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共的十年对峙》课件5(31张PPT)(人教版必修1).ppt
合集下载
人教版必修1-历史: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课件(共26张PPT)

靠中国同志自己来解决。
的转折》
---节选《遵义会议——伟大
思考:为什么说遵义会议中共由幼稚走向成熟的标 志?
分肤浅的。
③发动秋收起义
--贺龙《回忆“八一”南昌起义》(1951年8月1
日)
“八七会议”旧址
合作探究一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 匡庐一 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 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 声暴动。
--毛泽东《西江月‧秋收 起义》 (1)材料中军队的名称是什么?此次起义与南昌 起义相比有哪些进步性?
--毛泽东《西江月》
井冈 山
12
毛泽东指出:目前,长沙那样的城 市,还不是我们能蹲的地方,那就 不要去了.我们要到敌人管不着或 难得管的地方去,到农村去,到乡 下去,在乡下站住脚跟,养精蓄锐, 发展我们的武装力量。
——毛泽东思想在文家市对起义军的 讲话
合作探究二
假如毛委员派你们去创建革命根据地, 应该如何开展工作?
王明
博古
李德
19
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敌我力量对比图
次序
第一 次
第二 次
第三 次
第四 次
第五 次
国民党军 队 10万多
20万
苏区红 军 4万多
3万多
比例 60
50
约
40
2.5:1 30
约7:1 20
30万
近40 万
3万多 约10:1 7万多 约4:1
10
0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国民党军队 中央红军
第五次
红么50军?万第五次万约反10围剿约有5:没1 有胜利的可能?为什
21
长征结束
遵义会议
高中历史必修一人教版课件:第15课 国共十年对峙(共24张PPT)

一、以城市为中心的武装革命 2、八七会议 (1)时间: 1927年8月7日 (2)地点: 武汉汉口 (3)内容
①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 ②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在农村,经济方面)和武装反抗 国民党统治(在城市,政治方面)的总方针; ③决定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秋收起义); ④提出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思想(毛泽东)。
4、结果:占领南昌城
胜利后的计划:主动撤离南昌,南下广东,重建广东革命根据地, 再举北伐。(利用国民革命的旗号) 最终:南下(广州)损失严重(失败);一部分由朱德、陈毅率 领,后到井冈山和毛会师;另一部分进入广东。
5、意义:
①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②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 夺取政权的开始。
(4)评价
①这次会议给正处于思想紊乱、组织涣散中的中国共 产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第(3)里第②点) ②滋生 了“左”倾思想。
(1)时间: 1927年9月 (2)领导人:毛泽东 工农革命军/工农红军——放弃国民党 (3)军队: 和国民革命军的旗号,公开打出工农 革命军的旗号;依靠工农群众。 (4)地点: 湘赣边界 进攻长沙失败,转向农村发展,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5)结果: 思考:秋收起义的失利,再一次证明“城市路线”不符合中国革 命的国情。但当时为何选择这条路线呢?有何教训? 执著于城市,在那个时候是非常自然的。因为中国共产党 人的面前只有一个榜样。那就是已经成功的俄国革命,而俄国革 命正是从城市开始的,并且在城市首先成功。然而仿效俄国人成 功的经验并没有在中国取得成功。 ----陈旭麓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6)教训: 应该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一、以城市为中心的武装革命 3、秋收起义
二、由城市到农村---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新道路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_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共35张PPT)

一、南昌起义
二、土地革命(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形成)
1. 八七会议 2. 秋收起义和井冈山根据地(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3. 土地革命 4. 革命根据地的发展
1930年夏,全国建立 起十几块农村根据地
(3):★理论总结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1、主要内容: 武 装斗 争
土 地革 命(核心内容)
中央红军长征第一渡——于 都县城东门渡口
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
乌蒙磅礴走泥丸
红军四渡赤水
金沙水拍云崖暖
位于皎平渡口的“红军渡江纪念碑”
金沙江
飞夺泸定桥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夹金山和青衣江 红军爬雪山
长征从1934年10月开始到1935年10月22日抵达陕西吴起镇结束。 在一年多的革命征途中红军穿越了18条山脉,其中五条山脉终年积雪。 夹金山是红一方面军翻过的第一座大雪山。
2. 经过:1934.10---1936.10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
吴起镇
王稼祥
张闻天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 ——江西瑞金武阳渡口
2理解
根据地建设
中共的领导(前提) 武装斗争 (军事保证) 根据地建设(经济保证)
土地革命(核心)
3影 响:
“农村包围城 市”的道路
1)形成“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使根据地不断巩固扩大 2)开创中国正确的革命道路,为中国革命胜利指明正确方向
一、南昌起义 二、土地革命(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形成)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课件:第15课_国共的十年对峙(共30张PPT)

张,广泛播下了革命的火种,铸就了伟大的长征
精神
——播种机
(3)保存了经过千锤百炼的中国共产党和红军
的精华。
—保存精华
(4)革命新局面开始了
——新开始
周恩来
起义代总指挥贺龙
南昌起义指挥部旧址——江西大旅社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8/122021/8/12Thursday, August 12,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8/122021/8/122021/8/128/12/2021 5:05:21 P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8/122021/8/122021/8/12Aug-2112-Aug-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8/122021/8/122021/8/12Thursday, August 12, 2021
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1927-1937/土地革命时期)
中国共产党从大革命的失败中吸取了什么教训
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 必须掌握革命的武装,坚持武装斗争
一 、南昌起义
1、 背景 ①中共从国民革命失败的教训里认识到掌握军队
的重要; ②中共在国民革命军中掌握着部分武装力量, 国
民党企图消灭这些武装力量; ③南昌的敌人力量比较薄弱。
• 目的: • 挽救革命,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
2、经过
时间:1927年8月1日 地点:南昌 军队:国民革命军 领导人:周恩来、贺龙 过程:南昌起义---南下受阻----兵分两路 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
国共十年对峙PPT教学课件5 人教课标版

四、红军长征 1、背景
2、经过
遵义会议原址
吴起镇
会宁
红四方面军
红二方面军
红一方面军
三更大金乌五万红 军喜渡沙蒙岭水军 过岷桥水磅逶千不 后山横拍礴迤山怕 尽千铁云走腾只远 开里索崖泥细等征 颜雪寒暖丸浪闲难 。,。,。,。,
《 七 律 长 征 》
•
四、红军长征 1、背景 2、经过 3、意义
出了巨大贡献
意义:给党指明了新的出路,为挽救党和革命作
八七会议旧址内景
2、湘赣边秋收起义
①起义的发动:
1927.9
②文家市会师和 三湾改编:
③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 1927.10
1927年9月9日,湘赣边秋收起义爆发
修水
江
长沙 浏阳
安源 铜鼓
文家市
西Leabharlann 永新赣江秋收起义部队的军旗
文家市会议地点:里仁学校
文家市会议决策: 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
江
长沙 浏阳 文家市
西
三湾
永新
赣 秋收起义和 向井冈山进军图
井冈山 江
三湾改编: 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上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
井冈山会师
思考:
秋收起义及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有何历史意义? 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即 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党的工作重心开 始从城市转入农村。
①使革命转危为安 ②保存了精干 ③播下了火种
• •
激励学生学习的名言警句 51关于学习或励志的名言警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人教版必修1 历史: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课件(共21张PPT)(领先版)

3、教训:
(1)夺取城市和巩固中心城市的革命道路 不符合中国民主革命的实际情况,所以不 能成功;
(2)革命武装力量没有同中国人数最多受 压迫最深的农民、同农民对于土地的需求 结合起来。
4、意义:
打响了。。。 标志着。。。
二、土地革命
1、八七会议:
(1)时间:1927年8月7日
(2)地点:汉口
(3)内容: ①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②确定 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 治的总方针;③决定秋收时节发动 武装起义。
根本原因 “左”倾错误
1、原因 直接原因 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2、经过 (1934.10~1936.10) (开始、遵义会议、胜利会师)
3、长征意义及精神
遵义会议
召开背景:1934年10月,中央机关和红军八万多人长 征开始后,红军损失过半,处于危险中。 时间:1935年1月 地点:遵义 内容:(1)纠正博古等人的“左”倾军事路线错误, (2)肯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3)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 (4)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 意义: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 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包括什么内容
3、“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形成和实践
1. 思想内涵:
毛泽东总结井冈山根据地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 思想——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结合起来。
(1)武 装斗 争 (2)土 地革 命 (3)根据地建设
共建设产深 化【,党三领者导的下关的系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
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得到农民阶级拥护的
主要原因是
A.坚持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人教版必修一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课件(共28张PPT)

结 经 验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工农武 装割据 理论
实
农村革命根
践
据地的发展
八七会议会场内景 1927年8月7日
八七会议
“纠错”的会议
• 时间:1927.8.7 地点:汉口
• 内容: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确定开 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 针,决定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
• 意义:给正处于思想紊乱、组织涣散中的 中国共产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结果:红军苦战一年,未能粉碎敌人的“围 剿”,被迫实行战略转移。
1936年10月, 三大主力在
会宁会师茫茫水会草宁 地
过草地泸定铁索桥
1935年10月, 红一方面军胜 利到达陕北
爬雪山
飞
夺 泸
四渡赤水
定
桥
巧渡金沙江
终年积雪的夹金
遵召山义
会
议 开
红一方面军 长征1
开始长征
4、意义:
1、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使中国 革命转危为安;
4、教训:
(1)夺取中心城市的革命道路不符合中国实际 情况 (2)革命武装力量没有同农民、同农民对于土 地的需求结合起来。
二、土地革命
方针确立:
准备: 受挫
八七会议
秋收起义 向井冈山
武装反抗
进军
南京国民政府
峙政 权 对
中华苏维埃 共和国成立
军事 “围 剿” 反 “围 剿”
道路探索:创建 井冈山根据地 总
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你知道中国共产党人从国民大革命的 失败中获得最惨痛的教训是什么吗?
教训:工人阶级应该坚持对于革 命、尤其是革命武装的领导权。
这是一支正义之师,这是一支威武之师,那么 我们这支人民的军队是怎么建立起来的呢?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工农武 装割据 理论
实
农村革命根
践
据地的发展
八七会议会场内景 1927年8月7日
八七会议
“纠错”的会议
• 时间:1927.8.7 地点:汉口
• 内容: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确定开 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 针,决定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
• 意义:给正处于思想紊乱、组织涣散中的 中国共产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结果:红军苦战一年,未能粉碎敌人的“围 剿”,被迫实行战略转移。
1936年10月, 三大主力在
会宁会师茫茫水会草宁 地
过草地泸定铁索桥
1935年10月, 红一方面军胜 利到达陕北
爬雪山
飞
夺 泸
四渡赤水
定
桥
巧渡金沙江
终年积雪的夹金
遵召山义
会
议 开
红一方面军 长征1
开始长征
4、意义:
1、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使中国 革命转危为安;
4、教训:
(1)夺取中心城市的革命道路不符合中国实际 情况 (2)革命武装力量没有同农民、同农民对于土 地的需求结合起来。
二、土地革命
方针确立:
准备: 受挫
八七会议
秋收起义 向井冈山
武装反抗
进军
南京国民政府
峙政 权 对
中华苏维埃 共和国成立
军事 “围 剿” 反 “围 剿”
道路探索:创建 井冈山根据地 总
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你知道中国共产党人从国民大革命的 失败中获得最惨痛的教训是什么吗?
教训:工人阶级应该坚持对于革 命、尤其是革命武装的领导权。
这是一支正义之师,这是一支威武之师,那么 我们这支人民的军队是怎么建立起来的呢?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课件(共25张PPT)

退却:逃跑主义
二、过程
(一)瑞金、四道封锁线
(二) 遵义
内容:纠、肯、选、消
会议 水 江 河 桥 山
意义:事实上、成熟的标志、转折点 草
(三)两次会师
【 技 巧 】
1933.10、1934.10、1935.10、1936.10
甘
吴起镇 1935.10.
会宁 陕
黄
肃
河
西
腊子口
西
大
草地 毛尔盖
渡 雪山
大陆政策(明治)
世界 (1941)
台湾 朝鲜 (1895) (1894、1904、 1905、1910) 1927 东 方 会 议 、 田 中 奏 折
满蒙
(1931) 1936 广 田 弘 毅 : 基 本 国 策
全中国 (1937)
二、九一八事变后的中国
发表宣言:反蒋抗日
阶级本质 不抵抗政策 东北抗联 区别 1936 义勇军
三 种 力 量
抗日民族统一 战线的初步 形成
国民党
第四、五次 反革命围剿 1932.2 1933.10
西安事变 1936.12
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一、挽救革命
大革命的教训?首先吸取的教训?失败后的首要任务?
(一) 经过 1、南昌起义: 2、八七会议: 纠右、总方针、秋收起义、毛泽东论断 3、秋收起义 工农革命军 (二)意义 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创建人民军队 从城市到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 的开始 文家 市决 策 三 湾 改 编 命井 根冈 据山 地革
最以 后农 夺村 取包 城围 市城 政市 权*
武装斗争:三次反“围剿”
内容 土地革命 三、燎原之势 土地革命 土地革 命路线 地方 政治 根据地 建设 经济 中央 工业 农业 作用
人教版历史必修1: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ppt课件(51页)

①起义军进攻长沙受挫。
②改向敌人防守薄弱的山区进军。 ③ 10 月,毛泽东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 井冈山 革命根据地。 ________
第四单元
第十五课
成才之路 · 高中新课程 · 学习指导 · 人教版 · 历史 · 必修1
3.“工农武装割据”
(1)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 (2)根据地建设 ①创建根据地:到1930年夏,全国已建立起大小十几块农 村革命根据地。
成才之路 · 历史
人教版 ·必修1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成才之路 · 高中新课程 · 学习指导 · 人教版 · 历史 · 必修1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成才之路 · 高中新课程 · 学习指导 · 人教版 · 历史 · 必修1
第四单元
第十五课
自主预习
第四单元
第十五课
成才之路 · 高中新课程 · 学习指导 · 人教版 · 历史 · 必修1
一、南昌起义 1.背景 (1)国民革命失败的教训,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掌握 _____ 军队 的重要性。 (2)共产党掌握了一部分武装力量。 (3)南昌附近敌人的兵力比较薄弱。 2.过程 周恩来 、贺龙等率领革命军在南昌起 (1)1927年8月 1日, _______ 义。
第四单元
第十五课
成才之路 · 高中新课程 · 学习指导 · 人教版 · 历史 · 必修1
3.遵义会议 (1)时间:1935年1月。
(2)内容
①纠正博古等人的“左”倾军事路线错误。 ②肯定________ 毛泽东 的正确军事主张。
③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
人教版 必修一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共19张PPT)

博古
李德
遵义会议会址
三、红军长征
(三)转折:遵义会议
1.内容:①纠正“左”倾军事错误路线,肯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 主张;②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 委。
2.意义: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党的 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三、红军长征
(四)结束
开始。
二、工农武装割据
(一)确定方针:八七会议
1.时间、地点:1927年8月7日、汉口
2.内容: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确定开展土地革命 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决定发动秋收起义。
3.意义:给处于思想紊乱、组织涣散中的中国共产党指 明了前进的方向。
二、工农武装割据
(二)开创道路:“工农武装割据”
一元一斗,白色区一元只能买四五升”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根据地
()
A.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高涨
B.红军英勇奋战保卫农民生产
C.政府主要精力用于增产
D.人民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
武 装斗 争(军事保证)
土 地革 命(核心内容)
根据地建设(经济保证)
农 村 革 命 根 据 地
二、工农武装割据
(四)成果:
到1930年夏,全国已建立起大小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革命武装力量达到十万人。
第15课 国共的 十年对峙
1927-1937
课程标准: (旧)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 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新)认识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的意义;认识红军长征的意义。
国共对峙时期重大事件
1927.7
七·一五政 变
国共合作 破裂,大 革命失败
1927.8
南昌 起义
人教版必修1第四单元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共35张PPT)

吴起镇
005
过草地 爬雪山 1936年10月 红军三大主 力会师 飞夺泸定桥 四渡赤水
1935年10月 中央红军到 达陕北
遵义会议 瑞金
强渡大渡河
巧渡金沙江
冲破四道封锁线
1934年10月 中央红军开 始长征
①纠正了博古等人的“左”倾军事路线 内 ②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容 ③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④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 遵 ①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领 义 导,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 会 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议 意 ②是中共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 义 思主义原理解决自身问题,是中共从 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③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 折点
根据地建设 经济保证 ① 井冈山根据地巩固扩大; ② 1930年,全国建立十几个根据地, 革命武装十万人; ③ 粉碎了敌人三次“围剿”; ④ 中华苏维埃临时政府成立。
贺龙洪 湖湘鄂 边 腾代远 湘鄂赣
徐向前鄂 豫皖
方志敏闽 浙赣 毛泽东朱 德将赣南 闽西发展 为中央革 命根据地 彭湃海 陆丰
邓小 平左 右江
拓展:中共军队的先后名称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1、中国国民革命军(八一南昌起义) 2、中国工农革命军(秋收起义) 3、中国工农红军(革命根据地时期) 4、国民革命军(八路军、新四军)(抗 日战争) 5、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战争时期) 6、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时期派出 军队)
毛泽东上井冈山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与巩固,其意义 在于
A
A、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的道路 B、是土地革命时期开始的标志
C、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 端 D、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党 思想 前的 工农武 内涵 提领 装割据 导
人教版必修一 4.15国共的十年对峙PPT精品课件

人教版必修一 4.15国共的十年对峙PPT精品课件
人教版必修一 4.15国共的十年对峙PPT精品课件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5.成功实践: ①井冈山根据地巩固扩大; ②1930年,全国建立十几个根据地; ③红军力量达到十万人; ④粉碎了敌人三次“围剿”; ⑤中华苏维埃临时政府成立。
人教版必修一 4.15国共的十年对峙PPT精品课件
• 2.军民进行经济建设,努力发展生产,粉碎了国
民政府的经济封锁。
人教版必修一 4.15国共的十年对峙PPT精品课件
人教版必修一 4.15国共的十年对峙PPT精品课件
根据地建设
• 二、军事斗争
• 从1930年10月起,毛泽东、朱德领导红军 三次粉碎了敌人的“围剿”。
• 三、政权建设
• 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 政府成立,定都瑞金。
•
3.我觉得描写一个场面,既要写出参 加活动 人的心 情、神 态表现 ,又要 写出围 观人的 反映, 把场内 外交织 在一起 写,才 能更好 地烘托 环境气 氛。
在思想上是保守主义,行动上是逃跑主义,组织上是
投降主义。”
——毛泽东
左派和右派 左派:主张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人群 右派:极力为资本主义社会辩护的 左倾和右倾 都是主张实现社会主义目标的 右倾:认识落后于实际情况的(右倾机会/投降主义) 左倾:认识超前于实际情况的(左倾冒险主义)
南昌起义1927.8.1
• 随着日本对中国侵略的加深,中日民族矛盾逐渐 上升为主要矛盾,国共关系由对峙走向合作(中 国革命由国内革命战争向民族革命战争转变)。
什么是右倾机会主义?
“什么是机会主义呢,机会主义就是这里有利就到这
里去,那里有利就到那里去,无一定原则,无一定方
人教版必修一 4.15国共的十年对峙PPT精品课件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5.成功实践: ①井冈山根据地巩固扩大; ②1930年,全国建立十几个根据地; ③红军力量达到十万人; ④粉碎了敌人三次“围剿”; ⑤中华苏维埃临时政府成立。
人教版必修一 4.15国共的十年对峙PPT精品课件
• 2.军民进行经济建设,努力发展生产,粉碎了国
民政府的经济封锁。
人教版必修一 4.15国共的十年对峙PPT精品课件
人教版必修一 4.15国共的十年对峙PPT精品课件
根据地建设
• 二、军事斗争
• 从1930年10月起,毛泽东、朱德领导红军 三次粉碎了敌人的“围剿”。
• 三、政权建设
• 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 政府成立,定都瑞金。
•
3.我觉得描写一个场面,既要写出参 加活动 人的心 情、神 态表现 ,又要 写出围 观人的 反映, 把场内 外交织 在一起 写,才 能更好 地烘托 环境气 氛。
在思想上是保守主义,行动上是逃跑主义,组织上是
投降主义。”
——毛泽东
左派和右派 左派:主张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人群 右派:极力为资本主义社会辩护的 左倾和右倾 都是主张实现社会主义目标的 右倾:认识落后于实际情况的(右倾机会/投降主义) 左倾:认识超前于实际情况的(左倾冒险主义)
南昌起义1927.8.1
• 随着日本对中国侵略的加深,中日民族矛盾逐渐 上升为主要矛盾,国共关系由对峙走向合作(中 国革命由国内革命战争向民族革命战争转变)。
什么是右倾机会主义?
“什么是机会主义呢,机会主义就是这里有利就到这
里去,那里有利就到那里去,无一定原则,无一定方
人教版必修一 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共30张PPT)

人教版必修一 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共30张PPT)
人教版必修一 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共30张PPT)
第五次“反围剿”前后,中央苏区在人力、物力、 管理等方面已达极限,由于人口少,兵员补充难,耕 作只好依靠妇女,导致大量土地放荒。新战士最短只 训练6天即上战场,逃亡率增加。为筹备军粮,农业负 担加重,有的地方税负较苏区成立前增加了1倍。苏区 食盐完全依赖外界,在封锁下,价格飙升数倍,不得 不组织人挖厕所下的硝土等炼盐,由此引发了多起中 毒事件。苏区迅速壮大,革命力量增强,这是事实, 但地域狭小,为发展带来隐患,一旦遭遇挤压式进攻, 资源难以支撑,这可能是造成挫折的更根本的原因。
在党内斗争和组织问题上,推行宗派主义和“残酷 斗争,无情打击”的方针。
人教版必修一 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共30张PPT)
人教版必修一 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共30张PPT)
有人问:李德指挥不行,那让毛泽东来指挥行不 行呢?事实证明,战争不是单纯的军事行动,而是 国共双方整体实力的较量。仅有20几个县的中央苏 区,经过了四次反“围剿”作战后,经济已到了崩 溃的边缘。再进行规模空前的第五次反“围剿”作 战,基本没有胜算。当时的苏区在兵员征集、财政 储备、枪支弹药方面,也都无法支持战争再继续下 去。
参谋和向导朱德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4 人教版必修一 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共30张PPT)
人教版必修一 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共30张PPT)
第15课
南昌起义 土地革命 红军长征
国共的十年对峙
(1927—1937)
一、八七会议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 会议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 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 决定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 给正处于思想紊乱、组织涣散中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人教版必修一 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共30张PPT)
第五次“反围剿”前后,中央苏区在人力、物力、 管理等方面已达极限,由于人口少,兵员补充难,耕 作只好依靠妇女,导致大量土地放荒。新战士最短只 训练6天即上战场,逃亡率增加。为筹备军粮,农业负 担加重,有的地方税负较苏区成立前增加了1倍。苏区 食盐完全依赖外界,在封锁下,价格飙升数倍,不得 不组织人挖厕所下的硝土等炼盐,由此引发了多起中 毒事件。苏区迅速壮大,革命力量增强,这是事实, 但地域狭小,为发展带来隐患,一旦遭遇挤压式进攻, 资源难以支撑,这可能是造成挫折的更根本的原因。
在党内斗争和组织问题上,推行宗派主义和“残酷 斗争,无情打击”的方针。
人教版必修一 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共30张PPT)
人教版必修一 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共30张PPT)
有人问:李德指挥不行,那让毛泽东来指挥行不 行呢?事实证明,战争不是单纯的军事行动,而是 国共双方整体实力的较量。仅有20几个县的中央苏 区,经过了四次反“围剿”作战后,经济已到了崩 溃的边缘。再进行规模空前的第五次反“围剿”作 战,基本没有胜算。当时的苏区在兵员征集、财政 储备、枪支弹药方面,也都无法支持战争再继续下 去。
参谋和向导朱德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4 人教版必修一 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共30张PPT)
人教版必修一 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共30张PPT)
第15课
南昌起义 土地革命 红军长征
国共的十年对峙
(1927—1937)
一、八七会议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 会议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 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 决定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 给正处于思想紊乱、组织涣散中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国共的十年对峙ppt1 人教课标版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背 景
遵 义 会 议
内 容
党的干部和红军指战员对王明“左” 倾错误导致中国革命处于极端危险境地 的不满情绪达到了顶点,并在成功与失 败的比较中认识到毛泽东军事指挥的正 确,强烈要求改变党的领导的愿望所致。 转兵贵州是红军在长征中战略方针 的第一次改变,避免了红军覆灭,为遵 义会议的召开提供了条件。
死
生
讨 论:
什么是长征精神? 当今社会如何发扬?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一章 国共的十年对峙
第四节 红军的长征
讨 论
1934年10月红军为什么 被迫实行长征?
背景
敌我双方
质
蒋介石的政策
“攘外必先安内” 实
第四次“围剿”的情 况 第五次 “围剿”(中共失败) 中共的“左”倾错误的指 导
材料一:我国民此刻必须上下一 致,先以公理对强权,以和平对 野蛮,忍辱含愤,暂取逆来顺受 态度,以待国际公理之判决。
Hale Waihona Puke 两破两立历史意义军事上、组织上
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 治,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 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错误 正确 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 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 针和政策问题,妥善地处理了党内长期 存在的分歧和矛盾,是中国共产党从幼 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幼稚 成熟 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 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人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课件(共22张PPT)

1.南昌起义的背景? 2.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
内容和关系? 3.遵义会议的意义?
遵义会议的意义
• 1.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 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 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 2.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 3.是党由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命题预测
评
答(1)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2分) (2)核心思想:毛泽东所论述的核心思想是中国革 命应该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2分)。 原因:①敌人力量在城市强大
“左”倾错误,生死攸关转折点;
确立毛泽东为核心的正确领导
二转折:
党从幼稚走向成熟
三转折: 革命重心从南方转至北方(瑞金--陕北)
四转折: 中国时局由对峙转移到“一致对外”
小结
思维体系:三落三起四转折 重点理解:南昌起义的背景,工农 武装割据思想和遵义会议的意义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检
课堂检测 ABC
考情预测
考备点考提指示南:熟练掌握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 。 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
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 道路的过程,理解井冈山和长征精神的内涵。
高考预测 2019年高考很有可能以党史中的 材料为载体,以主观题的形式考查,分值为 12分。
1.前4分钟,请大家大声朗读
②中国土地广大,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
③反革命营垒不统一
④农民阶级是无产阶级的同盟军
(6分,任意回答三点即可) (3)革命道路的选择要从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 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不能盲目照搬他国 模式。(2分)(“以俄为师”到“以俄为鉴”)
十年对峙时期中共的 三落 三起 四转折
一落: 国民大革命失败
教
内容和关系? 3.遵义会议的意义?
遵义会议的意义
• 1.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 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 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 2.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 3.是党由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命题预测
评
答(1)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2分) (2)核心思想:毛泽东所论述的核心思想是中国革 命应该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2分)。 原因:①敌人力量在城市强大
“左”倾错误,生死攸关转折点;
确立毛泽东为核心的正确领导
二转折:
党从幼稚走向成熟
三转折: 革命重心从南方转至北方(瑞金--陕北)
四转折: 中国时局由对峙转移到“一致对外”
小结
思维体系:三落三起四转折 重点理解:南昌起义的背景,工农 武装割据思想和遵义会议的意义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检
课堂检测 ABC
考情预测
考备点考提指示南:熟练掌握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 。 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
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 道路的过程,理解井冈山和长征精神的内涵。
高考预测 2019年高考很有可能以党史中的 材料为载体,以主观题的形式考查,分值为 12分。
1.前4分钟,请大家大声朗读
②中国土地广大,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
③反革命营垒不统一
④农民阶级是无产阶级的同盟军
(6分,任意回答三点即可) (3)革命道路的选择要从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 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不能盲目照搬他国 模式。(2分)(“以俄为师”到“以俄为鉴”)
十年对峙时期中共的 三落 三起 四转折
一落: 国民大革命失败
教
国共的十年对峙ppt5 人教课标版

会宁会师楼
成果反馈,夯实基础
五、会宁会师
会宁会师
毛泽东《七律· 长征》
请结合材料和教材知识归纳长征胜利 的历史意义。
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长征》之歌直观的再现了伟大而艰苦的长征,那么 革命先辈的哪些精神让你感动和振奋呢?在今天我们自 己的生活实际中应该如何继承、发扬这种精神呢? 坚忍不拔,自强不息,勇往直前,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2、如果放弃太早,你永远都不知道自己会错过什么。 3、你特么的看看你现在的样子?还是我爱的那个你么? 4、你的选择是做或不做,但不做就永远不会有机会。 5、你必须成功,因为你不能失败。 6、人生有两出悲剧:一是万念俱灰,另一是踌躇满志。 7、男儿不展风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 8、心灵纯洁的人,生活充满甜蜜和喜悦。 9、遇到困难时不要抱怨,既然改变不了过去,那么就努力改变未来。 10、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11、用理想去成就人生,不要蹉跎了岁月。 12、永不言败是追究者的最佳品格。 13、目标的实现建立在我要成功的强烈愿望上。 14、保持激情;只有激情,你才有动力,才能感染自己和其他人。 15、别人能做到的事,自己也可以做到。 16、学习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 17、通过辛勤工作获得财富才是人生的大快事。 18、努力了不一定能够成功,但是放弃了肯定是失败。 19、人活着就要快乐。 20、不要死,也不要的活着。 21、有努力就会成功! 22、告诉自己不要那么念旧,不要那么执着不放手。 23、相信他说的话,但不要当真。 24、人不一定要生得漂亮,但却一定要活得漂亮。 25、世事总是难以意料,一个人的命运往往在一瞬间会发生转变。 26、活在当下,别在怀念过去或者憧憬未来中浪费掉你现在的生活。 27、一份耕耘,份收获,努力越大,收获越多。 28、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吱声。 29、一切事无法追求完美,唯有追求尽力而为。这样心无压力,出来的结果反而会更好。 30、进则安居以行其志,退则安居以修其所未能,则进亦有为,退亦有为也。 31、有智者立长志,无志者长立志。 32、在生命里寻觅快乐的方法,就是了解你被赋予生命是为了奉献。 33、纯洁的思想,可使最微小的行动高贵起来。 34、心作良田耕不尽,善为至宝用无穷。我们应有纯洁的心灵,去积善为大众。就会获福无边。 35、坚强并不只是在大是大非中不屈服,而也是在挫折前不改变自己。 36、希望是厄运的忠实的姐妹。 37、世间上最美好的爱恋,是为一个人付出时的勇敢,即使因此被伤得体无完肤,也无悔无怨。 38、梦想不抛弃苦心追求的人,只要不停止追求,你们会沐浴在梦想的光辉之中。 39、人生最困难的不是努力,也不是奋斗,而是做出正确的抉择。 40、不管现在有多么艰辛,我们也要做个生活的舞者。 41、要成功,先发疯,头脑简单向前冲。 42、有智慧才能分辨善恶邪正;有谦虚才能建立美满人生。 43、无论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要思考。 44、不属于我的东西,我不要;不是真心给我的东西,我不稀罕! 45、我们从自然手上收到的最大礼物就是生命。 46、失败的定义:什么都要做,什么都在做,却从未做完过,也未做好过。 47、让我们将事前的忧虑,换为事前的思考和计划吧! 48、永远对生活充满希望,对于困境与磨难,微笑面对。 49、太阳照亮人生的路,月亮照亮心灵的路。 50、生活中的许多事,并不是我们不能做到,而是我们不相信能够做到。 51、不要说你不会做!你是个人你就会做! 52、学习这件事,不是缺乏时间,而是缺乏努力。 53、能够说出的委屈,便不是委屈;能够抢走的爱人,便不是爱人。 54、任何业绩的质变都来自于量变的积累。 55、胜利女神不一定眷顾所有的人,但曾经尝试过,努力过的人,他们的人生总会留下痕迹! 56、勤奋是学习的枝叶,当然很苦,智慧是学习的花朵,当然香郁。 57、人不能创造时机,但是它可以抓住那些已经出现的时机。 58、没有斗狼的胆量,就不要牧羊。 59、有时候,垃圾只是放错位置的人才。 60、不要怕被人利用,人家利用你,说明你还有利用的价值。 61、人的生命,似洪水奔流,不遇着岛屿和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 62、与积极的人在一起,可以让我们心情高昂。 63、向日葵看不到太阳也会开放,生活看不到希望也要坚持。 64、才华是血汗的结晶。才华是刀刃,辛苦是磨刀石。 65、一个人至少拥有一个梦想,有一个理由去坚强。