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院记录书写格式及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入院记录书写格式及要求
入院记录由具有执业医师资格的医师在患者入院后24小时内完成。
一、书写内容:包括患者一般项目、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史、婚姻史、月经生育史、家族史、体格检查(专科情况)、辅助检查、入院诊断和书写病历医师签字。
二、书写要求
1.一般项目:共13项,分7行书写;姓名、性别、年龄、民族、婚姻状况、出生地、职业、入院日期、记录日期(年、月、日、时)、病史陈述者、发病节气等。不允许有空项、漏项及误填。
2.主诉是指促使患者就诊的主要症状(或体征)及持续时间。
3.现病史是指患者本次疾病的发生、演变、诊疗等方面的详细情况,应按时间顺序书写。内容包括发病情况、主要症状特点及其发展变化情况、伴随症状、发病后诊疗经过及结果、睡眠和饮食等一般情况的变化,以及与鉴别诊断有关的阳性或阴性资料等。
与本次疾病虽无紧密关系,但仍需治疗的其他疾病情况,可在现病史后另起一段予以记录。
4.既往史是指患者过去的健康和疾病情况。内容包括既往一般健康状况、疾病史、传染病史、预防接种史、手术外伤史、输血史、药物过敏史等。
5.个人史,婚育史,女性患者的月经史,家族史。
6.体格检查应按照系统循序进行书写。内容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一般情况(包括中医四诊的神色、形态、语声、气息、舌象、脉象等),皮肤黏膜,全身浅表淋巴结,头部及其器官,颈部,胸部(胸廓、肺部、心脏、血管),腹部(肝、胆、脾、肾等),直肠肛门,外生殖器,脊柱,四肢,神经系统等。
7.专科情况应根据专科需要记录专科特殊情况。
8.辅助检查是指入院前所作的与本次疾病相关的主要检查及其结果。应当写明检查日期,如系在其他医疗机构所作检查,应写明该机构名称。
9.入院诊断是指经治医师根据患者入院时情况,综合分析所做出的诊断。如入院诊断为多项时,应主次分明。
10.书写入院记录的医师签名。
三、入院记录格式及书写要求
入 院 记 录
姓名: 出生地:
性别: 常住地址:
年龄: 单位:
民族: 入院时间: 年 月 日 时
婚况: 病史采集时间: 年 月 日 时
职业: 病史陈述者:
主诉:患者就诊的主要症状、体征及持续时间。要求重点突出,高度概括,
简明扼要。主诉应用症状或体征名词叙述,避免使用疾病名称,少数无症状及
体征的患者,可以用检查的阳性发现作为“主诉”。
现病史:围绕主
诉系统记录患者从发病到就诊前本次疾病的发生、演变、
就诊经过以及目前情况。具有鉴别意义的阴性症状亦应记录。记录的内容要求
准确具体,避免流水账式的记录。与本次疾病虽无紧密关系、但仍需治疗的其
他疾病情况,可在现病史后另起一段予以记录。内容包括:
(1)发病情况。发病的时间地点、起病缓急、前驱症状、可能的病因和诱因。
(2)主要症状、特点及演变情况。要准确具体地描述每一个症状的发生、发
展及其变化。注意记录症状减轻或加重的影响因素。
(3)伴随症状。描述伴随症状的有关情况。
(4)入院前的诊治情况。如果入院前经过诊治,应按时间顺序记录与本病有
关的重要检查结果及所接受过的主要治疗方法(药物治疗应记录药物名称、用量、
用法等)及其使用时间、效果。诊断名称应加引号。
(5)目前情况。结合中医“十问”,记录目前情况。
既往史:系统、全面地记录患者过去的健康和疾病情况。包括既往一般健康状况、疾病史、传染病史、预防接种史、手术史、外伤史、输血史等。
过敏史:记录致敏药物、食物等名称及其表现。
个人史:
(1)患者的出生地及经历地区,特别要注意自然疫源地及地方病流行区。
(2)居住环境和条件。
(3)生活及饮食习惯,烟酒嗜好程度,性格特点。
(4)过去及目前的职业及其工作情况,粉尘、毒物、放射性物质、传染病
接触史等。
(5)其他重要个人史。
婚育史:记录结婚年龄,配偶的健康状况,如已死亡应述明死亡原因及时
间。女性患者要记录经带胎产情况。
月经史记录格式为:
每次行经天数
月经初潮年龄----------------------末次月经时间(或闭经年龄)
经期间隔天数
家族史:记录父母、兄弟、姐妹、子女的健康状况与患病情况。如有死亡
应述明死亡原因及时间。家族中有无类似患者,注意高血压、精神病、遗传性
疾病。
体格检查(详细内容见附件)
一般情况:体温(T): ℃,脉搏(P): 次/分,呼吸(R): 次/分,血压(BP) / mmHg,身高(H) : cm,体重(W): kg。
一般状况:神志、步态、体位、望态、声音、气味、舌象。
皮肤、黏膜及淋巴结:皮肤、黏膜、淋巴结。
头面部:头颅、眼、耳、鼻、口腔。
颈项:形态、气管、甲状腺、颈部动静脉。
胸部:胸廓、乳房、肺脏、心脏、血管。
腹部:肝脏、胆囊、脾脏、肾脏、膀胱。
二阴及排泄物:是否有具体内容?
脊柱四肢:脊柱、四肢、指(趾)甲。
神经系统:感觉、运动、浅反射、深反射、病理反射。
专科检查:按各专科特点进行书写(详细内容见附件)。
辅助检查
:指采集病史时已获得的本院及外院的重要检查结果。记录时应
写明检查日期,如系在其他医疗机构所做的检查,应写明该机构名称。如果
尚未进行任何检查,则写目前尚无检查资料。
入院诊断:是指经治医师根据患者入院时的情况,综合分析所做出的诊断。
如入院诊断为多项时,应主病在前,并发病在后;本科病在前,他科病在后。
初步诊断一般只列本次住院需要诊治的疾病,本次不诊治的疾病可列入病例特
点和既往史中。初步诊断:包括主要疾病和其他疾病。
住院医师:
主治医师:
如有更正诊断、补充诊断时,应书写在原诊断的左下方,并签上姓名和日期
首次病程记录
2005年11月25日9:00AM
患者马慧生,男,65岁,主因“神志不清3个半小时”于2005年11月25
日9:00由急诊科以“中风、急性脑血管疾病”收入院。
一、病例特点与诊断依据
1.老年男性,急性起病。
2.主要临床表现:于进食早餐时,突然摔倒在地,呼之不应,呕吐,非喷射样,
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呼吸急促,时有躁动,右侧肢体瘫痪。
3.既往20年高血压病史,最高达210/100mmHg,规律服用科素亚治疗,血压
控制稳定。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史15年余,心房颤动病史5年,偶发
心绞痛,服用鲁南欣康、心血宁等,病情稳定,心率在60~80次/分钟之间。否
认糖尿病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病史。
4.体格检查:血压170/80mmHg,呼吸急促,鼾声,两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
心音强弱不一,心率126次/分钟,心律绝对不齐,无杂音,肝脾未触及,双下
肢不肿。
神经系统:浅昏迷,双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2mm,对光反射迟钝,左侧肢
体疼痛刺激有屈曲逃避反应,右上肢肌力Ⅰ级,右下肢肌力Ⅱ级,肌张力略高,
双Babinski’s(+),脑膜刺激征(-)。
舌质暗红,苔白腻略干,脉滑数,促。
5.辅助检查:CT:急诊报告脑实质内未见明显异常;
EKG:快速房颤。
动脉血气分析:pH7.31 PCO256mmHg,余正常。
二、鉴别诊断
患者老年男性,急性发病,进展快,进食发病;主要表现为突然摔倒,呈浅
昏迷,呕吐,呼吸急促,鼾声,查体血压170/80mmHg,右侧肢体瘫痪,病理征
阳性,CT报告脑内未见明显异常,动脉血气分析pH7.31,PCO256mmHg,有高血
压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房颤动等病史。结合上述特点,考
虑为急性脑梗死诊断明确,下一步需明确病因诊断。
1.急性脑栓塞:①病史:有心房颤动病史,发病时表现为快速房颤,有栓子来
源,支持脑栓塞的诊断;②临床表现和体征:定位
大脑中动脉主干急性闭塞,
查体未发现明显脑干神经核相关神经损伤的证据,可除外急性脑干梗死的诊断;
③头颅CT未见明显病灶,可排出急性脑出血。因此,患者具有脑栓塞诊断
的依据,但需要进一步观察防止出现梗死后灶性出血的诊断,可查弥散加权核
磁共振(DWI)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2.脑血栓形成:①患者发病急,进展快,进食发病的特点与安静休息时发病、
症状逐渐加重不同,不支持脑血栓形成的诊断;②发病时呕吐、昏迷的特点
也不支持本病的诊断。
3.腔隙性脑梗死:病情较轻,不会出现昏迷、偏瘫等严重临床表现,多表现为
纯运动性轻偏瘫、纯感觉性卒中、共济失调性偏瘫、构音障碍-手笨拙综合征等,
故可排除本病的可能。
4.脑出血:进食时发病,发病急,进展快,发病时血压偏高,呕吐,有
脑出血发病特点,但头颅急诊CT诊断,可明确排除脑出血的诊断,但心源性脑
栓塞易出现梗死后出血,临床上要积极观察,明确诊断。
5.蛛网膜下腔出血:①年龄为老年男性,不支持本病的诊断,蛛网膜下腔出
血发病年龄多较轻;②急性发病,进展快,血压增高,呕吐等特点支持蛛网
膜下腔的诊断,但呕吐没有喷射性的特点,只有部分患者血压增高;③头颅
CT明确可以排除本病。
6.其他原因导致昏迷的相关疾病:无糖尿病病史,且发病时血糖正常,有偏瘫
,可以排除糖尿病相关的高渗性昏迷、低血糖昏迷的诊断。无慢性阻塞性肺病
病史,虽然动脉血气分析为酸中毒,CO2潴留,结合其他临床特点,可以排除
肺性脑病的诊断,动脉血气异常的原因可以用呼吸道梗阻导致的通气障碍来解
释。
总之,本病急性脑梗死诊断明确,定位大脑中动脉主干,定性为急性闭塞,
病因为心源性脑栓塞,但需要进一步明确,可尽快行弥散加权核磁共振(DWI)
及相关超声心动图、肝肾功能、胸片等,以进一步明确诊断,为治疗提供依据。
三、入院诊断 :
1.浅昏迷伴右侧肢体瘫痪
脑栓塞
左大脑中动脉
2.高血压病2级,极高危险组
3.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心律失常
快速型心房颤动
五、诊疗计划
1.完善入院常规检查。
2.复查头颅弥散加权核磁共振(DWI),进一步明确诊断。
3.监护生命体征,心律(率)、呼吸、血压、脑功能等。
4.畅通呼吸道,必要时用口咽管,加强排痰,预防肺部感染,面罩吸氧。
5.留置胃管,给予中药及营养食品。
6.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西药重点在于支
持,调节水电解质,液体治疗;根据
血压及颅内压的情况给予必要的脱水降颅压。中医辨证治疗,据其为腑实内结,
值班医师: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