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丧乱帖》笔法精讲

合集下载

书法创作谈

书法创作谈

书法创作谈《东晋王羲之丧乱帖写意》此帖用笔使转圆活流纵,结字侧仄更甚,墨色枯燥相间而出,至纸末行笔更为快疾。

写意性临帖不能流于片面的纠文缠字,写意者,写其神而达其意。

忠于原帖风貌而能同时熔入临者的审美个性,使“小我”的笔情墨趣自然与原帖的线构线形相熔。

把临帖当成创作作品来完成,获得的线质通常会让人耳目一新,从写意性临帖学习中往往能收获更大的成效。

曾在多年前读过一位著名书法篆刻家的一段话,大意是讲一名篆刻家要尽早并有意树立自己的篆书书风,并将这种带有强烈个人符号性的篆书风格引入篆刻创作,只有先进入这种风格化的模式才有更多机会开展深入的艺术挖掘。

那时我还在念大学,但我已经强烈地意识到这个观点的重要性,并按照这样的观点一路走来。

现在看来,我的选择没有错。

这样更有利于书风与印风的高度统一,为下一步的多元拓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大凡对于艺术语言的判断,每一个人都不尽相同,有人认为这样的做法“过了”,但我却坚定地认为,我做得还不够,只是还不够完善。

时间而已。

铁马秋风塞上杏花春雨江南题款:学篆须博古,鼎彝戈,带钩权律。

其款中字,神气敦朴,可想六书未变之笔。

知此,作篆书始有意趣。

唐人之篆,未尝著意于此,故拘板少韵,若摹文赝器,神气索然矣。

清·何震《续学古编》摘录。

乐之山馆秦良静并记。

尺寸:200cm×56cm创作手记:这件篆书对联对我有特殊的意义,它让我坚定了此类篆书风格的探索之路,在此前我是没有自信的。

但所采用的书写材料金色丙烯只能偶以为一,不可多作,毕竟中国书法的特质是表现笔墨的写意精神。

:《篆书志敬尔雅联》释文:志敬节具与之知礼尔雅观古足以辩言题款:(略)尺寸:252cm×50cm创作手记:用理性的创作思维完成感性的笔墨线条是我一直以来所追求的创作方向。

形式语言的开拓和运用是作为作品画面艺术构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包括字体的取法、金石趣味、笔墨语言等。

这件作品采用长纤维皮纸书写大字,熟绢书写中间题款小字,并特意用极少用到的黑色宣衬底,让黑色透出皮纸和绢,使其更具古雅和淳厚。

第四讲03 图说中国书法之魏晋南北朝

第四讲03 图说中国书法之魏晋南北朝

第四讲03 图说中国书法之魏晋南北朝六、魏晋楷书、行书从汉字书法的发展上看,魏晋是完成书体演变的承上启下的重要历史阶段。

是篆隶真行草诸体咸备俱臻完善的一代。

汉隶定型化了迄今为止的方块汉字的基本形态。

隶书产生、发展、成熟的过程就孕育着真书(楷书),而行草书几乎是在隶书产生的同时就已经萌芽了。

真书、行书、草书的定型是在魏晋二百年间。

它们的定型,美化无疑是汉字书法史上的又一巨大变革。

这一书法史上了不起的时代,造就了两个承前启后,巍然绰立的大书法革新家—钟繇,王羲之。

他们揭开了中国书法发展史的新的一页。

树立了真书、行书、草书美的典范,此后历朝历代,乃至东邻日本,学书者莫不宗法“钟王”。

盛称“二王”(王羲之及其子王献之),甚至尊王羲之为“书圣”。

又有王珣(羲之侄)善行书,有《伯远帖》传世。

1、钟繇《宣示表》钟繇(151-230),三国时期曹魏著名书法家、政治家。

在书法方面颇有造诣,据传是楷书(小楷)的创始人,与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并称为“钟王”。

《宣示表》笔法质朴浑厚,雍容自然。

王导东渡时将此表缝入衣带携走,后来传给逸少,逸少又将之传给王修,王修便带着它入土为安,从此不见天日。

现在传下来的是逸少的临摹本,字体端整古雅,结体略呈扁形,笔画已脱八分古意,全是真书笔法,是元常的杰作,也可以说是楷书之祖。

2、王羲之《黄庭经》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号澹斋,汉族,祖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会稽(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中国东晋书法家,有“书圣”之称。

此帖其法极严,其气亦逸,有秀美开朗之意态。

《黄庭经》有诸多名家临本传世,如智永、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赵孟頫等,他们均从中探究王书的路数,得到美的启示。

3、王羲之《兰亭序》王羲之的兰亭序为历代书法家所敬仰,被誉作“天下行书第一”。

王羲之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

其书法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世人常用曹植的《洛神赋》中:“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

“二王笔法”到底是什么?你只需看懂这三个方面

“二王笔法”到底是什么?你只需看懂这三个方面

“二王笔法”到底是什么?你只需看懂这三个方面文/彧白三余书社原创文章这篇文章我们来谈一谈“二王”的笔法秘奥。

关于笔法的问题我们从一段书论谈起。

唐朝的书法理论家张彦远在《法书要录》中谈到:“蔡邕授于神人而传之崔瑗及女文姬,文姬传之钟繇,钟繇传之卫夫人,卫夫人传之王羲之,王羲之传之王献之,王献之传之外甥羊欣,羊欣传之王僧虔,王僧虔传之萧子云,萧子云传之僧智永,智永传之虞世南,世南传之,授于欧阳询,询传之陆柬之,柬之传之侄彦远,彦远传之张旭,旭传之李阳冰,阳冰传之徐浩、颜真卿、邬彤、韦玩、崔邈。

凡二十有三人。

文传终于此矣。

”蔡邕笔法得授神人之说固不可信,然笔法之玄奥,恐滥觞于此。

以上笔法的传授谱序基本是在父子、师徒、同事之间流传,其盛极之时乃是在魏晋,所以我们常常说的“神秘笔法”其实就是“晋人笔法”,其代表人物也就是王羲之、王献之父子。

汉简与马王堆帛书这种笔法形成的缘起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其偶然性在于汉代以来造纸技术的发展,自蔡伦改变了造纸技术之后,人们的日常书写用纸从竹简以及昂贵的绢布逐渐演变为了光滑的纸张,这种光滑的纸张,不仅增大了书写面积,在书写的流畅性上也是前人之所难及,从而使书法的笔法进一步丰富。

王羲之与王献之的书法其必然性在于魏晋时期(220年——420年)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分裂的时期之一,在制度的破坏与重建当中,以老庄思想为核心的玄学成为了士族阶级的主流思想,加之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之后,带来的文化融合,从而使书法艺术得到了一种空前的思想解放,楷书、行书、草书的体例逐渐确立,并且达到了相当的高度。

而以“二王”一脉为主导的“晋人书风”到了历史上难以企及的高度,成为了后世书法家学习的源泉。

张怀瓘在其著述《书断》中讲到过这样一则故事:晋王羲之字逸少,旷子也。

七岁善书,十二见前代《笔说》于其父枕中,窃而读之。

父曰:“尔何来窃吾所秘?”羲之笑而不答。

母曰:“尔看用笔法。

” 父见其小,恐不能秘之。

语羲之曰:“待尔成人,吾授也。

浅析王羲之《丧乱帖》

浅析王羲之《丧乱帖》

78《书谱》中云:“夫自古之善书者,汉魏有钟张之绝,晋末称二王之妙。

”[1]1可以说,王羲之在书法领域上是我们迄今为止无法超越的一座高峰。

纵观其作品,笔法自然多变、轻盈飘逸,既有古朴之感,又有沉淀与创新。

在他众多的作品中,《丧乱帖》(图1)不同于他其他帖的细腻精致,相反,散露的笔锋、果决的气势在此篇体现得淋漓尽致。

一、时代背景两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频发,百姓深受折磨。

“八王之乱”,北方士族百姓为躲避战乱,纷纷渡江南下,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衣冠南渡”。

王羲之祖籍山东琅琊(今山东省临沂市),战乱之时跟随家人南迁。

一日王羲之接到友人书信,惊闻山东的祖坟被毁,内心悲愤交加,苦闷难言,提笔回信:羲之顿首:丧乱之极,先墓再离荼毒,追惟酷甚,号慕摧绝,痛贯心肝,痛当奈何奈何!虽即修复,未获奔驰,哀毒益深,奈何奈何!临纸感哽,不知何言!羲之顿首,顿首。

这就是书法史上的行草名帖《丧乱帖》。

目前存世的《丧乱帖》为唐摹王羲之尺牍,以双钩线描写成。

通过该摹本,我们可见王羲之《丧乱帖》字法风格随情感而变,一气呵成,既具有太史公抑扬顿挫之美,又兼备雄强与惨淡之美,完整地表现了由行入草的过程,书法、文辞和心境被巧妙融合。

二、用情之深沉书法是文人雅士抒发情绪的一种重要方式,常常寓情绪于字里行间。

这种情绪的起伏变化在书法作品中,可以表现为用字大小节奏的变化、用墨枯湿浓淡的变化、用线粗细的变化等多个方面,也可以表现为文本本身的表达以诉说情感。

王羲之用书法表达情感,就像音乐家用音符演奏表达快乐与悲伤,像画家用色彩渲染表达情绪的波澜。

王羲之在惊闻祖坟遭到破坏后,震惊、痛苦之余写下《丧乱帖》。

在《丧乱帖》首行,“羲”“顿”“丧”等字,在这种悲恸的情绪之下,用笔沉重,不可能如往日书信般平和安静。

第二行,叙事略显放松,写到“离”字之时再也压抑不住激愤之情。

第三行,“慕摧绝”三字用笔略加收敛,这种收敛是有意无意之间的意识,是王羲之在长期修炼后形成的用笔习惯,他将“变化意识”与“布局意识”贯穿全帖始终。

王羲之行书章法

王羲之行书章法
技法讲坛
王羲之行书章法
文/杜萌若
21.片段性 王羲之行书在章法上最显著的特点是片 断性。一个片断完成后,一般有比较明显的 停顿意味,然后下一个片断再独立开始,往 往并不顾及与上一片断的连贯性。这样,就 形成了清晰的段落组,在节奏上产生时断时 续的跳跃感,字间离合变幻不定。 让 我 们 来 解 析 一 番 《 频 有 哀 祸 帖 》(图 21—1)的片断性章法构成。首行除“悲 摧”二字密合成一个片断外,其余各字间隔 较远,关系疏离,一字一顿,意脉上的联 络也非常微弱,尤其行末的“切”字好像是 从“悲摧”二字片断组合重重地坠落下来似 的,这行字的整体节奏艰涩凝绝。第二行起 首“割”字保持着上行行末“切”字舒缓的 节奏,笔笔分断,竖钩波发,告一段落。“不
把楼兰墨迹“九月十一日”一纸(图 24—3)与《孔侍中帖》(图24—4)并置 一处,前者素朴而后者华美,但章法出乎天 然、姿态横生的意味却是若合一契的。在这 一点上,魏晋的普通书手亦非后世的大家所 能及。杨凝式和文徵明的遗憾,用米芾《论 草书帖》的话来讲,便是“时代压之,不能 高古”。
作者系黑龙江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书法学博士
图 图22—4 明 董其昌 临兰亭序(局部)
图 图22—5 元 赵孟 临兰亭序(局部)
图 图22—6 北 宋 苏 轼 黄州寒食诗帖(局部)
74
图 图23—1 东 晋 王羲之 丧乱帖(局部)
图 图23—2 东 晋 王羲之 快雪时晴帖
2011年11月号 总第148期 THE WORLD OF CHINESE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24—1
图图
明 文 徵 明 行 书 尺 牍 ( 局 部 )

王羲之丧乱帖历史故事

王羲之丧乱帖历史故事

王羲之丧乱帖历史故事王羲之,字逸少,晋代著名书法家。

他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被誉为“书圣”。

其作品,不仅仅是国宝级的文物,更成为中华文化的象征。

然而,在王羲之一生中,有一件关于“丧乱帖”的历史故事,至今仍让后人感叹不已。

据传,王羲之的母亲去世后,他在悲痛之中,创作了一篇《永初九年七月十三日夜祭母》的墓志铭,以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

这篇墓志铭内容感人,字里行间都洋溢着对母亲深深的怀念和思念。

然而,当王羲之把此篇墓志铭刻在石碑上时,他却一直失眠,数日无眠。

他发现自己的字迹越来越难看,似乎无法控制。

最终,王羲之用深深的悲痛激起他内心深处的斗志,他决定再次写下这篇墓志铭。

于是,在那个不眠之夜,王羲之一笔一划,用自己心中的极致悲痛,写下了一篇丧乱帖,也就是华严经的《金刚般若波罗密经》。

这篇丧乱帖,以其独特风格和高超技巧,令人击节赞叹。

但是,在这一刻,王羲之并没有得到解脱,他发现自己的字形依然不可控制。

翻看丧乱帖,他发现墨色出现了一些异常,墨渍互相污染和交错,变得乱七八糟,整个丧乱帖呈现出一种“草书”的风格。

这一刻,王羲之大失所望,满怀失望地离开了创作现场。

然而,丧乱帖后来成了王羲之最出名的作品之一、后人发现,在这个“乱”字所在的地方,竟然出现了一个非常独特的自然规律,这种规律形成了“天人合一”的美感,令所有人震撼。

丧乱帖成为了王羲之的代表作之一,也成为了中华书法史上的一部天书。

对于后人而言,丧乱帖更是一种深深的启示,提醒我们面对任何困难,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无畏的心。

同时,也提醒后人在书法创作中,要注重创新和突破,不断探索,放手发挥自己的才华。

王羲之丧乱帖相关的历史故事

王羲之丧乱帖相关的历史故事

王羲之丧乱帖相关的历史故事
王羲之(303年-361年)是中国东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和文学家,他的丧乱帖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以下是与王羲之丧乱帖相关的历史故事:
故事一:朝廷命令
王羲之在东晋时期担任过朝廷的官员,他曾被朝廷命令前往丧葬现场撰写悼词。

然而,由于当时的社会动荡,战乱频发,王羲之无法亲自前往,因此他决定利用自己的书法才华,通过丧乱帖来表达悼念之情。

故事二:丧乱之痛
王羲之的丧乱帖是他在亲眼目睹战乱、灾难和人间悲剧后创作的。

他深受这些丧乱之痛所触动,通过书法表现出内心的沉痛和悲伤。

他的丧乱帖以其独特的笔法和表现力,传达了他对逝者的怀念以及对战乱的憎恶。

故事三:激发后人的反思
王羲之的丧乱帖不仅仅是艺术作品,更是一种社会的抗议和反思。

他通过书法,以寥寥数笔勾勒出丧乱场景,传递了对人类战争和苦难的深思熟虑。

他希望人们能从中得到启示,反思人类的贪婪和争斗,以期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上演。

总之,王羲之的丧乱帖是他在战乱动荡的年代中创作
的,通过书法表达了他对战乱和人间苦难的反思和悼念。

这些丧乱帖不仅是他个人情感的宣泄,更是激发后人反思社会动荡和战争的重要作品。

王羲之丧乱帖详细解读

王羲之丧乱帖详细解读

张志庆——王羲之《丧乱帖》艺术解析一、书写背景王羲之《丧乱帖》,行书,宽28.7厘米,共八行,62字,纸质为白麻纸,摹本,现藏日本皇室。

(如图1)释文:羲之顿首:丧乱之极,先墓再离荼毒,追惟酷甚,号慕摧绝,痛贯心肝,痛当奈何奈何!虽即修复,未获奔驰,哀毒益深,奈何奈何!临纸感哽,不知何言!羲之顿首顿首。

《丧乱帖》是在奈良时代由唐朝传入日本的,因上面有日本皇室的“延历敕定”三方朱文印,判定其传入日本的时间是在公元729年以前,到现在已传1300余年。

清光绪1892年,曾任驻日钦使随员的杨守敬搜集国外的中国字画,见《丧乱帖》后大惊:竟有勾摹如此精良的王羲之墨迹。

后经杨守敬重新勾摹,并刻于其《邻苏园帖》。

1934年以后,国内时有墨迹印刷品流传,但数量很少。

1936年容庚所编的《二王墨影》收入此帖。

2006年3月-4月,上海博物馆“中日书法珍品展”展览中,《丧乱帖》摹本原件展出,观者如潮,轰动书法界。

此帖为唐初勾摹,双钩填墨,用笔的细微变化都勾摹的十分精致,如“未”之竖画起笔的小笔触亦勾摹的自然而真切,(图2)。

甚至连虫蛀的痕迹也勾摹出来,可谓毫发毕肖。

由此可见其勾摹之精确,下真迹一等,在没有王羲之真迹流传的现在,此帖就相当于真迹了。

王羲之《丧乱帖》,是王羲之获知其先祖坟墓因兵乱被毁后又修复,在悲愤、痛楚中所写的一通信札。

先祖乃是指祖父以上的长辈。

王羲之的先祖指的是西汉王吉以来直到晋朝的王览。

王羲之先祖坟墓所在的位置,《新唐书·宰相世家表》中说,“临沂都乡南仁里”。

帖中所说的“先墓再离荼毒”指永和十二年燕与晋在琅琊发生的战争。

日本学者西川宁认为,此帖写于永和十二年(公元356年),帖中所说的“先墓再离荼毒”是指琅琊临沂王氏故乡在永和十二年,燕与晋所发生的战事中先祖坟墓被毁。

韩玉涛先生认为王羲之先墓在琅琊,修复之事,在公元356年的8月份。

其在《王羲之<丧乱帖>考评》一文中对永和十二年的战事又做了详尽的考证,《晋书荀羡传》云:慕容俊攻段龛于青州,诏使羡救之。

《丧乱帖》

《丧乱帖》

武侯祠对联赵藩原文: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注释:1.攻心二字出于《三国志、马谡传》裴松之注引《襄阳论》,马谡被诸葛亮“每引见,谈论自昼达夜”。

马谡说:“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他认为打仗最重要的是瓦解敌人斗志,收服敌人之心。

2.反侧:反侧在这里是不正直、不顺从。

译文:能采取攻心办法服人的,会使那些疑虑不安、怀有二心的对立面自然消除,自古以来深知用兵之道的人并不喜欢用战争解决问题;不能审时度势的人,其处理政事无论宽或严都要出差错,后代治理蜀地的人应该深思。

说明:这副楹联既概括了诸葛亮用兵四川的特点,又总览了诸葛亮治理四川的策略,借此提出自己关于正反、宽严、和战、文武诸方面的政见,极富哲理,蕴含深刻的辩证法,发人深思。

和历史任何优秀的哲理诗相比,它都毫不示弱。

此联问世以来,好评如潮。

人们“看中”的,正是此联深刻性和严肃性。

毛泽东1958年参观武侯祠时,对此联看得很细,予以高度评价。

《增广贤文》原文:人生知何时足(1),到老偷闲且是闲(2)。

但有绿杨堪系马(3),处处有路通长安(4)。

即堕釜甑(5),反顾何益(6)?反覆之水(7),收之实难(8)。

注释:1、足:知足,满足;2、偷闲:忙中抽出空闲时间;3、堪:能够。

系:拴;4、长安:西汉隋唐等朝的都城,在今陕西西安一带。

也泛指都城;5、既:已经。

堕:掉下。

釜:锅。

甑:古时蒸饭用的炊具;6、反顾:回头。

益:好处;7、反覆:翻过来,这里指泼掉,倒掉;8、收:收回。

实难:实在艰难。

译文:人生应当知足,可什么时候才是足呢?到了老年得到闲适才是闲适。

只要有杨柳树就能拴马,到处都有路通向长安。

既然釜与甑都已经摔碎了,回头看一下又有什么用处?泼掉的水,想收回来难上加难。

《增广贤文》原文:羊有跪乳(1)之恩,鸦有反哺(2)之义。

孝顺还生孝顺子,忤逆(3)还生忤逆儿。

不信但看檐(4)前水,点点滴在旧窝池(5)。

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书法不吉利?

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书法不吉利?

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书法不吉利?天下第一行书和天下第二行书的热度蹭完了,接下来说一说魏晋时代的书法,就书体演变来说,魏晋时代是一个多种书体交相发展的时代,在隶书开始盛极始衰,走向穷途末路之时,同时楷、草、行书在短暂的时段内,迅速完成了它的裂变转化和交融完善,逐步走向成熟。

王羲之《丧乱帖》所以魏晋时代可以说是书法发展最重要也是最丰富夺目的时代。

说到魏晋书法自然绕不开二王父子,我就不过多的分析二王的艺术风格和书法特点了,书家自然是如数家珍一般。

王献之《中秋贴》今天来说一说二王存世书法中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今天能看到的二王手札、残纸虽然往往只有几行十几字而已大多有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内容为有关病疾丧乱的,沈括在《梦溪笔谈》里就提问到(北宋时)存世的晋宋(刘宋)墨迹法帖,不是吊丧祭唁的就是问病治疾的。

这是为什么?王羲之《丧乱帖》吊丧古籍记载唐朝贞观年间『购求前世墨迹甚严,非吊丧、问疾书迹,皆入内府。

士大夫家所存,皆当日朝廷所不取者,所以流传至今』清代沈涛在《论语孔注辨伪》里则说得比较细:『世疑官本法帖多吊丧问疾,盖平时非问疾吊丧不许尺牍通问,故其书悉然。

余求之,故不当尔也。

王羲之《上虞帖》病痛唐贞观尝购书四方矣,一时所得尽入秘府。

张芝、钟繇、张昶、王羲之父子书至四百卷,汉魏晋宋齐梁杂迹又三百卷。

惟丧、疾等疏,比之凶服器,不及入宫。

故人间所得者皆官库不受者也。

唐世兵火亦屡更,书画淹灭,不能存其一二。

逮(北宋太宗)淳化中,诏下搜访,已无唐府所藏者矣。

其幸而集者,皆唐所遗于民庶者,故大抵皆吊问书也。

王羲之《长风帖》居丧二王法书本来存世极少,而且现在的科学研究都已经证明其中是多数是唐摹本或五代摹本,现存的二王法帖中多数是有关望病问疾治丧的,这是因为太宗李世民曾以官方行为网罗二王法书的,但是内容有关病疾丧乱的皆不收藏,后战乱兵火屡更唐内府所藏者已荡然无存,宋太宗时又下诏搜访二王魏晋法书,『其幸而集者,皆唐所遗于民庶者,故大抵皆吊、问书也』所以导致最后流传后世的二王法书多是这一类内容的。

王羲之《丧乱帖》高清附释文

王羲之《丧乱帖》高清附释文

王羲之《丧乱帖》高清附释文书法的高低内外中华文化的底层文字,不是我们今天到处可见的千篇一律的印刷体,而是千百年来祖祖辈辈这么一笔一笔写出来的有温度的手写文字;这些千姿百态的文字,是历史记录,也是历史记忆,更是祖辈们为我们留下的奇艺绚烂、丰富多彩的文化世界,敞开心扉用心体会这些文字背后的历史与文化的内涵,会比过于专注文字的外在美会更有收获;当然外在美也是值得欣赏与体会的,只是觉得我们如果不去过于执着于书法的外在美,也许可以感悟到更具内涵的文化世界。

书法字帖王羲之《丧乱帖》唐代双勾填摹本,纵28.7厘米、横58.4厘米,现藏日本宫内厅三之丸尚藏馆。

王羲之的书法真迹,自东晋末,经南朝至隋朝,历经战乱,遗失、毁灭者甚多。

家藏部分书法珍品被他的后世子孙所收藏,王羲之的九世重孙王方庆将家藏十一代祖至曾祖二十八人书迹十卷编为《万岁通天帖》,尽数呈交给了朝廷,而《丧乱帖》可能就在其中。

::双勾填摹本(shuāng gōu tián mó běn)==是以笔单线直接写出某种书体的空心字书画本。

::双钩书法(shuāng gōu shū fǎ)==此法源于唐代,当时,由于没有印刷技术,人们为了能使名家书法作品得以流传,就按作品的原样,勾勒出空心字,然后再填上黑墨,以使观者得到近似真迹的作品。

::双钩(shuāng gōu)==书法术语,法书摹勒上石,沿其笔画的两侧外沿以细线钩出;::家藏(jiā cáng)==家中收藏的;::王方庆(wáng fāng qìng)==(出生年月不详—702年),本名王綝,字方庆,雍州咸阳(今陕西省咸阳市)人,祖籍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

唐朝武周时期宰相,东晋丞相王导十一世孙,著名藏书家。

博学经世,熟于朝章,著书200余篇。

精通《三礼》,留下《杂礼答问》;::綝(chēn)==止;::綝(chēn)==良善;::万岁通天帖==唐摹《王羲之一门书翰》=《王氏宝章集》=硬黄纸本,行草书,是东晋王羲之等七人十帖的唐摹书法精品,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王羲之行书笔法(二)

王羲之行书笔法(二)

中有着清晰的展现:笔锋硬挺挺地上,像是用锤子敲打器物,当的一下,动作就完成了,形态质真素朴。

王羲之早期行书如《姨母帖》仍基本上承袭着这种古法。

孙过庭《书谱》云:“一点之内,殊衄挫于毫芒。

”这里讲的是王羲之力变古法以住,笔锋于点画内部的运动不再是一下子即敲击完成,而往往经历了多次反复的“衄挫”,却图 图5-1 东 晋 王羲之 快雪时晴帖(局部)图 图5-2 东 晋 王羲之 忧悬帖(局部)图 图5-3 东 晋 王羲之 频有哀祸帖(局部)图 图5-4 东 晋 王羲之 丧乱帖(局部)图 图5-5 东 晋 王羲之 得示帖(局部)图 图5-6 东 晋 王羲之 得示帖(局部)图 图5-10 东 晋 王羲之 丧乱帖(局部)图 图5-9 东 晋 王羲之 何如帖(局部)图 图5-8 东 晋 王羲之 姨母帖(局部)图 图5-7 东 晋 王羲之 二谢帖(局部)图 图5-11 东 晋 王献图 图5-12 东 晋 王献之 鸭头丸帖(局部)图 图5-13 唐 颜真卿 祭侄稿(局部)之 廿九日帖(局部)图 图5-14 唐 颜真卿 祭侄稿(局部)图 图5-15 唐 颜真卿 祭侄稿(局部)图 图5-16 唐 颜真卿 祭侄稿(局部)图 图6-1 楼兰残纸之“不”图 图6-2 楼兰残纸之“具”图 图6-3 楼兰残纸之“之”图 图6-4 东 晋 王羲之 姨母帖之“之”如电光逝火,爆发力极强,动作完成的单位时间一般甚至略短于古法。

《何如帖》“不审”(图6-7)二字,“不”字末点入笔微曲引势较长,就像写一个短短的横画,然后笔锋微微侧切,随即向斜下方再较陡直地翻切,略为转笔回提,使笔锋着纸充分,最后快带出一个形态饱满的狭长三角。

“审”字起首之点用笔动作的层次与之上的点法大体相仿,不同之处在于入笔引势短促,在接近底部时增加了一个细微之极的小翻切,转笔回提幅度较大,出锋时意到而已。

两个点的形态,一者舒张悠长,一者精悍充盈,毫芒之间,变化生焉。

而悠长地滑切,点画下沿形成优美短弧形,锋势柔和,回摆轻盈;第二画入笔较为陡直短促,稍取弯翘之势,铺毫后鳞勒涩进,收笔时有一沉实的动作,很小的顿挫,蓄势后出锋,短而结实。

王羲之最经典的十首诗

王羲之最经典的十首诗

王羲之最经典的十首诗
1. 《兰亭集序》:“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哇塞,这写得多棒啊!就好像我们站在那广阔的天地间,尽情地欣赏着一切,能不开心吗?想想看,当你身处大自然中,是不是也有这种心旷神怡的感觉呢?
2. 《快雪时晴帖》中的“羲之顿首”,简单四个字,却蕴含着深深的情感。

这就好像朋友给你写信,开头一句亲切的问候,是不是让你倍感温暖呢?
3. 《丧乱帖》:“羲之死罪”,短短几字,那种沉重的心情仿佛能透纸而出。

这不就像你在遇到特别难过的事情时,那一声无奈的叹息吗?
4. 《平安帖》:“此粗平安”,多么质朴的表达啊!就如同你给家人报平安时,那种平实而真挚的话语。

5. 《奉橘帖》:“奉橘三百枚”,哈哈,直接又可爱,是不是像你给好朋友分享自己喜欢的东西时那样干脆呢?
6. 《何如帖》:“羲之白:不审尊体比复何如”,这般关切的询问,多像你对生病的伙伴那关心的样子呀。

7. 《初月帖》:“初月十二日山阴羲之报”,简洁明了,就好像你在记录自己生活中的一个小片段。

8. 《频有哀祸帖》:“频有哀祸,悲摧切割”,这强烈的情感,不正是我们在极度悲伤时的感受吗?
9. 《远宦帖》:“省别具,足下大小问为慰”,多贴心的话语呀,像不像你对远方朋友的牵挂?
10. 《上虞帖》:“得书知问。

吾夜来腹痛,不堪见卿,甚恨!”这直白的表述,就如同你身体不舒服时对朋友说的话。

我觉得王羲之的这些诗真的是太经典了,每一首都有着独特的魅力,让人能感受到他的情感和心境,值得我们反复品味和欣赏啊!。

王羲之书法名帖及其释文

王羲之书法名帖及其释文

王羲之书法名帖及其释文1《频有哀祸帖》摹本,纸本。

纵26.9 厘米。

3行,20字。

行书。

字间倾侧、俯仰、钩连,笔画轻疾、圆转、牵引,结体多有取横势者。

释文频有哀祸,悲摧切割,不能自胜,奈何奈何!省慰增感。

1.1王羲之《孔侍中帖》摹本,纸本。

纵26.9 厘米。

6行,42字。

行书。

释文:九月十七日羲之报:且因孔侍中信书,想必至。

不知领军疾后问。

忧悬不能须臾忘心,故旨遣取消息。

羲之报。

2.姨母帖《姨母帖》行书,纸本,现藏辽宁省博物馆。

《唐摹万岁通天帖》之一。

字间多断、顿挫,除“奈何”两字上下牵连,其余都字字独立;笔画凝重、朴拙,其“哀痛摧剥,情不自胜”的心绪直露无遗。

释文:臣十代再从伯祖晋右车将军羲之书十一月十三日,羲之顿首顿首。

顷遘姨母哀,哀痛摧剥,情不自胜,奈何奈何!因反惨塞,不次。

王羲之顿首顿首。

3.初月帖《初月帖》,纸本,辽宁省博物馆藏。

此帖为《唐摹万岁通天帖》之二。

王羲之父名“正”,为避父讳,“正月”书为“初月”。

首句‘山阴羲之报’,知此帖写于山阴。

山阴是会稽郡郡治所在地。

穆帝永和七年(三五一年)王羲之赴山阴为会稽内史,其年四十九岁。

此帖当是其四十九岁以后所写。

此帖是王羲之留存至今最好的书帖之一。

此帖用笔、结字和章法都有章草的特点。

梁陶弘景在与梁武帝《论书启》中云:‘逸少自吴兴以前,诸书犹为未称。

凡厥好迹,皆是向在会稽时永和十许年中者。

’此书正当其时,大有晋人倜傥风流、傲物任情的俊气,逸笔草草,率意畅达,天真自然。

释文:初月十二日,山阴羲之报。

近欲遣此书,停行无人,不辨遣信。

昨至此,且得去月十六日书,虽远为慰,过嘱。

卿佳不?吾诸患殊劣殊劣。

方陟道忧悴,力不具。

羲之报。

4.平安何如奉橘三帖王羲之《平安》、《何如》、《奉橘》三帖全貌王羲之《平安》帖点击浏览高清晰图片释文:此粗平安修载来十余日诸人近集存想明日当复悉来无由同增慨释文:羲之白不审尊体比复何如迟复奉告羲之中冷无赖寻复白羲之白奉橘三百枚霜未降未不多得《平安》、《何如》、《奉橘》三帖,均为尺牍。

王羲之的丧乱帖作文

王羲之的丧乱帖作文

王羲之的丧乱帖作文《丧乱帖作文:篇一》《丧乱帖作文》说起王羲之的《丧乱帖》,那可真是书法界的一个传奇啊。

我第一次看到《丧乱帖》的图片时,就感觉像是被雷劈了一下,不过可不是那种被吓傻的雷劈,而是那种被震撼到灵魂出窍的感觉。

你看那字,就像是一群活蹦乱跳的小精灵在纸上开派对。

也许有人会说:“不就几个字嘛,能有这么玄乎?”嘿,你可别小瞧了这几个字。

这《丧乱帖》里的字啊,每一笔都像是有自己的生命似的。

那笔画,有时候像扭秧歌的大妈,扭得那叫一个带劲;有时候又像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的士兵,笔直而刚硬。

我自己也试着临摹过《丧乱帖》,哎呀妈呀,那可真是一场灾难。

我拿着毛笔,感觉自己就像个笨拙的大猩猩在摆弄绣花针。

我想把笔画写得像王羲之那样潇洒自如,可结果呢?那字写出来就像被风吹歪的稻草人,东倒西歪的。

我当时就想,这王羲之到底是个什么神仙啊,他是怎么把字写得这么牛的呢?《丧乱帖》背后的故事也很让人心酸。

那时候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王羲之的家族也遭受了巨大的变故。

我就想啊,他在写这个帖的时候,心里肯定是五味杂陈的。

就像我上次考试没考好,心里又难过又生气,还带着一丝不甘心。

王羲之可能也是这样,他把自己对丧乱的悲痛、对家族命运的担忧都融入到了这些字里。

我觉得《丧乱帖》就像是一扇通往古代的窗户,透过它,我们能看到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能感受到王羲之内心的波澜。

这帖不仅仅是书法作品,更是一部历史的见证,一份情感的宣泄。

有时候我看着这帖,就会想,如果我生活在那个时代,我能像王羲之一样,在混乱中找到自己表达情感的方式吗?也许我只会像个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撞吧。

不过话说回来,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时代背景和个人经历,才成就了《丧乱帖》这样独一无二的书法瑰宝。

这《丧乱帖》啊,就像一个神秘的宝藏,每次看都会有新的发现。

有时候我觉得我好像看懂了一点王羲之的心思,可有时候又觉得自己完全是个门外汉。

但不管怎样,它就在那里,散发着无尽的魅力,吸引着我们这些后人去探索、去感受。

王羲之--《丧乱帖》賞析

王羲之--《丧乱帖》賞析

王羲之--《丧乱帖》賞析王羲之--《丧乱帖》賞析此帖为⾏草墨迹(响拓本)⽩⿇纸,纵28. 7厘⽶,横63厘⽶,藏⽇本皇宫。

此帖早在唐时就传⼊⽇本,或谓鉴真和尚东渡时带去。

《丧乱帖》⼋⾏,同《⼆谢帖》五⾏、《得⽰帖》四⾏共摹于⼀纸。

上有梁徐僧权、姚怀珍签押和⽇本恒武天王延历(782~805)年号三郎。

此三帖内容均为书简,摹填精良。

《丧乱帖》反映了丧乱时期痛苦不安的情绪,因⽆意于书,故书法越见⾃然。

⽤笔结字与《兰亭序》⽐较,略带古意,有些专家推断此种体式的字应更近王羲之书法的本来⾯貌,所以成为研究王羲之书风的重要材料。

丧乱、得⽰、⼆谢帖《丧乱、得⽰、⼆谢帖》:王羲之书法作品,唐代内府的双钩填墨摹本,奈良时期由遣唐使传⼊⽇本。

⽇本皇室宫内厅三之丸尚藏馆藏本纸右端钤有⽇本桓武天皇(737-806)的"延历敕定"朱⽂印。

原帖为卷⼦,现改装为轴,为"丧乱帖"、"⼆谢帖"和"得⽰帖"三通尺牍合装。

《丧乱帖》⼋⾏、《⼆谢帖》五⾏、《得⽰帖》四⾏,共⼀纸。

⽇本学者内藤乾吉称:此帖⽤纸类似⽩⿇纸,纵向有条纹,系⽤双钩填墨法所摹。

在第⼀⾏末'之极’右侧,有'僧权’⼆字左半部分押署。

《⼆谢帖》的第⼆⾏末,'再⾏’右侧,有⼀'珍’⼩字押署。

'珍’即梁朝鉴赏家姚怀珍。

此帖右端纸缝处,钤有'延历敕定’朱⽂御玺三处,钤印的形式与《孔侍中帖》同,中间⼀玺中正,上下⼆玺右斜,显⽰曾为⽇本桓武天皇内府所藏。

⽇本《⽀那墨宝集》载:'此幅久藏御府,后西院天皇崩后,购于尧恕亲王。

亲王为妙法院教皇,经该院保存⾄今,后献为帝室宝藏。

’ 此帖在⽇本流传了⼀千三百多年,被视为国宝,为中国书法界所知不过百余年。

清光绪⼗⼋年(⼀⼋九⼆年),杨守敬⾸先摹勒于他的《邻苏园帖》,墨迹印刷品的传⼊,则在⼀九三四年以后。

此帖提及的'先墓’及其'修复’事,今⼈王⽟池推定先墓在洛阳,其修复之事,在永和七⼋年,也不排除在永和⼗⼆年桓温收复洛阳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羲之《丧乱帖》笔法精讲
王羲之《丧乱帖》,纵28.7厘米,横58.4厘米。

钩廓填,白麻纸墨迹。

日本宫内厅三之丸尚藏馆藏。

释文:"羲之顿首:丧乱之极,先墓再离荼毒,追惟酷甚,号慕摧绝,痛贯心肝,痛当奈何奈何!虽即修复,未获奔驰,哀毒益深,奈何奈何!临纸感哽,不知何言!羲之顿首顿首。

"
临习《丧乱帖》,一方面要注重其笔法的丰富表现——方笔、圆笔、中锋、侧锋、直线、弧线、重按、轻提等,极尽变化之能事。

若仔细观察并分析其间的线条粗细对比、速度快慢对比等相对面,会发现其差距拉得很大,如线条中重者如"面"而非"线",轻者则若游丝、细线,幅度竟有三五倍之大。

另外,此间有大量的方笔,写时须沉着痛快,而不可平庸板结。

另一方面则是间架结构中的力度的体现,须通过分析研究帖文的重心处理、疏密对比、正敧相映、前后呼应等方面的规律,进一步切入其结构原理,了解并掌握王字结体的一般处理方法。

光看是不是看的不过瘾?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