关注经济发展》,它是按照思想品 德课程标准,从国情教育的角度讲了我国的基本的经济制度以及 分配制度。这里的经济制度主要讲现阶段我国的所有制形式。
供过于求
价格下跌
获利减少
生产扩大
看不见的手
生产缩小
获利增加
价格上涨
供不应求
课文110页对市场机制的表述
果农的误算
教材112页受惠于“看不见的 手”
经济学家认为,市场经济有许多好处。例如:
◇ 人们有充分的选择权利,在市场上购买和出 售各自的产品。
◇ 商品价格的竞争,促使生产者提高质量和效 率,以免在竞争中被淘汰。
政府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区域经济在市场经济中的发展 公民在市场经济中的角色和行为
看不见的手
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 市场经济的形成
“看不见的手”如何发挥作用 “看不见的手”的意义
透视看不见的手
发现看不见的手
认识市场机制
关注看不见的手
适应市场机制
受惠于看不见的手
利用市场机制
专题探究
第111页“看不见的手”示意 图
目标4 了解当今科技发展和经济成长的特点,逐步 形成促进社会进步的思想观念。
第四单元 与经济成长、科技进步同行
课名
置身市场经济
主题
现代经济成长
感受科技之光
现代科技发展
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
思想道德建设
第一课 置身于市场经济
框题
中心
看不见的手
市场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看得见的手
因地制宜 优势互补
角色与选择
◇ 公司能适应市场的需求,主动采用新技术、 开发新产品。
◇ 市场能提示生产者,什么是消费者最需要的 商品和服务。
◇ ……
“看得见的手”所对应的课标内容
内容目标:从积极方面,讨论当代市场经济对个人和社会 生活的影响。
“看得见的手”
政府是“看得见的手” 政府调控的必要性 政府调控的措施 两只手结合
为什么不能只用“看不见的 手”?
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等价交换 市场竞争 市场规则
平等精神 进取精神 法治精神
彰显平等进取和法治精神
消费者的权利
平等精神 法治精神
风险投资的范例
12、、有有资科料学说家,设有想了,海给洋海生洋物施才肥有来了缓大解气全层球中气的候氧 变气暖.的请趋 用势海.—请气用相海互作—用气的相原互理作解用释的其原科理学分性析该. 设想的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